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征信发展历史

征信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14 19:28:32

㈠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大事记

2004年4月,人民银行成立银行信贷征信服务中心。
2004年5月27日,苏宁副行长主持召开第一次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2004年9月,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专题工作小组上报国务院《建设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总体方案专题报告》。
2004年12月15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15家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8家城市商业银行在重庆等7个城市的试运行。 2005年6月17日,苏宁副行长主持召开第二次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领导小组会议。
2005年12月15日,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在津、沪、闽、浙四个省市试点运行。 2006年1月16日,人民银行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运行。
2006年2月17日,苏宁副行长主持召开第三次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领导小组会议。
2006年5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苏宁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刘永富签定《信息共享协议》,双方就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政务协同有关事宜,达成协议。
2006年6月底,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了在所有中资、外资商业银行和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全国联网运行。
2006年7月底,企业征信系统实现新老系统全面切换。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退出历史舞台。
2006年3月20日,中编办批复同意设立“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为人民银行直属的“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2006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取得《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2007年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与环保总局联合召开了题为“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共建和谐环保社会--企业环保信息纳入征信系统”的新闻通气会。
2007年2月2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国家质检总局将向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等企业征信系统的使用者提供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的在线实时查询服务。
2007年4月17日,征信中心和征信管理局正式分设。
2007年6月18日,苏宁副行长主持召开第四次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领导小组会议。
2007年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为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机关,10月8日,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系统正式上线。 2008年3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工作会议在杭州顺利召开。
2008年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在上海举行揭牌仪式。
2008年12月,经中国人民银行领导批准,征信中心启动“融资租赁登记系统”建设。 2009年2月26日至27日,人民银行征信工作会议在济南顺利召开。
2009年7月20日,融资租赁登记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2009年11月19日,人民银行决定,任命王晓蕾同志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副主任。 2010年1月21日,人民银行党委宣布成立征信中心党委,任命王晓明同志为征信中心党委书记,并兼任征信中心法人代表。
2010年3月18至19日,人民银行征信工作会议在广东佛山顺利召开。
2010年4月14日,人民银行党委决定,任命曹凝蓉、陈波、汪路、王晓蕾同志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党委委员。
2010年6月26日,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成功切换至上海运行,并正式对外提供服务。
2010年9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服务收费试行标准等有关问题的复函》(发改委价格[2010]2071号)正式批复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自2010年10月1日起试行收费。
2010年11月5日,人民银行决定,任命曹凝蓉同志为征信中心主任。
2010年12月13日,人民银行决定,任命姚前同志为征信中心副主任、征信中心党委委员。

㈡ 腾讯的征信是什么时候开始发展的

帮你查下吧

㈢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是中国人民银行直属的事业法人单位,主要职责是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人民银行的规章,负责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动产融资登记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负责组织推进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业务归口征信管理局指导。人民银行于1997年立项建设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2004年2月,人民银行又启动了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同年4月成立银行信贷征信服务中心。 2006年1月,全国集中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成并正式运行。同年7月底,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升级成为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此期间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一直作为人民银行的金融信息化项目管理,与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合署办公。2006年11月,经中编办批准,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正式注册为事业法人单位,注册地为上海市浦东新区。2007年4月17日,人民银行党委决定征信中心与征信管理局分设。同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明确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为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机关,10月8日,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系统上线运行。2008年5月9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在上海举行揭牌仪式,开始北京和上海两地办公。2009年7月20日,融资租赁登记系统正式上线运行。2010年2月22日,人民银行党委宣布成立征信中心党委,并任命王晓明同志为征信中心党委书记。2010年6月26日, 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成功切换至上海运行,并正式对外提供服务。

㈣ 个人征信的发展状况

目前,个人征信业务又进一步向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领域拓展,与典当、担保、租赁等内机构开展了合作,容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企业征信系统采集了企业的各种商业信用信息,包括企业注册信息、年检等级、产品达标信息、税务等级信息、国有资产绩效考评信息、进出口报关记录、信贷融资记录和行业统计分析信息等。

㈤ 征信系统的建设背景是什么

现代金融体系的运转,离不开信用生态的支撑。征信作为信用生态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数据与应用之间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

我国的征信体系建设,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初。1932年6月6日,我国第一家信用调查机构———中国征信所,在上海宣布成立,标志着中国征信业的开端。这家机构由当时的浙江实业银行等五家银行发起设立,收集的信息比较简单,主要为当时的企业服务。据说该机构目前仍然在台湾经营。

