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打造历史文化五年行动计划

打造历史文化五年行动计划

发布时间:2021-03-14 04:59:02

A. 历史文化街区打造属于两山理论范畴吗

历史文化街区打造属于两山理论范畴
历史文化街区首先得益于其独特的历史,世易时移,历史岁月沉淀为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标志,并融入当地人独特的习俗,在居住生活之余,渐渐成为当地人时常光顾的休闲场所,最终因为本地人的活动,增加了地域化的独特生活场景和氛围,然后就对外地人构成了旅游吸引力。这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产生和演变过程,同样也是历史文化街区今后保护和发展的依据和规律。

历史文化街区不同于新建的所谓文旅小镇,新文旅小镇要么挖掘文化,要么植入文化,但由于时代变迁,即使复原了建筑景观,附会了历史文化,也给人物是人非的感觉,缺少的就是前人遗存的历史场景,尤其是人文情境。历史文化街区大都都处于城市的核心区,拥有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域文化。一般具有历史、地域、市井三种机理,并由此衍生出文化性、独特性、生活性三个特征,这三个特征基本体现了历史文化、生活化与生活景观化、旅游化。要在现代城市发展环境下保护并打造好这些历史文化街区,必然要从这三个特征入手。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都是历史孕育出的、因深厚的文化底蕴或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而青史留名的城市。这些城市不论曾是王朝都城,还是当时的政治、经济重镇,抑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一般都拥有珍贵的文物遗迹,而这些遗迹大都集中在历史文化街区内。上海和青岛是两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城市,也都存在一些现代历史文化街区。

多伦路,号称文化名人街,作为虹口区“抢救文化遗产、保护故居遗址”的标志性文化工程,成为上海都市文化旅游引人注目的新景点。街上林立着古钱币博物馆、奇石馆、藏筷馆、藏钟馆、左联会址和纪念馆、夕拾钟搂、鸿德堂等,其中景云里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陈望道、茅盾、叶圣陶、冯雪峰、周建人、柔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活动过的地方,多伦路因此有了“现代文学重镇”的地位。多伦路的路面用石块铺成,路两边的各式洋楼门面洞开,雅商云集,一路过去,褐红色的呈几何型图案的弹阶路饱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婉蜒地把人们引向尘封许久的历史深处,很是风雅。

B. 怎样利用成语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如果某个成语故事出在你那个城市,大力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利用可种手段。多方位多层次。
也可以搞出一些莫须有的玩意,比如诸葛亮借东风的七星坛,比如曹操的坟墓。

C. 挂牌文化保护院是否就得腾退

按照文化保护院宗旨,就是要保护好文物古迹等遗址,不得占有文物保护遗址。

D. 如何运营一个历史文化类型的特色小镇

历史文化型文旅小镇是指依托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历史遗产等类回型资源,挖掘答文化内涵,融入新型文化旅游业态,打造旅游目的地,如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彝人古镇,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韩城芝川水镇;依托历史遗产的乌镇,加入旅游创意、商业业态,成为古镇旅游的标杆乌镇。
前瞻产业研究院规划师指出,打造历史文化型小镇,一是要小镇历史脉络清晰可循;二是小镇文化内涵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三是要小镇的规划建设延续历史文脉,尊重历史与传统。
打造交通区位型小镇,一是要小镇交通区位条件良好,属于重要的交通枢纽或者中转地区,交通便利;二是小镇产业建设应该能够联动周边城市资源,成为该区域的网络节点,实现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

E. 如何将我区打造成历史文化展示区

创新机制,积极来探索社会源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新路径;深化改革,厘清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两大链条;稳妥推进,拓展免费开放服务内容范畴;整合资源,落实文化惠民工作举措,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为渝中市民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品质高雅的文化服务和产品。

