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後蜀殘石經歷史意義

後蜀殘石經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09 08:47:55

㈠ 屏風的介紹,歷史,作用

一、屏風的起源

《物原》說:「禹作屏。」此說雖早,但無據可證。《三禮圖》說,「屏風之名出於漢世,故班固之書多言其物。」此說雖有根據,但還有比其更早的記載。《史記;孟嘗君列傳》中有「孟嘗君待客坐語,而屏風後常有侍史,主記君所與客語」的記載,可知屏風之名在戰國時期就已有之。而屏風的使用早在西周初期就已開始。不過當時沒有屏風這個名稱,而稱其為「邸」或「 」。《周禮;冢宰;掌次》:「設皇邸。」邸,即是指屏風。皇邸,就是以彩繪鳳凰花紋為裝飾的屏風。屏風也可稱為「 」或「 座」,是專指御座後所設的屏風。《尚書;顧命》:「狄設黼 綴衣。」《禮記》:「天子設斧依於戶牖之間。」鄭玄注曰:「依,如今綈素屏風也,有綉斧紋所示威也。」《漢書;嚴助傳》:「負黼依。」《師古注》:「白與黑畫為斧紋謂之黼也,依讀曰 , 之形如屏風而曲之,畫以黼紋,張於戶牖之間。」《三禮圖》卷八,司幾筵曰:「幾大朝觀、大鄉射,凡封國命諸侯,王位設黼依(黼依與斧 同)。」其制,以木為框,糊以絳帛,上畫斧紋,近刃處為白色,近鞏處為黑色。名為金斧,取金斧斷割之義。舊圖雲,縱廣八尺,畫斧無柄,設而不用之義。實際上,它不僅有屏蔽擋風的作用,也是一種很講究的陳設品。到戰國時期,屏風的製作已達到很高的藝術水平。河南信陽戰國楚墓出土的漆坐屏,雖屬陪葬明器,然而製作技藝和工藝水平之高,令人驚嘆。屏座由數條蟠螭屈曲盤繞,做工圓滑自然,加上彩漆的裝點,蟠螭栩栩如生。

二、漢代的屏風

漢代,屏風的使用更為普遍,有錢有地位的人家都設有屏風。據《西京雜記》載:「漢文帝為太子時,立思賢院以招賓客。苑中有堂隍六所,客館皆廣廡高軒,屏風帷帳甚麗。」

漢代屏風在種類和形式上較前代有所增改,除獨扇屏外,還有多扇拼合的曲屏,也稱連屏,或疊扇屏。此時,屏風常與床榻結合使用。如山東諸城漢畫像石的屏風,中間放置與之配套的床榻和茵褥。有兩面用和三面用的,也有多扇而兩面用的。兩面用是在床榻後面立一扇,再把一扇折成直角,擋住床榻的一頭。三面用是在床榻的後面立一扇,左右各有一扇圍住兩頭,也有多扇兩面,即後面由兩扇或三扇圍護,一扇折成直角,另一扇立在床榻一側。還有在屏風上安兵器架的。如山東安邱畫像石上的屏風,後面右側安兵器架,用以放置刀劍等兵器。還有一扇的,放在身後,長短與床榻相等。如甘肅和林格爾東漢墓壁畫屏風,屏身不高,屬小型屏風。

近年出土的實物中,以長沙馬王堆墓出土的漆屏風最為典型,屏身黑面朱背,正面用油漆彩繪雲龍紋圖案,綠身朱鱗,體態生動自然。背面硃色地上,滿繪淺綠色棱形幾何紋,中心繫一谷紋玉璧,圍板四周,圍以較寬的棱形彩邊。在下面的邊框下安著兩個帶槽口的木托,起保證屏身直立的作用。洛陽澗西漢墓出土的陶屏風,也屬於這一類。

屏風,一般多用於室內,偶爾也在室外使用,但不多見。有一種較大的屏風,專為擋門起遮蔽作用,位置相對固定,名曰「樹」。也有把屏風稱為「塞門」或「蕭牆」的。《爾雅;釋宮》:「屏,謂之樹。」《禮記;雜記》下:「樹,屏也,立屏當所行之路,以蔽內外也。」「天子外屏,諸侯內屏。」鄭玄註:「屏謂之樹,今罘 也。」可知當時的屏風還有罘之名。

罘之名,由來已久,到王莽時才漸漸不聞。當時人們多把罘 解釋為「復思」。王莽篡政後,改國號「新」,下令拆去漢陵罘,其意在於使人們不復思漢也。

室內所用屏風,大多用木製成,而室外的屏風,用木製的就不多了。為了經得住風雨侵蝕,常用土石砌成。作用與我們今天所見的影壁和照牆相同。晉崔豹《古今注》載:「罘 ,屏之遺像也,熟門外之舍也。臣來朝君,至門外當就舍,更詳熟所應對之事也。」意思是讓人們行至屏外時,稍事停留,復有所思。這里有屏風遮蔽,一旦繞過屏風,便須見禮應對,無暇思索。因此,當門設屏,第一可以擋風避光,第二增加了室內的陳設,第三為來客劃出一個特殊地段,給人們一個思考准備的場所。

漢代時,屏風多以木板上漆,加以彩繪。紙張發明之後,則多用紙糊,上面畫各種仙人異獸等圖像。《後漢書;宋弘傳》曰;「弘當燕見,坐新屏風,圖畫列女,帝數顧視之。弘正容言曰:『未見好德如好色者,帝即為撤之。』」這種屏一般多扇組成,每扇之間用鈕連接,可以折疊,比較輕便,用則設,不用則收起來。人稱曲屏。四扇稱四曲,六扇稱六曲。還有多扇拼合的通景屏風。

屏風還有鏤雕透孔的,河南信陽楚墓出土過一件木製鏤雕彩漆座屏。這類屏風多用木製,中間鏤雕出立體感很強的圖案,是一種純裝飾性的屏風。漢代,這種屏風還很盛行。《三輔決錄》載:「何敞為汝南太守,章帝南巡過郡,有雕鏤屏風,為帝設之。」

還有一種較小的屏風,名曰「隔坐」,多為獨扇素麵。《後漢書》就有對這種屏風的描述:「鄭弘為太尉時,舉弟五倫為司空。班次在下,每正朔朝見,弘曲躬自卑,上問知其故,遂聽置雲母屏風分隔其間。」《三國志;吳書》載:「景帝時,紀亮為尚書令,子騭為中書令,每朝會,詔以屏風隔其座。」這兩段記載,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當時屏風的使用情況。

三、魏晉至隋唐五代時期的屏風

魏晉至隋唐五代時期,屏風的使用較前代更加普遍。不但居室陳設屏風,就連日常使用的茵席、床榻等邊側都附設小型屏風。這類屏風通常為三扇,屏框間用鈕連接,人坐席上,將屏風打開,左、右和後面各立一扇。在東晉顧愷之《列女傳圖》中還可以看到當時使用屏風的情景。圖中屏為三扇,描繪通景山水。這種三扇屏風,無須另安底座,只須打開一扇,便可直立。這時的屏風,除起陳設作用外,更主要的還是起遮蔽擋風作用。南北朝時,這類屏風開始向高大方面發展,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南史;王遠如傳》:「屏風屈曲從俗,梁蕭子雲上飛白書屏風十二牒。」折疊屏風的特點主要在於輕巧靈便,獨扇屏風卻不然,它形體寬大且重,還必須有較重的豎向木座支撐,否則不能直立。由於穩重,它在室內陳設中的位置相對比較固定。

隋唐五代時期盛行書畫屏風,史書及當時的給畫中屢有記載。《新唐書;魏徵傳》中有:「帝以旗上疏列為屏障。」《新唐書;李絳傳》記:「李絳元和二年為學士,憲宗命與崔群、錢徽、韋弘景、白居易等,搜次君臣成敗五十種,為連屏。」「舊紀元和四年,御制君臣事紀十四篇,書於六扇屏風。」還有的屏風雙面有圖,可以隨意陳設。單面就不然,只能靠牆陳設。這種連屏還不受數量限制,可以根據需要隨意增加。寧陶轂在《清異錄》中說,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孟知祥做畫屏七十畫,用活動鈕連接起來,隨意施展,晚年常用為寢所,喻為屏宮。

四、宋、遼、金、元時期的屏風

宋代屏風的方案資料甚少,然而形象資料卻很多。如宋代繪畫《梧蔭清暇圖》中的屏風,四邊較寬,邊框內鑲里框,以矮佬和橫棖隔成數格,格內鑲板,浮雕絛線,屏心描繪山水風景。屏下鑲裙板,鏤雕曲邊豎欞,下有墩子木。李公麟《高會學琴圖》中的屏風和范仲淹像中的屏風屬同一類型。寬邊框,全身素麵,不作任何裝飾,裙板鏤出壺門洞,兩側有站牙抵夾,底座與屏框一木連做。從畫面看,都是室外使用的場面。推測這類屏風為紙絹裱糊,重量不會太大。