自我国出现最早的一家征信机构到现在,已经有了八十多年的历史。但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征信业才进入了真正的发展阶段。纵观行业历程,大体可将我国征信行业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探索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后期—1995年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适应企业债券发行和管理,中国第一家信用评级公司——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于1988年成立;同时,为满足涉外商贸往来中的企业征信信息需求,对外经济贸易部计算中心和国际企业征信机构邓白氏公司合作,相互提供中国和外国企业的信用报告。

我国第一家社会化专业资信评估机构——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于1992年成立,在至今的十余年间创新开发了数十项信用评级业务,包括企业债券评级、短期融资券评级、中期票据评级、可转换债券评级、信贷企业评级、保险公司评级、信托产品评级、货币市场基金评级、资产证券化评级、公司治理评级等,为其后来开展征信业务积累了大量数据和经验。此后,一批专业信用调查中介机构随之相继出现,企业征信的雏形在这一阶段开始显现。

二、起步阶段:1996年—2002年

这一时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商品“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客观上对信用调查的市场需求也在增加,从而加速了我国征信行业的发展。在此阶段,人民银行及政府机构在征信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布局。

1997年,人民银行开始筹建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银行将企业贷款情况报给人民银行,录入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当企业向其他银行贷款的时候,银行可以到人民银行系统去查询以此来防止多头借贷、防范欺诈等行为。这一系统被业内视为企业征信系统的前身。

1999年,上海资信公司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个人信用征信系统——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

大事件

1996

人民银行在全国推行企业贷款证制度。

1997

上海开展企业信贷资信评级,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市进行个人征信试点。

1999

社会信用体系概念在我国首次被提出。

7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了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开始从事个人征信与企业征信服务。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上线运行。

2001

深圳市政府正式颁布了《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是国内首次以政府令形式发布的并首次为个人信用征信定规的政府规章。

2002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成地、省、总行三级数据库,实现全国联网查询。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等 零壹财经整理

三、规范阶段:2003年—2014年

2003 年,国务院赋予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职责,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征信事业迈出了前进的大步。

同年,上海、北京、广东等地率先启动区域社会征信业发展试点,一批地方性征信机构设立并得到迅速发展,国际知名信用评级机构也先后进入中国市场。

200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正式在上海挂牌成立。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央行征信中心已建成世界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征信系统。截至2015年末,央行征信中心有效覆盖8.8亿人信息,其中3.8亿人有信贷记录。

2014年,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机构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开展的企业征信机构备案工作正式开始。我国征信史上第一家拿到企业征信备案资质的机构是中诚信征信(备案号10001),至此企业征信开始走上规范化发展的道路。据源点信用方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完成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已超过135家,较去年年中的70多家增加了近一倍。

四、市场化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

随着监管和立法机构对征信行业重视程度的提高,相关政策法规的不断出台,我国征信行业逐渐走上规范化的道路,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今年6月,央行征信管理局日前向各大征信机构下发了《征信业务管理办法(草稿)》(以下简称《草稿》)。《草案》对征信机构的信息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对外提供、征信产品、异议和投诉以及信息安全等征信业务的各个环节做出了规范。

而刚刚过去的2015年更是被称为“中国个人征信市场化元年”。这一年里,人民银行、国务院等相继发布了多份指导意见或监指引,首次对个人征信机构的要求进行了细化,为中国征信行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制度保障。

2015年1月5日,央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公布了首批获得个人征信试点机构资格的8家机构名单。此举标志着中国个人征信业向市场化、商业化发展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在这将近一年半的时间内,以芝麻征信、中诚信征信为首的个人征信机构动作频频,各类个人征信产品层出不穷,包括芝麻分、万象分等个人信用评分,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中。

相对于新创生态聚合类征信机构(如芝麻信用),以中诚信为代表的三家老牌征信机构通过征集传统征信数据及部分特色行业或区域数据,一方面采用较为系统、成熟的征信模型和技术,深耕金融服务领域;另一方面,对多元大数据的使用以及创新互联网技术的研究探索,老牌机构们都在以积极开放的态度进行着。

以中诚信征信的万象分为例,据中诚信征信方面介绍,万象分是基于公司10多年为银行提供个人信用评分的实践,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优化升级的个人评分,从身份属性、信用记录、履约能力、行为特质、社交影响等五个维度综合考量个人信用,是300-900分区间内的综合信用评分。目前万象分大约能覆盖全国3亿用户。而之所以能够做到大范围覆盖和较为精准的评分,主要得益于中诚信征信在数据方面的先天优势。早在2002年,中诚信征信就已经开始以部门形式存在并着手开展征信业务。可以说,中诚信征信在起步上远早于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征信机构。而中诚信集团始创于1992年10月8日,是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从事信用评级、金融证券咨询和信息服务、征信服务、市场调研等业务的股份制非银行金融机构,至今已有十余年历史,无论是信用数据的积累还是行业经验的沉淀,都给中诚信征信公司在征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政策法规的出台,征信业未来将会向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已超9万亿元,预计2019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将超过37万亿元。目前国内有630家银行,近9000家小贷公司,近2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以及蚂蚁金服、网络金融等互联网巨头。

