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上的文化融合

中國歷史上的文化融合

發布時間:2021-03-15 11:24:29

中國歷史上的三次民族大融合是怎樣的,有怎樣的意義

第一次大規模融合:華夏四夷融合為漢族

夏商周時期的華夏大地,星羅棋布地者形態各異的民族。總的說來,有古羌、夷、苗蠻、巴蜀、百越、西南夷幾大群體。

古羌又被稱為戎狄,圖騰為羊,炎黃族就是出自於古羌,分布在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地區,直到春秋時期,依然有姜氏之戎和姬姓之狄。

夷擅長於射箭,圖騰為鳥,主要分布在東方的山東半島和淮河流域,被稱為“東夷”。商朝的建立者就是夷的一支。

苗蠻在上古稱為“三苗”,商朝稱為“荊蠻”,西周時期建立了楚國。

百越位於東南沿海地區,主要有吳越、揚越、東甌、閩越、南越、西甌、駱越等。《漢書·地理志》記載,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

巴蜀也就是四川地區古巴國和古蜀國。他們創造了先進的青銅文明。

西周建立後,周人自認為是夏朝的繼承者,於是稱呼自己為“夏人”,“華夏”,分封到了中原的諸侯國統稱為“諸夏”。實際上,周人也是來源於羌,是羌族中最先進的一支,周人也是姬姓和姜姓長期通婚產生的民族。周人建立了周朝後,就將分布在四周的民族叫做“東夷”、“北狄”、“西戎”、“南蠻”,統稱為“四夷”。華夷之辨的民族關系就形成了。

清朝建立後,廢除了明朝推行了“華夷之辨”,認為漢族和周邊的各族都是中國的民族。清朝第一次在外交上使用中國為國名,奠定了中國的法理基礎。清朝開疆拓土,基本統一了東亞大陸,為現代中國的疆域奠定了基礎。清朝入關後,滿族積極學習漢族文化,到了清朝後期,滿族已經和漢族沒有多大的區別。於是乎,清末的梁啟超提出了中華民族的概念,革命派如孫中山則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思想。

② 關於中國歷史上南北文化融合的問題

南北宋朝,北宋滅亡時,當時很多北方的送人不願呆在金佔領區,從而大規模南下,逃到趙構建立的南宋境內。

③ 中國發展史上,有哪幾次文化大融合文化大融合的過程

封建社會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東漢地方官吏紛紛招募軍隊,擴充勢力,許多豪強地主武裝也依附他們。這樣,東漢末年出現了許多割據一方的軍事集團。
曹操和袁紹兩個集團在北方勢力最為強大。曹操注意招收和提拔人材,並募民屯田,發展農業生產,因而力量日益強大,200年在官渡擊敗袁紹後,基本上統一了北方。
208年,江東的孫權和荊州的劉備在赤壁合力擊敗南下的曹軍之後,孫權在長 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鞏固;劉備乘勢占據了湖北和湖南的大部份地區,又進佔四川;曹操的勢力局限在黃河流域,這奠定了後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基礎。
263年,魏滅蜀。265年,司馬炎代魏,建立西晉。280年,西晉滅吳,統一了全國。
西晉建立不久,統治階級內部發生了「八王之亂」。戰亂使勞動人民紛紛破產,淪為流民。關中等地區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西晉因此衰弱。301年,流民首領李特在綿竹發動起義,有力地打擊了西晉的反動統治。匈奴貴族劉淵乘機起兵反晉,316年,匈奴兵攻佔了長安,滅了西晉。
西晉滅亡後,晉初皇族司馬睿在建康建立偏安南方的東晉王朝:在北方,幾個少數民族相繼建立了十幾個國家,被稱為「十六國」。東晉之後,南方歷宋、齊、梁、陳四朝,統稱為南朝。與此同時,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統一了北方,後北魏分裂為東魏與西魏,再分別演變為北齊與北周,統稱為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豪強地主勢力進一步發展。自曹魏頒布九品中正制後,豪強地主壟斷政權,形成勢力強大的門閥士族集團。東晉政權是依靠士族的支持建立起來的,因而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盡量維護士族的利益。士族大地主封山占水,建立田莊,失掉土地的農民則淪為佃客。佃客實際上就是農奴。從東漢以來一直發展著的大地主田莊,這時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它是士族大地主集團的經濟基礎。到了南北朝時期,南方和北方各族人民的起義,沉重地打擊了門閥士族的統治,使之逐漸走向沒落。
這一時期,社會經濟雖然不斷遭到戰亂的破壞和影響,但仍然繼續得到發展。三國時,魏、蜀、吳在各自的統治區域內都比較注意發展農業生產。
這一時期,遷居內地的各少數民族,在漢族封建經濟文化的影響下,較快地完成了封建化過程。各族人民通過長期的反對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斗爭,加速了以漢族為中心的民族大融合。

