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抗日戰爭歷史教材修訂

中國抗日戰爭歷史教材修訂

發布時間:2021-03-04 13:22:37

『壹』 關於中國抗日的歷史,教課歷史書不夠完整,電視劇太假,可以推薦一本

《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作戰記》一書,分為上下兩冊,有蕭克將軍為書提名,寫得很專業、很真實,向您推薦。

『貳』 改"8年抗戰"為"14年抗戰"有何深意在中國抗日戰爭歷史中,8年抗戰是指從1937

在中國抗日戰爭歷史中,8年抗戰是指從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的全面抗戰專;14年抗戰則是指從1931年「屬九一八事變」爆發後開始的抗戰,包含了局部抗戰和全面抗戰兩個階段。
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將8年抗戰一律改為14年抗戰,全面反映日本侵華罪行,強調「九一八事變」後的14年抗戰歷史是前後貫通的整體,應在課程教材中予以系統、准確體現。教材修改要求覆蓋大中小所有學段、所有相關學科、所有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教材。

『叄』 為什麼國內經常強調日本篡改歷史教材這件事

你這么說是典型和稀泥,也高看了王朝的外務部,所以多說兩句。
譴責版之時必定是日本右翼權修改了教科書,而並非那邊沒改這邊就抗議。王朝除了國內的抗日神劇,從無主動挑釁之事,為何?因為腎虛。日本教科書是說了抗日戰爭,可關鍵是南京大屠殺的真相,和是否是一場侵略戰爭,這是關鍵,年輕人不知道有南京大屠殺也是日本事實。中國官方最多是把好幾年前的稿子拿出來讀一遍,無非是強烈抗議,嚴厲譴責,然後呢?沒然後了。韓國可不會這么安然,必然會狠狠去日本使館鬧騰一番,表達一下韓國的熱血。
其實釣魚島最典型,早期只有港台保釣,大陸民間很晚才開始,只鬧了兩三回,官方就在海邊攔下不讓去。要不是日本非要國有化,將這邊逼的無路可退,還不會有任何反應。南沙群島都被瓜分40多年了,都沒吭過幾聲。

『肆』 教育部發文改教材,「八年抗戰」為何改為「十四年抗戰」

對於抗日戰爭到底是「八年」還是「十四年」,其實就是一個「局部抗戰」和「全面抗戰」的區別,沒什麼可爭論的。關鍵是其背後的深意。


但是如果將抗戰開始時間前推到九一八事變,一切就不一樣了。「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中共中央立即作出《關於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滿洲事變的決議》,這和國民政府的不抵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之後的東北抗聯,「一二九」運動到遍及全國的救亡運動,乃至後來的西安事變,都可以大書特書。

抗戰時程提前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比國民政府宣布的1937年七七全面抗戰早六年。不要小看這六年,正是這六年,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才具正統性,才能搶占抗戰史的話語權。

『伍』 "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 學校教材修改有何深意

新華網北京1月11日消息,「新華視點」記者日前從教育部獲悉,2017年春季教材將全面落實14年抗戰概念,8年抗戰一律改為14年抗戰。在全國大中小學教材修改這一歷史概念到底有何深意。

增加東北抗戰的學術依據是什麼?

此次中小學教材修改的歷史內容,主要是增加了東北抗戰的時間段。這一修改的學術依據是什麼呢?

湯重南說,14年抗戰這個概念具有科學性、歷史性、原則性與現實性。

李宗遠說,事實上,學界大約在2005年就結束了爭論,一致認定中國抗戰歷史應為14年標准。這個標准在紀念抗戰60周年期間得到了貫徹和體現。

湯重南說,14年抗戰更符合歷史事實。首先,中國抗戰第一槍在1931年沈陽北大營就已經打響;第二,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30萬東北抗日聯軍在1931年至1937年之間於白山黑水之間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抵抗,付出了大量犧牲。

李宗遠說,從1931年開始,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逐步推進,中國對日本的反抗和防範也在逐步推進。在1931年至1937年間,從「九一八事變」開始,中國共產黨滿洲省委就在積極部署抵抗,9月19日還發表抗日宣言,東北義勇軍在共產黨領導下壯大成為東北抗日聯軍,發動廣大民眾參加抗戰。在此期間,國民黨方面也有東北軍余部繼續進行對日抗戰,還有十九路軍參加的淞滬抗戰也屬於其中的一部分。

