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上海金融發展歷史

上海金融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9 03:56:50

① 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1992年5月19日,上海市建委滬建經(92)第430號文,批准上海市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公司改制為上海市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股本71500萬股。 1992年11月12日,滬府浦辦(92)第145號文同意保留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公司建制,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為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公司的子公司。
1994年12月30日,上海市外資委頒發了外經滬股制字(1994)014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公司改名為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12月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權分置改革工作。

② 急求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的發展歷史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是1992年8月28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於1993 年1月9日正式開業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

經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准,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於1999年獲准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碼: 600000 ),這是中國銀行業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截至2009年6月底,注冊資本金達79.3億元,良好的業績和誠信經營的聲譽使浦發銀行業已成為中國證券市場中一家備受關注和尊敬的上市公司。

建行以來,秉承「篤守誠信、創造卓越」的經營理念,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積極探索和推進金融改革與創新,為把上海盡早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服務,促進和支持中國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業務發展迅速,資產規模持續擴大,經營實力不斷增強,在海內外已具備一定的影響。

根據2007年核心資本排名,公司2008年7月獲評英國《銀行家》雜志全球1000強銀行排名第176位,比前年提前了15位排名;2008年6月公司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為全球市值500強企業第422位。公司還被國際評級研究機構 RepuTex(崇德)評為「中國十佳可持續發展企業」,被中國扶貧基金會評選為「2008中國民生行動先鋒」。在中國信息協會、中國服務貿易協會聯合主辦的2007-2008中國最佳客戶服務評選中,公司95528客戶服務中心榮獲「2007-2008中國最佳客戶服務中心獎」。公司在《經濟觀察報》主辦的「2007年度中國最佳銀行評選」中榮膺「2007最佳企業夥伴銀行」獎項。由中國《金融時報》主辦的「2008中國最佳金融機構排行榜」中榮膺「最佳風險控制銀行」和「最具成長性銀行」;由《首席財務官》雜志社主辦「2008年度中國CFO最信賴的銀行評選」中榮獲「最佳公司金融品牌獎」、「最佳投行業務獎」和「最佳貿易金融獎」。2008年12月,我行被《21世紀經濟報道》的「2008年亞洲銀行競爭力排名」中名列綜合競爭力15強。

我行主營業務主要包括: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結算、辦理票據貼現、發行金融債券、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同業拆借、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提供保管箱服務;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外匯匯款;外匯兌換;國際結算;同業外匯拆借;外匯票據的承兌和貼現;外匯借款;外匯擔保;結匯、售匯;買賣和代理買賣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自營外匯買賣;代客外匯買賣;資信調查、咨詢、見證業務;離岸銀行業務;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業務;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託管業務;經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經營的其他業務。

截止到 2008年底,全行總資產規模已達13094.25億元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9472.94億元人民幣,本外幣貸款余額6975.65億元人民幣,實現稅後利潤125.16億元人民幣,並在上海、杭州、寧波、南京、北京、溫州、蘇州、重慶、廣州、深圳、昆明、蕪湖、天津、鄭州、大連、濟南、成都、西安、沈陽、武漢、青島、太原、長沙、哈爾濱、南昌、南寧、烏魯木齊、長春、呼和浩特、合肥、蘭州、石家莊等地設立了開設了32家分行,機構網點總數增至491家,並在香港設立了代表處。