屏風的使用情況在宋代墓葬中也有所表現。河南禹縣宋墓壁畫《對坐圖》描繪墓主人夫婦倆生前對坐飲茶的情景。兩人分坐在靠背椅上,身後有屏風遮蔽,這樣的陳設形式,主要是為顯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屏風形體不大,獨扇,從畫面人物的比例看,高度與站立的人大體相同。估計也是隨用隨設的輕便之物。

較大的屏風形象應以宋人《白描大士圖》為代表,屏心為獨扇,從畫面人物比例看,形體龐大。木框之內給菱形寬邊,屏心滿飾六方龜背錦,比屏前所設的炕榻還長出許多。宋劉松年《羅漢圖》中的屏風,為三扇,中扇稍大,邊扇稍窄,並向前折成一定角度,呈為「八」字形,可以自行直立。這類實物資料,有山西大同晉祠彩塑中的聖母像。聖母端坐鳳紋寶座上,身後立海水紋三屏風。屏風正扇寬大,兩邊扇稍窄並微向前收,呈「八」字形,這種陳設形式,源於商周時期的「斧依」。直到明清時期,皇宮中還保留著這種形式。

考古發掘中也不乏其例,河南方城縣出土的宋代石屏風就很典型。屏框四周起細線,下部有橫檔,起額外加固作用。素麵,下有插榫。從形制看,與河南禹縣宋墓壁畫墓主人身後的屏風當屬於一類。橫檔之下,兩面刻花,一面刻小朵花卉及石榴紋,另一面刻纏枝芙蓉花。山西大同金墓出土木屏風二件,楊木質,通高116厘米,底座高38.7厘米,屏寬38.3厘米。由雲紋底座和長方形屏框組成。框內裝方格架,兩面裱糊綾絹,然後書寫作畫,現僅存殘片。屏框下裝屏座兩個,座中開口,屏風插入口內,即可直立。河南方城鹽店庄村宋墓出土石座四件,兩側花紋上卷,中間有長方形缺口。高9.5厘米,發掘報告未說明用途,金代木影屏和山西大同白馬河元代王青墓出土的陶影屏底座相比較,可以斷定是專為架設屏見的底座。山東高唐金代虞寅墓壁畫所繪的屏風,還裝飾著精美的牡丹紋。

元代屏風除王青墓出土之外,還有大同市馮道真墓出土的木影屏,底座已朽,從殘存的痕跡看,為雲頭座,屏身上部刻小方格窗,四周鑲四塊條板,屏身下部用兩根棖檔間為三格,塗深棕色顏料,外罩桐油。

宋代屏風在造型、裝飾上,尤其是屏框內分割小格的作法,到明代還在普遍使用。

五、明清兩代屏風

屏風在宋代以前基本以實用為主,裝飾次之。到了明代,屏風不僅為實用傢具,更是室內不可缺少的裝飾品。明代屏風可分為座屏風和曲屏風兩種。座屏風又分多扇組合和獨扇插屏。多扇座屏風由多扇組合而成,或三扇,或五扇,最多九扇,都用單數。每扇用活榫連接,可以隨時拆卸。屏風下有長榫銷,插在座面的孔中。底座多為「八」字形,正中一扇較高,並且稍寬一些,兩邊扇稍向里收,這樣屏風就立

㈡ 關於歷史謚號之類的

1 文帝 景帝 2漢光武帝 3 桓帝 4漢明帝 6晉武帝 7晉元帝 8宋武帝 9孝文帝 11隋煬帝

----以上是謚號稱呼

14雍正 15順治帝 16康熙 17光緒帝 18同治 19嘉慶帝 20咸豐帝

----以上是年號稱呼

10陳後主(陳朝末代君主) 12武則天(中宗稱呼其,因其在則天門改唐為周) 13成吉思汗(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今蒙古鄂嫩河)源召開忽里台大會,即蒙古國大汗位,號成吉思汗。意思是海一樣的大汗)

----是別人對他們的稱呼

5劉備

----姓名

㈢ 中國古今歷史時間表,並附帶當朝皇帝以及重大事件

中國歷代皇帝列表1上古時代

2夏

3商

4周

4.1西周

4.2東周

4.2.1春秋

4.2.2戰國

5秦
6漢
6.1西漢
6.2新朝
6.3東漢

7三國

7.1魏
7.2蜀漢
7.3吳
8晉朝
8.1西晉
8.2東晉
8.2.1十六國
8.2.1.1成漢
8.2.1.2漢(前趙)
8.2.1.3後趙
8.2.1.4前涼
8.2.1.5後涼
8.2.1.6西涼
8.2.1.7南涼
8.2.1.8北涼
8.2.1.9前燕
8.2.1.10後燕
8.2.1.11西燕
8.2.1.12北燕
8.2.1.13南燕
8.2.1.14夏
8.2.1.15前秦
8.2.1.16後秦
8.2.1.17西秦
8.2.1.18冉魏
8.2.1.19代國
8.2.1.20吐谷渾
9南北朝
9.1南朝
9.1.1宋
9.1.2齊
9.1.3梁
9.1.4陳
9.2北朝
9.2.1北魏
9.2.2東魏
9.2.3西魏
9.2.4北齊
9.2.5北周
10隋
11唐
11.1南詔
11.2渤海國
12五代十國
12.1五代
12.1.1後梁
12.1.2後唐
12.1.3後晉
12.1.4後漢
12.1.5後周
12.2十國
12.2.1吳越
12.2.2閩國
12.2.3荊南南平
12.2.4楚國
12.2.5吳國
12.2.6南唐
12.2.7南漢
12.2.8北漢
12.2.9前蜀
12.2.10後蜀
13宋
13.1北宋
13.2南宋
14遼
15西夏
16金
17元
18明
18.1順
18.2大西
18.3南明
19清
19.1太平天國
19.2捻亂
20中華民國
20.1中華帝國
21參看
上古時代
炎帝神農氏
黃帝軒轅氏
少昊金天氏
顓頊高陽氏
帝嚳高辛氏
帝摯高辛氏
唐堯放勛
虞舜重華



太康
仲康

少康
予4

芒3

不降


孔甲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陽甲
盤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廩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西周
周文王姬昌
周武王姬發
周成王姬誦
周康王姬釗
周昭王姬瑕
周穆王姬滿
周共王姬繄扈
周懿王姬囏
周孝王姬辟方
周夷王姬燮
周厲王姬胡
周宣王姬靜
周幽王姬宮湦
東周
周平王姬宜臼
周桓王姬林
春秋
周莊王姬佗
周厘王姬胡齊
周惠王姬閬
周襄王姬鄭
周頃王姬壬臣
周匡王姬班
周定王姬瑜
周簡王姬夷
周靈王姬泄心
周景王姬貴
周悼王姬猛
周敬王姬匄
周元王姬仁
周貞定王姬介
周哀王姬去疾
周思王姬叔
周考王姬嵬
周威烈王姬午
戰國
周安王姬驕
周烈王姬喜.
周顯王姬扁
周慎靚王姬定
周赧王姬延
周惠王

秦昭襄王嬴則
秦孝文王嬴柱
秦莊襄王嬴楚
秦始皇嬴政
秦二世胡亥
秦三世子嬰

西漢
漢高帝劉邦
漢惠帝劉盈
漢高後呂稚太後稱制
漢少帝劉恭
漢少帝劉弘
漢文帝劉恆
漢景帝劉啟
漢武帝劉徹
漢昭帝劉弗陵
昌邑王劉賀
漢宣帝劉詢
漢元帝劉奭
漢成帝劉驁
漢哀帝劉欣
漢平帝劉衍
孺子劉嬰
更始帝劉玄
新朝
王莽
東漢
漢光武帝劉秀
漢明帝劉庄
漢章帝劉炟
漢和帝劉肇
漢殤帝劉隆
漢安帝劉祜
漢少帝劉懿
漢順帝劉保
漢沖帝劉炳
漢質帝劉纘
漢桓帝劉志
漢靈帝劉宏
漢後少帝劉辯
漢獻帝劉協
三國