④ 中國歷史上有過幾次民族大融合當時的情況是怎麼樣的

第一次大規模融合:華夏四夷融合為漢族

夏商周時期的華夏大地,星羅棋布地者形態各異的民族。總的說來,有古羌、夷、苗蠻、巴蜀、百越、西南夷幾大群體。

古羌又被稱為戎狄,圖騰為羊,炎黃族就是出自於古羌,分布在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地區,直到春秋時期,依然有姜氏之戎和姬姓之狄。

夷擅長於射箭,圖騰為鳥,主要分布在東方的山東半島和淮河流域,被稱為“東夷”。商朝的建立者就是夷的一支。

苗蠻在上古稱為“三苗”,商朝稱為“荊蠻”,西周時期建立了楚國。

百越位於東南沿海地區,主要有吳越、揚越、東甌、閩越、南越、西甌、駱越等。《漢書·地理志》記載,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

巴蜀也就是四川地區古巴國和古蜀國。他們創造了先進的青銅文明。

西周建立後,周人自認為是夏朝的繼承者,於是稱呼自己為“夏人”,“華夏”,分封到了中原的諸侯國統稱為“諸夏”。實際上,周人也是來源於羌,是羌族中最先進的一支,周人也是姬姓和姜姓長期通婚產生的民族。周人建立了周朝後,就將分布在四周的民族叫做“東夷”、“北狄”、“西戎”、“南蠻”,統稱為“四夷”。華夷之辨的民族關系就形成了。


清朝建立後,廢除了明朝推行了“華夷之辨”,認為漢族和周邊的各族都是中國的民族。清朝第一次在外交上使用中國為國名,奠定了中國的法理基礎。清朝開疆拓土,基本統一了東亞大陸,為現代中國的疆域奠定了基礎。清朝入關後,滿族積極學習漢族文化,到了清朝後期,滿族已經和漢族沒有多大的區別。於是乎,清末的梁啟超提出了中華民族的概念,革命派如孫中山則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思想。

