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西关历史文化

西关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1-02-14 21:43:05

① 求西关历史文化总结,急急急!!!!写一段也行,但不要太少,写开头和结尾也行,反正不要写的太少就行。

兴起西关从什么时候开始崛起,查过史籍都找不着明白的说法,但西关最辉煌、最神气的应在清末民初。那个年代广州的所有经济因素都集中在广州的西部,这里有进出口贸易码头,有各种货栈和仓库,更有各国商业机构和洋行,著名的买办基地十三行就在这里。中国最早的海关及广东最大的邮政局也设置其中。更令人崇洋媚外的是西关南端的“沙面”,这里是英国人的租界。
在西方人大量来到广州之前,西关仅仅是古老广州城的城乡结合部,那时西郊的荔枝湾和泮塘一片水乡泽国,乡民在池塘泽泮栽种莲藕与香菱。西城墙根住着一些为古老城市服务的民工,他们入城卖菜,打扫街道,清倒粪便,就如今天的“农民工”一样,干着城里的各种粗活。
西关在广州的城市发展中脱颖而出,这完全得益于西方的经济入侵和它的地理位置。西关的南面是珠江内河最宽的白鹅潭,自广州有城以来,这里便是水路交通的要地。清代的海防比明朝宽松,西方列强的商旅多通过白鹅潭进入中国的南方。皇朝时代没有对外贸易政策,乾隆皇帝早就回
西关
答过英国人,说我中华地大物博,什么东西都有,根本无须与英国互通有无,这就从国策上堵住了同西方人来往。但是,不管是明朝的海禁还是满清的锁国,都禁不住沿海人民同外界接触。当明朝借了澳门给葡萄牙人,广东与洋人的生意就没有停止过。外国商人利用民间渠道,进行种种非法买卖,西关就是一个重要的口岸。清朝的高官一边不想同外国人做生意,一边又对西洋的玩意十分青睐。于是,千里镜、时辰钟、女人化装品、高级官员用以护身的毛瑟手枪等等,便源源不断地送往京城,西洋的珍玩成了南方官吏孝敬朝廷大官的佳品。后来清政府迫于时势,同意和洋人做生意,但又不准在城里进行。于是洋人便在白鹅潭的岸边建起商馆、码头,我们的祖先称之为“夷馆”。那些曾经大胆与洋人做买卖的商人,为了方便同洋人打交道,也在夷馆的周围建起商行,这就有了后来的十三行。乾隆对英国人傲漫无礼,后来证实不无道理,两万里外的英国怎可同中国互通有无。中国稍为开放之后的事实证明,英国人卖到中国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其中最有害的货物就是鸦片烟。广州一些商人在重利的驱驶下,冒死和洋人做这种生意,官员对这种状况也只好只眼闭只眼开,有的甚至官商勾结。不过,当年广州作为唯一的通商口岸,也吸引了全国的出口商品和商业人才,由此促进了广州经济的发展,造就了西关的繁荣。
衰落
西关从崛起到衰败不到一百年,鸦片战争以后,朝廷割让了香港和容许五口通商,西关就不再是中国唯一的口岸,但因它邻近港澳,中国商人便从西关率先迈向国际,一些富商甚至到港澳殖民地与洋人合作。别看今日香港有高度的繁荣和现代化,可它一些著名洋行的发祥地就在西关。
到了民国,广州的工商业仍以西关为主要阵地。广州虽然曾经有过黄花岗的反清起义,但真家伙到了推翻清政府的时候,广州的“反正却相当的和平,几个文人在谘议局前宣布一下独立就了事,因为广东的大都督和它的军政府都得到商界的支持。但是,民国以后的军政府有如走马灯一样,变换得十分频繁,广州人民侍候不断更换的新政府,就如跟着不断改嫁的娘亲,去侍候不同的父亲。西关的商人,不能再忍受这些走马灯政府的敲柞,于是同沙面殖民地的英国人联络,与其不断跟娘改嫁,不如在租界找一个可靠的干爹。在英国人的支持下,西关商人学习香港界成立武装组织,史称商团。香
西关
港变成殖民地以后,各国商人为保护在港利益,在港英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商人武装,用以抗衡匪盗和镇压当地不满殖民统治的群众,这些武装商人后来都被封为“太平绅士”。广州的商会有了武装组织,便处处不卖军政府的账,有时商团还强过军政府军,政府的粮响难以为继。到了孙中山在广州当非常大总统时,商会和商团竟和孙中山作对,煽动群众反对政府,甚至发动叛乱。据史料记载,当年叛乱的商团在太平路搭起坚实的围栏,从南到北,把广州分成两边,甚至请出英国人来威赫孙中山。但是,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的革命理想得到多数广东人的拥护,他联合各方力量很快就平定了商团的叛乱。商团的失败不但令商人武装解体,更使原来的商会也无立足之地,搅事的商家不得不奔走亡命,或去香港或逃海外,从此西关的经济就直线滑坡了。到了民国十七年,陈济棠执掌广东,经济曾有过几年复兴,但无法回复先前的阵势。随后八年抗战,广州的经济就频临崩溃了。
现今规划
广州市荔湾区政府在答复民革广州市委员会的有关提案中透露,《西关传统街区与荔湾区风情保护规划》已经规划部门审批通过,规划首次划定了“西关”的范围:北至中山八路、中山七路、纳入陈家祠,东至人民中路、人民南路,西南至珠江围合成536公顷的区域。专家认为,该范围基本涵盖了西关旧城区域,包含了西关主要的传统文化遗产。

② 广州西关文化是什么

广州西关(Xi Guan)
荔湾,旧称“西关”,因区内有“一湾青水绿,两岸荔枝红”美誉的“荔枝湾”而得名。
现辖区面积1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多万,常住外来人口20多万。西关地理位置西关,是老广州人对位于荔湾区,北接西村,南濒珠江,东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明清时地处广州城西门外一带地方的统称。西关分为上西关和下西关,其中上西关地势较高,下西关地势较低。明末兴建起十八甫,开设有十三行。清代中、后期起,西关先后兴建了宝华街、逢源街、多宝街等居民住宅区。西关是广州的旧城,因明清时地处城西门外而得名,在明清时期这儿就是广州的商贸中心。 西关古老大屋西关的特色便是西关大屋。西关大屋是旧广州商人贾富绅的居所。西关大屋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石脚、高大正门用花岗石装嵌。其平面布局按中原传统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纵深方向展开。其典型平面为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堂。中轴线由前而后,由南而北,依次为门廊、门厅(门官厅)、轿厅(茶厅)、正厅(大厅或神厅)、头房(长辈房)、天井、二厅(饭厅)、二房(尾房)。每厅为一进,一般大屋为二三进,形成颇多的中轴线。两旁偏间前部左边为书房及小院,右边为偏厅和客房。客房顶为平天台,供乘凉、赏月和西关小姐们七夕拜月(拜七姐)等用。偏厅、客房后部为卧房、厨房等。庭园中栽种花木,筑有假山鱼池,颇为典雅清幽。
西关古老大屋外为矮脚双扇门,中为趟栊,内为大门,均由高级硬木制成。室内装修十分讲究,陈设有家具、灯具、条幅、对联、书籍、古董、字画、瓶花、盆栽、笼鸟、镜台及各种艺术品和红木家具,精巧的木雕花饰,富有地方特色的满洲窗和槛窗及其独特的布局形式,具有浓郁的岭南韵味。
厅与厅之间以小天井隔开,天井上加小屋盖,依靠高侧窗采光通风。中轴线两旁主要有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间等,大体上左右对称布置。门厅右边一般设有小庭院,内栽种名贵花木,布置石山、石景、鱼油或荷花池,以供主人或来客游憩观赏。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之意。青云巷又称冷巷、火巷、水巷等,具有交通(女眷或仆役出入)、通风、采光、排水、晾晒、栽花、清运粪便垃圾等多种功能。
西关大屋的门面装设矮脚吊扇门、趟栊、硬木大门等门扇。室内装修典雅,堪称集工艺美术之大成,木石砖雕、陶塑灰塑、壁画石景、玻璃及铁漏花、满洲窗、刻彩图案、红木家具、木雕花饰、槛窗等,均极富岭南韵味与风采。
西关大屋是广州传统建筑的瑰宝,据统计现存100多间,具有保留价值的有10多间。最著名的西关大屋有坐落于宝源北街18号的“梁资政第”、坐落于多宝路的邓宫保第以及坐落于宝华路正中约的钟家花园等。十分可惜,这些名园大宅大多早已不复存在。现在硕果仅存的名宅只有小画舫斋。 [编辑本段]西关文化名人 西关是近代广州最繁华的人口聚居区,历史文化名人辈出,他们使南粤岭南文化大放异彩。有据可查曾居住于西关或于西关发展事业的有兼负医家武术家一身的名医霍耀池,岭南画派大师赵少昂,书画名家李文田和李曲斋等等。另外,家喻户晓的武打巨星李小龙和工程铁道专家詹天佑的祖居亦座落于广州西关地区。 [编辑本段]荔湾风情 百年华埠耀寰宇--上下九步行街,是中国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之一,是广州市标志性形象工程,被誉为“羊城十大旅游美景 --西关商廊”。整条街由风格独特、古色古香的骑楼茶楼建筑组成,是南欧建筑与广州特色相结合的产物。街内还有中国数一数二的玉器市场-华林寺玉器街和著名的国家级农副产品市场和中药材市场--清平市场。1400多年前,印度高僧达摩到中国传教,首先在西关下九路登陆(今“西来初地”),并建“西来庵”(今华林寺),开创了中国佛教禅宗和嵩山少林寺。自1995年上下九步行街建成以来,已先后接待了多位国家领导人。
通商口岸誉古今--“十三行”早在明末清初,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通商口岸;沙面岛过去是英、法等国的租界,是当今中国最具有欧陆风情的地方之一,岛内拥有上百栋集欧美各国20世纪初风格的建筑,古树林立,眺望珠江白鹅潭,更有江阔天高、气象万千之感。
“西关美食”甲天下--力求"色香味形意"完美结合,享有“食在荔湾”之盛 誉。美食数量多达几百种,如南信双皮奶、欧成记上汤鲜虾云吞面、德昌咸煎饼、荔湾艇仔粥等等;以陶陶居、趣香饼家、莲香楼、荣华等为代表的广式月饼蜚声海内外,远销世界各地。
民俗风情垂青史--西关除以端庄淑雅、追求新潮的“西关小姐”闻名遐迩外,书画、粤剧等也有独特的成就。岭南画派创始于西关;粤曲、粤剧群众基础深厚,已具有几十个“私伙局”,素有“粤剧曲艺之乡”之称。
建筑文化冠南粤--陈氏书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代表了岭南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石雕、砖雕、木雕、陶雕、泥雕、铁铸、门画、壁画遍布厅堂和廊庑,造型美观,工艺精巧。诗人郭沫若曾赞叹道:“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逾”!早在20年代,陈氏书院就被国际学者载入世界性代表建筑之一。西关大屋是最具西关民俗风情特色的建筑,装饰讲究、工艺精美,趟拢门、满洲窗等独具特色。 [西关·印象]一杯红茶、一个壁炉、一栋洋房、一个侨归东山少爷的典型生活。
一盆兰花、一笼画眉、一手厨艺、一个地道西关小姐的精致态度。
广州有句俗谚,“东山少爷,西关小姐”,意思是说,东山是权门显宦的聚居地,出入多是官家子弟,势焰薰天,盛气凌人;而西关是商业繁华区,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花飞蝶舞,招摇过市。花园式洋房与西关大屋,权力与财富,现代与传统,各分东西,相辅相成,是支撑着这个社会的两条腿。
在那个年代,还是很讲求门户之见的,西关的小姐看上的多是东山的少爷,东山的少爷泡的也多是西关的小姐,他们约会的去处多是珠江桥畔,拍拖啊拍拖,一直到了今天,人们都忘不了他们间爱情的那些影像。西关由来:
很多城市都有“西关”的地名。此地名是与古城有关。据《新华字典》解释:“城关:指城外靠近城门一带的地区。”从明代起,广州古城西部城墙是沿今人民 路一带建造的,因而城西今荔湾区一带就被称为“西关”。从明代起,就有不少见于官方文书、民间文学作品的有关西关的记述。如罗元焕的《粤台征雅录》记述: “羊城西郊外,其地统名西园,即俗称西关也。”清代,军队派驻西关之驻地称为“西关汛”。《南海县志》更明确记述:“太平门外率称西关。”在清代、民国时 期,严格的西关定义只是指上西关(今金花、龙津街一带纺织工业区)和下西关(今上下九、十八甫、杨巷、十三行一带的繁华商业区及西关大屋住宅区),不包括 西村、泮塘、南岸一带当时尚是农村的地区。但今日西关的延伸涵义已可包括整个荔湾区。