魏武帝曹操為追謚生前未即位
魏文帝曹丕
魏明帝曹睿
魏少帝曹芳(邵陵厲公)
高貴鄉公曹髦
魏元帝曹奐
蜀漢
漢昭烈帝劉備
漢後主劉禪

長沙桓王孫策
吳大帝孫權
吳廢帝孫亮
吳景帝孫休
吳末帝孫皓
晉朝
西晉
宣帝司馬懿
景帝司馬師
文帝司馬昭(以上三帝為追謚生前未即位)
武帝司馬炎
惠帝司馬衷
懷帝司馬熾
愍帝司馬鄴
東晉
元帝司馬睿
明帝司馬紹
成帝司馬衍
康帝司馬岳
穆帝司馬聃
哀帝司馬丕
海西公司馬奕
簡文帝司馬昱
孝武帝司馬曜
安帝司馬德宗
恭帝司馬德文
十六國
成漢
(成)景帝李特
(成)武帝李雄
(成)哀帝李班
(成)幽公李期
(漢)昭文帝李壽
(漢)末主李勢
漢(前趙)
(漢)光文帝劉淵
(漢)昭武帝劉聰
(漢)隱帝劉粲
(前趙)劉曜
後趙
明帝石勒
海陽王石弘
武帝石虎
義陽王石世
新興王石尊
石鑒
石祗
前涼
武公(明王)張軌
元公張實
成王張茂
忠成公(文王)張駿
敬烈公(桓王)張重華
哀公張耀靈
威王張祚
敬悼公(沖王)張玄靚
悼公張天錫
後涼
懿武帝呂光
隱王呂紹
靈帝呂纂
建康公呂隆
西涼
武昭王李暠
李歆
李恂
南涼
武王禿發烏孤
康王禿發利鹿孤
景王禿發傉檀
北涼
建康公段業.
武宣王沮渠蒙遜.
哀王沮渠牧犍
前燕
襄公慕容廆
文明帝慕容皝
景昭帝慕容儁
幽帝慕容暐
後燕
成武帝慕容垂
惠愍帝慕容寶
昭武帝慕容盛
惠文帝慕容熙
西燕
慕容泓
威帝慕容沖
段隨
慕容覬
慕容望
慕容忠
慕容永
北燕
惠懿帝高雲
文成帝馮跋
昭成帝馮弘
南燕
獻武帝慕容德
末主慕容超

武烈帝赫連勃勃
平原王赫連昌
昌定王赫連定
前秦
苻洪
景明帝苻健
厲王苻生
宣昭帝苻堅
苻宏
哀平帝苻丕
高帝苻登
末主苻崇
後秦
武昭帝姚萇
文桓帝姚興
末主姚泓
西秦
宣烈王乞伏國仁
武元王乞伏乾歸
文昭王乞伏熾盤
末主乞伏慕末
冉魏
武悼天王冉閔
代國
拓跋猗盧
拓跋普根
拓跋始生
平文帝拓跋鬱律
惠帝拓跋賀傉
煬帝拓跋紇那
烈帝拓跋翳槐
昭成帝拓跋什翼犍
吐谷渾
參見吐谷渾首領列表
南北朝
南朝

武帝劉裕
少帝劉義符
文帝劉義隆
太子劉劭
孝武帝劉駿
前廢帝劉子業.
明帝劉彧
後廢帝劉昱
順帝劉淮

高帝蕭道成
武帝蕭賾
鬱林王蕭昭業
海陵王蕭昭文
明帝蕭鸞
東昏侯蕭寶卷
和帝蕭寶融


武帝蕭衍
臨賀王蕭正德
簡文帝蕭綱
豫章王蕭棟
武陵王蕭紀
元帝蕭繹
閔帝蕭淵明
敬帝蕭方智
宣帝蕭言
明帝蕭巋
後主蕭琮

武帝陳霸先
文帝陳蒨
廢帝陳伯宗
宣帝陳頊
後主陳叔寶
北朝
北魏
道武帝拓跋珪
明元帝拓跋嗣
太武帝拓跋燾
南安王拓跋余
文成帝拓跋浚
獻文帝拓跋弘
孝文帝元宏
宣武帝元恪
孝明帝元詡
幼主元釗
孝庄帝元子攸
長廣王元曄
節閔帝元恭
安定王元朗
孝武帝元攸
東魏.
孝靜帝元善見
西魏
文帝元寶炬
廢帝元欽
恭帝拓跋廓
北齊
文宣帝高洋
廢帝高殷
孝昭帝高演
武成帝高湛
後主高緯
安德王高延宗
幼主高恆
范陽王高紹義
北周
文帝宇文泰
孝閔帝宇文覺
明帝宇文毓
武帝宇文邕
宣帝宇文贇
靜帝宇文衍

隋文帝楊堅
隋煬帝楊廣
隋恭帝楊侑
隋秦王楊浩
隋越王楊侗唐
唐高祖李淵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
武後武曌太後稱制
武周聖神皇帝武則天
唐中宗李顯
唐殤帝李重茂
唐睿宗李旦
唐玄宗李隆基
唐肅宗李亨
唐代宗李豫
唐德宗李適
唐順宗李誦
唐憲宗李純
唐穆宗李恆
唐敬宗李湛
唐文宗李昂
唐武宗李炎
唐宣宗李忱
唐懿宗李漼
唐僖宗李儇
唐昭宗李曄
唐哀帝李拀
南詔
渤海國
渤海高王大祚榮
渤海武王大武藝
渤海文王大欽茂
大元義
渤海成王大華興
渤海康王大嵩璘
渤海定王大元瑜
渤海僖王大言義
渤海簡王大明忠
渤海宣王大仁秀
大彝震
大虔晃
大玄錫
大瑋瑎
大諲撰
五代十國
五代
後梁
太祖朱溫
末帝朱瑱
後唐
庄宗李存勖
明宗李亶
閔帝李從厚
末帝李從珂
後晉
高祖石敬瑭
少帝石重貴
後漢
高祖劉知遠
隱皇帝劉承佑
後周
太祖郭威
世宗柴榮
恭帝柴宗訓
十國
吳越
太祖錢鏐
世宗錢元瓘
成宗錢弘佐
忠遜王錢弘倧
忠懿王錢弘俶
閩國
909年945年當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太祖王審知
嗣王王延翰
惠宗王延鈞
康宗王昶
景宗王曦
殷帝王延政
荊南南平
(906年963年
武信王高季興
文獻王高從誨
貞懿王高寶融
荊南侍中高保勖
荊南侍中高繼沖
楚國
907年951年創立者馬殷實際自897年開始地方割據
武穆王馬殷
衡陽王馬希聲
文昭王馬希范
廢王馬希廣
恭孝王馬希萼
馬希崇
吳國
904年937年
太祖楊行密
烈宗楊渥
高祖楊渭
睿帝楊溥
南唐
937年975年
烈祖李升
元宗李璟
後主李煜
南漢
917年971年
高祖劉岩
殤帝劉玢
中宗劉晟
後主劉鋹
北漢
951年979年
世祖劉旻
睿宗劉鈞
少主劉繼恩
英武帝劉繼元
前蜀
907年925年
高祖王建
後主王衍
後蜀
934年965年
高祖孟知祥.
後主孟昶

北宋
宋太祖趙匡胤
宋太宗趙光義
宋真宗趙恆
宋仁宗趙禎
宋英宗趙曙
宋神宗趙頊
高太後宣仁太後高氏太後垂簾
宋哲宗趙煦
宋徽宗趙佶
宋欽宗趙桓

南宋
宋高宗趙構
宋孝宗趙眘
宋光宗趙淳
宋寧宗趙擴
宋理宗趙昀
宋度宗趙禥
謝太後謝道清太後垂簾
宋恭帝趙顯
宋端宗趙昰
趙昺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遼應天後述律平太後稱制
遼東丹王耶律倍
遼太宗耶律德光
遼世宗耶律阮
遼穆宗耶律璟
遼景宗耶律賢
遼蕭太後蕭綽蕭撒葛只
遼聖宗耶律隆緒
遼興宗耶律宗真
遼道宗耶律洪基
天祚帝耶律延禧

西夏
太祖李繼遷
太宗李德明
景宗李元昊
毅宗李諒祚
惠宗李秉常
崇宗李乾順
仁宗李仁孝
桓宗李純佑
襄宗李安全
神宗李遵頊
獻宗李德旺
末帝李睍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金太宗完顏晟
金熙宗完顏亶
海陵王完顏亮
金世宗完顏雍
金章宗完顏璟
衛紹王完顏永濟
金宣宗完顏珣
金哀宗宛顏守緒
金末帝完顏承麟


元太祖鐵木真成吉思汗
元睿宗拖雷監國
元太宗窩闊台
馬乃真後稱制
元定宗貴由
海迷失後稱制
元憲宗蒙哥
元世祖忽必烈薛禪汗
元成宗鐵穆耳完澤篤汗
元武宗海山曲律汗
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普顏篤汗
元英宗碩德八剌格堅汗
泰定帝也孫鐵木兒
天順帝阿速吉八
元文宗圖帖睦爾札牙篤汗
元明宗和世剌
元寧宗懿璘質班
元順帝妥懽帖睦爾元惠宗烏哈圖汗

明太祖朱元璋年號洪武
明惠帝朱允炆年號建文
明成祖朱棣年號永樂(廟號初為明太宗)
明仁宗朱高熾年號洪熙
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宣德
明英宗朱祁鎮年號正統天順
明代宗朱祁鈺年號景泰
明憲宗朱見深年號成化
明孝宗朱佑樘年號弘治
明武宗朱厚照年號正德
明世宗朱厚熜年號嘉靖
明穆宗朱載垕年號隆慶
明神宗朱翊鈞年號萬曆
明光宗朱常洛年號泰昌
明熹宗朱由校年號天啟
明思宗朱由檢年號崇禎


