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為傳承歷史文化精粹你應該怎麼做

為傳承歷史文化精粹你應該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1-03-09 03:57:58

⑴ 你認為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答: 大力開展民族精神、傳統文化教育;舉辦形式多樣的民族文化宣傳活動;有關部門利用法律、行政手段保護好民族文化遺產;注重創新與發 展,做到民族性與開放性、繼承性與創新性相統一,讓傳統文化在現代化 和全球化的今天煥發新的生命活力等。

⑵ 如何傳承文化

  1. 主動學習相關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2. 在行動中培養對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版情感。

  3. 積極借鑒吸權收外來文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使中國民族文化得到發展。

  4. 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發展觀,規范言行,以實際行動做民族文化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

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需要成人世界的言傳身教。活著的傳統才有傳承的生命力,如果傳統在上代人身上已經死了,青少年就無從習承了;文化蘊含於日常情態中,成人創造了怎樣的傳統文化學習環境,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樣的文化教育。

⑶ 我們應該怎樣傳承和保護中華文化【急!!快!!】

11、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我們既要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又要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4、 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

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在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共同維護、促進文化的多樣性。

5、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意義

(1)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發展程度上的區別,絕無高低優劣之分。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個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這個民族歷史發展的產物和人民智慧的結晶。

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是這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

這些都可以作為參考

⑷ 為傳承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

1立足本國的優秀文化,吸收外國的優秀文化 2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具有創新的精神 4富有開拓進取的精神 5勇於實踐和努力拚搏

⑸ 傳承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具體落實在學習、生活中,同學們可以怎麼做

先從《弟子規》和《朱子家訓》學起,前者1080個字後者僅524字,但這1604個字卻是奠定孩子一生的基礎。包括道德、孝道、修身、仁愛、勤儉等三觀的核心內容。
接下來是《三字經》。
《三字經》里是無數個歷史小典故,如果這些小典故都能弄清楚,學習歷史的熱情就培養出來了。
《三字經》之後可以學習《古代寓言故事》。
學《寓言故事》不但孩子感興趣,也能從中學會很多做人道理,更能提高(中小學生)寫作水平。
接下來是《論語》、《大學》、《中庸》、《孟子》。記住:順序不能錯!
《四書》之後不用《五經》,而要學《古文觀止》等類似典籍,如果喜歡唐詩宋詞先學《《聲律啟蒙》》再讀《唐詩三百首》等。
等孩子上了大學,可以考慮學習《增廣賢文》。

⑹ 你是怎樣傳承傳統文化的

我們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要吸取世界先進文化之精華,又要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之特色,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維度來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從而實現中華民族政治共同體認同、經濟利益共同體認同、精神文化共同體認同。

⑺ 標題 傳承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具體落實在學習、生活中,同學們可以怎麼做怎樣

構建中華文化課程和教材體系,加強國民禮儀教育,推進戲曲、書法專、高雅藝術、傳統體屬育等進校園,實施傳統戲曲振興工程、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動漫創作工程、中華老字型大小保護發展工程、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將傳統文化標志性元素納入城鎮化建設、城市規劃設計、城市公共空間,加強對傳統歷法、節氣、生肖和飲食、醫葯等的研究闡釋、活態利用,實施中華節慶禮儀服裝服飾計劃,大力發展文化旅遊、傳統體育,培育符合現代人需求的傳統休閑文化,支持中華醫葯、中華烹飪、中華武術、中華典籍、中國文物、中國園林、中國節日等代表性項目走出去,積極宣傳推介戲曲、民樂、書法、國畫等。通過這些有力措施,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產生活各方面,轉化為不可或缺的日常組成部分,形成人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局面,在全社會形成參與守護、傳播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環境。

⑻ 如何傳承傳統文化

文化傳承問題不是一件機械性、工具性、程序性的事務,拍腦袋設立個什麼智能機制,傳統文化就能像營養品那樣灌進孩子的腦袋沉澱為他們的文化素養了,這是工具理性的態度。文化傳承應該是一個「薰」的過程,什麼叫「薰」呢?大白菜在泡菜壇的環境中變成泡菜,這個過程就是「薰」。傳統文化不是葯丸子,青少年也不是機器人,所以青少年的傳統文化繼承應該是一個「薰」的過程。

這就是說,加強對青少年的傳統文化教育,不是建幾個傳統文化教育基地、背幾篇古經可以傳承的,不是「每一分鍾,都有民間文化在消亡」可以警醒的,不是「全球問題需要中國傳統文化拯救」可以忽悠的,也不是「我們走得再遠,也走不出媽媽的心」之類可以煽情的———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需要成人世界的言傳身教。活著的傳統才有傳承的生命力,如果傳統在上代人身上已經死了,青少年就無從習承了;文化蘊含於日常情態中,成人創造了怎樣的傳統文化學習環境,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樣的文化教育。

也即,要考察一個社會青少年的文化傳承情況,看看成人世界的傳統文化態度就可大致知道了,成人社會珍視傳統文化,青少年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否則,別指望青少年能怎麼尊重傳統。

看看我們的成人社會是如何看待傳統的。就說說建築吧,中國許多城市在建築文化上崇洋媚外,拆掉老城牆,毀掉四合院,用推土機鏟平國家級文物,樹立清一色兒的「歐陸風情」、「北歐印象」。這樣的言傳身教能「薰」出什麼樣的傳統教育?

