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對中國歷史惡搞的看法

對中國歷史惡搞的看法

發布時間:2021-03-09 09:43:22

① 面對惡搞文化,你有什麼看法

惡搞時代的到來,不能單純的解釋為青年一代的墮落和道德迷失。而僅僅是市民文化的一種,是在當今社會壓力過大和生存空間紛繁卻又內心寂寞的新的社會轉型期間的青年一代的自我發泄和娛樂的途徑而已。這種市民文化應該高於普通的文化,屬於網路市民文化的一種。單就其製作者而言,主觀惡性應該是微乎其微的,筆者有時也會在枯燥的校園生活之餘寫出一點帶有惡搞性質的「大作」來,但卻從來沒有說是刻意以此貶低和嘲笑他人。

惡搞的結果,本來也是應該與金錢沒有關系的。眾多人士在評論相關事情的時候總是把金錢的誘惑和惡搞作為必然的聯系來批評。但是就很多網路惡搞的本身來說,僅僅是以娛樂為目的而已。何況,在目前這個多元化的社會大環境里,出現這類事情,我們應該可以把它理解為在一個經濟多元的社會環境驅動下的文化多元化的發展。多元的文化雖然不能適應全部社會成員的口味,但是其既然能夠長期存在並且迅速發展,那至少也能證明其還是具有一定的文化魅力的。

所以,坦然的來對待網路惡搞,無論喜歡與否,請君一笑了之。

② 對惡搞和篡改歷史的影視劇的看法

現在的古裝劇可以說都是現代劇,只不過借了古人的樣子而已,甚至談不上篡改歷史,壓根就不是歷史,包括那些所謂的歷史正劇也一樣

③ 有沒有關於中國歷史的搞笑段子 😔

東晉孝武帝司馬曜(362年-396年),東晉的第九個皇帝,在位時間是372年至版396年。
晉孝武帝由於權對他當時寵信的張貴人開玩笑說:「你已經快要三十歲了,按年齡應該要被廢棄了」,導致當晚張貴人一怒之下殺了他,享年36歲。
由於當時的太子司馬德宗愚昧軟弱,權臣會稽王司馬道子又相當昏庸,於是無人追究此事。而張貴人在這件事後,不知所終。有一說是張貴人趁皇宮一片混亂,收拾金銀細軟潛逃,自此史書上再不見關於她的記載。

④ 對於當代學生惡搞古代詩人的看法

我不贊成學生的做法,這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不尊重。可能學生認為沒有什麼大不了,但卻反映了學生文化修養亟待提高。

⑤ 談談你對中國歷史的看法

你的問題太大了

⑥ 對於惡搞現象的看法

靈魂殘廢的惡搞現象2006-09-11 19:47材料一:去年12月18日,電影《無極》上映的第四天,31歲的自由音樂人胡戈用5天的時間精心構思了一個絕妙的劇本,然後又花費4天的時間,在自己的電腦上,用一套名為「Vegas」的視頻軟體,完成了被無數網友奉為經典PV的《饅頭血案》。

材料二:小胖的惡搞讓多少人記住了哪個小孩,如果要是一個名人被這樣惡搞的話,還不知道要掀起多大的風波呢,可憐的一個小胖最終也沒有聽說過什麼訴諸於法律的傳聞。而一個「後舍男生」也是繼芙蓉姐姐菊花姐姐之後的一個網路傳奇,當然如今的「章魚村」以及「吉祥三寶」都被人惡搞起來了,只要背後有故事有搞頭自然就會有人仗劍而出。

材料三:前不久,長沙廣廈新村小區旁的一家大飯鍋飯店竟然以油畫《開國大典》做宣傳,畫中加上了一句廣告語「同志們大飯鍋成立了」……而飯店二樓的橫樑上也貼滿了毛澤東等領導人工作、生活的圖片作為裝飾。

近兩年來,「惡搞」似乎已成為社會上一種流行現象。誠然,互聯網於悄無聲息之中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娛樂方式。當電視娛樂和紙介娛樂越來越同質化而毫無創新的時候,人們開始渴望一種新鮮的、更刺激的娛樂方式來打破日常生活的乏味和平靜。於是,「網路惡搞」應運而生,並帶給人們無限快感,「網路惡搞」也很快由網路媒體走向其他媒體,由媒體走入現實生活,但同時也滑向了道德和論理的反面。如果說「惡搞」做為娛樂,帶給人會心一笑愉悅心情的演繹,那還是可以令人接受的,本來就是娛而樂之,通過滑天下之大稽以逗民眾開心一笑,本無可厚非,但無厘頭到拿國家和民族感情當玩笑,的確是觸犯了價值觀、道德觀的底線。

