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民族形成和发展历史意义

民族形成和发展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21-03-15 13:00:18

『壹』 历史渊源在民族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历史渊源是一个民族发展形成凝聚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

『贰』 史诗在一个民族发展史上的意义是什么

史诗作为一种文类, 它是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的结果, 各种史诗传统的发展过程是很不相同的。史诗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神话、传说、故事等其他民间叙事文学的营养, 甚至还借鉴了抒情色彩浓重的民歌等体裁的成就,锤炼形成了自己独特题材内容、艺术思维方式以及诗学等方面的体系。史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有机综合的特点, 但却不能用其中任何一个体裁标准, 也不能用所有这些体裁的特点拼凑出来的标准去衡量它。应该说, 史诗消化了各种民间口头表达形式, 对于这些形式的运用是以史诗为导向的。换一种说法, 从文学类型的角度历时地看, 史诗代表了在一个特定口头传统中得到充分发展的、在较高阶段上达到的语言艺术成就。
谈起史诗的时候, 我们比较熟悉的是从黑格尔到马克思、恩格斯对史诗的论述, 他们是从哲学和美学的高度, 从人类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史诗的。在他们看来, 史诗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是人类在特定时代创造的高不可及的艺术范本, 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这些论述是从文艺学的外部特征出发的。原始社会的解体为产生英雄史诗的恢弘背景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历史基础。关于部落战争、民族迁徙和杰出军事首领的传说为英雄史诗的形成做了一定的资料准备。应该说, 英雄史诗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人们生活的全景反映。每一部史诗都是具体历史的和具体民族的。不能用一个笼统的历史时代的抽象的模式去解剖特定的史诗, 也不能用一般的人类社会的尺子去剪裁史诗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史诗与历史有特殊关联性, 但是即使史诗的历史印记十分鲜明, 它也不是编年史式的实录,甚至也不是具体历史事件的艺术再现。史诗对历史有着特殊的概括方式, 体现了史诗的创造者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和表现特点。

