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陶瓷的作文

中國歷史陶瓷的作文

發布時間:2021-03-15 13:12:21

① 陶瓷的由來,陶瓷的歷史,把它們整理成一篇作文

陶瓷,我想對你說
陶瓷,我想對你說。你從遠古走來,記錄著華夏文明的足跡。距今約10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殘陶片,揭示著中華民族源遠流長,河北徐水縣南庄頭遺址、江西萬年縣遺址、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廣東英德縣青塘遺址……,一個個遺址,記錄著無可辯駁的事實。

陶瓷,我想對你說。你是中華不朽文化的載體。磁山·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一個個古代燦爛的文化,串起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長河。陶瓷,我想對你說。你經過水與火的煎熬,成就了不朽的輝煌。你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用默默的奉獻扛起了人類發展的重擔。陶瓷,我想對你說。你凝結著無數勞動人民的智慧,人們把歡樂、苦難,和夢想,傾注在你的身上。巧妙地構思、別致的造型、深刻的寓意,都通過你來表現。今天的你,仍然綻放著奪目的光彩。在人民大會堂,在故宮博物院,在國際外交舞台上,都有你靚麗的身影。陶瓷,我想對你說。我堅信,明天的你將更加精彩。

② 有關中國瓷器的中高考作文,800字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詞已成為"中國"的代名詞.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因為其無論在胎體上,還是在釉層的燒制工藝上都尚顯粗糙,燒制溫度也較低,表現出原始性和過渡性,所以一般稱其為"原始瓷".
瓷器脫胎於陶器,它的發明是中國古代先民在燒制白陶器和印紋硬陶器的經驗中,逐步探索出來的.燒制瓷器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須是富含石英和絹雲母等礦物質的瓷石、瓷土或高嶺土;二是燒成溫度須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溫下燒成的釉面.這件原始青瓷尊是原始瓷器的一個典型代表.器口作喇叭狀,無肩,深腹束腰,底部有外撇的圈足.胎體堅硬,厚薄均勻,造型規整.器內外均施有青黃色釉,胎體與釉層結合緊密,底部無釉處露出淺灰白色的瓷胎.外壁裝飾的紋飾排列整齊、樸素雅緻.此尊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原始瓷作為陶器向瓷器過渡時期的產物,與各種陶器相比,具有胎質緻密、經久耐用、便於清洗、外觀華美等特點,因此發展前景廣闊.原始瓷燒造工藝水平和產量的不斷提高,為後來瓷器逐漸取代陶器,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礎.
中國瓷器是從陶器發展演變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於3000多年前.至宋代時,名瓷名窯已遍及大半個中國,是瓷業最為繁榮的時期.當時的鈞窯、哥窯、官窯、汝窯和定窯並稱為五大名窯.被稱為瓷都的江西景德鎮在元代出產的青花瓷已成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質透明如水,胎體質薄輕巧,潔白的瓷體上敷以藍色紋飾,素雅清新,充滿生機.青花瓷一經出現便風靡一時,成為景德鎮的傳統名瓷之冠.與青花瓷共同並稱四大名瓷的還有青花玲瓏瓷、粉彩瓷和顏色釉瓷.另外,還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瓷器"與"中國"在英文中同為一詞,充分說明中國瓷器的精美絕倫完全可以作為中國的代表.

③ 中國陶瓷的歷史作文1oo字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比如陶瓷,這可是陶瓷的一大特色。中國人在很早就發明了陶器,一直到今天,上至高價收藏品,下至平時吃飯的瓷碗,形形色色玲琅滿目。
鄭和下西洋時,帶了不少東西,其中就有陶瓷。比如青瓷,白瓷,唐三彩等。青瓷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倍受人們的贊賞和喜愛越瓷不但是供奉朝廷的貢品之一,而且又是唐代的一種重要的貿易陶瓷。唐代的文人雅士喜歡飲茶。越窯青瓷溫潤如玉的釉質,青綠略帶閃黃的色彩能完美地烘托出茶湯的綠色。因此越窯青瓷受到了文人雅士的喜愛。盛行的飲茶風尚對越窯青瓷的形制也有所影響。
邢窯的白瓷是唐五代最著名的,有邢窯白瓷「天下無貴賤而通之」的美譽。但是多為日常用品,均少帶紋飾,以突顯釉質之美,風格樸素淡雅,唐三彩是一種盛行於唐代的陶器,以黃、白、綠為基本釉色,後來人們習慣地把這類陶器稱為「唐三彩」。它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採用堆貼、刻畫等形式的裝飾圖案,線條粗獷有力。

