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印邊界戰爭中國歷史

中印邊界戰爭中國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15 00:59:35

⑴ 有沒有關於62年中印之間戰爭的書籍 或詳細歷史資料

厄,注意網路HI,我發給你……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國和印度的藏南邊境的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印度則稱為瓦弄之戰(Battle
of Walong)。
古巴導彈危機和此次戰爭幾乎同一時間爆發。
沖突起因
中國與印度的邊界約2000公里,分西、中、東三段。
到1951年前後,印軍向北擴張取得麥克馬洪線以南約9萬平方公里領土。此外,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佔得部分印中兩國爭議領土。1959年,印軍越過雙方實際控制線建立了43個據點。中國政府提出談判解決邊境問題,未得印度方面的接受。
中國觀點
中國政府認為,「麥克馬洪線」是英國人自己定的,任何時候的中國政府都沒承認過,是西方肢解中國的一部分。就像英國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所作所為一樣。由於中方認為麥克馬洪線是英國殖民政府強加於西藏南部的分界線,故拒絕承認「麥克馬洪線」。並且直到1951年之前,印度政府也未公開承認麥克馬洪線。因此,中國表示上述爭議領土應該屬於中國。
印度觀點
1947年印度獨立後,印度認為他們有權利繼承原來的英屬印度領土。因此,他們認為上述藏南地區屬於印度。
國際觀點
美國、蘇聯在當時支持印度,並向印度提供武器、物資援助。

⑵ 中印歷史上有過多少次沖突是否造成過戰爭

1、唐朝天竺戰爭
唐初,印度半島最強大的中天竺統一了北印度,建立了摩揭陀帝國,並很快與唐朝建立了友好關系。
公元647年,唐命王玄策為正使,與副使蔣師仁出使印度。但此時中天竺發生了政變,纂位的新王阿羅順那聽說大唐使節入境,竟派了二千兵將伏擊。王玄策從騎多死難,玄策被擒扣押。後來,王玄策尋機逃脫。他策馬自印度大陸北上,渡過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馬拉雅山脈為目標,一路來到了尼泊爾王國。在這里,王玄策與尼泊爾王談判,以迎娶文成公主而與唐具友好關系的吐蕃的王中之王的名義,向尼泊爾借得七千騎兵。玄策大怒之餘,繼續檄召臨近唐各部軍府節度使及近處各大唐藩屬國,又集兵馬萬余,自為總管,蔣師仁為先鋒,直撲天竺。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聞悉後也發兵一千二百人助玄策。

在北天竺茶博和羅城外,王玄策一仗擊潰天竺數萬象軍。天竺王大驚,守城不出。玄策一心報仇,拿出唐軍攻城的各種伎倆,雲梯,拋石車,火攻,狠攻月余。648年,茶博和羅城兵潰城破,玄策一路追來,斬殺天竺兵將三千,天竺兵將落水溺斃者萬余,被俘萬余,阿羅順那逃回中天竺。
王玄策乘勢攻入中天竺,發誓要盡滅天竺。而天竺兵將與唐軍(算是外籍軍團)一接仗便潰不成軍。阿羅順那棄國投奔東天竺,求助東天竺王屍鳩摩援兵,接著再收集散兵殘將准備反攻唐軍。玄策,師仁欺天竺人不通兵法,只知蠻斗,設分兵伏殺計引阿羅順那上鉤,一舉全殲阿羅順那殘部,活捉了阿羅順那,余眾盡坑殺。最後,阿羅順那妻子擁兵數萬據守的朝乾托衛城也被師仁攻破,遠近城邑望風而降,中天竺滅亡。
由於東天竺援兵阿羅順那,王玄策准備順勢再亡東天竺,屍鳩摩嚇得魂飛魄散,忙送牛馬萬頭,弓刀纓絡財寶若干,向唐師謝罪,以示臣服大唐,玄策方才罷兵回朝述職,同時將阿羅順那披枷帶鎖押回長安。太宗皇帝大喜,下詔封賞玄策,授散朝大夫。
高宗顯慶三年(658年),王玄策再次出使印度,行程主要是去各大寺廟參拜,禮佛而歸,中華的謙讓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佩服。由於在中國境內他並沒有做過什麼,因此也沒有什麼特別提拔和任命。再加上當時大唐開邊將星如雲,玄策「不務正業」的功績(尤是對唐本無意征伐的國家)也不那麼顯眼。在從印度回來後,也只是辛苦了就結束,算是有點可憐。玄策晚年寫過回憶錄《中天竺行記》,但不為世人重視,後來也失傳了。

