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上被稱為祖的皇帝

中國歷史上被稱為祖的皇帝

發布時間:2021-03-09 01:18:51

❶ 古代怎麼定義皇帝稱號的「祖」和「宗」

古代皇帝的名號主要有四種:謚號,廟號,年號,陵號。
你上面說得是廟號。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後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灠,始於曹魏。到十六國時期,後趙、前燕、後秦、西秦等等小國,其帝王廟號幾乎無不稱祖。在稱呼時,廟號常常放在謚號之前,同謚號一道構成已死帝王的全號。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謚號,如漢武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唐朝以後,由於謚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謚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太祖、高祖開國立業,世祖、太宗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號,仁宗、宣宗、聖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另外,哲宗、興宗等都是有所作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業不足,德宗、寧宗過於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文宗、武宗名褒實貶,穆宗、敬宗功過相當,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國。
陵號:皇帝死了以後埋的陵墓,如長陵,茂陵,用陵號稱呼行的的非常少,比較常見的前三種,比如說年號,萬曆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這些都是年號。而最早使用的是謚號,就是一個人死了之後給他最後一個總的評價,比如劉邦得到的謚號就是「高」,所以稱為高皇帝,也稱為漢高帝。但是,一個皇帝如果貢獻特別大,除了謚號以外,還給要他上一個廟號,廟號是什麼?就是皇帝死了以後,他的神主,他的牌位供奉在太廟裡面那個牌號,還是舉劉邦的例子,他的廟號也是高,叫高祖。西漢十一帝,人人都有謚號,有廟號的只有五人,高皇帝位居第一,其他四位皇帝都帶有宗:文帝劉恆,廟號太宗;漢武帝劉徹,廟號世宗。在皇帝的稱號中,廟號是高於謚號的,在廟號當中「祖」高於「宗」,廟號高祖的劉邦是在漢代得到後世評價最高的一個皇帝。
在古代皇帝和大臣的心目中,確定什麼樣的年號紀年,是一件非常重大而神聖的事情。改朝換代以後,新的皇帝即位,踐阼為主,需要重定正朔,以顯示奉天承運,上順天道,下合人意,而重新確定年號紀年,正是奉正朔的一種表示。據《中國歷史年代簡表》,歷代的皇帝所用的年號共有708個,從內容上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表示受命於天的,如應天,天興、天授等;2、表示神聖祥瑞的,如萬利、河清、大聖等;3、表示改朝換代的,如太始、開元、皇初等;4、歌頌文治武功的,如大德、上明、文治,顯德等;5、希圖安寧平順的,如安定、廣順、永寧等;6、祈求江山永固的,如長久、天壽、長樂等。其中,「天」字在歷代年號中使用得最多,達71次。「天」字,《爾雅》解釋為:「天,君也。」古代帝王稱作天子,被認為是上天之子。在中國古代皇帝死後,後世的皇帝要另外給他一個特殊的稱號,這就是謚號。《說文》這樣解釋:「謚,行之跡也。」也就是說,根據死者的生平事跡表達褒貶之意,所謂「勸善戒惡」。其中有褒揚的,比如:民無能名曰神(如宋神宗),經天緯地曰文(如漢文帝),克定禍亂曰武(如漢武帝),博聞多能曰憲(如唐憲宗),等等; 有批評的,比如:亂而不損曰靈(如周靈王),好內遠禮曰煬(如隋煬帝),動祭亂常曰幽(如周幽王),等等;有表示同情的,比如:恭仁短折曰哀(如漢哀帝),在國逢難曰愍(如晉愍帝),年中早夭曰悼(如周悼王),短折不成曰殤(如漢殤帝),等等。
廟號也是一種死後的稱謂,但與謚號有所不同。「廟」字,《說文》解釋為:「廟,尊祖貌也。」宗廟是祭祖的場所,帝王的宗廟中奉祀的祖先都有一個特立的廟號。與謚號相比,廟號的用字少,而且都是褒揚之詞。

❷ 我國歷朝歷代中哪些開國皇帝被尊稱為祖

秦漢
秦朝始皇帝嬴政
西漢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史記》誤記為漢高祖)
新始祖/新太祖(建興帝)王莽
東漢世祖光武帝劉秀
*注釋:西楚霸王項羽,自稱霸王,分封諸侯的仲裁者,但未稱帝。故不是開國皇帝。

2魏晉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 (曹魏實際奠基者:曹操)
蜀漢烈祖昭烈皇帝劉備
東吳太祖大皇帝孫權[2] (東吳實際奠基者:孫策)
西晉世祖武皇帝司馬炎(西晉實際奠基者:司馬懿)[3]
東晉中宗元皇帝司馬睿