『叁』 怎样认识民族形成及发展的情况论文1500

一、中华民族是历史融合的产物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正如费孝通先生所指出的:“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见《费孝通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602页.)
中华民族是历史融合的产物.早在新石器晚期,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已经出现了许多部落和部落联盟,产生了互不相同又互相影响的文化.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战胜炎帝、击杀蚩尤,炎、黄联合战胜太昊、少昊,以及尧、舜、禹禅让,都是中原先民各部落在向外发展中互相冲突、融合的历史痕迹.
考古发现已证明,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河下游的新石器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已经对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后继者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发生相互渗透的联系.与河南龙山文化阶段大体相当的良诸文化(长江下游)与山东龙山文化关系更为密切.
夏、商两代,汉民族的发展已具雏型.据有的史学家考证,夏的先民是从长江下游发展至黄河下游,商的先民是由辽河下游发展至中原,周的先民是由渭水流域向黄河下游发展.夏、商、周三代已经形成统一的分封制的奴隶制国家.中华民族的先人,在一万年前已有百万之众.至夏初(公元前21世纪)已有1 355万人口.在西周(公元前11—前8世纪)全盛时期人口约达2 000万左右.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中华民族的融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过500多年的战争兼并,原来的东夷、西戎、南蛮、 北狄都与中原华夏族相互融合,形成“五方之民共构天下”的局面.原来的秦、楚、吴、越,都已华化.尽管战争连绵不断,由于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加上疆域的扩大,到西汉初年(汉平帝元始2年,即公元2年),人口数已达5 959万人.汉代继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实现了空前的统一.汉族在汉代已基本形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不仅中原地区的居民融合程度更深,而且西北和北方的大量少数民族与中原进一步融合.五胡十六国时期,由匈奴、鲜卑、羯、氐、羌5个少数民族先后建立的13个政权,使东北、内蒙、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居民与中原居民得以广泛深刻地交往、融合.至唐代(公元618—907年),中华民族的活动疆域和人口,都空前地扩大和增加起来.盛唐时期,人口总数约8 000万左右.
宋、元、明、清(公元960—1911年)的近千年时间里, 中华民族的发展更趋成熟.宋代(公元960—1279年)北方先后建立的辽、 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使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得以进一步统一、融合.其中女真人建立金国(公元1115—1234年)曾将势力推至淮河以北,先后在北京、开封建都.元朝(公元1271—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的朝代,清朝(公元1644—1911年)是由满族建立的朝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扩大和密切了他们和汉族的关系,还带动了其征服地区各族和汉族的融合.
元代的疆土极其广阔.在元朝统治下,不仅中原居民、北方居民得以进一步融合,而且西北、西南的民族和中原民族的关系也得以进一步密切.同时,在中国还涌入了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居民,以他们为主体,在吸纳土著居民的基础上,形成了人口众多的回族.清代已形成今天中国的版图(因清末被列强侵占许多领土,当时的疆域比现在要大).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由几十个民族共同形成的中华民族已发展成熟.清代乾隆31年(公元1766年)的人口已达到20 809万,至道光 13年(公元1833年)增长到近4亿人(39 894万人).
近代(公元1840年以来),在与帝国主义列强的斗争中,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更加觉醒,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四万万同胞共赴国难、共御外侮”,成为一致的呼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更标志中华民族的完全成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56个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实现了国家的彻底统一和民族的真正平等,各民族的融合也发展到崭新的阶段.这是一个既有鲜明个性又有深刻共性的民族共同体,这是一股积蓄了近万年而形成的伟大力量.
二、中华民族历史融合的特点
世界上所有历史较久、人口较多的民族,都是长期广泛融合的产物,也都有共同的规律.而中华民族的融合,更具有典型性.中华民族的历史融合,至少有以下四个特点:
1.融合的向心性 综观近万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其融合的腹地是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其融合的核心是华夏族,继而是汉族.
春秋战国之前,是夷、戎、蛮、狄竞相伸入中原,最后为华夏族所融合,“五方之民,共构天下”,汉族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
秦汉之后,是更遥远的地方,主要是塞北、西域的少数民族入侵乃至入主中原.最后,他们也大部甚至全部被汉化,使汉族在数量上扩大、质量上提高,中华民族得以在此基础上形成.汉族人口占中华民族总人口的90%以上,这是因为汉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先后融合了大量其他成分.因这种融合,汉族的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
2.内容的深刻性 华夏族最先是由黄河中下游以种稷等旱田作物为主的部落及部落联盟与长江中下游以种稻为主的部落及部落联盟融合而成的.华夏族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农业.华夏族的西北部、北部是对立的戎、狄等游牧部落及部落联盟.农业生产方式是较游牧生产方式稳定和先进的.因此,华夏族战胜并融合戎、狄,并不奇怪.华夏族的西南部和南部,虽然也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部落(称为蛮、夷),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那里生产力水平也较低下,因而最终也被生产力水平相对发达的华夏族所战胜,并融合为华夏族的一部分.
自秦汉以降,汉民族的主要对手,是北部,包括东北、西北的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和汉族互相冲突、消长、融合.有的游牧民族曾在军事上十分强大,如匈奴、蒙古、契丹等.但游牧民族一旦入主中原,便被汉化.这不仅是因为汉族的人口众多,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因为汉族从事的农业生产方式更为先进.辽、金、元、清等朝代建立的结果,都使汉族融合进了更多的其他民族成分,也使农业地区向外扩大了.华夏族生长为汉族,以及汉族在历史上的发展,都是与农耕范围的扩大、农业技术的发展相伴随的.所以,中华民族融合的向心性,是以追求先进的生产方式为目标的.
被汉族融合的其他民族不仅接受了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而且接受了汉族的先进文化,包括生活方式.尤其是作为汉族统治思想的儒家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思想指针.这一点,在满族入关后的清代,表现得最为充分和完备.还应当指出的是,历代,包括少数民族成为统治者的朝代,汉族的语言和文字都被列为官方的语言和文字,也是联系一个多元民族的极重要条件.在今天的中国,象回族、东乡、保安等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所以与汉族等其他非伊斯兰民族有很强的亲和力,通用汉语言文字,显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散,是与其融合中经济根基和文化根基的深厚相联系的.
3.历史的连续性 中华民族的融合经历了上万年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有4000年以上.在这么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华民族虽然在发展中也屡遭挫折,但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强大的.
