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近代歷史城市指南

中國近代歷史城市指南

發布時間:2021-03-13 22:55:53

❶ 中國近代史發生哪些重大事件,來探求救亡圖強之路

洋務運動,是地主階級失敗的自救運動

百日維新,被慈禧太後鎮壓,但是其太過急功近利也不會成功

辛亥革命,是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建立了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
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等北洋軍閥竊取

五四運動是中國近現代救亡圖存思想的分水嶺。五四前地主階級的學習西方先進科技的入手過渡到農民階級知識分子藉助西方宗教思想,瓦解封建專制,到達資產階級的政治主張層面,從主張「工商立國」到進行君主立憲改良,進而宣揚民主革命思想,均未實現救亡圖存的目的。五四後,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導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最終找到了救亡圖存的正確道路。

共產黨的成立。從此,中國誕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給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正如毛澤東所說的那樣,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闢地的大事變。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為之一新了。

北伐戰爭。是國共第一次合作打擊軍閥
北伐戰爭僅二年時間,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在中國的統治,基本消滅了軍閥吳佩孚、孫傳芳的軍隊,重創了軍閥張作霖的軍隊,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加速了中國革命歷史的進程,為以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1927年4月和7月,蔣介石和汪精衛先後在上海和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北伐戰爭的勝利果實被竊取。這次戰爭中途共產黨被拋棄、被屠殺的教訓,使共產黨深刻認識到建立以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軍隊,獨立開展武裝斗爭的極端重要性,從而開始走上創建中國工農紅軍,進行土地革命,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國民黨政權的另一條革命道路。
如果沒有北伐的成功,國民政府沒有實現對全國的政治統一。等到日本全面侵華開始,北洋各個軍閥各自為戰,不能走向聯合抗擊日寇。中國是否能堅持八年抗戰那麼久,能不能保持獨立國家的性質就很難說了。所以說,北伐戰爭在中國近代史上有巨大的歷史意義與功績。
北伐戰爭是在國共合作的基礎上進行的,在戰爭的第一階段,國共兩黨廣大將士緊密合作,共同奮斗,浴血沙場,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歷史事實證明,國共兩黨合則兩益,分則兩損。這一經驗教訓,對於我們今天實現振興中華、統一祖國的大業,仍然有著現實意義。

抗日戰爭就不用我說了吧

國共內戰
國共內戰,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兩大政黨之間在中國境內爆發的內戰,自1927年到1949年間,國、共之間發生過多次內戰。分別經歷國民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土地革命時期也稱之為第一次國共內戰,解放戰爭時期稱為第二次國共內戰。打了3年。
解放戰爭
結果:中國共產黨於1949年10月1日在中國大陸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往台灣。相隔台灣海峽呈現對峙狀態至今。

❷ 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發生在以下幾個城市裡的重大事件

1、北京: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七七事變、北京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

2、天津:中國與德奧宣戰,收回德租界和奧租界;天津被列為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

3、上海:淞滬會戰、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4、廣州:中共在廣州召開三大;國民黨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組建國民革命軍。

5、武漢:武昌起義、北伐戰爭、辛亥革命、江西填湖廣。

6、重慶:三三一慘案、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五三和五四大轟炸、重慶談判、校場口事件。

7、南京:南京大屠殺、中英簽訂《南京條約》、中華民國在南京宣告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

(2)中國近代歷史城市指南擴展閱讀:

從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開始,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止。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為中國由獨立的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在此後的一百年余年,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界標,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後期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但都屬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范疇。