④ 誰有描寫唐代陶瓷的作文(300字)

唐朝外銷陶瓷不僅豐富和便利了非洲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且還對輸入地的手工業生產和審美情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除了輸入品外,福斯塔特陶瓷殘片大部分是本地產品,這些產品的突出特點是,它們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中國陶瓷器的仿製品。如多彩紋陶器和多彩劃刻陶器仿唐三彩,白釉陶瓷仿唐代白瓷,而黃褐釉線刻陶器則是越窯瓷的仿製品。同樣的情形還出現於波斯,八九世紀時,當唐三彩和輸入波斯之後,在本地很快就出現了多彩彩紋陶器和多綵線刻花紋陶器,人們將這種華貴的陶器形象地稱作「波斯三彩」。這時在邢州白瓷的影響下,在波斯還出現了白釉藍彩陶器。大量當地仿唐陶瓷器的發現,從一個側面表明了唐朝文化對世界各地文化產生的強烈的吸引力。當然這些輸入地生產的陶瓷器並不是簡單地模仿唐代器物,而是經過改造,具有了本民族的風格。

較之在非洲沿海發現的唐朝陶瓷,學術界對東亞尤其是對日本發現的唐朝陶瓷的了解要具體和深入得多。據統計,日本出土唐五代陶瓷的遺址有188處,出土各類陶瓷片2159片。分布在南至沖繩縣,北達秋田縣的廣大地區,包括都城、官衙、墓葬、集落、寺院、集市、作坊、祭祀地等各種不同性質的遺址。以上遺址中,並不包括有名的鴻臚館遺址。1978年,在福崗市平和野球場的改造工程中,人們第一次發現了與鴻臚館相關的遺址,以後通過連續十數次發掘,出土了大量的唐五代陶瓷殘片。其數量之巨,目前尚無法做出具體的數字統計,但是在總量上,早已遠遠超出了日本全國的出土量。

日本出土唐朝貿易陶瓷的遺址分布表明,唐朝貿易船除了在鴻臚館近海登陸外,僅在長崎離島、佐賀有明海有臨時停泊交易的可能,唐朝商船這時尚不可能深入到瀨戶內海停泊,唐朝商人也不能深入到日本內地貿易。正是出於這一原因,在瀨戶內海沿岸及神戶、大阪港一帶極少有集中出土唐五代貿易陶瓷的遺址。另外,出土貿易陶瓷遺址主要限於都城、官衙、寺院、集落等,而集落遺址發現陶瓷殘片的數量往往都只有一兩片,這種情況表明,唐五代陶瓷在當時的日本屬於難得之物,其消費者主要是貴族、王公大臣等社會上層,一般庶民階層則無緣使用這種貴重的器物。

從發現瓷片的窯口分析,這一時期中國外銷日本的陶瓷產地主要有浙江越州窯(包括寧波地區諸窯)、台州臨海窯、婺州窯、江蘇宜興窯、河北邢窯、定窯、河南鞏縣窯、密縣窯、湖南長沙窯等,其中青瓷以浙江北部越州窯青瓷為主流,而白瓷則全部屬於河南、河北的產品。這與在非洲發現的唐朝外銷瓷的情況是一致的。與唐朝的陶瓷貿易,對日本陶瓷業的發展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日本本地產綠釉陶,無論在器形還是紋飾,都是唐朝外銷陶瓷的仿製品[67]。

與海外各地發現大量唐代陶瓷器相適應,陶瓷器也是海外貿易港口城市揚州考古發掘中出土最多的器物。考古工作者曾在揚州古河道中發現了兩條唐代古船,中間均有隔倉,倉內殘留有漆器、瓷器殘片,可能是用於短途運輸的貨船[68]。1975年,在揚州西門外發現了唐代揚州「羅城」遺址,並發掘出了大批唐代遺物,其中最重要的收獲之一是大批陶瓷器殘片的出土。在1,100平方米范圍內的12個探方里,出土各種瓷片15,585片。其中以青釉瓷最多,為7,722片,占總數的49%;白釉瓷2,224片,佔15%;黃釉瓷1,821片,佔5%;各種彩釉瓷598片,佔4%;黑釉瓷106片,佔0.7%;其它各種瓷片1,148片,佔6.7%。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是非常罕見的。窯口可以辨認的有長沙窯、景德鎮窯、宜興窯、越窯等,有些黃釉、醬釉、褐釉、黑釉等瓷器可能是壽州(今安徽鳳陽)、洪州(今江西南昌)和河南、陝西等北方窖燒造的產品,產地范圍非常廣泛。這些瓷器主要是碗、盞、盤、罐、盒、壺等日用器皿,其中產於官窯者極少,大多數是由民窯燒造的器物。從各地集中如此多的日用瓷器,顯然是作為商品流通的[69]。