中华民族在发展中呈梯次推进.先是由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向黄河、长江的上游及主要支流推进,再由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向南推进到珠江流域及东南海滨,向西南推进到横断山麓和青藏高原,向西推进到天山南北,向东北推进到黑龙江流域,向北推进到杭爱山脉.虽然中华民族活动过的地方不等于今天的中国版图,但其活动的范围之广、历史之久,在世界民族中是罕见的.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发祥地,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民族,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民族、印度河及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民族、都被外来民族所同化,其原始的文化都中断了,惟有中华民族的古文化得以完整地保存和发展.
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的融合,其突显的阶段是战争.春秋战国时代的500年混战,南北朝时期的胡汉冲突,宋、辽、夏、金、 元及清代的非汉族入主中原,都是融合中的质变阶段.而每次战争、征服后,各民族间互相消化、吸收彼此的优长,克服自己的短处,则是为下一次更大的融合进行量的积累.正是这种一张一弛的波浪式推进,形成几千年的连续链条.
4.方式的交互性 中华民族的融合,是以汉化为主,但绝不是单纯的汉化,而是交互融合.正是这一点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来源之一.
汉族融入少数民族的情况,早在汉代就有大规模发生.有的学者估计,汉代匈奴盛时,有奴隶达30—50万人,占匈奴人口少则1/7,多则1/3,这些奴隶的大部分是汉人.南匈奴于公元109 年一次向汉朝送还万余人,可见其规模.这些奴隶的大部,以及自动逃往匈奴的汉人,都融入匈奴.在后来的历史中,匈奴之大部又返融中原,成为汉族新成分.汉末袁绍之子兵败,率幽冀之残部十万余户、数十万人投奔乌桓;隋末杨氏政权倾覆后,亦有大量王族人口逃往突厥.
公元399—440年建于吐鲁番盆地的高昌国,其主体居民是汉人.可见汉族早在1500多年前已开始融入新疆各民族.今天的苗族中有宋家苗、蔡家苗,自称其先人是先秦的宋国、蔡国人,其习俗还有一些汉人古礼,应是其言不妄.朝鲜族自称祖先是汉人者不寡.
人种学家的研究证明,中华民族绝大多数属蒙古人种,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呈渐变状态.内眦褶的体质特征,其出现频率,从南向北递增;波形发的出现率,从南向北递减.从北向南,是从蒙古人种东亚类型向南亚类型过渡——傣族属南亚类型,哈尼、瑶等民族属过渡类型,藏、彝、白、汉等属东亚类型.在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则有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迹象.所有这些,都说明中华民族的历史融合是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尤其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的融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全国各地区、各民族日益紧密地结成一个经济利益整体.从90年代开始的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使遥远的西部和滨海东部的关系空前密切起来.这一趋势还将在深度、广度上日益加大.一个民族只有在经济结构、生产方式上形成内在的利益关系和统一整体,才能保持其牢固的联系和持久的统一.伴随着对外开放、文化教育的发展,具有科学内容和时代特色的生活方式,正逐渐渗入各民族的原有生活方式,使各民族生活方式中共性的新成分不断增加起来.现在,全中国范围的物资交流和人口流动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每年省际人口迁移数以千万计.“川军”、“湘军”下广东,已成为川、湘、粤三省共同重视的大事.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每天的流动人口都在200万以上. 由于人口的大流动,通婚范围越来越广.因此,不仅在生活方式上,在语言上、血缘上,我国东与西、南与北的差距也在缩小.勿庸置疑,再过几十年、几百年,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将达到今天难以想见的高度.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是鲜明的、不可逆转的趋势.几个大的地区经济——政治联盟的形成,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前奏和必经阶段.在世界范围内,商品、资本、技术、人才大流动.
由于科技进步,交通越来越便捷.以前从太平洋西岸到东岸,轮船要走几个月.现在只要乘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就可以了.超音速客机的出现,将进一步缩短这个时间.卫星通讯、全球电视网络、信息高速公路,这一系列的新手段,使地球上各个角落发生的事情,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五大洲.
由于贸易在全球范围扩展,产生了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乃至政治秩序的要求.一国或少数国家控制世界、谋取私利的时代终将成为历史.联合国的作用日渐突出,是一个生动的证明.全球性的共同利益、共同要求越来越多.和平与安全、禁毒与环保,甚至一些重要国家的经济增速和币值稳定,都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热点.
伴随着商品、资本流动的,是人口的大迁徙.1891 年至1920 的30年间,欧洲向北美、澳洲移民达2700余万.进入本世纪60年代,由于殖民统治的陆续结束,人口流动的限制放宽;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产生了人口流动的需要;还有局部地方武装冲突造成大量难民,人口向发达地区流动的速度大大加快.据联合国有关部门估计,“国际难民”数最低是1970年,为250万;1993年达1890万人,是逐年增加趋势. 到国外从事劳务的人数,1991年是5000余万,1994年增加到7000万,也呈逐年增加趋势.在整个90年代,仅欧盟国家的外国人,就以每年50万的数目在增加,1999年更达71.7万人.这种趋势表明一个世界范围的民族融合时代已经到来.可以预见,再过几百年、几千年,地球上的人类将融合成一个“民族”,将形成一个新的人种、形成一套共有经济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包括一种新的共同的语言文字和交流方式.到那时,地球将成为真正的地球村,人类将成为真正的亲兄弟.
中华民族的起源:
(1)中华民族的起源: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炎、黄部落的融合,华夏族的产生.
(2)多民族融合的开始: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的统一,标志着我国多民族国家已初步建立.
(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两汉时期,实现了对西域、西南以及华南两广的统治,既大大扩展了疆域,又有效地开发了边疆.
(5)多民族的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迁徙,各民族联合斗争以及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民族融合加强.
(6)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时期: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时期,隋唐高度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有很强的吸引力,加上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所以与少数民族的联系范围更广,数量更多,形式多样,关系也融洽,特别是在西北和东北奠定了祖国疆域的基础.
(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周边各少数民族借助自己政权力量,加强了与汉族的交往,相互学习,逐步缩小了与汉族的差距,为元朝更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重新统一作了准备.
(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明清时期,中央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了周边少数民族问题,特别是在清朝,粉碎了少数民族贵族与西方侵华势力分裂国家的阴谋;同时采取了得力措施加强了地方行政管理和中央集权,我国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形式巩固下来.