李自成年號永昌

大西
張獻忠年號大順
南明
福王朱由崧年號弘光
唐王朱聿鍵年號隆武
桂王朱由榔年號永曆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年號順治通稱順治皇帝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年號康熙通稱康熙皇帝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年號雍正通稱雍正皇帝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年號乾隆通稱乾隆皇帝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年號嘉慶通稱嘉慶皇帝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年號道光通稱道光皇帝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年號咸豐通稱咸豐皇帝
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年號同治通稱同治皇帝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年號光緒通稱光緒皇帝
清遜帝愛新覺羅溥儀年號宣統通稱宣統皇帝

太平天國
天王洪秀全
洪天貴福

中華民國
中華帝國
中華帝國皇帝袁世凱年號洪憲

㈣ 五代十國有2個人物:後周世宗柴榮和馮道,請選一個表述,並簡述主要歷史事跡

周世宗(921~959)

中國後周皇帝。即柴榮。邢州龍岡(今河北邢台)人。後周太祖郭威的內侄和養子。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顯德元年(954)繼郭威為帝,對軍事、政治、經濟繼續進行整頓。軍事上,他嚴明軍紀,賞罰分明,又檢閱禁軍,裁汰老弱,選留精銳,又募天下壯士,選取優異。政治上,他嚴禁貪污,懲治失職官吏。經濟上,停廢敕額(朝廷給予寺名)外的寺院,禁私度僧尼,收購民間銅器佛像鑄錢,招民開墾逃戶荒田;頒《均田圖》,均定河南等地60州租賦,廢除曲阜孔氏的免稅特權。此外,還擴建京城開封,恢復漕運,興修水利,修訂刑律和歷法,考正雅樂,糾正科舉弊端,搜求遺書,雕印古籍等。顯德二年起,伐後蜀,收秦(今甘肅秦安北)、鳳(今陝西鳳縣東)、成(今甘肅成縣)、階(今甘肅武都東)4州;此後又3次親征南唐,至顯德五年,得南唐江北、淮南14州。六年,北伐遼,收復瀛(今河北河間)、莫(今河北任丘北) 、易(今河北易縣)3州及瓦橋(在今河北雄縣)、益津(在今河北霸州),淤口(在今河北霸州東信安鎮)3關。六年五月,周世宗正欲乘勝進取幽州,卻柴 榮:(公元921~959年),周世宗,一稱柴世宗,邢州堯山柴家莊人(今河北邢台隆堯)。著名五代時期北周皇帝,後周世宗皇帝,在位時間從公元955~959年為期五年,終年三十八歲。

柴榮,後世又稱柴世宗。父名柴守禮、祖父柴翁都是當地有名的富豪。據說,他的姑母本唐庄宗之嬪御,庄宗沒,明宗遣其歸家,行至河上遇大風雨,止於逆旅數日,偶遇郭威,看他體貌非凡,一見傾心。而郭威亦聞柴氏賢惠,父母知志不可奪,遂成婚於逆旅中。

家道中落,年未童冠的柴榮前去投奔嫁給郭威的姑媽,他性謹厚,幫助郭威處理各種事務,深受郭威喜愛,被收為養子,改名郭榮。當時郭威家境並不富裕,柴榮為資助家用,外出經商,做茶貨生意,往返江陵等地。其間學習騎射,練就一身武藝,又讀了大量史書和黃老著作。及長,棄商隨郭威從戎。

後漢建立,郭威以佐命功授為樞密副使,柴榮被任命為左監門衛大將軍。郭威任鄴都(公元大名)留守、樞密使、天雄節度使,柴榮被任為天雄牙內指揮使、領貴州刺史、檢校右僕射。後漢乾佑三年(公元950年)郭威和柴榮留居京都開封的親屬全被隱帝誅殺,郭威起兵,以清君側為名殺向開封,柴榮受命留守鄴都,主持鄴都事務。後周建立,柴榮旋以皇子的身份拜澶州(公元濮陽)刺史、檢校太保、封太原郡侯。柴榮在澶州任內,「為政清肅,盜不犯境……吏民賴之。」其後加封晉王並出任開封尹,判內外兵馬事。

後周顯德元年(公元954年),周太祖駕崩,晉王榮按遺命在柩前即皇帝位,是為周世宗。

年富力強的周世宗柴榮,雄心勃勃,決心遵照養父的遺願,干出一番大事業。他曾向左諫大夫王朴發問:「朕當得幾年?」精究術數的王朴答曰:「臣固陋,輒以所學推之,三十年後非所知也。」柴榮聽後十分欣喜地說:「若如卿所言,寡人當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柴榮在他五年多的統治期間,勵精圖治,銳意改革,南征北戰,揭開了結束分裂,統一天下的序幕。
柴榮大事年譜:

公元921年,唐天佑十八年,一歲。農歷9月24日,柴榮出生於邢州之別墅,籍貫邢州堯山縣柴家莊。祖父柴翁,父柴守禮,姑柴氏(公元郭威做皇帝後封為皇後,謚號聖穆),世家豪右。

公元926年,後唐天成元年,六歲。郭威在洛陽娶堯山同里柴翁女為妻。據說,柴氏原唐庄宗嬪御。是年四月,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作亂,庄宗被亂兵所殺。李嗣源(公元明宗)進宮後,柴氏被放回家,行至汴水,天雨不止,住於旅舍。偶遇郭威,看他體貌非凡,一見傾心。而郭威亦聞柴氏賢淑,遂成婚配。

公元927~946年,唐天成二年~後晉天福十一年,七~二十六歲。柴榮年未童冠,因侍姑母在郭威左右。時郭威無子,家道淪落,然以柴榮謹厚,故以庶事委之。柴榮悉心經度,資用獲濟,郭威甚憐之,乃養為己子,故名郭榮。期間曾去江陵販運茶葉,一邊做生意,一邊習文練武,從而精通了騎射等武藝,讀了大量史書及黃老著作。及長,棄商隨郭威從戎。

公元936年,後晉天福二年,十六歲。時郭威在劉知遠部下,威妻柴氏卒。

公元947年,後晉天福十二年,二十七歲。農歷2月,郭威等勸劉知遠在太原即皇帝位,仍用「天福」年號。農歷閆7月,郭威以佐命功為樞密副使,加檢校太保。柴榮授左監門衛將軍。

公元949年,後漢乾佑二年,二十九歲。郭威鎮鄴,柴榮任天雄軍牙內部指揮使,領貴州刺史,檢校右僕射。

公元950年,後漢乾佑三年,三十歲。農歷3月,授郭威鄴都留守,樞密使、天雄節度使。柴榮隨郭威在鄴,協助郭威政尚清簡,治績有聲。農歷11月,漢隱帝劉承佑以議事為名殺害了楊邠、史弘肇、王章三位顧命大臣,並誅殺了出鎮鄴都的郭威和柴榮在京的家屬。郭威的夫人張氏與諸子青哥、意哥,侄守筠、奉超、定哥和柴榮的妻子劉氏及長子宜哥與其二次子皆為漢誅。郭威聞訊,留柴榮在鄴,以清君側舉兵至京郊之北,隱帝出城觀戰,官軍敗績,隱帝被亂軍所殺。郭威入開封,由太後臨朝聽政。是月,契丹南犯,郭威奉命北上抗遼。軍到澶州(今河南濮陽),將士撕裂黃旗,披於威身,擁呼萬歲,返回京都。

公元951年,後周廣順元年,三十一歲。農歷1月,郭威即皇帝位,改元廣順,國號周,史稱後周。是月,授柴榮澶州節度使,檢校太保,封太原郡侯。柴榮在鎮,為政清肅、盜不犯境。澶之里弄湫隘,公署毀圮,柴榮即廣其街肆,增廨宇,吏民賴之。每旬決囚,贊引律令,辨析中理。農歷8月,郭威故夫人柴氏追立為皇後。農歷12月,柴榮加檢校太傅、同平章事。
公元953年,後周廣順三年,三十三歲。農歷3月,郭威將重臣、樞密使王峻黜往外地,柴榮從澶州節度使任上出任開封尹兼功德使,封晉王。農歷8月,柴榮第四子宗訓生於澶州府第。農歷10月,封柴榮為頓遞使。農歷12月,柴榮陪郭威郊廟行事。