⑤ 為什麼說魏晉南北朝至唐中葉是中國歷史上的文化融合

簡單說一下原因的話大概就是戰爭和國力問題了
首先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作為漢族統治者對少數民族一直保持著強有力的軍事優勢,最強大的魏國自不用說,稍遜一點的吳國也是打到了海南,蜀國對戰南蠻也是贏多輸少,所以這一階段的文化融化是以漢文化為主的初步融合起步;
然後是晉朝,西晉時期的虛弱腐敗給了北方胡人一個侵略的機會,八王之亂後胡人紛紛舉兵,史稱五胡亂華,大量胡人侵入北方大地燒殺搶掠,漢族人民流離失所,逃往遼東、涼州和江南地區,使得這些地區漸漸繁盛起來。後來前秦短暫統一北方,但在南侵東晉時被打敗,北方再次分裂,直到北魏統一華北,進入南北朝時期。這一時期的文化融合北方以胡文化為主,南方則是以漢文化為主;
接著是南北朝時期,以北魏孝文帝大力推動胡人漢化為始,到北周皇帝讓位隋文帝楊堅為止,北方漢胡文化可以說是真正的開始融合。而南朝基本是延續三國東晉時期的狀態,漢蠻文化也處於一種互相融合的狀態。這一時期由於南北朝互相攻伐的緣故,無論是漢、胡、蠻都處於無法佔據上風的情況,所以文化融合在南北朝時期可以說是最鼎盛的時期;
然後是隋朝,隋朝起自581年北周皇帝讓位,至589年滅掉南陳,510年安撫南嶺後完成南北統一。至618年隋朝滅亡共歷37年,由於時間過短所以文化融合處於一個相對平緩的時期,值得一說的就是京杭大運河的完成,這一運河的完成使南北方的交流變得比以前容易了起來,漢、胡、蠻文化也因此開始了真正的融合;
接著是唐朝,唐朝時期中國國力可以說是達到了一個時期的頂峰,在唐朝的前半葉,社會、經濟處於上升階段,文化先進,是歷史上中國向周邊國家文化與技術的大輸出時期,兼容並蓄的社會風氣,也給五胡十六國以來進居塞內的各個民族提供一個空前的交流融合環境,統治者亦從外族文明汲取諸多。而唐朝前期的絲綢之路,也使中原與西域之間的文化開始交流融合;至唐朝中葉安史之亂為止,是漢、胡、蠻形成的融合中華文化和西域文化的融合的鼎盛時期。然而在安史之亂後,唐朝從此一振不撅,國力衰弱,導致文化融合速度減慢;再至後面的宋明時期,中華文化基本再沒有繁盛的融合時期了。
題外話,為什麼說魏晉南北朝之前和唐朝之後沒有大規模的中華文化融合。
三國的前身漢朝國力比之盛唐有過之而無不及,對胡蠻也基本一直保持著高壓態勢,再加上漢朝統治者自認正統,瞧不起胡蠻,所以這一時期的中華文化是沿襲著春秋戰國大秦時期的文化,是真正的漢文化;
而唐朝後的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宋明,宋是文強武弱,邊境長期處於戰爭狀態,缺少一個相對長期的穩定時期,所以中華文化與外部交流變少,所以沒有大規模的融合;至蒙元滅宋,北地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幾乎被屠殺殆盡,而南方也在蒙古統治者的四等人劃分政策下苟延殘喘,根本就沒有融合的機會;至元朝中期元仁宗和元英宗時期,因為奉行以儒治國的國策,中華文化和蒙元文化才有了一個短暫的融合時期,但是南坡之變後這個短暫的融合也再次被新任統治者壓了下去;
而到了明朝,因為對蒙元的憎恨,所以明朝歷任皇帝對北方少數民族文化保持著一個相對抵制的狀態,同時加固修建的長城,也成了農耕區和游牧區,中華文化和游牧文化的邊界線;因此,繼承了大部分中華文化的明朝將目光看向了世界,將中華文化傳播向了世界,這一時期可以說是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一個初步融合的時期;

而至滿清,已經說不上是融合,極端點說甚至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毀滅。從來沒有哪個朝代會像滿清一樣無恥,即使蒙元占據中華的時候也出現過短暫的文化融合,而滿清則是徹徹底底的毀滅;滿清毀滅中華文化的過程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手段:一、屠殺。所有反抗者全部屠殺,所有私自傳播中華文化者殺,僅歷史上留有記載的就有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蘇州之屠、南昌之屠、贛州之屠、江陰八十一日、常熟之屠、沙鎮之屠、南京之屠、盩厔之屠、無錫之屠、崑山之屠、嘉興之屠、海寧之屠、濟南之屠、金華之屠、廈門之屠、潮州之屠、同安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涇縣之屠、大同之屠、渾源之屠、汾州之屠、太谷之屠、沁州之屠、澤州之屠、朔州之屠、廣州之屠、四川大屠殺等等,而且不僅殺漢人,甚至對少數民族也進行了大屠殺,如回族,苗族等等;二、改史。所有不利於清朝統治的歷史記載統統銷毀,拚命抹黑明朝等等;三、禁書。所有不利於清朝統治的書統統列為禁書進行銷毀,這里有個對比,明朝時期編寫的永樂大典匯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而滿清編寫的四庫全書僅有3500多冊書,由此可見滿清對中華文化的嚴防;靠著這幾個手段,滿清鞏固了自己的統治,而中華文化則處於半毀滅狀態,以至於流傳到現在的基本都是被滿清篡改過得東西,真正的中華文化已然不復存在。
(不知道回答能存在多久,畢竟網路是TG的走狗,且看且珍惜吧)

