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佛教建筑的历史文化

佛教建筑的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1-03-14 14:35:49

Ⅰ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建筑艺术的演变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多样,有宫殿、庙宇、住宅、祭祀及各种宗教建筑,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形式、意义和作用等。当然这些对我们认识和掌握古代建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有关佛教及佛教建筑的了解和认识很有必要,加大宣传和教育以保护现存佛教建筑更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佛教自西域传入我国内地后,便出现了新型的建筑类型,主要表现为佛教寺院、佛塔和石窟。伴随着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国建筑文化和外来佛教建筑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文化。
佛教建筑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建筑文化

伴随着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国建筑文化和外来佛教建筑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文化。

3.1 佛教建筑中国化萌芽阶段

佛教建筑的萌芽阶段是在汉代,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佛教教义尚不完备,中国的宗教观念尚未形成,因此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当时虽然已有传入佛教的经书和画像,但国外的建筑形式并没有传入,加之平民不能出家为僧,寺院数量不多,所以当时也未形成独立的佛教建筑类型,佛教建筑艺术仅处于萌芽阶段。最早建立的洛阳白马寺,是仿造中国宫殿建筑建造的,但已带有印度佛教建筑的风格,据说白马寺塔居寺之中心位置,四周建有殿房。根据印度佛教塔寺并重的传统观点来看,佛教初传中土之时,模仿多于创新,谈不上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文化

3.2 佛教建筑中国化兴盛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动荡,战争频繁,民众生活日益贫苦,佛教以其博大的解脱之道而得到广泛流传,并以空象之意盛行于世,佛教进入兴盛时期。自印度及大月氏来中国传教僧人甚多,同时其建筑艺术亦随之传入,此期中国佛教建筑主要以印度及犍陀罗艺术为范本。就石窟来说,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都是在这一时期修筑的。就佛塔来说,在《魏书·释老志》中曾提到:“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镲”说明当时盛行以塔为中心,周围环绕着僧房的佛寺布局方式即是印度佛寺常用的方式。此时不仅多层楼阁式塔普遍应用,而且仿效印度天祠建筑的密檐式塔也出现了。敦煌、云冈早期洞窟的佛像雕刻造型多具隆鼻细目长耳丰颐的特征,带有犍陀罗艺术风格。

总之,这个时期可以说是在传统建筑工艺基础上,大量吸收和模仿外来佛教建筑艺术的时期。

2.3 佛教建筑中国化成熟阶段

此阶段自6 世纪至13 世纪,相当于中国的隋唐至宋辽金时期,这一时期是佛教的全盛时期,也是它中国化的时期。这时期翻译过来的佛教典籍已极为丰富,随着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融合趋势的加强,佛教得到空前发展,并创立了不少新宗派。如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三论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每一宗都有自己的理论和修持体系,师道相传,谨守不变。唐统治者(除唐武宗外)实行儒、佛、道三教并行政策,使佛教得以昌盛,同时促进了儒、佛、道的融合。封建统治者利用儒学治世、佛学治心、道教养身的不同功能,使其作用互补,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至此,儒释道合一,佛教中国化完成。与此相应,佛教建筑也完全形成了中国式的宗教建筑。从唐代道宣所撰《关中创立戒坛图经》、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所绘的佛寺图像,以及相关文献的描述,可知这一时期的佛寺建筑是在通用型即中国宫室型的基础上定型化并有所发展。寺院布局逐渐向宫室建筑形制转化,以塔为中心转变成以佛殿为主体的纵向轴线布局,由三门(象征三解脱门,亦称山门)开始,纵列几重殿阁。中间以回廊联成几进院落,廊院式变成四合院式;在主体建筑两侧,仿宫廷第宅廊院式布局,排列若干小院落,各有特殊用途,如净土院、经院、库院等。如,著名的长安章敬寺有四十八院、五台山大华严寺有十五院。各院间亦由回廊联结。主体与附属建筑的回廊常绘壁画,成为画廊;塔的位置由全寺中心逐渐变为独立。大殿前则常用点缀式的左右并立不太大的常为实心的双塔,或于殿前、殿后、中轴线外置塔院。僧人墓塔常于寺外别立塔林。密宗传入后,又多供菩萨佛像,故多层楼阁式中置通贯全楼大像的建筑大兴,间接促使塔向寺外发展。唐代大型塔现存数十座,均为砖建。大部分为楼阁式,可登临。典型平面均为方形,这和中国“以方为贵”、“天圆地方”的观念有关;石窟寺窟檐大量出现,且由石质仿木转向真正的木结构。供大佛的穹窿顶,以及覆斗式顶,背屏式安置等大量出现,这些都表现了中国石窟更加民族化的过程;唐代佛寺中并出现戏场,更加具有公共文化性质;寺院经济大发展,生活区扩展,不但有供僧徒生活的僧舍、斋堂、库、厨等,有的大型佛寺还有磨坊、菜园。许多佛寺供居士信众生活的居士楼。总之,这个时期宗教艺术与民族传统紧密结合,向“人间佛教”转化形成了完全中国式的佛教建筑艺术。

3.2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现状

建筑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所属地区的地域特征等在群体或个体建成环境的反映,他往往是由一种本质的、自身的文化与非纯种的、靠吸收外来文化而新形成的文化结合构成。建筑文化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而前进、更新。其发展、更新有两条途径,一是靠自身更新的主动变化,这种变化方式与自身的文化关系是一致的、和谐的;另一种途径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是一种生硬的、被动的、无秩序的变化,但通过长期对自身文化的冲撞和渗透,推动自身文化发生相适应的转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种途径往往是同时存在,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进而实现实质性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一方面,外来建筑文化带来新的建筑设计理念和先进的建筑材料、施工方法无疑促进了中国建筑市场的发展,中国城镇化建设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另一方面,在中国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城市化的成就是非常表象的,在高度表象的背后我们失去了很多中国建筑文化的本身。我们对西方的建筑理念持有一种盲目崇拜的态度,忽视了本土文化,使得中国城市建筑毫无个性的现状。而佛教建筑的中国化正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产物,他是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结合的成功典范,对佛教建筑中国化的分析和认识,不仅可以看到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失衡,也可以为我们找到未来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方向。

4、佛教建筑中国化对当今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启示

从以上对佛教建筑中国化历程的展示,我们清楚地看到建筑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而进步,建筑文化是外来建筑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如今,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如何吸收外来建筑文化的精华,并与本土建筑文化相融合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值得我们深思。通过以上阐述和分析,笔者主要有一下观点:

①研究和学习佛教文化及佛教建筑文化对发展佛教、传播佛教文化、挖掘佛教精髓都是至关重要的,佛教作为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具有博大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精华,佛教建筑也有着珍贵的特征。历史上不同时期影响也不同,至今留下来的佛教文化遗址和遗物对今天来说都是非常的珍贵, 建筑没有传统也没有现代,他们是一脉相承的,没有这些传统的东西建筑学也不可能有更新和发展。我们应该尽全力去保护和修缮,并在不断研究中重视佛教文化传播。