『肆』 民族时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基本理论

最早:南朝顾欢《夏夷论》;
中国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的来源:西方——日本——中国
(三)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民族概念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
1913年,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中: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
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六个基本特征
(一)构成民族的6个基本特征:
1. 共同历史渊源(A地域渊源(共同地域)、
B族体渊源(共同族源));
2. 共同生产方式;
3. 共同语言;
4. 共同文化;
5. 共同风俗习惯;
6. 共同心理认同(A成员对民族整体、B民族成员之间)
(二)中国共产党六个基本特征理论的特点:内容丰富、表达通俗、归纳科学.
(三)民族基本历史类型
1.三大属性:A自然属性;B 社会属性;C 生物属性
2.分类的依据:A民族属性(3个)、
B 民族特征(6个)
3、具体分类:从自然属性分: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从社会属性分: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
第二节
民族与宗教
一、民族与宗教的区别
1.是不同的社会现象:
民族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属社会历史范畴;宗教是观念形态,属思想意识范畴.
2. 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不同
二、民族与宗教的联系
有的民族全民族信仰宗教;
宗教在一些民族的形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宗教对一些民族的特征有重要影响.
第三节
民族结构与民族素质
一、民族结构
民族结构的内容: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意识结构.
民族结构的特点:整体有机性;相关同步性;相对稳定性;自动调节性;动态开放性;调控可塑性.
民族结构的社会作用:
1.民族发展的最大动力在于民族自身的内部活力;
2.民族内部结构对民族关系有重大的影响.
二、民族素质
内容: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心理意识素质、身体素质
特点:群体性;积淀性;传承性;变异性;综合指标性
民族结构与民族素质关系: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识别
一、民族识别的必要性
第一,民族识别是党和国家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使各少数民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员的需要.
第二,民族识别是确定我国民族数量和称谓的需要.
第三,民族识别是顺利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
5 第四,民族识别是增强民族内部的凝聚力,推动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民族识别的依据
1.民族特征;
2.民族源流;
3.民族意愿;
4.就近认同
三、实践的三个阶段
(一)三阶段:
1.第一阶段(1950—1954年)
2.第二阶段(1954—1965年)
3.第三阶段(1978—1987年)
(二) 恢复和更改民族成分的规定
思考题:
1.民族与宗教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2.简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民族的六个特征.
3.我国为什么要进行民族识别?
4.我国民族识别的依据是什么?
5.简述民族结构和民族素质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民族发展的规律

民族发展规律
:
产生——发展——消亡

第一节

民族的产生

一、形成的基本条件

条件:内在条件:社会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产品交换发展

外在条件:战争;军事冲突

形成时间:在原始社会末期(野蛮时代高级阶段)进入阶级社会时形成的.

二、形成的基本规律

一般规律(原生形态民族)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从血缘到地缘)

特殊规律(次生形态民族)
:同源异流;异源同流

第二节

民族的发展

一、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


1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决定性因素


2


阶级斗争
——
非常重要的因素


3


民族精神
——
重要动因

纵向:奴——封——资——社(质变)

横向:在特定历史阶段上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民族特征方面的发展.
(量变)

基本内容:
1.
民族经济发展

2.
民族政治发展

3.
民族文化发展(交流与交融)

4.
民族人口发展(通婚)

二、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

内因:民族属性——自然、社会、生物;民族结构——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家庭、人口;民族
素质——科文、思政、心意、身体.

外因:民族关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三、基本规律

6
一般过程

基本模式:常态、异态、跳跃

基本趋势: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民族发展中,一方面是民族趋同的趋势,另一方面是民族性增强的趋势.在
社会主义的民族发展中,出现了各民族充分发展繁荣的趋向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性日益增多的趋向.

第三节

民族的消亡

一、民族同化

概念:民族在自身发展和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性,接受别的民族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
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类型:强迫同化:是凭借暴力和民族特权进行的.

自然同化:是指各民族在长期密切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特点:
1.
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

2.
民族同化中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并存.

3.
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程度接近的形式.

4.
民族同化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因此民族特征的消失标志着民族同化的完成.

5.
民族同化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局部现象.

二、民族分化与组合

民族分化(同源异流)


民族组合(异源同流)

三、民族融合与消亡

民族融合、民族消亡的含义:

民族融合
,
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
最终导致民族特征、
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别的完全消失.

民族消亡
,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和,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民族融合的特点:
1.
民族融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
民族融合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3.
民族融合将是一个自然渐进的过程

4.
民族融合是民族发展过程与民族接近过程的辨证统一的结果

5.
民族融合是一个特定的概念.

