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書法在中國歷史上扮演了什麼角色

書法在中國歷史上扮演了什麼角色

發布時間:2021-03-04 15:17:10

㈠ 中國書法演變歷史是怎樣的

自從有了文字,就有了書法。書法是中國 藝術的基本特徵,統領著中國美術和其他版門類, 被列為中國藝術之首權。當把書法與繪畫並提時, 又將書法擺在繪畫前面,稱為「書畫」,如「書 畫同源」、「琴棋書畫」等。

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魏 晉以前是自發階段,魏晉時期開始進入自覺階 段。從此,書法的審美功能超過其實用意義, 成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一種藝術形式。

篆書

中國文字始於甲骨文,這些刻在龜f獸骨 上的文字就已具備中國書法藝術的基本要素: 用筆、結構、章法等。殷周時期,鑄刻在鍾鼎 彝器上的銘文即金文,又稱「鍾鼎文」,在當時 廣泛流行。秦始皇大二統後,統稱為「小篆」,

也稱「秦篆」

一種規范化的官方文書通用

字體。後來出現了「隸書」

「秦隸」

據傳是秦書法家程邈於獄中整理而成。秦隸的出現, 是我國文字史乃至書法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 逐漸成為占統治地位的官方書體。

㈡ 傳統思想在中國歷史上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是君子之德還是很大程度上

都是,想把君子之德和君主之德融合起來!這是古代儒家的思想追求!任重而道遠!

㈢ 中國書法史上最具代表人物及作品。

1、東晉著名書法家、「書聖」王羲之

王羲之是中國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書法家,他廣采眾長,自成一家,不僅作為中國書法史上一座極具象徵性的豐碑深遠影響著中國千年書法,還留下了大量的豐富多樣的書法精品。

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

代表作: 《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太宗獨愛之,《快雪時晴帖》,亦是一代帝王乾隆的最愛。

2、唐代中期傑出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一顏真卿

顏真卿是繼王羲之後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他的行草傳遞出沉著痛快、豪邁灑脫的大師氣象。顏真卿在書學史上以「顏體」締造了一個獨特的書學境界。

顏魯公書法既以卓越的靈性系之,境界自然瑰麗;既以其堅強的魂魄鑄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豐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闊大。晚年猶求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其「顏體」在書壇巍然屹立。

代表作:傳世作品主要有《祭侄稿》《爭座位》以及《麻姑碑》等眾多碑刻。《祭侄文稿》是唐代顏真卿追祭從侄顏季明的草稿,不計工拙,一氣呵成,常常寫至枯筆,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

3、唐代著名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一歐陽詢

歐陽詢為史上著名楷書四大家之一,對書法有其獨到的見解,有書法「八訣」。他的書法成就以楷書為最,筆力險勁,結構獨異,後人稱為「歐體」。

其楷書法度之嚴謹,筆力之險峻,世無所匹,被稱之為唐人楷書第一。其源出於漢隸,骨氣勁峭,法度謹嚴,於平正中見險絕,於規矩中見飄逸,筆畫穿插,安排妥貼。

代表作:楷書以《九成宮醴泉銘》,行書以《夢奠帖》《張翰帖》等為最著名。其他書體,也無一不佳,《九成宮醴泉銘碑》被後世喻為「天下第一楷書」或「天下第一正書」,享有「楷書之極則」的美譽,被歷代書家奉為楷書的楷模,亦是歷代書法初學者臨摹最多的作品。

4、唐代書法家、「草聖」張旭

張旭以草書著名,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稱為「三絕」。詩亦別具一格,以七絕見長,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共列飲中八仙之一。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書法與懷素齊名。

張旭傳世書跡有《肚痛帖》《古詩四帖》等。

5、北宋書法家、畫家、「宋四家」之一米芾他是「宋四書法家」(蘇、米、黃、蔡)之一,又首屈一指,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其書體瀟散奔放,又嚴於法度。

因其衣著行為以及迷戀書畫珍石的態度皆被當世視為癲狂,故又有「米顛」之稱。

米芾傳世墨跡主要有《苕溪詩卷》《蜀素帖》《方圓庵記》《天馬賦》等。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歐陽詢