②建筑是社会民生的标志,代表着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发展的水平,也见证了历史的演变。建筑的文化内涵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可以通过深入研究佛教建筑中国化的历程,在建筑现代化过程中,保持平衡发展步伐,走一条能将现代西方的优势和中国传统中的精华融合在一起的具有中国特色建筑文化的发展道路。

Ⅱ 佛教对中国历史文化有哪些影响

佛教自东汉后期传入中国后,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播和融合,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佛教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它又与中华传统文化相互相影响,改变着中华文化的内涵,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语言、艺术与民俗有着深刻的影响。
1、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佛教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文化,包含了很深的哲学思想。自从佛教传来中国,中国的传统思想观念,如宇宙观、人生观、道德观等便不断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佛教的一些概念、意识、理论、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逐步进入中国人的头脑。在经过长期的冲突和磨合以后,逐渐与中国原有的思想相融合,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一部分。
例如中国传统哲学注重以家长制的血缘关系为依据的伦理道德准则的论证,重视以治国安民为出发点的天人关系的考察,对人和一切生命的本源、对宇宙本体,虽也有涉及,但论证不深入,也不统一。虽重视敬神祭祖,“神道设教”,但对灵魂和死后的世界,缺乏神学论证。提出了性善、性恶等人性论和从凡至圣的说教,然而对心理的分析论证却比较粗糙。佛教的传入,以其庞杂的大小乘的宗教教义和哲学理论,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刺激和启发作用,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论证方法,从大的方面说,佛教理论中的时空无限、体用相即、心性净染(善恶)以及对心理作的细密分析,对心在解脱成圣中的决定作用的论证等,都对中国哲学的丰富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佛教的将宇宙本体(真如、实相、法性)与心性(佛性、真觉本心)相沟通的“理”概念的提出,禅宗的“即心是佛”、
“识心见性”的解脱论,直接推动了宋明理学的形成与发展3
。宋明理学关于天理和性、夭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理论,以及主静、主敬的修身方法,都直接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2、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深入到文学的各个领域。从文学理论到具体的创作技巧,从体裁文体到具体的创作内容,到处可见。
首先,许多佛典本身就是伟大的文学作品,如《维摩诘经》等,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次,佛教对中国诗文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五万余首唐诗,平均每十首就有一篇关于佛教的,尤其是佛教中的禅宗。其中王维、韦应物、魏源、李叔同的诗中都有佛学的痕迹。以王维为例。王维,字摩诘,即源自于《维摩诘经》。作为一名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用了大量的“空”字,因为佛教所言一切皆空。如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寒空法云地,秋色静居人”;再次,佛教对我国的小说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就有佛学的理念:孙悟空无论上天还是入海,甚至自称齐天大圣,但也逃不开如来佛的手掌;世间有菩萨、有投胎、有地域、有饿鬼。又如《红楼梦》中开篇就是一个僧人和一个道士的对话,贾宝玉最终出家,荣华富贵一切皆空;另外逻辑学一个源头——因明学就是来自佛学。
3、佛教对中国语言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语言的发展也有直接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汉语词汇上:汉语词汇有三分之一取自佛教或受佛教影响。像一些取自于佛教的词语,如刹那,在佛学本意是人产生坏想法的时间;世界,佛学本意是指过去现在未来称“世”,上下八方成“界”;天花乱坠,本是指乔达摩悉达多的讲法,得到众人的信服,甚至连顽固的石头都已经点头了;瞎子摸象,佛学是指众生被愚痴所障,不了解宇宙的真相;五体投地,本是佛教的一种礼仪。类似的词汇不胜枚举。受佛教影响的词语也很多,比如,“解脱”一词最早出自《史记》,本意是消减、开脱。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被注入了新的含义,即摆脱苦恼,得到自在。
另一方面,在汉语音韵方面,也可以看出佛教的影响。佛教文化是汉语文化的渊源之一,它推动了汉语语言方法论的变化。南朝时,人们在佛教梵声的影响下,把字音的声调高低分为平上去入四声,用于诗的格律,推动了音韵学的发展和格律诗的产生。在注音方式上,古代学者将东汉以来盛行的直音改为反切,也可能与梵语拼音的影响有关4。
4、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在中国古老的艺术长河中,佛教的影响同样是不可否认的。无论是在建筑、绘画、雕刻艺术方面,还是在音乐、舞蹈、戏剧艺术方面,都渗透着佛教的影响。
比如在建筑方面,佛教的传入大大增加了我国建筑艺术的光辉。据《后汉书·襄楷传》记载,延熹九年(166年),襄楷上谏桓帝曰:“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这是我国关于寺庙的最早记载。从此,我国的建筑样式加入了印度的建筑风格。从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可知,当时就金陵这个地方就有四百八十寺之多。而建筑寺庙者除了有僧侣,还有帝王和个人。建寺的缘由有的是为人祈福,有的是人民为帝王所造,有的寺庙则是作为居住地。我们还可以从《洛阳伽蓝记》记载永宁寺的盛景中窥探当时寺庙的壮丽辉煌。
在绘画方面,印度佛画的传入,对我国绘画的内容、形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刺激并扩大了中国人物画的表现题材,出现了描摹历代帝王像、孔子像、老子像的绘画品种;佛画创作运用的具有明显立体感效果的晕染法,给中国绘画带来了新的技法;佛教壁画的流行,促使我国佛道寺观迅速发展等。
而在音乐方面,佛教音乐称为“梵叹”。《高僧传》说:“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唤。昔诸天赞叹,皆以韵入弦管”。佛教为扩大影响,在做大的法事活动中经常伴之以音乐。南朝齐朝萧子良曾招致名僧,“造经贝新声”。北方寺院也盛行佛曲,在《洛阳伽蓝记》中有“梵乐法音,耻动天地”的记载。隋唐宫庭中设置“七部乐”和“九部乐”,西凉乐有舞曲《于闻佛曲》,天竺乐有舞曲《天曲》。明清时佛教音乐自成体系,有整理的管乐曲谱和歌曲6。因此,在中国音乐史上佛教音乐也占有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佛教在雕刻、舞蹈、戏剧等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随着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中国艺术中佛教的因素处处可见。
5、佛教对中国民俗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逐渐流行于民间。一方面,佛教里有许多节日,随着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融合,这些节日也慢慢越出了佛教寺庙的高墙,与中国的民俗节日相结合,走进人们的世俗生活,成为民间普遍的岁时风俗。如佛诞节、盂兰盆节、佛成道节等。另一方面,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影响了我国人民的传统信仰,给中国人的本土信仰增添了新鲜的色彩。“家家观世音,处处弥勒佛”景象充分说明了佛教信仰已融入了佛教的世俗生活。佛教的交易深入人心,如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等与中国原有的灵魂观念相结合,对中国的丧葬习俗产生了重大影响。佛教以慈悲为怀、不杀生的思想亦使民间形成了放生的习俗7。
6、佛教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民族,在科技方面为人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佛教在向中国的传播中,为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贡献也是多学科、多领域的。例如天文、地理、数学、医学等。特别是在天文历算和医学方面,如唐代的高僧一行,是中国古代天文历算史上的伟大代表之一;佛教的传入,也带来了南亚地区的医药知识,推动了我国医药的发展~

