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簡單的介紹中國和日本的關系歷史

簡單的介紹中國和日本的關系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15 07:35:16

1. 用稍微簡單的文段介紹一下日本的歷史。

據日本權威歷史學家研究發現: 日本第一代天皇竟是武大郎 當年武大郎被潘金蓮和西門慶灌毒後,拋入黃河中漂入大海。大郎命不該絕。冰冷的海水使他醒過來。 這時游來一隻大烏龜,托起了大郎。「我現在救了你,你以後一定要報答我」。大郎應之,烏龜托著大郎到了一個島上。這個島上全是一些矮個子的漁民,漁民看見了大郎大喜,奔走相告,說是島上來一個高大、英俊、威猛的男子。 漁民們開會,商量著:「咱們的祖祖輩輩都這么的矮,要利用這位志的身高優勢來改良咱們的人種,就推舉他為咱們的國王吧。」於是武大郎就當了國王。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武大郎很快就有一群王子。這些王子散落到民間與平民女子通婚,於是從此以後當地的野民的身高都有了顯著的提高。武大郎當了國王以後仍然不忘對西門慶的仇恨,每天想著:「西門慶真是可惡,日來日去,日到本人頭上了。」正好一大臣前來求賜國名,大郎隨囗道:「日本人。」另一大臣拿出白布求畫國旗。大郎隨手摸出一塊炊餅,大力拍去,想到西門慶,羞怒交加,噴出一口鮮血在炊餅上。就成了日本的國旗。大郎又想,「西門慶和潘金蓮想害死我,然而我的運氣不錯,挺長久。」立即下詔,在國旗上寫上:武運長久。意思就是:武大郎運氣長久。又想起當初對大烏龜的承諾,下令全國視烏龜為神物。大郎是賣炊餅出身,職業習慣見人就大鞠躬。全日本見國王如此,無不仿效。武大郎作為國王,開頭還相當勤勉。每天都是「有事出班早奏,無事早早退朝」。但過了一些日子,他覺得很沒勁。官員們雞毛蒜皮的事都要講大半天。於是他說:「你們以後把事情的重要內容寫成奏摺,交給我看。」大臣們很驚奇的說:「什麼叫做寫?我們不識字,不會寫。」武大郎說:「好吧,我給大家辦個補習班,掃掃盲。」於是武大郎憑自己有限的漢字知識給大臣門開了個掃盲班,學習文字。當年武大郎是個賣炊餅的人,只認識很少的字,很多字他只記得一些邊旁部首,大臣們在學習及往外傳播的時候,又忘了一部分字,於是這就是形成一種「假」文字,平假名、片假名之類。這是東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一天,大郎發現臣民沒有姓。於是他又說:「這可不行,得有名有姓才行。這樣吧你們住在什麼地方就姓什麼吧。」於是就有了「田中」、「松下」、「山口」之類的姓氏。至於名字,就一二三四五六七的排吧。但老大不能叫大郎,那是我的忌諱,只能叫太郎。老二不能叫二郎,那是我弟弟武松武二郎的忌諱,只能叫次郎,其餘的你們就按順序叫吧,我沒有意見。」於是這個國家就有了山口太郎,田中次郎、山本五十六等等名字。武大郎當了國王後,老是吃山珍海味,吃都吃膩了。他想起當初在海上漂流時,沒有東西吃,只能捉生魚吃,現在回想起來那味道還是相當不錯,於是他叫廚師做魚時一定要生做,不用做熟。這道菜推廣開來,得到日本人的歡迎,從此成為該國的一大名菜「魚生」。 武大郎還發現,日本人象中國人一樣,睡覺都睡在床上。他很生氣,想當初潘金蓮和西門慶搞婚外情,西門慶經常到自己家裡,搞到自己沒有地方睡,只好睡在地上。既然我當國王的都要睡在地上,你們也只能睡在地上!這樣子才能不忘奪妻的恥辱!於是他按照這個意思又頒布了一項法令,從此以後日本人只能睡在一張席子上,這就是所謂的「塌塌米」。大郎在中原時被人稱作「三寸丁」,有些自卑感,他在日本怕被人看扁。便下令全國比自己高的男子都處死。很多家庭為了讓兒子不死,將兒子打成羅圈腿。所以日本人矮而且羅圈腿多。大郎因為潘金蓮而痛恨女人,下令日本女人只能在家伺候丈夫,而且要跪著伺候,已示懲罰。漂亮的女人全部處死,所以日本的醜女極多。武大郎當了若干年的國王,無疾而終。他臨死之際,仍然為打不過西門慶、報不了奪妻之仉而耿耿於懷,於是留下遺訓,要子孫後代找西門慶報仇雪恨。後來他的子孫們日夜操練,跑到少林寺偷學了幾招功夫,為了紀念國王武大郎,取名「武氏道」,後來因為日本人的文化程度低,加上該國的文字是假文字,結果被傳成了「武士道」。因為武大郎白手得天下,這些功夫又被稱作「空手道」。 到了明朝,武大郎的後人便開始派人登上中國領土,尋找西門慶的後人報仇,被中國的英雄戚繼光打下了海,那就是歷史上的「抗倭」。自此不敢西望,積蓄蠻力尋機報仇。進入了二十世紀,日本人見中國國勢漸衰,又來中國自北向南,自東向西跑遍了中國大半河山,還是沒有尋到仇人西門慶的後人。於是他們居然要中國人學習他們的「假文字」,要中國人取他們那樣的名字,要中國人在「炊餅」旗子下面實行「大東亞共榮」。這真是讓中國人笑掉了大牙。最近,武大郎的後人據說有可靠情報,懷疑西門慶的後人躲藏在台灣一帶,於是在台灣對面的釣魚島,好像整天有人在那裡賣炊餅,尋機報仇。綜上所述,中國的武大郎是日本人的祖宗。

