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廣西歷史文化十講考試鄭維寬

廣西歷史文化十講考試鄭維寬

發布時間:2021-03-08 22:47:32

Ⅰ 求歷史上所有的鄭氏文化名人

歷史上所有的鄭氏文化名人列舉:

1、鄭桓公:鄭國時期 得姓始祖。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鄭地即鄭桓公。後來,鄭桓公 的子孫以國為姓,從此就開始有了「鄭」姓。鄭桓公就是鄭姓的始祖。

2、鄭武公:鄭桓公子,東遷始祖。

3、鄭庄公:鄭武公子,春秋初年,王室衰弱,諸侯崛起,競相爭雄。

鄭庄公繼位後,首先安定國內局面,然後利用巧妙的外交戰略和高超的軍事謀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由此拉開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國進入了大國爭霸時期。

鄭庄公墓位於河南省新密市。1987年3月4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4、燭之武:晉文公聯合秦穆公圍攻鄭國,燭之武用繩子從城牆上墜下去。

見到秦穆公,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就要滅亡了!越過其他國家而在遠方設置邊邑,您知道這是很困難的。哪能用滅鄭來加強鄰國呢?鄰國實力雄厚,就等於您的力量薄弱啊。

如果不滅鄭國而使它成為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貴國使臣來往經過,供應他們的食宿給養,這對您也沒有壞處。」秦伯很高興,與鄭國訂立盟約,率軍回國。

5、叔詹:周囊王十二年,鄭國受晉國圍攻,為了讓晉軍撤走,鄭伯派謀臣叔詹往見晉侯。晉侯見了叔詹,歷數他的罪狀,命令左右馬上備鼎,要烹叔詹。

叔詹面不改色,請求讓他說完話後再殺。晉侯應允,叔詹說,以前他曾對鄭伯說,晉公子賢明,將來在諸侯中一定很有威望。現在鄭國面臨大禍,鄭伯不願讓他往見晉侯,但他引用「主辱臣死」之古訓,自願請求被殺,來挽救滿城大難。

接著,他就說:「夫料事能中,智也;盡心謀國,忠也;臨難不避,勇也;殺身救國,仁也。仁智忠勇俱全,有臣如此,在晉國之法固宜烹矣!」晉侯聽了,大吃一驚,立刻決定不殺叔詹,並且款待他。

6、弦高:鄭穆公元年(前627),秦國偷襲鄭國,當秦國軍隊行至滑地時,被鄭國商人弦高發現。弦高趕著自己的牛群,冒充鄭國使臣,前來犒賞秦軍,並派人回國告急。秦國軍隊以為鄭國已有所准備,便放棄偷襲鄭國的打算,返回秦國。

7、子產(?~前522),復姓公孫,名僑,字子產,又字子美,鄭稱公孫。是我國春秋時期鄭國著名的政治家。鄭簡公十二年(前554)為卿,二十三年執政。

當時鄭國處於晉楚兩強之間,國內強族交訌,兵革頻臨。子產為政,內修法度,寬猛相濟,安撫百姓,抑制強宗,保持國內政局長期穩定;外應諸侯,周旋於列強之間,卑亢得宜,數以辭令折服強敵,使鄭國免遭兵革之禍。

曾整頓田地疆界、溝洫,以利農業生產和社會安定。後又創立按「丘」征「賦」制度,並把刑書鑄在鼎上予以公布。不毀鄉校,以聽取「國人」意見。這些改革使鄭國在內政和外交方面取得了成效。

子產還提出「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反對迷信活動。子產「知人善用,擇其能者而使之」。子產為政數十年,政績顯赫,內外交譽。

為相一年,豎子不戲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賈;三年,門不夜關,道不拾遺;四年,田器不歸;五年,士無尺籍,長期不令而治。」鄭定公八年(前522)子產卒,孔子驚聞子產死,泣曰:「古之遺愛也。」

子產墓位於新鄭市西南17公里陘山頂上,墓冢高約5米、周長約50米。據《新鄭縣志》載:「子產墓累石為方墳,東有廟」。

又據《水經注》載:「魏襄王六年,敗楚於陘山者也。山上有鄭祭仲冢,冢西有子產墓,累石為方墳,墳東有廟,並東北向鄭城。1987年3月4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8、鄭旦:春秋晚期吳、越時的巾幗人物,即西施。經過訓練,到吳國作內應。越王勾踐卧薪嘗膽,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滅吳。

9、鄭國:戰國末水利家。韓國水工。秦始皇元年(前247),受命入秦游說,建議引涇水東注北洛水為渠,企圖疲勞秦人,勿使伐韓。

秦王採納其議,命他主持開鑿工程。工程進程中被秦察覺此意圖欲殺之,他說渠鑿成亦秦利,因得繼續施工,終於完成。

是渠從仲山(今陝西涇陽西北)引涇水向西到瓠口作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東南略低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東伸展,注入北洛水,全長三百多里。

10、鄭吉(?~公元前四十九年),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人。活躍於西域,是在前漢對外戰爭中活躍的典型武將。

鄭吉的勢力冠於西域,以都護騎都尉的身份效力。此外,漢也封其為安遠候,並建立烏壘城,行使對西域的鎮撫。隨著其在漢經營西域時所建立的功績,他也成為西域都護這職位的第一人。

《漢書》卷七十《鄭吉傳》、卷九十六《西域傳·上》「安遠堂」:漢宣帝封鄭吉安遠侯,得安遠堂。

11、鄭玄:東漢經學家,創立鄭學。「博經堂」和「通德堂」,都與東漢著名經學家鄭玄有關。

鄭玄博覽群經,幾千人從遠方來拜他為師。西漢時期的讀書人大都專治一經,鄭玄卻獨自力主博通。史稱鄭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鄉高密縣設立一個「鄭公鄉」,又擴建他的門閭以通車馬,稱之為「通德門」。

12、鄭虔:唐朝學者、畫家。詩詞、書法、畫俱佳,尤以山水畫見長,玄宗皇帝為之題字"鄭虔三絕"