3南北朝
宋高祖武皇帝劉裕
齊太祖高皇帝蕭道成
梁高祖武皇帝蕭衍
陳高祖武皇帝陳霸先
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
東魏孝靜皇帝元善見
西魏文皇帝元寶炬
北齊顯祖文宣皇帝高洋(實際奠基者:北齊世宗文襄皇帝高澄)
北周世宗明皇帝宇文毓(實際奠基者:北周晉盪公宇文護)

4隋唐
隋高祖文皇帝楊堅
唐高祖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淵

5五代
後梁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朱溫
後唐庄宗光聖神閔孝皇帝李存勖(實際奠基者:太祖武皇帝李克用)
後晉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
後漢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劉知遠
後周太祖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郭威

6宋元明清
北宋太祖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趙匡胤
南宋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趙構
西夏景宗武烈皇帝李元昊
遼太祖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耶律阿保機(又名耶律億)
金太祖應乾興運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聖武元皇帝完顏阿骨打(又名完顏旻)[簡稱太祖武皇帝]
元世祖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孛兒只斤·忽必烈[簡稱世祖武皇帝],(實際奠基者:元太祖武皇帝 孛兒只斤·鐵木真 即成吉思汗)
明太祖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元璋[簡稱高祖武皇帝]
清太宗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簡稱太宗文皇帝](實際奠基者:清太祖高皇帝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請採納~

❸ 為什麼歷史上的皇帝有的稱為XX祖有的稱為 XX宗

你好,其實現在對古代皇帝的稱謂,大多遵循今人的習慣。
「祖」和「宗」是皇帝的廟號,如宋太祖、明成祖等;
有的習慣用年號來稱呼皇帝,如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
有的稱呼謚號,如漢武帝、北魏太武帝等;
有的就用當皇帝之前的爵位來稱呼,如完顏亮做皇帝前是海陵郡王。
我再舉一個例子,漢武帝,實際上謚號是孝武,廟號為世宗。

❹ 歷史上開國皇帝才能稱「祖」, 清朝為什麼有三個皇帝敢稱「祖」

清朝的這三個敢稱「祖」的皇帝指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清世祖茯苓和清聖祖玄燁。而其實「祖」這一個字,其實是一個很嚴謹的廟號,在《史通》這本書裡面其實有記載說「古者天子,廟號祖有功,而宗有德。」所以在當時的話「祖」其實是當時他們的廟號,所以因為當時的人們對於祭拜這種東西是否重視,而早期商王不止一位,如果說每一個商王就是他們都進行建一座家廟,那麼對於當時的祭拜其實是十分有影響的,所以在當時只有對國家有大功德之王才能獲得這個稱號。

而後面的玄燁其實就是康熙,他雖然不是開國皇帝,但是他對於清朝是有很大的貢獻的。並且祖一個廟號,他是雍正給的,因為康熙他兒子覺得雍正他這個人品格非常的高尚,而且不管是在人品還是才德上都是非常的厲害,所以說雍正他覺得只有「祖」這個字才能配得上他和父親高品的品格,所以說雍正他在給他父親去世後的時候,就封了祖這一個廟號。

❺ 為什麼有些皇帝被稱為宗 有些被稱為祖

這是廟號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里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成湯有可能是太祖)。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准,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周朝確立謚號制度,對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為給予蓋棺定論的評價。廟號制度被廢止。秦朝連謚號制度也廢止了。

漢朝以後承襲了廟號這一制度。漢朝對於追加廟號一事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劉邦是開國君主,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後世多慣用之),謚號為高皇帝(謚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漢朝強調以孝治天下,所以繼嗣皇帝謚號都有「孝」字。兩漢皇帝人人都有謚號,但有廟號者極少。西漢劉邦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劉盈上廟號)、劉恆為太宗(孝景帝劉啟上廟號)、劉徹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劉詢上廟號)、劉詢為中宗孝宣皇帝(劉秀上廟號);東漢劉秀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劉莊上廟號)、劉庄為顯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劉炟上廟號)、劉炟為肅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劉肇上廟號)。另外東漢還有幾個皇帝有廟號:劉肇為穆宗孝和皇帝、劉佑為恭宗孝安皇帝、劉保為敬宗孝順皇帝、劉志為威宗孝桓皇帝,不過這一些廟號在孝獻帝時被取消。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國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廟號。

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後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濫,始於曹魏。到十六國時期,後趙、前燕、後秦、西秦等等小國,其帝王廟號幾乎無不稱祖。

在稱呼時,廟號常常放在謚號之前,同謚號一道構成已死帝王的全號。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謚號,如漢武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唐朝以後,由於謚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謚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太祖、高祖開國立業,世祖、太宗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號,仁宗、宣宗、聖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另外,哲宗、興宗等都是有所作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業不足,德宗、寧宗過於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文宗、武宗名褒實貶,穆宗、敬宗功過相當,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國。