⑥ 文化融合的中國歷史上的文化融合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由於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使這一時期中國文化的發展受到特別的影響。其突出表現則是玄學的興起、佛教的輸入、道教的勃興及波斯、希臘文化的羼入。在從魏至隋的三百六十餘年間,以及在三十餘個大小王朝交替興滅過程中,上述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響,交相滲透的結果,使這一時期儒學的發展及孔子的形象和歷史地位等問題也趨於復雜化。同時,也是歷史上民族大融合的主要時期 。 (1)制定官吏俸祿制,整頓吏治
北魏官吏舊無俸祿,中央官吏按等級得到戰爭中獲得的財物和勞動人口,地方官只要上交一定數量的租稅和絹帛等實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結果吏治黑暗,貪污成風,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後果,直接威脅到北魏政權的穩定。為澄清吏治,鞏固統治,484年,實行俸祿制。詔書說:「故憲章舊典,始班俸祿。戶增調三匹,谷二斛九斗,以為官司之祿。均預調為二匹之賦,即兼商用。」(《魏書·高祖紀》)俸祿制就是由國家徵收統一的租調,籌集祿銀,按級別高低發給官吏,不許官吏自籌。同時將班行俸祿與嚴懲貪贓緊密地聯系起來,規定了在「祿行之後,贓滿一匹者死」的嚴厲懲治措施。孝文帝實行的俸祿制,以及與此密切相關的整頓吏治、懲辦貪污,使北魏吏治狀況開始明顯好轉,為北魏政權進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個比較有利的政治局面,成為推動北魏王朝走向興盛的重要因素。史書曾稱頌孝文帝時代「肅明綱紀,賞罰必行,肇革舊軌,時多奉法」(《魏書·良吏傳序》)是符合當時實際情形的。
(2)推行均田制
北方自西晉後期八王之亂、永嘉之亂以來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無煙」,土地大量拋荒,政府控制著大量的無主荒地,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為可能。為了緩和社會矛盾,發展農業生產,增加國家賦稅收入,485年,馮太後、孝文帝採納大臣李安世的建議,頒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標准將國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給農民耕種,土地不得買賣。不種則由政府收回。同時,鼓勵開墾荒地,發展生產。均田制的推行影響深遠:首先一定程度上使無地農民獲得了無主的荒地,農民有了安居樂業的可能,生產積極性提高,同時大片荒地被開墾出來,糧食產量不斷增加,從而積極推動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其次,均田制是封建國家土地所有制,並未觸動封建地主利益,一方面有利於國家徵收賦稅和徭役,另一方面促進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從根本上鞏固了北魏的統治;再次是均田制的推行極大地推動了北方內遷各族改變原先落後的游牧生活而向封建農民的轉化,推動了這一時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現;還有,均田制對後代田制也有很大影響,先後為北齊、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時間長達三百多年。這一制度的選擇、推行為中國封建鼎盛時期的出現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3)設立三長制
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強化對地方的控制,486年,朝廷採納大臣李沖的建議,實行三長制。規定:五家設一鄰長;五鄰設一里長;五里設一黨長,選擇本鄉「強謹」的人充當。三長制是北魏基層行政組織。其職責是檢查戶口,徵收賦稅,征發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三長制的推行一是健全了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體制,保證了國家對人民有效地控制,二是有利於推行均田制。
(4)推行新的租調制
在實行三長制的同時,頒布與均田制相適應的新的租調制。規定一對夫婦每年向政府繳納粟二石,帛或布一匹。這一制度使農民負擔大為減輕,許多受庇於豪強的農民也紛紛轉向政府,成為國家的編戶齊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這些改革措施以發展生產,緩和矛盾,鞏固政權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經濟制度。這些制度彼此影響,互相作用,有力促進了北魏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鞏固了北魏的政權,為孝文帝後期推行更深層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礎。
490年,馮太後病逝,孝文帝親政,北魏改革進入新階段,為繼續推進改革,孝文帝首先確定遷都洛陽。