③ 關於上海陸家嘴的發展歷史

陸家嘴地區歷史
明永樂年間,黃浦江水系形成,江水自南向北與吳淞江相匯後,折向東流,東岸形成一塊嘴狀的沖積沙灘。明代翰林院學士陸深,生卒於此,故稱這塊灘地叫陸家嘴。境內河流縱橫,主要有高巷浜、謝家浜、東洋涇浜、陸家嘴港等。明末清初,境內西南和中部有散居漁民,後來形成彭家宅。清乾隆年間,為防汛和抵禦咸潮築有護塘,塘外為荒灘,塘內有護塘溝,江蘇等地船民來此定居,逐漸形成楊家毛、喻家門、花園石橋、冶坊橋等自然村宅。清嘉慶年間形成王家門小村落。清道光年間又形成張家堰、吳家弄、姜家弄等自然村落。
清同治元年(1862年)後,英、美、法、日、德等國,在境內先後闢建倉庫、碼頭、堆棧、工廠。同治十年,清政府建立輪船招商局,並在爛泥渡建北碼頭,在陸家嘴設立南棧房。英商在爛泥渡建太沽棧。在陸家渡有法商永興棧,德商瑞記洋行火油池等。陸家嘴沿江先後建起英商祥生鐵廠、日商黃浦造船所、日華紗廠、英商茂生紗廠、英美煙廠等。民族工商業也在此興辦天章造紙廠、熒昌火柴廠、鴻翔興船舶修造廠等。爛泥渡地區商業漸趨繁榮,大宗家用器具、磚瓦竹木等建築材料,各類土特產等均以此為集散地,逐漸形成商業街。抗戰期間,境內商業由爛泥渡路和陸家嘴路,逐漸移向東昌路。境內自南向北,設有陸家渡、爛泥渡、游龍路、隆茂棧、春江、墳山、小南洋、泰同棧等8個舢版對江渡。現大部渡口被工廠、倉庫等所佔,僅存東昌路、泰同棧、陸家嘴3個輪渡站。
解放後,東昌路成為浦東地區最繁榮的一條商業街。有百年老店松盛油醬店、大鴻運酒樓、東方羊肉麵店、德興館等名特商店,其他各類商店,一應齊全。新辟東寧路與陸家嘴集市貿易市場。
1992年,境內有市屬工業26家,區屬14家。其中有年創匯2000萬美元的上海腸衣廠,上海第一家滬港合資經營的上海聯合毛紡織有限公司,日產鮮奶26萬瓶的上海乳品三廠等。開發開放浦東後,境內商業、金融業也有新的發展。自1980年起,在東昌路兩側開設中國農業銀行、浦東電話局、滬東商場、常青花店、麗華家電商店、遠東電梯廠第一門市部、紅江服裝店等數十家。東昌路東段的南側開辦了交通銀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浦東分行,上海信託貿易投資公司、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浦東分公司等金融機構。1992年在境內又開設東方航空公司浦東售票處和建設銀行、上海投資信託公司浦東證券營業部等。
解放後,通過社會改革和整頓,境內居民委員會組織不斷得到健全。1958年起,街道組織家庭婦女參加集體生產勞動。1960年,先後有1000餘名家庭婦女走上工作崗位,組織起一批里弄生產組、托兒所、食堂和加工場等街道集體企事業,1984年5月全部劃歸區集體事業管理局。1979年創辦街道合作社,有服務、飲食等行業。現已發展到20餘戶。1984年下半年又興辦街道工商企業,今已發展到47戶。1992年底,總營業額2921.87萬元,利潤216.58萬元。其中街道辦企業營業額1887.82萬元,利潤124.4萬元;合作社營業額652.18萬元,利潤34.3萬元;民政福利企業營業額381.87萬元,利潤57.88萬元。私營企業稅收32.25萬元,個體工商業稅收45.96萬元。
為改善居民住房條件,從浦城路以東到浦東南路,拆除東昌路沿街兩側商店與民房,建高層與多層住宅和商店,道路也從原寬14.5~20米拓寬到24米。先後填平楊家溝、西小石橋、高郵浜、陸家渡浜等河流。改建和拓寬陸家渡路、田度路、東昌路、東寧路、陸家嘴路、浦東南路和泰東路等,改造境內所有彈街路有19027平方米。2000戶居民使用液化氣。拆除西小石橋、吳家弄、朱家宅等簡屋棚戶,陸續興建了長航、長田、桃園、東昌、東園等新村住宅。一些高層建築也先後拔地而起,至1992年底新建築面積已達53萬平方米。浦東南路西小石橋居民已動遷,該地建築一幢18層綜合性金融辦公的銀都大廈。在黃浦區工人體育場原址,建高度約90米的浦東海關大樓,它與浦西老海關大樓隔江相望。境內已破土動工還有新上海大廈、招商大廈、建設銀行大廈、三利大廈、證券大樓和上海導航中心。
境內水陸交通方便,對原有的三個輪渡站進行擴建,又新建了延安東路越江隧道。有13條公交線路經過。

④ 上海的演變史

上海,春秋屬吳國。戰國先後屬越國、楚國,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為「申」。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故上海簡稱「滬」。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上海縣洋涇浜以北一帶劃為洋人居留地,後形成英租界。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以虹口一帶劃為美租界。

1956年經過行政調整,上海市轄區減為18個,轄15個市區和3個郊區。1958年,為了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將江蘇所屬上海地區的郊縣劃入上海市。

