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影響

發布時間:2021-03-09 03:33:17

㈠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有哪些

我們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自立、自強,就一定要拿出我們自己民族的文化來。


文化的發展與經濟、政治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一個生命不僅僅是肉體,還要有精神,而且精神對肉體是起支配作用的。一個國家也是這樣,經濟是基礎,但經濟要怎樣才能健康發展?這需要它的文化起作用。在近代這100多年來,西方國家憑借他們強大的物質文明來侵犯東方國家,整個亞洲地區除了日本之外,都先後淪為了西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但上個世紀尤其是二戰以後,東方掀起了民族解放運動,這些國家先後都擺脫了西方的殖民統治,取得了民族的獨立。在政治上求得解放以後,這些國家在經濟上謀求自主和發展。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以後,亞洲一些國家在經濟上也紛紛發展起來,取得了自主,八十年代後開始振興。隨著經濟的振興,這些國家開始反思自己的文化傳統。在這之前,這些亞洲國家因為曾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對自己的文化傳統都缺乏信心,都有一種否定自己文化傳統的傾向。可是當政治和經濟恢復以後,這些國家在文化上就開始有一種自覺。這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發展起來的現代經濟、政治與這些東方國家原有的文化傳統有許多的不同。怎麼調整、處理這些不同,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原來這些國家都想向西方學習,甚至想甩掉自己的傳統,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傳統總是和現代聯系在一起的,這是一個辯證的思考問題的方法。

今天,西方文化的「熏陶」十分強烈,但我們傳統的許多東西還是根深蒂固的。比如說,「父債子還」這個觀念是中國傳統文化特有的,而且根深蒂固。如果不認同,你就會受到社會輿論的壓力,因為整個中國的文化氛圍就是這樣的。為什麼在我們接受了這么多的西方文化後,整個社會氛圍中大家還認同這一點?這源於一個基本的認同,就是生命是怎麼來的。

在這個問題上,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認識。在西方的基督教文化思想中,生命是一個個體,無論是他的肉體還是靈魂都是上帝賦予的,所以每個個體都跟上帝發生關系。雖然他也是父母生的,但那是上帝賦予他父母的一種責任,他跟父母是一種同樣都是上帝子民的關系,所以兒子跟父母都是兄弟姐妹,上帝給你養育下一代的責任,你有義務要把孩子養大成人。每個個體生命沒有一個絕對的責任,而是大家共同對上帝負責,上帝為大家,人人為上帝,一個人的生命只有貢獻給上帝才有意義。所以,生時增加上帝的榮譽,死後靈魂就可以上天了;如果一輩子都做有損於上帝榮譽的事,死後靈魂就要下地獄。因此,西方文化中個人的價值是被突出強調的,個人之間不直接發生關系。這是西方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生命。

另一種生命觀以印度文化為代表。印度文化也強調人的生命是個體的,但是可以有多次,也就是有輪回的。這種輪回都是由神決定的,像婆羅門教講是由梵天決定的。後來,佛教興起後就批判婆羅門教由梵天決定人的命運的思想,強調個體生命輪回的決定因素是個人的行為,即佛教術語中的「業」,包括身、口、意三業。身,就是身體,也可以說是行動;口,就是嘴巴,代表言論;意,就是思想。所以一個生命的生成以及這個生命的輪回都是由身、口、意三業決定的。如果你的「業」沒有消掉的話,你的生命就永遠輪回。這樣的生命觀也是個體自身的,和其他人無關的,只不過是你自己的「業」沒有消掉,所以藉助你的父母生下來,而跟你的父母也沒有直接的關系。

在這兩種生命觀中,生命都是個體,和其他個體沒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其他個體的問題要由其他個體自己解決,跟「我」這個個體沒有關系。但是中國文化的生命觀是一個族類的生命觀念,每個個體只是族類生命鎖鏈中間的一環。中國人講生命的延續,但不是個體生命的延續,而是族類生命的延續。你死了,你的生命由子女延續。所以中國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之說,因為「無後」就不能延續生命了。中國人罵人最厲害的一句話就是「斷子絕孫」,斷子絕孫後你的生命就徹底結束了。因此,在中國,子女跟父母之間的關系是血濃於水的血緣關系,而且你身上所有的東西都是父母遺留給你的,你的生命就是父母的遺留。在這種生命觀念中,「父債子還」就順理成章了。

有很多傳統觀念是深入我們血液中的,永遠去掉不了。所以,對待傳統文化,我們既不能完全拋棄,也不能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其實這兩者是事實上的不可能。既然如此,我們就要把文化和傳統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國家、民族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會落實到文化上,而不僅僅是落實在經濟上。所以文化的繼承發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因為,沒有文化一個民族的特性就沒有了,這個民族也就不可能存在了。我們常講愛國主義,要愛國,就要認同這個國家的歷史,歷史又落實在文化上,因為文化是歷史的載體,認同歷史也就是認同這個文化傳統。龔自珍研究春秋史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欲滅人之國,必先滅其史。」要滅掉一個國家首先要滅掉這個國家的歷史,人民不知道自己的歷史,不知道自己的文化,對這個國家還有什麼感情呢?從這個方面講,對於歷史、文化傳統的認同不是一個一般的問題,而是一個根本的、事關我們國家、民族生存的問題,而且從文化方面來講,它也是一個國家、民族的精神之所在。

近幾年我一直在講這樣一個問題:我們要樹立文化的主體意識。在現代世界,文化交流是文化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動力。從我們自己國家的文化發展歷史來看也是這樣。中華文化是由許許多多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吸收形成的文化共同體。我們知道先秦有諸子百家,這個局面到了戰國時期已經開始相互交流、影響。通過這樣的交流,到了漢初一些學派開始壯大了,也有一些開始衰落了。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介紹了當時儒、道、墨、名、法、陰陽六學派的思想,百家變成了六家。這六家經過漢代的文化交流、相互吸收後又有一些被淘汰了,最後形成了儒、道兩大家。這兩家之所以能夠延續下來靠什麼?就是靠保持了他們自己的主體性。一種思想不能保持自己的主體性,它本身就不可能有發展。後來兩漢之際佛教傳入了中國,開始作為一個外來的文化加入,對於當時的儒、道兩家的思想有很大的沖擊。儒、道兩家同時也吸收了佛教的思想。到了南北朝時期,通過這樣的相互交流,佛教已經滲透到了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特別是滲透到了中國民間的一些習俗中。一種思想只有落實到生活習俗中去,它的生命力才是強大的,否則的話只是一些空洞的理論和認識。