北魏建都平城,不利於社會發展的需要。首先,在政治上,平城是鮮卑貴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勢力強大,民族隔閡相當深,而為了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迫切需要漢族地主的合作,所以在舊都平城,改革的進一步發展必然會遇到重重阻力;其次,在經濟上,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風雪,風沙常起,當時有人作《悲平城》詩說:「悲平城,驅馬入雲中,陰山常晦雪,荒松無罷風。」流行的歌謠也這樣唱道:「紇於山頭(今山西大同市東)凍死雀,何不飛去生處樂!」惡劣的氣候環境,難以適應經濟的發展,而且又無水陸漕運,在人口日益增加的情況下,糧食供給經常出現困難;再次是軍事上,與北邊的柔然相比鄰,時受騷擾,很不安全;還有從地理位置看,平城偏北的位置更不利於北魏對整個中原地區的統治,基於以上認識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為保證遷都順利進行,孝文帝進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以「南伐」之名行遷都之實。495年,北魏正式將都城遷到洛陽。
著遷都的進行,大批鮮卑人源源不斷地湧入內地,北魏政府又面臨著許多新問題:鮮卑人的習俗是編發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夾領小袖,多數人不會說漢語,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習俗;且新遷之民初來洛陽,居無一椽之室,食無擔石之儲,不擅農業,人心戀舊。如不及時解決這些問題,將會嚴重地阻礙各民族之間的交往和經濟文化的發展,不利於北魏政權的鞏固。在王肅、李沖、李彪、高閭等漢族士人的支持下,遷洛之後,孝文帝立即著手改革鮮卑舊俗,全面推行漢化。主要措施有:
易服裝。495年十二月二日,下詔禁止士民穿胡服,規定鮮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數族人一律改穿漢人服裝。孝文帝自己帶頭穿戴漢族服裝,並在會見群臣時,「班賜冠服」。建議教師利用教材中《北魏掌衡武士》和《北魏文官俑》兩幅圖片,讓學生對比指出鮮卑族服裝款式有何變化,這種變化有何意義?使學生從鮮卑族服裝變化的感性認識出發,進而形成對孝文帝「易服裝」改革措施有力推動了鮮卑族向中原農耕文明的轉化和發展意義的理性認識。
講漢話。孝文帝宣布以漢語為「正音」。稱鮮卑語為「北語」要求朝臣「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六月,正式發布詔令:「不得以北俗之語,言於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下令官員上朝時要講漢話,但30歲以上的官員一時難改,可仍講鮮卑話,暫不處罰;30歲以下官員必須嚴格執行法令,否則要降職。
改漢姓。太和二十年(496)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鮮卑復姓為單音漢姓。他在詔令中說:「自代郡遷到洛陽的諸功臣舊族,姓或重復,都要更改。」於是,當時,他帶頭將拓跋氏改為元氏,因為北人稱土為拓、稱後為跋,魏主認為他們祖先出於黃帝,以土德王,就姓了拓跋。而土是黃色的,它是萬物之元,所以改姓為元。其餘鮮卑姓氏也改為漢姓。改姓以後,鮮卑族姓氏與漢姓完全相同。他還參照漢族門閥制度的做法,來確定鮮卑族的門第高低,並按照門第高低來選拔人才,任命官吏
通婚姻。為使鮮、漢兩族進一步融合,孝文帝還大力提倡鮮卑人與漢人通婚。他帶頭納范陽盧敏、清河崔宗伯、滎陽鄭羲、太原王瓊、陝西李沖等漢族大士族的女兒以充後宮,並親自為六個弟弟聘室,六個王妃中,除次弟之妻出於鮮卑貴族外,其餘都是中原的著名漢族大士族。通過這種聯姻把兩族統治者的利益和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以鞏固統治。建議教師引導學生對比漢代「和親」政策,進一步加深理解這一改革措施對加強民族聯系,緩和民族矛盾,促進民族融合所產生的深遠影響。並進而認識「政治聯姻」是處理民族關系和政治矛盾的一種重要策略。
改籍貫。孝文帝發布詔令,規定遷到洛陽的鮮卑人,死後要葬在河南,不得還葬平城。於是,從代郡遷到洛陽的鮮卑人開始經營起小塊土地,築起數間房屋,逐漸成為中原地區的個體農民。自從魏孝文帝建都洛陽起,先後有四位北魏皇帝葬在洛陽北郊邙山一帶,即有魏孝文帝的長陵,魏宣武帝的景陵,魏孝明帝的定陵,魏孝庄帝的靜陵。
孝文帝崇尚中國文化,實行漢化,禁胡服、胡語,改變度量衡,推廣教育,改變姓氏並禁止歸葬,提高了鮮卑人的文化水準。是西北地區各民族陸續進入中原後民族融合的一次總匯,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曾經站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導致中國在清朝初期就開始衰退。然而,讓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卻是每個中國兒女的最高願望。多民族文化的融合與交匯讓中國重新走向希望,也讓國人看到了希望。在融合與交匯的過程中,各種先進的技術、科技、文化都得到了融合與交匯,一些先進的東西得到了很好的引進並在全國內迅速發展起來,從而讓中國文化得到了更全面、更快速、更完善的發展。這些發展推動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讓我們堅信,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日可待。是個快要成為一個發達國家。