網路-顏真卿

網路-王羲之

㈣ 中國書法歷史

中國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無與倫比的豐富文字記載都已為世人所認可,在這一博大精深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的書畫藝術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再現了這一歷時性的嬗變過程。而具有姊妹性質的書畫藝術在歷史的嬗變中又以其互補性和獨立性釋讀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內涵。由於書、畫創作所採用的工具與材料具有一致性。《歷代名畫記》中談論古文字、圖畫的起源時說:「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創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書畫雖然具有同源的可比性,但以後的發展狀況是以互補的獨立性發展變化的。中國書法藝術的形成、發展與漢文字的產生與演進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連帶關系。那麼究竟什麼是「書法」呢?我們可以從它的性質、美學特徵、源泉、獨特的表現手法方面去理解。書法是以漢字為基礎、用毛筆書寫的、具有四維特徵的抽象符號藝術,它體現了萬事萬物的「對立統一」這個基本規律又反映了人作為主體的精神、氣質、學識和修養。
中國文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書寫性發展到一種審美階段——融入了創作者的觀念、思維、精神,並能激發審美對象的審美情感(也就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書法的形成)。有記載可考者,當在漢末魏晉之間(大約公元2世紀後半期至4世紀),然而,這並不是忽視、淡化甚至否定先前書法藝術形式存在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地位。中國文字的濫觴、初具藝術性早期作品的產生,無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時代性。就書法看,盡管早期文字——甲骨文,還有象形字,同一字的繁簡不同,筆畫多少不一的情況。但已具有了對稱、均衡的規律,以及用筆(刀)、結字、章法的一些規律性因素。而且,在線條的組織,筆畫的起止變化方面已帶有墨書的意味、筆致的意義。因此可以說,先前書法藝術的產生、存在,不僅屬於書法史的范疇,而且也是後代的藝術形式發展、嬗變中可以借鑒與思考的重要範例。
中國的歷史文明是一個歷時性、線性的過程,中國的書法藝術在這樣大的時代背景下展示著自身的發展面貌。在書法的萌芽時期(殷商至漢末三國),文字經歷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隸(八分)、草書、行書、真書等階段,依次演進。在書法的明朗時期(晉南北朝至隋唐),書法藝術進入了新的境界。由篆隸趨從於簡易的草行和真書,它們成為該時期的主流風格。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出現使書法藝術大放異彩,他的藝術成就傳至唐朝倍受推崇。同時,唐代一群書法家蜂擁而起,如:虞世南、歐陽詢、楮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大名家。在書法造詣上各有千秋、風格多樣。經歷宋、元、明、清,中國書法成為一個民族符號,代表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恆魅力。

㈤ 如何評價明朝書法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

一、明代書法家名單
董其昌、唐寅、解縉、宋克、宋璲、宋廣,詹希元、杜環、李東陽,吳寬,沈周,張弼、張駿、邢侗、張瑞圖、祝允明、文徵明、王寵、徐渭、米萬鍾、黃道周、倪元璐、王鐸、傅山。
二、明朝書法在歷史中的地位
中國書法,從甲骨文開始算起,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在這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書法一共有三次巔峰期。
第一次,是魏晉時期;第二次,是隋唐時期;第三次,是宋元時期。很遺憾,明朝書法並不在高峰期,但是相較於清朝而言,明朝書法還是有一絲生機尚存,但是稱之為小高峰則是過譽了。
三、所謂的數量
很多人說,我才不信,我大明王朝有多少多少書法家,有多少為牛人,超過哪朝哪朝。
確實用數字說話看起來是很合理,但是數字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如何確保呢?你能怎麼去確定這個數字是真實可靠的,憑什麼就說他是書法家?有沒有一套可以固定的標准?
沒有,什麼都沒有,統計學上的數目,有可能是為了說明而統計,況且中國書法史上的書法家,每一位你都很難去界定他到底是不是書法家,沒有標准。
四、看貢獻度
那有人可能會說了,既然你說沒有一套固定的標准,那麼你憑什麼說中國書法的三個高峰就是魏晉、隋唐和宋元呢?
書法雖然沒有一套可以具體量化的標准,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另外一些側面來考察這個年代對於書法的作用,或者說,我們可以用貢獻度來衡量這個年代的書法成就高低。
五、魏晉成熟
魏晉時期,傳說中的魏晉筆法就誕生於這個時期,而且魏晉時期在中國書法史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那就是,這是中國書法的成熟期。中國書法從此走向成熟的藝術,而不是簡單的停留在不自覺的藝術行列了,正式成為一門自覺地藝術。
所謂自覺,就是開始有意識的去追求、欣賞書法的美。而且著名的書聖王羲之就生活在魏晉時期,並且該時期楷行草三體已經發展成熟,王羲之也開創了影響後世千年之久的二王書風。其重要性,不必言說。
六、隋唐法度
隋唐時期,是中國書法的法度確立期,隋唐時期,中國書法開始進入法度化的時期,標志是楷書書法的發展成熟,楷書四大家,隋唐佔了三個。
而且,隨著楷書藝術的發展成熟,法度化的要求在書法內部成為共識,不光是楷書,行書草書也都法度化和規范化了。
這一時期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成為響徹書壇的藝術大師,尤其是顏真卿,被譽為突破右軍鐵騎唯一人。
七、宋元情韻
宋元時期文人情懷開始灌注於書法藝術,士大夫的書法水平普遍很高,即便是文學大家歐陽修、辛棄疾,他們的書法拿出來,也毫不遜色,況且以蘇軾為首的宋四家和元朝的趙孟頫撐起了中國中古時期書法藝術的高峰。
這一時期的文化藝術,包括書法開始雅化,成為一種高級的文人情懷的表達方式。
八、明清時期世俗化
明清時期的市民階層壯大,為文化藝術俗化開啟了方向,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為中國書法開啟了新的活力,但是與此同時,不免讓書法走進了下坡路。
所以,明朝雖然迎來了書法藝術的小高峰,同時也是文化藝術發展的窮途末路,隨後館閣體一統天下,文化藝術的創造隨之被壓抑。