在揚州「七八·二人防工程」工地中,也發現了大量的單色釉、多色釉的陶瓷器殘件和幾十件完整器物,窯口可以辨認的有長沙窯、壽州窯、宜興窯、越窯等,此外還有眾多的器物尚難辨認其窯口來源。從器形和釉色來看,這些陶瓷器與全國著名的窯口出產的陶瓷有相似之處,而揚州至今尚未發現唐代燒窯,大量的陶瓷器只能是從各地而來,一部分供應揚州市民的需要,一部分轉運他方[70]。揚州是唐代非常繁榮的對外貿易港口城市,考慮到唐代陶瓷器大量從海上出口的事實,顯然不能排除揚州發現的陶瓷器是用於出口的可能性。

另一點應該引起注意的是,在揚州還發現了大批波斯陶片。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揚州徵集到了一件雙耳綠釉大陶壺,此後,又陸續發現和採集到了二三百片相同的陶片標本,經過研究,這批陶器在胎色、胎質以及化學成分等各方面都與中國綠釉陶器有明顯區別,屬於波斯的產品。這些波斯陶片的發現地集中在揚州市東南近郊,這里是唐揚州城外的唐人墓葬區。陶片多出土於晚唐、五代地層內,伴出遺物均屬中晚唐或五代時期,基本可以斷定是8世紀晚期至9世紀的產品

⑤ 陶瓷的來歷作文

中國是世界上幾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在陶瓷技術與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在中國,制陶技藝的產生可追溯到紀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可以說,中華民族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陶瓷發展史,中國人在科學技術上的成果以及對美的追求與塑造,在許多方面都是通過陶瓷製作來體現的,並形成各時代非常典型的技術與藝術特徵。

早在歐洲掌握制瓷技術之前一千多年,中國已能製造出相當精美的瓷器。從我國陶瓷發展史來看,一般是把「陶瓷」這個名詞一分為二,為陶和瓷兩大類。通常把胎體沒有緻密燒結的粘土和瓷石製品,不論是有色還是白色,統稱為陶器。其中把燒造溫度較高,燒結程度較好的那一部分分稱為「硬陶」,把施釉的一種稱為「釉陶」。相對來說,經過高溫燒成、胎體燒結程度較為緻密、釉色品質優良的粘土或瓷石製品稱為「瓷器」。對中國傳統陶瓷的發展,經歷過一個相當漫長的歷史時期,種類繁雜,工藝特殊,所以,對中國傳統陶瓷的分類除考慮技術上的硬性指標外,還需要綜合考慮歷來傳統的習慣分類方法,結合古今科技認識上的變化,才能更為有效地得出歸類結論。

從傳說中的黃帝堯舜及至夏朝(約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是以彩陶來標志其發展的。其中有較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肅發現的稍晚的馬家窯與齊家文化等等,解放後在西安半坡史前遺址出土了大量製作精美的彩陶器,令人嘆為觀止。相傳堯傳天下於舜,舜傳天下於夏禹,禹則傳給其子,開始了所謂的「家天下」。夏傳至桀,暴虐無道,商湯將之放遂,自立為帝,所以以征討得天下者,自湯開始。商得天下後統治達六百餘年(約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1世紀前後),一直到紂王。後被武王征伐,紂王自殺,於是天下歸於周。周朝的統治時期大致在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221年,事實上的有效統治在公元前771年就已結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稱為戰國時期,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崛起,大一統之中國開始,但秦王朝只持續到公前206年,就被漢朝所取代。在這千數百年間,除日用餐飲器皿之外,祭祀禮儀所用之物也大為發展。

從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之間的漢朝,藝術家和工匠們的創作材料不再以玉器和金屬為主,陶器受到了更為確切的重視。在這一時期,燒造技藝有所發展,較為堅致的釉陶普遍出現,漢字中開始出現「瓷」字。同時,通過新疆、波斯至敘利亞的通商路線,中國與羅馬帝國開始交往,促使東西方文化往來交流,從此一時期的陶瓷器物中也可以看出外來影響的端倪。佛教也至此時傳入我國。