去年9月,韓劇《大長今》在中國創下了令人咋舌的收視神話,《大長今》所以如此受中國觀眾的厚愛和追捧,最主要是其中滲透了中國傳統文化,從養生之道到人生態度,從宮廷膳食到生存理念等等———而中國的一些導演在拍著怎樣一些反映傳統文化的電視呢?「帝王戲」、「辮子戲」、「戲說風」等等,讓人誤以為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部。成年世界缺乏健康的傳統文化認識,潛移默化中對青少年形成怎樣的影響?

從另一個角度看,取材於《木蘭辭》的迪斯尼動畫電影《花木蘭》,全球票房超過1億美元;日本改編的《三國志》和《水滸》,從漫畫到游戲,衍生產品在亞洲各地熱銷……正如教育專家所認為的,這充分說明青少年並不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不感興趣,而是社會對傳統文化的發掘和教育出了大問題。成人世界在傳統文化教育上的創新惰性,導致了文化傳承的裂痕,青少年與傳統文化漸行漸遠。

文化傳承在於一代人與另一代人間的言傳身教,在於總體文化環境泡菜壇般的「熏陶」作用,這大概是激勵青少年繼承傳統文化最好的「機制」,也是惟一的

就給你找了這么多,你再自己找找吧,不知道對不對你有用。

⑼ 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應該怎樣傳承傳統文化和弘揚民族精神

一、為什麼重視弘揚民族精神

1 民族精神:屹立世界、振興中華的根基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之所以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為有獨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我們的根。

魯迅先生說過一句名言:越是民族的東西越容易走向世界,越容易被世界所接受。最近剛開幕的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中國館就以典雅的中國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文化與科技相結合的風格吸引了大批的參觀者,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它的一些照型,感受一下傳統與現代結合的美妙:

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中國館主題:「自然、城市、和諧——生活的藝術」,也切合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中國館的正面的牆壁上面有中國傳統十二生肖圖案,側面的牆壁上是百家姓的浮雕。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突出了中國的特徵。

中心展區的生命之樹是模仿自然界水珠悠然濺起的優美姿態和植物葉脈舒展生長的形態,加以藝術化的提煉,利用中國古老而獨特的宣紙製造工藝,結合現代影像投放技術而形成。營造出萬物生機盎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意境,形象地表達中國傳統哲學「天人合一」的智慧。

中國禮品售賣廳,設計取自具有中國意象的植物——竹,以竹竿的造型圍合而成。接待室的外觀和內景都透露出中國傳統的意境和韻味。

中國館的設計自始至終滲透「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尊重自然、回歸自然、天人合一」,這是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中國的文化就是以「天人合一」思想為主線,至今仍保持了強大的生命力。「天人合一」的意思是指:在人與社會的關繫上,人的價值要在服從社會群體中去實現,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強調人是自然界萬物中的一種,需要服從自然。中國的這種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強調和諧意識,強化了人的民族意識和情感,強調了人的奉獻精神。同學們可以細細地領悟「天人合一」的意境,如果你悟透了,作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那你的實踐離成功就不遠了!

擁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中國,在人類文明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創造了深邃的思想、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燦爛的文化藝術。可以說,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是中國人的精神根源,而且也是東亞大部分國家文化的歸依。日本皇太子其樂融融的的長女取名:愛子,稱號:敬宮,其「愛」和「敬」出典於中國古籍「四書五經」之一的《孟子·離婁章句下》中的「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愛之」一句。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現代中國人的精神血脈,幾千年一脈相承至今,博大精深,這是我們立足的根。俄羅斯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別林斯基曾說:「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民族性格,沒有國民風貌,就不是生動活潑的有機體,而是機械的實驗標本。」我們為我們的文化而自豪。

可是在今天,我們的文化也面臨挑戰,整個世界的全球化已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歷史進程。伴隨著經濟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也隨之而來,它一方面為各民族文化互相溝通、互相交融提供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也給了強勢文化吞噬弱勢文化、西方文化主宰世界文化以借口,對國家的文化主權和文化安全形成了挑戰。我們的民族精神作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弘揚民族精神就是應對這種文化全球化的戰略選擇,也是我們振興中華的思想根基。