㈥ 試述秦篆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

秦國未統一全國的時代,各地書法風格呈現棉線的區域性、多元化傾向。先回秦時代,文字從應用性走向答藝術性。
秦國的小篆代表著書法與文字的變革緊密聯系著,它從稚拙階段漸趨完美,從而奠定了在中國書法史上的特殊地位。
秦權上刻制的小篆,據說是李斯書寫的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制的統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由於其字體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為其筆畫復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採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
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筆劃、結構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了書寫和認讀方面的混淆和困難,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範文字的產物。秦王朝使用經過整理的小篆統一全國文字,不但基本上消滅了各地文字異行的現象,也使古文字體異眾多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㈦ 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有怎樣的地位

王羲之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也是最傑出的書法家。由於他在書法藝術方面無人可及的成就和在書法史上的巨大貢獻,被後人譽之為「書聖」。
1,王羲之的書法經歷代很多書法大家和書法鑒賞大家的品評,堪稱古今無二;

2,王羲之是偉大的書法藝術變革家,開一代書法新風;

3,他是歷代書法宗師,1600多年來,大凡著名的書法家,幾乎沒有人不受惠於王羲之書法。因其書法具有可臨摹性,被一代又一代人當作最佳臨摹範本;

4,他的書論是中國古代書學理論的經典之作,古代多少書法家都是以王羲之書論作為主要教材來學習書法和從事書法創作的;

5,他不但書品為世人所尊崇,而且人品為世人所敬仰;
6,他被作為東晉初年有才能、有思想、有政治眼光、有作為的重要歷史人物,寫進「二十四史」之一的唐朝官修的《晉書》。他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有助於他的書法長久地流傳下去。

㈧ 顏真卿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顏真卿是中國古代著名書法家,是唐代名臣,與歐陽詢等,三名文學家,並稱楷書四大家,他的書法精妙絕倫,擅長各種文體獨創顏氏楷書,在如今也有很大的影響。 在這樣浮華的官場和世界裡,想要讓人認可,非常容易,我們只要隨波逐流即可,難的就是明明知道,現實如此,但是依然能夠不畏艱辛昂揚向上,堅持心中的信仰,只為心中的光芒。