③ 荔湾的历史建筑及介绍(多少字都行,不一定原创)

荔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岭南文化的中心地。荔湾作为广州市的中心城区,文化是最大的优势。它位于广州市西部,地处广州老城区范围,因历史上位于广州城西门之外,故俗称“西关”。秦汉以来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孕育了辉煌灿烂的西关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西汉大夫陆贾为劝说南越王赵佗归汉南来羊城,其建造的泥城是荔湾历史上较早的地名。“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千年名胜荔枝湾,留下了历朝王侯将相的足迹,“荔湾”也由此而得名。
历史留存为数众多
西关历史上因其地理位置而成为岭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重点发展地,现代保留有较多的岭南文化历史留存。清末民初广州传统民居西关大屋、百粤祠冠陈家祠、西方古典建筑的巨型博物馆沙面等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中外闻名;广州酒家、陶陶居、莲香楼等百年老字号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使荔湾享有“食在广州,味在荔湾”的美誉;上下九商业步行街、清平中药材市场,各色古玩街延续着昔日商贸的繁华;印度禅师达摩来华登陆传教的西来初地标示着禅宗文化的开端;名伶荟萃、演出活跃使荔湾享有“粤剧曲艺之乡”的赞誉。
麻石街巷凸显岭南特色
走入荔湾,展现在面前的是基本完整的旧城风貌和大量岭南特色历史建筑。麻石铺砌的街巷里,中西文化交融的开放性和多元兼容的岭南建筑比比皆是,西关大屋、竹筒屋、骑楼茶楼、西式建筑、庙宇宗祠建筑等多种类型的传统建筑。辖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内控文物单位12处,其中陈氏书院是岭南文化上升期的岭南建筑代表作。传统的城市格局和传统建筑为保护和弘扬岭南文化提供了重要载体。

④ 西关文化

广州西关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

早在隋唐之际,广州的西部地区就为中外商贾聚居之地。在蕃坊一带,众多各国商人"列肆而市",已经形成了繁华的商业与聚居区。从那时起,便开始推行较为自由的市场和贸易制度,同时完备的服务业也都体现出多彩的风貌,城市商业文化之传统相当久远。

到宋、元二代,广州市舶贸易得到持续发展,许多异域文化不断渗入。由于本地南越族文化能够吸纳自中原迁入本地的汉族文化,所形成的广府文化形态也得到自身更新和发展。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随着人员交流往来的增多也影响到广府系地区和广州的文化与风俗。这时的市民文化也在经济发展和与外界交流的作用下趋于多层次化和多样化,反映出广州商业社会的开放式性格的一面。

明代广州城内商业仍旧十分发达,商品丰富、人口密集,城南、城西是最繁华之地,城中众多富贾巨商居住于此,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商业与住宅混合住区。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封闭了闽、浙、江三地海关,唯留广州粤海关对外通商,即实行"一口通商",并委托建立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十三行"协助管理广州海关的对外贸易事务。这无疑极大地刺激了广州的贸易发展,并为十三行所在地及邻近地区城市经济和空间环境的发展增添了动力。在此后的约150多年时间里,广州的商业贸易得天独厚的地位得到高度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恰值此时,西方先进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炮术、物理学、医学、建筑学、美术等方面的新成就,由西方的传教士们先后带入我国,其中大部分学科登陆我国的第一站便是广州,使广州社会文化进一步丰富起来。随之而来的西方思想意识也相继涌入,令人们眼界大开。

广州西关地区的发展同以上这些历史背景相关联。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范围不断扩大,道路拓宽。清代中期至民初,城区建设逐步突破原有旧城范围,向东西开拓。1921年2月15日公布实施《广州市暂行条例》,使广州市城市现代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使广州原有的城市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广州市的西关地区,是指今荔湾区的人民路以西,六二三路以北,荔湾湖以东的区域。

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称城西太平门外为"西关"。当时该地大部分还是农村。由于内城区已满足不了商业发展对空间的需求,光绪中叶的数十年间,绅士、富豪、商贾相继在西门外的太平街至泮塘一带大面积的置地建宅,此应为西关大规模建设之始。一方面这里为低缓的丘陵地带,另一方面,又毗邻十八甫、十三行商业区及沙面地区,建造居住区便于经商和手工业加工、生产。加之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更成为适合于居住的好地方。

西关地区由于进出口贸易及与内地的商业发展,手工业、商业人口不断增加,对住宅建筑的需求也急剧增多,进而形成了很多较为完整的"特色住宅"区,如开建于1862~1882年的宝华区,多宝区及宝源区等地。民国初年,广州西关的商业文化和城市经济进入成熟和平稳发展时期,而此时也是一个开放的、吸收西洋文化而融入自身传统的时期。

现存西关建筑真实地反映出本地文化的发展痕迹,代表着广州本地建筑与外来文化相融合而创造出来的特独形式,也反映出地方建筑形式发生突变的历史。民国时期的特色住宅建筑,一般在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等方面大体上仍保持古式大屋型民居的一套格局和法则,但由于政治制度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营造方式的近代化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的各个方面都有了一些变化,如楼层出现了悬挑阳台,建筑的立面出现西洋古典样式的柱式檐口与窗门的装饰线角等等。

西关传统住宅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荔湾区西关传统住宅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清晚期广州旧民居,即通常所讲的"西关大屋"。其平面布局是在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传统的"三间两廊"式多单位纵向组合的基础上,吸取苏州等地大宅中的厅、堂布局演变而来。

它的平面沿纵深方向排布、左右对称地布置若干进房及天井、楼梯间、厨房等。在建筑物主体的外侧设有"青云巷"(也称冷巷),作为生活活动和出入之用,也能够满足辅助功能。正间以厅堂为主,中轴线明确而严整,沿轴线布置门廊--门官厅(门厅)--轿厅(茶厅)--正厅("神厅"或大厅)--头房(长辈房)--二厅(饭厅)--尾房等。这种格局适合于封建大家族聚族而居,而且功能分区明确,内外界线严明,显示出主人的身份。这种格局还反映当时居民生活形态。

2、除上述西关大屋之外,还有一种"五边过"特大型住宅,它在屋旁、屋后附建有花园、亭阁和水榭等。其平面有五个开间,规模较大。但广州目前已无实物存在。

3、相对狭小的中、小型民居--竹筒屋住宅类型的简化样式。其建筑的进数不大,开间亦少,一般为一开间或两开间,平面同大屋相类似,我们今天所见广州荔湾区特色住宅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此类。

4、平面格局为传统住宅竹筒屋的形式,而立面为中西合璧式样的中、小型特色住宅。多为一~二开间,有的另辟一偏门,其内设上至二、三层的狭窄楼梯间,内部也有多层次进深。立面为青砖脚,即外墙贴水磨大青砖;基脚为花岗岩墙裙,门套及窗套也为花岗岩。上面二层阳台或出挑或与立面墙基本平齐,阳台栏杆的样式丰富多变。在檐口部分用牛腿或叠涩,支撑出挑不大的檐板,已有不少建筑已经逐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木构与钢筋混凝结构相组合。

5、完全西式风格的近代住宅。它的规模大,单栋,二~三层。外墙面用红砖或水刷石。

在街区的布置上,由于城市用地紧张,建筑都紧密排列,单体向纵深发展,横向只占较少的沿街面宽。所形成的小街坊虽然较为狭窄,但是其空间亲切、尺度宜人。它的特色在于追求自由而实用的聚合形式,同时又受到商业氛围的烘托。该地区传统住宅的建设布局有以下特点:整体相联,成片建造。大格局相类似,但局部和单体又不尽相同,细部形式各具特色。建筑规模不大,多为二、三层高,面宽窄而进深大,尺度宜人。装饰在简单中求变、求异,虽同具一定的模式,但细部处理上又是千变万化。街道空间狭窄而深长,宽度一般在4~5米左右。其内道路铺砌条石,建有较完整的排水管道系统。各家多在门前种树木,或者摆放盆栽花卉,对建筑内的居民家庭内部来说街巷又是一处相对开放的公共环境。在阳台、檐口及屋面多种植花草方式使其趋向于自然化。而且在结构方式、构造方法,用材选料等方面体现出务实的追求。

建筑布局聚集的紧凑性,可促使建筑群落的小气候形成,还为安全防范带来方便,也增强了社区人居环境的亲和力,使"居"融入社会空间,住宅对城市空间的拥有状态大体呈现一种社会关系间的平衡。