2 民族精神:民族團結、和諧融合的源泉

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精神情感的載體、民族特徵的直接表現、民族凝聚力的所在。只有充分尊重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這樣才能更大范圍地團結海內外同胞,求得華夏民族的最大共識,從而使中華民族永遠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民族利益高於一切,這應該成為中華民族團結的前提。

我們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精魂就是一個「和」字。「和」,和平、和解、和睦、和諧、和樂、和美、和合、和祥等。這種「和」的哲理,充分體現在道家的「無為」思想、儒家的「仁義」思想和佛家的「慈悲」精神之中;而最形象而生動的表述,就要算「太極圖」了——陰陽魚合抱,兩條魚的內邊天衣無縫,外邊為正圓,黑的魚眼跑到白的上面去了,白的魚眼跑到黑的上面去了,它揭示的是陰陽對立而又互補的原理,即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從哲學上講三層意思:第一,任何一個事物都包含著兩個對立面;第二,兩個對立面相互包含,並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第三,兩個對立面的協調吻合,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在這三點內涵中,以第三點內涵最為重要,因為從中可以引申出這樣一個道理:在一個統一體之中,凡是有利於對方的,便有利於整體的和諧統一,也就必然反過來有利於自身;反之,凡是有損於對方的,便有損於整體的和諧統一,也就必然反過來有損於自身。用這個「太極圖」道理去觀察世界,可謂茫茫宇宙,渾然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則俱損,和則兩利。

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就已經形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盡管中國歷史上也出現過多次分裂,但與統一相比,其時間畢竟相對短暫。由於統一,中國的歷史與文化綿延不斷,國家的尊嚴和獨立得以維護,農業、手工業、商業得到不斷發展。

中國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努力開發的。少數民族大多居於周邊地區,由於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使得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同中原地區的漢族互相交流。這種經濟上的聯系,形成了自然的凝聚力,再加上長時間密切的文化交流,形成了多元一體的格局。中國各民族交往、團聚和統一的過程,也是民族大融合的過程。由此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心理特徵。從而今天民族精神成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源泉。

3 民族精神:傳承文化、文明做人的核心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有道家的清幽自然,也有佛家的博大慈悲,還有諸子百家的豐富精微等等,其中儒家唯物而現實的思想體系最具有代表性,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體,它對個人的文明養成、健康成長有很現實的意義。兩千年前,孔子就倡導「仁」的思想,這是對個人品格的修煉和要求,是人自身所具備的一種素養,如果不去修行和實踐,這種素養就會被溟滅。這些年來,我就在想這樣的問題,在我們的社會中,由於缺失了最基本的道德,致使刑事犯罪和腐朽思想的抬頭,甚至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這都是人性中「仁」字精神的喪失。孔子還倡導「禮」,「禮」乃世界之大道,是對社會秩序的一種要求。孔子「仁」與「禮」的思想不僅在中國人的行為和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也在當今世界各國,特別是東南亞地區也廣泛傳播。這說明儒家思想具有人類思想意識的共性。

在台灣、新加坡等地,他們受到的儒家文化的影響比我們大陸深得多,所以從文明的總體程度上講,他們比我們更講禮儀、仁和。現在我們要重新培育、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民族精神,為個人的文明成長、健康發展服務。

綜上三條可以看到,民族精神對現實有著重要的意義,可是現在在同學們中間不同程度地存在國家意識淡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減退、對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漠視、對中華民族的歸屬意識不強等現象,也出現了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勤儉自強精神淡化、和諧相處能力較差等問題。有一項針對上海市3300多名大中小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隨著改革開放和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在文化相對開放的上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已顯現疏離與隔膜。所以現在提出弘揚民族精神,傳承傳統文化十分必要,而且緊要。

二、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麼

中國文化的精華培育了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又促進了民族優秀文化的發展,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靈魂,是民族文化的深層內涵和集中體現,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表現出來的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也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生活中形成的精神風貌、價值觀念、思維志趣與情感心理的集中體現。

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在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有著博大精深的基本內涵和豐富內容,它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將分散的部落融合成統一的民族,促進本民族的發展壯大;有的是英勇抵禦異族的侵擾,保衛本民族的家園和生命財產;有的是反抗外來侵略,維護國家的統一完整。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這種精神匯合成一種核心精神,那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民族精神也是隨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的,是我們全面推動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精神依託。

金庸的武俠小說,就滲透傳統文化的魅力。小說中人物的精神風貌,他們身上的俠氣,最令人神往。什麼是俠氣?就是既為國為民,以天下為己任,又能沖破各種名利,笑傲江湖,獨立於天地之間。《天龍八部》里的蕭峰,我覺得中他達到了俠的最高境界,在他身上正是體現了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

