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和平与发展历史

和平与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15 00:59:19

A. 历史告诉人类必须争取和平更是需要维护的和平与发展经济

历史告诉人类必须争取和平,更是需要维护和平与经济发展,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才能发展经济,人类才能够不断的进步,过上幸福的生活。

B. 国际和平日的发展历史

联合国大会于1981年通过决议,将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二联大开幕的日子定为国际和平日。1997年3月,中国人钟文芳先生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世界息战周”的构想,主张“息战周内一切战乱国家和地区都应无条件息战”,“以给战乱地区以停战思考,提供缓和矛盾的契机,有效地推动世界和平”(据《世界名人与和平报》1997年3月18日报道)。2001年9月7日,联大通过第55/282号决议,决定从2002年开始,将每年的9月21日定为国际和平日。大会宣布,国际和平日为全球停火和非暴力日,并呼吁所有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行动。大会还号召所有会员国、联合国系统各组织、区域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通过教育和公众宣传等适当方式庆祝国际和平日并同联合国合作实现全球停火。这正是钟文芳先生提出的“世界息战周”具体体现,并且,9月21日为钟文芳先生的生日。
自国际和平日设立以来,每年的这一天,联合国都举行仪式,提请所有人关注、庆祝和纪念这一日子。同时,全世界的政府和非政府机构、民间社会和宗教团体也纷纷举行各种活动纪念国际和平日。在这一天,会进行根与芽的活动,人们还要放飞和平鸽。
多年来,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为实现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作出了不懈努力。然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战争、恐怖袭击、地区冲突等多种形式的暴力敌对活动依然存在,人类实现真正和平的理想任重而道远。

C.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分析国际形势后作出的科学论断,也是我们制定内外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和平与发展之所以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主要原因:
(一)在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情况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并且是造成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企图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的倾向还远没有消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还远没有成为普遍的行为。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有的大国一意孤行地奉行单边主义,追求建立单极世界。国际舆论指出,有的大国谋求建立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实质就是要以自己的理论和价值观重整世界。

(二)南北问题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利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主导地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现象还很普遍,不是所有国家都能从经济全球化中受惠。贫富悬殊愈来愈大。据美林证券公司和盖普·杨公司发表的《2002年度世界财富报告》,尽管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减缓,但是全球财富继续向少数富人集中,各国百万富翁又增加了21万人,人数达到710万人,他们拥有的财富高达26万亿美元。联合国贸发会议发表的《2002年度最不发达国家报告》披露,全球最贫穷的49个国家的人民经济状况继续恶化。每天生活费用不到1美元的人数已经达到3.07亿人,到2015年会增加到4.2亿人。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力发展报告》,最富有国家与最贫穷国家收入之间的差距在1920年是35比1,1975年是45比1,1992年是75比1,2001年是100比1。科技特别是信息发展上的差距造成的"数字鸿沟"同样令人担忧。

(三)影响和平与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在增加,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出现新的紧张因素。传统安全威胁不仅没有消失,而且有了新的发展。一是国际军事力量对比失衡加剧,某些国家大幅增加军费,积极扩军备战,强化军事同盟,动辄进行军事干涉,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军事威胁增大。二是由民族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及其他原因引发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不断。与此同时,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增多,出现了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局面。作为一大国际公害,形形色色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的危害空前加大。2001年在美国发生的"9·11"事件,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并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这个事件的发生及此后美国发动的全球范围的反恐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围绕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既合作又斗争的组合。

但是,综合判断国际形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还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国际形势走向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而是呈现出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基本态势。总的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和平仍可以保持,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

第一,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是决定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主题的根本因素。

第二,各种国际力量不断分化组合,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深入调整,世界多极化趋势有了新的发展。各种区域性、全球性的组织和国际会议空前活跃。中国、俄罗斯、欧盟都承认世界多极化是一个趋势。但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加紧推行独霸全球的战略,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盟经济一体化势头强劲,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欧、日都积极谋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俄罗斯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在军事和科技方面仍具有相当大的实力和优势,正在努力实现经济复兴,重振大国地位;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际地位和作用稳步上升,始终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当然,多极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但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可能只有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发展模式和一种价值观念,不可能是"单极的"。一两个超级大国操纵国际事务和少数大国瓜分势力范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社会繁荣进步是有益的。它使世界各大力量彼此之间逐渐形成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扩大的国际舞台上的活动空间,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在这种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的世界潮流之下,当前大国之间的关系是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集中力量发展以高新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依然是各大国的政策取向。