民族消亡的条件和一般规律
:
阶级消亡——国家消亡——民族消亡

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和的区别:
1.
发生的时间不同
;

2.
发生的范围不同

3.
发生的结果不同

4.
实现的途径不同

『伍』 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发展的意义

(1)观点:建立民族国家实现民族救亡 背景:民族危机加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进化论的影响 (2)变化:由强调排满,建立汉族国家到建立统一的中华民族国家 贡献:结束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族共和国。 推动近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 (3)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国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彻底胜利,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推动“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明确确立。

『陆』 如何理解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民族问题的长期性,是由民族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决定的。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要民族存在,民族问题必然存在,民族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接近,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民族问题也必将长期存在。

『柒』 中国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阶段和每一阶段的成果

4

最早:南朝顾欢《夏夷论》


中国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的来源:西方——日本——中国

(三)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民族概念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

1913
年,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中: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
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六个基本特征

(一)构成民族的
6
个基本特征:

1.
共同历史渊源(
A
地域渊源(共同地域)

B
族体渊源(共同族
源)


2.
共同生产方式;
3.
共同语言;
4.
共同文化;

5.
共同风俗习惯;
6.
共同心理认同(
A
成员对民
族整体、
B
民族成员之间)


(二)中国共产党六个基本特征理论的特点:内容丰富、表达通俗、归纳科学。

(三)民族基本历史类型

1
.三大属性:
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生物属性

2
.分类的依据:
A

民族属性(
3
个)

B
民族特征(
6
个)

3
、具体分类:从自然属性分: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

从社会属性分: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

第二节

民族与宗教

一、民族与宗教的区别

1.

是不同的社会现象:

民族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属社会历史范畴;宗教是观念形态,属思想意识范畴。

2.
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不同

二、民族与宗教的联系

有的民族全民族信仰宗教;
宗教在一些民族的形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宗教对一些民族的特征有重要影响。

第三节

民族结构与民族素质

一、民族结构

民族结构的内容: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意识结构。

民族结构的特点:整体有机性;相关同步性;相对稳定性;自动调节性;动态开放性;调控可塑性。

民族结构的社会作用:
1
.民族发展的最大动力在于民族自身的内部活力;

2
.民族内部结构对民族关系有重大的影响。

二、民族素质

内容: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心理意识素质、身体素质

特点:群体性;积淀性;传承性;变异性;综合指标性

民族结构与民族素质关系: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识别

一、民族识别的必要性

第一,民族识别是党和国家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使各少数民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员的需要。

第二,民族识别是确定我国民族数量和称谓的需要。

第三,民族识别是顺利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

5
第四,民族识别是增强民族内部的凝聚力,推动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民族识别的依据

1.
民族特征
;

2.
民族源流
;

3.
民族意愿
;

4.
就近认同

三、实践的三个阶段

(一)三阶段
:

1.
第一阶段(
1950

1954
年)
2.
第二阶段(
1954

1965
年)
3.
第三阶段(
1978

1987
年)

(

)

恢复和更改民族成分的规定

思考题:

1.
民族与宗教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2.
简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民族的六个特征。

3.
我国为什么要进行民族识别?

4.
我国民族识别的依据是什么?

5.
简述民族结构和民族素质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民族发展的规律

民族发展规律
:
产生——发展——消亡

第一节

民族的产生

一、形成的基本条件

条件:内在条件:社会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产品交换发展

外在条件:战争;军事冲突

形成时间:在原始社会末期(野蛮时代高级阶段)进入阶级社会时形成的。

二、形成的基本规律

一般规律(原生形态民族)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从血缘到地缘)

特殊规律(次生形态民族)
:同源异流;异源同流

第二节

民族的发展

一、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


1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决定性因素


2


阶级斗争
——
非常重要的因素


3


民族精神
——
重要动因

纵向:奴——封——资——社(质变)

横向:在特定历史阶段上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民族特征方面的发展。
(量变)

基本内容:
1.
民族经济发展

2.
民族政治发展

3.
民族文化发展(交流与交融)

4.
民族人口发展(通婚)

二、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

内因:民族属性——自然、社会、生物;民族结构——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家庭、人口;民族
素质——科文、思政、心意、身体。

外因:民族关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三、基本规律

6
一般过程

基本模式:常态、异态、跳跃

基本趋势: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民族发展中,一方面是民族趋同的趋势,另一方面是民族性增强的趋势。在
社会主义的民族发展中,出现了各民族充分发展繁荣的趋向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性日益增多的趋向。

第三节

民族的消亡

一、民族同化

概念:民族在自身发展和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性,接受别的民族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
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类型:强迫同化:是凭借暴力和民族特权进行的。

自然同化:是指各民族在长期密切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特点:
1.
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

2.
民族同化中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并存。

3.
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程度接近的形式。

4.
民族同化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因此民族特征的消失标志着民族同化的完成。

5.
民族同化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局部现象。

二、民族分化与组合

民族分化(同源异流)


民族组合(异源同流)

三、民族融合与消亡

民族融合、民族消亡的含义:

民族融合

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
最终导致民族特征、
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别的完全消失。

民族消亡
,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和,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民族融合的特点:
1.
民族融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
民族融合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3.
民族融合将是一个自然渐进的过程

4.
民族融合是民族发展过程与民族接近过程的辨证统一的结果

5.
民族融合是一个特定的概念。

民族消亡的条件和一般规律
:
阶级消亡——国家消亡——民族消亡

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和的区别:
1.
发生的时间不同
;

2.
发生的范围不同

3.
发生的结果不同

4.
实现的途径不同

『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哪些历史影响

1、经济上来,作为新的经济因素,它推源动社会进步,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2、政治上,为维新变法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社会基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上,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和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推动了近代的民主革命发展,对反封建有重要作用,但也有其两面性,一方面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另一方面又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有妥协性和软弱性,因此无法担当民主革命的领导角色,但可以作为团结力量.