筆者昨晚看到央視的一檔節目,請來了董存瑞生前戰友做嘉賓,其用意居然是應對業已成風、時下流行得正歡的「惡搞現象」,針對董存瑞到底是不是英雄一事現身說法,該嘉賓幾乎是老淚縱橫,的確令人痛心,英靈何安呢?!這是我們整個民族的一大悲哀。

有人說,這是人們用自娛自樂來屏蔽那些他們不喜歡的娛樂,用解構的方式對權威、嚴肅、正面的東西進行嘲諷,用無厘頭來緩解自己的郁悶,這樣說的確也不無道理,或許這也正是「惡搞」的初衷。比如由央視三套製作的叫什麼心靈的節目,人們經常看到「明明」、「孫大聖」等熟悉的面孔牽頭「惡搞」,掌聲和笑聲都是事先設計好的,電視完全不顧你的感受而製造出一些可以代替你感受的效果,那麼網路也自然可以對人們日益退化的神經肆意蹂躪。

而現實是「惡搞」走向了現有主流文化的背叛和顛覆,將正常的道德、倫理,甚至人性踐踏於腳下。如一些喜歡惡搞的網友所言,「這是純粹來自民間的娛樂。我們最擅長的就是用不規則的,電視上、紙媒體上看不到的話語方式,用逗笑的方式讓大家高興。」如一些所謂的「80後作家」拿「道德良知當玩笑」,這些來自草根的誇張的「搞笑」和「惡作劇」,「不肯遵循任何幽默的規律,隨心所欲地挑戰著人們日漸萎縮的想像力和笑神經」,也突破了人之為人的精神藩籬,確實過了頭了。

作為一種傳播媒介,互聯網上越來越多的不健康、不文明、不道德和不真實的信息傳遞使網路露出了「魔鬼的猙獰面目」,「惡搞」成風便是最為直接的表白,但網路只不過是死的媒體,真正露出猙獰面目的是背後操作的那些人、是一股從國外刮來的歪風邪氣。這股歪風邪氣一到國土便迫不及待地以顛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無厘頭表達來解構所謂「主流」的表現形式,是廣泛存在於不良思維中有悖正常社會倫理和媒體倫理的「失范現象」,而這種「二十年未曾目睹之怪現狀」很快流竄於現實生活,的確是到了正義可忍耐之邊緣,必須加以遏制。

無疑,「惡搞」具有強烈的眼球效應,當然,也有一些個商業利益,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能夠通過信息優勢誘導更大的需求,利益主導是其背後無可替代的「元兇」,在某些商家眼裡,利益從來都是凌駕於道德和人性之上的,而傳統媒體參與「惡搞」早已不是什麼新聞,在「惡搞」這一「嶄新的擁有無限支持的文化形態」面前,傳統媒體也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不分是非曲直、污染民眾精神空間的「始作俑者」,它看似滿足了人們追逐娛樂、享受自我的權利,其實這些只不過是媒體商業利益下虛幻的衍生品和相關壟斷者製作思維的枯竭信號而已,而一些主流傳媒的「隨波逐流」也暴露出某些資源的佔有者對基本是非判斷能力和判斷意識的集體缺失。

如今,社會進入了多元化時代,文化的多樣性、價值觀的多元化,使得原有的正統文化逐漸失去了主流的統治地位,而新的娛樂元素開始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市場份額。影視作品形式多變,娛樂節目花樣翻新,網路文化更是日新月異地快速發展,娛樂對象從普通人到明星、名人,各種版本的改編、剪輯、「惡搞」層出不窮,通過顛覆傳統帶來快感,通過受人追捧帶來滿足感和自我實現帶來成就感,都使「惡搞文化」得已滋長蔓延。不得不承認,「惡搞」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網路娛樂形式之一。但這所有的一切都不應該成為可以強奸倫理和人性的借口。

第18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國網民人數達到了1.23億人,可見網路已經成為當前極為廣泛而滲透性極強的傳媒平台。當代青少年的成長,對媒體依存度也越來越高。在媒體越來越市場化、網路等傳播手段越來越現代化、生活環境越來越時尚化的同時,「惡搞」正給青少年的成長環境製造了不可迴避的污染,產生了嚴重的誤導,這既暴露出當前某些引導輿論的媒體和從業人員社會責任感的缺失,也透射出在追逐市場利益中值得警惕的道德滑坡現象,這種現象若任其泛濫成災,將遺患無窮。

那種試圖藉助傳媒顛覆幾代人心中的英雄形象的行為的確是惡性的、喪失人性的、發人深省的「靈魂殘廢」。如果說把雷鋒與一位女同志的正常書信交往硬往「姐弟戀」上貼的做法無聊可笑的話,那麼,把英勇抗日的鐵道游擊隊員醜化為臟話滿口的參賽歌手,就是對民族英雄和先烈們的大不敬,是對民族精髓的反叛。

它破壞了人們賴以生存的基本社會秩序和良知,同小泉拜鬼為軍國主義招魂一樣值得高度警惕!