❸ 求中國近代史歷史時間軸

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廷代表耆英、伊裡布、牛鑒與英國代表璞鼎查在停泊於南京下關江面的英艦皋華麗號上簽訂《南京條約》(,標志著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結束。條約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國:(1)割讓香港島;(2)向英國賠償鴉片煙價、商欠、軍費共二千一百萬銀元;(3)五口通商,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允許英人居住並設派領事;(4)協定關稅,英商應納進出口貨稅、餉費,中國海關無權自主;(5)廢除公行制度,准許英商在華自由貿易等。此外,也規定雙方官吏平等往來、釋放對方軍民以及英國撤軍等事宜。
1843年月22日、10月8日,道光二十三年,耆英與璞鼎查又先後簽訂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補充和細則,將協定關稅和租界制度予以落實,並使英國取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權益。
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康有為與梁啟超集結603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反對在甲午戰爭中敗於日本的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的事件。公車上書被認為是維新派登上歷史舞台的標志,也被認為是中國群眾的政治運動的開端。(2014·荊州)「皇上若決定變法,請先舉三者。大集群臣於天壇太廟,或御乾清門,詔定國是,躬申誓戒,除舊布新,與民更始。」材料來自康有為的上書。
1898年6月11日,戊戌變法開始實施。其主要內容有: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吸引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陸軍海軍同時規定,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取消多餘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但因變法損害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派的利益而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2019·荊州)1898年6月,光緒皇帝在詔書中說:「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為各行省之倡,尤應首先舉辦。」與創辦京師大學堂相關的歷史事件是戊戌變法。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後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2019·宜昌)「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線!以譚嗣同為代表的「戊戌六君子」被捕遇害,緣於他們參與了百日維新。
1915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2017·荊州)陳獨秀說:「主張尊孔,勢必立君,主張立憲,勢必復辟」,「孔教與共和……存其一必棄一。」為此,陳獨秀、李大釗等人掀起了新文化運動。
1927年8月1日,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2016·宜昌)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為反抗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探索中國革命的新道路而發動的起義是南昌起義。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到達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地區,開展游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恢復和建立共產黨的組織,建立革命政權和赤衛隊。與此同時,經過團結、教育、改造工作。至1928年2月底,包括寧岡全縣,遂川西北部,永新、酃縣、茶陵等縣部分地區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初步建成。(2012·武漢)農村是中國革命的搖籃,農村是摧毀封建土地制度的陣地,農村是經濟體制改革的先鋒。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獨特革命道路。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主導下,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諫」,扣留了蔣介石。這就是展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事變發生後,中共中央確定了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基本方針,其原因是中國共產黨為了團結國民黨共同抗日。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 。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2013·宜昌)全國性抗日戰爭爆發的標志是七七事變。(2019·宜昌)盧溝橋曾被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稱贊為「世界上最好的的、獨一無二的橋」。1937年,中國全民族抗戰從這里開始,與此相關的歷史事件是七七事變。
1948年9月12日開始,同年11月2日結束,遼沈戰役共歷時52天。戰役結束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在兵力數量方面超越國民黨軍。(2014·宜昌)解放戰爭時期,揭開國共兩黨戰略大決戰序幕的戰役是遼沈戰役。
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並立即把國民黨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2011·荊州)1971年11月,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標題是:「中國人來了(中文翻譯)」。這里的「中國人來了」是指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2013·武漢)中國外交的成長不斷推動著中國與世界更加深入地相互影響。新中國成立後確立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1971年中國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利於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這一重大成就是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1972年2月,尼克松首次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他也成為首位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的美國總統。訪華期間中美兩國政府發表了著名的《上海公報》。尼克松為打開中美關系大門並為改善和發展中美兩國關系作出了重要貢獻。(2017·荊州)美國總統尼克松於1972年2月訪問中國,尼克松將自己對中國的7天訪問描繪為「改變世界的一周」。尼克松訪華和中美《聯合公報》的發表標志著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❹ 中國近代歷史1840–1949書籍

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歷史

還有大量的野史,比如瀛台日落,太平天國演義,民國演義等

❺ 中國近代史時間軸和詳細事件

1、1839年6月:林則徐虎門銷煙。

2、1840年:英軍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

3、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自發的大規模抵抗外國侵略斗爭。農民階級,抗英但是不反封建。發生在鴉片戰爭時期。

4、1842年8月:《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近代史第一個不平等條約。1843年:中英《虎門條約》。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

5、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義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國,農民階級,提出《天朝田畝制度》、《資政新篇》。

6、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簽《天津條約》。英法聯軍攻佔北京,火燒圓明園,簽《北京條約》。

7、19世紀60年代:洋務運動。

8、19世紀70至80年代:"邊疆危機":英國從印度侵人西藏,又從緬甸入侵雲南;法國則從越南侵犯廣西;俄國從中亞人侵新疆;日本吞並琉球、侵犯中國台灣。

9、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9月黃海海戰(鄧世昌)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的失敗。簽《馬關條約》,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0、1894年:孫中山創立「興中會」。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

11、1895年:康有為「公車上書」。

12、1898年:百日維新/戊戌變法。

13、1899年:義和團起義。農民階級。口號:「扶清滅洋」。遭到中外聯合絞殺。

14、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簽《辛丑條約》,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5、1904—1905年:日俄戰爭,爭奪中國東北但清政府局外中立。