13、鄭註:唐朝尚書,本姓魚,冒姓鄭。

14、鄭買嗣:(860-909)唐末五代初大長和國一世國王。鄭回七世孫。初為南詔清平官,南詔王隆舜時官至侍中,南詔末代王舜化貞時為相。

公元902年(唐昭宗天復二年,南詔中興五年),殺舜化貞及南詔家室,自立為王,國號大長和國。公元909年卒。傳子鄭仁( ),926年服金丹暴卒。子鄭隆亶繼位,公元928年,被劍川節度使貞所殺,國亡。

15、鄭樵:南宋史學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餘部書作。

16、鄭板橋:(1693-1765),即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生於1693年,卒於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畫擅蘭竹。

板橋先世,三代都是讀書人,曾祖新萬,庠(xiang)生;祖父清之,儒官,父立本,字立庵,廩(lin)生。 1693年癸酉,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生於興化城東門古板橋。

1765年乙酉之年(乾隆三十年)的十二月十二日,病逝於興化城內升仙盪畔擁綠園中,身後無子,以鄭墨之子鄭田過繼,葬子城東之管阮庄(今大垛鎮管阮村)。

17、鄭思肖(1241—1318),字憶翁,號所南,福建連江人。兼長詩畫,他畫蘭不畫土根的故事早已流傳人口。

他的《寒菊》詩「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表現了堅強不屈的傲骨。相傳在明末蘇州承天寺古井裡發現的鄭思肖《心史》,顧炎武就為此寫了《井中心史歌》。

18、鄭光祖:元代曲作家。

19、鄭成功:明末名將,著名的民族英雄。(1624一1662),明清之際民族英雄。本名森,字明儼,號大木,福建南安人。弘光時監生,隆武帝賜姓朱、號「國姓爺」。清兵入閩,起兵反清。後與張煌言聯師北伐,震動東南。

康熙元年(1662年)率將士數萬人,自廈門出發,於台灣禾寮港登陸,擊敗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他督師十萬「氣吞吳」的豪邁氣概,苦撐大廈之將傾的執著,以及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堅忍,無不凝結為一種偉大的精神。

鄭成功墓在南安市沿著福廈公路的水頭鎮附近的康店村復船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1699年遷葬於康店村的鄭氏祖瑩,隨同遷葬的還有其子鄭經的靈柩。

當時康熙帝除下敕遣官兵護柩外,還賜輓聯一對,日:「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守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爾後還派御林軍護陵守墓。同時遷葬於祖瑩樂齋公內還有其父鄭芝龍,其母和其妻墓氏, 遷墓後重立墓碑。

20、鄭和:明航海家,本姓馬,明成祖賜姓鄭。

21、鄭源燾:清乾隆皇帝重臣.二品銜.總辦苗疆軍務。

22、鄭燮(zhèngxiè),字克柔,號板橋。生於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農歷十月二十五日,卒於乾隆三十年(西元1765年)農歷十二月十二日。

中國清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江蘇興化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擅畫蘭竹。

22、鄭信:泰國國王,又名鄭昭。泰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創始人,泰國稱為披耶達信王或達信王。

23、鄭智勇(1851至1935年):廣東省潮安縣鳳塘鎮淇園鄉人,乳名義豐,族名禮裕,「智勇」這個名字是孫中山1908年起贈的,他老年時自號海濤。

他曾經的南洋首富。二哥豐是他行第二或是洪門會黨里的二哥(首領),潮州俗語:「生有二哥豐、死有大峰會」是生能得到二哥豐的幫助,死後得到宋代高僧大峰的照顧,喻生死都有依靠

24、鄭士良(1863年-1901年):廣東歸善(今惠陽)人,少有大志,乘性俠義,曾跟隨鄉中父老練習拳技,廣泛結交洪門中人,加入三合會。

1886年畢業後入博濟醫院附設南華屬學堂讀書,與孫中山同學,二人深相結納,共圖反清大業。與孫中山、陸皓東、程璧光等人聚談時事政治,孫中山委託他負責結納會黨,聯絡防營。

1895年初參與籌建興中會總部的工作,分擔組織武裝力量的重任。不久,隨孫中山等人回到廣州,建立興中會分會,協調各方力量。

1899年又依照孫中山的指示,與陳少白等在香港設立聯絡會黨的機關。

1900年領導惠州(今惠陽)三洲田起義,鏖戰兩旬,屢敗清軍,隊伍發展到2萬餘人。

1901年8月27日,在赴友人宴時被清吏毒死。

25、鄭坤(1885年-1914年):廣東梅縣人,早年奔走於南洋各地,宣傳革命受到革命黨人的好評。1910年10月,乃隨黃興等人回國。

參加1911年4月黃花崗起義,擔任「先鋒」(即敢死隊員),隨隊進攻督署,勇敢頑強。終因寡不敵眾,身負重傷,幸被同志救護脫險。

後聞武昌起義勝利,南京光復,當即趕赴南京組織炸彈隊,自任隊長,准備北伐。不久,南北議和,他不願參與政治,遂解甲歸粵。

26、鄭振鐸(1898~1958):我國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又是著名作家、學者、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藝術史家,也是國內外聞名的收藏家,訓詁家。原籍福建省長樂縣,生在浙江省永嘉縣(今溫州市)。

1958年10月17日率領中國文化代表團出國訪問,翌日因飛機突然失事遇難殉職。

27、鄭作民(1902-1940):抗日戰爭陣亡將領。新田高山村人。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淞滬抗戰後,以戰功晉升為第二軍中將副軍長兼第九師師長。

1939年底率師鎮守廣西昆侖關,與日寇多次進行慘烈的血戰。次年初遭日寇飛機空襲,不幸以身殉國。毛澤東、朱德在延安主持召開了追悼會,並電唁死者家屬。葬於南嶽。

28、鄭桂林(1889年-1933年11月20日):出生於吉林省雙陽縣二道灣子。1919年考入北平私立朝陽大學。1921年回鄉。不久參加東北軍第七旅,被抽調到東北講武堂學習。畢業後任東北軍第十三旅六三七團作戰參謀。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到東北抗日救國會請戰,他被任命為東北抗日義勇軍第一軍團第四十八路軍司令(後為第五路抗日義勇軍司令)接受委任後,在遼西組織了萬人抗日隊伍,轉戰於熱遼一帶,先後經歷大小戰斗數百次。