(4)上海金融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上海話,是一種吳語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吳語上海話片。 上海話一般是指上海市區話,也就是現在被廣泛使用和認同的上海主流通用方言。松江本地話是上海話的基礎。

上海話是上海開埠以後吳語區各地移民口音在松江話基礎上自然融合而成的新型城市吳語,成為吳語區的代表和共通語言。語音受移民中占優勢的寧波和蘇州兩地影響巨大。

吳語上海話是上海文化及氣質的載體,是海派文化的重要根基。上海話也和老洋房、弄堂、石庫門、旗袍等一樣,成為了上海風情的代表性符號。廣義的上海話還包括上海郊區各大方言,上海郊區各鄉鎮屬於典型的江南文化。

⑤ 上海為什麼能成為中國的金融中心

中國眾多的一線城市都比較有實力,上海為什麼能成為中國的金融中心?

首先,上海具有優越的地理條件。

第三,上海擁有規模龐大的金融機構。

上海有數量眾多的金融市場體系,包括商業銀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金融租賃公司、貨幣經紀公司、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託公司、票據業務中心等等類型齊全的金融機構體系。上海是我國中外資金融機構的最大聚集地,已形成了多元化的國際金融機構體系。

上海不僅是大陸金融產品最豐富、最集中的地方,還匯聚了世界上主要金融市場種類。隨著上海金融市場的規模日益擴大,在世界上也佔有一定地位。

⑥ 有了解上海市歷史發展變遷的朋友么請賜教

幾個世紀以來,上海都只是個小漁村,直到13世紀才發展為城鎮。

公元751年,在今天的松江首先建起了行政縣,稱為華亭縣;至宋朝(公元991年),松江河南岸青浦東北又有青龍鎮。為了方便交通,商船都選擇今天黃浦外灘為停靠碼頭,河西岸於是逐漸出現一座城市取代青龍鎮,成為新的港口和商業中心。南宋時期(公元1260-1274年),上海地位日益重要,這里商船雲集,熱鬧非凡。公元1292年,元朝在此設立行政縣,到明朝已成為國家的紡織和手工業中心,並建起了第一座廠。清政府在公元1685年設立上海海關,一個國際性大商埠從此發展起來。

鴉片戰爭結束後,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根據條約規定,上海被開放成通商口岸,隧進一步淪為國際殖民地。外國資本的入侵壟斷了上海及東南沿岸的手工業,但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了上海的商業、金融、紡織、輕工業和交通運輸。同時,民族工商業也開始成熟起來。上海不僅成為中國的商業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國家的工業命脈。

http://www.zhongguook.com/public/web/lywh/lyls/2003-12/1071717086.html
http://www.ycccf.com/html/china/2/1/548.html

⑦ 上海金融學院的歷史沿革

1952年的始建上海銀行學校,上海屬華東區管轄,隸屬於那時的中國人民銀行華東區銀行學校。
1956年上海銀行學校更名為中國人民銀行蘇州銀行學校。
1958年中國人民銀行蘇州銀行學校升格為蘇州財經專科學校。同年蘇州財經專科學校撤銷。
1960年蘇州財經專科學校(部分資源)復校上海財政金融學校。
1969年上海財政金融學校因文革停辦。
1974年上海財政金融學校復校與上海市財會人員訓練班(合署)。
1972年上海市財會人員訓練班創建。
1978年停辦;1978年上海財政金融學校復校。
1982年上海財政金融學校(部分)改建為上海銀行學校。
1987年升格為上海金融專科學校。
1992年4月,經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上海金融高等專科學校。
2000年,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管理轉為上海;市政府和中國人民銀行共建,以上海市政府管理為主。
2003年9月升格為本科高校,更名為上海金融學院。並整體搬遷至浦東曹路鎮。