我們現在講中國的傳統文化受到很大的沖擊,從中國近代的歷史進程看可以分為這么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認為中國原有的精神文化還是很有意義的,也是很強大的,中國弱就弱在物質文化方面,所以要趕上西方只要在物質文明上積極學習和發展就可以了,這就是洋務運動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但洋務運動最後以失敗告終,搞了30年的洋務運動,建立起了當時非常強大的北洋水師,可是在一場甲午戰爭中就被打敗了。於是我們開始考慮體制、機制的問題,考慮制度文明的問題。儒家的文明不行,就要批判,就要改,所以要進行制度改革。西方提供了我們兩種榜樣,一種就是像英國、荷蘭那樣走君主立憲的道路,把國王架空,實權放到議會當中,這就是康有為領導的戊戌變法。可是戊戌變法也沒有成功。在隨後的第二個階段中,孫中山像法國大革命那樣,徹底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制度。但辛亥革命既成功又不成功,因為雖然把皇帝拉下了馬,但是舊軍閥勢力又非常強大。於是人們開始思考精神文明層面的因素。新文化運動就是要改造精神文明,當時首當其沖的就是儒家文化,所以對儒家文化進行了激烈的批判。但這些實際上還是停留在社會政治層面,對於一般世俗生活中傳統的東西並沒有沖擊多少。最後到了「文化大革命」,從根本上鏟除了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東西,很多生活習俗消失了。經過了「文化大革命」以後,我們在基本的家庭生活中也把我們的傳統割斷了,所以我們現在很多人對於基本的家庭倫常觀念不是很清楚,有的根本不認同。



孔子在《論語》裡面有一句話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我們要建立法制社會,父親包庇兒子,兒子包庇父親,這還「直在其中」?這不符合法律。所以中國人做什麼事情都要講合情合理合法,在我們很多人心目中合理合法可以接受,但合情不能接受,認為法律是沒有情的。法是不是就不容情呢?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去韓國,想了解一下儒家文化在當下韓國社會中還有什麼樣的影響。我發現,在他們的法律中對包庇罪怎麼處理有這樣的規定:如果隱匿者跟你沒有血緣關系,根據他的罪狀,要判十年;但如果同樣的情節發生在和你有血緣的直系親屬之間就可以減刑。這在我們看來有點兒荒唐。但我仔細看他們傷害罪里還有一條,如果人與人之間相互傷害,沒有親族的血緣關系的,根據你傷害的輕重判五年,但如果是直系親屬之間的關系,就得判十年。把這兩條放在一起看,就可以看到法律的意圖:重視親情。我們都知道韓國受中國儒家思想影響極深,所以我看到這兩條後馬上就想到孔子這句話。

我們人間之情大致歸納起來也就是三類:一是親情,二是友情,三是愛情。這三類「情」中最不穩固的就是愛情。親情、友情應該是永恆的,愛情卻是變化的。兩個人有愛情,到一定程度後結合了,這個愛情已經轉變成親情了,親情就不能像愛情那麼隨便了:我們好就在一起,不好就分手。你要考慮相互之間的責任,這就是親情的要求,就不能夠還停留在愛情上了。我們中國人最重視的一個禮是婚禮。禮,始於冠、本於婚,但現在的婚禮可以說沒有什麼規矩,大家吃吃喝喝,吵吵鬧鬧,順便惡搞一下就完了,沒有留下什麼深刻意義。所以我們一定要規范一下婚禮,要讓兩個人通過婚禮受到一種教育,認識到責任發生變化了,雙方都要為對方負責;婚前如果講孝道的話,你只要對自己的父母盡孝道就可以了,結婚以後還要為對方的父母盡孝道。如果有了子女,以後你還要對子女負責任。為什麼在中國古代婚禮上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呢?就是要感恩,讓你有這種感恩的心。

我們現在的人在這方面是比較缺乏的,以自我為中心,從來沒有想過我的生存、我的成長、我的成就是離不開他人的。沒有天地我們能活得了嗎?在中國人的理念中,天地是一切生命的來源,所以天地是萬物的父母。荀子講禮有三本,第一就是「天地者,生之本也」,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本原,所以我們要感謝天地。荀子講「先祖者,類之本也」,中國人的生命觀念是族類觀念,生命是由父母、祖父母給予的。所以,我們為什麼要拜天地、拜父母?報恩,勿忘本也。人最基本的品質裡面就應該有報恩的思想。荀子還說,「君師者,治之本也」。過去的君也指聖人,意即聖人和老師是你懂得做人道理的根本。「治」的意思是治人治己,治人必先治己,正人必先正己。所以中國傳統文化要求我們不忘本。

年輕人說要實現自我價值,我舉雙手贊成。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實現自我價值,但怎麼實現呢?被別人認同才有價值,要取得別人的認同,你必須要對別人作出貢獻。我有時候開玩笑說,儒家告訴了我們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秘訣,可是我們卻說是否定自我價值的罪魁禍首。因為儒家告訴我們要投入到群體中去,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為群體去做,這不是最好的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方法、途徑和秘訣嗎?可是有人講中國人一點兒自我都沒有,怎麼沒有自我呢?前半生為父母服務,後半生為子女服務,就是沒有為自己。我們說現在看可能是這樣,但是我們為子女、為父母服務這就是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命就是這樣延續的。你現在對父母的尊重、尊敬實際上就是為了將來你的子女對你尊重和尊敬。所以生命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延續,報應也是這樣一代一代去延續。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我們現在也有很多人講孝,好像給父母吃飽穿暖就是孝,其實不是這么簡單的事情。《禮記》裡面講孝有三本,「大孝尊親」,就是使你的父母受到社會的尊重;其次是「勿辱」,不要讓你父母受到社會的侮辱;「其下能養」,能養是其下。