部隊進關後,於1933年參加了全國聞名的長城保衛戰,為保衛長城作出貢獻。

蔣介石、何應欽之流為了消滅鄭桂林抗日武裝,於1933年4月16日,命令鄭部把防地交給正規軍,面臨重壓和困境,鄭桂林表示:「對外決不畏死,對內捍衛祖國,盡我天職。抗日夙志始終不渝……」

蔣介石害怕鄭桂林再回師抗日,又於1933年6月11日,將其部隊調天津馬廠訓練。同年7月23日,鄭桂林巧旋妙計,組織全軍起義。起義後投奔馮玉祥抗日同盟軍不成。同年9月10日,參加吉鴻昌率領的抗日同盟軍,暫編為第一師。

同年10月,吉鴻昌、方振武、湯玉麟、鄭桂林四部聯合,抗日同盟軍改為抗日討棘軍。兵分方、吉和湯、鄭兩路,到長城外抗擊日寇。在日蔣圍剿下,吉鴻昌失敗。

鄭桂林仍堅持斗爭。為商討扭轉戰局之策,1933年11月,鄭桂林去天津法租界找吉鴻昌,不幸被秘密逮捕。同年11月20日,在北平被秘密殺害。

29、鄭廷珍:(1893年-1937年)1917年,入馮玉樣部,「七七」事變後,多次請纓殺敵,旋奉命率部開赴晉北前線,於1937年9月1日進駐忻縣,10月,日軍開展向忻口發起猛攻,忻口主陣地之一南懷化落入敵手,形勢危急。

奉命馳援,攻擊南懷化東端之敵,陷入敵人的重圍之中。在戰斗最激烈時刻,率先沖入敵陣,與敵展開肉搏戰,連續攻下幾個山頭。在激戰中,不幸中彈陣亡。

殉國後,國民政府追授其為陸軍中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為表彰其愛國獻身精神,於1983年追認其為革命烈士。

30、鄭克己:抗日戰爭時期,第九戰區第一四一師七二五團上校團長。1938年9月27日,奉命率部協助贛北麒麟峰友軍同日軍作戰。

指揮全團,英勇沖殺,猛擊敵側,在風雨亭附近,發生激戰,陣地失而復得者數次,演成拉鋸戰。他下令發起總攻,激戰3小時,身先士卒,頑強拼殺,終於擊退了敵人,不幸竟在勝利途中,中彈犧牲。

31、鄭少愚(1911年-1942年):1934年畢業於杭州覽橋航校,以總分名列第三。飛行技術第一而留校任教練。1939年升任大隊長,在他任大隊長兩年中,共擊落敵機40餘架,打出世界空戰水平,是以少勝多的典範。

1942年初他畢業後任飛行總隊參謀長,不久又升任「中美空軍聯合指揮部副總指揮(美方任指揮),3月去印度接領美國新飛機,起飛後爆炸犧牲。

他犧牲後,家鄉立少愚鄉,樹少愚碑,並年年紀念不息。1981年11月27日渠縣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32、鄭翠蘭(1926年——1946年05月):出生於防城縣,1945年6月14日,防城縣黨組織舉行抗日武裝起義,成立「欽防華僑抗日游擊隊」,她隨部隊進入越南海寧省打擊日寇。

曾兩次遭敵逮捕,堅貞不屈。1946年她為營部政工隊負責人之一,隨後又改任婦女隊長。同年5月在六平不幸犧牲。

(1)廣西歷史文化十講考試鄭維寬擴展閱讀:

鄭姓起源:

1、源於姬姓,以國號為氏。出自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鄭國,遠祖為鄭桓公。公元前375年,鄭國被韓國所滅。

鄭國滅亡後,散居於京(今河南滎陽京襄城)、制(今滎陽西)、祭(今河南鄭州東)、陳(今河南淮陽)、宋(今河南商丘)等地,為紀念故國,鄭國人相繼改姓為鄭,自此,鄭姓誕生。

2、源自子姓。出自商王武丁之子子奠之後,子奠也稱奠侯,以主持祭奠用酒而得名,為商朝一方國。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子姓鄭國也隨之滅亡,周人遷子姓鄭人到渭水上游,約在今陝西寶雞附近。

3、源自姜姓。出自姜太公之後。周滅商後,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於鄭,以統治子姓鄭人,史稱西鄭,故城在今陝西鳳翔縣。周穆王奪西鄭為下都,姜姓鄭國滅亡。國人姓奠井氏,或為鄭井氏,亦即鄭氏。

4、源於地名,以居邑名稱為氏。出自古褒國附庸之邑南鄭。韓哀侯滅了鄭國後,鄭國王族、國民逃遷至陝西漢中地區,以故國之名再建了一個小方國,史稱南鄭,並以故國名為姓氏,稱鄭氏。

5、源於改姓而來:

①、朝鮮族改鄭姓:朝鮮半島上的新羅國第三代國王朴儒理執政時期,開始仿漢制分封授姓,其中的珍支部被封鄭氏。

②、蒙古族改鄭姓: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

蒙古族寶里吉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赤峰喀喇沁旗),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多為鄭氏、寶氏、李氏、吉氏等;蒙古族正訥魯特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即為鄭氏。

③、裕固族改姓鄭姓:裕固族增斯恩氏,原稱增斯恩氏、贈坷斯氏,因姓氏過於繁復,後多簡化成漢姓為鄭氏。

④、哈尼族改姓鄭姓:明朝弘治初年,知府陳晟把《百家姓》中開始兩句的「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八個姓氏分別讓當地的土司使用,哈尼族從此才有了鄭氏。

後來,一些哈尼族人在與漢族的交往中,受漢文化的影響,也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漢字「鄭」,成為哈尼族鄭氏的新成員。

⑤、滿族改姓鄭姓:滿族濟禮氏,亦稱紀里氏,世居駑宜(今俄羅斯薩哈林島)、長白山區、占尼河(今吉林梨樹葉赫河支流)等地,後多冠漢姓為鄭氏;

鄭佳氏,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逐漸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沈陽,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即為鄭氏;

弼嚕氏,亦稱碧魯氏、必祿氏,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烏喇(今吉林永吉)、扎庫木(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黑龍江沿岸等地,後多冠漢姓為鄭氏。

