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营的发展历史

营的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3-13 07:09:43

㈠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发展历程

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在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到了春秋战国,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和小农经济的形成,开始出现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此后,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便成为封建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一、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从西周到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要地位.其特点是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宫府按行业设工官管理,工匠集中在工官监督下生产,其资金雄厚,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致,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管理严格,推动了手工业技艺的提高,代表中国古代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但是由于产品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劳动者被强制劳动,因此生产效率低下,阻碍手工业进步.
二、私营手工业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私营手工业产生于春秋战国,此后因封建国家的重农抑商政策,长期处于夹缝之中,在曲折中发展.明中叶以后在许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雇佣众多工人的大规模手工作坊或工场日益增多,并从中孕育出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计日授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
三、“男耕女织”式的家庭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从秦汉时期开始,“男耕女织”式的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形式渐趋稳定.家庭手工业成为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成为封建经济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因其阻碍商品交换而成为新经济因素产生、发展的最大障碍.

以上内容源于网络。。。。。。。。。。。。。

㈡ 下营的历史沿革

,下营镇正式挂牌。将原昌邑市卜庄镇荣乌高速公路以北大韩家、廒里、北张家庄、郇家、辛庄、小韩家、小刘家、常家、军营、小姜家庄、北赵家、北王家、李刘、裴家、吕家、西下营、东下营、曹家店、后柳、前柳、小院、大院、火道、滩子、北二甲、东辛店、胡家道口、冯家、海眼、张家寨、沟崖、王家庙、纪家、高家、杨家等35个行政村划归下营镇管辖。

㈢ 旗下营镇的历史沿革

清朝嘉庆元年(1796年)前,此地为四子王旗牧地。道光十六年(1836年),山西省清源(今清徐县)杨姓等12户农民相继来此开荒种地,因村中古庙前有一较高旗杆而得名。旗下营镇四面环山。北有棋盘山,南有斗金山.东有平顶山,西有无名高地。大黑河的两条主要支流在镇南汇合,一条由卓资山方向来,由东向西在镇南通过;一条由察哈尔右翼中旗方向来,由东北向西南在镇东通过。旗下营镇是由土默川到达卓资、乌兰察布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都曾有重兵驻守。

㈣ 康巴训练营的发展历史

训练营历史极为悠久,训练营的最早建筑是明末清初来自中国内地的双胞胎兄弟李力和李君修建的木结构房屋。李氏兄弟去世后义子日本人东乡次郎继续在此收授汉藏弟子,以后继续传承到了19世纪末。清末民初西藏形势动荡,英据印度势力北移侵入藏南传统藏区。印度独立后这里被印度划入阿鲁纳恰尔邦,开始迁入印度人。
20世纪60年代中印战争后,中国军队虽然势如破竹攻入印度,但随后撤军并未占领这片土地,随后印度移民大量迁入,但这里依然依据传 统只招收汉藏弟子。X逃亡印度后,随行的几万僧俗藏人离开家乡迁徙后谋生极为艰难。因为英国人很好赌博,占领印度漫长的几百年里刺激了印度赌博业的发展,造成印度的地下黑市拳市场非常发达。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里,金钱诱惑和生存压力之下,不少无业藏族青年进入黑市拳界博命挣钱。李氏传人起初是希望靠武技帮助藏族青年谋生,于是不再约束弟子是否进入黑拳界。又因这批藏族弟子中以康巴藏区来的最多,所以六十年代末开始黑市拳界便称这里为康巴训练营。
七十年代末,东乡次郎第十二代孙东乡化仁,汉名李阳开始把训练营正规化。李阳正式将这里定名为康巴训练营,除教授传统武技外,又从中国大陆、日本聘请来十几名格斗高手、优秀退役特种兵军官做教练。