南開大學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楊棟梁教授說,我多年呼籲14年抗戰的提法,在多次學術研討會上、論文當中,一直堅持這樣的立場。教材的修改是對抗戰問題認識的巨大進步,令人欣慰。

他認為,14年抗戰史的主要依據在於: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連續14年沒有間斷過,中國人民的抵抗從1931年開始就沒停止過。因此,東北的抗戰不僅是東北人民對日本侵略者的抵抗,更是中華民族持續不斷、不屈不撓的抗爭,都應該計入抗戰的史冊。

很多專家提到,抗日戰爭的時間超過8年不僅僅是中國學者的研究結論,日本著名史學家江口圭一在《日本十五年侵略戰爭史》也提到:「滿洲事變、日中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不是零散、孤立的戰爭,而是彼此有內在聯系的一連串戰爭。分離華北工作是滿洲事變的繼續,進而引起日中戰爭;日中戰爭的發展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相聯系,它導致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是否取消滿洲事變的產物滿洲國,是日美談判的大爭論點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說,滿洲事變與亞洲太平洋戰爭之間,也存在直接的內在聯系。在這十五年中,日本對中國的武裝侵略持續未斷,走上了擴大侵略的道路。根據上述理由,可以將這三次戰爭統稱為十五年戰爭。」

重新書寫歷史意義何在?

李宗遠說,14年抗戰史能夠最大程度地將為爭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犧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疇中來。這是對民族脊樑、抗戰英靈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

湯重南說,8年抗戰不能將為民族而戰的大量英烈包含在內,特別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義勇軍、東北抗日聯軍,他們在最艱苦的環境中流血犧牲,「南有楊靖宇,北有趙尚志」,世界聞名,特別是我們的國歌就是義勇軍進行曲。這些不被算作抗戰歷史,是極大的不公。

這一新的歷史界定,也粉碎了一些海外勢力扭曲8年抗戰與14年抗戰之間有機聯系,排他獨斷地抹殺中國共產黨作為民族中流砥柱的不良居心。

此外,湯重南還表示,在國際上存在一種長期歷史偏見,對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當中的重要歷史地位嚴重認識不足。英國著名歷史學家米特在《被遺忘的盟友:中國抗日戰爭》一書中對這種偏見也提出過批評。14年抗戰史的正名,有助於喚醒國際認知,進一步敦促各界繼續接近歷史真實,公允面對中國人民做出的重大犧牲。

張玉來說,14年抗戰史的書寫,有助於國內國際抗戰史研究領域能夠更好地進行對接。譬如日本著名學者江口圭一與家永三郎等,都將中國抗日戰爭起點定位於1931年。這樣的呼應是對日本國內勇於正視歷史、反省罪行的有識之士的一種肯定,有助於警醒各國牢記歷史、珍惜和平。


張玉來還認為,應以此次教材修改為契機,進一步研究梳理抗戰史,消除近年來「抗日神劇」等歷史泛娛樂化所造成的認識混亂以及價值觀扭曲,加強對青少年乃至全社會的歷史傳承,積極正本清源。

『陸』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高一必修一課本的

抄抗日戰爭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襲在於:
1、這是中國人民百餘年來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全民族解放戰爭,是中華民族由衰敗到勝利和重新振興的轉折點;
2、抗日戰爭中人民武裝力量得到空前的發展壯大,從而奠定了新民主義革命最後勝利的基礎;3、中國戰場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的主戰場,牽制和消耗了日本總兵力的范,打亂了其侵略計劃,支援了同盟國在亞洲和太平洋戰場作戰。
(1)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使中華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運,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的復興奠定了基礎。抗日戰爭的勝利結束了日本在台灣50年的殖民統治,使台灣回到祖國的懷抱。

(2)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使中國人民在精神上、組織上的進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為抗戰勝利後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4)對世界各國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柒』 有關中國抗日戰爭的書籍

1、《抗日戰爭的細節》

作者以細膩的筆法,通過戰場上一個個具體的人、具體的行為,向您講述一場真實的抗日戰爭;翻開本書,查看細節,直抵真相。

1928年6月4日凌晨5點23分,東北軍大元帥張作霖的專列從北京行至皇姑屯路段,一聲巨響,列車被炸上了天。200米開外按下起爆鈕的那個日本兵,就是時任關東軍沈陽守備隊第四中隊長的東宮鐵男。