Ⅱ 姓鄭的名人和事例

鄭姓最早的血緣先祖是黃帝,受姓始祖是西周末年的鄭桓公。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姬友於鄭(陝西省棫林,今鳳翔西勸讀村南一帶),建鄭國,史稱鄭桓公。桓公居棫林,徙拾(今華縣陝西省化肥廠)。鄭國公元前769年東遷新鄭,於公元前375年為韓國所滅,前後立國432年,共十四世。亡國後的鄭人奔於陳、宋間,為紀念故國以鄭名氏,就得鄭姓。今天的鄭姓人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來源。如唐朝的鄭注本姓魚,明代的鄭和本姓馬,都因不同的原由而改姓鄭。又如南唐李後主之後為避戰禍,因李後主曾受封鄭王而改姓鄭。今天少數民族中也有以鄭為姓的,其姓氏來源和血統源流當是另有所出。

鄭氏最早的發源地在河南淮陽(陳)、開封(啟封、大梁)、周口、商丘(宋)交界一帶,即史載「陳宋之間」。鄭亡國後,流落韓國的鄭姓人中有位叫鄭國的人,被韓王西遣入秦,受秦王之命開鑿了名聞後世的「鄭國渠」。鄭國不但是一位偉大的水利專家,也是鄭姓人在得姓後的第一個著名人物。秦時,19世孫鄭襲遷司州河南洛陽。27世孫鄭其舉族遷回開封(位於開封城東開封縣朱仙鎮古城村)。秦漢以後,鄭姓已遷入鄰近地區,主要以今山東、安徽、陝西、山西等境為其分布的主要地區。其後29世孫鄭賓居山東高密。31世孫鄭眾之子安世遷居咸陽。因漢武帝令"強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孫南遷至浙江會稽山陰。鄭姓大舉南遷始於"永嘉之亂"之時。西晉永嘉二年,"中原板盪,衣冠始入閩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為鄭姓。唐初,河南鄭氏又有隨陳政、陳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代,開始進入廣東。唐末,又有河南固始鄭氏隨王潮、王審之入閩。明清之際著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閩的。鄭氏移居台灣,並非始於鄭成功,早在明朝天啟、崇禎年間就有福建漳浦人鄭聯長遷徙居住在今澎湖白河通梁村,可以說是鄭姓人第一次移居台灣;播遷至海外,始於明初,現分布於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朝鮮、韓國等國家。