㈤ 中国部队营房发展史

机场营房是空军部队战斗力、凝聚力生成的重要支撑。人民空军的发展史,既是武器装备现代化的进程史,同时也是一代代“空军机场营房人”用艰辛和忠诚托起通天之道、铸造铁打营盘的创业史。
60年来,伴随着空军现代化建设步伐,机场营房建设在保障部队作战训练、工作生活的进程中,走过了4个发展历程,不论是临战状态的土跑道、干打垒营房,还是以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现代新概念营房为标准的第4代军营,都是心血的结晶和智慧的象征。
从“零”到建设信息化机场营房
新中国成立伊始,空军机场营房建设可以说是“从零起步”,创建了空军机场营房保障体系,开展应急勤务保障。直至1953年,空军机场营房工作基本上是从接收、保护、管理和利用国民党及日伪军留下的老旧机场营房开始的。在此基础上,空军建立了机场营房修建管理机构和修建部队,在东北、华东地区新建整修了一批开办航校急需的机场和战备防御机场,并着手开始建设和管理固定的军营,为适应空军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1954年至1976年,是空军机场营房工作,特别是机场建设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空军完善了空军机场营房保障体系,并全面开展机营勤务保障工作。空军在东南沿海地区、西线和纵深地区新建、扩建、整修一批机场、阵地、指挥所等战备工程设施,建成了一大批机关、部队和院校营房,为空军作战训练、保卫西南领空、开辟雪域航线和调整空军战场布局创造了重要条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军队建设迈上和平发展轨道,空军机场营房保障开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期间,空军确立了新的工程建设指导思想,开创了机营工作新局面。这一时期,战备工程建设提上了日程,住房制度改革迈开了实质性步伐,机场营房建设内涵大为拓展。许多部队走出山沟,住进楼房,营以下部队住房整治和院校、科研用房建设成为工作重点,空军开始有计划、周期性建设制式营房。
进入新世纪,中央军委着眼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总体目标,空军开始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突出军事斗争机场营房准备。这一阶段,机场营房建设的重点,从保生活转到保战备;保障的内容,从营以下部队拓展到新组建部队营房、营区综合配套整治、士官家属来队住房;管理改革范围,从房改拓展到营房保障社会化和联勤改革,空军机场营房工作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战备工程建设发展壮大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黄金岁月”,也是空军后勤加速发展的“辉煌时代”。
近年来,空军战备工程建设投入从上世纪70年代末每年不足亿元,逐步增长到现在的每年XX亿元,实现了由保障一般武器装备向保障新型武器装备的跨越。尤其是“九五”以来,以建设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为重心,按照“急用先建、确保作战,分类建设、突出重点”的原则,突出“容得下、防得住、供得上、指挥灵”目标,加快了战场设施改造步伐,在较短时期内相继建成以XX个骨干机场、XX个地下指挥所、XX个导弹雷达阵地为主体的战场设施体系,主要方向的机场营房保障实现了由保障第一、二代战机向保障第三代战机的跨越式发展,为军事斗争机场营房准备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某雷达阵地和某新机场两项工程荣获国家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同时,机场营房系统从系统规划起步,围绕增强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机营保障能力,研究提出了相关思路和措施。
目前,空军非战争军事行动机场营房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实现了从基本保障到科学保障的跨越。“转型”建设时期,各级机场营房部门在完成重点战备工程建设任务的同时,组织完成了国庆阅兵、奥运安保、抗击冰雪灾害以及抗震救灾等机营保障。先后组织了如皋、黄陂等10多个阅兵机场配套建设工程,保障了受阅部队按期进驻;完成了空军驻京部队的综合整治改造,为北京奥运会创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机场营房系统紧急调运19300件(套)野营装备,组织清理废墟43.3万立方米,平整场地84.4万平方米,拆除危房31.2万平方米,整修道路49公里,搭建临时小学3所,医院1所。
更为重要的是,机场营房系统的标准研编和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由“分散”向“集成”,由“条块”向“体系”的跨越。机场营房全面落实“科技强军”的指导思想和“科技兴机营”的发展战略,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全面提高空军工程建设水平和工程质量,深入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与技术创新,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其中,1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31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13项获优秀勘察和优秀设计奖。
现代化营房实现历史跨越
截至目前,空军基层部队营房建设已历经4次升级换代,实现了由传统型、分散型向统一规划、建制推进、系统发展的跨越。从地窝子、土坯房,到干打垒、简易房,再到基本配套的制式营房,到正在建设的现代化新概念营房。
新世纪以来,机场营房坚持以空地勤和解决基层部队急难问题为重点,统筹解决部队战备必需、生活急需、发展所需的机营保障问题。航空兵部队空勤宿舍全部达到两人一间或四人三间带卫生间标准,85%以上的地勤宿舍整修一新,95%的地面部队消除了危房、满足了住用,安排了169个新组建、增扩编和部署调整部队急需营房配套建设,对200余个基层直属分队进行了整建制推进建设,为450余个基层单位解决了住房、吃水、洗澡、供电和取暖问题,安排了11个旅团部队营区综合配套整治等,建成了一大批“规模适度、平战结合、信息智能、生态和谐”的新一代营房。
空军现有军用土地XX万亩,营房XX万平方米,管理使用好这笔资源一直以来都是空军部队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空军各级机场营房部门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立足自身实际,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科学管理,狠抓落实,逐步形成了营区房地产正规化管理、军用土地资源管理两大体系。目前,空军近400个团以上单位营区达到正规化管理标准,军用土地竞价转让方式全面落实,研制成功并在业务系统推广《空军机场营房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面走上了房地产管理的精细化轨道,使营区房地产正规化管理迈上法制化时代,实现了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信息化管理的跨越。
如今,空军住房建设实现了由保障基本住用需求向讲求宜居质量的跨越。同时,贯彻落实军委、总部确定的“三结合”住房保障体系,为空军3.3万名离退休干部建设了安置住房,实施了56个干休所营院营房综合整治。在北京、西安、上海等大中城市为2.8万名在职干部、职工集中统建了经济适用住房,特别是解决了1300多名驻边远艰苦地区干部的后顾之忧。投入10多亿元,新建改造旅团部队干部住房和士官家属临时来队住房4.2万套,被誉为凝聚军心的“造福工程”。随着上世纪80年代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确立,空军营区环保绿化建设开始从单一造林绿化向环保生态绿化推进,由单项治理向大规模综合治理、由创建园林式营区向创建绿色生态营区的历史性转变。空军完成300余项军事特种污染源治理及60余项水污染治理工程,三荒造林150余万亩,建成300余个园林式和绿色生态营区,实现了由一般绿化向园林式绿化、由绿色营区向生态环保型营区的跨越。