第三,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也是回避不了的世界发展大趋势。全球性科技革命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如此之多的共同问题,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有如此广阔的生产力发展前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防不开科学。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技术条件,给各国各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当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增大了各国各地区经济的运行风险。世界需要的是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反全球化运动也是经济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反全球化运动主要是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带来社会分化加剧,损害了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等负面影响表示不满和抗议。它促使国际社会更加重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并促使全球化朝着更公正、合理、透明的方向发展。

第四,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广大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崛起,和平力量还在继续增长,联合图强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战略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任意摆布别国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令人鼓舞的一个例子就是,2002年7月9日,非洲联盟第一届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非的德班召开,标志着非洲联盟正式开始运转。这是广大非洲国家携手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新世纪的挑战、通过联合自强推进一体化进程和实现非洲复兴的战略举措。非洲联盟首任主席、南非总统姆贝基强调,非洲联盟的首要任务是实现非洲国家和非洲人民之间的团结、稳定与通力合作,建立有效机制加快非洲大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一体化进程,加速非洲大陆的集体行动以及非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其次是发展非洲国家之间各个层次的新型伙伴关系,动员各个国家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实现非洲大陆的繁荣富强。与非统组织相比,非洲联盟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政治性机构,而是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洲性政治实体,肩负着促进非洲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使命。

D. 如何理解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分析国际形势后作出的科学论断,也是我们制定内外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要完整准确地理解这一主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我们今天面对的世界,同过去相比确实已经并还在继续发生许多重大的变化,不稳定、不可测因素增多,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事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这些新的挑战主要是:

(一)在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情况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并且是造成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企图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的倾向还远没有消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还远没有成为普遍的行为。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有的大国一意孤行地奉行单边主义,追求建立单极世界。国际舆论指出,有的大国谋求建立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实质就是要以自己的理论和价值观重整世界。

(二)南北问题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利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主导地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现象还很普遍,不是所有国家都能从经济全球化中受惠。贫富悬殊愈来愈大。据美林证券公司和盖普·杨公司发表的《2002年度世界财富报告》,尽管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减缓,但是全球财富继续向少数富人集中,各国百万富翁又增加了21万人,人数达到710万人,他们拥有的财富高达26万亿美元。联合国贸发会议发表的《2002年度最不发达国家报告》披露,全球最贫穷的49个国家的人民经济状况继续恶化。每天生活费用不到1美元的人数已经达到3.07亿人,到2015年会增加到4.2亿人。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力发展报告》,最富有国家与最贫穷国家收入之间的差距在1920年是35比1,1975年是45比1,1992年是75比1,2001年是100比1。科技特别是信息发展上的差距造成的"数字鸿沟"同样令人担忧。

(三)影响和平与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在增加,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出现新的紧张因素。传统安全威胁不仅没有消失,而且有了新的发展。一是国际军事力量对比失衡加剧,某些国家大幅增加军费,积极扩军备战,强化军事同盟,动辄进行军事干涉,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军事威胁增大。二是由民族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及其他原因引发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不断。与此同时,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增多,出现了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局面。作为一大国际公害,形形色色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的危害空前加大。2001年在美国发生的"9·11"事件,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并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这个事件的发生及此后美国发动的全球范围的反恐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围绕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既合作又斗争的组合。

但是,综合判断国际形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还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国际形势走向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而是呈现出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基本态势。总的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和平仍可以保持,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

第一,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是决定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主题的根本因素。

第二,各种国际力量不断分化组合,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深入调整,世界多极化趋势有了新的发展。各种区域性、全球性的组织和国际会议空前活跃。中国、俄罗斯、欧盟都承认世界多极化是一个趋势。但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加紧推行独霸全球的战略,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盟经济一体化势头强劲,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欧、日都积极谋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俄罗斯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在军事和科技方面仍具有相当大的实力和优势,正在努力实现经济复兴,重振大国地位;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际地位和作用稳步上升,始终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当然,多极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但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可能只有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发展模式和一种价值观念,不可能是"单极的"。一两个超级大国操纵国际事务和少数大国瓜分势力范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社会繁荣进步是有益的。它使世界各大力量彼此之间逐渐形成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扩大的国际舞台上的活动空间,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在这种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的世界潮流之下,当前大国之间的关系是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集中力量发展以高新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依然是各大国的政策取向。