BC806年——BC375年:鄭國時期
鄭桓公:得姓始祖。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鄭地即鄭桓公。後來,鄭桓公的子孫以國為姓,從此就開始有了「鄭」姓。鄭桓公就是鄭姓的始祖。
甲申年遙祭鄭姓始祖鄭桓公文
維公元二○○四年,歲在甲申。鄭氏兒女,桓公子孫,遙祭鄭姓始祖華山之麓,渭水之濱,華縣城內,鄭桓公陵,謹以遙祭,聊表至誠之心。恭祭我人文初祖鄭桓公曰:赫赫吾祖,功德何隆!創千秋之偉業,啟萬世之文明。鄭國以降,爰至近世,仁人志士,民族精英,惟大業是勤,惟祖德是崇。為家康泰,為族振興,秉承祖訓,至誠至忠。凝聚智慧,屢建曠世豐功。巍巍姬鄭,血脈永承!
世紀更新,姬鄭振興。輝煌史冊,譜寫新聲。錦綉家園,再振雄風。發展經濟,再造秀美,煥發生機,民安家寧。煌煌姬鄭,自立自強。民族復興,神人共襄。仰吾祖之英靈,致兆民於阜康。
大禮告成,伏惟尚饗。
鄭武公:鄭桓公子,東遷始祖。
鄭庄公:鄭武公子,春秋初年,王室衰弱,諸侯崛起,競相爭雄。鄭庄公繼位後,首先安定國內局面,然後利用巧妙的外交戰略和高超的軍事謀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由此拉開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國進入了大國爭霸時期。鄭庄公墓位於河南省新密市。1987年3月4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燭之武:晉文公聯合秦穆公圍攻鄭國,燭之武用繩子從城牆上墜下去。見到秦穆公,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就要滅亡了!越過其他國家而在遠方設置邊邑,您知道這是很困難的。哪能用滅鄭來加強鄰國呢?鄰國實力雄厚,就等於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滅鄭國而使它成為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貴國使臣來往經過,供應他們的食宿給養,這對您也沒有壞處。」秦伯很高興,與鄭國訂立盟約,率軍回國。
叔詹:周囊王十二年,鄭國受晉國圍攻,為了讓晉軍撤走,鄭伯派謀臣叔詹往見晉侯。晉侯見了叔詹,歷數他的罪狀,命令左右馬上備鼎,要烹叔詹。叔詹面不改色,請求讓他說完話後再殺。晉侯應允,叔詹說,以前他曾對鄭伯說,晉公子賢明,將來在諸侯中一定很有威望。現在鄭國面臨大禍,鄭伯不願讓他往見晉侯,但他引用「主辱臣死」之古訓,自願請求被殺,來挽救滿城大難。接著,他就說:「夫料事能中,智也;盡心謀國,忠也;臨難不避,勇也;殺身救國,仁也。仁智忠勇俱全,有臣如此,在晉國之法固宜烹矣!」晉侯聽了,大吃一驚,立刻決定不殺叔詹,並且款待他。
弦高:鄭穆公元年(前627),秦國偷襲鄭國,當秦國軍隊行至滑地時,被鄭國商人弦高發現。弦高趕著自己的牛群,冒充鄭國使臣,前來犒賞秦軍,並派人回國告急。秦國軍隊以為鄭國已有所准備,便放棄偷襲鄭國的打算,返回秦國。
子產(?~前522),復姓公孫,名僑,字子產,又字子美,鄭稱公孫。是我國春秋時期鄭國著名的政治家。鄭簡公十二年(前554)為卿,二十三年執政。當時鄭國處於晉楚兩強之間,國內強族交訌,兵革頻臨。子產為政,內修法度,寬猛相濟,安撫百姓,抑制強宗,保持國內政局長期穩定;外應諸侯,周旋於列強之間,卑亢得宜,數以辭令折服強敵,使鄭國免遭兵革之禍。曾整頓田地疆界、溝洫,以利農業生產和社會安定。後又創立按「丘」征「賦」制度,並把刑書鑄在鼎上予以公布。不毀鄉校,以聽取「國人」意見。這些改革使鄭國在內政和外交方面取得了成效。子產還提出「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反對迷信活動。子產「知人善用,擇其能者而使之」。子產為政數十年,政績顯赫,內外交譽。「為相一年,豎子不戲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賈;三年,門不夜關,道不拾遺;四年,田器不歸;五年,士無尺籍,長期不令而治。」鄭定公八年(前522)子產卒,孔子驚聞子產死,泣曰:「古之遺愛也。」子產墓位於新鄭市西南17公里陘山頂上,墓冢高約5米、周長約50米。據《新鄭縣志》載:「子產墓累石為方墳,東有廟」。又據《水經注》載:「魏襄王六年,敗楚於陘山者也。山上有鄭祭仲冢,冢西有子產墓,累石為方墳,墳東有廟,並東北向鄭城。1987年3月4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BC375年——CD220年:秦漢時期。鄭姓的多重發展。
鄭 旦:春秋晚期吳、越時的巾幗人物,即西施。經過訓練,到吳國作內應。越王勾踐卧薪嘗膽,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滅吳。
鄭 國:戰國末期韓國人,水利專家。
鄭當時:西漢名臣。
鄭吉(?~公元前四十九年)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人。活躍於西域,是在前漢對外戰爭中活躍的典型武將。鄭吉的勢力冠於西域,以都護騎都尉的身份效力。此外,漢也封其為安遠候,並建立烏壘城,行使對西域的鎮撫。隨著其在漢經營西域時所建立的功績,他也成為西域都護這職位的第一人。《漢書》卷七十《鄭吉傳》、卷九十六《西域傳·上》「安遠堂」:漢宣帝封鄭吉安遠侯,得安遠堂。
鄭 玄:東漢經學家,創立鄭學。「博經堂」和「通德堂」:都與東漢著名經學家鄭玄有關。鄭玄博覽群經,幾千人從遠方來拜他為師。西漢時期的讀書人大都專治一經,鄭玄卻獨自力主博通。史稱鄭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鄉高密縣設立一個「鄭公鄉」,又擴建他的門閭以通車馬,稱之為「通德門」。
CD220年——CD960年:曹魏——唐朝時期。鄭姓在北魏定為一等士族和唐朝中後期的「鄭半朝」兩度輝煌。
鄭 羲:北魏重臣。
鄭 虔:唐朝學者、畫家。詩詞、書法、畫俱佳,尤以山水畫見長,玄宗皇帝為之題字"鄭虔三絕"。
鄭 註:唐朝尚書,本姓魚,冒姓鄭。
鄭買嗣(860-909)唐末五代初大長和國一世國王。鄭回七世孫。初為南詔清平官,南詔王隆舜時官至侍中,南詔末代王舜化貞時為相。公元902年(唐昭宗天復二年,南詔中興五年),殺舜化貞及南詔家室,自立為王,國號大長和國。公元909年卒。傳子鄭仁( ),926年服金丹暴卒。子鄭隆亶繼位,公元928年,被劍川節度使貞所殺,國亡。
CD960年——CD1949年:宋朝以後時期。鄭姓遍天下。
鄭 樵:南宋史學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餘部書作。
鄭思肖(1241—1318),字憶翁,號所南,福建連江人。兼長詩畫,他畫蘭不畫土根的故事早已流傳人口。他的《寒菊》詩「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表現了堅強不屈的傲骨。相傳在明末蘇州承天寺古井裡發現的鄭思肖《心史》,顧炎武就為此寫了《井中心史歌》。
鄭光祖:元代曲作家。
鄭成功:明末名將,著名的民族英雄。(1624一1662),明清之際民族英雄。本名森,字明儼,號大木,福建南安人。弘光時監生,隆武帝賜姓朱、號「國姓爺」。清兵入閩,起兵反清。後與張煌言聯師北伐,震動東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將士數萬人,自廈門出發,於台灣禾寮港登陸,擊敗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他督師十萬「氣吞吳」的豪邁氣概,苦撐大廈之將傾的執著,以及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堅忍,無不凝結為一種偉大的精神。鄭成功墓在南安市沿著福廈公路的水頭鎮附近的康店村復船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1699年遷葬於康店村的鄭氏祖瑩,隨同遷葬的還有其子鄭經的靈柩。當時康熙帝除下敕遣官兵護柩外,還賜輓聯一對,日:「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守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爾後還派御林軍護陵守墓。同時遷葬於祖瑩樂齋公內還有其父鄭芝龍,其母和其妻墓氏,遷墓後重立墓碑。
鄭 和:明航海家,本姓馬,明成祖賜姓鄭。
鄭源燾: 清乾隆皇帝重臣.二品銜.總辦苗疆軍務.
鄭 燮:號「板橋」,清代畫家。
鄭 信:泰國國王,又名鄭昭。泰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創始人,泰國稱為披耶達信王或達信王。
鄭士良(1863年-1901年)廣東歸善(今惠陽)人,少有大志,乘性俠義,曾跟隨鄉中父老練習拳技,廣泛結交洪門中人,加入三合會。1886年畢業後入博濟醫院附設南華屬學堂讀書,與孫中山同學,二人深相結納,共圖反清大業。與孫中山、陸皓東、程璧光等人聚談時事政治,孫中山委託他負責結納會黨,聯絡防營。1895年初參與籌建興中會總部的工作,分擔組織武裝力量的重任。不久,隨孫中山等人回到廣州,建立興中會分會,協調各方力量。1899年又依照孫中山的指示,與陳少白等在香港設立聯絡會黨的機關。1900年領導惠州(今惠陽)三洲田起義,鏖戰兩旬,屢敗清軍,隊伍發展到2萬餘人。1901年8月27日,在赴友人宴時被清吏毒死。
鄭坤(1885年-1914年)廣東梅縣人,早年奔走於南洋各地,宣傳革命受到革命黨人的好評。1910年10月,乃隨黃興等人回國。參加1911年4月黃花崗起義,擔任「先鋒」(即敢死隊員),隨隊進攻督署,勇敢頑強。終因寡不敵眾,身負重傷,幸被同志救護脫險。後聞武昌起義勝利,南京光復,當即趕赴南京組織炸彈隊,自任隊長,准備北伐。不久,南北議和,他不願參與政治,遂解甲歸粵。
鄭振鐸:當代學者。
鄭作民(1902-1940)抗日戰爭陣亡將領。新田高山村人。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淞滬抗戰後,以戰功晉升為第二軍中將副軍長兼第九師師長。1939年底率師鎮守廣西昆侖關,與日寇多次進行慘烈的血戰。次年初遭日寇飛機空襲,不幸以身殉國。毛澤東、朱德在延安主持召開了追悼會,並電唁死者家屬。葬於南嶽。
鄭桂林:(1889年-1933年11月20日)出生於吉林省雙陽縣二道灣子。1919年考入北平私立朝陽大學。1921年回鄉。不久參加東北軍第七旅,被抽調到東北講武堂學習。畢業後任東北軍第十三旅六三七團作戰參謀。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到東北抗日救國會請戰,他被任命為東北抗日義勇軍第一軍團第四十八路軍司令(後為第五路抗日義勇軍司令)接受委任後,在遼西組織了萬人抗日隊伍,轉戰於熱遼一帶,先後經歷大小戰斗數百次。部隊進關後,於1933年參加了全國聞名的長城保衛戰,為保衛長城作出貢獻。蔣介石、何應欽之流為了消滅鄭桂林抗日武裝,於1933年4月16日,命令鄭部把防地交給正規軍,面臨重壓和困境,鄭桂林表示:「對外決不畏死,對內捍衛祖國,盡我天職。抗日夙志始終不渝……」蔣介石害怕鄭桂林再回師抗日,又於1933年6月11日,將其部隊調天津馬廠訓練。同年7月23日,鄭桂林巧旋妙計,組織全軍起義。起義後投奔馮玉祥抗日同盟軍不成。同年9月10日,參加吉鴻昌率領的抗日同盟軍,暫編為第一師。同年10月,吉鴻昌、方振武、湯玉麟、鄭桂林四部聯合,抗日同盟軍改為抗日討棘軍。兵分方、吉和湯、鄭兩路,到長城外抗擊日寇。在日蔣圍剿下,吉鴻昌失敗。鄭桂林仍堅持斗爭。為商討扭轉戰局之策,1933年11月,鄭桂林去天津法租界找吉鴻昌,不幸被秘密逮捕。同年11月20日,在北平被秘密殺害。
鄭廷珍:(1893年-1937年)1917年,入馮玉樣部,「七七」事變後,多次請纓殺敵,旋奉命率部開赴晉北前線,於1937年9月1日進駐忻縣,10月,日軍開展向忻口發起猛攻,忻口主陣地之一南懷化落入敵手,形勢危急。奉命馳援,攻擊南懷化東端之敵,陷入敵人的重圍之中。在戰斗最激烈時刻,率先沖入敵陣,與敵展開肉搏戰,連續攻下幾個山頭。在激戰中,不幸中彈陣亡。殉國後,國民政府追授其為陸軍中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為表彰其愛國獻身精神,於1983年追認其為革命烈士。
鄭克己:抗日戰爭時期,第九戰區第一四一師七二五團上校團長。1938年9月27日,奉命率部協助贛北麒麟峰友軍同日軍作戰。指揮全團,英勇沖殺,猛擊敵側,在風雨亭附近,發生激戰,陣地失而復得者數次,演成拉鋸戰。他下令發起總攻,激戰3小時,身先士卒,頑強拼殺,終於擊退了敵人,不幸竟在勝利途中,中彈犧牲。
鄭少愚:(1911年-1942年)1934年畢業於杭州覽橋航校,以總分名列第三。飛行技術第一而留校任教練。1939年升任大隊長,在他任大隊長兩年中,共擊落敵機40餘架。打出世界空戰水平,是以少勝多的典範。1942年初他畢業後任飛行總隊參謀長,不久又升任「中美空軍聯合指揮部副總指揮(美方任指揮),3月去印度接領美國新飛機,起飛後爆炸犧牲。他犧牲後,家鄉立少愚鄉,樹少愚碑,並年年紀念不息。1981年11月27日渠縣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鄭翠蘭:(1926年——1946年05月)出生於防城縣。1945年6月14日,防城縣黨組織舉行抗日武裝起義,成立「欽防華僑抗日游擊隊」,她隨部隊進入越南海寧省打擊日寇。曾兩次遭敵逮捕,堅貞不屈。1946年她為營部政工隊負責人之一,隨後又改任婦女隊長。同年5月在六平不幸犧牲。
CD1949年——:當代時期。鄭姓風采依舊。