2. 介紹一下日本和中國的關系

目前還不錯,像好的方面發展

對於中國來說,一向主張和平,只要支持現在的社會主義中國,不管你過去做過什麼全都可以原諒,台灣就是最好的例子了,雖然收復要緊。中國的政策是來者不拒,只要你對我有好我肯定對你有好,畢竟把自己發展壯大才是首要任務。
對於日本一直依附於美國,好處多多自然不用說,可是美國在日本一直以勝利者的姿態處理一切問題,日本人就算再變態也有受不了的時候,可畢竟不能整個起義什麼的名號把美國軍隊趕出去,還求著人家的F-22呢,不過給予對美國的恐懼以及變味的對勝利者的崇拜讓他們敢怒不敢言,中國又在日益富強,拉攏中國組建個什麼亞洲最強聯盟(說不定印度也有份),那美國也許會收斂點。雖然美國對中國根本毫無畏懼,不過他是誰都不能小覷的一分力量,再說離日本這么近,遠親不如近鄰,拉攏一下根本無可厚非。奧運會運動員入場時候日本的運動員全拿著日本和中國兩面國旗,肯定是政府的主意,要向中國示好,還有中日目前的有好也與日本的當權者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小泉時候肯定沒有現在的局面。
現在兩國又好發展可以說都有好處,那有何樂而不為呢?還有國家的政治問題很復雜的,只要有利於當前的發展,什麼殺父仇人都可以原諒,對國家政治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

3. 歷史中日關系中國在歷史上和日本的關系是怎麼變化

中日關系簡單概括如下:

  1. 隋唐時期:日本派遣使者,中日政府間開始正式來往。專日本在屬文化、宗教上向隋唐學習。

  2. 元朝時期:日本對於蒙元政權要求臣服的國書不予理會,兩國爆發戰爭。

  3. 明朝時期:明初兩國間貿易頻繁,隨著明朝頒布禁海令,兩國直接貿易中斷。而後民間主要通過澳門的葡萄牙商人進行中轉貿易;

  4. 鴉片戰爭後:鴉片戰爭後日本深受打擊,認為連中國都敗於西方列強,日本只有變革維新否則絕無出路。隨後日本走上了去除中華思想,全盤西化的道路;

  5. 甲午戰爭後:日本戰勝後,中日關系首次逆轉,蔑視中國的思想開始蔓延。中國開始向日本學習政治體制、軍事、法律、醫學等西學(因為兩國都用漢字);

  6. 二戰時期:全面戰爭狀態,兩國關系決裂;

  7. 二戰結束後:由於國共內戰及意識形態等問題,兩國斷交;

  8. 1972年後:中日恢復國交,日本提供經濟、技術援助,兩國蜜月期;

  9. 1990年代:蘇聯解體、國內領導人換代等因素導致中日關系逐步冷淡;