根据波士顿咨询中国个人金融市场模型预测,未来五年我国的个人信贷余额将以年均复合增长率14%左右的速度拓展至约55万亿,由此可见,未来几年征信市场将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各家征信机构如何在各自发展的同时共同塑造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找到竞合的平衡,将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㈥ 公共征信系统最早起源于哪国

几乎抄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拥有至少一家公共征信机构,而且一般拥有多家公共征信机构。近些年来,随着公共征信系统的建立,征信机构几乎又传遍了每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轨经济体。中国统一的个人征信系统已于2006年1月正式启动,企业征信系统预计也将于2006年上半年实现全国联网运行。
由政府(通常是银行监管者)运营的征信系统,我们称为公共征信系统(PUB-LIC CREDIT REGISTRIES,PCRs)。欧洲中央银行的行长委员会将公共征信系统定义为:“一个旨在向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以及其他银行监管当局提供有关公司及个人对整个银行体系的负债情况信息的信息系统”。大多数公共征信系统由中央银行或银行监管者经营,根据法律或法规,他们所监管的金融机构必须参加该系统。因此,大多数公共征信系统最大的数据来源是商业银行。法律要求各机构定期报送信息,一般来说,信息首先从参加机构流向公共征信系统;每家机构必须定期提供有关自己发放的每笔贷款的数据。公共征信系统将各家银行发放给同一借款人的贷款数据集合起来,以便得到该借款人总的负债情况。每家银行会自动得到有关它报送贷款数据的那些借款人的总体负债情况。

㈦ 中国人民银行的发展史

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2月,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银行。从1912年至1949年的37年期间,中国银行的职能发生了三次变化。1912-1928年,行使当时政府中央银行的职能;1928年中国银行被改为政府特许的国际汇兑银行;1942年中国银行成为发展国际贸易的专业银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政府接管了中国银行,同年12月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由上海迁至北京。1950年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1953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中国银行条例》,明确中国银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

1979年3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同时行使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职能,直属国务院领导。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改为中国银行总行,负责统一经营和集中管理全国外汇业务。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随后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分设,各行其职,中国银行统一经营国家外汇的职责不变。至此,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之下的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的各项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跨入了世界大银行的前列。1994年初,根据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部署,中国银行由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

2003年,国家选择中国银行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两家试点银行之一。

2004年7月14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的银行合作伙伴。

2004年8月26日,经国务院、银监会批准,中国银行以汇金公司独家发起的方式,整体改建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此基础上,引进了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深化内部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取得了长足进步。

2006年6月1日和7月5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2011年,中国银行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这是中国及新兴市场国家唯一入选的金融机构。

㈧ 美国征信历史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虽然美国仅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美国作为世界上最为发达的经济体之一版和文化上包容的国权家,其征信体系的发展也最为完善,值得我国借鉴。美国是移民国家,所以思想上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包罗万象的。 美国的国民是自私的,其个人价值观是自己利益最大化,然后个体之和大于整体之和。这方面积极的方面可以借鉴。我国是先国家利益,后个人利益,结果是某些领导在吞噬国家利益。 对外关系上尽量保护国民利益。 为了国家利益必要时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对外武力的使用。任何军事理论都不能取代实战经验的。 必要时对外国威胁到我国经济利益,甚至经济命脉的的产业进行必要 的施压,包括反倾销等。这方面中国太被动。尽管最后官司输了,但也可以拖垮他们的某系产业。 从经济发展展战略上,实现国富向民富转变。

㈨ 国内征信行业的现状及前景怎么样

我国征信发展情况概览

<img src="https://pic1.mg.com/_b.jpg" data-rawwidth="778" data-rawheight="2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8" data-original="https://pic1.mg.com/_r.jpg">
从我国的征信发展历史来看,其发展较为缓慢,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此对应的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假货横行、食品安全等一系列与诚信有关的问题时有发生,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存在严重的信用缺失。