⑦ 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融合有哪幾個重要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進入階級社會後民族融合的初步發展時期,諸侯國間頻繁的兼並戰爭,大大加強了中原地區與周邊民族的聯系,促進了民族融合。 總之,這一時期,中原大地及其周邊各族,不斷地凝聚、兼並、擴張,融合成一個新的民族——華夏族。華夏族自誕生之日起,又以遷徙、聚合、民族戰爭等諸多方式,頻頻與周邊各民族碰撞、交流,不斷吸收新鮮血液,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地融入眾多非華夏族的氏族和部落。這樣,以華夏族為核心,在中國的腹心地區進行的民族融合,是為這一時期民族融合的重要特點。
秦漢時期
秦漢時期,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更加充分,我國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初步形成。中央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有效管轄,加速了對邊疆地區的開發,促進了各族人民友好交往,民族融合有了新的發展。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古代第一個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時期。 這一時期,與漢族及其前身華夏族有著密切聯系的各族,他們出現在中原政治舞台上以後,驟然間加快了民族融合的過程,紛紛離散聚合。建立過政權的許多民族都紛紛與漢族融合。不論南方還是北方,民族之間雙向或多向的遷徙、對流,是這一時期民族融合的特點。即一部分漢族往周邊去,周邊的少數民族往內地來。
隋唐時期
隋唐實行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大大加快,民族融合得到新的發展。 唐朝中央政府承認周邊各族在政治上的「自治權」,不直接干涉各族的內政,各民族的地方官吏由本族的統治者擔任。唐政府對少數民族首領冊封很多。許多民族地區實際上是唐政府的特別行政區。
宋元時期
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第二個民族大融合的高峰時期,其中元朝更為突出。元朝的統一使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並形成新的民族——回族,雖然元政府實行民族分化政策,但阻止不了民族融合的歷史趨勢。 中國各民族
這一時期,各大政治實體之間,在沖突與紛爭的同時,還通過遣使、朝貢、互市、聯姻等方式進行頻繁交往,進行更為廣泛的經濟文化交流。其結果不僅有大量的少數民族融於漢族,還有不少的漢族融合於少數民族。具體如契丹人在南宋時大批進入中原,至元代中葉已被元朝政府視同於漢人。陶宗儀在《南村輟耕錄》中所列漢人8種就有契丹人,元代後期「契丹」之名便逐漸消失了。女真人的內遷從金太宗至金末,一直沒有停止,特別是金宣宗因受蒙古人的壓迫遷都汴京,內遷的女真人更多,約占女真人總數的一半。他們與漢人錯雜而居,互為婚姻,改用漢姓,提倡儒學,女真人的民族特色已逐漸喪失。
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各民族的融合與經濟文化交流到了新的高度。但是,與以往的經濟、文化等自然交流不同,明末清初的民族同化帶有非常嚴重的強迫性甚至引發屠殺。應以史為鑒,各民族之間互相尊重提倡自然交流與融合。 早在清軍入關之前,滿漢之間已經有了接觸。清軍入關後,隨之滿族大批遷入關內,客觀上打破了滿漢之間的地域界線,形成了交錯雜居的局面。但同時,滿清貴族為了防止被人數佔多數的漢人同化,嚴禁滿漢通婚。雖然清政府實行民族隔離政策,但阻止不了民族融合的歷史趨勢。為了鞏固統治,滿清統治者還主動尋求與漢族地主階級以及其他少數民族上層的聯合。早年努爾哈赤攻佔遼沈地區時,大量漢人被掠為奴,編入滿洲八旗之內,成為家內奴或拖克索(農庄)內從事生產的奴僕,為擴大兵源,從為奴的漢人中抽出一些壯丁(規定每20人抽一人當兵),後編為漢八旗,現今的滿族就包括滿洲後裔、當年的漢八旗人後裔和蒙八旗人的後裔。 邊疆地區各民族的融合較前代有所加強。清初,今天我國境內的55個少數民族已基本上形成,他們主要分別在邊疆地區,呈大雜居、小聚居、普遍散居的狀態。清朝定鼎北京後,先後平定了准噶爾部的分裂活動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亂,冊封了西藏宗教首領和派駐藏大臣,加強對邊疆地區的控制與管理。這在客觀上,既加強了邊疆與內地的聯系,又有利於邊疆各民族間的融合。如清代在對北部邊疆的經營與管理中,先是把散布在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的赫哲、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等族遷入東北腹地。接著,又經過多年的征戰,控制了蒙古高原及迤西地區,推行「盟旗制度」,以統治歸附的蒙古各部。同時,內地漢族人民因戰亂、災荒、飢饉等諸多原因,亦大量流入北部邊疆,與他族雜居。這種不同民族成分之間的輾轉流動與交錯雜居,在北方廣闊的地區,掀起了以漢、滿、蒙古的融合為核心,維吾爾、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等族也紛紛捲入的民族融合高潮。