『玖』 各民族融合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意义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的划分,中国目前有汉族、藏族、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壮族等56个民族。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民族。汉族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甘陕以及云贵川渝等地区。根据中国大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大陆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其中汉族占91.51%。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和云南等地;满族分布在东北;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台湾当局将大陆通称的台湾高山族称为原住民,并将其划分为12个民族。 中华民族虽然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和政治宣传,并非人类学社会学里的民族。但全球华人在“中华民族”这一大背景、大前题下团结奋进,气壮山河的历史却堪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不得益于炎黄子孙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中国民族分布图民族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广西民族大学的龚永辉教授认为,该斯大林给民族所下的定义过于封闭和呆板,几乎没有现实意义。根据他的研究给民族下了一个定义: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的作用。 民族是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的必然产物,但民族的要素是资本主义以前的时期逐渐形成的。当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后,经过一个很长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民族差别逐渐消失,世界各民族将形成为一个共同的整体。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用来表达类似「民族」概念的语词,为数不下数十种,既有「民」、「族」、「种」、「部」、「类」等单音词,也有「民人」、「种人」、「民群」、「民种」、「部族」、「部人」、「族类」等双音词,独独未见「民」「族」二字连缀并用成词者。(韩锦春、李毅夫,1984:36)目前已知汉语中最早使用「民族」一词者,见诸1837年西洋传教士编纂之《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所刊<乔舒亚降迦南国>一文。2(方维规,2002:2)兹后王韬与康有为所编《强学报》中,分别都曾使用过这个词汇。(彭英明,1985:8-9)不过,「民族」一词在中国之广泛流传,则是迟至二十世纪初期之事,而此时一般所使用者,却与上述的语言先例略无瓜葛,而是借自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知识分子拼凑「民」、「族」二字,以对译西文nation一词所成的汉语新词。易言之,吾人今日习用之「民族」一词,实为一翻译名词,也是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西、日等不同文化系统间跨语际(translingual) 文化实践的特殊产物。(Liu, 1995) “......学术界普遍认为:作为中国现代学术上频繁出现的“民族”术语和概念根源于西方。这便是今人探讨和解读“民族”术语和概念时大多先从西方“民族,术语说起的原因之一。现代英文、法文、德文中含义为“民族”的术语有“people”、“nation”、“nationality"、“race "、“ethnic group" ,"yolk”等,它们大多起源于希腊语、古意大利语和拉丁语。英文“people”一词(现代含义包括人、人民、民族、人类、公民、民众、种族、黎民、百姓等)源于拉丁文“populus”一词。西方语言学家一般认为拉丁文“populus”一词来源于现已消失的伊特鲁里亚语(意大利中西部古国语)。由于伊特鲁里亚语的语源关系一直未得到解明,因而无法解明拉丁文“popu-lus”出自伊特鲁里亚语的何词何义。"populus”一词的本义为“震动、颤抖、沙沙响、沙沙声”,与希腊文的"pallo"嘈杂、喧哗、沙沙响、沙沙声)同义;而“popu-lus"引申义指“人、人民、市民”,一般指“在古罗马公共广场上聚会于树荫下的人”。......【摘自黄现璠遗稿 甘文杰、甘文豪整理《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一)》,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总第151期)】 正因传统汉语中并无足以适切表达「民族」概念的语汇,中外学界对于前近代中国是否有过堪称「民族主义」的政治 / 文化概念,遂亦不免各持一辞,相争不下。一般来说,中文学界的学者大都根据《左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严夷夏之防一类的话语,认为中国人的族群与文化之自我辨识(self-identification)确立甚早,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渊源,可以远溯先秦;因而晚清以来的民族主义思想,「并不是由西方NATIONALISM一字直接译来」,而是「一种时代的醒觉与反应」,其效应所及,殆不过「使传统民族思想之内容有所扩充」而已。(王尔敏,1970:209,229;李国祁,1980:21)然而,如罗志田所指出者,「族类」观念所构成的「夷夏之辨」,并非如近代「民族」概念对外深拒固闭的严格界线(hard boundary),而是因势而异,漂移不定的柔性界线(soft boundary)。《左传》上固然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同时却也明白宣示「入于夷狄则夷狄之,入于中国则中国之」的信念,易言之,这种观念原即揉杂着「种族」与「文化」两层不同意涵,何者较占优势,端视汉族与其它族群相对势力的强弱而定。大略而言,历代汉族政权强盛时,常常是以文化优劣作为区分华夷的标准;反之,季世势衰,则转而强调血统的传承,以「坚夷夏之防」。(罗志田,1998:35-60)就此而言,族类,充其量只是一个高度含混,难以明确界定的概念。也正由于族类观念内在的暧昧性,倾向中国民族主义自发论的论者,也往往偏好刻意彰显传统中国「民族意识」中包容性相对较强的文化侧面,乃至视之为一种「原型的」(proto)文化民族主义。3 (余英时,1988:18-21) 民族(ethnic group / ethnogenesis / ethnos●nation●people●race) 民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一词使用非常广泛。但不同场合,其所表达的含义也有所不同。一种是广义的,泛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种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土著民族等,甚至氏族、部落也可以包括在内。或用以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阿拉伯民族等。另一种是狭义的民族,指资产阶级民族和社会主义民族,即指各个具体的民族共同体。如英吉利人、德意志人、法兰西人、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藏族等。 民族属于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范畴,不是在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当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才产生的。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一定的历史时期,民族就会消亡。民族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民族语言、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民族经济和生活,即民族文化、民族特征形成的过程。民族形成之后,各民族在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过程中,共同性必然越来越多,差异性越来越小,民族同化、民族融合的因素也就逐渐增加,最终达到民族差别的消失,即民族融合的实现,人类又恢复到无民族差别的状态。但这不是恢复到史前史期那种无民族差别的状态,而是在高级形态上的恢复和发展。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来,曾有许多民族活跃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舞台上。经过长期的分化、融合和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今天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并存的局面。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和民族问题,无论是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时期,始终把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把尊重、团结和帮助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繁荣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立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了一个空前的、各民族平等、团结的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政策、少数民族人口政策、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建设政策、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等。 为广泛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及各级地方政府都设立了民族事务委员会等主管民族事务的工作部门。在民族聚居区建立了3级150多个民族自治地方。在北京等地建立了民族出版社、《中国民族》杂志社、《民族画报》社等多家民族类新闻出版和宣传机构,出版了大量的优秀图书和报刊杂志。在北京等地建立了13所民族学院和众多的民族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涌现出大量科研成果。 从世界范围来看,作为一个多民族大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是最科学和完善的,中国的民族问题是处理得最好的。56个民族间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是最稳定和牢固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未来将更加辉煌、灿烂!