六朝時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興起的佛教藝術對陶瓷也產生了相應的影響,在此季作品造型上留有明顯痕跡。公元581年隋朝奪取了權力,結束了長期的南北分裂局面,但它只統治到公元618年就被唐所取代。

唐代(公元618年至公元970年)被分認為是中國藝術史上的一個偉大時期。陶瓷的工藝技術改進巨大,許多精細瓷器品種大量出現,即使用當今的技術鑒測標准來衡量,它們也算得上是真正的優質瓷器。唐末大亂,英雄竟起,接踵而來的是一個朝代爭奪局面,即五代,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公元960年。連年戰亂中卻出現了一個陶瓷新品種——柴窯瓷,質地之優被廣為傳頌,但傳世者極為罕見。

陶瓷業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發展,並開始對歐洲及南洋諸國大量輸出。以鈞、汝、官、哥、定為代表的眾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窯在全國各地興起,產品在色品種日趨豐富。由於東北的(遼)契丹族和(金)女真族的入侵,宋的統治者被迫南遷,再後則被蒙古族所滅。公元1280年,元朝建立,樞府窯出現,景德鎮開始成為中國陶瓷產業中心,其名聲遠揚世界各地。景德鎮生產的白瓷與釉下藍色紋飾形成鮮明對比,青花瓷自此起興文化在以後的各個歷史時期也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

明朝統治從1368年開始,直到1644年。這一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製造業在世界上是絕對最好的,在工藝技術和藝術水平上獨占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此外,福建的德化窯、浙江的龍泉窯、河北的磁州窯也都以各自風格迥異的優質陶瓷蜚聲於世。隨著明朝最後一個皇帝的自殺身亡,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從吳三桂召滿清大軍入關到1911年清室覆滅,滿清統治垂二百餘年。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被認為是整個清朝統治下陶瓷業最為輝煌的時期,工藝技術較為復雜的產品多有出現,各種顏色釉及釉上彩異常豐富。到清代晚期,政府腐敗,國運衰落,人民貧困,中國的陶瓷製造業日趨退化。

民國成立以後,各地相繼成立了一些陶瓷研究機構,但產品除沿襲前代以外,就是簡單照搬一些外國的設計,毫無發展可言。民國初,軍閥袁世凱企圖復辟帝制,曾特製了一批「洪憲」年號款識的瓷器,這批瓷器在技術上不可謂不精,以粉彩為主,風格老舊。由於內戰頻仍,外國入侵,民不聊生,整個陶瓷工業也全面敗落,直到新中國建立以前,未出現過讓世人注目的產品。

⑥ 中國古代陶瓷心得的作文

三分法;有物質、制度、行為、心態四分法;還有物質、社會、精神、藝術、語言、風俗六分法等。這些劃分盡管層次不一,但都是按照人類創造文化的發展進程由物質到精神、由感性到理性的層次劃分的,適用於專業人員的學習研究。中學生學習教材中的中國古代文化,應根據教育功能的不同來劃分。 中學語文教材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識,它包括天文、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政區歷法、軍事刑律、陰陽五行、家族禮法、音樂美術、飲食服裝、車馬冠蓋、文化奠基、政治經濟制度、明君賢相的治國方略,以及價值觀念、道德情操等等,但由於教材中沒有專門論述中國古代文化知識的課文,這些知識都零散地分布在古文典籍之.

⑦ 介紹陶瓷的作文60字

陶瓷體現了實用與藝術最完美的結合,它不但能直接為人類的物質生活服務,而且具有高品位的藝術欣賞價值。中國(China)最早被世界認識正是因為瓷器(china),中國的陶瓷器素以歷史悠久、造型優美、質地精良、裝飾新穎瑰麗而享譽世界。回顧陶瓷器漫長的歷史腳步,它的每一步無不閃耀著科學、藝術、文化和智慧的光輝。

陶器,是由粘土或以粘土、長石、石英等為主的混合物,經成型、乾燥、燒制而成的製品的總稱;瓷器則是用瓷土燒制的器皿的總稱;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高嶺土)的無機混合物作原料、成型、乾燥、焙燒等工藝方法製成的器皿統稱為陶瓷。