⑧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幾次民族大融合

【第一次】 春秋戰國時期進行於中國腹心地區,形成中華民族的主體——漢族。 據載,雁北一帶上古屬冀州,春秋時為北狄所居,聚居的少數民族有林胡、樓煩等部。戰國時,趙國的勢力擴展到這里,趙武靈王曾胡服騎射,向北開拓疆土,傍陰山築長城,與匈奴、樓煩、林胡為界。當時雁北一帶為少數游牧部落居住。 到秦統一時,一直處於北方的匈奴成為秦的強敵。秦始皇築萬里長城防匈奴。秦末漢初,匈奴在冒頓單於統治下,武力達到了空前未有的強盛。它滅東胡,敗渾庚,征樓蘭,擁騎兵三十萬。西漢初年,連年侵入邊境,劫掠人口牲畜,「小入則小利,大入則大利」,成為邊境的大患。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親率大軍三十萬北擊匈奴,被冒頓騎兵四十萬圍於平城,用陳平秘計才算解圍。至此以後的六十多年時間里,西漢政權一直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任其在邊境地帶肆虐。當時的雁北一帶,居民是極其有限的。除平城外,大約只有馬邑一座小城。到漢景帝時,由於經濟上的逐漸繁榮,軍事實力也逐漸增強,漢與匈奴的軍事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匈奴只能「小入盜邊」。公元前133年,漢武帝開始對匈奴進行長期的討伐戰爭。漢兵三十萬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遣馬邑人聶翁壹誘匈奴主力,准備一鼓聚殲,不幸謀泄未成。從此就拉開了討伐匈奴大戰的序幕。之後的二十多年,漢派將軍衛青、霍去病連續三次討伐匈奴,大敗之。匈奴內部分裂後,南匈奴投降了漢朝,北匈奴遠逃荒漠。不久首領郅支單於被漢擊殺。從此匈奴親漢,北方邊境問題得到了基本解決。塞外高原第一次出現了「邊城晏閉,牛馬布野」的和平景象。匈奴降漢後,漢安置降眾於朔方(內蒙)、雲中(雁北)一帶,稱為屬圍。 此後,西晉時期的十六國大亂,雁門一帶被一部新起的少數民族——鮮卑部佔領。 【第二次】 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遷徙出現對流,一部分漢族往周邊去,周邊少數民族往內地來。 東胡鮮卑族本來是居住在遼西的一個少數民族,東漢桓帝時,檀不愧建國。檀不愧死後,部眾離散。魏晉時,鮮卑部宇文氏,慕容氏,拓拔氏相繼興起,這些部落乘中原大亂之機,紛紛出兵侵佔中原,建都立國,如慕容部建前燕,宇文部建北周,拓拔部建魏。當時的雁北一帶較長時間都為鮮卑拓拔部佔領。拓拔部正處在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度階段,完全是游牧部落,居並州塞外。此時黃河流域正經受前所未有的大破壞,塞外高原在這些游牧部落的統治下的經濟也不可能發達。 西晉初期(310)晉朝封鮮卑首領猗盧為代公,割剄領以北地(代縣勾注山以北)給猗盧。314年進封代王,建都盛樂(呼市南)。之後鮮卑內部混亂,互相殘殺。直到333年什翼犍即代王位,統一諸部,又開始強盛起來,但不久被前秦苻堅擊敗,逃漠北。386年什翼犍孫拓拔圭繼代王位,改國號魏,他東攻西掠,南伐中原,在參合陂大破後燕軍,佔領了黃河以北,398年建都平城(大同)。次年稱帝(魏道武帝),就是中國歷史上的北朝。從此,鮮卑部又在雁北定居。 北魏建都平城後,雁北一帶出現了第二次經濟繁榮時期,桑乾河兩岸又開始建立城邑。天興中(398-404)置恆州(雁北一帶)領八郡、十四縣。 這一時期,社會比較安定,各族人民和睦相處,農業生產得到了發展,據《魏書》載:跋謂毗曰:「壘北地瘠,可居水南,就耕良田,廣為產甘,各相勸勵」(《北史·和跋傳》)。燕風出使前秦時對苻堅說,魏:「控弦之士數十萬,見馬一百萬匹,」堅曰:「雲中川自東川至西河二百里,北山至南山百餘里,每歲孟秋,馬常大集,略為滿川,以此推之,使人言猶未盡。」這些片段的記載說明,處於畿內地的雁北地區生產是大發展了,這一時期,鮮卑族又與漢族人民逐漸融合,這種狀況大約維持了一百多年。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隨著北魏的衰落,雁北一帶由畿地再次變成了邊疆,處於鮮卑北方的柔然逐漸強盛。魏在外長城設懷荒等六鎮防柔然。孝昌中年(526)柔然陷恆州。魏只好把雁北各州、郡、縣寄自肆州(忻州),從此,塞北經濟再次遭到破壞。北齊時,雖然再次統一北方,但由於時間短促(僅20餘年),經濟未來得及恢復。恆州一帶又被滅柔然而起的突厥部佔領。公元563年,突厥與周通婚,出騎兵十萬,自恆州分三路進關,合周兵攻齊晉陽,突厥沿路大掠,人畜不留。 【第三次】 宋、遼、金、元時期,進行於邊疆地區,不僅少數民族融合於漢族,而且大量漢族融合於少數民族。 中原結束了西晉以來三百多年的戰亂,到南北統一的社會繁榮時