❻ 除了建業之主和開國皇帝,被稱為「祖」的中國歷史上都有誰

按照規律來看,太祖通常是建國者,世祖通常是問鼎中原者。漢人王朝通常建國和問鼎中原是一個步驟的,除了晉,司馬炎把高祖和太祖全給了先皇們,自己只有當世祖了,其他王朝都沒有世祖。少數民族通常建國和問鼎中原則是兩個步驟,所以元清都有太祖和世祖。 比較濫用的是曹魏:太祖曹操,世祖曹丕,烈祖曹睿。不知道曹睿做出了啥驚天動地的偉業,居然也成了「祖」。 明朝是因為嘉靖皇帝認為永樂皇帝是自己這一支兒的開創始祖,又很牛跛醫,所以才給上了成祖這個尊號的,因為,如果沒有永樂皇帝,他們這一支兒最多隻能是藩王,弄不好,藩王都沒份兒,對於自己這個宗支的影響巨大,自然要奉為祖。嘉靖皇帝一向對自己的祖上很重視,連他那個父親也要硬給弄個帝號,何況永樂皇帝對於他們宗支的影響了。

❼ 中國古代被稱為高祖的皇帝有幾人

商高祖王亥
漢高祖劉邦(《史記》誤作為高祖,正式廟號為太祖)
魏高祖曹丕(《資治通鑒》誤作為為世祖)
晉高祖司馬懿
漢趙高祖劉淵(後改為太祖)
後趙高祖石勒
前涼高祖張寔
前燕高祖慕容廆
前秦高祖苻健
後秦高祖姚興
西秦高祖乞伏乾歸
劉宋高祖劉裕
南梁高祖蕭衍
北魏高祖元宏
北齊高祖高歡(原為太祖)
南陳高祖陳霸先
北周高祖宇文邕
隋高祖楊堅
唐高祖李淵
前蜀高祖王建
南吳高祖楊隆演
南漢高祖劉龑
後蜀高祖孟知祥
後晉高祖石敬瑭
後漢高祖劉知遠
陳漢高祖陳友諒

❽ 中國歷史上廟號為祖的皇帝是哪些人

漢高祖劉邦,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等等。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唐高祖李淵(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隴西成紀人,祖籍邢州堯山 ,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出身於北周的貴族家庭,七歲襲封唐國公。開皇中,歷任譙、隴、岐三州刺史,隋煬帝即位後,李淵又歷任滎陽(今河南鄭州)、樓煩(今山西靜樂)二郡太守。後被召為殿內少監,又升衛尉少卿。大業十一年(615年),李淵拜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大業十三年(617年),又拜太原留守。
隋末天下大亂時,李淵乘勢從太原起兵,攻佔長安。義寧二年(618年)農歷五月,李淵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禪讓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並逐步消滅各地割據勢力,統一全國。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門之變後,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兒子李世民。貞觀九年(635年),李淵病逝。謚號太武皇帝,廟號高祖,葬在獻陵。上元元年(674年)農歷八月,改上尊號為神堯皇帝。天寶十三載(754年)農歷二月,上尊號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開國皇帝。
後唐明宗天成年間(927年3月21日)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涿郡,父親趙弘殷,母親杜氏。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其後郭威廢漢建周,得任東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後從征南唐,多有功績。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榮於北征回京後不久駕崩,逝世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漢及契丹聯兵犯邊,時任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的趙匡胤受命前往御敵。初三夜晚,大軍於京城汴梁東北二十公里的陳橋驛發生嘩變,將士於隔日清晨擁立趙匡胤為帝,史稱「陳橋兵變」。大軍隨即回師京城,後周恭帝柴宗訓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北宋」。

❾ 什麼樣的皇帝可以被稱為祖

一般開國皇帝都是祖,有名的就是漢高祖劉邦,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
宗呢,早期的時候只有功績卓越的皇帝才能享用,比如西漢幾個皇帝,只有漢文帝,漢武帝,漢宣帝三位可稱宗。
到後來為了拍馬屁,從曹魏開始,評價的標准一步步降低,到唐宋,基本從高祖後個個都是宗,當然太宗的分量是宗裡面最高的。
到了明朝,嘉靖為了強調自己繼位的合法性,硬是把朱棣的太宗改成了成祖。算是第一個嚴格意義上有2個祖的朝代。
元朝的太祖成吉思汗是追認的。
明朝開了先河,清朝也搞了幾個祖,世祖太祖還弄出個聖祖。
要不是西方列強入侵,如果王朝繼續延續下去,估計現在都是祖,聖祖穆祖宣祖文祖武祖都是祖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被稱為祖的皇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