Ⅲ 最早的佛教建筑

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道坚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个民族的崛起,必有相应民族文化的兴盛,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五千年文明的美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一延续存在至今的国家。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以儒、释、道三教文化为中心的文明主体,佛教传入后,致力于中华文明的建设,并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佛教对中国伦理学的影响
一 佛教与中国伦理学
中国伦理学流派纷呈,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虞唐三代的天道思想形成始,至周季的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争鸣,及汉武帝罢黜百家而独尊儒术,而渐以儒家伦理为正统。中国儒家伦理学的范畴极为广博,依蔡元培先生之说,哲学及心理学为中国伦理学的前提,其他如“‘为政以德,曰孝治天下’,是政治学范围于伦理也。曰‘国民修其孝弟忠信,可使制梃以挞坚甲利兵’,是军事学范围于伦理也。曰‘攻击异教,恒以无父无君为辞’,是宗教学范围于伦理也。‘评定诗古文辞,恒以载道述德,眷怀君父为优点’,是美学亦范围于伦理也”。因此,中国伦理学涉及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学科。
作为正统中国伦理学的儒家,在宗法制度及家庭观念的影响下,以“三纲五常”为纲要,具有浓郁现实主义及人生化的色彩。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以伦理为基础,以“家天下”的皇权思想统摄六纪(即君、臣、父、子、夫、妻六纪),确定了君、父、夫的绝对权威,并以“忠”、“孝”为人生最高道德行为。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仁”为五常之首,是儒家理想中人格完成的圣人道德论,从其德言为“仁”,从其行言为“孝”,从其性言为“忠恕之道”。仁是重视生命的尊严,普济博爱的精神境界,并以“仁者爱人,知者知人”及“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来说明仁的道德论。
佛教东传初期,对中国传统伦理纲常来说可谓严重的挑战。儒家伦理为封建伦理道德体系,属于世俗的,即以神化君权结合家庭伦理观念,形成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而佛教伦理提倡种性平等,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理念,宣扬人人皆可成佛的平等自由思想,显然与儒家伦理相悖。佛教自称以解脱世间种种缠缚,证得具有“常、乐、我、净”四德的涅盘寂静境界为目标。因此佛教并不以世俗道德伦理为最高准则,而是以世俗谛基础,超越世谛的出世间伦理道德为归趣。这种圆融真俗二谛的伦理道德观,甚而不受现实伦理纲常的束缚,具有超道德的性质。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注重融摄传统伦理道德,即吸取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以补入世之不足,逐渐形成完整的中国佛教伦理学体系,成为中华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佛教伦理道德
(一)佛性论
中国佛教伦理学以对人的本质、本性的思考为基础,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神圣性,都具有解脱成佛的潜能。然而佛性受到烦恼妄想的覆盖而不显发,因而轮回六道,不得解脱。众生若能断除无明惑业,则见佛性,获得涅盘的永恒之乐。佛性论是佛教人性论的基础,为去恶从善、修行成佛提供了理论根据,对宋明以来的儒家道德修养论有直接的启示作用。
人人本自具足佛性,都可以成就佛道。在人性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尊卑贵贱之分,打破人为的阶级划分,让不同职业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在佛性论的思想下平等互利。这种超越狭隘民族主义、地方主义的理念,为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佛教客观分析了人性的善恶性质后,以佛性论性善恶学说来论证成佛及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据,为社会伦理道德提供了许多积极的思考,如一阐提成佛说,表明有罪众生虽然犯有严重过失,但不失其人性的尊严,因而应该给予起码的人道主义关怀等。
(二)因果报应学说
所谓因果报应学说,也称万有因果律,指善恶行为必将获得一定的善恶果报。佛教认为生命是永恒的,在业力的牵引下,轮回于生命的各种类型中,其类型大致分为六种,即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六道。天、人、阿修罗的境遇相对较好,属三善道,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生活在比较痛苦的环境中,属三恶道,也称三途(地狱为血途,饿鬼为火途,畜生为刀途)。佛教认为,未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修十善业上升天道,修持五戒转生人间,修福不修慧生于阿修罗道,贪婪的众生转生饿鬼道,造作恶业则堕落地狱,不明真理愚痴无智转生畜生道。六道升沉,全凭自己的心念和行为作主,而不是命运或上苍的安排。过去的行为影响现在的生活,现在的行为又影响着未来的命运,人在命运流程中始终占着主动的位置,从而形成佛教独特的生命观。
(三)佛教戒律学
在佛教伦理学中,戒律学始终贯穿佛教思想体系,认为“戒”为佛教总纲“戒定慧”三学之首,受到佛教界空前的重视。
戒与律原有不同的意义。戒音译为尸罗,意指行为、习惯、性格、道德和虔敬,引申为防非止恶义。律是梵语优婆罗叉的意译,一指禁制之法,一指诠量罪的轻重。而“戒律”并用,意谓维持佛教教团的道德性、法律性的规范。亦即‘律’指为维持教团秩序而规定的种种规律条项及违犯规律之罚则,属于形式的、他律的。‘戒’指内心自发性地持守规律,属于精神的、自律的。然而戒与律并非分离而行,而是平行地共同维持教团秩序。总之,戒的范围窄,律则包含一切律仪,如行住坐卧四大威仪也含摄其中。广义而言,“戒律”有戒、律、律仪等义,有规范身心,引生善果的胜用。
佛教一般以三聚净戒来说明戒律学。第一摄律仪戒是佛教分层管理的基本行为准则,即佛教教团所受的戒。摄律仪戒以消极的约束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其主要强调不许干什么,以自利为主。第二摄善法戒强调佛教徒的个人、家庭、社会等义务,并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远大理想,勤修一切善法,如四宏誓愿、六度和十善等。摄善法戒要求佛弟子积极面对现实,为营造众生的福祉作最大的努力,以利他为主。第三摄众生戒,玄奘译为饶益有情戒,即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广作饶益众生事业。为利益无边众生,甚至可以以一切方便行门,不受教条主义的约束,如看病、说法、报恩、救护、劝慰、布施等等。摄众生戒属自他二利结合,甚至具有超越伦理的性质,如为救护众人的生命和财物,以慈心杀盗贼,则不犯戒。
(四)佛教孝道论
佛教认为孝为人道的基本伦理准则,人而不孝,则连畜生都不如。父母恩沉似海,应如何报答?《五分律》卷二十说:“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并以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故当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必得重罪。”因而供养事亲为基本报恩方式。《梵网经》卷下云:“孝顺乃至道之法,故以孝为戒。”佛教将孝的观念与戒结合起来,认为孝道是成就佛道的必备因素,甚至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
佛教又将孝道分为世间孝与出世间孝,供给父母衣食等为世间之孝,以佛法开导父母为出世间之孝。出世间孝扩大世间孝的局限性,将所有的人作为自己的父母,“一切男子皆我父,一切女子皆我母”,而供养承事。这是超越家庭观念的普遍孝道论,为社会提供了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