⑧ 描寫中國瓷器的作文500字左右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詞已成為"中國"的代名詞。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因為其無論在胎體上,還是在釉層的燒制工藝上都尚顯粗糙,燒制溫度也較低,表現出原始性和過渡性,所以一般稱其為"原始瓷"。
瓷器脫胎於陶器,它的發明是中國古代先民在燒制白陶器和印紋硬陶器的經驗中,逐步探索出來的。燒制瓷器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須是富含石英和絹雲母等礦物質的瓷石、瓷土或高嶺土;二是燒成溫度須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溫下燒成的釉面。這件原始青瓷尊是原始瓷器的一個典型代表。器口作喇叭狀,無肩,深腹束腰,底部有外撇的圈足。胎體堅硬,厚薄均勻,造型規整。器內外均施有青黃色釉,胎體與釉層結合緊密,底部無釉處露出淺灰白色的瓷胎。外壁裝飾的紋飾排列整齊、樸素雅緻。此尊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原始瓷作為陶器向瓷器過渡時期的產物,與各種陶器相比,具有胎質緻密、經久耐用、便於清洗、外觀華美等特點,因此發展前景廣闊。原始瓷燒造工藝水平和產量的不斷提高,為後來瓷器逐漸取代陶器,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礎。
中國瓷器是從陶器發展演變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於3000多年前。至宋代時,名瓷名窯已遍及大半個中國,是瓷業最為繁榮的時期。當時的鈞窯、哥窯、官窯、汝窯和定窯並稱為五大名窯。被稱為瓷都的江西景德鎮在元代出產的青花瓷已成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質透明如水,胎體質薄輕巧,潔白的瓷體上敷以藍色紋飾,素雅清新,充滿生機。青花瓷一經出現便風靡一時,成為景德鎮的傳統名瓷之冠。與青花瓷共同並稱四大名瓷的還有青花玲瓏瓷、粉彩瓷和顏色釉瓷。另外,還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瓷器"與"中國"在英文中同為一詞,充分說明中國瓷器的精美絕倫完全可以作為中國的代表。

⑨ 陶瓷作文400字

陶瓷真讓我著迷
游神笛陶瓷藝術中心今天我們全校師生要到神笛陶瓷藝術中心進行春季社會實踐活動。「上車啦」,隨著老師的叫聲,同學們便高興起來。在車上,同學們更是興高采烈。
突然,一個同學喊:「快看,快看飛機起飛了。」,同學們都爬到窗戶去看,因為同學們都只在電視里看過,而沒有真正親眼看到過。隨著時間的流逝,三個小時過去了,我們終於到達了神笛陶瓷藝術中心的大門口,同學們興奮極了。首先,我們來到了拉胚廳。指導我們做陶藝的老師姓劉,我們先看了他的示範,然後,同學們紛紛動起手來,有的做花瓶,有的做碗,……
可是卻把自己的衣服弄臟了,但我們依然很高興
。午休的時間到了,同學們都紛紛拿出自己帶來的好吃的。「哇!」好多啊,多的數不勝數,不計其數。哈哈,我也不例外,也把自己從家裡帶來的好吃的拿了出來。午休的時間結束了。接下來我們到了繪畫展廳,聽完了解說員的講解,同學們紛紛拿起畫筆動手畫了起來。有人話奧運五環,有人畫花,還有的人在寫詩……
時間過得真快呀,我們班馬上就來到了陶瓷展銷廳,聽解說員講解,這里的東西都是從景德鎮那裡運過來的。接著解說員介紹了青花瓷,青花瓷是四大名著之首而且永不退色,有一些青花瓷是被國家選為了送給國賓的贈品。
青花瓷之所以有顏色的漸變,是因為隨著溫度的上升而產生的漸變。最後我們來到了陶瓷歷史廳。通過到這里,我知道了陶指的是陶器,瓷指的是瓷器。陶器有著8000年多的歷史,而瓷器只有3000年多的歷史。春遊結束了。
但這次的春遊不禁讓我了解中國陶瓷的歷史文化,還讓我親自動手實踐了一回,真是讓我受益無窮啊!