2、《國家記憶》

本書精選約500幅美國國家檔案館收藏的有關二戰中緬印戰場的珍貴圖片,其中許多是首次面世,真實再現了中緬印戰場的抗戰歷史及美、英等國對我國抗戰的幫助。

3、《1944:騰沖之圍》

本書是一部關於我國抗日戰爭史上難得的取得全勝的攻堅戰的微觀戰史。

全書以海峽兩岸和日本、美國的各種戰斗詳報、地方史志、新聞通訊、戰地電文、「三親者」回憶等材料為基礎,相互參證,詳加辨析,以逐日甚至逐小時的密度,生動描畫出和平時代的人們無法想像的艱辛、繁難、曲折、殘酷的戰爭圖景。


4、《1944-1948我的戰爭》

《1944-1948我的戰爭》為口述歷史,作者在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於國民黨軍新六軍、二〇七師服役。

《1944-1948我的戰爭》真實記錄了作者少年時期的幸福家庭,是如何在日寇的炮火下家破人亡的,最終走上了同仇敵愾的抗日道路。

十六歲自願報名參加抗日,和數千名同齡人一起被分配到印緬遠征軍,執行抗擊日寇,打通國際支援中國戰場的大動脈—滇緬公路的任務,既披露了諸多鮮為人知的戰爭細節,也表現了全體國人萬眾一心抗戰的感人場面。

5、《突破緬北的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上,有三次被日本人叫做「玉碎戰」的,也就是日軍被全部消滅的戰役,即騰沖戰役、松山戰役和密支那戰役,而這三次戰役,全部發生在中國駐印軍歸國之戰中。1943年底,中國駐印軍從印度雷多出發,開始了打通中印公路的緬北之戰。

『捌』 中國教科書抗戰八年改為十四年為什麼

這是有歷史支撐的。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其鐵道「守備隊」炸內毀沈陽柳條湖附近日容本修築的南滿鐵路路軌,挑起「九一八事變」。

從1931年九一八到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中國各黨派、社會團體主動或者被動地進行了抵禦日本侵略的斗爭,尤其對於東北民眾,他們的淪陷與抗爭都在1931年發生,十四年抗戰有真實的歷史事實支撐。

修改後,既突出「九一八事變」的歷史意義,又有助於學生理解日本侵華歷史的完整線索。

(8)中國抗日戰爭歷史教材修訂擴展閱讀:

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下發了2017年1號函件《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文件要求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戰」字樣,改為「十四年抗戰」,並視情況修改與此相關內容,確保樹立並突出十四年抗戰概念。

『玖』 中小學教材「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有什麼依據

依據:在中國抗日戰爭歷史中,8年抗戰是指從年「七七事變」爆發後的全面抗戰;14年抗戰則是指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開始的抗戰,包含了局部抗戰和全面抗戰兩個階段。

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將8年抗戰一律改為14年抗戰,全面反映日本侵華罪行,強調「九一八事變」後的14年抗戰歷史是前後貫通的整體;應在課程教材中予以系統、准確體現。教材修改要求覆蓋大中小所有學段、所有相關學科、所有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教材。

教育部表示:此舉是為落實中央關於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有關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教育部組織歷史專家進行了認真研究,對教材修改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基礎教育二司又專門發函對中小學地方教材修訂提出了要求。

(9)中國抗日戰爭歷史教材修訂擴展閱讀:

多位受訪學者強調,14年抗戰不是對8年抗戰的否定:

1、南開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玉來說,時間跨度的增加,是對中國人民連續一貫、脈絡清晰的抗戰歷史的一種恢復和升華。

2、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李宗遠說,8年到14年不是改變,而是還原歷史原貌。1937年作為歷史節點的意義,在於全民族全面抗戰的開始,同樣不會被否認。

3、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日本史學會會長湯重南說,歷史上使用8年抗戰的提法,是考慮到對當時特殊歷史環境的尊重。恢復14年抗戰史的提法,更是對歷史真實的尊重。

閱讀全文

與中國抗日戰爭歷史教材修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