有人問:中國文化這么好,那麼中國文化裡面糟粕多不多?當然有。比如中國文化裡面講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這是愚忠愚孝。其實儒家也不提倡這個。《孟子》裡面有一個故事。有人問孟子,成湯殺了夏桀,武王殺了紂王是不是以下犯上,犯上作亂?孟子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誰都討厭他,誰都拋棄他,他成了孤家寡人,這怎麼能說是以下犯上呢?所以《周易》裡面才有一句話叫「湯武革命,革故鼎新」。《荀子》裡面講得更清楚了,「入孝,出悌,人之小行也」,就是回到家裡能孝,出到外面能尊重長輩,這只是「小行」。那麼什麼是人之「大行」呢?「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也就是孝和忠都是有原則的,不是提倡愚忠愚孝,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荀子·子道》。

可以看出,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很多解釋應該是古為今用的,所以對傳統文化選擇的主動權還是在我們自己手上,能不能很好地發揚傳統文化的優秀方面,這個責任也在我們自己。有時候出現了一些問題或者一些不好的現象,有人就說是我們傳統文化造成的,這是推卸責任。今天的事情要我們自己擔當起來,對傳統文化運用得好壞也是我們今人的問題,而不是文化本身的問題。



中國文化的內容都是相通的,我們現在學習它一定要融會貫通。古代非常強調學習各種各樣的技藝。按照《禮記》裡面的講法,中國古代八歲入小學,十五歲入大學。入小學後學習的一個內容是灑掃應對,即打掃衛生,接待客人。第二個內容是進退有節,怎麼進、怎麼退,都是儀式上的東西。有一句話叫「徐行後長」,是說當有長輩與你同行的時候,一定要讓長輩走在前面,而你要慢慢地跟在後面。第三個內容是學習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這主要是儀軌的東西。除禮樂外,射、御就是射箭、駕車,書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書法,數就是指的術數,就是天文、地理之類的東西。從六藝裡面我們可以看到,文藝可以說是禮樂的表演,這些東西都是修身養性的。去年北京奧運會上,韓國在射箭比賽方面失利了,沒有得到冠軍,他們很懊惱,認為應該得到。因為他們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學射箭。為什麼射箭受到那樣的重視呢?按照《禮記》來講,射也是非常重要的禮儀,有鄉射禮。鄉禮就是社區活動的禮,其體現的最重要的精神是尊老愛幼。如果在鄉禮上有90歲的老人,那麼80歲的老人要等90歲的老人坐下以後才能坐。射禮裡面體現什麼精神呢?必須要身正,要身正必須先心正,只有身正、心正才能射中。如果你沒有射中不能埋怨,說這個靶設得不對,這個時候你必須反省我心正了沒有、身正了沒有。射禮是讓我們通過射培養自己心正、身正,反省自己的品德。這些禮絕對不是簡單的娛樂項目,而是通過這些禮培養自己的行為。

十五歲進大學後要學什麼?要學窮理、正心、修身,學這些做人的大道理。所以就整個中國傳統教育來講,我們可以看到都是圍繞著怎樣做人來進行的,即中國傳統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就是教人怎麼做人,也就是為人之道。我們講教育乃立國、強國之本,何者又為教育之本呢?為人之道就是教育之本。我們現在的教育停留在知識的傳授上、技能的傳授上,這就失去了教育的意義,或者說失去了中國傳統教育的意義。我們都知道一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我講為學之方是教育之要。所謂為學之方就是教給他怎麼樣發現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這比你教一些現成的知識重要得多、根本得多。

現在學科分得很細,以至於各科之間完全是隔絕的,這就不可能讓我們的思想相互聯系,融會貫通。就中國傳統來講,如果教了你這個只會干這個,不會干那個,那我就再也不教了。《論語》裡面有一句話,「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就是說學生必須有強烈的追求知識的要求,如果他沒有這種要求我不會去啟發他;如果他有了這個要求,我可以去點撥他。所以啟發教育不是我灌給他,而是他有了要求以後才去教。接著下邊還有一句話,「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舉一不能反三,你的知識就是一個死的知識。舉一能反三才是活知識,才能夠融會貫通,能夠由此及彼。知識都是融會貫通的。中國古代有這樣的話:不為良相就為良醫。做良相與做良醫的道理是相同的。作為一個良相就是要調和各種矛盾,使社會達到和諧。所以中國人比喻宰相是大廚師,他能夠調和鼎鼐,把各種味道的東西放在一起做出一鍋美味的湯來,這就是和。宰相就是做這個事情的,就是高級廚師。而良醫也是調和你的脾胃,調和你的五臟六腑以達到平衡,通痹解塞,道理是一樣的。《黃帝內經》裡面有一句話:「聖人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亂不治已亂。」這句話從中醫的角度來講也是治病的原則。荀子曾經講過一句話:「君子治治不治亂。」有了亂難道不管嗎?不是,君子治亂是「去亂而被之以治」,就是恢復禮儀,建立好禮儀秩序。所以不是就亂治亂,治亂只是治標,必須要抓本,就是把社會的禮儀制度建設好。