目前较为集中的西关大屋群落分布在以下一些地区。

逢源路~宝贤南:宝源路;龙津西路~多宝街、逢源大街、三连直街、逢源路、逢源北横街、逢源北街、逢源沙地一巷。

文昌北路:耀华大街、耀华东街(南北、东西)~耀华西街、宝仁坊、后耀华中(街)。

龙津东路~洞神坊、历荣里:华贵路~华贵西横街。

文昌南路~敬善里:长寿西路~鸿昌大街、毓桂三巷。

扬巷路~扬仁南、扬仁中:十八甫南路~冼基东、冼基西、鸡栏街。

宝华路:十六甫东四巷、十六甫街。

宝华路:宝华正中约、宝庆新中约、十五甫正街。

多宝路:多宝坊等。

在那些区域内,随处可见散布于各条街巷之中一些传统住宅和老式建筑,这些建筑物原是外观较为地道、形式典型而完整的西关传统住宅。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将西关传统住宅建筑的特色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继承传统方格形街坊结构的群体布置方式,形成一种低层高密度的住宅格局。

2、平面紧凑、空间处理巧妙,对外相对封闭而内部通透、私密性较好。并较好的解决了南方湿热气候下建筑在通风、采光、遮阳、隔热等多方面的特殊要求。

3、立面造型、细部装修和室内陈设方面体现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并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4、现实而大胆地积极汲取外来文化,并将其融入传统建筑之中。尤其在立面处理上,运用西洋古典建筑装饰元素,而建筑的平面、剖面仍旧保持并发展了传统住宅中的合理形制。

西关旧区的民居们都对自己所居住的传统住宅和建筑环境怀有一定的感情,都希望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既能够使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得到相应的改善,而不是一种强行、生硬的拆离。他们特别希望这个城市能够为他们找到一种自己所适应的、与原有生活状态、文化内涵相类似的现代生活居住氛围与环境。可以说,城市旧区的传统住宅曾经实际地解决了居住者"居"的基本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出其特殊的"文化型建筑"性格。

文昌北路耀华大街及其街坊

耀华大街位于文昌北路西侧。原居住者多为医生、商人、粤剧艺人、华侨、报人、国民政府外交官员和教师等。街巷为东西走向,长110m,宽4.5m,道路石板铺筑,建筑多为二、三层,共三十余栋,四十多个门牌号,排列紧密。建筑开间一般为4~5m,个别的面宽占7~8 m。平面进深多为16~20 m,有的进深较大,后部延伸至后侧相邻街坊中。住宅的建筑面积在120~180平方米之间,楼层设有外挑、或凹进的阳台,门窗、阳台栏板及檐口的装饰丰富、纹样处处不同。绝大多数住宅还保留着石门套、青砖外墙面、花岗岩墙基,住宅入口铺设石板台阶,角门、趟栊及大木门基本配套,保存状况完好。街内现存最早的住宅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其余多为清末民初所建。

典型的平面格局为:入门第一部分为前厅,由屏门分割出起居大厅。再后又设屏风罩,其上部设神厨,前厅与大厅空间高敞。侧面为一狭窄的通道,连接后部多进居住空间,通道的前部或中部设楼梯,可达上层。中部与后部必设二至三个小内天井,用以解决各进居室的通风与采光,临天井的住房门、窗及隔扇装饰丰富而多样。最后为厨房,上部为半开敞式,顶部屋面局部开天窗,有利于排除烟气和组织穿堂风。建筑两侧的山墙直贯前后,支撑各层密肋木梁及楼板。屋面的坡度平缓,多设有气楼或天窗。也有的为平屋顶。

这里的居民们普遍认为对街巷进行维护、整修,保持街巷空间和舒适的氛围,保存现有景观是必要的。不久前,文昌街街道办事处接管了由居住于香港的房主亲属捐赠的14号住宅,并将其改造成为"文昌邻里康龄社区服务中心",提供社会服务,满足当地老年人的活动需求,中心由街办事处、香港辅导会联合管理,社会效益日益增加。

耀华大街街巷格局和建筑形态能够部分地反映出西关地区近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对广州市城市建设史、居住形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耀华大街现存建筑质量尚好,街区内的居民素质普遍较高,街区的管理完善,完全有条件对其进行完整的保存,并使其建成市一级的特色居住文化风情街。

耀华大街现已被列为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为此,广州市城市规划部门对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保存措施,即:

1、划定适当的保护范围。

2、制定人口安置计划。3、维护、整修现存建筑。对各建筑的内部设施进行改造,完善必要的生活设施配套。

4、修景、整治路面、拆除街内插建建筑。

5、保护街巷入口处建筑的临街形态。

6、广开财政来源,多方面筹措建设维护资金。

7、宣传与利用。

十八甫南路的冼基东、冼基西(街)

清末民初时,西关十八甫冼基东、西一带是近代广州城区内一条有名的医药街。这里曾聚集了很多中、西医生在此行医,于街中设诊所,另有很多药商开设中成药加工场、制药作坊、中西药局和药铺等,街中也有销售药材和原料的批发摊档,1893年,孙中山先生曾经在此开设中西药局,同时从事反清革命活动。

在明末以前这里曾是一段河涌,后被封闭并改建为住宅区内街道,分为冼基东和冼基西两段。该街巷较长,建筑排列紧凑,以2、3层楼房居多,保存状况尚好。部分住宅建筑外立面采用西洋新古典样式的构件与装饰,与外墙麻石基脚、石门套、红砖或灰砖墙体相组合,上部有外挑阳台,并多开设大窗,细部装饰丰富。

鉴于这里的区域位置、建筑现状和其所蕴含的近代广州医药文化内涵,有关部门曾经考虑将其建成以居民住宅为主体、以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充分体现广州近代医疗、地方性医药文化的特色旅游街区。

在该地区采取了如下保护、保存措施:

1、确定保护范围。对街巷的中段进行整体保护,即:将东起冼基东17号、西至冼基西43号之间的一段列为保护区域。

2、修复和维护原有建筑。加固原有的特色住宅,对破损者进行整修、整饰。并逐步拆除现已破旧的、影响景观质量的插建住宅。

3、拓展新的区域功能。对空出的基地重新进行规划和设计,规划可考虑插入复建西关大屋特色住宅或添建具有传统形式及风格的、同时具有新功能的中、小型公共建筑。应结合广州中、西医药发展史,安排小型中药材、医疗器械的加工、销售场所,以及配制药膳、进行药疗等内容的经营场所。组织建设医药历史陈列馆、名医名人纪念馆、医馆及诊所等建筑。

4、同调与环境绿化。新建筑的风格、体量应与原街巷风貌相协调。也应在个别基地上开辟公共绿地,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并且结合地段风貌进行景观设计。

5、冼基地段的交通节点。冼基东东口和冼基西西口两处尚有可能留出一定的余地,用以辟建为人流集散点和小型停车场。

在广州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如何对包括荔湾西关在内的旧城传统民居及相关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利用,并使城市旧区得到必要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思考

在城市迅速发展的今天,人对空间、环境、生活质量的需求已完全不同于过去,社会和经济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只有使居民的居住空间、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得以现代化的保证,历史建筑的物质形态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得以有效保存。

任何文物建筑的保护都是为了提高当代人生活质量的保护,就象"历史往往是现代史"一样。对于城区聚居建筑形态的保护,更是要从保障现代人的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提高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及品位为目的的进行保护。应当强调各个方面人文素质的提升和对传统建筑神髓的体验,以慎之又慎的改建措施和细腻的手法体现出对历史片断和城市文化的尊重和耐心。

我们希冀着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加深,能够寻求到一条有效的文化发展途径--既不失人类以往历史的文化辉煌,也不伤及当代的生活需求,更不妨碍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的途径。

很多城市都有"西关"的地名。此地名是与古城有关。据《新华字典》解释:"城关:指城外靠近城门一带的地区。"从明代起,广州古城西部城墙是沿今人民路一带建造的,因而城西今荔湾区一带就被称为"西关"。从明代起,就有不少见于官方文书、民间文学作品的有关西关的记述。如罗元焕的《粤台征雅录》记述:"羊城西郊外,其地统名西园,即俗称西关也。"清代,军队派驻西关之驻地称为"西关汛"。《南海县志》更明确记述:"太平门外率称西关。"在清代、民国时期,严格的西关定义只是指上西关(今金花、龙津街一带纺织工业区)和下西关(今上下九、十八甫、杨巷、十三行一带的繁华商业区及西关大屋住宅区),不包括西村、泮塘、南岸一带当时尚是农村的地区。但今日西关的延伸涵义已可包括整个荔湾区。

西关大屋,是岭南民居的代表,地位有如山西的桥家大院,但总是藏在小巷子里面......有句俗语:东山少爷,西关小姐。意思是说,东山的少爷很有钱,西关的小姐很漂亮。小姐泛指西关的大户人家的小姐.

有钱住西关,有势住东山,没钱没势住河南。西关的旧建筑小巷子很有特点,满世界的香炉烟味伴随着噼里啪啦的搓麻声音,间或从巷子深处走过一个身穿褪色衣衫,驼背白发的阿婆,左手捏三两棵小葱,右手拎一小块鱼腩,在夕阳下,长长的,蹒跚的背影投射到水冲刷过的麻石路上,也构成了一幅历史停顿的瞬间。

⑤ 西关风情论文急求

弘扬岭南文化——谈广州西关城市建设
1、岭南文化的特点

(1)开放与兼容。从历史上看,岭南文化秉承了中原文化的优良传统,是在中原人不断南迁的过程中形成的。从某种意义上看,岭南人基本上都是“客家人”。岭南人很早就向海外拓展,鸦片战争之后中西文化交流更为普遍,与中华文化的其它支流相比,岭南文化较为充分地吸收了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岭南近代思想家们主动接纳和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学说,认真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并直接用来和落后的势力作斗争。

文化的开放性必然带来兼容性,岭南文化对各种外来文化一直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从文化的国际交流的视野考察,岭南文化融贯着中西文化的特色,包含着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同时,岭南文化也十分注重外来文化与岭南本地的自然和人文相互融会贯通,形成自身的独特之处。

(2)重商与务实。岭南沿海地带向来有经商致富的传统,历史上,岭南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一带是一个商业贸易比较发达的地区,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发展工商业以富国成为岭南近代思想家们的共识。重商思潮是岭南文化在思想构成方面的一个重大特征。

与商品经济发达相配合的文化特点往往表现为务实性,岭南浓厚的商业性,促进了岭南多元化经济的发展,从而培育出物质文化的实用性。岭南文化很注意讲求实用,少保守性或空想性,特别是清朝中期,外敌不断入侵,民生困苦,整个社会形势促使有识之士振臂高呼,凡事不宜流于空谈阔论,以讲求实用为追求。

(3)开拓与创新。岭南的居民大部分是中原和各地移民,历史上有过秦汉、两晋南北朝、两宋、明朝末年等4次大规模的中原人南迁。移民前往新的地方谋生,必须具备进取精神,从而形成岭南社会勇于冒险、勇于创新的风气。