第三,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也是回避不了的世界发展大趋势。全球性科技革命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如此之多的共同问题,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有如此广阔的生产力发展前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防不开科学。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技术条件,给各国各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当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增大了各国各地区经济的运行风险。世界需要的是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反全球化运动也是经济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反全球化运动主要是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带来社会分化加剧,损害了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等负面影响表示不满和抗议。它促使国际社会更加重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并促使全球化朝着更公正、合理、透明的方向发展。

第四,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广大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崛起,和平力量还在继续增长,联合图强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战略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任意摆布别国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令人鼓舞的一个例子就是,2002年7月9日,非洲联盟第一届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非的德班召开,标志着非洲联盟正式开始运转。这是广大非洲国家携手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新世纪的挑战、通过联合自强推进一体化进程和实现非洲复兴的战略举措。非洲联盟首任主席、南非总统姆贝基强调,非洲联盟的首要任务是实现非洲国家和非洲人民之间的团结、稳定与通力合作,建立有效机制加快非洲大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一体化进程,加速非洲大陆的集体行动以及非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其次是发展非洲国家之间各个层次的新型伙伴关系,动员各个国家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实现非洲大陆的繁荣富强。与非统组织相比,非洲联盟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政治性机构,而是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洲性政治实体,肩负着促进非洲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使命。

E. 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不断发展,国外就有人开始研究所谓“中国崛起”回的历史轨迹,有关著述林林答总总。他们大都把历史上一些大国争霸的兴衰规律作为依据,以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推导中国的发展进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国际形势、中国国情和历史经验,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强调这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是基于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经验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具体地说,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就是抓住世界总体和平的历史机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主要依靠自力更生和改革创新,通过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和平途径,谋求自身发展及与各国的互利共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既是对国家发展道路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还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对外战略宣示。这就要求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全面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妥善处理各种关系,努力化解矛盾、摩擦。不仅我们这一代人,而且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F. 20世纪80年代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换的历史背景

1、美苏战略均势制约了战争
2、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
3、国际竞争的重专点日益转向经济和属科技领域
4、现代战争的巨大消耗成为制约战争的因素
5、科学技术取代战争成为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
6、世界经济的纽带把各国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G. 20世纪战争与和平发展的历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90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1905-190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907英法俄协约的最后形成
1910日本正式吞并朝鲜
1910-1917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
1917.11.7(俄历10月25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8.11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
1918-1922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1919-1922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1919.3.1朝鲜三一运动
1919.3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共产国际建立
1919.1-6巴黎和会
1921.11-1922。2华盛顿会议
1922.10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
1922.12苏联成立
1925.10洛迦诺会议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1933.1希特勒在德国上台
1933.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5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1935-1936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
1936-1939西班牙反对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
1937.7.7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8.9慕尼黑会议
1939.8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6法国投降
1940秋不列颠之战
1940.9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
1941.6苏德战争爆发
1941.12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秋大西洋宪章
1942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1942莫斯科保卫战
1942.6中途岛战役
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12.1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
1943.11-12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
1944.6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1945.2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5.8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945.9.2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10联合国建立
1947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独立
1948以色列建立,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50-1953美国侵略朝鲜战争
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1954《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
1955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56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
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9古巴革命取得胜利
1960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成为“非洲独立年”
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
20世纪60年代初-1973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七十七国集团产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出现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和地区
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8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7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
1972.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
1973美国在《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上签字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9中美建交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
1991苏联解体
1992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1993欧洲联盟建立

H.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依据及历史意义

【分析角度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

(1)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主要依据是:①科技与革命迅猛发展,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以科技和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突出,和平与发展也就成为当今国际形势发展的主流和基本趋势;②冷战后,发展成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愿望,以经济和科技竞争为中心的和平竞争取代武力对抗;③战争与和平的力量对比方面,和平力量超过战争的力量,发生世界大战的因素基本不复存在。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上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天下仍不太平。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必须反对霸权主义。

(2)世界和平是促进发展的条件。人类历史的经验一再证明,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和平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所以,世界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条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维护世界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要保持世界的持久和平就必须消除过大的南北差距,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分析角度二】用哲学原理分析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1)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冷战结束后,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在不断增加,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霸权主义又有新的表现,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因边界、宗教、领土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但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看问题要看主流,不能看支流;看总体和全局,不能为局部和支流所迷惑。当今世界,虽然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解决,但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世界局势的基本特点,所以,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2)霸权主义是指某些国家对外关系中奉行的践踏别国主权,违反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的政策和行为。霸权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强权政治。当今世界的强权政治虽然不再赤裸裸地主张弱肉强食,但凭借势力,构成强权,力图按本国利益和意志支配别人、主导世界,仍然是当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基本点,决不可能是什么仁慈霸权和新型帝国。