2、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在藏南邊境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戰(Battle of Walong)。中印戰爭最為人注意的是戰斗大多發生在惡劣的環境下,尤其是在高海拔的情形下,不少大規模的沖突都發生在超過4250米以上的高度,中印雙方同時也存在著物流和補給不易的問題。這場戰爭普遍聚焦在陸軍的戰鬥上,因為地形的關系,雙方的海空軍幾乎沒有參與這次戰爭沖突。

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都有很嚴重的邊境侵略問題嗎

不是的,這個邊界要看你怎麼分,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各個國家互相打,所以說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邊界一直在打仗,而且周圍邊界全都是小國,有的都算不上是國家,秦始皇第一次統一了「中國」,就是秦朝時期,之後漢朝開始,其實是對外入侵,而不是被入侵,然後三國,晉,南北朝,北朝,隋,唐,十國,宋,遼,西夏,金,元,明,都是在內戰,雖然有倭寇 荷蘭 這些小入侵,最後也被打回去了,戚繼光抗倭還挺有名的,因為這些朝代自己的內斗都沒穩定,嚴格意義上說那都不算是中國,只能說是中國成立之前的歷史,明朝鼎盛時期的時候,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是交通科技不夠發達,不然的話是可以侵略全世界的,因為那個時候明朝的科技火葯的發明和使用是全世界最強的,而且是碾壓西方的狀態,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在當時來說是世界上最早,最強大的船隊,最大的船據說比一個村莊都大,隨船軍醫都是有一萬人的,雖然不是中國最富有的朝代,但是用珠寶 瓷器 金子 絲綢 和別人換胡椒粉,就說明是真的土豪,但明朝內斗,腐敗,最後敗給了清朝,1624荷蘭人侵略,佔領台灣,1626年西班牙侵略台灣,被荷蘭人打跑了,清朝更腐敗無能,閉關鎖國,自稱天朝,然後就是近代史了,從鴉片戰爭開始,英 法 德 美 俄 日本 相繼對中國進行了侵略,直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然後是抗美援朝,中印邊境反擊戰,抗美援越戰爭,中蘇珍寶島之戰,中越西沙之戰,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直到現在才是真正的和平年代。

⑷ 中國和印度歷史上發生過什麼戰爭,什麼原因造成的

中國和印度發生過中印邊境戰,這是在1959-1963年發生的,期間一直都有沖突版,是因為印度不權斷的在中國的邊境挑起事端,在中國的領土上設立軍營和界碑,派出部隊駐扎,印度說要按照印度被英國殖民時期單方面劃定的邊界為主!但是此英立邊界嚴重危害了中國領土主權!印度軍方也不斷的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西藏與印度邊界的駐軍發動侵擾!在1962年,毛澤東下達自衛反擊戰決定,調集數百輛解放牌卡車和數萬官兵對印度進行反擊,印軍屢戰屢敗,最後部分軍隊投降,邊境戰暫時告一段落!但是在從此以後的20年間,中印還是有部分沖突!這都是因為英國單方面決定的中印邊境條約有關!但是相關條約中國並沒有簽署和承認,所以此邊境條約應為無效!此條約是英國與印度簽署的,豈能奏效?

⑸ 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

中印領土糾紛----藏南地區 衛星地圖在東經92度至97度之間的約7萬多平方公里的喜馬拉雅山脈南坡,可是一塊風水寶地,不要以為這里屬喜馬拉雅山脈就盡是些冰雪滿野的荒漠。在夏季,由於迎著從印度洋上吹送來帶著大量水分和熱量的西南季風,這里溫暖而多雨,年平均降水在9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區之一,可種植許多亞熱帶作物,肥沃得有西藏的「江南」之稱,想不到吧?
這塊面積巨大得相當於浙江省而又富饒的地域,卻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發展中國家存在主權爭議的地區。

目前印度非法佔領我國的藏南地區,面積總計有6.7448萬平方公里,約相當於二個台灣大的面積!
見圖

永遠失去的領土—藏南

在Google的衛星地圖上,有一片9萬平方公里的名叫藏南的土地已經劃給了印度,國際公認的領土中,藏南似乎已經不屬於中國了。在中印戰爭結束後,藏南由印度實際控制了五十多年,印度早已將藏南更名為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 Pradesh,又譯阿魯納查爾邦),大量往該地區移民,目前人口幾乎和整個西藏的人口一樣多了。

維基網路全書關於「藏南」的條目是這樣寫的:

藏南屬於西藏的一部分,並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要求為西藏自治區的下屬地區。中印邊境戰爭之後,主體為印度控制,並且現在為阿魯納恰爾邦。