岭南到了近代更加富于创新,勇于打破民族和国际的隔阂,吸取外族、外域的先进科学文化,改造和变革自身的落后局面,开拓出自身发展的新道路,很多方面跃居全国领先地位,新思想、新理论更是层出不穷,无论是洪秀全太平天国起义,康梁戊戌变法,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还是国共两党合作及北伐战争,都以岭南为起点。

2、西关最有条件建设成岭南文化中心的中心

“西关”的地域范围大体包括今广州市东到人民路,北到东风西路,西、南到珠江的地域,即荔湾行政区范围内的大部分区域。西关因其历史上是中外文明的交汇之地,富商文人聚居之区,商贸繁荣,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市井风情,形成了丰富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较好地体现了岭南文化的特点,是岭南文化最典型的代表。

2.1西关是岭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重点发展地

(1)西关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明、清时期广州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明、清时期,广州旧城已不能满足商业和生活需要,只有河流冲积形成的西关平原有大片土地可供利用,为当时广州大面积的纺织工场和住宅建设提供了理想用地;西关地区交通便捷,是广州西面的门户,通过西、北江及其支流,连通陆路,白鹅潭周边的码头是广州重要的对外口岸,西关平原河渠纵横,便于运输货物,发展成为城西主要商业街圩;西关地处广州旧城之外,更加有利于商业发展,明、清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不准洋人入城,一切外贸只能在城外进行,从而促进了外贸业在西关的发展。

(2)十三行“一口通商”直接带动了西关经济和文化发展。明成祖永乐三年在十八甫路一带设立怀远驿,供外商在广州贸易和住宿,清康熙二十四年在广州建立了十三行建洋行制度,乾隆二十二年清廷封闭了江、浙、闽海关,只留粤海关,十三行便成为当时一国对外贸易的垄断场所。“一口通商”不仅使西关的对外贸易空前繁荣,还带动了广州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批西方近代的先进机械设备和技术首先在西关得到了引进和运用。随后沙面几乎控制了广州的进出口贸易。

(3)西关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岭南文化在西关的发展。在西关从事贸易及丝织业生产的富商巨贾众多,其优美的环境又吸引了一大批富商豪绅以及社会名流到此居住,十三夷馆和沙面等还聚集了大批洋商、传教士、西医等海外人士,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商业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从而使西关地区在推动岭南建筑艺术、饮食文化、书画艺术、粤剧曲艺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成为岭南文化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区域。

2.2西关保留有较多的岭南文化历史遗存

西关历史上因其地理位置而成为岭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重点发展地,到了现代,又因偏于城西一隅的地理位置及广州向东、向南发展的城市战略,与其它城区相比,西关相对减少了大规模房地产开发、外来人口急剧增加等带来的文化冲击,保留有较多的岭南文化历史遗存。

(1)保留着基本完整的旧城风貌和大量岭南特色历史建筑。西关的路网格局呈棋盘式,内街砌以麻石,由一个个住宅区构成,西关地区的建筑因为亚热带的温热气候和中西文化的交融而形成建筑布局的开放性和多元兼容性,即岭南风味,目前仍大量保留着西关大屋、竹筒屋、骑楼茶楼、西式建筑、庙宇宗祠等多种类型的传统建筑,辖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内控文物单位12处,其中陈氏书院是岭南文化上升期的岭南建筑代表作。传统的城市格局和传统建筑为保护和弘扬岭南文化提供了重要载体(图1,图2)。

(2)保留着诗书画曲传统。西关是粤剧曲艺、岭南文学、岭南画派的重要发源地,是诗人词人聚居、书画名家荟萃之地,素有“粤剧曲艺之乡”之称。现在,西关仍有众多的诗词爱好者及书画人才。粤曲、粤剧在西关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目前粤剧爱好者自娱自乐、自由结合的“私伙局”就有36个,荔湾区还举办每年一届民间音乐曲艺“私伙局”大赛。

(3)西关民俗风情浓郁。广东话以西关口音最为正宗;西关小姐是南方靓女的代名词;外地人说“吃在广州”,广州人却说“味在西关”,西关饮食闻名中外;西关地区著名老中医荟萃,清平药材市场是全国定点的首批八大中药材市场之一;西关人有着博古好雅的文化情调,文物鉴藏家众多,西关古玩城、源胜陶瓷工艺街等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另外,舞狮、西关古仔、西关七十二行等民俗风情在西关仍然随处可见。

2.3各级政府和广大市民为西关弘扬岭南文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西关文化是广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近代岭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近年来,荔湾区加强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先后修复、开放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著名道教建筑仁威庙,复建了清代岭南名园海山仙馆,利用陈廉仲故居建成荔湾博物馆(图3)和西关民俗馆。在“三年一中变”期间,市、区政府投入1.5亿元建设陈家祠绿化广场,投入8 000万元对上下九步行街等进行了整饰,投入5 000多万元整饰了沙面部分重点建筑。“小变”、“中变”过程中,荔湾区的投入相对其它城区不算大,却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这与荔湾区善于利用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很大关系,而在这些保护、整饰和利用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和广大市民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弘扬,形成了弘扬岭南文化的良好氛围。

3、在西关城市建设中弘扬岭南文化的措施

3.1发挥省、市、区三级政府的积极性,把西关建成“文化特区”

西关以其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成为弘扬岭南文化重要基地,从而使广州市荔湾区自然而然地担当起弘扬岭南文化排头兵的角色。精神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它的价值实现形式更重要地表现在社会效益上,政府行为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西关城市建设中弘扬岭南文化必须发挥省、市、区三级政府的积极性。

建议在省、市、区的共同努力下,把西关建成我国第一个“文化特区”,参照当时对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做法,用特殊的政策、资金、人才等优惠措施支持西关的文化建设。

3.2从弘扬岭南文化的战略高度统筹各项工作

把西关建成弘扬岭南文化的“文化特区”,荔湾区的各项工作都应该统一到为这一目标服务上来。首先,区委、区政府应统一认识,把弘扬岭南文化作为今后发展的首要战略,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高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弘扬岭南文化的目标指导各项工作。其次,各部门、单位的工作都应为弘扬岭南文化服务。把弘扬岭南文化变成全区的统一认识和行动,不仅仅是文化和宣传部门的事,如城建部门要在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提高城区的文化品位,经济管理部门对文化产业予以相应的政策扶持,教育、卫生、体育等部门在各自工作中注意发挥岭南文化特色,各街道做好将弘扬岭南文化推进到社区居民的工作。要做好这些工作需要全区干部有较高的岭南文化的素质修养,应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中开展岭南文化的知识培训,并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对于文化留存相对集中的昌华、金花、沙面等街道,培训和考核推进到社区居委会。第三,把弘扬岭南文化变成全体市民的共同意识。把弘扬岭南文化的理念向全体市民宣传、推广,使之变成每个市民的自觉行动,从而成为岭南先进文化的宣传者、支持者和建设者,共同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3.3做好历史文化保护的空间规划

西关地区人多地少,建筑密集,弘扬岭南文化必须进行科学周密的统一规划,尤其是空间规划,故应由省、市牵头,组织规划、建筑、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确定能体现出把西关规划为保护、继承和弘扬岭南文化的“文化特区”的思想。

在具体的空间布局上,注意点、线、面相结合:面是指划定各种类型“传统文化风情区”,相对集中地保护历史文化。划定“传统文化风情区”的条件,一是要集中保存有较多的真实历史遗存,包括房屋、街道、桥梁、古树等;二是要保存有完整的环境风貌,杜绝严重不协调的景观造成视觉干扰;三是要保存有相对完整统一的传统民俗风情;四是要有一定规模以构成观赏视线的完整性。在西关范围内可初步划定荔湾湖公园一带的西关民居民俗风情区,上下九步行街一带的西关商廊风情区,陈家祠一带的民间工艺风情区,沙面地区的欧陆风情步行区;远期还可将十三行一带规划建设成相应的风情区。对风情区内传统建筑原样修整(图4,图5),适当迁疏人口,重建甚至迁建一些历史知名建筑,需要增补的新建筑要与原有建筑风貌互相协调。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护城市传统风貌,有利于开发旅游,还可较少影响旧城改造。点是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必须制定严格、明确的保护规划和实施措施,除了本身的保护和恢复外,还要特别强调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如结合古建筑保护修建绿化广场,整治周边交通(图6)。线是指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目前西关重点建设一旧一新两条,旧的是上下九路至龙津路的全市最长骑楼街建设,呈环形贯穿西关中部,新的是40m的康王路,将按照岭南文化风格对两侧景观进行全面的规划整饰。通过这两条线连通全部的风情区和大部分的文物点,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有机整体。

3.4弘扬岭南文化与商贸旅游发展紧密结合

将传统文化保护与商贸旅游结合起来,在得到社会效益的同时,适当兼顾经济效益,为历史文化保护提供经济支持,提高保护的积极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形成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广州市政府采取的积极巩固上下九步行街的经营特色,建设西关古玩城,开辟西关风情一日游等措施均颇有成效,为弘扬岭南文化开辟了新路。

要继续选择传统建筑集中、传统风貌保存完整的地段开辟文化商业街,利用传统建筑提供的场地,开展有岭南特色的商业经营。与历史文化保护空间规划相结合,利用历史文化的点、线、面系统,开辟以岭南文化为主线的旅游线路,必将对全面促进西关岭南文化建设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

⑥ 广州西关文化,西关的由来有哪些属于西关文化

广州西关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

早在隋唐之际,广州的西部地区就为中外商贾聚居之地。在蕃坊一带,众多各国商人"列肆而市",已经形成了繁华的商业与聚居区。从那时起,便开始推行较为自由的市场和贸易制度,同时完备的服务业也都体现出多彩的风貌,城市商业文化之传统相当久远。

到宋、元二代,广州市舶贸易得到持续发展,许多异域文化不断渗入。由于本地南越族文化能够吸纳自中原迁入本地的汉族文化,所形成的广府文化形态也得到自身更新和发展。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随着人员交流往来的增多也影响到广府系地区和广州的文化与风俗。这时的市民文化也在经济发展和与外界交流的作用下趋于多层次化和多样化,反映出广州商业社会的开放式性格的一面。

明代广州城内商业仍旧十分发达,商品丰富、人口密集,城南、城西是最繁华之地,城中众多富贾巨商居住于此,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商业与住宅混合住区。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封闭了闽、浙、江三地海关,唯留广州粤海关对外通商,即实行"一口通商",并委托建立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十三行"协助管理广州海关的对外贸易事务。这无疑极大地刺激了广州的贸易发展,并为十三行所在地及邻近地区城市经济和空间环境的发展增添了动力。在此后的约150多年时间里,广州的商业贸易得天独厚的地位得到高度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恰值此时,西方先进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炮术、物理学、医学、建筑学、美术等方面的新成就,由西方的传教士们先后带入我国,其中大部分学科登陆我国的第一站便是广州,使广州社会文化进一步丰富起来。随之而来的西方思想意识也相继涌入,令人们眼界大开。