公元954年,後周顯德元年,三十四歲。農歷1月,郭威大赦天下,改廣順四年為顯德元年。加晉王榮兼侍中,判內外兵馬事。宰臣馮道加守太師,范質加上書左僕射,監修國史,李谷加左僕射、集賢殿大學士。王溥為中書侍郎、平章事。郭威寢病,召外甥重進受顧,令拜柴榮,以定君臣之分。臨終前,屢戒柴榮,死後用紙衣瓦棺,不修地宮,不要守陵宮人,不得用石人、石獸,只立一石記子,鐫字雲:「大周天子臨晏駕,與嗣帝約,緣平生好儉素,只令著瓦棺紙衣葬,若違此言,陰靈不相助。」不久,郭威病逝,終年五十一歲。晉王榮在柩前即位。農歷3月,大赦天下,免諸道州府所欠去年夏秋租稅。農歷4月,郭威葬於新鄭郭店,陵曰嵩陵,廟號太祖,謚曰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北漢勾結契丹南犯,柴榮召大臣議欲親征,宰相馮道極力止,柴榮因言:「唐初,天下草寇蜂起,並是太宗親平之。」道奏曰:「陛下得如太宗否?」柴榮怒曰:「馮相何少也!」乃罷其相位。曰:「以我兵力之強,破劉崇山壓卵耳!」他率軍兼程速進,在高平之南與北漢軍遭遇時,右軍樊愛能,何徽部不戰遁潰。在危險時刻,柴榮不畏矢石冒死督戰,北漢驍將張元徽被殺,劉崇軍敗北,契丹軍退逃。此戰鞏固了柴榮的地位,他趁勝整飭軍紀。樊愛能、何徽等70多名將士因臨陣脫逃悉數斬殺,同時對作戰有功的李重進、趙匡胤等將士給予重賞。冊封衛國夫人符氏為皇後。農歷5月,柴榮又乘勝追擊,將北漢都城太原包圍,但由於糧餉不繼,未能拿下太原。農歷6月,下詔班師,車駕發離太原。過新鄭親拜嵩陵,祭奠而退。農歷7月,拜范質為司守徒兼門下侍郎、平章事、宏文館大學士;李谷為守司徒兼門下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王溥為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不由科進第的魏仁浦聘為樞密使、檢校太保,面對議者曰:「顧才何如耳!」百官上表請以農歷9月24日誕聖日為「天清節」,從之。農歷9月,右屯衛將軍薛訓,因「監雍兵倉,縱吏卒陪斂」被除名,流放沙門島。宋州巡檢供奉官、副都知竹奉璘於寧陵縣,因「盜經商船不捕獲」被斬。農歷10月,柴榮吸收高平之戰周軍將不用命、士不能戰的教訓,下令整頓軍隊,他說:「侍衛士兵,老少相半,強弱不分。」「況百戶農夫,未能瞻一甲士。且兵在精不在眾,宜一一點選。精銳者為上軍,怯懦者任從安便,庶期不用,又不虛費。」柴榮遂命趙匡胤負責,廣募天下壯士「選取優者為殿前諸班」,通過整頓,禁衛軍成為一支威震鄰國無比強大的軍隊。趙匡胤升為殿前都虞侯,張永德出任殿前都指揮使。在葉縣巡檢日,「挾私斷殺平民」的供奉官郝光庭以「棄市」處決。左羽林大將軍孟漢卿,以「監納厚取耗余」之罪,令其自盡。農歷11月,黃河鄆州界決口,「數州之地,洪流為患。」柴榮派宰相李谷監築河堤,征發丁六萬人,三十日而罷。

公元955年,後周顯德二年,三十五歲。農歷1月,柴榮詔:「在朝文班,各舉堪為令錄者一人。雖因族近親,亦無妨嫌。授官之日,各署舉主姓名,若在貪官濁不任,懦弱不理並量事輕重,連坐舉主。」農歷3月詔:「應逃戶莊田,並許人請射承佃,供納租稅。」委派忠武節度使王彥超與彰信節度使韓通帶領士兵,征發民夫疏通深州和冀州之間的胡盧河。並在李晏口夾胡盧河修建城壘,派重兵戍守。又派德州刺史張藏英召募邊境驍勇之民組成一支精悍的邊軍,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邊民得以安居樂業。為選拔人才,詔曰:「國家設貢舉之司,求英俊之士,務詢文行方中科名。比聞近年以來,多有濫進,或以年勞而得第,或因媒勢以出身。今歲所放舉人,試令看驗,果見紕繆,須至去留。」柴榮親自閱覽新舉進士的詩賦、論文與策文。農歷4月,詔於京城四面別築羅城,期以來春興役。令近臣二十餘人,各撰《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平邊策》各一首,柴榮親覽之。並採納比部郎中王朴的「攻取之道,從易者始」的建議,制定了「先南後北」的戰略。農歷5月,廢童子、經明二科及條貫考試次第。柴榮派向訓、王景率軍西征後蜀,欲收復秦、風、成、階四州。是月,下詔:「諸道府州縣鎮村坊應有敕額寺院,一切仍舊,其無敕額者並仰停廢」,「今後不得創造寺院蘭若」,並「禁私變僧尼」。當年廢寺院三萬三百三十六所,還俗僧尼多達六萬一千二百人。農歷7月,因西征之師,軍需供應不繼,戰事陷於僵局,周將執意請求罷兵。柴榮派趙匡胤作為特使前往秦州前線視察戰局,及回,具以事實上奏,極言秦、鳳諸州可取。柴榮提拔王景兼西南面行營都招討使,向訓兼西南面行營都監。農歷9月,詔禁天下銅器,始議立監鑄錢。規定除「縣官法物,軍器次寺觀鍾磬鈸鐸之類所留外,自余民間銅器、佛像,五十日內悉令輸官,給其值。過期隱匿不輸,五斤以上處死,不及者論刑有差。」農歷閏9月,大破西川軍,秦、成、階三州相繼歸附。農歷11月,周軍最後攻克鳳州,收復四州之地。農歷12月,命起居郎陶文舉征殘租於宋州。文舉本酷吏也,宋民被其刑者凡數千,冤號之聲聞於道路,有悼髦之輩,不勝其刑而死者數人,物議以為不允。
公元956年,後周顯德三年,三十六歲。農歷1月,發丁夫十萬城京師羅城。柴榮下詔親征南唐,派李谷、李重進、趙匡胤等戰將出征。後來發現李谷怯懦,李重進戰無不克,遂將李谷調開,任命李重進為淮南道行營指揮使,從而大敗唐軍,取滁、揚、秦、光、舒、蘄六州。後因雨季來臨,留李重進軍圍攻壽州,農歷5月班師回京。農歷5月,柴榮徵集工匠「於大梁城西汴水側造戰艦數百艘,命唐降卒教北人水戰。數月之後,縱橫出沒,殆絕唐兵。」農歷7月,皇後符氏薨於滋德殿,終年二十六歲。農歷8月,端明殿學士王朴撰成新歷上之,命曰《顯德欽天歷》,並開始行用。王朴於農歷9月升任尚書戶部侍郎,樞密副使。農歷10月,葬宣懿皇後於懿陵。詔:「漳河以北都縣,並許鹽貨通商,逐處有咸鹵之地,一任戶煎煉。」趙匡胤晉升為匡國軍節度使、兼殿前都指揮使,躋身於後周大將行列。農歷11月,放華山隱者陳摶歸山。柴榮說:「帝素聞摶有道術,征之赴闕,月余放還歸隱。」農歷12月,故襄邑縣令劉居方在任廉潔,死後贈右補闕,子劉士衡賜學究出身,以獎廉吏。

公元957年,後周顯德四年,三十七歲。農歷1月,詔天下見禁罪人,除大辟處,一律釋放。准兵部上書張昭上言:「編修太祖實錄及梁、唐二末帝實錄。」農歷2月,柴榮再次親征南唐,攻破南唐援軍紫金山寨,克壽州。消滅唐軍四萬人,獲船艦數百艘,錢帛器械無數,車駕發下蔡還京。農歷4月,故彭城郡夫人劉氏冊封為皇後。故皇弟、皇子均贈封,故皇妹冊封。農歷5月,李重進、向訓、張永德、趙匡胤等因功晉陞官職。宰臣范質、李谷、王溥並爵邑,改功臣。樞密使魏仁浦加檢校太傅進封開國公。農歷8月,升王朴為樞密使,檢校太保。前濮州刺史胡立自蜀回。農歷10月,先期刺令光廣造軍士袍襦,不即辦集,命斬之。至是以小過見誅,人皆冤之。詔懸制科凡三,其一曰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其二曰經學優深可謂師法科,其三曰詳閑吏理達於教化科。不限資、見任職官,黃衣草澤並許應召。農歷11月,柴榮親率諸軍第三次征南唐,攻濠州、敗唐軍於渦。遂鼓行而東,沿淮城柵,所至皆下。農歷12月泗州守將以城降,柴榮親率水陸大軍東下,得敵艦船三百餘艘,加之周軍數百艘艦船,水陸俱奔,所向皆捷,連降濠州、漣水、亳州。