⑧ 上海的歷史最早是什麼

春秋時屬吳國東境,春秋末年入於越,戰國時屬楚國,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貫穿現代上海的黃浦江也稱春申江,故上海別稱為「申」。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 上海市市標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所以,松江 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上海」因位於松江(吳淞江)下游支流「上海浦」而得名。唐代中葉始置華亭縣,位置在今天松江區,是上海地區建縣之始。宋末置上海鎮。1292年,中國元朝設上海縣,縣治在今天上海市中心黃浦江沿岸,一般被視為上海市歷史的起點。明朝時,上海逐漸興盛,1553年,為抵倭寇築上海城(在原南市區,現與黃浦區合並),歸屬南直隸松江府管轄。松江府轄境為全國最大的棉紡中心,除華亭縣外,另有青浦縣(今青浦區)、金山衛(今金山區)等。清朝沿襲明制,歸屬江南省松江府,設江海關。 近代上海開埠至1912年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依照1842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上海在1843年開辟為中國五個對外通商口岸之一,英國、美國和法國陸續在上海設立了居留地,在太平天國戰爭期間於1855年小刀會的廣東人劉麗川、1860年6月太平軍賴文光、1862年初太平軍李秀成共進行了三次佔領部份上海的戰役。1854年上海成立了自治機構工部局,事實上演變成獨立於清朝地方政府行政與司法管轄權之外的租界。此後,在上海形成了2個租界與中國地方政府分割管理的局 繁華浦西面:今上海市的黃浦、靜安、虹口、楊浦四個區主要是上海公共租界(以英美為主),長寧區是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築路區,盧灣、徐匯兩區主要是上海法租界,而閘北區和原南市區兩片中國管理的區域(華界)則被租界分割為互不相連的兩塊。開埠後的近代上海迅速成為遠東最繁榮的港口和經濟、金融中心,是近代亞洲最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被稱為「十里洋場」。「冒險家的樂園」。「遠東第一大城市」。由於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的核心腹地未被戰火所波及,並享有實際獨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國際聯系,同時也給上海帶來了時至今日的持續繁榮。 現代【一】北洋政府時期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前後,清朝的舊勢力尚未徹底清除,民國的新勢力尚且稚嫩,從中央到地方,軍閥當道,政府幾近癱瘓,社會呈現出一片無序混亂的狀態。然而就在同時,上海的租界卻有如國中之國,獨享著一份特別的平和,甚而 迷人夜色,租界在經濟、人口等各方面都進一步加快了其發展的速度,由1912年開始至1936年可謂上海租界高度繁榮的一個階段。民國初年,租界以外的閘北和南市(華界)屬江蘇省,1927年,中華民國政府在租界以外地區設上海特別市,歸屬中華民國行政院直轄。此時,上海從法律上正式脫離江蘇管轄,同時並入江蘇省的上海縣、寶山縣17市鄉。1930年7月,改稱上海市。 20世紀初,在上海陸續發生了一系列影響到中國命運的政治事件。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市黃浦區興業路76號召開,隨後1922年7月和1925年1月,又分別召開中共二大和四大。1925年5月30日,由於日本內外棉紗廠廠主槍殺罷工工人(顧正紅),上海學生、市民聚集在上海最繁華的商業街南京路上的老閘捕房門前進行抗議,英國巡捕開槍射擊,造成了五卅慘案,從而引發全國性的反英運動。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閘北發生了四·一二事件,國民革命軍第26軍對工人糾察隊強行繳械,造成大規模流血事件,開始了國共分裂。在事件的前夜,上海黑社會領袖杜月笙誘捕並殺害了上海總工會負責人汪壽華。此後,中國共產黨(1921年在上海法租界秘密成立)的中央機關仍然隱藏在公共租界中區鬧市的雲南路達數年之久,直到1933年江西蘇區穩固後才遷往那裡。1931年6月22日,中國共產黨第三任最高領導人向忠發在上海被國民政府抓捕,隨即叛變並被殺。 【二】國民政府時期 1928年4月1日,國民政府在首都南京成立,上海因為地理優勢,隨即成為全國的經濟與金融中心,直至 摩天樓宇今日。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東北製造九一八事變後,又在上海借口5名日本僧人在位於楊樹浦引翔港的三友實業社(今長陽路雙陽路口)門前被中國工人毆打,而挑起一·二八事變,中日兩國在上海閘北區激烈的軍事沖突持續時間長達一個多月,以至於南京國民政府也暫時遷移到洛陽。1937年8月13日,蔣介石調動大約70萬中國軍隊(包括他的大部分精銳部隊),在上海附近與日軍展開長達3個月的淞滬會戰,雖然中國軍隊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陣亡33萬人,空軍損失過半。約當時全國三分之一軍隊兵員),但最終實力占優勢的日本軍隊擊敗了中國軍隊,武力佔領上海除租界以外的全部地區,抗日組織鐵血鋤奸團也同時針對漢奸、日軍,展開一連串可歌可泣、熱血澎湃的抗日戰爭。在淞滬會戰期間,上海公共租界的北區及東區(即今虹口、楊浦兩區)作為日軍防區和日本勢力范圍,和華界一樣受到重創。上海法租界和蘇州河以南的上海公共租界中區及西區則開始了長達四年多的孤島時期。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對英美宣戰,隨即日軍攻入租界,上海全境被日本佔領。後日本將租界「交還」給其扶持的傀儡汪精衛政權。1943年初美英與重慶國民政府改訂了新的條約,放棄了在華租界,標志著具有一個世紀歷史的租界在法理上不復存在了。1945年上海光復,此後到1949年5月,上海一直由國民政府接管統治。 1946年,國民政府統領的中華民國國軍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之間爆發大規模內戰(參見國共內戰)。1949年5月28日,解放軍擊敗國軍後控制上海全境,此間,許多與國民政府及海外機構有關的人員、財產和機構追隨國民黨撤離上海。