『拾』 纵观古今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概述民族关系对中国历程的影响

汉民族是一个人口规模庞大、发展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和内部发展差异较大的民族群体。在这一民族群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以封建政治制度的完善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性和农耕文化的发达而深刻地影响了周边民族,与此同时,汉民族的发展也受到周边少数民族社会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正是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长期互动,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社会基础和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基础。
一、周边少数民族人口不断融入与汉民族人口规模的扩大
汉民族以华夏人们集团形成为起点,历经春秋战国的民族大迁徙与大融合铸就发展基础,而秦汉封建国家的形成,特别是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策略的实施,大大推进了汉族的整合,为汉民族人们共同体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此后,一次又一次的民族冲突、迁徙、融合,使周边少数民族人口不断融入汉民族。

古代人口研究的成果表明,汉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大量吸纳了周边民族人口,周边民族人口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和途径纳入汉民族发展大流并历经岁月的磨合融入汉民族人们共同体。
秦汉之后,周边民族人口由于融入汉民族的时代不同,方式、规模、融入方向上都有一定的差别,这些人口犹如新鲜血液,为汉民族发展带来活力。首先,北方游牧民族的融入在汉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影响深远,历史上曾声名显赫的匈奴、鲜卑、乌桓、柔然等渐次融入汉民族人们共同体。汉族融合北方游牧民族的过程说明,一定的历史时期,汉族与周边民族间人口的融合实际上是双向,不仅是周边民族被融入汉民族中,也有相当数量的汉族人口融入周边民族,经历长期互动后,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段,少数民族最终融入汉民族。汉民族对于百越、蛮、夷等民族的融合则主要通过设县置郡等方式得以实现。
总之,难以计数的少数民族人口由于战争、迁移、避灾祸或与汉族人口的长期接触逐步融入了汉民族群体,大大加快了汉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而且丰富了汉民族人口来源。少数民族人口大量融入,不仅对汉民族人口质量和规模有着重要影响,由于相当多的少数民族上层和精英分子的融入,对推动汉民族文化与制度的发展作用十分显著。
二、周边少数民族不断融入对汉民族文化丰富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的发展进程中,封闭和缺少吸纳力便不太可能创造出丰富、多样、具有持久性的文化。而汉民族文化的丰富性、持久性在相当程度上与汉民族发展进程中对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精华的吸纳历史过程相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民族正是通过不断融入周边民族文化因素,吸收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成果,并在调整自身与周边民族关系中拓展了自身文化的丰富性,正是这样一个历史过程使得汉民族文化具有穿越数千年的活力。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字的统一对民族集团的整合和凝聚有着特殊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象汉族这样一个具有庞大人口规模的人们共同体来说其意义更为重要。汉语言的形成过程中,民族的融合的影响十分显著,正是由于各民族融合的不断产生,才有了各不同民族语言的互渗、换用和复杂的混合。如果说汉字系统是推动汉民族整合的重要工具,那么统一的汉字条件下各具特色的方言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人口来源的极大影响,换言之,大量的方言应当属于汉民族语言与特定地域少数民族语言融合的产物,而方言的丰富性也直接影响了汉语文字系统的发展。此外,各不同少数民族在语汇、语音、语法等多方面影响了汉语的丰富和发展。