中國的學問也都是相通的,如果舉一不能反三的話就是孺子不可教。為什麼我們現在不能出大師呢?因為我們都不能舉一反三,說一是一,說二是二,不能融會貫通。中國文化中的儒、釋、道都是龐大復雜的知識體系,但是大道卻永遠是簡易的。我們如果能夠融會貫通,把握住三教的根本精神,就可以無所不通了。大道簡易是中國人最樸素的一個想法,因為天地之道就是簡易,我們從《易經》就可以讀到這個道理。《易經》的「易」有三個意思:一個是不易,一個是變易,一個是簡易。不易是個基礎,所謂不易就是要定位,天地定位,剛柔定位,也就是有相對的東西。有了相對的東西才會產生變易,而變易是最核心的東西,因為事物的發展經常會走到自己窮盡的地方,如果走到窮盡的地方而不能自己變通的話,它就到此為止了;如果可以調整、變通,就可以繼續發展下去。所以,才有《周易》裡面的話「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變也可以說是一切事物的根本規律,不變就要死亡了。變了以後就可以通,找到新的道路了,通了就可以久。而簡易是天地之大德,尊重事物本來的面貌是最簡易的。
僅此參考,謝謝

㈡ 中華文化歷史知識對我們的影響

中國文化的特徵
任何一種文化類型的產生,都離不開特定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歷史條件。這就是特定自然地理環境下的物質生產方式和社會組織結構。關於這三個方面,我們在下以章節將有詳細的論述。簡而言之,從地理環境看,中國處於一種半封閉狀態的大陸性地域,與西方地中海延岸的多民族有很大的不同;從物質生產方式看,中國文化植根於農業社會的基礎之上,封建的小農經濟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這與中亞、西亞的游牧民族、工商業比較發達的海洋民族也有很大的不同;從社會組織結構看,宗法制度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成為維系社會秩序的重要紐帶,專制制度在中國延續兩千年,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中國文化的特徵可大致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有四大文明古國,也曾經出現過許多優秀的文化體系。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認為,在近6000年的人類歷史上,出現過26個文明形態,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國的文化體系是長期延續發展而從未中斷過的文化。這種強大的生命力,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
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表現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續力和凝聚力等方面。
所謂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進入中國後,大都逐步中國化,融入中國文化而成為其一部分。在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莫過於佛教文化的傳入和中國化。佛教開始流傳於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一帶,並不是中國本土的文化,在公元1世紀的兩漢之際開始傳入中國,經過魏晉、隋唐幾百年,佛教高僧的東渡,佛教經典的翻譯,中土僧人的西行求法,都不能使佛教文化完全征服中國的士大夫。佛教傳播的結果,一部分變為中國式的佛教(如禪宗),一部分反而消融於宋明理學之中,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猶太人遍布全球,而且保持他們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思維方式,而他們來到中國後,便湮沒在中國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
所謂融合力,是指中國文化並非單純的漢民族文化或黃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漢民族文化的基礎上有機地吸收中國境內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吳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豐富內涵的中華文化。中華各民族文化,例如歷史上的匈奴、鮮卑、羯、氐、羌、契丹、遼、金等民族的文化,都融匯於中國文化的血脈之中。沒有這種融合,也就沒有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當然,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也包含有「同化」的意義。
中國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在歷史中形成的,因此它不是簡單的偶然的文化現象,而是一種文化生命力的表現。具有如此強大的文化生命力的民族,在世界歷史上都是少見的。湯因比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曾與日本學者池田大作有過一次著名的對話,在這次對話中,他指出,「就中國人來說,幾千年來,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現實出這種在政治、文化上統一的本領,具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
在人類歷史上,多次出現過因為異族入侵而導致文化中絕的悲劇,如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因亞歷山大大帝的入侵而希臘化、愷撒的佔領而羅馬化、阿拉伯人移入而伊斯蘭化,希臘、羅馬文化因日耳曼蠻族入侵耳中絕並沉睡千年。但是在中國,此類情形從未發生。唯有中國文化一種,歷經數千年,持續至今而未曾中輟,表現出無與倫比的延續力。
這種強健的生命延續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東亞大陸特殊地理環境提供了相對隔絕的狀態,是其緣由之一。而中國文化長期以來以明顯的先進性多次「同化」以武力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反復演出「征服者被征服」的戲劇,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㈢ 中國傳統文化對歷史產生了哪些影響

一、中國傳統文化對現實社會的積極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體系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科學精神,在當今國際化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建設和諧國家,實現民族復興乃至實現世界大同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文化是增強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她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也是中華民族的尊嚴,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層面的具體標志,是矗立於世界之林的「形象」。特別是在中國歷史上一些名副其實的不朽之作,世代相傳,百讀不厭,而且其智慧之火將永不會熄滅,照耀著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因此,珍惜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維護中華民族的文化尊嚴,搶救保護民族文化,繼承和發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當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尤其青年一代首先要樹立尊重傳統文化的理念,不僅要自覺從書本上學習傳統文化知識,還要懂得中華傳統民俗、習慣,既要懂得民族的現實,又要更多地了解民族的歷史,懂得民族的精神實質和民族的利益所在。說到底,只有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才能從根本上推動中華民族的發展。只有不斷強化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使中華民族的資源得到更為充分和有效的發揮與利用,才能使中華民族在地球村中發出更為響亮的聲音,永遠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2、傳統文化是構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礎
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多與王朝政治或社會理想相關聯。一部陳舊老書,一部古代文學經典,披散著歷史的灰塵,脫落於現代社會,特別是易中天、於丹等當代大家以古人聖賢道理為原料,深人淺出地將中國歷史文化與現實社會及其生活緊密結合,使老百姓入心人胃,並給大眾生活中遇到的一個個鮮活的實際問題以啟示,而且能與實際生活中為人處事的經驗總結相驗證,也能給受過創傷者的心靈以撫慰,提升著人們的思想道德品位,開闊著人們的眼界與胸懷,在診譯和傳播中華傳統文化中發揮了構造民族心理的作用。
3、傳統文化是提升國家綜合實力的精神資源
按照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的觀點,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既包括經濟、科技、軍事等表現出來的「硬實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軟實力」。而文化軟實力是國家軟實力的核心因素,並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

㈣ 中國傳統文化對我們的影響主要在哪些方面

中國傳統文化對我們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啟發民族性的全社會的文化自覺

改革開放以來,全社會的價值觀、人生觀變得更加多樣化,亟需在多元之中立主導,多樣之中求統一。這就需要確立國家主導的核心價值體系。如果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然就會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 文化穩定性的力量無可比擬