16、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近代中國第一個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全國性政黨。資產階級革命派。

17、1906年:萍瀏醴起義,同盟會第一次武裝起義。

18、1911年:黃興、孫中山,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同盟會影響最大的一次起義。

19、1911年5月:保路運動。

20、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

21、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定都南京。

22、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法典。《告友邦書》企圖承認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外債。

23、1912年2月:清帝退位,帝制的終結,標志著清王朝的統治結束。

24、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建立了大地主和買辦資產階級利益的北洋軍閥反動政權。

25、1913年:袁世凱刺殺宋教仁,掀起「二次革命」。

26、1914年:孫中山建立「中華革命黨」,但具有很強的宗派性、脫離群眾。

27、1915年1月:「二十一條」。

28、1915年9月:新文化運動。

29、1915年12月:袁世凱稱帝。

30、1915年12月:護國(中華民國)運動。

31、1918年:護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運動。不僅是孫中山個人的失敗,還標志著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終結。

❻ 中國近代歷史詳細資料

中國近代史大事年表
1840年
1月29日 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率水勇夜襲長沙灣運銷鴉片的走私船,燒毀煙船23艘。
2月25日 英軍向虎門發起攻擊,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率軍守衛炮台,與敵人殊死格鬥,身負重傷,後壯烈殉國。
6月22日 英國東方遠征軍總司令喬治?懿律率領兵船16艘,武裝汽船4艘,運輸船28艘,士兵4000餘人,大炮540門,集結於廣東珠江口海面,宣布28日封鎖廣州。戰端遂啟,中英鴉片戰爭爆發。
7月6日 英軍攻陷浙江舟山島上的定海,後英軍北上到達天津白河口,恫嚇北京清政府,致使清政府答應撤辦林則徐、鄧廷楨。
8月6日 英軍抵達天津大沽口外炫耀武力,並致函清政府,誣稱林則徐在廣東禁煙「凌辱」、「殘害」了英國官員,要求「昭雪」。同時,提出割地、賠款等無理要求。
8月30日 琦善與查理?義津在大沽海灘帳棚會晤。琦善轉述道光帝答復英方的內容,強調林則徐在廣東禁煙「辦理不善」,今後一定「秉公查辦」,為英國「代伸冤抑」。英方得此答復後,決定撤軍南下。

1851年
1月11日 洪秀全領導的拜上帝會群眾,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國。1853年3月,太平軍攻克南京,在南京建都,改稱天京。
1852年
11月24日 廈門市1500餘華工,抗議英商合記洋行掠騙華工,在合記洋行門前示威。英海軍向群眾開槍,打死8人,激起廈門人民的憤怒。民眾憤起拆毀英國洋行,迫使其終止掠奪華工的活動。
1853年
4月23日 沙俄尼古拉一世下令侵佔中國庫頁島。
1854年
2月16日 太平天國西征軍攻佔漢口、漢陽,並分兵南下,直逼長沙。曾國藩因損兵折將曾投水尋死被救。後西征軍在湘潭戰敗,退守岳州(今岳陽)。