1914年的中英藏西姆拉會談,在會上英國全權特使威廉·亨利·麥克馬洪提出麥克馬洪線為西藏和英屬印度之間的邊界,該線將藏南地區割與英國。後來英藏代表皆簽字批准該線,中方代表則因中央政府反對而沒有簽字。中方至今的觀點是: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因此西姆拉會談條約只有單方簽字(即英國),應視為無效。中國所堅持的是中印傳統線。

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中國曾經奪回藏南,但由於種種原因而退回實際控制線。印度在1982年建立阿魯納恰爾邦,遭到中國的強烈抗議。但中國並沒有採取軍事行動以奪回該土地。

解放軍作家金輝對藏南那片土地這樣換算:

——相當於一個江蘇省、一個浙江省;

——相當於三個台灣、六個北京;

——相當於一個匈牙利、兩個丹麥、三個比利時;

——相當於六個科威特;

——相當於十個英阿爭議的馬爾維納斯群島;

——相當於二十個日俄吵得不可開交的北方四島;

——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上一國被另一國強行侵佔的最大一片土地;

——是中國版圖的一百零一分之一。

那一片被中國收復又放棄的土地是比西藏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富饒的地方。那裡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海拔下降到一二千米甚至幾百米,有印度洋暖風的滋潤,屬亞熱帶生態環境。土地極其肥沃。植物茂盛,能夠生長菠蘿香蕉。自然景觀奇異。礦產豐富雅魯藏布江著名的「大拐彎」,可利用的落差2230米,如果橫切大拐彎建一條40公里長的引水隧道,可建成世界最大的水電站,我們失去的這片土地,是西藏人民歷代居住的土地,是西藏氣候最好、物產最豐富的一片寶地,然而這片領土卻在我們手中,被隨隨便便地丟掉了。

據說,國際上有以下規定:一國占據某地50年以上,國際上就承認該國對這一地區的合法擁有權。藏南,這片肥沃而富饒的土地,看來已經永遠失去了,中國的面積已經不是960萬平方公里了,因為已經有9萬平方公里的藏南永遠不屬於中國了。

參考文章:傷心藏南

在東經92度至97度之間的約9萬多平方公里的喜馬拉雅山脈南坡,可是一塊風水寶地,不要以為這里屬喜馬拉雅山脈就盡是些冰雪滿野的荒漠。在夏季,由於迎著從印度洋上吹送來帶著大量水分和熱量的西南季風,這里溫暖而多雨,年平均降水在9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區之一,可種植許多亞熱帶作物,肥沃得有西藏的「江南」之稱,想不到吧?

這塊面積巨大得相當於浙江省而又富饒的地域,卻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發展中國家存在主權爭議的地區。

在1913年10月在印度北部西姆拉有的一個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中國政府的代表、英國政府代表及英印政府人員和中國「西藏地方」的代表,主要討論中國和(英屬)印度的邊界問題。由於(袁世凱)北京政府忙於征討南方的革命力量(孫中山的「二次革命」)和各方意見分歧,根本談不成什麼協議。其實,協議只不過是英國將攫取到手的權益合法化的形式而已,何況英國侵略我國西藏地方的野心根本就不受什麼協議的束縛。在1914年的3月24日,(英)印度殖民政府外務大臣享利·麥克馬洪(英國政府代表)竟背著當時與會的中國政府代表,私自同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換文的方式炮製了所謂的「中印邊界線」,即「麥克馬洪線」(就是上圖中青色的線),這條分界線與此前國際上習慣認定並在各種官方(包括英國)出版物和地圖上一直沿用的分界線(上圖紅線,傳統習慣線)不同,它大大向西藏縱深推進,把原本在西藏境內資源最豐富的九萬多平方公里劃進了大英帝國的印度殖民地,將中國西藏地方歷來有效行使統治權的地方向北壓縮了一百多公里。

正是這種將國家領土的私相授受,歷屆中國政府都不承認這條線的合法性。而英國人在西姆拉會議之後二十年時間,出於擔心合法性不足,一直沒敢公開宣布這個「條約」,也沒有在英國出版的地圖上改變中印邊界的傳統劃法。

然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在1962年10月的中印戰爭中,中國在失地盡復的情況下,將軍隊悉數撤回至實際控制線(青色線附近)後20公里,不啻於在事實上承認麥線存在或有效。而印度人又回到了那裡,耕作建設,繁衍生息,已成了六、七百萬新一代印度人除此地之外已無別的地方是他的「家」的一塊土地,再收回,我看:難矣!一時的失策,竟做成了連麥克馬洪也無法做到的事!