⑨ 中國歷史上三次重要的中外文化融合

第一次是公元一世紀開始的印度佛教思想的引入。

從永明求法一直到玄奘西域,歷時八百年,終於把佛教這一異地文化移植到中國大地上,創造了中國的佛教宗派,形成了中國化的禪宗文化,中國化的佛教講忠孝,修行簡便。

中國化的佛教又以其新的思想面貌由鑒真東渡傳到日本,然後傳向東南亞各國,進而傳到更廣的世界各地,使佛教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這是中國對世界文化的貢獻。

第二次是文藝復興以後的西學東漸,西方傳教士到中國設道布教。

利瑪竇1582年來華,作為傳教士帶來了西方的自然科學知識和對自然的思維方式,與中國正在醞釀的思想啟蒙和學風巨變一拍即合,在中國學術界引起強烈反響。

第三次是五四新文化運動。

以李大釗、陳獨秀、魯迅為代表的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和科學的旗幟,對封建傳統文化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徹底批判。新文化運動的領袖們以自己如火的熱情,深沉的理念和勇敢的精神,為中國人接納、吸收人類進步文化鋪就了平坦的大道。

馬克思主義和其他各種西方思潮潮湧入中國,以致五四以後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二次百家爭鳴。最後,先進的中國人經過思考、辯駁、比較,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改造中國的思想武器。

(9)中國歷史上的文化融合擴展閱讀:

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中,凡是主動就會贏得機會,被動就失去發展的機會,唐朝主動地大量的吸收外來文化,融合中國國內各族文化,從而贏得了大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繁榮昌盛的國家。

五四以後吸收人類進步文化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中國贏得了新生。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的文化融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