Ⅲ 兩廣填川的歷史是什麼

發生清前期的「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是四川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中國移民史上的重大事件。在當前形勢下,根據與時俱進的精神,有必要對過去的研究成果重新進行審視和反思,以便進一步把「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的研究推向深入。
一、「湖廣填四川」問題值得引起新的關注
「湖廣填四川」問題是一個早就引起學界關注的老問題。但是,由於研究者所處時代不同,其所關注的熱點、亮點也必然大不一樣。那麼,在當前形勢下重提「湖廣填四川」研究,意義究竟何在?
(一)「湖廣填四川」是四川歷史的一大亮點發生在清前期的「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持續時間長。從清康熙十年(1671年)開始大規模展開,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為止,前後共歷時105年之久。
移民規模大。據推算,在一個世紀內,川東地區接納的移民約為95萬人,川中地區接納的移民約為215萬人,川南地區接納的移民約為312萬人;四川合計接納移民共達623萬人,占是年四川總人口的62%。
省籍來源廣。據清末《成都通覽》對當時成都人口構成所作的統計:「現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廣佔25%,河南、山東5%,陝西10%,雲南、貴州15%,江西15%,安徽5%,江蘇、浙江10%,廣東、廣西10%,福建、山西、甘肅5%。在同一時期之內,居民省籍來源如此廣泛,競相遷入同一個省區之內的現象,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十分罕見的。
外界知名度高。活躍在中國近現代政治舞台上的四川籍革命元勛和知名政要,毫無例外地都是出自清代四川移民的後裔,如朱德的先祖來自廣東,陳毅、聶榮臻、楊尚昆的先祖來自湖南,吳玉章、郭沫若的先祖來自福建,劉伯承、羅瑞卿、張愛萍的先祖來自湖北,鄧小平的回籍祖來自廣東等等。通過名人效應,無形中提升了「湖廣填四川」的地位,擴大了其在外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江西先民的大遷移,開創了中國歷史一片片新的天地。