佛教对中国哲学的贡献
一 佛教哲学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内容,同时又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两汉以前,中国哲学的发展与古代的传统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在魏晋以后,中国哲学在儒、释、道的冲突与交融中发展演变,最终形成以儒、释、道文化为主体的哲学系统。佛教哲学自两晋的格义化、玄学化,逐渐影响中国哲学,到隋唐佛教哲学高度发达,在中国哲学史上大放异彩。
二 佛教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一) 宇宙论的扩展
儒家以天地四方为界,六合之外存而不论。道家以“道”来表示宇宙的无限性。佛教以“三千大千”说和“劫波”说揭示了空间上多元层次性和时间上的多元阶段性,并以“华藏世界”的宏观宇宙哲学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佛教的宇宙观注重生命体在自然中的地位,认为有情生命和无情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情生命为有情世间,无情界为器世间,二者圆融一体,相互依存,协调统一。
(二) 本体论的深化
中国传统哲学的本体论不甚发达,佛教形而上本体论传入,如“二谛圆融”和“事理相摄”的理论,即分析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的相互辩证关系,使中国的本体论思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 心性论的开拓
隋唐以前,中国哲学侧重于天人关系的阐释,隋唐佛教后,因受到佛教涅盘佛性说和般若无知说的影响,儒家哲学也重点转移到心性之学上来,强调本心的清彻明觉和返本复性的功夫,形成一套系统的性理之学,这是接受佛教心性论薰陶的结果。
(四) 人生论的提升
佛教有丰富的人生论,如以悲苦人生论为基础的“四谛”说,着重认知这个世界的真相为苦、空、无常、无我的观念,并要求面对苦难的世间,去探寻苦的根源,寻求解脱诸苦的方法,最终导致永恒的快乐。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和积极济世的六度思想,丰富了人生智慧,使人从现实中得到超脱,获得不为凡情所动的保持自我能力,对中国的人生哲学发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
(五) 认识论的推进
佛教的法相唯识学长于名相的分析,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过程有极为细致的研究,以八识学说剖析精神现象,并以“种子说”、“薰习说”、“变现说”等阐述了系统的认识论,从而弥补了中国哲学缺乏独立的认识论之不足。
(六) 辩证法的丰富
佛教辩证法以华严学的“圆融无碍”思想为代表,打破一切人为的界域,将差别、矛盾、对立统一沟通起来,恢复世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的规律,是高度发达的辩证法。
第三节 佛教对中国文学艺术及科学技术的贡献
一 佛教与中国文学
佛教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文体,新的意境,新的命意遣词方法,也就是带来了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重大变化。在形式方面,佛教对于律体诗和俗文学(包括说唱文学、通俗小说、戏曲等)的产生有着直接的作用;在内容方面,主要主张就人生而观其无常苦空,就宇宙而知其变转幻化,从而为文人开拓了新的意境及超现实的想像力,表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 佛教翻译文学的形成
从汉末到西晋,安世高、支娄迦谶、竺法护等人采取直译的方法翻译佛经,“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宋高僧传·安世高传》)东晋以来,佛经翻译家逐渐创造了一种融冶华梵的新体裁——翻译文学,为中国文学史开辟了新的园地。如姚秦时译经大师鸠摩罗什主译的《维摩诘所说经》、《妙法莲华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等,译文宏丽优美,语意显明晓畅,为历代文人所喜爱,常被人们作为纯粹的文学作品来研读,对文学界影响很大。佛陀跋陀罗等译《大方广佛华严经》,文澜壮阔,宏伟瑰奇。昙无谶译《佛所行赞经》,传述释迦牟尼佛一生的故事,是一部韵文形式的传遍文学。这两部佛经的文学色彩极为浓厚,在文学史上的影响不小。中国汉魏以来,散文和韵文日益走上骈俪的道路,此时的佛经翻译家以朴实平易的白话文体译经,但求易晓,不加藻饰,这种新文体对改变当时中国文学的文体方向起了重要的作用,并深刻地影响了后代的文学发展。
(二) 佛教推动音韵学的和律体诗的产生和发展
佛教对于中国诗歌的影响十分巨大,一方面是伴随着佛教而传入的印度声明论,导致南朝音韵学上四声的发明和诗歌格律上八病的制定,从而推动了唐以来格律诗新体裁的开创;一方面是佛教的思想,尤其是般若学空宗理论和禅宗思想,给诗歌的内容以强烈的刺激,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使诗歌的面貌更为多姿多彩。
(三) 佛教导致说唱文学——变文、宝卷、弹词、鼓词的相继产生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佛教对于说唱文学和小说的影响,比对诗歌的影响还要显著。自南北朝以来,佛教为了弘法的需要,开始推行经文的“转读”、“梵呗”的歌唱和“唱导”三种宣传教义的方式。由于诵读、讲说、歌唱、赞叹等形式多样化,说唱结合不仅开佛教俗唱的风气,而且有变文之作,继之有宝卷、弹词、鼓词等文学艺术出现。
(四) 佛教为古典小说提供了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
佛教对我国古代志怪小说和神魔小说提供故事来源,启发艺术构思。我国上古文学作品注意“辞达”,风格质朴,不利于小说的创伤和发展。而佛教典籍则广取譬喻,以寓言、故事来说明教义,往往把佛理融化在华丽奇妙的文艺形式里,取得形象教化的成效。佛教典籍的流传,有利于打破中国小说的博物、逸闻、笑话等传统题材的束缚,为小说创作打开文阔的天地。六朝时佛道盛行,形成了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从而产生了许多志怪小说。如干宝的《搜神记》等。
(五) 佛教为中国文学语言宝库增添新的词汇
随着佛教典籍的翻译和流传,佛教典籍中不少优美的典故和具有艺术美的新词语,被引进了我国六朝尤其是唐以后的文学作品,其中源于佛教的成语,几乎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百分之九十以上。印度和中国佛教的新词汇丰富了我国文学语言的宝库,使汉语言的表现力更为灵活,为中国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 佛教与中国艺术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的佛教建筑及造像艺术等逐渐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文化与印度文化、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推进了中国艺术的发展。此时佛教的作用非常巨大。北方佛教重修持,立寺建塔,造像刻碑,蔚然成风。南方佛教重义理,诗歌、绘画、书法及佛寺建筑艺术盛极一时,与北方的石窟艺术等交相辉映。唐代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佛教建筑、雕像、绘画艺术,灿烂辉煌,登峰造极。到了元代藏传佛教的造像艺术传入内地,丰富了佛教艺术的宝库。本文拟从如下几方面写:
佛教建筑艺术——佛殿、佛塔和经幢
佛教雕塑
佛教绘画
佛教音乐