1856年
2月29日 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非法潛入廣西省西林縣境內進行間諜活動,該縣知縣張鳴風將馬賴等26名不法教徒逮捕,並將馬神南等3人處死。法國政府以此為借口,打著「為保衛聖教而戰」的旗號,次年勾結英國向中國發動了侵華戰爭。
10月8日 清朝廣東水師從停泊在廣州黃埔港的商船亞羅號上查出海盜嫌疑犯梁明太等12人,並將其逮捕。該船是中國人蘇亞成的商船,為走私方便,曾向香港英國當局領過一個通航證。廣東水師在船上搜查時,該證件已過期失效,船上不應再懸掛英國國旗。但是,英駐廣州領事巴夏禮故意挑起事端,誣稱中國水師侮辱懸掛在船上的英國國旗。此即「亞羅號事件」,英國以此為借口,派軍艦進入珠江、炮轟廣州,發動了蓄謀已久的第二次鴉片戰爭。
10月21日 英駐廣州領事巴夏禮向兩廣總督葉名琛送交最後通牒,要求葉名琛放還因亞羅號船事件逮捕的全部水手,並賠禮道歉。葉名琛被迫答應全部條件,將12名被捕中國走私船水手交還。但巴夏禮借口禮貌不周,拒不接受。後英艦開入珠江,炮轟廣州。此事英侵略者純系尋找侵華借口。
1858年
1月5日 英法聯軍攻佔廣州後,清廷兩廣總督葉名琛「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定」,同廣東政府要員一起被俘,送往印度加爾各答囚禁。後病死於加爾各答。
4月13日 英法聯軍攻佔廣州後,派兵艦抵大沽口,在大沽口外駐兵。英、法、美、俄四國公使亦先後到達大沽口外,對清政府進行軍事恫嚇和外交訛詐。
5月28日 沙俄用武力脅迫黑龍江將軍奕山與其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在中國黑龍江省璦琿簽訂《中俄璦琿條約》。其主要內容有:將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割讓給沙俄,把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等條款。當時,清政府一度拒絕批准該約,至1860年被迫簽訂中俄《北京條約》時才承認該約。
5月20日 英、法聯軍20餘艘軍艦炮擊大沽炮台,清朝駐防軍奮起還擊,激戰2小時,擊傷敵艦3艘,斃、傷敵軍百餘人。後清軍潰散,提督張殿元等不戰而逃,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聯軍直逼天津城下。恭親王奕?說:大沽未敗之前可以抵抗,也可以和談;大沽失敗之後,只能求和而不可抵抗了。清政府被迫派使臣求和。
6月12日 沙俄軍隊強占烏蘇里江口的伯力,改名為哈巴羅夫。1893年,又改名為哈巴羅夫斯克。
6月13日 清政府欽差大臣桂良等與俄國駐華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簽訂《中俄天津條約》。其主要內容有:允許俄國在上海、廣州、台南、寧波、福州、廈門、瓊州等7處口岸通商與停泊兵船;若別國在中國開設口岸,沙俄享有最惠國待遇;沙俄在通商口岸設領事,實行領事裁判權,沙俄可在中國內地傳教等條款。
6月18日 清政府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美駐華公使列衛廉在天津簽訂《中美和好條約》。其主要內容有:清政府倘允許其它國家公使駐京,應准美國一律照辦;增開潮州、台南為通商口岸;耶穌教教士可在中國自由傳教;確定領事裁判權;擴大片面最惠國待遇等。
6月26日 清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英國全權代表額爾金在天津簽訂《中英天津條約》。其主要內容有:英國派公使駐北京,並在各通商口岸設領事;增開牛庄(後改營口)、登州(後改煙台)、台南、潮州(後改汕頭)、瓊州、漢口、九江、鎮江、南京為通商口岸;清廷向英國賠款400萬兩白銀;英國在中國享有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等條款。
6月27日 清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法國全權代表葛羅在天津簽訂《中法天津條約》。其主要內容有:法國派公使駐北京,並在通商各口岸設領事;增開瓊州、潮州(後改汕頭)、台南、淡水、登州(後改煙台)、南京為通商口岸;天主教教士可在中國內地自由傳教;清廷向法國賠款200萬兩白銀等條款。

1860年
5月23日 江蘇巡撫薛煥與英、美、法等國勾結組織配有洋槍、洋炮的清軍武裝部隊,共同鎮壓太平天國起義軍。該武裝稱「洋槍隊」,由美國人華爾流預。1862年,清政府授稱「常勝軍」,由英國軍官戈登統領。1864年,在崑山解散。
8月21日 英法聯軍一萬餘人向大沽炮台發起攻擊,清軍堅守陣地,頑強抵抗,後因炮台火葯庫起火,敵軍趁勢猛攻,炮台失守。
9月18日 隨英國侵華軍全權代表額爾金侵華的翻譯主任巴夏禮,在北京通縣被清軍捕獲,後釋放。巴夏禮竭力支持額爾金焚毀圓明園和迫使清政府簽訂《中英北京條約》。
9月22日 英法聯軍攻佔天津後,咸豐帝等逃往熱河,派恭親王奕沂留京媾和。
10月6日 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面對琳琅滿目的奇珍異寶,聯軍司令部下令官兵自由搶劫3天。園內收藏的所有金銀珠寶、文物古籍、國寶奇珍,被洗劫一空。一些搬不動的古銅器、名瓷器、珊瑚屏風、象牙雕刻等,則以棒擊毀,必至粉碎而後快。18日,額爾金下令燒毀圓明園,3000餘名英軍手執火把沖入園內,千焰萬火騰空而起,使之變為殘垣斷柱,一片廢墟。
10月24日 清欽差大臣奕?與英國代表額爾金在北京簽訂《中英北京條約》。該條約將《天津條約》中規定的賠款400萬銀兩增加到800萬兩;英國可以在華招募華工出國;割讓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將天津開為通商口岸等。
10月25日 清廷欽差大臣奕沂與法國全權代表葛羅在北京簽訂《中法北京條約》。該條約除確認《中法天津條約》有效外,又擴大了法國的侵華權益:將《天津條約》賠款200萬銀兩增加到800萬兩;賠償過去沒收的天主教產;法國可以在華招募華工出國;將天津開為通商口岸等條款。
11月14日 清廷欽差大臣奕沂與俄國公使伊格那提耶夫在北京簽訂《中俄北京條約》。該條約除確認《璦琿條約》有效外,沙俄又獲得如下侵略權益:清廷將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割讓給沙俄;將喀什噶爾開為陸路商埠,並准許沙俄在喀什噶爾、庫倫等地設領事;沙俄在華享有領事裁判權等。