公元958年,後周顯德五年,三十八歲。農歷1月,柴榮親攻楚州,遇到楚軍防禦使張彥卿的誓死奮擊,周兵死傷甚重。「拔之,斬偽守將張彥卿等,六軍大掠,城內軍民死者萬餘人,廬舍焚之殆盡。」農歷2月,車駕發楚州南巡,破揚州,繼續擴大戰果。農歷3月,幸泰州、廣陵、迎鑾江口,大敗敵軍。南唐主李璟遷陳覺奉表陳情,獻貢品,被迫譴人獻四州之地,畫江為界,歲輸貢物十萬,以求息兵。柴榮悉平江北,得州十四,縣六十。南唐去帝稱號,只稱「江南國主」。令翰林學士李昉對被貢者進行復試。詔曰:「比者以近年貢舉,頗事有循,頻詔有司精加試練,所冀去留無濫,優秀昭然。昨據貢院奏,今年新及第士等,所試文字或有否臧,奚命辭臣再今考覆,庶涇、渭之不雜,免玉石之相參。」農歷4月,車駕發揚州還京。新太廟城,遷五廟神主入於其室。農歷5月,下詔:「侍衛諸軍及諸道將士各賜等第優給。應行營將士殉於王事者,各與贈官;親的子孫,並量才錄用;傷夷殘廢,別賜救接。淮南諸州及徐、宿、宋、亳、陳、穎、許蔡等州,所欠去年秋夏稅物,並於除放。」農歷6月,命竇儼參定雅樂。有司奏御膳料,柴榮批曰:「朕之常膳今後減半,餘人依舊。」兵部尚書張昭等撰《周太祖實錄》三十捲成。農歷7月,頒行《大周刑統》。賜諸道節度使、刺史《均田圖》。農歷10月,詔淮南諸州鄉軍,並放歸農。均定河南六十州稅賦。頒行《均田圖》。詔曰:「言念地征,罕臻藝極,須並行均定,所冀永適輕重……」讓地方官吏均定田賦。並派官吏巡行諸州,丈量土地,以據田畝,定稅賦。農歷11月,詔翰林學士竇儼,集文學之士,撰集《大周通禮》、《大周正樂》。農歷12月,楚州兵馬都監武懷恩,因擅殺降卒棄市。楚州防禦使張順因貪污榷稅錢五十萬,官絲二千兩賜死。詔重定諸道州府幕職令錄佐官料錢,其州縣官俸戶宜停。
公元959年,後周顯德六年,三十九歲。農歷1月,詔:「每年新及第進士及諸聞喜宴,宜令宣徽院指揮排比。」「禮部貢院今後及第舉人,逐科等第定人數姓名,並所試文學奏文,候敕下發榜。」農歷2月,發徐、宿、宋、單等州丁夫數萬浚汴河。發滑、亳二州丁夫浚五丈河,東流於定陶,入濟,以通青、鄆水運之路。又疏蔡河,以通陳、潁水運之路。左補闕王德成因舉官不當,左遷右贊善大夫。農歷4月,柴榮親率諸軍北伐契丹。至寧州,刺史王洪以城降。之後,領兵水陸俱下,至益津關,契丹守將終廷暉以城降。至瓦橋關,守將姚內斌以城降。鄚州刺史劉楚信以州降。農歷5月,瀛州刺史高彥暉以本城歸順。這次出師,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連收三關三州,共十七縣。柴榮正准備乘勝奪取幽州,遇疾而返。農歷6月,柴榮因病班師回到汴京,解除張永德殿前都點檢職務,升趙匡胤為檢校太傅、殿前都儉點。立魏王符彥卿女為皇後。以皇長子宗訓為特進左衛上將軍,封梁王;以第二子宗讓為左驍衛上將軍,封燕國公。農歷6月19日柴榮駕崩,終年三十九歲,其子柴宗訓柩前即位,時年七歲。范質、王溥、魏仁浦並相,執掌朝政。農歷11月,葬柴榮於新鄭陵上村,謚曰睿武孝文皇帝,陵曰慶陵,廟號世宗。以貞惠皇後劉氏附焉。
因病不得不班師回開封。同年六月死。周世宗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成就,為北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㈤ 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意義,活動(習俗)還有詩詞

祭 灶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歷,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系。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後將竹篾紮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還將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在唐代著作《輦下歲時記》中,間有"以酒糟塗於灶上使司命(灶王爺)醉酒"的記載。人們用糖塗完灶王爺的嘴後,便將神像揭下,和紙與煙一起上天了。有的地方則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家人圍著火叩頭,邊燒邊禱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壯馬,有草料, 一路順風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請對玉皇進好言。
送灶君時,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數名,喬裝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為"送灶神",以此換取食物。
送灶習俗在我國南北各地極為普遍,魯迅先生曾寫有《庚子送灶即事》詩: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他在《送灶日漫筆》一文中說:"灶君上天的那日,街上還賣著一種糖,有柑子那麼大小,在我們那裡也有這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就是所謂'膠牙餳'了。本意是在請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魯迅詩中提到"黃羊"的典故,出於《後漢書·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後,暴至巨富。至識三世,而遂繁昌,故後常以臘日祀灶而薦黃羊焉。"陰子方看見灶神,殺黃羊祭祀,後來交了好運。從此,殺黃羊祭灶的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唐宋時祭灶的供品是相當豐富的。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祭灶詞》對當時民間祭灶作了極其生動的描寫: 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 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婢子斗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 送君醉飽登天門,勺長勺短勿復雲, 乞取利市歸來分。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在一周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認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 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上天,只有灶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灶王爺來說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只要換上新灶燈,在灶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據說,灶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對於灶王爺的來歷,說起來源遠流長。在中國的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經是民間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據古籍《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日黎,為祝融,祀為灶神。"《莊子.達生》記載:"灶有髻。"司馬彪注釋說:"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記載:"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這些記載,大概是祭灶神的來源吧。還有,或說灶神是鑽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說是神農氏的"火官";或說是"黃帝作灶"的"蘇吉利";或說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眾說不一。民間則流傳著一個頗為有趣的故事。
據說,古代有一戶姓張的人家,兄弟倆,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畫師。哥哥拿手的活是盤鍋台,東街請,西坊邀,都誇獎他壘灶手藝高。年長月久出了名,方圓千里都尊稱他為"張灶王"。說來張灶王也怪,不管到誰家壘灶,如遇別人家有糾紛,他愛管閑事。遇上吵鬧的媳婦他要勸,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說,好像是個老長輩。以後,左鄰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張灶王整整活了七十歲,壽終正寢時正好是臘月二十三日深夜。張灶王一去世,張家可亂了套,原來張灶王是一家之主,家裡事都聽他吩咐,現在大哥離開人間,弟弟只會詩書繪畫,雖已花甲,但從未管過家務。幾房兒媳婦都吵著要分家,畫師被攪得無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臉。有天,他終於想出個好點子。就在臘月二十三日張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畫師忽然呼叫著把全家人喊醒,說是大哥顯靈了。他將兒子媳婦全家老小引到廚房,只見黑漆漆的灶壁上,飄動著的燭光若隱若現顯出張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驚呆了。畫師說:"我寢時夢見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為'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你們平素好吃懶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鬧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們在鬧分家,很氣惱,准備上天稟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來懲罰你們。"兒女侄媳們聽了這番話,驚恐不已,立即跪地連連磕頭,忙取來張灶王平日愛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懇求灶王爺饒恕。從此後,經常吵鬧的叔伯兄弟和媳婦們再也不敢撒潑,全家平安相處,老少安寧度日。這事給街坊鄰友知道後,一傳十,十傳百,都趕來張家打探虛實。其實,臘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畫師預先繪制的。他是假借大哥顯靈來鎮嚇兒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靈驗。所以當鄉鄰來找畫師探聽情況時,他只得假戲真做,把畫好的灶王像分送給鄰舍。如些一來,沿鄉流傳,家家戶戶的灶房都貼上了灶王像。歲月流逝就形成了臘月二十三給灶王爺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習俗。祭灶風俗流傳後,自周朝開始,皇宮也將它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祭灶的規矩,成為固定的儀式了。

返回

掃 塵

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氣氛。
有趣的是,古時有關掃塵的由來,卻有一個頗為詭異的故事。傳說,古人認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屍神,他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人的行蹤,形影不離。三屍神是個喜歡阿諛奉承、愛搬弄是非的傢伙,他經常在玉帝面前造謠生事,把人間描述得醜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間簡直是個充滿罪惡的骯臟世界。一次。三屍神密報,人間在詛咒天帝,想謀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間犯亂之事,凡怨忿諸神、褻讀神靈的人家,將其罪行書於屋檐下。再讓蜘蛛張網遮掩以作記號。玉皇太帝又命王靈官於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記號的人家,滿門斬殺,一個不留。三屍神見此計即將得逞,乘隙飛下凡界,不管青紅皂白,惡狠狠地在每戶人家的屋檐牆角做上記號,好讓王靈宮來個斬盡殺絕。正當三屍神在作惡時,灶君發覺了他的行蹤,大驚失色,急忙找來各家灶王爺商量對策。於是,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於臘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戶人家必須把房屋打掃得乾乾凈凈,哪戶不清潔,灶王爺就拒不進宅。大家遵照灶王爺升天前的囑咐,清掃塵土,撣去蛛網,擦凈門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掃得煥然一新。等到王靈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時,發現家家戶戶窗明幾凈,燈火輝煌,人們團聚歡樂,人間美好無比。王靈官找不到表明劣跡的記號,心中十分奇怪,便趕回天上,將人間祥和安樂、祈求新年如意的情況稟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聽後大為震動,降旨拘押三屍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這次人間劫難多虧灶神搭救,才得倖免。為了感激灶王爺為人們除難消災、賜福張祥,所以民間掃塵總在送灶後開始,直忙到大年夜。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 ,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返回