从文化活动方面来讲,我们会结合元旦等重大传统节庆,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演出活动,做靓“激情广场大家唱”、半岛艺术节等群文品牌活动,扩大渝中文化影响力;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媒体宣传”形式,多渠道筹集活动资金开展“解放碑CBD广场周末音乐会”、三峡大讲坛等品牌活动;按照“一街一精品、一居一特色”的思路,广泛开展“嘉陵之春”、“珊瑚之夜”等街道、社区特色文化活动,调动全区骨干群文队伍经常性开展活动,形成“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高潮、处处有亮点”的生动局面。

F. 如何把历史文化ip化到打造特色旅游

一)明晰思路,复科学制规划
规划是龙头,是统筹城乡与区域发展的公共政策,也是政府调控城镇建设发展的最重要手段。几年来,在古镇保护与开发中,我镇坚持以统一规划为先导,以规划引导古镇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经营城市的理念规划古镇,结合地域特点建设特色古镇的总体思路,按照古镇规划与古镇发展主导思想相协调、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相协调的原则,于1997年始,相继编制了《黑井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黑井镇保护性规划》、《黑井镇保护性开发详细规划》、《黑井镇总体规划》

G. 北京是否将创新重点区域文物腾退保护

2018年7月27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五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北京市政府关于“聚焦‘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北京市副市长王宁代表市政府作报告时提出,北京将加快推进全国文化中心规划编制工作进度,完成老城整体保护和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五年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基本建立起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体系。

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还建议,北京应加快研究制定历史街区和名人故居等建筑的认定标准和挂牌标识的工作办法;将古建技艺传承纳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性保护的方案中,扶持首都特色传统建筑技艺的学术研究;妥善处理老旧厂房改建的文化空间在建设施工、消防安监、工商注册等方面的问题,让新型城市文化空间在“阳光”下运行。

数据显示,北京目前有世界文化遗产7处,是全国入选最多的省市,也是世界上世界文化遗产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全城共有备案登记博物馆179家,是全球拥有博物馆数量第二多的城市。

北京现有文艺表演团体811家。近四年间,北京每年演出约2.4万场,平均每天上演近70场。2017年,全市140家营业性演出场所演出收入达到17.17亿元。同年,776家京外院团在京演出。

H. 如何打造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一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领导和管理者思考的问题。本回文借鉴国际上对历史答街区保护的经验,提出了中国也应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街区,并提出了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完全有条件率先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依据,并对平江历史街区的保护,尤其是利用,即可持续利用的保护提出了建议,即把平江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成为苏州文化遗产(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的集中展示街区。

I. 宜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宜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五年行动计划”。
1、挖掘整理、编纂制作民间传统文化产品。收集整理、复制保存、制作展示民间传统文化的原始文献、典籍、手稿、谱牒等;挖掘整理、编纂出版、制作发行具有本土气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或乡村历史文化、民间民俗文化(乡风习俗)的文化产品(如书籍、影视作品等)。
2、修建和提升民间传统文化场馆(场所)。修建具有本土特色、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长廊(园地)、文化广场、文化场馆;抢救性保护修缮、展示利用具有重要文化内涵的历史文化遗存;提升现有名人故居、历史纪念馆、革命展示馆等管理运营实力和水平。
3、举办民间传统文化展览展示展演活动。策划举办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展览活动;策划举办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间民俗文化展演活动;策划举办具有本土特色的民间工艺、制作技艺的传承展示活动;民间传统文化社团的其它重大活动。
4、加强民间传统文化社团队伍建设。筹备组建民间历史悠久、面临失传、群众喜爱的文化社团;组织民间传统文化的培训、传授,培养文化骨干和文化能人;扶持活动经常、有较大影响、在市内外获得较高荣誉的民间传统文化社团。
具体