㈥ 沈阳回回营的发展历史

现存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元代《沈阳路都城隍庙碑》记载。清太宗为了奖励有功德回族将领特划此地给回回们世代居住。因位于小西门附近,回回来自西域,念故,所以称这里为西关即回回营。
著名回族将军铁奎(明朝靖难战中遇害铁玄将军后人,铁玄将军遭到明成祖迫害,其后人逃到关外广宁,明末,努尔哈赤崛起,在广宁战役中,铁玄后人及其他迫害明朝回族将领后人(如冯国章后人)均归附努尔哈赤,从此迁往沈阳,成为清朝世代将军,清朝入关后,铁、冯家留在盛京镇守)于1625年率领回族同胞建立清真寺,至今该寺近370年历史,成为省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辽宁省内最大清真寺。每年不同时期接待外国穆斯林学习和访问。
大清入关后,留下回族铁家和冯家镇守盛京(沈阳冯家是明朝冯国胜将军后人,因明朝皇帝迫害,后人逃到关外,后来成为清朝世代将军。)。
乾隆时期,西关地区聚集回回人口逐渐增多,除了做官的将领也有商人及闯关东民生的回回们。回回营地区也扩大,即北至今北站附近,南至房地产大厦以北,东至故宫,西至北市等。一个清真寺满足不了所有穆斯林需求。冯家(世代将军)在北部回回营地区又建立清真寺,史称北清真寺。清末又建立东清真寺。在大清盛世时期,盛京(沈阳)西关回回营地区有三座清真寺。后来又有左宝贵将军在此。
清末,闯关东的增加。从关外大批进入盛京许多回族同胞,慕名住进西关回回营里。再次使西关回回营面积扩大,人口增加。同时,回族经济开始复苏。出现小本经营各种清真食品如王记饺子馆、王家片粉炖肉馆及杨家吉庆堂的建立。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张作霖时期的奉天,尤其第二次直奉战争。以张作霖胜利结束。张作霖号召在奉天(沈阳)建立如上海城隍庙、北京天桥的热闹商市。当时奉天依旧是西关回回营为市中心,经过几年的经济,使回族商人增多。几个志同道合回族商人建立奉天第一商场,以股东形式成立,地点在西关回回营,商场内全部是回族经济。这是西关经济繁荣时期。
五十年代末至文革期间,西关回回营受到迫害最大,尤其清真寺。1950年因公私合营,一场大火,奉天第一商场消失在火海中。文革时候,回族经济受到影响,从此回族经济萧条。
八十年代,恢复经济,改革开放。政府准予回族同胞自主经营,基本都是以在市场上做小商小贩为主。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建立西关回民市场大厅,以经营回族饮食为主,满足回族群众日常生活需要。
2001年回族小区改造,建立回民社区,经济以回民大厅和清真美食街为主。

㈦ 双龙营镇的历史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双龙营镇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镇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努力克服了各种自然灾害,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全镇经济二十多年来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镇属居民收入逐渐增加,硕果累累。2005年底,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16969万元,财政收入613.4万元;粮食总产量27650吨。
双龙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十一五”期间的工作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照科技促效益”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稳步发展粮食的基础上,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重点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壮大烤烟、辣椒、旅游三大重点支柱产业,培育畜牧业、林业、蔬菜、林果、生姜五大特色产业,突出城镇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教兴镇三个重点,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两大目标,把双龙营镇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㈧ 市场营销的发展历史

市场营销学于20世纪初期产生于美国。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及市场经济专的发展,市场营销学发生属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市场营销学演变为现代市场营销学,其应用从赢利组织扩展到非赢利组织,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当今,市场营销学已成为同企业管理相结合,并同经济学、行为科学、人类学、数学等学科相结合的应用边缘管理学科。西方市场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同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哲学的演变是密切相关的。美国市场营销学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其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1.萌芽阶段(1900~1920) 这一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提高,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商品需求量亦迅速增多,出现了需过于供的卖方市场,企业产品价值实现不成问题。与此相适应市场营销学开始创立。早在1902年,美国密执安大学、加州大学和伊利诺大学的经济系开设了市 场 学课程。以后相继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匹茨堡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开设此课。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市场营销研究的先驱者,其中最著名的有阿切·W

㈨ 新营村的发展历史

新营村以驻地村得名。原属三十八都,民国属营南、营北保二保,1949年解放后辖于新营乡,1958年公社化后为新营大队,1984年称新营村委会。

阅读全文

与营的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