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上四大詩詞著作

中國歷史上四大詩詞著作

發布時間:2021-03-14 22:15:35

1. 中國古代著名詩集

1、《詩經》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

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准。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2、《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余首。

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自序》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餘種。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選詩范圍相當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1首,在數量上以杜甫詩最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它是中小學生接觸中國古典詩歌最好的入門書籍。

3、《白氏長慶集》

《白氏長慶集》是唐代白居易作品的集名。本書原在唐穆宗長慶年間編集出版,故名為《白氏長慶集》。原為七十五卷,前集五十卷,後集二十卷。到了宋代已經亡軼四卷,現存七十一卷。有影印宋紹興本,不分前、後、續集,其中詩三十七卷,分為諷喻、閑話、感傷、歌行、雜律等,文三十四卷。

4、《漢樂府》

漢武帝劉徹時,在定郊祭禮樂時重建樂府,它的職責是採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後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它是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後來有不入樂的也被稱為樂府或擬樂府。

漢樂府是繼《詩經》之後,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匯集,不同於《詩經》的是,它開創了詩歌現實主義的新風。漢樂府民歌中女性題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語言構造貼近生活的作品,由雜言漸趨向五言,採用敘事寫法,刻畫人物細致入微,創造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較為完整。

此外,漢樂府還能突出思想內涵著重描繪典型細節,開拓敘事詩發展成熟的新階段,是中國詩史五言詩體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漢樂府在文學史上有極高的地位,其與詩經、楚辭可鼎足而立。

《陌上桑》和《孔雀東南飛》都是漢樂府民歌,後者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孔雀東南飛》與《木蘭詩》合稱「樂府雙璧」。漢代《孔雀東南飛》、北朝《木蘭詩》和唐代韋庄《秦婦吟》並稱「樂府三絕」。此外,《長歌行》中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也是千古流傳的名句。

5、《楚辭》

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以南方民歌為基礎,採用楚國方言創作了一種新的詩歌體裁——楚辭。屈原的抒情長詩《離騷》,具有浪漫主義風格,是楚辭的代表作,楚辭因此又稱為「騷體」。

楚辭,也作「楚詞」。本為楚地的歌辭。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吸收其營養,創作出《離騷》等巨制鴻篇,後人仿效,名篇繼出,成為一種有特點的文學作品,通稱楚辭。西漢劉向編輯成《楚辭》集,東漢王逸又有所增益,分章加註成《楚辭章句》。

2. 古代四大類書

包括《冊府元龜》、《太平廣記》、《太平御覽》及《文苑英華》。四大部書最先成書的是《太平廣記》,《宋會要》記載:「(太平)興國二年三月詔昉等取野史小說集為五百卷,三年八月書成,號曰《太平廣記》」。
由於《冊府元龜》的規模最大,幾概括十七史,是其他的數倍,所以被稱為《宋四大書》之首。
四大部書是宋初官纂的四大類書,即網路全書性質的類書《太平御覽》、史學類書《冊府元龜》、文學類書《文苑英華》和小說類書《太平廣記》,它們都是在北宋初期纂修而成的。
《太平御覽》始纂於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三月,完成於太平興國八年十月,由翰林學士李昉奉宋太宗命主纂,扈蒙、王克貞、宋白等門人也參與其中。全書1000卷,分55部、5363類,共4784000字。
《冊府元龜》始輯於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成書於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由王欽若、楊億、孫奭等十八人奉宋真宗之命纂輯。全書1000卷,分31部、1104門。
《文苑英華》始纂於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完成於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由李昉、徐鉉、宋白、蘇易簡等二十餘人奉宋太宗之命共同編纂。全書 1000卷,分39類。

3. 中國古代四大名著有哪些

四大名著是指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作者 羅貫中)、《水滸傳》(作者 施耐庵)、《西遊記》(作者 吳承恩)、《紅樓夢》(作者 曹雪芹、高鶚)。誕生於明清時期的四大名著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精品,承載著中國文化的精髓,是學習中國文化的必讀著作這四部著作歷久不衰,是漢語文學中不可多得的作品。其中的故事、場景、人物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藝術水平,細致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高鶚簡介:曹雪芹(約1715—約1763)是清代著名小說家,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