  10. 2000年代:領海糾紛導致中日關系跌入最低谷;

4. 簡要概括從古至今日本與中國的關系

樓主你好[日本在唐朝時曾派人到唐學習,這是中日第一次交往。到了清朝,日本發動甲午戰爭,後又相繼發動侵華戰爭最後日本戰敗告終。在新中國建立後,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建立了外交關系]如果答案您不滿意或還有疑問歡迎再度發問,望採納,謝謝

5. 中國和日本的歷史關系日本和中國的歷史關系是從哪個

一說中日復兩國同文同種。同文制尚可理解,同種之說則過言之。日本的原住民是伊阿努人(蝦夷),屬白種人,而大和民族的祖先應該是先秦陸陸續續從大陸移民日本列島的。主要是兩條路逕,其一是胡人從朝鮮半島渡海,其二是越人(馬來人種)從東海渡海,所以朝鮮東南部(百濟)和琉球被日本人視作勢力范圍,是有歷史淵源的。

胡人與越人的血統,中國人也有。漢族的前身是出身古羌族(藏、緬、黨項都出身古羌族)的華夏族(夏、周)與東夷族(商),但自五胡亂華以來就融入了胡人的血統,而百越在幾千年的逐步漢化之中,如今只余越南一國了。

6. 中國與日本的歷史淵源

中國與日本的歷史淵源有:

文化方面、政治思想方面、軍事方面。

7. 歷史上的日本作家與中國的關系,請簡單介紹一下他們對中國的態度

日本的作家,不論是當今的,還是過去的,他們同中國的關系和對中國的內態度都是不同的容,沒法一概而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同中國的關系和對中國的態度,是受他們所處時代的中日關系決定的,而且無法避免地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歷史上的中日關系不是現代的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在進入現代社會以前,中國和日本以及周邊其他地區都不是現代意義的國家,彼此的關系不能以現代國際關系套用,而且兩者的文化具有同源性和共同性,特別是對於儒家文化的信奉上。舉個例子來說,即使到現在,普通的日本人一般也不會考慮到孔子是不是外國人的問題。
歷史是無法割斷的,在兩國關系出現緊張,日本右翼勢力公然將矛頭指向中國的今天,我們有必要通過歷史去探尋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從而幫助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更好辦法。

8. 中國與日本關系的歷史淵源

文化上,日本進入封建社會時中國正是盛唐時期.故日本在思想,藝術,建築等方面受盛唐影響極其深遠.建築,藝術上的不甚了解不敢妄談,就從思想上為樓主介紹一下.

平安時代佛教從中國流傳入日本,影響最大的是禪宗中的臨濟宗和曹洞宗(當時有在日本也是"臨天下,曹一角").進入鐮倉時代後佛學逐漸興盛,日本也經過改良產生了獨特的宗派如凈土宗等,在農民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鐮倉末期宋代的朱子學傳入日本,當時後醍醐天皇希望恢復天皇的權威,朱子學所提倡的忠君愛國的儒家教條思想正好符合當時的國情.利用朱子學在武士階級中所產生的影響,鐮倉幕府被徹底推翻.朱子學也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起源之一.在江戶時期由於科技的進步,在人群中產生了一種反對朱熹提倡王陽明的思潮,可以說是日本啟蒙思想的開端.
日本的文字也是發端於漢字,但在不同的發展過程中與現代漢語產生了較大的歧義.可以說現在日本的漢字還保留著許多中國古代漢字的原意.
中日間文化交往在唐宋兩代達到頂峰,之後的元明兩代逐漸減少,到明中期由於明代奉行的閉關鎖國政策而基本完全廢止了.

軍事上樓主所說確是實情,清軍入關後日本當時的室町幕府曾有聯合鄭成功反對清廷的計劃,但因九州太宰府出現變故而中止.但民間仍有以此為藍本的小說:國姓爺戰記,講述鄭成功向日本借兵最終反清復明的故事.

中日兩國交往在元代中斷的原因和文永-弘安之役有關,忽必烈曾多次要求日本稱臣,但卻遭到當時鐮倉幕府的執政北條時宗的斷然拒絕.時宗怒斬來使並加強九州海防嚴陣以待.
但由於日本此時還未形成集團作戰的概念,交戰時往往是兩軍士兵互通姓名後進行單挑,因此對元軍集團式作戰感到非常不適應.在元軍總攻的前夜突然狂風大作,元軍戰艦全數沉沒,不得不狼狽退兵.數年後忽必烈再次進攻,卻再次不幸的在總攻前夜因大風而全軍覆沒,最終放棄了入侵的打算.