春 聯

春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尤為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據歷史記載,後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卧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春聯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
入清以後,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一樣興盛 ,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隨著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至今還保留著貼對聯的風俗。

返回

年 畫

過年,人們除了貼春聯,剪窗花外,還喜愛在客廳里、卧室中掛貼年畫。一張張新年畫給家家戶戶平添了歡樂的節日氣氛。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郁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
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不過我國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這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其畫構圖生動活潑,熱鬧非凡。此畫曾給魯迅先生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正如他說的那樣,這幅寓教於樂的《老鼠娶親》,不但喚起成年人的興趣,對兒童的藝術感染更為強烈。
民間流傳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親的吉日良辰,人們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間,算是送給鼠新郎的禮物,以祈求來年五穀豐登。有些老奶奶在臨睡前常逗孩子說:"快把鞋藏好,別讓老鼠偷走當花轎了。"此話即源於此。因此,年畫《老鼠娶親》特別能引起孩子們的共鳴。

返回

年夜飯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准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在古代的中國,一些監獄官員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年,由此可見"團年飯"對古代中國人是何等的重要。
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說到除夕的刀砧聲,鄧雲鄉撰寫的《燕京鄉土記》卻記載著除夕一個十分凄涼的故事:舊社會窮人生活困難,三十晚上是個關。有戶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錢歸來,"家中瓶粟早罄,年貨毫無。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籌莫展,聽得鄰家的砧板聲,痛苦到極點,不知丈夫能否拿點錢或東西回來,不知明天這個年如何過,又怕自己家中沒有砧板聲惹人笑,便拿刀斬空砧板,一邊噔噔地斬,一邊眼淚潸潸地落……,這個故事讓人聽了.確實心酸。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古代,過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質,有些酒現在已經沒有了,只留下許多動人的酒名,如"葡萄醅"、"蘭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蘇酒"等等。在這些酒中間,流傳最久、最普遍的,還是屠蘇酒。但是屠蘇酒的名稱是如何來的?又是用什麼製作的?從來傳說不一。
屠蘇是一種草名,也有人說,屠蘇是古代的一種房尾因為在這種房子里釀的酒,所以稱為屠蘇酒。據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制而成的,其配方為大黃、白術、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葯入酒中浸制而成。這種葯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癧之邪的功效。後由唐代名醫孫思邈流傳開來的。孫思邈每年臘月,總是要分送給眾鄰鄉親一包葯,告訴大家以葯泡酒,除夕進飲,可以預防瘟疫。孫思邈還將自己的屋子起名為"屠蘇屋"。以後,經過歷代相傳,飲屠蘇酒便成為過年的風俗。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也就是說合家歡聚喝飲屠蘇酒時,先從年少的小兒開始,年紀較長的在後,逐人飲少許。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說的就是這種風俗。有人不明白這種習慣的意義,董勛解釋說:"少者得歲,故賀之;老者失歲,故罰之。"這種風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蘇軾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詩中說:"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蘇軾晚年雖然窮困潦倒,但精神卻很樂觀,他認為只要身體健康,雖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後罰飲屠蘇酒自然不必推辭。這種別開生面的飲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產生種種感慨,所以給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這一習俗仍不衰。今天人們雖已不再大規模盛行此俗,但在節日或平時飲用這些葯酒的習俗仍然存在。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製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葯材,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後,人們仿效著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面。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

返回

守 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么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凶惡的怪獸,人們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里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里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大年擺供,蘋果一大盤是少不了的,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為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 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也有的俗戶人家推牌九,擲骰子,賭梭哈,打麻將,喧嘩笑鬧之聲匯成了除夕歡樂的高潮。

返回

爆 竹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鍾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歷代的詩人墨客總是以最美好的詩句,贊頌新年的來臨。王安石的《元日》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清代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一書中,對當時除夕爆竹作了如下記載:"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門外寶炬爭輝,玉珂競響.而爆竹如擊浪轟雷,遍乎朝野,徹夜不停。"《紅樓夢》中也有描繪:"院子內安下屏架,將煙火設吊齊備,這煙火俱系各處進貢之物,雖不甚大.卻極精緻.各色故事俱全,夾著各色的花炮。說話之間.外面一色色的放了又放。又有許多'滿天星'、'九龍入雲'、'平地一聲雷'、'飛天十響'之類的零星小炮仗。"從這也可以看到舊時新春燃放煙花的盛況。
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裡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南方人還在祭祖之後,查看歷書上所載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燈籠火把,提壺挈酒,奉香鳴爆竹,開門出行,迎接喜神,稱"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尋",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為趨吉、祈求神靈保佑一年百事順遂。 除夕守歲是整夜不睡、通宵達旦的。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期間,各街巷通衢里,大戶人家懸燈結綵。街頭巷尾,鄉里材社,到處百藝雜陳,各獻高技,熱鬧非凡鄉間多延請戲班劇團演戲,還開展聽道情、扭秧歌、唱花鼓及各式品種的娛樂嬉戲,也有舞獅子,耍龍燈等種種文體活動。人們歡天喜地,共慶新春。

返回

拜 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明中葉陸容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說"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志》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

㈥ 花間詞在 歷史上的地位

《花間集》是最早的一部詞總集(也可說是選集),是五代時後蜀廣政三年(941年)趙崇祚所編集,其中包括自晚唐溫庭筠等十八人的作品五百首,共十卷。作品的年代大概從唐開成元年(836年)至歐陽炯作序的廣政三年,大約有一個世紀。其中收得最多的是溫庭筠,共六十六首、孫光憲共六十一首、顧敻共五十五首、韋庄共四十七首,最少的是鹿虔扆和尹鶚,人各六首。編者趙崇祚自己一首也沒有,序者歐陽炯只有十七首。[①]這也可見選者態度客觀,毫無私
心。入選的作者也不限於後蜀一地。例如孫光憲雖是蜀人,卻長期在荊州(今湖北宜昌)高季興部下做官(926—963年),《花間》結集時他也不在成都,而他的詞卻被選了六十一首之多,僅次於溫庭筠。其中有的詞說到「木棉」和「越禽」,說到「銅鼓與蠻歌」,都是詠南方的風物,可見編選者的材料來源不限於成都一地,他和當時別處的文人也是有聯系的。所以我們不應該把《花間集》當作某一地方作家的選集,而應該說,它是代表中國在第十世紀三十年代到第十一世紀四十年代這一百多年中新興起來的一種抒情詩歌的總集。北宋詞人奉《花間集》為詞的正宗,把此書的作品稱為「本色詞」,不是沒有道理的。

