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帝制转民治重大历史意义

帝制转民治重大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21-03-13 15:36:04

① 中华民国的建立具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是 孙中山先生及同盟会领导中国人民了推翻260多年满清统治,建立在中华大地上的,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建立,在20世纪初的中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政治上,中华民国的成立宣布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爆发,然后全国形成连锁反应,各地革命党人纷纷响应,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政府在南京成立。在孙中山的主持下,3月11日,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同时,中华民国政府宣布焚毁刑具,停止刑讯,严禁买卖人口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人民自由和权利。
经济上,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措施,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们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这样,国内实业团体纷纷成立,开设工厂、设银行都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里有了显著的增大,实现了自身的第二次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日益壮大。
民族关系上,中华民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民族的平等。中华民国采用五色旗为国旗,由红、黄、蓝、白、黑组成,分别象征中国汉、满、蒙、回(穆斯林)、藏五大民族。虽然和我们今天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相比,仍然有很大的不足,但是和满清政府的一族独大相比,已经是个明显的进步。
文化教育上,中华民国政府主张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禁止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这些措施使得新生的国家的教育不再是培养只会读书的无用文人,有利于西方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在这样的教育下,民主共和的观念占据了人民的大脑,封建帝制的思想被逐步抛弃。中国人的身份开始由臣民向公民转变
社会风气上,中华民国倡导“自由、平等、友爱”的公民道德,“老爷”、“大人”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先生”,男子不再蓄辩,头上可以出现多种的发型,女子不再缠足,以大脚示人也不为丑。
对外关系上,中华民国虽然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但新生的政权不再是洋人的走狗,而且革命的暴力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使其无法在中国建立起有效的统治秩序;同时,中华民国的建立,也为同一时期亚洲其他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在中华民国的影响下,亚洲形成了新一轮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当然,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加上外有帝国主义的干涉,内有立宪派和旧官僚的破坏,中华民国的政权很快就被袁世凯篡夺,中国并没有因为政权的变更而改变社会的性质,但辛亥革命后,民主主义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中国人民革命的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当。正如江 泽 民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上所说: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② 第一次神会大转型,封建转帝制,第二次帝制传民治,两次转型存在怎样的不同

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型态之发展.盖可综合之为三大阶段,亦即封建、帝制与民治是也。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从帝制转民冶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吾侪及身而见之中国近现代史之阶段也。(一)思想变迁与第一次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 思 想(礼乐文化到百家争鸣) 影 响
经济结构
政治结构
思想变化 道家 无为而治、朴素辩证法 儒术独尊,外儒内法
自耕农经济
中央集权政治

儒家 仁、礼、义
法家 法治、中央集权、奖励耕战
(二)20世纪初东西方文化论战与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 思 想(传统文化到新文化) 影 响
经济结构
政治结构
西方文化的传入 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五四后宣传马克思主义 思想解放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三)两次转型及思想变迁的主要差异
内部发展所至/外部冲击与内部发展双重影响;
封建—帝制/帝制—民治;
治理社会安定人心/荡涤封建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中国传统思想/近代西方民主思想;
封闭/开放;
影响面小/影响面大。
(四)总结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思想家的任务是为社会和本阶级编造幻想,……思想家或理论家编造幻想并不是出于好奇或别出心裁,而是现实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中国史上两次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思想主张都是在原有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发展变化而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的背景下产生,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但因其出发点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差异性,由此而导致了文化影响的扩大和深入,并进而影响社会转型。
还有一个 孙孙 可不可以不写错别字???????????