中日兩國在明早期也有軍事合作.室町幕府早期中國沿海與九州沿岸海盜盛行,明廷派出使臣前往日本交涉合作剿滅事宜.歷史上的倭寇實際上並不都是日本人,有些明人也混跡其中大肆劫掠.室町幕府則派九州大宰府出兵征剿.日本主要對抗的是朝鮮沿岸與九州沿岸的海盜.

之後就是歷史課本上也有的豐臣秀吉侵朝了.在日本被稱作慶長-元祿之役.日軍在戰爭初期勢如破竹,連克朝鮮重鎮,但海上補給線卻因李舜臣的襲擊而受到沉重打擊.明軍入朝後與日軍在朝鮮戰場拉鋸,總體上互有勝負.此時明軍實力因財政問題早已大不如前,而日軍則剛經歷過戰國亂世戰鬥力較強.最終日軍因損失過大,加之國內豐臣秀吉病故而全軍撤退.

之後中日兩國都進入了長時間的閉關鎖國時期,兩國一度頻繁的交往就此中斷.等到明治維新成功後日本進入快速增長期,也就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9. 中國和日本的歷史關系

最早和中國有所外交的國家是倭奴國,范曄撰寫的《後漢書》中就記述了公元57年(東漢光武帝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予印綬」,倭奴國其實是日本北九州沿海一帶的部落小國,漢光武帝曾通過來使授予刻有「漢委倭奴國」五字的金印,這枚印以於1784年在日本博多灣志賀島(今福岡市東區)上被發現,現珍藏於福岡市美術館。《後漢書·東夷傳》中記載,約在漢武帝授予倭王金印50年左右之後,既後漢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倭國遣使來華獻上生口(即會說話的工具——奴隸)一百六十人,願請見。安帝接受了倭王禮物後,也回贈了賞賜。倭奴國早於邪馬台國181年與中國交往。

公元238年6月卑彌呼女王派遣大夫難升米、副使都市牛利等官員攜帶男奴4名、女奴6名及斑布2匹2丈作為供品,從北九州海濱乘船前往中國。當時的魏明帝為了表達對卑彌呼女王的贊賞而向女王頒以詔書和賞賜,詔書內容非常友好,魏明帝假金印紫綬。

魏明帝對卑彌呼女王的回禮名稱和數量:
「絳地交龍錦(紅地有交龍花紋的錦)五匹、絳地縐粟罽(紅地用毛做成的氈子)十張、蒨絳(紅色的絹織物)五十匹、紺青(青色的絹織物)五十匹,答汝所獻貢直。 」

另外,還單獨賜給卑彌呼女王個人的是:
「又特賜汝紺地勾文錦(青色的錦)三匹、細班華罽(毛織物)五張、白絹五十匹、金八兩、五尺刀二口、銅鏡百枚、真珠、鉛丹各五十斤,皆裝封付難升米、牛利還到錄受。悉可以示汝國中人,使知國家哀汝,故鄭重賜汝好物也。」

回謝禮品中提到五尺刀,漢代一尺相當於23.3CM,五尺則約為1.17米。另外,上述物品中,僅一枚銅鏡便重一公斤,百枚銅鏡便是一百公斤以上,遠遠大於卑彌呼女王進貢的數量和質量。

邪馬台國的卑彌呼女王和她的繼承者壹與女王在公元238年(魏明帝曹睿景初二年)--247年(魏齊王曹芳正始八年)間派遣使節出使魏國多達五次。

公元607年日本開始遣隋,到618年唐滅隋時日本共派出四次遣隋使(畢竟隋朝存在時間太短),到了唐朝,中國的封建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進入繁榮時期,日本則處於封建制代替奴隸制的變革時代。中日兩國交往最頻繁的時候應該是在公元630年--894年,這段期間共派出遣唐使19次,其中除去三次」送唐客使」和一次」迎入唐使」及兩次因故未成行外,正式來華的共有13次。

日本對中國的不軌之心古已有之,並不是從明朝才開始有的,只能說明朝的時候,日本比以往都要來的囂張。

閱讀全文

與簡單的介紹中國和日本的關系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