广州西关地区的发展同以上这些历史背景相关联。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范围不断扩大,道路拓宽。清代中期至民初,城区建设逐步突破原有旧城范围,向东西开拓。1921年2月15日公布实施《广州市暂行条例》,使广州市城市现代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使广州原有的城市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广州市的西关地区,是指今荔湾区的人民路以西,六二三路以北,荔湾湖以东的区域。

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称城西太平门外为"西关"。当时该地大部分还是农村。由于内城区已满足不了商业发展对空间的需求,光绪中叶的数十年间,绅士、富豪、商贾相继在西门外的太平街至泮塘一带大面积的置地建宅,此应为西关大规模建设之始。一方面这里为低缓的丘陵地带,另一方面,又毗邻十八甫、十三行商业区及沙面地区,建造居住区便于经商和手工业加工、生产。加之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更成为适合于居住的好地方。

西关地区由于进出口贸易及与内地的商业发展,手工业、商业人口不断增加,对住宅建筑的需求也急剧增多,进而形成了很多较为完整的"特色住宅"区,如开建于1862~1882年的宝华区,多宝区及宝源区等地。民国初年,广州西关的商业文化和城市经济进入成熟和平稳发展时期,而此时也是一个开放的、吸收西洋文化而融入自身传统的时期。

现存西关建筑真实地反映出本地文化的发展痕迹,代表着广州本地建筑与外来文化相融合而创造出来的特独形式,也反映出地方建筑形式发生突变的历史。民国时期的特色住宅建筑,一般在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等方面大体上仍保持古式大屋型民居的一套格局和法则,但由于政治制度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营造方式的近代化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的各个方面都有了一些变化,如楼层出现了悬挑阳台,建筑的立面出现西洋古典样式的柱式檐口与窗门的装饰线角等等。

西关传统住宅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荔湾区西关传统住宅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清晚期广州旧民居,即通常所讲的"西关大屋"。其平面布局是在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传统的"三间两廊"式多单位纵向组合的基础上,吸取苏州等地大宅中的厅、堂布局演变而来。

它的平面沿纵深方向排布、左右对称地布置若干进房及天井、楼梯间、厨房等。在建筑物主体的外侧设有"青云巷"(也称冷巷),作为生活活动和出入之用,也能够满足辅助功能。正间以厅堂为主,中轴线明确而严整,沿轴线布置门廊--门官厅(门厅)--轿厅(茶厅)--正厅("神厅"或大厅)--头房(长辈房)--二厅(饭厅)--尾房等。这种格局适合于封建大家族聚族而居,而且功能分区明确,内外界线严明,显示出主人的身份。这种格局还反映当时居民生活形态。

2、除上述西关大屋之外,还有一种"五边过"特大型住宅,它在屋旁、屋后附建有花园、亭阁和水榭等。其平面有五个开间,规模较大。但广州目前已无实物存在。

3、相对狭小的中、小型民居--竹筒屋住宅类型的简化样式。其建筑的进数不大,开间亦少,一般为一开间或两开间,平面同大屋相类似,我们今天所见广州荔湾区特色住宅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此类。

4、平面格局为传统住宅竹筒屋的形式,而立面为中西合璧式样的中、小型特色住宅。多为一~二开间,有的另辟一偏门,其内设上至二、三层的狭窄楼梯间,内部也有多层次进深。立面为青砖脚,即外墙贴水磨大青砖;基脚为花岗岩墙裙,门套及窗套也为花岗岩。上面二层阳台或出挑或与立面墙基本平齐,阳台栏杆的样式丰富多变。在檐口部分用牛腿或叠涩,支撑出挑不大的檐板,已有不少建筑已经逐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木构与钢筋混凝结构相组合。

5、完全西式风格的近代住宅。它的规模大,单栋,二~三层。外墙面用红砖或水刷石。

在街区的布置上,由于城市用地紧张,建筑都紧密排列,单体向纵深发展,横向只占较少的沿街面宽。所形成的小街坊虽然较为狭窄,但是其空间亲切、尺度宜人。它的特色在于追求自由而实用的聚合形式,同时又受到商业氛围的烘托。该地区传统住宅的建设布局有以下特点:整体相联,成片建造。大格局相类似,但局部和单体又不尽相同,细部形式各具特色。建筑规模不大,多为二、三层高,面宽窄而进深大,尺度宜人。装饰在简单中求变、求异,虽同具一定的模式,但细部处理上又是千变万化。街道空间狭窄而深长,宽度一般在4~5米左右。其内道路铺砌条石,建有较完整的排水管道系统。各家多在门前种树木,或者摆放盆栽花卉,对建筑内的居民家庭内部来说街巷又是一处相对开放的公共环境。在阳台、檐口及屋面多种植花草方式使其趋向于自然化。而且在结构方式、构造方法,用材选料等方面体现出务实的追求。

建筑布局聚集的紧凑性,可促使建筑群落的小气候形成,还为安全防范带来方便,也增强了社区人居环境的亲和力,使"居"融入社会空间,住宅对城市空间的拥有状态大体呈现一种社会关系间的平衡。

目前较为集中的西关大屋群落分布在以下一些地区。

逢源路~宝贤南:宝源路;龙津西路~多宝街、逢源大街、三连直街、逢源路、逢源北横街、逢源北街、逢源沙地一巷。

文昌北路:耀华大街、耀华东街(南北、东西)~耀华西街、宝仁坊、后耀华中(街)。

龙津东路~洞神坊、历荣里:华贵路~华贵西横街。

文昌南路~敬善里:长寿西路~鸿昌大街、毓桂三巷。

扬巷路~扬仁南、扬仁中:十八甫南路~冼基东、冼基西、鸡栏街。

宝华路:十六甫东四巷、十六甫街。

宝华路:宝华正中约、宝庆新中约、十五甫正街。

多宝路:多宝坊等。

在那些区域内,随处可见散布于各条街巷之中一些传统住宅和老式建筑,这些建筑物原是外观较为地道、形式典型而完整的西关传统住宅。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将西关传统住宅建筑的特色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继承传统方格形街坊结构的群体布置方式,形成一种低层高密度的住宅格局。

2、平面紧凑、空间处理巧妙,对外相对封闭而内部通透、私密性较好。并较好的解决了南方湿热气候下建筑在通风、采光、遮阳、隔热等多方面的特殊要求。

3、立面造型、细部装修和室内陈设方面体现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并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4、现实而大胆地积极汲取外来文化,并将其融入传统建筑之中。尤其在立面处理上,运用西洋古典建筑装饰元素,而建筑的平面、剖面仍旧保持并发展了传统住宅中的合理形制。

西关旧区的民居们都对自己所居住的传统住宅和建筑环境怀有一定的感情,都希望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既能够使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得到相应的改善,而不是一种强行、生硬的拆离。他们特别希望这个城市能够为他们找到一种自己所适应的、与原有生活状态、文化内涵相类似的现代生活居住氛围与环境。可以说,城市旧区的传统住宅曾经实际地解决了居住者"居"的基本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出其特殊的"文化型建筑"性格。

文昌北路耀华大街及其街坊

耀华大街位于文昌北路西侧。原居住者多为医生、商人、粤剧艺人、华侨、报人、国民政府外交官员和教师等。街巷为东西走向,长110m,宽4.5m,道路石板铺筑,建筑多为二、三层,共三十余栋,四十多个门牌号,排列紧密。建筑开间一般为4~5m,个别的面宽占7~8 m。平面进深多为16~20 m,有的进深较大,后部延伸至后侧相邻街坊中。住宅的建筑面积在120~180平方米之间,楼层设有外挑、或凹进的阳台,门窗、阳台栏板及檐口的装饰丰富、纹样处处不同。绝大多数住宅还保留着石门套、青砖外墙面、花岗岩墙基,住宅入口铺设石板台阶,角门、趟栊及大木门基本配套,保存状况完好。街内现存最早的住宅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其余多为清末民初所建。

典型的平面格局为:入门第一部分为前厅,由屏门分割出起居大厅。再后又设屏风罩,其上部设神厨,前厅与大厅空间高敞。侧面为一狭窄的通道,连接后部多进居住空间,通道的前部或中部设楼梯,可达上层。中部与后部必设二至三个小内天井,用以解决各进居室的通风与采光,临天井的住房门、窗及隔扇装饰丰富而多样。最后为厨房,上部为半开敞式,顶部屋面局部开天窗,有利于排除烟气和组织穿堂风。建筑两侧的山墙直贯前后,支撑各层密肋木梁及楼板。屋面的坡度平缓,多设有气楼或天窗。也有的为平屋顶。

这里的居民们普遍认为对街巷进行维护、整修,保持街巷空间和舒适的氛围,保存现有景观是必要的。不久前,文昌街街道办事处接管了由居住于香港的房主亲属捐赠的14号住宅,并将其改造成为"文昌邻里康龄社区服务中心",提供社会服务,满足当地老年人的活动需求,中心由街办事处、香港辅导会联合管理,社会效益日益增加。

耀华大街街巷格局和建筑形态能够部分地反映出西关地区近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对广州市城市建设史、居住形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耀华大街现存建筑质量尚好,街区内的居民素质普遍较高,街区的管理完善,完全有条件对其进行完整的保存,并使其建成市一级的特色居住文化风情街。

耀华大街现已被列为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为此,广州市城市规划部门对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保存措施,即:

1、划定适当的保护范围。

2、制定人口安置计划。3、维护、整修现存建筑。对各建筑的内部设施进行改造,完善必要的生活设施配套。

4、修景、整治路面、拆除街内插建建筑。

5、保护街巷入口处建筑的临街形态。

6、广开财政来源,多方面筹措建设维护资金。

7、宣传与利用。

十八甫南路的冼基东、冼基西(街)

清末民初时,西关十八甫冼基东、西一带是近代广州城区内一条有名的医药街。这里曾聚集了很多中、西医生在此行医,于街中设诊所,另有很多药商开设中成药加工场、制药作坊、中西药局和药铺等,街中也有销售药材和原料的批发摊档,1893年,孙中山先生曾经在此开设中西药局,同时从事反清革命活动。

在明末以前这里曾是一段河涌,后被封闭并改建为住宅区内街道,分为冼基东和冼基西两段。该街巷较长,建筑排列紧凑,以2、3层楼房居多,保存状况尚好。部分住宅建筑外立面采用西洋新古典样式的构件与装饰,与外墙麻石基脚、石门套、红砖或灰砖墙体相组合,上部有外挑阳台,并多开设大窗,细部装饰丰富。