任何文學的興起,都是多種條件合力作用的結果。花間詞的出現,離不開特定時代、地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發生的安史之亂,使得唐王朝的統治遭到了重創;中唐以後政治的腐朽、社會的頹敗,更令廣大文士屈志難伸,背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鎖。面對著衰亂的時世,人們既有虛無之中的憂患,也獲得了擺脫一切禁錮之後的輕松。社會文化迴避那些金剛怒目的剛性文學,轉而需要熨貼人心靈的慰藉,使得人們從焦躁、飢渴的狀態中求得滋潤和平衡。於是,消遣性、柔弱性、日常瑣細化的軟性文學應運而生。加之中唐以來南方都市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逐步壯大,追求世俗享樂的意識迅速膨脹,進而成為一股聲勢巨大的文化潮流。曲子詞的興盛正是迎合了這樣的趨勢,即如歐陽炯在《花間集序》中所雲:「舉纖纖之玉指,拍按香檀。不無清絕之詞,用助嬌嬈之態。」廣大文人沉溺於身心的放縱,本能地開始淺淡情思和輕柔愛意的吟唱,通過綿邈軟媚的詞作傳達出婉約細膩的心曲。正如李澤厚所說的那樣:「盛唐以其對事功的嚮往而有廣闊的眼界和博大的氣勢;中唐是退縮和蕭瑟,晚唐則以其對日常生活的興致,而向詞過渡。這並非神秘的氣運,而正是社會時代的變異發展所使然。」(《美的歷程》) 巴蜀地域文化對花間詞的發展給予了強大的外部推動力量。「天府之國」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得蜀人的生活相當富足,養成了耽於享樂的習性,注重審美的直覺感受和天馬行空的奇情異想;而且由於其性情的畢露,又令蜀地文學帶上了技巧化、裝飾性、炫才性的特點。同時,由於較少受到儒家規范的約束,蜀人多具熱情奔放的浪漫個性,自古多經商又形成了其精細的心理特徵。所有這些個性特徵對於巴蜀文化的發展軌跡具有巨大的影響。正因為如此,它們才能全面而又真切地聚焦、凸現在花間詞這一富有靈性的藝術活體中。 有唐一代,「蜀為西南之都會,國家之寶庫,天下珍貨聚出其中。」(《舊唐書》卷一九○中)封閉的地形特徵,又使其避免了安史之亂以來中原板盪的劫難。然而蜀人固有的割據自足的觀念又誘使他們依仗三川之殷實,豪奢恣游,淫逸成風。晚唐之際,許多文士紛紛避亂於此。他們深知眼前的逸樂不可能久長,所以更加珍惜現世的歡愉,越發地縱情聲色,表露出末路狂花般的迷戀。他們帶入的濃情艷思、旖旎柔媚的小詞,也迎合了西蜀君臣的欣賞口味,於是「鏤玉雕瓊」、「裁花剪葉」的花間詞得以大行其道。 中唐以來,愛情意識開始呈現出勃興的態勢。及至晚唐李商隱等人,摹寫真摯的閨情,捕捉細膩的心緒,代表了唐代愛情詩歌的最高成就。但是近體詩發展至此,在言情方面的「力不從心」也逐漸顯露了出來。它四平八穩、整齊劃一的體制形態,難以扣合波瀾起伏的內心情感;「發乎情,止乎禮義」的溫柔敦厚的詩教規范,也束縛著綺情艷思的自然流露。但是這種新的情感心境、審美情趣一旦興起,就必定要尋找到一種能夠避免詩教責難和形式束縛,更加自由地傳達心曲的文學載體。在這方面,溫庭筠卓有功績。他採用了長短句這種富有新鮮活力的文體形式,打破了近體詩整齊、單一的格局,具備靈巧多變、音律和諧的特質,契合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感情漣漪,成為了那個時代表達幽微隱約的情感世界的最為「愜意」的文學形式。 繁興的隋唐燕樂與高度成熟的近體詩的有機結合,賦予了詞體以外在形體和內在情韻兩方面所獨具的藝術品性。首先,它使歌辭的製作依據曲譜,由樂以定詞,這樣就形成了諸多體制格局的規范,具備獨特的聲律美。其次,歌辭的創作配合胡夷、里巷之曲,必然帶有鮮明的適俗性;又由於它是由美色歌妓語嬌聲顫、娉娉裊裊地演唱,自然也偏向了香艷之路。其三,長短參差、音韻起伏的詞體與欣賞者內在的情感節奏又構成了某種微妙的契合,收到了以聲傳情、聲情並茂的表達效果。與前代所有的歌辭形式相比,詞體顯示出更為靈活、更有彈性的優化趨勢,並且進而促發了新的藝術魅力和審美境界的生成。

㈦ 材料一反映了唐末五代出現的哪一歷史現象

五代有時也稱為五代十國,一般認為從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間,中原相繼出現了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同時,在這五朝之外,還相繼出現了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即荊南)和北漢等十幾個割據政權,這十幾個政權統稱"十國"。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地圖
五代的開國之君,都是前朝的藩鎮,靠軍事割據發展起來的,故這一時期的歷史特點是戰爭頻仍,政權屢有更迭。在五個朝代中,後梁維持的時間最長,也只有十七年,其次後唐十四年,後晉十一年,而後漢僅僅四年,後周九年,都不足十年。其實,即使在一朝之內,其權位之爭亦超乎尋常。如後梁太祖朱溫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子朱友硅所殺。而朱友硅上台不久,又被其弟朱友貞所殺。再如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兒子秦王李從榮,亦曾以兵奪權,未能成功,反丟了性命。明宗去世之後,其弟五子李從厚繼位,僅只一年,其位即被明宗的養子李從珂所奪。頻頻的兵戎相見,給百姓帶來了極大痛苦和災難。
五代的第一個朝代是由朱全忠篡唐而建的朱梁王朝,改進了唐朝的一些政弊,後梁被世仇李存勖的後唐所滅。
後唐有比較開明的皇帝唐明宗李嗣源實施了不少利國利民的政策,使社會出現小康的局面,但他的後繼者卻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滅。
石敬瑭認比他年紀小的契丹帝為父,被契丹帝冊封為大晉皇帝,定都開封。但源源不絕的財富卻流入契丹人的國庫,以至石敬瑭的養子石重貴不甘如此,在大臣景延廣的建議下以向契丹稱「孫」不稱臣的借口,企圖改變對契丹的依付關系,但契丹人用揮兵南下滅後晉,虜石重貴來作為答案,並在開封建立大遼,耶律德光自立為帝。
後晉滅,但遼政權無力在中原立足,撤回北方,立李從益為中原之主,太原劉知遠殺死李從益,奪取中原,自立為帝,建立大漢帝國。
他的兒子劉承佑因殺大將郭威不成卻被郭威所代為大周,郭威和他的養子柴榮後周是五代中的明君,在他們的經營下,後周漸強,並逐步統一中國,但柴榮的繼承者是七歲的小孩,無力掌管天下,終大將趙匡胤在陳橋被手下黃袍加身,代周立宋。後來宋王朝在趙匡胤的經營下,終統一中國,結束五代時的大分裂。
這一段歷史,有一點值得特別注意,即在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後唐、後晉、後漢的開國之君都是沙陀人。同時,北方的契丹人亦不斷強大,他們互相勾結利用,逐步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和軍事集團,為以後宋、遼、金對峙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南北朝,埋下了深深的禍根。
相對於五代來說,十國的情況則要好得多。在這十國之中,除劉崇的北漢在北方(約今山西、陝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它諸國皆在中國的南方,它們少受中原干戈的影響,政局相對穩定,政權維持的時間也遠比五代為長,如最短的前蜀亦有三十四年,是後梁的兩倍,而最長的吳越,竟達八十五年之久。這對中國南方的開發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吳越,就曾於公元910年修築了捍海塘,保障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使吳越走上了富裕之路。由於北方戰爭頻仍,不少中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禍亂,他們帶來了北方的生產技術和科學文化,對南方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吳的開創者楊行密,在鎮壓農民起義和軍閥混戰中被唐朝提升為淮南節度使。902年,唐昭宗封他為吳王,建都揚州。到楊溥在位時,丞相徐溫等立楊溥為天子,國號吳。
但此時,楊氏大權早已旁落。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廢楊溥自立,國號唐,建都金陵,改姓名為李昪,史稱"南唐"。到後主李煜時,為北宋所滅。
唐壁州(四川導江)刺史王建,從894年開始,先後兼並西川、東川和漢中之地。後梁建立,他在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前蜀"。子王衍繼位,以奢侈荒淫、刻剝百姓著稱。925年,後唐庄宗派兵滅前蜀,用孟知祥(李克用侄女婿)為劍南西川節度副大使。
926年,孟知祥入成都,整頓吏治,減少苛稅,攻佔東川。934年,他在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後蜀"。當年孟知祥死,子孟昶繼位,又攻取鳳州,疆域與前蜀相同。但孟昶和王衍一樣,刻剝慘毒,奢侈成性。965年為北宋所滅。
吳越的創建者錢鏐,在893年被唐昭宗任命為鎮海節度使。不久,因討越州軍閥董昌有功,升任鎮海、鎮東兩軍節度使。907年,後梁封他為吳越王,都於杭州,擁有兩浙之地。這一地區戰爭很少,生產發達,經濟繁榮。錢氏政權五傳至錢俶,於978年降北宋。
唐末,馬殷割據湖南。907年,後梁封他為楚王,都於潭州(長沙)。927年,後唐又封其為楚國王。馬殷死,諸子爭立,政局混亂,951年被南唐攻滅。但南唐滅楚不久,楚將劉言又起兵擊敗了南唐軍,繼續據有湖南。以後劉言被其部下殺死,周行逢及其子周保權又先後統治湖南。963年為北宋所滅。
893年,王審知隨其兄王潮據福州,897年,繼王潮為威武軍節度使。909年,後梁封他為閩王,據有泉、汀等地。王審知死後,繼位的都是暴君,內亂不休,945年被南唐攻滅。
905年,劉隱為唐靜海軍節度使。907年,後梁封他為大彭郡王。隱弟劉龑繼位後,擴大了勢力范圍,於917年稱帝,國號越,建都廣州,次年改國號為漢,史"南漢"。南漢君主都極其奢侈,統治十分殘暴,境內階級矛盾非常尖銳,971年為北宋所滅。
907年,後梁任命高季興為荊南節度使。924年,後唐庄宗封他為南平王,都於江陵,僅有荊州一地,至唐明宗時才得歸、峽二州,是十國中最弱小的一國。963年亡於北宋。
北漢為後漢高祖弟劉崇所建。951年,郭威代漢。劉崇據河東之地,在太原稱帝,仍以漢為國號,史稱"北漢"。北漢"土瘠民貧,內供軍國,外奉契丹,賦繁役重,民不聊生",社會矛盾十分尖銳。979年亡於北宋。

閱讀全文

與後蜀殘石經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