1871年
7月4日 沙俄出兵強占伊犁,野蠻屠殺當地居民,並宣布永遠佔領伊犁地區。
1872年
4月30日 近代中國資產階級的著名日報《申報》,由美國商人安納斯脫·美查在上海創刊。1909年,該報刊被席裕福收買。1913年,轉給史量才接辦。「九·一八」事變後,曾反映民族資產階級的抗日要求和進步傾向,後史量才被國民黨暗殺。抗日戰爭勝利後,被南京國民政府接收。1949年上海解放後,《申報》停刊。該刊歷時78年,比較詳細地記載了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1874年
5月23日 沙俄拒不交還伊犁,清廷命左宗棠率部西進,收復失地。
10月31日 清政府派恭親王奕沂與日本簽訂《中日北京專約》。其內容主要有:規定日本從台灣撤軍,清政府付白銀50萬兩給日本等。由於該條約中載有台灣居民對「日本國屬民」(琉球船民)等「妄為加害」字樣,後日本以清政府承認琉球為日本屬國為依據,以武力吞並琉球。

1875年
2月21日 英駐華使館翻譯馬嘉理和柏朗未經清政府同意,擅自率193人的武裝「探路隊」從緬甸闖入中國,經過雲南騰越(今騰沖)地區的曼允時,受到當地群眾和清軍阻擋,馬嘉理開槍打死中國居民,致使憤怒的群眾自衛還擊,馬嘉理被打死,英軍被逐回緬甸。此即馬嘉理事件。
5月3日 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負責收復新疆。在新疆各族人民支持下,清軍先後收復烏魯木齊、吐魯番等地、旋即進軍南疆,霸佔我國新疆十二年的外國侵略者阿古柏販亡。至1878年,清軍收復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全境。左宗棠西征,粉碎了俄、英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國新疆的陰謀,為保衛祖國領土的完整作出了巨大貢獻。
1876年
9月13日 中、英兩國政府代表李鴻章與威妥瑪在煙台簽訂《中英煙台條約》。其主要內容是:規定增闢宜昌、蕪湖、溫州、北海四處為通商口岸;凡遇內地各省地方或通商口岸有涉及英人生命財產的案件,英國可派員「觀審」等條款。
1878年
11月14日 德國以2名傳教士在曹州巨野(山東)被殺為由,派軍艦強占膠州灣,攻佔膠州、即墨等地。史稱膠州灣事件,又稱巨野教案。

1881年
2月20日 清政府與沙俄簽訂了《中俄伊犁條約》,收復了伊犁地區。在這之前,沙俄出兵強佔中國新疆伊犁地區,長達11年之久。
1883年
5月19日 劉永福率黑旗軍與法侵略軍在河內城西紙橋一帶展開激戰,大敗法軍,擊斃法軍軍官30餘人,士兵200餘人,法軍司令海軍上校李威利被黑旗軍戰士砍死。後黑旗軍在臨洮又大敗法軍,收復州縣10餘個。
12月11日 法軍突然向駐紅河三角洲的中國軍隊發起進攻,於是爆發了中法戰爭。該戰爭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至1884年5目,戰場局限在越南北部和紅河三角洲;第二階段從1884年8月至次年4月簽訂停戰協定,戰爭在越、中兩個戰場進行。