我剪輯了一段電視劇《天龍八部》的片段,請大家領會一下蕭峰身上存在的 「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俠的最高境界。

剛才這一段是蕭峰自殺的場景,蕭峰念念於心的,是蒼生百姓的安危幸福,他以自己的死,換來了宋遼兩國的平安合睦,百姓的安居樂業。遼國百姓也免去征戰之苦,天下蒼生得以平安,他是為了民族的利益,也是為民造福。

金庸筆下俠義英雄的民族大義,是秉承漢魏以來「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精神的。一部中國歷史,其實就是漢民族和周邊民族互相爭斗、交融的歷史。民族間的矛盾來源於國家利益的追求,也源於不同的信仰和教化。在中國傳統倫理中,民族氣節從來都是放在首位的。天下為懷,蒼生為念,這是俠的最高理想,這也是金庸的俠意識。蕭峰這個人物,為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也做了一個最好的注釋,這種精神對我們今天創建和諧社會也有很重要的意義。

三、我們應如何弘揚民族精神

前面講了在當前弘揚民族精神的原因以及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接下來就是我們應該如何做,從而來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

1 增強國家意識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增強凝聚力,實現統一,在艱難環境中生存、繁衍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中華民族要復興,必須更多地強調國家意識。國家意識應該包括對國家的認同感,對國家的主權和安全的責任感,對國家的繁榮和發展的使命感。只有在國家利益為上的道德觀基礎上,面臨各種誘惑時,才能毅然做出正確的選擇。維護國家利益,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同時國家也應當尊重和保護公民個人的權利。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國家的繁榮和發展為個人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2 增強文化認同

認同是共有的信仰和情感,是將一個共同體中不同的個人團結起來的內在凝聚力。文化認同要回答是什麼使中國人成為中國人?成為中國人意味著什麼?它包括價值觀念、歷史傳統、道德風俗、生活方式、語言文字等多方面的內容。我們要有意識地從傳統文化中去吸取養料,「文以載道」,我國民族精神的內容大量地存在於中國的文學作品中,我們要多看,從中多吸取養料,還要在語文、歷史、思想政治等課程中學習。在增強文化認同的過程中,要把民族語言、民族歷史、革命傳統和人文傳統作為重點內容:

民族語言——語言文字是民族意識、文化傳統和道德觀念的載體,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自覺維護母語在日常學習、生活和交往中的主導地位;正確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規范用語、禮貌用語,感受祖國語言文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深化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

民族歷史——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了解中華民族文明發展的重要史實和基本線索,特別是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發展的歷史;了解近現代史特別是近代以來,我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而奮斗的歷史;了解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高度認同黨的歷史功績和社會主義道路的優越性。

革命傳統——了解中國共產黨在中華民族精神傳承、弘揚和創造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大慶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優良傳統。(民族精神是不斷發展的,這些精神都以成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

人文傳統——充分利用中國哲學、歷史、文學、藝術、教育、民俗等多方面資源,認識和學習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人文知識、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了解並踐行中華民族的良好禮儀,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

3 完善自身人格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重視人生價值觀和道德,重視「做人」的准則。弘揚民族精神,要發揚我國優秀文化與道德倫理緊密結合的精華,完善人格。

在完善人格的過程中,要把承擔責任、誠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奮自強作為重點內容。

承擔責任——增強自身作為國家主人的責任意識;自覺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明確自身的權利,學會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誠信守法——養成以誠待人、嚴於律己、誠實守信的意識和行為習慣;自覺學法、知法、守法、用法,增強法治觀念。

平等合作——學會尊重他人,友善待人;能夠正確處理人與他人、人與集體、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增強團隊意識、合作精神,學會寬容,與人和諧相處,在集體、社會的發展中實現個人價值。

勤奮自強——從小事做起,養成勤快、勤勞、勤奮、勤儉的生活習慣;不浪費、不盲目攀比;養成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品格,勇敢堅強,不怕困難,增強抗挫折的能力。

聯繫到我們學校,重點中學是文明的高地,絕大多數的同學在文化意識、文明程度、完善人格方面都做得不錯,但是也有個別同學做得不夠好的情況,從小處而言比如禮貌不夠,從另一方面也反映你看待世界的一種心態,你是友善熱情的,還是冷漠孤立的,其實只要稍微改變一下,整個人的氣質就會不一樣。所以我們要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都要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要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體現出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今天我所講的內容歸結到一點,就是我希望同學們要努力做一個有國家意識,有文化歸屬感,有人格氣節的人,歷史不能在我們這里割斷,我們要傳承歷史,我們要弘揚民族精神,這樣我們就能做一個無愧於歷史的人,對國家有用的人,這樣我們即使走到世界的任何地方也都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閱讀全文

與為傳承歷史文化精粹你應該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