㈨ 書法在中國歷史政治文化中的影響與作用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文字的產生是社會進入文明時期的重要標志。中國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先秦時期的文字,為了記載史實,把長篇文字用刀刻在甲骨上,保存下來。許多文字刻在一片甲骨上,大大小小,錯落有致,不僅能看出並理解文字表達的意思,也能看出文字的排列組合之美,此即為書法藝術的萌芽階段。書法藝術是將書寫放入了審美范疇,不僅僅局限於文字的實用性,更追求書寫的美觀度。
比甲骨文稍晚出現的是金文,金文也叫鍾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鍾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所以,金文即為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較之於甲骨文的纖細,金文稍粗,古樸,有金石氣。後來又產生了石鼓文。石鼓文是我國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稱「石刻之祖」。文字多了,有了較一致的造字原則和風格,書寫也更加講究美觀,逐漸形成大篆體。秦朝時期,秦始皇統一文字,改進大篆體,統一為小篆體。後來,從篆體又發展出隸體,也得到秦始皇的肯定和贊賞,從而得到廣泛地採用。
漢朝是隸書大盛的時代,更是漢字書法發展史上關鍵性的一代。漢代四百多年間社會穩定繁榮,文化藝術得到空前發展,於是兩漢時期成為了書法史上繼往開來的關鍵時期,朝著使用簡便、字體美觀方面發展,書體流派紛呈、風格多樣。在隸書成熟的同時,又出現了破體的隸變,發展而成為章草,行書,真書也已萌芽。到了三國時期則是隸楷並存。魏晉時期楷、行、草三書盛行,奠定了現代書體的格局。晉代後書法理論發展起來,推動了書法藝術水平的提高。
被稱為書聖的王羲之是魏晉時期書家的代表人物。王羲之完善了楷、行、草的今體書法,被歷代奉為楷書的楷模,「天下第一行書」。他的代表作有楷書《黃庭經》、行書《蘭亭序》、草書《十七帖》等。王羲之的書法在當時便為人所珍愛。《晉書·王羲之傳》上載,某日王羲之在蕺山遇見一位老嫗兜售六角扇,他在老嫗的每把扇子上題了五個字,交代但言出自王羲之手筆,可得一百錢,老嫗依言而行,一時眾人競相購之。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後來也成為了著名的書法家,與父齊名,史稱為「二王」。
唐朝建立後,有一百多年的社會安定繁榮。唐太宗李世民愛好書法,對王羲之書法的推崇,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贊其書法是「盡善盡美」、「古今第一」。唐太宗以重金向民間收購王羲之的書法達三千六百幅,又設立了「書學」,成為科舉考試中的科目之一。
唐代也是書法藝術得到空前發展的時期。當時的代表人物有歐陽詢,以楷書見長,被譽為「翰墨之冠」,行、草體亦很有建樹,他學習王羲之各種字體,創建出自己的藝術風格。其代表作以楷書《九成宮醴泉銘》、行書《夢奠帖》、《張翰帖》等最為著名。
到了中唐時期,書法的發展出現了高潮。以顏真卿和柳公權為代表的書法家開創了端莊豐滿、遒勁雄偉的新局面。
顏真卿的書法被評為「納古法於新意中,生新法於古意之外」,他開創了一派新書風,被稱為「顏體書風」。安史之亂中,顏氏家族有30多人被殺,他含淚為年少慘死的侄兒季明寫了一篇《祭侄文稿》,神采飛動,筆勢雄奇,姿態橫生,得自然之妙,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
柳公權受顏真卿書體的影響很大,筆筆有神、字字有骨,後人以「顏柳」並提,且有「顏筋柳骨」之說,此二體也成為了初習書法者的范體。柳公權的書法以精於點畫、謹於間架、法度森嚴而著稱,歷代書論者對柳體評價很高,論之為「廟唐氣象」。柳的傳世書跡很多,傳世墨跡有《送梨帖題跋》,碑刻有《金剛經碑》、《玄秘塔碑》等。
到了宋朝,宋太祖並不十分重視書法藝術。宋太宗即位後,征購前朝帝王名臣的墨帖並加以編輯拓印,賜給大臣。編輯拓印的質量本不高,宋人學帖的水平更不高,加上科舉制度興盛,寫字力求勻稱工整,書法藝術的個性遂被淹沒。直至宋仁宗到宋神宗之間(1021-1070年),出現了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四位書法家,他們提出「上學六朝,不守唐人窠臼」,主張摒除帖學,形成宋書「尚意」的獨特風格,亦令當時的書法藝術界為之一振。
在多年戰亂之後,六朝的書法藝術處於衰微狀態。就在這個改朝換代的時期,誕生了著名的書法家趙孟頫。趙一改宋朝帖學不求真跡之風,主張嚴守古法,一絲不苟,推動了復古潮流,使沉積多時的書法藝術界重顯活力,因此有人把他比作晉之王羲之、唐之顏真卿。其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賦》等。然而獨木難成林,當時的書法藝術終難成氣候,元朝的書法藝術並未得到多大的發展。
明朝的皇帝多愛書法,規定凡朝廷詔敕都要讓擅長書法者抄寫,凡能為朝廷寫內制、外製者可得官職。當時流行於館閣及科舉考場的「館閣體」,雖方正光潔但拘謹刻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書法藝術的發展。
清朝仍舊學帖之風盛行,書法處於止步不前的狀態。到清中晚期,大興碑學,許多書法家碑帖並習,參以己意,寫出了個人風格,篆、隸、行、楷等諸體書法藝術都得到空前的發展,還發展了與書法藝術緊密結合的篆刻藝術。一幅書法作品加上開頭的起首章和結尾的名號章,黑色的書法加紅色印章的點綴,顯得更加美觀,這也是書法藝術的特殊成就之一。

閱讀全文

與書法在中國歷史上扮演了什麼角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