❼ 中國城市近代史

上海:中共"一大"會址;上海工人三次起義;1937年日本發動「八一三」事變,進攻上專海,國民黨政府屬組織了淞滬會戰。
沈陽: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沈陽;遼沈戰役中東北解放軍攻克沈陽。
廣州:林則徐禁煙;廣東革命政府;1938年日軍攻佔廣州,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南京:鴉片戰爭結束中英簽訂條約地點;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開放為通商口岸;1927年國民政府所在地,一直到1937年12月被日軍攻佔—南京大屠殺;渡江戰役,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國民黨統治垮台。

❽ 中國近代史的發展歷程

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的70多年間,無數仁人志士前赴後繼地探索,無法解決這一問題。五四運動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爆發。

熱血青年為爭取民族獨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奮不顧身;青年知識分子高舉民主和科學的旗幟,努力探尋改變中國命運的科學真理和發展道路。

在救亡圖存的不斷求索中,在「改造中國」的艱苦實踐中,一條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經大革命的失敗、土地革命的挫折、抗日戰爭的壯大,在解放戰爭後,建立新中國,成功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崛起。

(8)中國近代歷史城市指南擴展閱讀

中國的近代史因此而具有兩個鮮明的特徵:

其一是中國無力保衛自己免於侵略;其二是中國不得不接受不平等條約。

新中國成立後的1954年,胡繩在《歷史研究》創刊號上發表《中國近代歷史的分期問題》,引起了近代史學界的強烈關注和熱烈討論。

在文章中,胡繩非常明確地把近代史限定在1840—1919年之間,也就是說,以五四運動為分野,在此之前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為近代史;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開始取代民族資產階級成為民主革命的領導階級,此後則為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是為中國現代史。

胡繩的這一主張,得到了多數學者的認可。

從這時開始,中國歷史學界出現了中國近代史和中國現代史的明確分界,分界線就是1919年發生的五四運動。



❾ 中國近代城市經歷了哪三個些發展階段,並進行簡要概述

中國近現代城市化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鴉片戰爭後、日本侵華前,中國曾經有過一個快速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國的華僑遍布世界,他們積累了財富之後就回到自己的家鄉建設城市。在今天的廣東的不少地方,還保留了非常完整的華僑城市,比如台山市的台城就是這樣一個城市,這些城市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是在向西方學習,甚至是在模仿西方建設起來的城市,所以它們具備今天城市的特點。
中國的近現代城市第二個快速發展時期是在1950年代,也就是解放後,中國迎來了一個工業化快速發展的10年,也就是1949年到1959年。伴隨著中國快速的經濟發展,工業化發展,中國的城市在解放後的一段時間里也迅速地發展,所以它的特點就是工業化促進城市建設
第三個階段就是到了改革開放之後,一直延續到今天。改革開放之後的城市化發展的特點是城市的生產、生活、工業和城市建設全面發展。改革開放的這37年實際上也可以大致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從改革開放開始到1994年,這個階段是中國各地生產、生活全面發展,城市的發展仍然是伴隨著工業化生產進行的,所以這個階段的特點是城市化落後於工業化。
第二個階段是從1994年開始到2002年,在1994年中國社會推進了兩項深深影響後來中國發展的政策,一項叫分稅制,第二項是房地產制度改革。
然後第三個階段是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開,會上制定了一項非常重要的政策,就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在中共十六大報告裡面,新型工業化的定義內涵非常清楚,就是要發展知識產業、信息產業、環保產業,走無煙工業化的道路。但是這樣一個政策遇到了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產業轉型和升級,東部沿海地區一部分高能耗,高物耗,還有污染的企業開始從東部沿海地區退出,向內地轉移。這些產業稍加包裝之後,就以新型工業化的面貌出現在內陸地區。
這個政策後來在2007年開始的全球經濟金融危機中,又再一次走了樣,那就是中國政府制定的四萬億計劃,通過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加快工業化的道路,來刺激生產,來規避全球金融危機的風險,但實際上出現了大量的重復投資。這個重復投資不僅僅是工業的重復投資,也包括城市建設的重復投資,原來只存在於東部沿海地區的各種類型的開發區開始由東部沿海地區向內陸地區無序地蔓延。所以很多內陸城市,甚至很多鄉鎮也開始建各種規模,各種級別的開發區,使得中國的城市化開始由東部沿海地區快速地向內陸地區蔓延。

❿ 中國近代史有關的城市及事件

沈陽 九一八
廣州 黃花崗起義
長沙 秋收起義
南昌 南昌起義

閱讀全文

與中國近代歷史城市指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