衣食住行是每一个民族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民族衣食住行受到周边少数民族的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广泛存在于汉民族衣服的面料、款式、食品的种类、食用方法以及汉民族居住的行为等方面。从衣着来说,众所周知的“胡服骑射”,以及不胜枚举的唐时衣饰。在制衣的面料方面,随着植棉技术和棉纺技术从周边民族传入并在汉族地区的发展,到元、明时开始广泛穿着和使用棉布衣料。在日常饮食方面,汉族不仅从北方游牧民族那里学会了多种食用牛羊等大畜肉食的方法,还从西域各族那里学会食用“胡饭”、“胡饼”、“胡椒酒”、“胡羹”、“胡麻羹”等。此外,少数民族在历法、文化艺术等方面都给汉族以强烈的影响,可以说正是周边少数民族的不断融入,使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得到发扬光大并融入汉民族文化之中,使汉民族文化发展得如此丰富多彩并具有无尽的活力。
三、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长期互动提升汉民族社会吸纳力
有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长期互动,无论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战争、压迫,还是民间人士为讨生活而进行的迁移或流徙,都使汉族与周边民族结成不同层级或深度的关系。汉民族在长期处理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过程中,通过知识、智慧、策略、制度等,达成在战争中求得和平,在冲突中求得和解,在合作中求得发展的历史成就,从而十分有效地吸收、容纳并消解了周边民族对其发展进程的影响,铸就了自身对周边民族影响的吸纳能力,可以说,汉民族社会的吸纳力成就了其辉煌和持久的发展。
当然,汉民族社会的吸纳力并非一朝形成,这种能力是历经数千年时间,通过不断有效处理自身与周边民族关系而获得。秦汉之后,特别是经过五代十国时期的历炼,汉民族社会的吸纳力达到一个顶峰,经历了全唐盛世则得以进一步提升,以至于在元、清,当游牧民族一统天下时,汉民族虽然是被统治民族,其仍可对当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形成这一历史状况的原因除了与游牧社会或山地农业相较,中原汉民族农业社会特有的技术先进、方法优长、财富积累和制度先进等特点外,更重要的是汉民族所持有的文化是此前各个历史时期各民族文化的结晶,正是这一结晶使得汉民族获得吸纳力,而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强化了汉民族社会的吸纳力,使各民族通过包容多样、相互吸收达成共处共生关系。
汉民族社会的吸纳力表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语言上来说,汉字书写系统不仅对汉民族集团本身的整合产生了重要影响,还深刻地影响了周边民族社会文化的发展,影响范围之广度、程度之深不得不令今人叹服,这种影响所及除今天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外,遍及东亚各国,我们今日邻国历史上大多受到汉字、汉文化的深刻影响;从政治制度上来说,汉民族社会除了发展出一套管理不断整合着的汉民族社会的制度体系,还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处理与周边民族关系过程中发展了一套调整民族关系的制度体系,无论是官员的设置还是机构的设置都有效地协调整了汉民族社会与周边民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如和亲、互市、朝贡、行政设置等,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扩展了汉族与周边民族交往程度与深度,促成汉民族社会与周边少数民族社会关系调整制度水平的提高;从经济发展上来说,秦汉以后各朝虽然都有兴衰治乱的变迁,但是周边少数民族社会同样也经历着这样的历史进程,与周边少数民族相较,汉民族社会有更为发达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基础,使其有能力供给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对周边民族也产生了极大的吸纳力;汉族庞大的人口规模使之有足够社会空间消解来自于周边少数民族各种各样的冲击,从而进一步吸纳各民族发展成果并获得自身发展的力量,扩展其吸纳能力。
汉民族在人口规模、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多个层面表现出极大的吸纳能力,这些能力的生成、发展和增强都与各不同历史时期与周边民族的全面互动和民族融合相关。

总之,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说,汉民族人口规模扩大、人口素质提高的外部力量来自于周边少数民族;汉民族文化的活力和丰富性来自于少数民族;汉民族群体巨大包容性形成源于与少数民族社会的长期互动。正是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密切的历史文化关系,奠定了今日中国各民族关系的历史基础,也奠定了汉民族现代发展中的无限活力,成为当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了重要历史和现实条件。

阅读全文

与民族形成和发展历史意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