深刻理解文化自信,有利於增強對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認識。「四個自信」同向而行、相互影響、相互印證。深入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會對中國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選擇社會主義道路和制度理解得更為深刻。

三. 對「非遺」要有效傳承和發展

從社會層面來說,全社會對「非遺」的挖掘、保護、利用和創新,擁有前所未有的熱情。這是「非遺」保護和發展的社會動力源。

四. 進入品質消費和精神消費時代

如果每人都能消費有品質的生活,那就是過上了美好生活。精神消費,就是在解決「吃飯問題」之後,要解決「精神食糧」的問題。

五. 對外交流要有強大自信的心理

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我們擁有極其豐厚的素材和內容。作為人類文明成果,我們的文化不只是中國人接受,許多理念在全世界也擁有共識。

㈤ 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的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有歷史可考始於5000年前的伏羲時代,伏羲畫先天八卦,傳下來周公擴為六十四卦,然後到2500年前的諸子百家,佛學也在這個時候傳入中國國,對中國起決定性影響的就是儒釋道三家了。
中國的文化可就厲害了,那是全世界最厲害的文化,儒家的「學以至仁」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佛家的「渡人渡己」,都圍繞「修德歸道」
今天我們的文化方方面面都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而且這個影響是正面的,那些負面的影響其實是現代人對老祖宗的教誨理解不多,胡亂望文生義造成的。五四以來我們打到孔家店,全面西化,在物質上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到達21世紀,人們開始發現危機重重,災難一個比一個大,大家都在找辦法,傳統文化這個時候就被重視了,所以現在中華大地重新興起傳統文化熱。這是很值得慶幸的一件事情。其實道理很簡單,小孩子遇到問題了就找父母,我們重拾傳統文化,就是這么簡單的道理。長江後浪推前浪的道理不適合精神文明發展的規律。今天所有的文化知識古人都曉得了,都有講過了,今人只不過抓住一片樹用白話文找例子展開證明而已。
中國傳統文化,或稱東方文化,是內斂包容的文化,符合自然大道的文化,西方文化是向外擴張的文化,發展到極致就會讓地球毀滅。
南懷瑾先生給儒釋道三家下定義:儒家開的是糧食店,離開她會餓死;道家開的是葯店,社會遇到問題必需進葯店;佛家開的是百貨商店,什麼都有,看看走走可買可不買總有收獲。

㈥ 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二戰後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進技術的同時,繼續在家庭、學校、公司、政府部門保持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兼收並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成為世界強國。 美國是現代西方文明的代表,近期統計表明,其青少年犯罪率為6.9萬件/天。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在為其日益嚴重的社會亂象深感不安,有識之士已明顯地體會到他們崇尚個體,倡導競爭的理念是社會動亂的根源。他們開始在東方文化中尋找救世的良方。許多著名大學紛紛開辦漢學系,美國政府還設立專門的基金,組織學者研究中國傳統文化。「911」事件以後,世界局勢動盪不安,恐怖行動時有所聞,海灣地區戰火未熄,多少人生活在不安和恐怖之中。自由競爭發展的結果不可避免地要升級為斗爭,斗爭再進展就是戰爭。不論冷戰、熱戰,結果都是怨恨越積越深,報復一次比一次慘烈。消除沖突,促進世界和平成為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沖突雙方需要的不是報復,而是寬恕、忍讓和反省。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所倡導的。反之,且看巴以沖突逐步升級的惡果——越來越多的人民在爆炸中無辜喪生、自然環境嚴重破壞、經濟環境遭受重創…再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傳統文化究竟是不是過時?對當代社會還有沒有價值?

㈦ 中國傳統文化對 哪些方面有影響

我們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自立、自強,就一定要拿出我們自己民族的文化來。


文化的發展與經濟、政治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一個生命不僅僅是肉體,還要有精神,而且精神對肉體是起支配作用的。一個國家也是這樣,經濟是基礎,但經濟要怎樣才能健康發展?這需要它的文化起作用。在近代這100多年來,西方國家憑借他們強大的物質文明來侵犯東方國家,整個亞洲地區除了日本之外,都先後淪為了西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但上個世紀尤其是二戰以後,東方掀起了民族解放運動,這些國家先後都擺脫了西方的殖民統治,取得了民族的獨立。在政治上求得解放以後,這些國家在經濟上謀求自主和發展。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以後,亞洲一些國家在經濟上也紛紛發展起來,取得了自主,八十年代後開始振興。隨著經濟的振興,這些國家開始反思自己的文化傳統。在這之前,這些亞洲國家因為曾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對自己的文化傳統都缺乏信心,都有一種否定自己文化傳統的傾向。可是當政治和經濟恢復以後,這些國家在文化上就開始有一種自覺。這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發展起來的現代經濟、政治與這些東方國家原有的文化傳統有許多的不同。怎麼調整、處理這些不同,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原來這些國家都想向西方學習,甚至想甩掉自己的傳統,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傳統總是和現代聯系在一起的,這是一個辯證的思考問題的方法。

今天,西方文化的「熏陶」十分強烈,但我們傳統的許多東西還是根深蒂固的。比如說,「父債子還」這個觀念是中國傳統文化特有的,而且根深蒂固。如果不認同,你就會受到社會輿論的壓力,因為整個中國的文化氛圍就是這樣的。為什麼在我們接受了這么多的西方文化後,整個社會氛圍中大家還認同這一點?這源於一個基本的認同,就是生命是怎麼來的。