未来信用体系发展展望
虽然我国的征信市场与国外差异较大,国民偏爱储蓄的行为观念也冠绝全球,与美国征信市场由于民众偏爱提前消费形成了鲜明对比,但随着国内经济的转型、刺激消费的措施不断兴起,消费领域各类贷款的持续增长,预计对征信的需求不断增长。伴随着2015 年1 月5 日央行要求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拉卡拉信用、深圳前海征信中心、鹏元征信、中诚信、中智诚征信及北京华道征信等8 家机构做好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预计我国未来的信用体系将以央行为主导,但一些互联网征信机构也将扮演着重要的地位。

在国内,即便是最成熟的央行征信系统也只覆盖了8 亿人,其中有交易记录可以进行征信的群体主要是那些有成熟稳定经济能力的人群,总量只有3 亿人。而另外5 亿人在央行征信系统中则只有基本信息,尚属征信的空白市场,再加上那些连基本信息都未被央行记录的人群,这反映了我们的征信系统建设仍然任重道远。从国内的发展来看,虽然目前银行有较为详细的储户数据,但仍不能将其中高风险和低风险的人群进行有效的区分,因而无法为这一群体提供信贷服务。面对这一问题,也许互联网征信可以为其提供更完善的覆盖。 互联网信用评级并不仅仅是对现有体系进行颠覆,而只是对现有体系进行补充,使金融机构对个人信用的判断更为全面更为准确。这么来形容,传统金融机构的系统是从正面来评判,但有时候一个人的正面可能不容易看见,而互联网征信则是从侧面甚至是背面来对一个人的情况进行描绘,并将其提供给金融机构,作为其判断这个人信用程度的关键参考。

以芝麻信用所构建的信用体系以及未来发展看,芝麻信用分根据当前采集的个人用户信息进行加工、整理、计算后得出的信用评分,分值范围是350 到950,分值越高代表信用水平越好,较高的芝麻分可以帮助个人获得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 芝麻分综合考虑了个人用户的信用历史、行为偏好、履约能力、身份特质、人脉关系五个维度的信息。
1) 信用历史:过往信用账户还款记录及信用账户历史
2) 行为偏好:在购物、缴费、转账、理财等活动中的偏好及稳定性
3) 履约能力:享用各类信用服务并确保及时履约
4) 身份特质:在使用相关服务过程中留下的足够丰富和可靠的个人基本信息
5) 人脉关系:好友的身份特征以及跟好友互动程度
未来授权芝麻信用获取更多个人信息将可提高信用评分与个人信用状况的吻合度。

1、市场化征信机构给社会带来的改变
<img src="https://pic1.mg.com/_b.jpg" data-rawwidth="753" data-rawheight="4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3" data-original="https://pic1.mg.com/_r.jpg">2、未来商业信用形态展望
<img src="https://pic1.mg.com/_b.jpg" data-rawwidth="732" data-rawheight="3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2" data-original="https://pic1.mg.com/_r.jpg">
我国的征信业一直以来的缓慢发展,则与政府未能对自身在征信市场中的角色做出明确的界定密切相关,但是随着十八大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明确,中国征信业尤其是企业与个人征信业的发展已迎来重点转折。

发布于 2015-06-14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没有帮助


举报



作者保留权利

收起

3
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H Howard,银行风险管理十年,CFA,CPA

Verallen、江西早、康仔

赞同

征信有两种,一种是Fico评分模型。其中的核心数学模型就一个,根据借款信息预测,再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应用不同的算法,预测客户的违约概率。 不同的变量不同的参数,是FICO的核心技术。用途是银行贷款审批风险定价等,夸张的情况,在美国没有信用的人寸步…

显示全部

征信有两种,一种是Fico评分模型。其中的核心数学模型就一个,根据借款信息预测,再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应用不同的算法,预测客户的违约概率。
不同的变量不同的参数,是FICO的核心技术。用途是银行贷款审批风险定价等,夸张的情况,在美国没有信用的人寸步难行,租房子找工作都需要看征信报告 ,评分高的人车贷保险都要便宜。
顺便说一句,次贷危机不是fico失败,是银行太贪婪,降低标准,滥用了。

一种是没有任何信用记录的人,如农民工社会底层就很难,这些人只能找高利贷征信系统zestfinance。主要是通过类似人肉搜索方法通过散落在各个网站论坛的借款人网络活动信息,非财务信息挖掘出信用相关的信息。
从数据科学家的角度来说,银行小额贷款都是数据创造者,数据必须分享,例,如银行都把数据提供给人民银行,人民银行生产征信报告。

大数据征信不是一个概念,起码要几年的数据,能分布式运算能力的机房,懂算法的几人团队。

一个银行或者信贷公司建个网站就是大数据征信,那就是炒作。

阅读全文

与征信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