鉴于这里的区域位置、建筑现状和其所蕴含的近代广州医药文化内涵,有关部门曾经考虑将其建成以居民住宅为主体、以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充分体现广州近代医疗、地方性医药文化的特色旅游街区。

在该地区采取了如下保护、保存措施:

1、确定保护范围。对街巷的中段进行整体保护,即:将东起冼基东17号、西至冼基西43号之间的一段列为保护区域。

2、修复和维护原有建筑。加固原有的特色住宅,对破损者进行整修、整饰。并逐步拆除现已破旧的、影响景观质量的插建住宅。

3、拓展新的区域功能。对空出的基地重新进行规划和设计,规划可考虑插入复建西关大屋特色住宅或添建具有传统形式及风格的、同时具有新功能的中、小型公共建筑。应结合广州中、西医药发展史,安排小型中药材、医疗器械的加工、销售场所,以及配制药膳、进行药疗等内容的经营场所。组织建设医药历史陈列馆、名医名人纪念馆、医馆及诊所等建筑。

4、同调与环境绿化。新建筑的风格、体量应与原街巷风貌相协调。也应在个别基地上开辟公共绿地,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并且结合地段风貌进行景观设计。

5、冼基地段的交通节点。冼基东东口和冼基西西口两处尚有可能留出一定的余地,用以辟建为人流集散点和小型停车场。

在广州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如何对包括荔湾西关在内的旧城传统民居及相关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利用,并使城市旧区得到必要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思考

在城市迅速发展的今天,人对空间、环境、生活质量的需求已完全不同于过去,社会和经济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只有使居民的居住空间、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得以现代化的保证,历史建筑的物质形态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得以有效保存。

任何文物建筑的保护都是为了提高当代人生活质量的保护,就象"历史往往是现代史"一样。对于城区聚居建筑形态的保护,更是要从保障现代人的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提高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及品位为目的的进行保护。应当强调各个方面人文素质的提升和对传统建筑神髓的体验,以慎之又慎的改建措施和细腻的手法体现出对历史片断和城市文化的尊重和耐心。

我们希冀着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加深,能够寻求到一条有效的文化发展途径--既不失人类以往历史的文化辉煌,也不伤及当代的生活需求,更不妨碍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的途径。

很多城市都有"西关"的地名。此地名是与古城有关。据《新华字典》解释:"城关:指城外靠近城门一带的地区。"从明代起,广州古城西部城墙是沿今人民路一带建造的,因而城西今荔湾区一带就被称为"西关"。从明代起,就有不少见于官方文书、民间文学作品的有关西关的记述。如罗元焕的《粤台征雅录》记述:"羊城西郊外,其地统名西园,即俗称西关也。"清代,军队派驻西关之驻地称为"西关汛"。《南海县志》更明确记述:"太平门外率称西关。"在清代、民国时期,严格的西关定义只是指上西关(今金花、龙津街一带纺织工业区)和下西关(今上下九、十八甫、杨巷、十三行一带的繁华商业区及西关大屋住宅区),不包括西村、泮塘、南岸一带当时尚是农村的地区。但今日西关的延伸涵义已可包括整个荔湾区。

西关大屋,是岭南民居的代表,地位有如山西的桥家大院,但总是藏在小巷子里面......有句俗语:东山少爷,西关小姐。意思是说,东山的少爷很有钱,西关的小姐很漂亮。小姐泛指西关的大户人家的小姐.

有钱住西关,有势住东山,没钱没势住河南。西关的旧建筑小巷子很有特点,满世界的香炉烟味伴随着噼里啪啦的搓麻声音,间或从巷子深处走过一个身穿褪色衣衫,驼背白发的阿婆,左手捏三两棵小葱,右手拎一小块鱼腩,在夕阳下,长长的,蹒跚的背影投射到水冲刷过的麻石路上,也构成了一幅历史停顿的瞬间。

⑦ 广州荔湾有什么历史故事

荔湾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岭南文化的中心地。荔湾作为广州市的中心城区,文化是最大的优势。它位于广州市西部,地处广州老城区范围,因历史上位于广州城西门之外,故俗称“西关”。秦汉以来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孕育了辉煌灿烂的西关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西汉大夫陆贾为劝说南越王赵佗归汉南来羊城,其建造的泥城是荔湾历史上较早的地名。“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千年名胜荔枝湾,留下了历朝王侯将相的足迹,“荔湾”也由此而得名。 历史留存为数众多 西关历史上因其地理位置而成为岭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重点发展地,现代保留有较多的岭南文化历史留存。清末民初广州传统民居西关大屋、百粤祠冠陈家祠、西方古典建筑的巨型博物馆沙面等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中外闻名;广州酒家、陶陶居、莲香楼等百年老字号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使荔湾享有“食在广州,味在荔湾”的美誉;上下九商业步行街、清平中药材市场,各色古玩街延续着昔日商贸的繁华;印度禅师达摩来华登陆传教的西来初地标示着禅宗文化的开端;名伶荟萃、演出活跃使荔湾享有“粤剧曲艺之乡”的赞誉。 麻石街巷凸显岭南特色 走入荔湾,展现在面前的是基本完整的旧城风貌和大量岭南特色历史建筑。麻石铺砌的街巷里,中西文化交融的开放性和多元兼容的岭南建筑比比皆是,西关大屋、竹筒屋、骑楼茶楼、西式建筑、庙宇宗祠建筑等多种类型的传统建筑。辖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内控文物单位12处,其中陈氏书院是岭南文化上升期的岭南建筑代表作。传统的城市格局和传统建筑为保护和弘扬岭南文化提供了重要载体。 书画名家荟萃一堂 荔湾是粤剧曲艺、岭南文学、岭南画派的重要发源地,是诗人词人聚居之地、书画名家荟萃之地,素有“粤剧曲艺之乡”之称。现在,仍保留着诗书画曲传统,有众多的诗词爱好者,有荔苑诗社、粤海诗社等社团。建国以来,书画人才济济,有李曲斋、黄志坚、邓长夫、黄子厚、李伟、林少明、卢有光等人。粤曲、粤剧在西关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目前粤剧爱好者自娱自乐、自由结合的“私伙局”就有36个,荔湾区还举办每年一届民间音乐曲艺“私伙局”大赛。

⑧ 西关文化,有哪些

早在隋唐之际,广州的西部地区就为中外商贾聚居之地。在蕃坊一带,众多各国商人"列肆而市",已经形成了繁华的商业与聚居区。从那时起,便开始推行较为自由的市场和贸易制度,同时完备的服务业也都体现出多彩的风貌,城市商业文化之传统相当久远。

到宋、元二代,广州市舶贸易得到持续发展,许多异域文化不断渗入。由于本地南越族文化能够吸纳自中原迁入本地的汉族文化,所形成的广府文化形态也得到自身更新和发展。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随着人员交流往来的增多也影响到广府系地区和广州的文化与风俗。这时的市民文化也在经济发展和与外界交流的作用下趋于多层次化和多样化,反映出广州商业社会的开放式性格的一面。

明代广州城内商业仍旧十分发达,商品丰富、人口密集,城南、城西是最繁华之地,城中众多富贾巨商居住于此,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商业与住宅混合住区。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封闭了闽、浙、江三地海关,唯留广州粤海关对外通商,即实行"一口通商",并委托建立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十三行"协助管理广州海关的对外贸易事务。这无疑极大地刺激了广州的贸易发展,并为十三行所在地及邻近地区城市经济和空间环境的发展增添了动力。在此后的约150多年时间里,广州的商业贸易得天独厚的地位得到高度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恰值此时,西方先进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炮术、物理学、医学、建筑学、美术等方面的新成就,由西方的传教士们先后带入我国,其中大部分学科登陆我国的第一站便是广州,使广州社会文化进一步丰富起来。随之而来的西方思想意识也相继涌入,令人们眼界大开。

广州西关地区的发展同以上这些历史背景相关联。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范围不断扩大,道路拓宽。清代中期至民初,城区建设逐步突破原有旧城范围,向东西开拓。1921年2月15日公布实施《广州市暂行条例》,使广州市城市现代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使广州原有的城市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广州市的西关地区,是指今荔湾区的人民路以西,六二三路以北,荔湾湖以东的区域。

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称城西太平门外为"西关"。当时该地大部分还是农村。由于内城区已满足不了商业发展对空间的需求,光绪中叶的数十年间,绅士、富豪、商贾相继在西门外的太平街至泮塘一带大面积的置地建宅,此应为西关大规模建设之始。一方面这里为低缓的丘陵地带,另一方面,又毗邻十八甫、十三行商业区及沙面地区,建造居住区便于经商和手工业加工、生产。加之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更成为适合于居住的好地方。

西关地区由于进出口贸易及与内地的商业发展,手工业、商业人口不断增加,对住宅建筑的需求也急剧增多,进而形成了很多较为完整的"特色住宅"区,如开建于1862~1882年的宝华区,多宝区及宝源区等地。民国初年,广州西关的商业文化和城市经济进入成熟和平稳发展时期,而此时也是一个开放的、吸收西洋文化而融入自身传统的时期。

现存西关建筑真实地反映出本地文化的发展痕迹,代表着广州本地建筑与外来文化相融合而创造出来的特独形式,也反映出地方建筑形式发生突变的历史。民国时期的特色住宅建筑,一般在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等方面大体上仍保持古式大屋型民居的一套格局和法则,但由于政治制度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营造方式的近代化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的各个方面都有了一些变化,如楼层出现了悬挑阳台,建筑的立面出现西洋古典样式的柱式檐口与窗门的装饰线角等等。

西关传统住宅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荔湾区西关传统住宅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清晚期广州旧民居,即通常所讲的"西关大屋"。其平面布局是在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传统的"三间两廊"式多单位纵向组合的基础上,吸取苏州等地大宅中的厅、堂布局演变而来。

它的平面沿纵深方向排布、左右对称地布置若干进房及天井、楼梯间、厨房等。在建筑物主体的外侧设有"青云巷"(也称冷巷),作为生活活动和出入之用,也能够满足辅助功能。正间以厅堂为主,中轴线明确而严整,沿轴线布置门廊--门官厅(门厅)--轿厅(茶厅)--正厅("神厅"或大厅)--头房(长辈房)--二厅(饭厅)--尾房等。这种格局适合于封建大家族聚族而居,而且功能分区明确,内外界线严明,显示出主人的身份。这种格局还反映当时居民生活形态。