三 佛教与中国科学技术
(一)佛教与医药卫生学
佛教的养生论、禅学对中国古代的医疗、养生、健身和开发智慧有密切关连。禅定能使人断除烦恼,淡化欲念,纯净思虑,安适身心,自然能治病健身。西藏密宗的瑜伽修炼有益于养生,在僧人的推动下,藏医藏药有独特的疗效。
(二)佛教与印刷术
佛教为了传播文化,对中国印刷术的贡献杰出。
(三)佛教与天文、地理和历史学
我国僧人来往于丝绸之路,见识广阔,其游记域志对中国和亚洲地理学、历史学作出过重大贡献。如法显的《佛国记》,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为中外学界所推崇。
唐代僧人一行大师精于历象阴阳五行之术,是著名的天文学家,他改撰《天元大衍历经》,续成《魏书·天文志》,在世界上第一次算出子午线的长度等。
(四)佛教与园林种植学
佛教寺院的园林艺术发达,对中国园圃种植业有很大的英魂,其不仅林木花果种类繁多,而且引进国外新品种,培植奇花异木、菜疏药草,并向社会推广,如茶叶种植业的发展,僧人便有很大的功劳。
【基本概念】佛教伦理学 佛性论 因果报应学说 戒律学 孝道论 佛教哲学 佛教宇宙观 本体论 心性论 人生论 认识论 辩证法 佛教文学 翻译文学 音韵学 说唱文学 佛教艺术 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艺术 佛教与科学技术 医药卫生 天文、地理及园林种植学

Ⅳ 佛教在中国建筑史上有怎样的影响

影响巨大!
最大的影响就是佛塔。塔随着佛教自世纪初传入中国后,中国的工匠们将印度原有的覆盆式的塔的造型与中国传统的楼阁相结合,便产生了楼阁式的佛塔。因为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点,因此便派生出了各种不同风格、不同式样的佛塔。按塔的造型区分,有楼阁式塔、密檐式塔、瓶形塔、金刚宝座塔等。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塔,发源于印度,辉煌于中国,而誉满全世界!
其次,佛教文化的引入与发展为中华建筑带来新的样式,开创与拓展了中国建筑的风格与艺术形式。我国佛教的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佛寺和佛塔建筑上。佛寺建筑主要是融合了中国儒家思想理念,在尊卑等级有序的伦理教义的影响下,它的建筑特色为:主要建筑一般摆在南北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佛寺东西两侧配有伽蓝殿、祖师堂、观音殿、地藏殿、药师殿等。生活区有僧房、斋堂等。佛寺的正殿——大雄宝殿的木结构的屋顶饰以鸱尾,四角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斗拱逐层向外挑出,形成的装饰煞是好看。而柱础刻有莲瓣,十分秀丽。殿前有石台阶,两侧有回廊,再辅以精美的雕饰。

Ⅳ 佛教文化遗迹主要有哪些

冈石窟

在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 个,大小造像5100O 多尊。开凿时代在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公元46O—465 年)到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 年)之前。开始是由一个著名的高僧昙曜〔yào要〕主持,在武周塞开凿了五所石窟,这就是著名的“昙曜五窟”。其他石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所以这一规模宏大的石窟群主要代表北魏前期的雕塑成就。云冈的石雕技艺继承和发展了秦汉的艺术传统,又吸取了古印度佛教艺术的精华。佛像的形状一般是唇薄、鼻高、目长、脸颊丰满,肩膀宽阔,据说是模拟北魏开国诸帝的面貌雕塑的。昙曜五窟的五尊大像高大雄伟,神情可畏,显出举世独尊的气概。其中有一尊露天大佛,大耳垂肩,两肩齐挺,端坐窟前,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大佛像以外,其余众佛及菩萨弟子的雕像按品级决定大小分列两厢,周围再配上飞天和许多矮小的力士。云冈洞窟的形制较复杂,有不少仿木构建筑的雕饰、佛龛、宝塔、门柱等,为其他石窟所罕见。有的窟里有中心塔柱,第六窟内的塔柱及窟内三壁雕刻富丽精美,技法熟练,是云冈石窟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一个洞窟。

龙门石窟

在洛阳南25 里的伊阙,是我国石雕艺术的最大宝库。公元494 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第二年,比丘慧成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此后东西魏、北齐、北周、隋代都在前代未完成的洞窟中雕刻。唐高宗武则天时,这里再度成为贵族皇室造像的中心,盛唐以后才沉寂下来。现在保存的窟龛,据统计有2137 个。龙门石窟的形制比较单一,题材内容简明集中,大都突出主像。北朝雕造的洞窟最著名的有古阳洞、宾阳二洞、莲花洞、药方洞等。古阳洞开凿最早,窟中内容丰富,刻有不少佛教故事,龛上图案装饰多姿多彩。造像题记的书法古朴,著名的“龙门二十品”是楷书体系中魏碑的珍品,有19 品都在这座洞里。宾阳三洞以中洞费工最多,全窟雕刻完整,富丽堂皇,南北两壁菩萨含睇若笑,姿势优美。11 座圆雕大像雄健朴实,衣纹折叠规整稠密。洞内壁两侧有四层大型浮雕,其中《帝后礼佛图》最佳,可惜已被盗往国外。莲花洞顶刻有一朵大莲花,旁边的高浮雕大型飞天,婀娜多姿,优雅传神。洞中佛龛的构图和纹饰都很精美。药方洞主要是北齐所凿,洞口两侧刻着治疗疟疾、心疼、瘟疫等14O 多种疾病的药方,是唐初作品。与云冈石窟相比,龙门北朝时期的石雕写实能力大大加强,它上承云冈浑朴洗练的特点,下启唐代造像丰满圆润和愈益写实的作风。佛像的衣饰由偏袒右肩和通肩式变成了汉化的褒衣博带式,外貌以面相清瘦刻削和表情睿智为特征,体现了士大夫的审美理想。龙门石窟内唐前期的造像占2/3,比北朝更加兴盛。最大最有特色的洞窟是潜溪寺、万佛洞、奉先寺、看经寺等。潜溪寺内的主佛比例匀称,面部丰满,神情慈祥。右侧的大势至菩萨造型敦厚,丰腴圆润,双目俯视,是唐初雕塑艺术中的佳作。万佛洞南北两壁刻满1500O 尊佛像。主佛背后刻54枝莲花,每枝莲花上坐一尊菩萨或供养人像,布局别致。洞外的观世音像头部虽已损坏,但体态娇美动人,刻工尤佳。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露天大龛,主佛为坐像,有17 米高,形象庄严、温和、睿智,身躯和手的姿态都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心境,与慈祥的目光结合在一起,正是理想化的封建社会圣贤的象征。两旁的菩萨华丽端庄,表情矜持。天王硕壮有力,神态严肃,力士怒目圆睁、刚强暴躁。这组雕像不但各具特征,而且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艺术整体,标志着唐代雕刻艺术所达到的极高水平。看经寺则以29尊浮雕的罗汉像为最佳,表情刻画入微,生动有致。洞顶上的飞天衣带飘舞,具有韵律感。总的说来,唐代佛雕形体丰满健壮、雍容华贵,富有更多的人情味和亲切感。刀法富于变化,能表现出骨肉肌肤和衣饰的不同质感。人物既符合解剖原理,又适当加以夸张,尤其力士夜叉浑身肌肉突起,充满雄强的气势和向外迸发的力量。唐前期洞窟规模之巨大,雕像造型之伟岸,也非北朝可比,可说是充分反映了当时处于极盛时期的精神风貌。从北朝到唐代,外来的雕刻手法已与中原传统的艺术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因此龙门石窟是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代表。