在當時的蘇、中、美大三角大戰略中,中印之矛盾是雖是次要矛盾,不值得與之擴大戰端,但在當時失地盡復的情況下,軍威顯赫,各族同仇(大量物資,如炮彈等是在氂牛也無法爬行的情況下,由我藏胞一發一發山那邊背過來的),並且更重要的是,當時印度東北一帶風聲鶴唳,已無可戰之兵!是完全可以守住的。守住了,在談判桌上就佔主動:既有歷史依據又有實力控制。而現在,既不戰又不守,又不能把印度拉上談判桌,這究竟算什麼回事?!就算上了談判桌,能希望印度會原原本本地把這塊領土交還中國?代價是什麼?有多大?

⑹ 歷史 中國印度打過仗嗎

當然打過啦!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印戰爭!
看看這里就知道啦!
http://ke..com/view/122481.htm

⑺ 中國歷史書上什麼迴避中越戰爭 越南戰爭和中印戰爭

中國從來沒有可以迴避對越自衛反擊戰,只是因為越南在蘇聯解/體之後就不是敵人了,而沒有進行大肆宣傳而已。。。著名電影高山下的花環說的就是對越反擊戰的時候啊。如果迴避的話,根本不會有這樣曾今巨火無比的電影出現。
對印確實是在迴避的,因為62年對印雖然戰爭絕對是勝利的,無論是戰線前進的程度,還是雙方傷亡程度,我們都是生於印度的。。但是中國並沒有向原先預計的那樣,收回麥克馬洪線造成的爭議領土,而是在勝利後主動後撤留下了一大片緩沖地帶。。雖然那裡當時都是無人區,但爭議領土問題從此就留下來了。關於為什麼這么做,到現在都有很多猜想和爭議。
對越是沒有迴避的,只是不宣傳,不張揚而已。戰爭當然是全面勝利的。但是造成了10年的邊界拉鋸。但和對印最大的不同是,對印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就沒有對國內民眾做什麼報道。而對越,在79年到80年代那顯然是全國都在時時刻刻關注的。只是這場戰爭無關於什麼侵略和反侵略,完全是中蘇當時關系惡化,為了反制蘇聯和壓制越南才開打的。我們也控制了一些本屬於越南的領土。所以在蘇聯解/體後,這場戰爭就自然沒有必要再去宣傳了。。。 其實關於對越的宣傳片很多,只不過在90年代後都不播了,但從網上都能找到。

⑻ 1962 中國與印度的戰爭來源是什麼最後怎麼樣了

一、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在藏南邊境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戰。
二、原因是:其一是歷史原因,在英國統治了印度以後,英屬印度當局,把侵略擴張的矛頭指向中國的西南和西北邊疆地區,英印政府利用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的為由,擅自劃定所謂的「麥克馬洪線」,對中國西藏和新疆進行侵略擴張活動,從而埋下了中印爭執的禍根。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後,不僅要中國政府承認「麥克馬洪線」,而且要侵佔中國政府管轄下的中國領土。其二是現實原因,我們解放軍在進入西藏後,與印度領土接壤而產生一系列領土問題,在雙方會談破裂後,1959年的達賴逃往印度受庇護,中印兩國開始交惡,後來一連串交火沖突更使印度開始進軍藏南地區建立軍事據點,並出兵造成此次戰爭。
三、戰爭結局是中國完勝,印度慘敗。中國軍隊陣亡722人,負傷697人;印度軍隊陣亡4383人,負傷1047人。
四、1962年12月1日,中國軍隊主動後撤。中國邊防部隊奉命將在反擊戰中繳獲的大批武器、車輛進行擦拭維修,將繳獲的其他軍用物資進行整理包裝,於12月中旬交還給印度。對被俘人員,一律給予優待,受傷者給予治療。中國政府的這一舉動,在戰爭史上是史無先例的,得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贊揚。

⑼ 今天我們歷史老師講到一場戰爭,在1962年中國與印度的邊境28天戰爭,我方3萬人,印度10萬人,

中印之戰——是一場中國不情願打、又不得不打的戰爭。1951年為緩解印內度的糧荒,中國在自身容糧食緊缺的情況下,向印度提供了66萬噸大米。62年印度共侵佔中國領土達12.5萬千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一個福建省。兩國關系就此跌入低谷。我軍在中印邊界西部全殲印軍第七旅,活捉旅長達爾維准將,中國共俘虜印軍3968名,印度共俘虜我軍2名。是四萬解放軍打敗了三十萬印軍.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中印邊界戰爭中國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