2、除上述西关大屋之外,还有一种"五边过"特大型住宅,它在屋旁、屋后附建有花园、亭阁和水榭等。其平面有五个开间,规模较大。但广州目前已无实物存在。

3、相对狭小的中、小型民居--竹筒屋住宅类型的简化样式。其建筑的进数不大,开间亦少,一般为一开间或两开间,平面同大屋相类似,我们今天所见广州荔湾区特色住宅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此类。

4、平面格局为传统住宅竹筒屋的形式,而立面为中西合璧式样的中、小型特色住宅。多为一~二开间,有的另辟一偏门,其内设上至二、三层的狭窄楼梯间,内部也有多层次进深。立面为青砖脚,即外墙贴水磨大青砖;基脚为花岗岩墙裙,门套及窗套也为花岗岩。上面二层阳台或出挑或与立面墙基本平齐,阳台栏杆的样式丰富多变。在檐口部分用牛腿或叠涩,支撑出挑不大的檐板,已有不少建筑已经逐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木构与钢筋混凝结构相组合。

5、完全西式风格的近代住宅。它的规模大,单栋,二~三层。外墙面用红砖或水刷石。

在街区的布置上,由于城市用地紧张,建筑都紧密排列,单体向纵深发展,横向只占较少的沿街面宽。所形成的小街坊虽然较为狭窄,但是其空间亲切、尺度宜人。它的特色在于追求自由而实用的聚合形式,同时又受到商业氛围的烘托。该地区传统住宅的建设布局有以下特点:整体相联,成片建造。大格局相类似,但局部和单体又不尽相同,细部形式各具特色。建筑规模不大,多为二、三层高,面宽窄而进深大,尺度宜人。装饰在简单中求变、求异,虽同具一定的模式,但细部处理上又是千变万化。街道空间狭窄而深长,宽度一般在4~5米左右。其内道路铺砌条石,建有较完整的排水管道系统。各家多在门前种树木,或者摆放盆栽花卉,对建筑内的居民家庭内部来说街巷又是一处相对开放的公共环境。在阳台、檐口及屋面多种植花草方式使其趋向于自然化。而且在结构方式、构造方法,用材选料等方面体现出务实的追求。

建筑布局聚集的紧凑性,可促使建筑群落的小气候形成,还为安全防范带来方便,也增强了社区人居环境的亲和力,使"居"融入社会空间,住宅对城市空间的拥有状态大体呈现一种社会关系间的平衡。

目前较为集中的西关大屋群落分布在以下一些地区。

逢源路~宝贤南:宝源路;龙津西路~多宝街、逢源大街、三连直街、逢源路、逢源北横街、逢源北街、逢源沙地一巷。

文昌北路:耀华大街、耀华东街(南北、东西)~耀华西街、宝仁坊、后耀华中(街)。

龙津东路~洞神坊、历荣里:华贵路~华贵西横街。

文昌南路~敬善里:长寿西路~鸿昌大街、毓桂三巷。

扬巷路~扬仁南、扬仁中:十八甫南路~冼基东、冼基西、鸡栏街。

宝华路:十六甫东四巷、十六甫街。

宝华路:宝华正中约、宝庆新中约、十五甫正街。

多宝路:多宝坊等。

在那些区域内,随处可见散布于各条街巷之中一些传统住宅和老式建筑,这些建筑物原是外观较为地道、形式典型而完整的西关传统住宅。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将西关传统住宅建筑的特色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继承传统方格形街坊结构的群体布置方式,形成一种低层高密度的住宅格局。

2、平面紧凑、空间处理巧妙,对外相对封闭而内部通透、私密性较好。并较好的解决了南方湿热气候下建筑在通风、采光、遮阳、隔热等多方面的特殊要求。

3、立面造型、细部装修和室内陈设方面体现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并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4、现实而大胆地积极汲取外来文化,并将其融入传统建筑之中。尤其在立面处理上,运用西洋古典建筑装饰元素,而建筑的平面、剖面仍旧保持并发展了传统住宅中的合理形制。

西关旧区的民居们都对自己所居住的传统住宅和建筑环境怀有一定的感情,都希望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既能够使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得到相应的改善,而不是一种强行、生硬的拆离。他们特别希望这个城市能够为他们找到一种自己所适应的、与原有生活状态、文化内涵相类似的现代生活居住氛围与环境。可以说,城市旧区的传统住宅曾经实际地解决了居住者"居"的基本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出其特殊的"文化型建筑"性格。

文昌北路耀华大街及其街坊

耀华大街位于文昌北路西侧。原居住者多为医生、商人、粤剧艺人、华侨、报人、国民政府外交官员和教师等。街巷为东西走向,长110m,宽4.5m,道路石板铺筑,建筑多为二、三层,共三十余栋,四十多个门牌号,排列紧密。建筑开间一般为4~5m,个别的面宽占7~8 m。平面进深多为16~20 m,有的进深较大,后部延伸至后侧相邻街坊中。住宅的建筑面积在120~180平方米之间,楼层设有外挑、或凹进的阳台,门窗、阳台栏板及檐口的装饰丰富、纹样处处不同。绝大多数住宅还保留着石门套、青砖外墙面、花岗岩墙基,住宅入口铺设石板台阶,角门、趟栊及大木门基本配套,保存状况完好。街内现存最早的住宅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其余多为清末民初所建。

典型的平面格局为:入门第一部分为前厅,由屏门分割出起居大厅。再后又设屏风罩,其上部设神厨,前厅与大厅空间高敞。侧面为一狭窄的通道,连接后部多进居住空间,通道的前部或中部设楼梯,可达上层。中部与后部必设二至三个小内天井,用以解决各进居室的通风与采光,临天井的住房门、窗及隔扇装饰丰富而多样。最后为厨房,上部为半开敞式,顶部屋面局部开天窗,有利于排除烟气和组织穿堂风。建筑两侧的山墙直贯前后,支撑各层密肋木梁及楼板。屋面的坡度平缓,多设有气楼或天窗。也有的为平屋顶。

这里的居民们普遍认为对街巷进行维护、整修,保持街巷空间和舒适的氛围,保存现有景观是必要的。不久前,文昌街街道办事处接管了由居住于香港的房主亲属捐赠的14号住宅,并将其改造成为"文昌邻里康龄社区服务中心",提供社会服务,满足当地老年人的活动需求,中心由街办事处、香港辅导会联合管理,社会效益日益增加。

耀华大街街巷格局和建筑形态能够部分地反映出西关地区近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对广州市城市建设史、居住形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耀华大街现存建筑质量尚好,街区内的居民素质普遍较高,街区的管理完善,完全有条件对其进行完整的保存,并使其建成市一级的特色居住文化风情街。

耀华大街现已被列为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为此,广州市城市规划部门对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保存措施,即:

1、划定适当的保护范围。

2、制定人口安置计划。3、维护、整修现存建筑。对各建筑的内部设施进行改造,完善必要的生活设施配套。

4、修景、整治路面、拆除街内插建建筑。

5、保护街巷入口处建筑的临街形态。

6、广开财政来源,多方面筹措建设维护资金。

7、宣传与利用。

十八甫南路的冼基东、冼基西(街)

清末民初时,西关十八甫冼基东、西一带是近代广州城区内一条有名的医药街。这里曾聚集了很多中、西医生在此行医,于街中设诊所,另有很多药商开设中成药加工场、制药作坊、中西药局和药铺等,街中也有销售药材和原料的批发摊档,1893年,孙中山先生曾经在此开设中西药局,同时从事反清革命活动。

在明末以前这里曾是一段河涌,后被封闭并改建为住宅区内街道,分为冼基东和冼基西两段。该街巷较长,建筑排列紧凑,以2、3层楼房居多,保存状况尚好。部分住宅建筑外立面采用西洋新古典样式的构件与装饰,与外墙麻石基脚、石门套、红砖或灰砖墙体相组合,上部有外挑阳台,并多开设大窗,细部装饰丰富。

鉴于这里的区域位置、建筑现状和其所蕴含的近代广州医药文化内涵,有关部门曾经考虑将其建成以居民住宅为主体、以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充分体现广州近代医疗、地方性医药文化的特色旅游街区。

在该地区采取了如下保护、保存措施:

1、确定保护范围。对街巷的中段进行整体保护,即:将东起冼基东17号、西至冼基西43号之间的一段列为保护区域。

2、修复和维护原有建筑。加固原有的特色住宅,对破损者进行整修、整饰。并逐步拆除现已破旧的、影响景观质量的插建住宅。

3、拓展新的区域功能。对空出的基地重新进行规划和设计,规划可考虑插入复建西关大屋特色住宅或添建具有传统形式及风格的、同时具有新功能的中、小型公共建筑。应结合广州中、西医药发展史,安排小型中药材、医疗器械的加工、销售场所,以及配制药膳、进行药疗等内容的经营场所。组织建设医药历史陈列馆、名医名人纪念馆、医馆及诊所等建筑。

4、同调与环境绿化。新建筑的风格、体量应与原街巷风貌相协调。也应在个别基地上开辟公共绿地,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并且结合地段风貌进行景观设计。

5、冼基地段的交通节点。冼基东东口和冼基西西口两处尚有可能留出一定的余地,用以辟建为人流集散点和小型停车场。

在广州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如何对包括荔湾西关在内的旧城传统民居及相关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利用,并使城市旧区得到必要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思考

在城市迅速发展的今天,人对空间、环境、生活质量的需求已完全不同于过去,社会和经济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只有使居民的居住空间、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得以现代化的保证,历史建筑的物质形态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得以有效保存。

任何文物建筑的保护都是为了提高当代人生活质量的保护,就象"历史往往是现代史"一样。对于城区聚居建筑形态的保护,更是要从保障现代人的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提高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及品位为目的的进行保护。应当强调各个方面人文素质的提升和对传统建筑神髓的体验,以慎之又慎的改建措施和细腻的手法体现出对历史片断和城市文化的尊重和耐心。

我们希冀着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加深,能够寻求到一条有效的文化发展途径--既不失人类以往历史的文化辉煌,也不伤及当代的生活需求,更不妨碍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的途径。

很多城市都有"西关"的地名。此地名是与古城有关。据《新华字典》解释:"城关:指城外靠近城门一带的地区。"从明代起,广州古城西部城墙是沿今人民路一带建造的,因而城西今荔湾区一带就被称为"西关"。从明代起,就有不少见于官方文书、民间文学作品的有关西关的记述。如罗元焕的《粤台征雅录》记述:"羊城西郊外,其地统名西园,即俗称西关也。"清代,军队派驻西关之驻地称为"西关汛"。《南海县志》更明确记述:"太平门外率称西关。"在清代、民国时期,严格的西关定义只是指上西关(今金花、龙津街一带纺织工业区)和下西关(今上下九、十八甫、杨巷、十三行一带的繁华商业区及西关大屋住宅区),不包括西村、泮塘、南岸一带当时尚是农村的地区。但今日西关的延伸涵义已可包括整个荔湾区。

西关大屋,是岭南民居的代表,地位有如山西的桥家大院,但总是藏在小巷子里面......有句俗语:东山少爷,西关小姐。意思是说,东山的少爷很有钱,西关的小姐很漂亮。小姐泛指西关的大户人家的小姐.