③ 封建帝制民治分别是什么制度

封建制度是在中国西周时期和西欧中世纪出现的,以贵族统治阶层层层分封,占有土地和农民(或农奴)等财富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其基本形式是封建等级制和庄园制。中国的封建制正式形成于公元前11世纪,结束于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也就是始自周朝建立,止于秦统一六国。
帝制,就是君主专制政体,以一人终身担任国家元首,并且国家元首通过家族世袭的方式进行更替的政体形式,小至有名无实,大至绝对专制。中国自秦始皇时期起,形成了一整套由皇帝制度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沿用两千余年。直至辛亥革命才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民治,即人民参与治理。主要包括三层含意:一、法律本身来源于人民的权利,是人民共同意志的反映;二、国家的一切权力起源于人民的权利,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机关都起源于人民,经人民选举产生。它们的一切行为都要受法律调整,要接受人民的监督,不得有任何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权力;三、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理国家,人民不仅是立法主体,更应当是实施法律的主体。——常识制度篇。

④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1 成祖迁都后,北京及其周边成为明朝的核心统治地域,汉族政权对华北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2 由于首都距离长城很近,中央政府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调动军队抵御侵略。成祖本人就曾以北京为基地五次北伐元朝的残余势力,北京在军事指挥上的优点是处于后方的南京无法比拟的。同时,天子戍边的气势以及皇宫和先帝陵寝俱在前线的事实,使朝廷上下在面对危机时更有抵抗的决心;例如土木堡之变、京军覆灭之后,明朝坚决地组织了北京保卫战,而不是像西晋、北宋一样放弃北方。 3 北京的营建使北方的生产和人口迅速恢复。但是,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城市,京师对物资的大量需求无法就近解决,必须依赖于大运河从江南转输。因此在明清两朝,漕运均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地位。漕运的繁盛带动了运河沿线市镇的发展,如扬州、临清和沧州等,进一步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

⑤ 封建 帝制 民治 分别是什么时期

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共出现两次转型。 第一次大转型,自公元前4世纪“商鞅变法”起至汉武帝和昭帝之间,实现了从封建转帝制,历时约三百年。此次转型是自动的,内部矛盾运行的结果。第二次大转型,发端于鸦片战争之后的辛亥革命,此一转型时间至少为二百年,顺利的话,到本世纪中叶方能基本完成。此次转型是受外来刺激而行,是被迫的。 源出唐德刚“历史三峡”政治理论

⑥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封建转帝制和帝制转民制两次转型存在怎样的不同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封建转帝制”和“帝制转民治”“两次转型”存在怎样的不同?(4分)
(2)根据材料二,选择“两次转型”中任一次,试论述这一转型是如何完成的?(6分)
(3)综合以上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某一“社会转型”历史时期的理解。(10分)
答案
(1)原因和方式不同:第一次由“经济大变革”引发“政治体制”上的主动转型,即“由于我们内部的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促使我们的社会政治结构非转型不可,那是主动的”;而第二次由“外来侵略”引发“政治体制”上的被动转型,即“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后才被迫开始”。(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第一次:春秋战国,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急剧变革。历经500年的逐渐积累,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汉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完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其他能围绕核心知识展开叙述也可,如西周“封邦建国”体制的确立——春秋战国的连年征战——秦的统一——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3)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按五个不同层次回答给分)
第一层次,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 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视角:仅结合某一社会转型期某一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进行单一维度地解释。
视角:能结合材料一“社会转型”概念或材料二“两次转型”的说法,就某一社会转型历史时期的多方面表现进行论述。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视角:能综合材料一、二的观点,在第三层次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社会转型”历史时期的某些普遍性现象或规律性认识。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
视角:能对问题的核心概念——“社会转型”,作出比较准确的理解,如可以就和这一概念的广义、狭义方面进行把握和理解;也可以就“社会转型”时期普遍性与特殊性等特点进行论述;还可以从“社会转型”历史时期发生原因和背景、表现、启示与思考等方面进行分析。

⑦ 概述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1949年1978年三次工作重心转移的背景,内容和每次转移的重大历史意义。

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的文家市决策,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意义)开创了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是”工农武装割据”形成的前提条件.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衷重心必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意义)有利于夺取城市政权,促进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同时也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方向问题.

1978年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意义)促进农村\城市中的经济体制改革,生产力发展,促进人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形成.

阅读全文

与帝制转民治重大历史意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