4.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農書

《氾勝之書》、《齊民要術》、《農書》、《農政全書》。

1、《氾勝之書》

是西漢晚期的一部重要農學著作,一般認為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農書。《漢書‧藝文志》著錄作「《氾勝之》十八篇」,《氾勝之書》是後世的通稱。中國勞動人民積累了數千年的耕作經驗,留下了豐富的農學著作。先秦諸書中多含有農學篇章,氾勝之書總結了當時黃河流域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經驗,記述了耕作原則和作物栽培技術,對促進中國農業生產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此而聞名於世。

2、《齊民要術》

大約成書於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時期,南朝宋至梁時期,中國傑出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

全書10卷92篇,系統地總結了六世紀以前黃河中下游地區勞動人民農牧業生產經驗、食品的加工與貯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詳細介紹了季節、氣候、和不同土壤與不同農作物的關系,被譽為「中國古代農業網路全書」。

3、《農書》

中國元代綜合性農書。作者王禎。37集本成書於元仁宗皇慶二年,明代初期被編入《永樂大典》。明清以後,有很多刊本。1981年出版了經過整理、校注的王毓瑚校本。全書約13萬余字。

4、《農政全書》

成書於明朝萬曆年間,基本上囊括了中國明代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而其中又貫穿著一個基本思想,即徐光啟的治國治民的「農政」思想。貫徹這一思想正是《農政全書》不同於其他大型農書的特色之所在。

由於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積累了數千年的耕作經驗,留下了豐富的農學著作。先秦諸書中多含有農學篇章,其他的大型農書,無論是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還是元代王禎的《農書》,雖然是以農本觀念為中心思想,但重點在生產技術和知識,可以說是純技術性的農書。

(4)中國歷史上四大詩詞著作擴展閱讀

農業是中華古文明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歷朝歷代,上至官府,下至平民,都十分重視農業生產技術經驗的總結和推廣。正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中國古代先後出現了很多種類的農業書籍。據《中國農學書錄》記載,中國古代農書共有500多種,流傳至今的有300多種。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積累了數千年的耕作經驗,留下了豐富的中國農學著作。先秦諸書中多含有農學篇章,四大農書基本反映了中國古代各個時期農耕社會的發展狀況。

5. 我國古代圖書一般分為經史子集四大類詩詞作品歸於哪一類

經指<詩經><尚書><禮經><易經><春秋>,共五部,有的地方把<樂經>也算進去,叫做六經或者六藝

史指史書,例如我們現在看到的二十四史中的〈史記〉〈三國志〉等

子指諸子百家的言論,什麼孟子墨子韓非子荀子之類

集指某人或某類著作的合集,例如杜甫的〈杜工部集〉白居易的〈白氏長慶集〉

你所說的詩詞作品應該是屬於集,因為大多是以某人的著作合在一起收錄的,
但是詩經是例外,詩經內容也是詩歌,但是詩經屬於「經」

6. 中國四大古典名著是哪個朝代著作的

三國演義 元末明初
西遊記 明末清初
紅樓夢 清朝
水滸傳 明末清初

7. 中國四大古典名著

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簡稱四大名著,是指《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按照成書順序)這四部巨著。

1、《水滸傳》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類型上屬於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作者或編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

現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羅貫中兩人中的一人,或兩人皆有。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後鎮壓田虎,王慶,方臘等。

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勢力,最終走向悲慘失敗的宏大故事,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

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水滸傳》問世後,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了後世中國小說創作的典範。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同時也是漢語文學中具備史詩特徵的作品之一,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2、《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

《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

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里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3、《西遊記》

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4、《紅樓夢》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金玉緣》。此書分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兩種版本系統。

《紅樓夢》新版通行本前80回據脂本匯校,後40回據程本匯校,署名「曹雪芹著,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後40回作者尚有爭議。

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閑情為脈絡,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

刻畫了以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為中心的正邪兩賦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劇美。通過家族悲劇、女兒悲劇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劇,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機。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作品,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說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按跡循蹤,擺脫舊套,新鮮別致,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成就。

(7)中國歷史上四大詩詞著作擴展閱讀:

「四大名著」名稱來源

「四大名著」的最初提法是「四大奇書」,中國在明末清初最先有了這種說法。李漁曾在醉田堂刊本《三國志演義》序中稱:「馮夢龍亦有四大奇書之目,曰三國也,水滸也。

西遊與金瓶梅也……」當時已有「明代四大奇書」的說法,即《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金瓶梅》明末清初之際,「四大奇書」的提法已得到相當的固定和流行。

後來,清乾隆年間問世的《紅樓夢》(原名《石頭記》)逐步取代了《金瓶梅》,形成了新的「四大奇書」的說法。

「四大名著」全稱「四大古典文學名著」是「四大奇書」的現代說法,時間自然也不會早了。因此,「四大名著」(四大奇書)的提法一定是出現在《紅樓夢》成書之後。

相較於「奇書」,「名著」的稱呼更有文化意味,更強調在文化上的成就,四大名著不是某個人定下來的,而是在流傳過程中廣大讀者研究、解讀、衡量後評定出來的。

四大名著承載了許多文化精華,在潛移默化中對許多人的思維智慧、為人處世方式產生了影響,對往後社會思潮、社會風氣、政治生態變化有著深遠影響。

中國的四大名著公認為:《三國演義》(羅貫中)、《水滸傳》(施耐庵)、《西遊記》(吳承恩)、《紅樓夢》(曹雪芹);(是上世紀50年代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這四部名著的時候定名為「四大名著」,從此定名)。

四大名著是中國名著之一現乃至全人類共同歷史悠久的寶貴文化遺產,在整個華人世界中有著深遠的影響。在中國文化史上也是一大創舉。

研讀中國四大名著,是瀏覽中國古典文學的智能之海,也是閱歷中國傳統人文、社會、倫理、歷史、地理、民俗、心理、處事策略的知識之庫。

8. 中國古代十大詩詞作家

辛棄疾,自幼安,號稼軒,濟南人。他是南宋最傑出的愛國詞人。著有【稼軒詞】(一名【稼軒長短句】)總計六百多首。
李清照(1084~約1155)

中國宋代詞人。自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今屬山東)人。父李格非,官至禮部員外郎,為當時齊、魯一帶知名學者。母王氏,知書善文。夫趙明誠,為吏部侍郎趙挺之之子,金石考據家。李清照早年生活優裕,工書能文,通曉音律。婚後與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整理,編寫了《金石錄》。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中原淪陷後,與丈夫南流,過著顛沛流離、凄涼愁苦的生活。明誠病死,境遇孤苦。 李清照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今僅存四印齋本《漱玉詞》1卷,王仲聞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本,黃墨谷有《重輯李清照集》,齊魯書社版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字希文。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幼孤,因母改嫁至京東路淄州長山縣朱氏,改姓朱,名說。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士及第,復本姓。監泰州西溪鎮鹽倉,請築捍海堤,長數百里,後人稱為「范公堤」。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傑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詩仙」之稱。他經歷坎坷,思想復雜,既是一個天才的詩人,又兼有游俠、刺客、隱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氣質。儒家、道家和游俠三種思想,在他身上都有體現。「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導思想。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
李商隱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唐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晚唐詩人,與杜牧齊名,稱「小李杜」。其中李商隱的詩風與杜甫更為接近,「唐人知學老杜而得其藩籬者唯義山一人」(王安石語),杜牧的詩風則更近似李白。
陸游。南宋詞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始終堅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斷受到當權派的排斥打擊。中年入蜀抗金,軍事生活豐富了他的文學內容,作品吐露出萬丈光芒,成為傑出詩人。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愛國主義精神,「氣吞殘虜」。
晏幾道 約1040~1112年,北宋詞人。字叔原,號小山,北宋撫州臨川縣文港鄉(今屬南昌進賢)人 。晏殊第七子。歷任穎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有《小山詞》。
白衣卿相柳永(987年—1053年),崇安(今屬福建)人。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景庄。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

參考資料上還有很多詞人,沒有確切的十大,所以你自己去看看可以。http://www.yani.com/search/SeacrchPerson.aspx?Type=PersonMetierSearch&Word=%e5%8f%a4%e4%bb%a3%e8%91%97%e5%90%8d%e8%af%8d%e4%ba%ba&TaxisField=1&TaxisType=1&PageSize=10&PageNumber=2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四大詩詞著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