希望所有有著正常良知的國人利用一切可利用之途徑對這類「極其惡性」之事件形成人人喊打之態勢,決不予其以任何可成長和喘息之空間,以最威猛之手段將其消滅於萌芽之中,還民眾精神生活以潔凈環境,讓烏煙瘴氣不再隨風飄搖!

⑦ 對中國歷史的看法

有人說中國文化是謀略型的文化。歷史中充滿暴力,恐嚇,欺騙。比如黃袍加身,假仁假義的鬧劇,帝王將相謊話連天,仁者愛人缺乏實際操作性,空口支票。都是騙人的伎倆。

⑧ 關於中國古典文化惡搞的看法

惡搞可以讓綳緊 嚴肅的神經暫時脫離正常軌道 游離於傳統之外。本是一種自嘲 於放鬆。可現在的惡搞文化已經完全惡俗化了 挖空心思的惡搞只會是小丑般拙劣的表演。惡搞之風伸向古典文化 只能說是國人道德感的淪喪,中國人向來處於矛盾當中 總是在不斷否定自我於推翻傳統中 因為我們對歷史總是自卑的 在這種復雜的心理下產生的惡搞 總是帶有一點嘲諷於侮辱

⑨ 根據所學知識對惡搞英雄人物的網友或媒體提出幾點建議

1、英雄人物應該被尊重

英雄並非是任人塗抹的歷史符號,而是一個民族精神的象徵,是一個民族前進的旗幟。記的郁達夫在悼念魯迅時說過: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一個可悲的民族,而一個擁有英雄而不知道愛戴他擁護他的民族則更為可悲。誇張一點說,「惡搞」不僅會淡化我們對英雄的懷念,長此以往,還可能會使我們失去楷模,失去進步的方向。

2、網友以及媒體要懂得適度控制

網路「惡搞」對於青少年會造成許多不良的影響。由於他們沒有經歷過革命戰爭年代血與火的考驗,很多青少年不知道革命經典的來龍去脈,在「惡搞」這種手段影響下,就產生了一些思想上的誤區,會影響他們對革命歷史的正確認識,對其思想道德、價值觀念的形成,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即使在現代文明、自由的社會里,經過長期歷史考驗、洗刷而留下來的經典,也是不允許隨意娛樂化的;幾千年燦爛文明留下來的文化傳統,也不允許庸俗化。

(9)對中國歷史惡搞的看法擴展閱讀:

惡搞主要模式:

圖片經過二次加工編輯,製作成對話形式,或者藉助軟體製作成gif的形式,也能達到惡搞的效果,到2014年,網路流行的有搞笑gif、腦殘對話等。

其次惡搞的對象也與當時的熱點話題相關。

把「惡搞」一詞真正推到中國網民面前的是胡戈,但是有人卻提出祖師爺應該追溯到周星馳,他的「無厘頭」為「惡搞」做了鋪墊。他的《大話西遊》更被奉為「惡搞」之《聖經》。

⑩ 如何對待歷史上的是是非非

歷史就是過去發生的事,是一種客觀存在。歷史研究的科學性,就在於它對過去客觀存在的真實再現和思考。尊重歷史事實,就是要把歷史自身的真實作為判斷歷史結論的唯一標准,堅持真實為本。只有這樣才能認識歷史的真面目,判斷歷史的功過得失,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歷史不是「面團」,不能任人揉捏,不可隨意編造,不能濫施斧柯。不負責任地歪曲歷史、篡改歷史、偽造歷史、調侃歷史,必然嚴重損害歷史的嚴肅性和真實性。我們已有這樣的教訓,「文化大革命」期間,片面強調「歷史為政治服務」,實用主義、貶低歷史泛濫成災,嚴重敗壞了馬克思主義史學聲譽,一度使歷史從科學變成了偽科學。
強調尊重歷史事實,既要反對史學研究領域對歷史的歪曲、篡改和偽造,也要抵制文藝領域對歷史的「戲說」和「惡搞」。尊重歷史事實,對史學研究來講,就是要堅持我國史學「秉筆直書」的優良傳統,把符合歷史的真實性作為史學研究的第一要義,信守史德,堅持「慎辨」,不搞「曲筆」,不寫「誣書」、「穢史」,對歷史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在文藝領域,歷史題材作品不尊重歷史事實的問題應當予以重視。文藝不僅要娛樂大眾,更要承擔起傳播知識、教育人民的責任。因此,文藝領域對歷史的「戲說」、「惡搞」之鳳必須制止。當然,歷史題材作品屬於藝術,允許藝術的誇張和虛構。但有一個原則必須遵循,就是尊重歷史的邏輯和必然性,不能隨心所欲,胡編亂造。

閱讀全文

與對中國歷史惡搞的看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