在這個問題上,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認識。在西方的基督教文化思想中,生命是一個個體,無論是他的肉體還是靈魂都是上帝賦予的,所以每個個體都跟上帝發生關系。雖然他也是父母生的,但那是上帝賦予他父母的一種責任,他跟父母是一種同樣都是上帝子民的關系,所以兒子跟父母都是兄弟姐妹,上帝給你養育下一代的責任,你有義務要把孩子養大成人。每個個體生命沒有一個絕對的責任,而是大家共同對上帝負責,上帝為大家,人人為上帝,一個人的生命只有貢獻給上帝才有意義。所以,生時增加上帝的榮譽,死後靈魂就可以上天了;如果一輩子都做有損於上帝榮譽的事,死後靈魂就要下地獄。因此,西方文化中個人的價值是被突出強調的,個人之間不直接發生關系。這是西方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生命。

另一種生命觀以印度文化為代表。印度文化也強調人的生命是個體的,但是可以有多次,也就是有輪回的。這種輪回都是由神決定的,像婆羅門教講是由梵天決定的。後來,佛教興起後就批判婆羅門教由梵天決定人的命運的思想,強調個體生命輪回的決定因素是個人的行為,即佛教術語中的「業」,包括身、口、意三業。身,就是身體,也可以說是行動;口,就是嘴巴,代表言論;意,就是思想。所以一個生命的生成以及這個生命的輪回都是由身、口、意三業決定的。如果你的「業」沒有消掉的話,你的生命就永遠輪回。這樣的生命觀也是個體自身的,和其他人無關的,只不過是你自己的「業」沒有消掉,所以藉助你的父母生下來,而跟你的父母也沒有直接的關系。

在這兩種生命觀中,生命都是個體,和其他個體沒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其他個體的問題要由其他個體自己解決,跟「我」這個個體沒有關系。但是中國文化的生命觀是一個族類的生命觀念,每個個體只是族類生命鎖鏈中間的一環。中國人講生命的延續,但不是個體生命的延續,而是族類生命的延續。你死了,你的生命由子女延續。所以中國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之說,因為「無後」就不能延續生命了。中國人罵人最厲害的一句話就是「斷子絕孫」,斷子絕孫後你的生命就徹底結束了。因此,在中國,子女跟父母之間的關系是血濃於水的血緣關系,而且你身上所有的東西都是父母遺留給你的,你的生命就是父母的遺留。在這種生命觀念中,「父債子還」就順理成章了。

有很多傳統觀念是深入我們血液中的,永遠去掉不了。所以,對待傳統文化,我們既不能完全拋棄,也不能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其實這兩者是事實上的不可能。既然如此,我們就要把文化和傳統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國家、民族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會落實到文化上,而不僅僅是落實在經濟上。所以文化的繼承發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因為,沒有文化一個民族的特性就沒有了,這個民族也就不可能存在了。我們常講愛國主義,要愛國,就要認同這個國家的歷史,歷史又落實在文化上,因為文化是歷史的載體,認同歷史也就是認同這個文化傳統。龔自珍研究春秋史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欲滅人之國,必先滅其史。」要滅掉一個國家首先要滅掉這個國家的歷史,人民不知道自己的歷史,不知道自己的文化,對這個國家還有什麼感情呢?從這個方面講,對於歷史、文化傳統的認同不是一個一般的問題,而是一個根本的、事關我們國家、民族生存的問題,而且從文化方面來講,它也是一個國家、民族的精神之所在。

近幾年我一直在講這樣一個問題:我們要樹立文化的主體意識。在現代世界,文化交流是文化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動力。從我們自己國家的文化發展歷史來看也是這樣。中華文化是由許許多多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吸收形成的文化共同體。我們知道先秦有諸子百家,這個局面到了戰國時期已經開始相互交流、影響。通過這樣的交流,到了漢初一些學派開始壯大了,也有一些開始衰落了。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介紹了當時儒、道、墨、名、法、陰陽六學派的思想,百家變成了六家。這六家經過漢代的文化交流、相互吸收後又有一些被淘汰了,最後形成了儒、道兩大家。這兩家之所以能夠延續下來靠什麼?就是靠保持了他們自己的主體性。一種思想不能保持自己的主體性,它本身就不可能有發展。後來兩漢之際佛教傳入了中國,開始作為一個外來的文化加入,對於當時的儒、道兩家的思想有很大的沖擊。儒、道兩家同時也吸收了佛教的思想。到了南北朝時期,通過這樣的相互交流,佛教已經滲透到了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特別是滲透到了中國民間的一些習俗中。一種思想只有落實到生活習俗中去,它的生命力才是強大的,否則的話只是一些空洞的理論和認識。

我們現在講中國的傳統文化受到很大的沖擊,從中國近代的歷史進程看可以分為這么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認為中國原有的精神文化還是很有意義的,也是很強大的,中國弱就弱在物質文化方面,所以要趕上西方只要在物質文明上積極學習和發展就可以了,這就是洋務運動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但洋務運動最後以失敗告終,搞了30年的洋務運動,建立起了當時非常強大的北洋水師,可是在一場甲午戰爭中就被打敗了。於是我們開始考慮體制、機制的問題,考慮制度文明的問題。儒家的文明不行,就要批判,就要改,所以要進行制度改革。西方提供了我們兩種榜樣,一種就是像英國、荷蘭那樣走君主立憲的道路,把國王架空,實權放到議會當中,這就是康有為領導的戊戌變法。可是戊戌變法也沒有成功。在隨後的第二個階段中,孫中山像法國大革命那樣,徹底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制度。但辛亥革命既成功又不成功,因為雖然把皇帝拉下了馬,但是舊軍閥勢力又非常強大。於是人們開始思考精神文明層面的因素。新文化運動就是要改造精神文明,當時首當其沖的就是儒家文化,所以對儒家文化進行了激烈的批判。但這些實際上還是停留在社會政治層面,對於一般世俗生活中傳統的東西並沒有沖擊多少。最後到了「文化大革命」,從根本上鏟除了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東西,很多生活習俗消失了。經過了「文化大革命」以後,我們在基本的家庭生活中也把我們的傳統割斷了,所以我們現在很多人對於基本的家庭倫常觀念不是很清楚,有的根本不認同。