悬空寺

始建于北魏晚期,是我国佛教古建筑中的一大奇观。这座寺庙距今约有1400 多年的历史。共有殿宇楼阁40 间,悬挂在恒山之麓金龙口西崖的峭壁上,崖壁呈90°垂直,陡崖上凿洞眼,插入悬梁,挑出崖外,再在悬梁上铺板立柱、构筑梁架,建成殿阁楼台。挑出崖壁较远的建筑下有立柱支撑。4O余间房从山崖南面一字排开,贴伏在崖壁上,地势极为险窄。据说此寺能够千年不坏,除了历代屡次维修外,还与它所处地势很少受到风沙侵蚀有关。可见它的建筑构思既奇特,又完全符合科学原理。嵩岳寺塔是北魏宣武帝时所建,是我国最古的砖塔之一。外部为12 角密檐式。所谓密檐,指檐与檐之间的塔身距离很短,各层檐下都不开门窗,有的只开一个小孔。嵩岳寺塔共15 层,外形呈抛物线,内部为八角,塔身四面有入口,这种形式在目前所存古塔中极少见。塔的建筑技术很高超,虽用青砖黄泥砌成,但历1400 余年,仍巍然屹立在嵩山。

少林寺

位于嵩山少室山脚下,始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造寺的兴盛时期。太和十九年(公元495 年),北魏孝文帝为天竺僧人佛陀建此寺。孝昌三年(公元527 年),南天竺人菩提达摩自称天竺禅宗第二十八祖,来中国传教,先到梁朝,后转到北方,在少林寺传播禅学,面壁九年,禅宗由此创立。所以少林寺是禅宗的发祥地。在历代兵火之后,少林寺几经重建。现有面积约三万多平方米。千佛殿内有500 罗汉朝毗卢佛的大型彩色壁画,面积约300 平方米。白衣殿内有少林拳拳谱,以及十三和尚救唐王的壁画,保存基本完整。相传少林拳也源于达摩。据唐代裴漼〔cuī崔〕的《少林寺碑》说,隋末王世充拥兵洛阳,少林寺僧志操、惠玚〔yáng 扬〕、昙宗等抓住王世俪涞闹蹲油跞释豆榍赝趵钍烂瘛R蚋ㄗ籼铺􊯗*开国有功,从此少林寺僧常习拳术,少林拳成为驰名中外的拳派。殿中砖地有许多凹坑,据说是武僧练功跺脚所留下的痕迹。少林寺西北五乳峰上有“达摩面壁洞”。西南有二祖庵,传说禅宗二祖慧可为向达摩学佛,站在门外等候,大雪没到膝盖也不动,还自断左臂以示心志坚定,终于得受衣钵。徒众为纪念他,就在他养伤的地方建庵。少林寺西的塔林。是历代和尚的墓塔,现存唐、宋、金、元、明、清各朝砖石墓塔22O 多座,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墓塔群。

响堂山石窟

北朝的佛教石窟和建筑大都始建于北魏。此外也有一部分始建于北齐。北齐有两个政治中心,一个在邺都(今河北临漳县);一个在晋阳(今太原市);来往于两都之间,必经河北邯郸西南的鼓山(今属峰峰矿区)。北齐文宣帝高洋便首先在这里造宫苑,建寺庙,凿石窟。因为在洞窟内拂袖搅动空气能发出锣鼓般的铿锵之声,所以名为响堂山石窟,分南北两处,在鼓山的南端和中部。一共有石窟16 个,大小造像340O 余尊。石窟外还有依山修建的许多殿台亭阁,规模宏大,气势壮伟。北响堂山石窟规模较大。九座石窟排列在鼓山中部天宫庙峰腰间,窟前有东西天宫庙等古建筑和一座八角九层的大石塔。九窟以北齐开凿的三大窟为中心,分南、北、中三组,每组有一个大窟。中组最有特色,窟门外峭壁上刻着两层石雕楼檐,外观如同楼阁。窟内整洁雅丽,佛像众多,四壁刻有浮雕花卉鸟兽图案。北组大佛洞宽阔幽深,大佛雄伟轩昂,造型浑厚匀称。虽经千年侵蚀,面部依然圆润光洁如新。南响堂石窟与北响堂石窟相距约15公里,在鼓山南麓。窟外土木结构建筑很多,层层叠叠。石窟毁坏严重。七座石窟分上下两层,其中千佛洞保存较完好,窟内凿有佛像1028 尊,窟壁上布满一排排小佛像,千姿百态。洞顶雕有伎乐飞天,手持乐器为舞蹈伴奏,衣带飘拂,体态优美,十分生动。

娲皇宫

也是北齐的建筑,在河北涉县城西北唐王峧〔jiāo 交〕沟的凤凰山上。据当地县志记载,北齐文宣帝高洋从邺城往晋阳,来往都要经过山下,于是在这里建起离宫,以备巡幸。又在山麓开了三间石室,里边刻着诸位佛尊的像。岩壁上还刻有佛经。这处离宫在山脚下有停骖宫、广生宫,山腰是娲皇宫。这是一座三层楼阁式建筑,建在高台上。从山脚沿十八盘路可进入宫中。主建筑约高20 多米,紧贴陡直的崖壁。山壁上凿有八个“拴马鼻”,用铁链拴住楼体,使楼阁悬在半山腰,楼内人满时,铁链就绷紧,所以又称“吊庙”。前有拜殿,两侧有钟鼓楼、迎爽楼、梳妆楼、灵官亭等附加建筑,楼殿均为琉璃瓦顶,雕梁画栋,镶嵌在绝壁上,更觉壮观。明万历年间在山崖上又刻“天造地设之境”六个大字。娲皇即上古神话中的女娲氏,传说她曾在天崩地裂时,炼五色石补天,斩断鳌足以立四极。神话也将她列为古代帝王之一,所以称为“娲皇”。