1、宜兴市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扎实开展名镇、名村、名馆、名居、名址挖掘、保护和建设工程;
2、组织开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修复工程;依据规划深化各项保护措施和建设工程,保持和延续古城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3、科学论证启动了以展现丁蜀镇作为“紫砂圣地”的历史文化风貌和蜀山古南街(潘氏宗祠)、葛鲍家族聚居地等保护修缮工程;
4、启动建设宜兴市博物馆、吴冠中艺术馆等一批艺术场馆,扎实开展吴冠中故居等与名人相关的历史遗存的修缮;
5、启动周铁镇、张渚镇、徐舍镇鲸塘村等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鲸塘老街和徐舍老街经过修缮,恢复历史旧貌;
6、周铁镇为尽快申报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启动开展了城隍庙修缮、“塘河水韵”重现、历史街区修复三大工程,目前已全部竣工。
发展
1、位于宜兴市新街镇唐南村的骆驼墩遗址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骆驼墩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为研究太湖西部的史前文化提供了新材料,填补了环太湖西部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2011年10月29日,骆驼墩文化论坛在宜兴举行,与会的中国考古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骆驼墩遗址对于研究太湖流域乃至长江下游史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亟须开展进一步的保护利用与发掘。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表示,骆驼墩文化和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是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共同开发了长江下游的环太湖地区,加速了长江下游的文明化进程,并最终导致良渚文化踏上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2、国山碑位于宜兴市张渚镇善卷洞景区,是三国时期东吴末帝孙皓所立,是中国现存仍能看清字迹的最早的封禅碑刻之一。2012年9月8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山碑”文化论坛在宜兴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文史专家学者在论坛上畅谈国山碑的历史文化、书法艺术、地震史料价值,并就“国山碑的保护和利用”等议题深入研讨,对“江南第一碑”三国东吴国山碑进行系统性“揭秘”。与会专家认为,中国历史上早期帝王封禅活动见于记载的不多,而以石刻形式记录封禅活动的则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国山碑作为封禅碑亦更显珍贵。同时,国山碑碑文清晰地展现了书法用笔由篆入隶,结字由圆变方的整合变通中的演化过程,是汉字演化不可多得的极好标本,对今人进行篆书、篆刻创作仍有很好的启发借鉴意义。
3、宜兴是中国最古老的陶瓷产区之一,享有“陶都”的美誉。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弘扬陶瓷文化,宜兴市于2009年、2010年、2011年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成功举办“陶都风”系列展览。2011年5月10日,由宜兴市政府主办的“陶都风——中国宜兴陶瓷艺术深圳展”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开幕。来自陶都宜兴的250多件套紫砂、均陶、青瓷、精陶和彩陶为深圳市民及粤港澳地区文化艺术界人士、收藏爱好者献上了一场“紫玉金砂”的文化盛宴。2013年5月5日至8日,以打响“中国陶都·陶醉中国”城市品牌、传承弘扬陶瓷文化、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在宜兴市丁蜀镇拉开帷幕。本届陶瓷文化节期间,在中国陶都陶瓷城博览中心展厅举办的中国陶都宜兴陶瓷艺术展,精选了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师的精品佳作近500件套集中展出,举办了陶瓷文化论坛等活动,有关方面为新授予宜兴的“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陶瓷出口基地”揭牌,揭晓了宜兴评选的十佳优秀青年陶艺家和十大经典紫砂壶器型,为6位陶艺界的国际友人颁发了荣誉证书。宜兴将以本届陶瓷文化节举办为契机,进一步密切与海内外朋友的交流合作,努力传承和弘扬陶瓷文化,推动陶瓷产业繁荣创新,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产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4、2013年4月12日至14日,由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宜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中国宜兴·古代铜镜学术研讨会”在宜兴召开。来自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文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古铜镜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就历代铜镜铭文、制造工艺、图案的内容题材与艺术特征、社会生活背景、思想文化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期间还举办了《莹质神工 光耀阳羡——宜兴民间收藏铜镜精品集》首发式及《宜兴民间收藏古代铜镜展》,宜兴铜镜收藏以数量多、品种丰富、品位高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关注与称赞。

阅读全文

与打造历史文化五年行动计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