威胁世界和平、阻碍世界共同发展的主要根源,是西方国家推行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所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是反对西方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在当前尤其是要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同时,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分析角度三】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变化、新表现“先发制人”

新表现主要是:①在国际政治格局上,由两极争霸变为一极称霸、单极霸权、单边外交,更加霸道,连其欧洲盟国都难以忍受;②在理论上,美国的新霸权主义鼓吹其维护国际秩序的责任,以全面推行西方价值观为重要内容,强调其霸权主义所具有的道德基础与合法依据;③在实质上,日益露骨地侵犯别国主权,主要是富国、强国、大国欺负穷国、弱国、小国;④在形式上,美国新霸权主义重视运用外交手段、经济制裁、军事干预等多种形式。军事干预不再以武力征服、占领土地为目标,甚至忌讳“占领”的提法,而是通过军事干预来惩罚以致强制改造那些违反美国霸权秩序和西方人权主张的国家,并按照美国的价值观来建立新的国际秩序;⑤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美国自身在政治、经济上最大限度的安全和霸权利益,永远保持美国领导整个世界。

【分析角度四】美国“先发制人”的打击政策

霸权主义新理论:①新干涉主义。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发达国家有权超越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部的所谓“人权”问题,包括“人道主义干涉”等,实质是借口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推行西方价值观念;②“先发制人的打击权”。美国如果认为某个国家对其构成威胁,有权力在这种威胁、危险真正发生和实施之前就予以打击、消除,包括使用核打击,实质上是以任意打击别的主权国家来追求美国所谓的绝对安全;③新帝国理论。即美国是新型帝国,仁慈的帝国,是以帝国强权推翻专制统治,给别国人民以自由、民主、人权,从专制政权下面解放别国人民,建立民主自由社会;④霸权稳定论。世界上只有服从一个美国超级霸权,才是稳定的。任何可能发展成为与美国抗衡的国家,都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者”,也是对世界和平稳定与自由世界秩序的挑战。美国有权力、有责任消除这种挑战。联合国之所以软弱,原因在于多极。只有美国的单极霸权,联合国只有服从美国单极霸权的意志,才能成为能够解决世界重大问题的国际权威组织。

【分析角度五】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的四项主张

(1)中国反对霸权主义不是僵硬地反对某个国家,而是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既反对大国霸权主义,也反对地区霸权主义;既反对旧霸权主义,也反对新霸权主义。同时约束自己,永远不称霸。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是坚持独立自主不怕压,不怕霸权主义制裁,不允许任何国家、任何人干涉中国内政,也反对任何国家干涉别国内政。

(3)中国强调,反对霸权主义就要努力发展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霸权主义是凭借实力在世界上横行霸道,只有实力强大才能有效地遏止霸权主义。

(4)中国是正在崛起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反对霸权主义的坚定力量。中国国防建设是一个主权国家的正常需要,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和挑战。中国的发展,是和平与发展力量的发展。

I. 以中国近代史为素材来看和平与发展关系

1.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即世界范围内的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世界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只有维护世界和平,才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保证世界各国集中精力加快发展,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面;而发展是战后乃至更长时间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因素,发展有助于阻止和消除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因素,减少军事冲突的诱发因素。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条件。

J.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在当今社会里,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一个和平的环境能够使国家更加的强大,而一个强大的国家也就可以维护和平,和平问题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的的含义和原因 (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分析和平是主流) 世界维持总体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有: 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国际上各种力量互相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3.正确认识当代世界和平局面 一方面,和平是主流,另一方面,世界的和平局面又是不稳定和不安全的,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 结论:世界人民还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新的世界战争的艰巨任务.但我们相信,经过全世界人民的努力,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 (二) 发展问题 1.发展问题的含义. 发展问题是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谋求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发展问题也称为南北问题 2. 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主题的的含义及原因. 在当代,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是因为发展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发展是主线. 可见,战后50多年,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史上均为罕见.同样,我们也应看到世界经济发展问题的严重性. 3.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 在世界经济总体发展的同时,落后、贫困、危机、债务这些抹不掉的阴影总是与人类相伴随,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的任务更显得迫切和艰巨. 结论:我们应该抓住发展的主线加快现代化建设,中国的发展关键要靠自己. (三)和平与发展的关系(辩证统一的关系) 1.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 2.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现为: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 可见,和平与发展是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维护和平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前提,发展经济是维护和平的坚实基础.

阅读全文

与和平与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