庐山东林寺

是魏晋南北朝期间南方佛教文化较著名的遗迹,由东晋名僧慧远创建,是我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佛教分大乘部和小乘部,净土宗是大乘部中一个有影响的宗派。它认为阿弥陀佛的世界是极乐的净土,人类世界是秽土,又提倡因果报应,营造塔庙,大修功德,多多念佛。由于这一教派的发展,佛教才真正深入到民间。历史上留下的佛教遗迹多数与净土宗密切有关。慧远20 岁时出家,东晋太元六年(公元381 年)入庐山,太元十一年(公元386 年)创建东林寺,在此讲学,又创设白莲社,倡导“弥陀净土法门”,后世推尊他为净土宗始祖,所以净土宗又称莲宗。寺前有一条虎溪,上有石拱桥,相传慧远送客不过虎溪桥。有一次他送山南道士陆修静和诗人陶渊明出山门,边谈边走,不觉过了桥,三人相视大笑。“虎溪三笑”从此传为文坛佳话。东林寺曾吸引国内外许多名僧来此求经拜佛,唐时极盛,有300 多间房屋。鉴真东渡日本之前曾来东林寺,与此寺智恩和尚同去日本,慧远和净土宗的教义也随之传入日本,至今日本东林教仍以庐山东林寺为始祖。

陶渊明故里

陶渊明和慧远的交往,仅是传闻。据近代学者考证,两人虽是同时代人,但二者往来的根据不足。陶渊明是我国最著名的隐士和田园诗人。生于公元365 年,死于427 年。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早年在家种地读书,29 岁才出仕。这时正当晋末乱世,他感到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39 岁时又回到田园。后因生活困难,又出去做彭泽县令,在官任上80 多天。有一次逢督邮来县,属吏告诉陶渊明应当束带迎接,陶渊明叹气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从此辞官归田,以后一直不再出来做官。陶渊明一生隐居不为沽名钓誉,而是看透了世道的虚伪和恶浊,不愿与世人同流合污。他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并写下了许多赞美田园纯朴生活的诗篇,开创了田园诗派。在这样的生活基础上,他提出了桃花源的理想,希望有一个不受王税剥削、人人靠劳动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这虽是空想,但反映了当时小生产者的普遍愿望。陶渊明的故居在今江西九江马回岭,离庐山不远。马回岭上有他的墓,墓碑上写“晋征士陶公靖节先生之墓”。距陶墓100 米左右,是与墓同时修建的陶渊明祠,祠外柳树很多,远处群峰隐约,风景优美。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在后世文人的诗文中逐渐转化为一个与世隔绝、超尘出俗的神仙世界,成了隐居之所的代名词。很多人为寻找桃花源的原型,提出了种种附会的说法。从唐代以来,最普遍的看法是认为湖南桃源县内的桃花源景色最为相似。唐代诗人王昌龄、刘禹锡、李群玉、杜牧,以及宋代文人梅尧臣、王安石、王十朋等都有篇章记咏这处桃源。唐宋元明清各代在此建了许多寺观。源前有两处门坊,上题“桃花源”三字。于是这里便成了古今游客所向往的一处名胜。

Ⅵ 总结我国古代佛教建筑的不同类型和不同时期的变迁

类型:根据已知的历史文献、考古发掘和实物材斜,大体可将流行于我国中土的佛寺划分为以佛塔为主和以佛教为主的两大类型。
特点:从构造的角度,中国古代寺院建筑的特点可以归纳为7项:
①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②保持构架制原则。③创造斗栱结构形式。④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⑤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⑥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⑦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可以概括为5个方面:①很少真正的建筑学理论。。②儒家传统的礼制思想是指导建筑创作的主要思想,而以风水堪舆之说作为补充。③充满了中国人现实主义的处世态度。。④标准化的建筑个体要通过建筑空间的组合来表达个性,建筑群体的布置是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处处反映着时间和空间结合的理性思维方式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⑤以象征主义手法表现特定的主题

Ⅶ 佛教建筑的特点

特点:

1、明、清佛寺的布局,一般都是主房、配房等组成的严格对称的多进院落形式。在主轴的最前方是山门——整个寺院的入口。山门内左右两侧分设钟、鼓楼。

2、正殿对于整个佛寺建筑群体是中心建筑物,它不论在建筑体积和质量,都在其他单体建筑之上。正殿左右配殿或作二层楼阁形式。正殿后一进院落,常建筑二层“藏经楼”。

3、多在主轴院落两侧布置僧房、禅堂、斋堂等僧人居住的房屋。北京的大型佛寺,如西四牌楼的广济寺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7)佛教建筑的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佛教建筑主要为佛教寺塔。古印度有名寺塔不少,如著名的菩提伽耶、那烂陀遗址,规模极为宏大。

东南亚诸国均有同类建筑。柬埔寨的吴哥寺窟,缅甸的仰光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阿富汗的巴米扬崖壁大佛像,都是闻名于世界的佛教建筑。

佛教最早是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入的,丝绸之路既是一条古代的贸易通道,同时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道,所以中国早期的石窟寺也随着佛教的流布出现在这条古道的沿途。

Ⅷ 佛教建筑的建筑艺术

提起新疆,映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是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姑娘、甘甜可口的哈密瓜和广袤无垠的戈壁沙漠,凡到过新疆的人都知道这里是我国穆斯林最集中的地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维吾尔人、哈萨克人都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随处可见的清真寺会使人产生一种身在中东阿拉伯世界的感觉。但你可知道早在一千多年前,这里的居民都是清一色的佛教徒,并且创造出了令世人瞩目的佛教石窟艺术,只是到了公元十一、二世纪以后,随着伊斯兰教势力的逐渐渗入,佛教才在当地渐趋衰亡直至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石窟是指开凿在河畔山崖上的佛教寺院,其性质如同地面建筑的寺庙,关于为何要到荒山野岭开凿石窟的原因,目前学术界还存在多种看法,共同的认识是石窟可以长久保存,正如唐代高僧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所载:“以国城寺塔终非永固,古来帝宫终逢煨烬,若依立之,效尤斯及……,乃顾眄山宇,可以终天……”于是在“州南百里崖中大造形象”。千余年来的风风雨雨也印证了这一事实,曾经辉煌一时秦宫汉阙、名寺圣殿留给后人的不过是考古学家从废墟中发掘出来的残砖碎瓦而已,只有那些远离繁华都市与战火纷扰的石窟得以保存为一片净土,蔚为壮观的雕塑与精美绝伦的壁画为我们展现出历史的原貌,因此,以敦煌为代表的石窟艺术被世人誉为佛教文化宝库是当之无愧的!作为佛教文化表现形式之一的石窟艺术起源于古代印度,随着佛教的传播于公元三世纪左右经中亚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并以此为据点逐渐东传,于公元五-八世纪在中原各地盛极一时。可以说,新疆是佛教系统地传入中国的第一站,并拥有我国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的早期洞窟受到新疆石窟佛教艺术的强烈影响,因此,探讨中国石窟的渊源和艺术传承就必须深入了解新疆石窟。新疆地区的石窟主要分布在自喀什向东的塔里木盆地北沿路线上,目前发现石窟遗迹的有4个地区,由西向东依次为古疏勒区(今喀什)、古龟兹区(今库车、拜城)、古焉耆区(今焉耆)和古高昌区(今吐鲁番)。从建筑形制上来看,新疆石窟比较多的发现有中心柱式塔庙窟、塑立大型佛像的大像窟、供僧人日常起居的僧房窟、供僧人修禅打坐的禅窟以及不同形制洞窟组成的洞窟组合,也有少量的禅窟群。5世纪以后,方形佛殿窟数量增多,还出现了中央设坛立像的佛坛窟。焉耆、吐鲁番一带常有在洞窟前接砌土坯前廓或完全用土坯砌筑的洞窟。这些不同形制的洞窟中常绘有壁画,原先多数还有塑像(现绝大多数已毁)。6世纪以前的绘塑内容主要是反映小乘佛教题材的释迦牟尼、交足弥勒菩萨和表现释迦的本生、佛传、因缘故事。6世纪出现了具有大乘性质的千佛。8世纪以后,中原北方地区盛行净土经变及一些密教形象传播到本地区,壁画布局和绘画技法也较显著地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
概括而言,新疆石窟可划分出三种艺术风格:其一为“龟兹风”,以克孜尔石窟为典型代表,主要见于古龟兹国境内,具体特征为塔庙窟、大像窟和侧道式僧房窟多见,壁画题材多为反映小乘“唯礼释迦”性质的本生、佛传和因缘故事,券顶壁画布局常采用菱格构图形式,画法上大量运用“西域式”晕染。此类石窟时代最早,为佛教初传中国与当地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实为中国佛教石窟艺术之滥觞,对河西及中原地区开窟造像的出现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对于研究佛教由西向东传播及石窟造像渊流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其二为“汉风”,顾名思义为中国内地的艺术形式,具有代表性的是库木吐拉石窟及新发现的阿艾石窟,这批洞窟的时代晚于“龟兹风”石窟,它是佛教在中原地区发展成熟以后,随着唐王朝对西域统治力度的加强,安西大都护府驻防龟兹,大批汉人和汉僧入居西域而带来的内地佛教艺术形式,壁画的题材为敦煌等地流行的反映大乘净土思想的内容,装饰图案也为唐代所习见的各式花卉、卷草及云朵纹。“汉风”窟是佛教由东向西回传的重要例证。