孔子在《論語》裡面有一句話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我們要建立法制社會,父親包庇兒子,兒子包庇父親,這還「直在其中」?這不符合法律。所以中國人做什麼事情都要講合情合理合法,在我們很多人心目中合理合法可以接受,但合情不能接受,認為法律是沒有情的。法是不是就不容情呢?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去韓國,想了解一下儒家文化在當下韓國社會中還有什麼樣的影響。我發現,在他們的法律中對包庇罪怎麼處理有這樣的規定:如果隱匿者跟你沒有血緣關系,根據他的罪狀,要判十年;但如果同樣的情節發生在和你有血緣的直系親屬之間就可以減刑。這在我們看來有點兒荒唐。但我仔細看他們傷害罪里還有一條,如果人與人之間相互傷害,沒有親族的血緣關系的,根據你傷害的輕重判五年,但如果是直系親屬之間的關系,就得判十年。把這兩條放在一起看,就可以看到法律的意圖:重視親情。我們都知道韓國受中國儒家思想影響極深,所以我看到這兩條後馬上就想到孔子這句話。

我們人間之情大致歸納起來也就是三類:一是親情,二是友情,三是愛情。這三類「情」中最不穩固的就是愛情。親情、友情應該是永恆的,愛情卻是變化的。兩個人有愛情,到一定程度後結合了,這個愛情已經轉變成親情了,親情就不能像愛情那麼隨便了:我們好就在一起,不好就分手。你要考慮相互之間的責任,這就是親情的要求,就不能夠還停留在愛情上了。我們中國人最重視的一個禮是婚禮。禮,始於冠、本於婚,但現在的婚禮可以說沒有什麼規矩,大家吃吃喝喝,吵吵鬧鬧,順便惡搞一下就完了,沒有留下什麼深刻意義。所以我們一定要規范一下婚禮,要讓兩個人通過婚禮受到一種教育,認識到責任發生變化了,雙方都要為對方負責;婚前如果講孝道的話,你只要對自己的父母盡孝道就可以了,結婚以後還要為對方的父母盡孝道。如果有了子女,以後你還要對子女負責任。為什麼在中國古代婚禮上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呢?就是要感恩,讓你有這種感恩的心。

我們現在的人在這方面是比較缺乏的,以自我為中心,從來沒有想過我的生存、我的成長、我的成就是離不開他人的。沒有天地我們能活得了嗎?在中國人的理念中,天地是一切生命的來源,所以天地是萬物的父母。荀子講禮有三本,第一就是「天地者,生之本也」,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本原,所以我們要感謝天地。荀子講「先祖者,類之本也」,中國人的生命觀念是族類觀念,生命是由父母、祖父母給予的。所以,我們為什麼要拜天地、拜父母?報恩,勿忘本也。人最基本的品質裡面就應該有報恩的思想。荀子還說,「君師者,治之本也」。過去的君也指聖人,意即聖人和老師是你懂得做人道理的根本。「治」的意思是治人治己,治人必先治己,正人必先正己。所以中國傳統文化要求我們不忘本。

年輕人說要實現自我價值,我舉雙手贊成。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實現自我價值,但怎麼實現呢?被別人認同才有價值,要取得別人的認同,你必須要對別人作出貢獻。我有時候開玩笑說,儒家告訴了我們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秘訣,可是我們卻說是否定自我價值的罪魁禍首。因為儒家告訴我們要投入到群體中去,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為群體去做,這不是最好的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方法、途徑和秘訣嗎?可是有人講中國人一點兒自我都沒有,怎麼沒有自我呢?前半生為父母服務,後半生為子女服務,就是沒有為自己。我們說現在看可能是這樣,但是我們為子女、為父母服務這就是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命就是這樣延續的。你現在對父母的尊重、尊敬實際上就是為了將來你的子女對你尊重和尊敬。所以生命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延續,報應也是這樣一代一代去延續。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我們現在也有很多人講孝,好像給父母吃飽穿暖就是孝,其實不是這么簡單的事情。《禮記》裡面講孝有三本,「大孝尊親」,就是使你的父母受到社會的尊重;其次是「勿辱」,不要讓你父母受到社會的侮辱;「其下能養」,能養是其下。

有人問:中國文化這么好,那麼中國文化裡面糟粕多不多?當然有。比如中國文化裡面講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這是愚忠愚孝。其實儒家也不提倡這個。《孟子》裡面有一個故事。有人問孟子,成湯殺了夏桀,武王殺了紂王是不是以下犯上,犯上作亂?孟子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誰都討厭他,誰都拋棄他,他成了孤家寡人,這怎麼能說是以下犯上呢?所以《周易》裡面才有一句話叫「湯武革命,革故鼎新」。《荀子》裡面講得更清楚了,「入孝,出悌,人之小行也」,就是回到家裡能孝,出到外面能尊重長輩,這只是「小行」。那麼什麼是人之「大行」呢?「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也就是孝和忠都是有原則的,不是提倡愚忠愚孝,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荀子·子道》。

可以看出,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很多解釋應該是古為今用的,所以對傳統文化選擇的主動權還是在我們自己手上,能不能很好地發揚傳統文化的優秀方面,這個責任也在我們自己。有時候出現了一些問題或者一些不好的現象,有人就說是我們傳統文化造成的,這是推卸責任。今天的事情要我們自己擔當起來,對傳統文化運用得好壞也是我們今人的問題,而不是文化本身的問題。