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將徐達攻打長沙,與陳友諒舊部和元王朝殘余勢力血戰四年,損兵折將,最後才於1368年(洪武元年)奪得勝利,確立明王朝在長沙的統治。元末明初這場連年戰禍,使長沙田園荒蕪,百姓亡散,廬舍為墟,許多地方渺無人煙。於是,明王朝就近從江西大量移民遷入長沙地區(湖北和湖南,當時二省是一個省份,稱之為湖廣省),並允許「插標佔地」,奏響歷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廣」的宏偉史詩。

因明朝崇禎年間張獻忠農民起義,在德陽地區作戰頻繁,人口殆盡,一片荒蕪。清廷下詔,江西、湖南、湖北眾多居民被迫遷居。民間把這次大移民稱之為「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

數個世紀過去了,浩瀚的中國歷史上,5次大移民中,江西人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時空演奏的宏大交響樂中,江西的先民們就如頑強的種子一般,落在大邑通途,撒在窮鄉僻壤,直至根深葉茂。今日,本報記者與讀者一同撩開歷史的塵埃,感觸江西先民大遷移那震撼人心的音符,重回壯闊史詩。

四川三石碑再現史實

近日,據四川媒體稱,四川清溪鎮清溪高中附近發現的三塊清代江西墓碑,使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大移民的歷史再度浮出水面,史學家們因此認為,「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歷史至少被延長近60年。

史學界公認的清朝政府的移民,起於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止於四川西北金川之戰(公元1776年)。在清溪發現的3號碑字跡最清晰,碑文可見:魏佐宗、魏佐信為父立碑,其父是「江西贛州府安遠縣楠水鄉太平保人氏」,卒於「光緒辛卯年十二月」(公元1891年)。假如活到六十歲,那麼在江西出生時間為1831年,而入川是在出生之後。從碑文中的年月推斷,史學界公認的清朝「湖廣填四川」的時段過小,三塊碑文證明清溪鎮接納自主性的移民至少還持續了近60年時間。

2號碑載有遷居於四川犍為縣「興仁鄉東崗堡周家山」的墓碑,其說明此時犍為縣域內是移民的集中地之一,江西移民打破了同鄉同籍聚居的習慣,開始到周圍的山地定居。從碑文分析,犍為縣早期接納的移民多為單身男性,是試探性的遷移,後來舉家遷入犍為的移民才漸漸增多。

湘粵人祖籍多是贛人

除了四川之外,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早年對湖南人由來的研究,得出結論:湖南人來自天下,其中以江西居多,且江西人移到湖南後,大都以稼穡耕墾為主。因避免長途跋涉,江西南部之人大都移向湖南南部,江西北部之人大都移至湖南北部。

譚其驤先生認為,早至五代、兩宋、元、明時期,就有大量移民進入湖南,而元、明時期數量較多,在元末明初六七十年間的移民規模最為空前。譚其驤先生特別指出,南宋以前,奔襲向湖南的移民幾乎全是江西人。由此可見,歷史上,江西先民曾數度遷移,現今不少湖南人流著的是江西人的血。

方言界專家們稱,僅從湖南省桂陽縣來看,劉、李、袁等大姓都是從江西一帶遷徙過來的,但遷入的時間有先有後,祖籍也各有不同。湖南桂陽縣人多數為唐宋以後從外地遷入,其中10姓來自江西,9姓來自江西泰和縣。

江西向粵北移民,很可能是「江西填湖廣」大移民的餘波。粵北和湖南之間盡管橫亘著五嶺山脈,但在地理位置上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江西、福建、湖南都有古道直通廣東北部,而漢代修築的長安至嶺南的西京古道,越過湘、粵邊界的騎田嶺,成了湖南進入粵北乃至整個嶺南地區的另一條通道。此外,從湘南流入粵北的武水,則是兩地自然的交通途徑。歷史上江西人入遷湖南,便沿著上述的交通要道就近擴散到粵北地區。

「湖廣填四川」是指在明末清初的數十年間,四川由於戰亂、瘟疫及天災接踵而至,境內人口銳減,耕地

荒蕪。在這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清王朝為了解決四川勞動力和生產糧食的問題,採取「移民墾荒」的舉

措,全國包括湖北、湖南在內的湖廣省等十餘個省的移民相繼到四川定居,其中來得最多的是湖北、湖

南省。據統計這次移民的持續時間長達一百多年,入川人數約一百多萬人,其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數達

一半之多。而在湖北省的移民中,麻城移民又占居重要地位。本文對麻城移民在「湖廣填四川」中的地位

和作用談點看法。

一、實施「湖廣填四川」政策的背景

在中國移民歷史上,清代前期的「湖廣填四川」是歷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

口極度稀少,需要充實。明末清初30年戰亂,四川被禍最慘。1644年,張獻忠率領農民起義等入川,

12月稱帝建立政權,國號「大西」,定成都為「西京」。四川成了四戰之地:明軍濫殺,清軍濫殺,地方豪

強濫殺,鄉村無賴濫殺邀功,張獻忠也有濫殺之嫌。繼而是南明與清軍的戰爭;還有吳三桂反清後與清

軍的戰爭。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戰亂和屠戳。據官方統計,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萬人

。一些州縣的戶口存損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四川全省殘餘人口約為60萬人。

清政府在統一後,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主要是鼓勵外省移民入川墾荒。如規定凡願入川者,將

地畝給為永業。各省貧民攜帶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等。對入四川招民優惠政策與各級官吏的政績升遷