Ⅸ 简述中国佛教建筑的历史沿革

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我国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影响,塔庙里,以塔为中心,周围建以殿堂、僧舍。塔中供奉着舍利、佛像等,是寺院的中心建筑。晋唐以后,殿堂逐渐成为主要建筑,佛塔被移于寺外,多建寺前、寺后或另建塔院,形成了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佛寺结构。寺院坐北朝南,主要殿堂依次分布在中轴线上,层次分明,布局严谨。西藏的佛寺建筑,一般有庞大的建筑群,体现出汉藏文化融合的风格,北京的雍和宫,拉萨的布达拉宫,承德的外八庙等是这种建筑的典型。
参考资料:http://ke..com/link?url=OlkLM8p-fUZa99-i-dq2CGo1XpcZOB4wcIapFJ2Mx7x-_vHa#2

Ⅹ 佛教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详细点。)谢谢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佛教创建时,印度已经进入了封建领主统治的农奴社会。当时印度传统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种信仰。

以及婆罗门作为一切智的垄断者和神权统治的代表的地位开始动摇,成为众矢之的。自由思想家中出现了种种反传统信仰的沙门思潮。

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迦毗罗卫,是释迦族的一个王子。关于他的生卒年月,在南、北传佛教中,至今仍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但一般认为生活于公元前6~前5世纪。

他在青少年时即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29岁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译觉者)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

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80岁时在拘尸那迦逝世。佛教原来只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广建佛塔。

刻敕令和教谕于摩崖和石柱,从此遍传南亚次大陆的很多地区。同时又派传教师到周围国家传教,东至缅甸,南至斯里兰卡,西到叙利亚、埃及等地,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

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传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10)佛教建筑的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历史贡献:

1、哲学思想

从哲学思想方面来说,佛教思想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伦理道德的规范,对心理活动的分析,形成了深刻独到的见解和完整严密的体系。

佛教思想的核心是缘起,它否认有至高无上的神,认为事物永远处于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中。同时强调个人解脱和普度众生。

魏晋时期,佛教的哲学思想与道教合流,丰富了后期玄学的内容。隋唐时期佛教形成八宗,各宗对佛典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独有的理论体系。

宋明时期,儒家似乎反对佛教,实际上却又从思想上汲取佛教的精髓,形成了新儒---理学,朱熹的“一旦豁然贯通”就是脱胎于禅宗顿悟之说。

近代的改良派也从佛教汲取养料批判理学,如谭嗣同所建立的“仁学”体系,思想渊源之一其实就是禅宗。

2、社会教化

在教化社会方面,佛教传入中国,潜移默化地融入日常生活,并改善着社会的风俗习惯,首先表现在对人生观的改善,和对孝道的扩展上。

(1)人生观的改善

人都会思考自己“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问题,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人死如灯灭”的思想。但得益于佛教的传入,中国人才明白了“三世因果轮回”的人生真相。

所以,佛教缘起因果说为中国人所熟知,不仅改善了人生观,还极大地提升了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平,对减少社会矛盾产生了作用。

(2)对孝道的扩展

在中国,儒教和道教早已深入人心,尤其是依靠儒教的孝,立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佛教的孝道与儒教有根本的不同。

为追求真理、悟道而舍家离亲的佛教的孝道,在儒教看来是大不孝,佛教却认为这才是真孝,是拯救亲人的大孝。所以,佛教的孝主要强调精神的永久的孝。

剃发并非不孝,是暂时的表面上的不孝,但却是究竟意义上的大孝。出家是为了救父母,救曾经做过自己父母的所有众生。

另一方面,在家的佛教徒并不否定儒教的礼,他可以一边礼拜阿弥陀佛,一边尽儒之孝道,这种现世的孝同样是佛教所提倡的。

但即使在家之孝,其根本差别在于佛教不像儒教,不属于隶属关系,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所以它是自由平等的孝,并非义务,而是报答父母的感激之情的自然行为。

3、文化艺术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经长期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孕育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文艺家、教育家、旅行家等。

如被鲁迅先生称为“民族脊梁”的西行取经的玄奘、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鉴真等名人,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从文学方面来说,佛典的翻译,实为开中国翻译史之先河。

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典雅瑰丽的文学作品。《法华经》、《维摩诘经》、《百喻经》等佛教经典对晋唐小说的创作,起了促进作用。

从艺术方面来说,现存佛教寺塔有许多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一些宏伟的佛教建筑已成为各地风景轮廓的标志。

敦煌,龙门、云冈、大足等地的石刻成为人类艺术宝藏的一部分。佛教音乐具有“远、虚、淡、静”四个特点,达到了很高的意境。

另外,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语汇:“宗教”、“世界”、“实际”、“平等”、“不可思议”等其实都来自佛教。如果抛开佛教文化,恐怕今天我们连中国话也说不全了。

阅读全文

与佛教建筑的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