⑨ 上海富友金融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2009年
富友金融為10家全國性銀行信用卡中心全面提供跨行信用卡還款服務。
2011年
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銀行卡收單和互聯網支付牌照,同時獲得人民銀行頒發的預付卡發行與受理牌照。
2012年
獲得全國范圍商業保理許可,並成立上海富友商業保理有限公司。
2013年
成為首批獲得中國銀聯「收單外包機構注冊認證」的企業 ,在全國范圍建立銀行卡收單服務網路。
2013年
獲得國家外匯管理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試點資質,在上海自貿區獲准成立上海富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2014年
成為「上海市網路信貸服務業企業聯盟」成員單位 。

⑩ 上海銀行的發展簡史

上海銀行以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市民為特色,以「點滴用心、相伴成長」為服務理念,以「立足地方、堅持中小、服務市民、挺進大型」為市場定位,穩健經營,規范管理,銀行品質取得了顯著提升,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成為我國銀行體系中最具生機和活力的商業銀行之一。
為實現上海銀行「立足上海、輻射全國、接軌國際」發展戰略目標,1999年9月和2001年12月,上海銀行分別吸收世界銀行集團成員國際金融公司和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上海商業銀行等外資銀行的參股投資,不僅對自身快速、穩健、開放式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為我國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實現吸引外資投資多元化樹立了成功的範例,從而在現代金融企業發展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2004年,上海銀行榮獲上海市著名商標稱號。2005年11月,上海銀行獲准在寧波市設立分行,從而在城市商業銀行系統中率先實現跨區域發展,當前已在寧波、南京、杭州、天津、成都、深圳、北京、蘇州、無錫、上海自貿區、南通等地設立了11家分行,各分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2006年上海銀行被允許辦理異地業務,成為中國第一家異地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隨即上海銀行寧波分行開業。2007年10月22日上海銀行南京分行開業,2008年1月2日上海銀行杭州分行開業。 相對往年,上海銀行充分發揮自身特點和優勢,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提高,當前在英國《銀行家》公布的「全球前1000家銀行」中,上海銀行躋身500強,位居全球銀行業第288位,並在全國城市商業銀行綜合競爭力排名中位居榜首;在「亞洲商業銀行綜合競爭力排名」中,位列第62位;多次被《亞洲銀行家》雜志授予中國地區「中國最佳城市零售銀行」。此外,上海銀行還先後榮獲「上海市著名商標」、「最具價值的上海服務商標」、「全國小企業貸款工作先進單位」、「小企業優秀客戶服務銀行」、「全國再就業先進單位」、「全國銀行間市場優秀交易成員」等稱號。
當前,上海銀行擁有營業網點200餘個,設立了上百家自助銀行,擁有各類自助服務類終端設備(ATM、CDM、ASM、XDM等)900餘台;與世界70個國家及地區近500家境內外銀行的總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並與其下屬5000多家分支機構建立開展業務往來,代理行網路已遍及世界各地。 截至2010年底,上海銀行注冊資本42.34億元,總資產超5600億元;存、貸款總額分別達到4095億元和2984億元;其中,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突破1000億元;全年實現利潤總額約57.39億元。當前,上海銀行擁有250餘家營業網點和150餘家自助銀行,布放自助服務類終端設備(ATM、CDS、ASM、XDM等)近2000台。

閱讀全文

與上海金融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