⑩ 中國瓷器的歷史

中國真正的瓷器出現是在東漢時期(公元23-220年)。首先是在南方地區的浙江省開始出現的。浙江紹興上虞縣上浦小仙壇發現東漢晚期瓷窯址和青瓷等。從顯微照相可見,青瓷殘片釉下已無殘留石英。這種釉無論在外貌上,或是顯微結構上,都已擺脫了原始青瓷的原始性。已符合真正的瓷器標准了。

東漢之後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581年) 南方青瓷的生產,如浙江越窯等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在紹興、餘杭、吳興等地也都設有窯場,形成獨自的窯系。浙江是中國最早形成窯系的地區,其原因可能與這里是中國瓷器的發源地、制瓷業特別發達有關。

越窯生產青瓷與黑瓷,到西晉晚期也生產青釉褐斑瓷,即在器物的主要部位加上褐色點彩,以打破青瓷的單色格調。

三國時越窯的產品胎質堅硬細膩,呈淺灰色;釉汁純凈,以淡青色為主,黃或青黃色少見;器型有碗、碟、罐、壺、洗、盆、缽、盒、盤、耳杯、香爐唾壺、虎子、水盂、泡菜壇等日用瓷。西晉時又出現了了扁壺、雞壺、燭台和辟邪等新產品。

南朝時佛教盛行,瓷器上多以蓮瓣或蓮花作為裝飾。從三國到隋統一前的數百年中,以越窯為代表的瓷器生產有了長足的發展。它的品種繁多,式樣新穎,已深入到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人們不可須臾離開的用具。

北方瓷器的出現要晚於南方,大致是從北魏晚期到隋(公元581-618年)統一前的近百年中發展起來的。北朝青瓷的器型有碗、盤、杯、罐、壺、瓶、盒等,多為日常用品,陳設品較少。蓮瓣罐是北朝典型產品。

北方瓷器生產雖晚於南方數百年,但它一旦掌握了青瓷生產之後,便迅速改進生產技術,提高工藝水平,並結合北方的人文特點,導致了白瓷的出現。白瓷是由青瓷發展而來的,兩者的區別僅在於胎、釉中含鐵量的不同。瓷土含鐵量少則胎呈白色,含鐵量多則胎色較暗,呈灰、淺灰或深灰色。

就瓷器本身的發展而言,是從單釉瓷向彩瓷發展的,無論是褐綠彩、白地黑花、青花、釉里紅,還是鬥彩、五彩、粉彩或琺琅彩,都是以白色為襯托,來展現各種色彩的艷麗與美妙的。所以,白瓷的產生,對瓷器的發展有及深遠的影響,至唐代已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

北齊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出土的10件白瓷器,是而今已知時代最早的白瓷器,有碗、杯、三系罐、四系罐、長頸瓶等。唐代(公元618-917年)南方的青瓷、北方的白瓷 、三彩瓷;以及湖南長沙窯的復彩瓷均有較大的發展。

宋代(公元960-1279年)在唐代的基礎之上,出現了「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窯並稱於世的現象。

元代(公元1279-1368年)是中國瓷器生產承前啟後的轉折時期,在很多方面都有創新和發展。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元帝國在江西景德鎮設立了「浮梁瓷局「,為景德鎮瓷業生產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並為其在明清兩代成為全國制瓷業中心和飲譽世界的「瓷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元代景德鎮在制瓷工藝上有了新的突破,最為突出的則是青花和釉里紅的燒制。青花瓷一般指的是由鈷料作為呈色劑在胎上作畫,然後罩以透明釉、經高溫一次燒成,呈白地藍花的釉下彩瓷。青花瓷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民族特色,它一經在景德鎮出現,就以極旺盛的生命力而迅速發展。

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兩代是中國瓷器生產最鼎盛時期,瓷器生產的數量和質量都達到了高峰。景德鎮作為「瓷都」的確立,使景德鎮窯統治明清兩代瓷壇長達數百年,直到如今。當時,各種顏色釉瓷和彩繪瓷是景德鎮制瓷水平的突出代表。

(10)中國歷史陶瓷的作文擴展閱讀:

瓷器分類:

1、最早素瓷依照顏色分類,有青瓷、黑瓷、白瓷三種常見顏色的瓷器 。

2、彩繪瓷和其他彩色瓷器中較為著名的有:唐三彩(唐三彩不是瓷,是低溫鉛陶)、信樂燒、青花瓷等 。

3、依照瓷器出產地點也有不同的分類。如中國浙江越窯(秘色瓷)、江西昌南、河北定瓷以及日本在10世紀後轉肩發展的特色瓷器:近江、甲賀的信樂燒(shigarakiyaki)、長崎有田燒(aritayaki)、岡山縣備前(bizenyaki)等。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陶瓷的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