中國文化的內容都是相通的,我們現在學習它一定要融會貫通。古代非常強調學習各種各樣的技藝。按照《禮記》裡面的講法,中國古代八歲入小學,十五歲入大學。入小學後學習的一個內容是灑掃應對,即打掃衛生,接待客人。第二個內容是進退有節,怎麼進、怎麼退,都是儀式上的東西。有一句話叫「徐行後長」,是說當有長輩與你同行的時候,一定要讓長輩走在前面,而你要慢慢地跟在後面。第三個內容是學習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這主要是儀軌的東西。除禮樂外,射、御就是射箭、駕車,書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書法,數就是指的術數,就是天文、地理之類的東西。從六藝裡面我們可以看到,文藝可以說是禮樂的表演,這些東西都是修身養性的。去年北京奧運會上,韓國在射箭比賽方面失利了,沒有得到冠軍,他們很懊惱,認為應該得到。因為他們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學射箭。為什麼射箭受到那樣的重視呢?按照《禮記》來講,射也是非常重要的禮儀,有鄉射禮。鄉禮就是社區活動的禮,其體現的最重要的精神是尊老愛幼。如果在鄉禮上有90歲的老人,那麼80歲的老人要等90歲的老人坐下以後才能坐。射禮裡面體現什麼精神呢?必須要身正,要身正必須先心正,只有身正、心正才能射中。如果你沒有射中不能埋怨,說這個靶設得不對,這個時候你必須反省我心正了沒有、身正了沒有。射禮是讓我們通過射培養自己心正、身正,反省自己的品德。這些禮絕對不是簡單的娛樂項目,而是通過這些禮培養自己的行為。

十五歲進大學後要學什麼?要學窮理、正心、修身,學這些做人的大道理。所以就整個中國傳統教育來講,我們可以看到都是圍繞著怎樣做人來進行的,即中國傳統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就是教人怎麼做人,也就是為人之道。我們講教育乃立國、強國之本,何者又為教育之本呢?為人之道就是教育之本。我們現在的教育停留在知識的傳授上、技能的傳授上,這就失去了教育的意義,或者說失去了中國傳統教育的意義。我們都知道一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我講為學之方是教育之要。所謂為學之方就是教給他怎麼樣發現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這比你教一些現成的知識重要得多、根本得多。

現在學科分得很細,以至於各科之間完全是隔絕的,這就不可能讓我們的思想相互聯系,融會貫通。就中國傳統來講,如果教了你這個只會干這個,不會干那個,那我就再也不教了。《論語》裡面有一句話,「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就是說學生必須有強烈的追求知識的要求,如果他沒有這種要求我不會去啟發他;如果他有了這個要求,我可以去點撥他。所以啟發教育不是我灌給他,而是他有了要求以後才去教。接著下邊還有一句話,「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舉一不能反三,你的知識就是一個死的知識。舉一能反三才是活知識,才能夠融會貫通,能夠由此及彼。知識都是融會貫通的。中國古代有這樣的話:不為良相就為良醫。做良相與做良醫的道理是相同的。作為一個良相就是要調和各種矛盾,使社會達到和諧。所以中國人比喻宰相是大廚師,他能夠調和鼎鼐,把各種味道的東西放在一起做出一鍋美味的湯來,這就是和。宰相就是做這個事情的,就是高級廚師。而良醫也是調和你的脾胃,調和你的五臟六腑以達到平衡,通痹解塞,道理是一樣的。《黃帝內經》裡面有一句話:「聖人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亂不治已亂。」這句話從中醫的角度來講也是治病的原則。荀子曾經講過一句話:「君子治治不治亂。」有了亂難道不管嗎?不是,君子治亂是「去亂而被之以治」,就是恢復禮儀,建立好禮儀秩序。所以不是就亂治亂,治亂只是治標,必須要抓本,就是把社會的禮儀制度建設好。

中國的學問也都是相通的,如果舉一不能反三的話就是孺子不可教。為什麼我們現在不能出大師呢?因為我們都不能舉一反三,說一是一,說二是二,不能融會貫通。中國文化中的儒、釋、道都是龐大復雜的知識體系,但是大道卻永遠是簡易的。我們如果能夠融會貫通,把握住三教的根本精神,就可以無所不通了。大道簡易是中國人最樸素的一個想法,因為天地之道就是簡易,我們從《易經》就可以讀到這個道理。《易經》的「易」有三個意思:一個是不易,一個是變易,一個是簡易。不易是個基礎,所謂不易就是要定位,天地定位,剛柔定位,也就是有相對的東西。有了相對的東西才會產生變易,而變易是最核心的東西,因為事物的發展經常會走到自己窮盡的地方,如果走到窮盡的地方而不能自己變通的話,它就到此為止了;如果可以調整、變通,就可以繼續發展下去。所以,才有《周易》裡面的話「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變也可以說是一切事物的根本規律,不變就要死亡了。變了以後就可以通,找到新的道路了,通了就可以久。而簡易是天地之大德,尊重事物本來的面貌是最簡易的。

所以,我們學習傳統文化最根本的也就是要把握傳統文化的根本精神,而不要被它的復雜、博大精深「嚇唬」住了。你深入進去就不復雜了,你要能把握它的根本精神就可以左右逢源了。

㈧ 中國傳統文化對世界的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對世界的影響:

中華傳統文化同以古希臘、羅馬為中心的西方古代文化是在極不相同的背景下、在漫長的自我演進過程中獨立發展起來的具有原創性的文化積累,兩者相互區別、相互補充,都在人類共有精神財富的坐標系中占據重要位置。

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西方傳統文化重視競爭與理性,同資本主義一脈相承;中華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同社會主義理想與追求緊密銜接。人類文明不斷發展進步,需要包括中華傳統文化在內的各種文化不斷貢獻智慧和力量。

(8)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影響擴展閱讀:

世界需要中國傳統文化原因:

近代以來,西方資本主義文化一直在世界范圍占據主導地位。西方國家自以為是地認為,起始於歐洲的西方文明發展進程是唯一成功和正確的;西方是文明與文化的中心,亞非拉處於文明和文化的邊陲,需要通過西方的征服、殖民、教化才能得到開發與開化。

同西方一些國家主張世界上只能有一種文明、一種制度、一種文化、一種價值的做法不同,中國尊重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多樣性,認為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道路。

中國堅持從本國的歷史與現實出發選擇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道路,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從而給世界帶來一種全新的文明進步思維、一種深層次的發展範式轉變,特別是一種西方現有理論和話語無法解釋的經驗和認知,為世界文明和文化發展注入了強勁、健康、鮮活的因素。

閱讀全文

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