有钱住西关,有势住东山,没钱没势住河南。西关的旧建筑小巷子很有特点,满世界的香炉烟味伴随着噼里啪啦的搓麻声音,间或从巷子深处走过一个身穿褪色衣衫,驼背白发的阿婆,左手捏三两棵小葱,右手拎一小块鱼腩,在夕阳下,长长的,蹒跚的背影投射到水冲刷过的麻石路上,也构成了一幅历史停顿的瞬间。

⑨ 到底什么是西关文化!

以奈良、京都、大阪为中心的关西地区和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在日本历史上是两个核心地域。关西地区很早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关东古称“东国”,开发得比关西晚,但东国武士团特有的蛮勇在日本史上独树一帜,一直就是日本政治舞台上一个重要的角色。自源赖朝开幕府于镰仓,到德川开幕府于江户,日本史上多次见得到东国武士南下的场景。这与历史上北中国兴起的力量尽管远不如南中国文明程度高,却常常最后是由北方统一了南方非常相似。

连结关东和关西的,是日本最重要的交通路线--东海道。富士山就横亘在这条连结东西的要路上。地理上这一特殊的位置,为富士山成为日本第一名山提供了最重要的条件

日本人对自己国土的方位感觉:“东”与“西”

樋口清之《关东人,关西人》:把日本地方差异分为12种类型:东九州型、西北九州型、南海型、内海型、山阴型、畿内型、东海型、中部山岳型、关东型、东北偏西型、东北偏东型、北海道型。

关东地方:本州岛中南部,日本国中心地带。分为南关东和北关东两个地区。包括东京、神奈川、琦玉、千叶、群马、枥木、茨城1都6县。镰仓、江户两幕府所在地。1869年迁都东京后,成为日本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京滨工业地带是全国最大工业地带。是由150多座城市组成的城市群。
语言、性格粗犷;强调自我;不如大阪人开放;赌徒性格。少有成功人士。

关西地区很早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关东古称“东国”,开发得比关西晚,但东国武士团特有的蛮勇在日本史上独树一帜,一直就是日本政治舞台上一个重要的角色。自源赖朝开幕府于镰仓,到德川开幕府于江户,日本史上多次见得到东国武士南下的场景。这与历史上北中国兴起的力量尽管远不如南中国文明程度高,却常常最后是由北方统一了南方非常相似。

连结关东和关西的,是日本最重要的交通路线--东海道。富士山就横亘在这条连结东西的要路上。地理上这一特殊的位置,为富士山成为日本第一名山提供了最重要的条件

中部地方:本州岛中部。分为东山、东海、北陆三个地区。包括新潟、富山、石川、福井、山梨、长野、岐阜、静冈、爱知、三重10县。是日本列岛最宽处,也是最高处,有“日本屋顶”之称。富士山为最高峰。沿海有新潟平原、浓尾平原、富山平原。以爱发、不破、铃鹿三关将本州岛分为关东地区和关西地区。

⑩ 概括广州西关文化!

广州西关(Xi Guan)
荔湾,旧称“西关”,因区内有“一湾青水绿,两岸荔枝红”美誉的“荔枝湾”而得名。
现辖区面积1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多万,常住外来人口20多万。西关地理位置西关,是老广州人对位于荔湾区,北接西村,南濒珠江,东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明清时地处广州城西门外一带地方的统称。西关分为上西关和下西关,其中上西关地势较高,下西关地势较低。明末兴建起十八甫,开设有十三行。清代中、后期起,西关先后兴建了宝华街、逢源街、多宝街等居民住宅区。西关是广州的旧城,因明清时地处城西门外而得名,在明清时期这儿就是广州的商贸中心。 西关古老大屋西关的特色便是西关大屋。西关大屋是旧广州商人贾富绅的居所。西关大屋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石脚、高大正门用花岗石装嵌。其平面布局按中原传统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纵深方向展开。其典型平面为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堂。中轴线由前而后,由南而北,依次为门廊、门厅(门官厅)、轿厅(茶厅)、正厅(大厅或神厅)、头房(长辈房)、天井、二厅(饭厅)、二房(尾房)。每厅为一进,一般大屋为二三进,形成颇多的中轴线。两旁偏间前部左边为书房及小院,右边为偏厅和客房。客房顶为平天台,供乘凉、赏月和西关小姐们七夕拜月(拜七姐)等用。偏厅、客房后部为卧房、厨房等。庭园中栽种花木,筑有假山鱼池,颇为典雅清幽。
西关古老大屋外为矮脚双扇门,中为趟栊,内为大门,均由高级硬木制成。室内装修十分讲究,陈设有家具、灯具、条幅、对联、书籍、古董、字画、瓶花、盆栽、笼鸟、镜台及各种艺术品和红木家具,精巧的木雕花饰,富有地方特色的满洲窗和槛窗及其独特的布局形式,具有浓郁的岭南韵味。
厅与厅之间以小天井隔开,天井上加小屋盖,依靠高侧窗采光通风。中轴线两旁主要有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间等,大体上左右对称布置。门厅右边一般设有小庭院,内栽种名贵花木,布置石山、石景、鱼油或荷花池,以供主人或来客游憩观赏。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之意。青云巷又称冷巷、火巷、水巷等,具有交通(女眷或仆役出入)、通风、采光、排水、晾晒、栽花、清运粪便垃圾等多种功能。
西关大屋的门面装设矮脚吊扇门、趟栊、硬木大门等门扇。室内装修典雅,堪称集工艺美术之大成,木石砖雕、陶塑灰塑、壁画石景、玻璃及铁漏花、满洲窗、刻彩图案、红木家具、木雕花饰、槛窗等,均极富岭南韵味与风采。
西关大屋是广州传统建筑的瑰宝,据统计现存100多间,具有保留价值的有10多间。最著名的西关大屋有坐落于宝源北街18号的“梁资政第”、坐落于多宝路的邓宫保第以及坐落于宝华路正中约的钟家花园等。十分可惜,这些名园大宅大多早已不复存在。现在硕果仅存的名宅只有小画舫斋。 [编辑本段]西关文化名人 西关是近代广州最繁华的人口聚居区,历史文化名人辈出,他们使南粤岭南文化大放异彩。有据可查曾居住于西关或于西关发展事业的有兼负医家武术家一身的名医霍耀池,岭南画派大师赵少昂,书画名家李文田和李曲斋等等。另外,家喻户晓的武打巨星李小龙和工程铁道专家詹天佑的祖居亦座落于广州西关地区。 [编辑本段]荔湾风情 百年华埠耀寰宇--上下九步行街,是中国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之一,是广州市标志性形象工程,被誉为“羊城十大旅游美景 --西关商廊”。整条街由风格独特、古色古香的骑楼茶楼建筑组成,是南欧建筑与广州特色相结合的产物。街内还有中国数一数二的玉器市场-华林寺玉器街和著名的国家级农副产品市场和中药材市场--清平市场。1400多年前,印度高僧达摩到中国传教,首先在西关下九路登陆(今“西来初地”),并建“西来庵”(今华林寺),开创了中国佛教禅宗和嵩山少林寺。自1995年上下九步行街建成以来,已先后接待了多位国家领导人。
通商口岸誉古今--“十三行”早在明末清初,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通商口岸;沙面岛过去是英、法等国的租界,是当今中国最具有欧陆风情的地方之一,岛内拥有上百栋集欧美各国20世纪初风格的建筑,古树林立,眺望珠江白鹅潭,更有江阔天高、气象万千之感。
“西关美食”甲天下--力求"色香味形意"完美结合,享有“食在荔湾”之盛 誉。美食数量多达几百种,如南信双皮奶、欧成记上汤鲜虾云吞面、德昌咸煎饼、荔湾艇仔粥等等;以陶陶居、趣香饼家、莲香楼、荣华等为代表的广式月饼蜚声海内外,远销世界各地。
民俗风情垂青史--西关除以端庄淑雅、追求新潮的“西关小姐”闻名遐迩外,书画、粤剧等也有独特的成就。岭南画派创始于西关;粤曲、粤剧群众基础深厚,已具有几十个“私伙局”,素有“粤剧曲艺之乡”之称。
建筑文化冠南粤--陈氏书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代表了岭南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石雕、砖雕、木雕、陶雕、泥雕、铁铸、门画、壁画遍布厅堂和廊庑,造型美观,工艺精巧。诗人郭沫若曾赞叹道:“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逾”!早在20年代,陈氏书院就被国际学者载入世界性代表建筑之一。西关大屋是最具西关民俗风情特色的建筑,装饰讲究、工艺精美,趟拢门、满洲窗等独具特色。 [西关·印象]一杯红茶、一个壁炉、一栋洋房、一个侨归东山少爷的典型生活。
一盆兰花、一笼画眉、一手厨艺、一个地道西关小姐的精致态度。
广州有句俗谚,“东山少爷,西关小姐”,意思是说,东山是权门显宦的聚居地,出入多是官家子弟,势焰薰天,盛气凌人;而西关是商业繁华区,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花飞蝶舞,招摇过市。花园式洋房与西关大屋,权力与财富,现代与传统,各分东西,相辅相成,是支撑着这个社会的两条腿。
在那个年代,还是很讲求门户之见的,西关的小姐看上的多是东山的少爷,东山的少爷泡的也多是西关的小姐,他们约会的去处多是珠江桥畔,拍拖啊拍拖,一直到了今天,人们都忘不了他们间爱情的那些影像。西关由来:
很多城市都有“西关”的地名。此地名是与古城有关。据《新华字典》解释:“城关:指城外靠近城门一带的地区。”从明代起,广州古城西部城墙是沿今人民 路一带建造的,因而城西今荔湾区一带就被称为“西关”。从明代起,就有不少见于官方文书、民间文学作品的有关西关的记述。如罗元焕的《粤台征雅录》记述: “羊城西郊外,其地统名西园,即俗称西关也。”清代,军队派驻西关之驻地称为“西关汛”。《南海县志》更明确记述:“太平门外率称西关。”在清代、民国时 期,严格的西关定义只是指上西关(今金花、龙津街一带纺织工业区)和下西关(今上下九、十八甫、杨巷、十三行一带的繁华商业区及西关大屋住宅区),不包括 西村、泮塘、南岸一带当时尚是农村的地区。但今日西关的延伸涵义已可包括整个荔湾区。

阅读全文

与西关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