、獎勵墾荒招民緊密聯系起來;在賦稅政策上實行額外的優惠。康熙下詔對移民墾荒地畝,規定五年起

才征稅。並對滋生人口,永不加賦。還規定對移民原籍地當局和入四川落業定居地當局,要求配合移送

核實,安排上戶籍、編入保甲。這些政策為移民創造了好的環境和條件。

二、麻城移民入川的條件、形式和人數

據《光緒廣安州新志》提供的數據,湖北黃、麻籍占入廣安州人數的26.64%。湖北、湖南合計約占

60%。湖廣填四川的移民運動,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積極的推動作用。其中麻城移民入川佔有重要

地位。

麻城移民入川的條件 從地理位置來看,湖北省地理位置離四川最近,又有長江通入四川盆地,在古代

的條件下,是最佳進入四川的路線了。所以湖北麻城從元代至清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中,進入四川落業的

人最多。麻城移民條件有三:一是麻城離重慶不遠;二是麻城移民歷史悠久,在元代、明代初年就有大

量的麻城移民入川。三是與張獻忠農民起義有關。張獻忠在鄂屯兵時間長,後又轉戰湖廣、江西,特別

是麻城,有許多農民入伍。故張獻忠部下不少是麻城人。張獻忠失敗後,有一部分人隱姓埋名留在四川



移民入川的形式 一是奉旨入川。四川南川縣的移民都是來自湖廣省,尤其以麻城孝感鄉鵝掌大丘人(

明初麻城設四個鄉,明成化年間並孝感鄉入仙居鄉內)為多。當時朝廷頒發「楚民實川之詔」時,基層的

實施部門採取武的辦法強行捆押方式,把一個個村子圍住強行入川,所以移民的原籍不僅大地名相同,

連小地名也相同。著名作家馬識途的祖先來自麻城,那是在乾隆年間,馬氏四兄弟從麻城奉旨墾荒,他

們從長江溯江而上,到達忠州(今忠縣)境,離石寶寨十多里的彎丘和沙地壩落業,以後這里的小地名

就叫馬家山和馬家灣了。馬氏四支人在這長江邊的平出村共繁衍後代千餘人。二是求生存入蜀。著名作

家艾蕪的祖先原籍麻城孝感鄉,以種田為生。但因失掉了土地,康熙中葉在「湖廣填四川」的大背景下,

只有到西蜀去求生存,於是攜妻帶子,從長江水路進入四川,最終選在成都府的新繁縣與彭縣交界的平

原上,*著水溝插占務農。三是經商入蜀。清前期湖北與鄰省四川的貿易十分方便,有的就近入蜀定居

。如原籍湖北麻城的從事貿易的劉廷奇,在康熙39年命家人劉俊臣到中江「相土」定宅,之後偕妻沿途貿

易到中江定居。四是為官改籍定居。如四川龍安營都司梁光裕,原籍湖廣麻城人,入四川後任都司改職

後,遂家於江油縣全門鄉五甲三木里。

麻城移民人數 整個明末清初的移民達一百多萬人,有一半來自湖北、湖南。其中湖北約有30萬人左右

。麻城無疑佔有重要比重。但麻城入四川多少人,筆者查閱麻城清代歷朝縣志,對移民這件大事均無記

載。據清光緒8年刻本《麻城縣志》戶口記載:明嘉靖35年冊定麻城人口148240人。明萬曆47年冊定人

口116234人。清代年初冊定人口110287人。從這個數字推論,明末清初有37953人可能是移民方式到

了四川。當然這裡面還包括參加張獻忠農民起義人員在內。但估計移民人數有3萬人左右。這個數字如

果屬實,佔到湖北移民人數的10%。在縣級當中應當是較多的。這還不包括明代初年入四川的人數。如

果算在一起估計不下10萬人。據四川大學教授胡昭曦多年前就重慶、合川、南溪、廣安四地58份族譜

作了研究,清代以前入四川的118戶,其中湖廣佔有85戶,而這85戶中有65戶來自麻城。

三、麻城移民入川的管理和作用

第一,麻城移民的相對集中管理。如在雲陽「邑分南北兩岸,南岸民皆明洪武時由湖廣麻城孝感敕徙來

者,北岸則皆康熙、雍正間外來寄籍者,亦惟湖北、湖南人較多」。(咸豐《雲陽縣志》)對入籍移民

,加強戶口管理,印照驗收,編入保甲,使其安心務農。

第二,引進新的農作物和種植技術。如麻城的紅薯、甘蔗、蠶桑、種煙等農作物和技術被移民傳至四川



第三,促進商業發展。麻城籍商人從事山貨、糧食等重點行業,還從事鐵鍋、布行、麻行、酒行、豬行

、磁器、雜糧等貨物交易。

第四,人口繁衍。如鄰水縣甘氏「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湖北麻城孝感鄉甘承先率領同族移住復盛甘

家溝,歷數百年,子孫繁衍,發展成為鄰水人數較多的姓氏。現集中分布於復盛、豐禾、八耳、石永等

地。並散居在縣內各地」。

第五,傳播文化。如麻城人闞昌言,是雍正8年進士,乾隆5年(1740年)任四川德陽縣知縣。他在任

內「常巡視隴畝,勸課農桑」,根據四川的自然條件及經濟狀況寫成了《家事說》一書。該書就天時、地

利、人力三方面,分別講述抓緊農時、改良土壤、講究耕作技術諸多農事。

第六,移民戶與麻城保持著聯系。著名作家艾蕪的家族湯氏,其入四川始祖在清初從麻城到新繁定居,

是帶著「烈希承宗祖,美德正乾坤」的韻文來的,後代相傳。到艾蕪的父親一輩是「坤」字輩,已是清代末

年,人丁繁衍,編排名字不夠用,便又派人到麻城去訪問祖先的家族,才帶回好些韻文,印到族譜里去

。頭兩句是「道繼寬仁著,功昭勇智聞」,艾蕪按此韻文為「道」字輩,他被其父親取名為湯道耕。

四、一些縣居住的主要麻城大姓

第一,廣安州(廣安)「惟湘鄂特多,而黃麻永零尤盛」。據《光緒廣安州新志》提供的數據,湖北黃、

麻籍占入廣安州人數的26.64%。湖北、湖南合計約佔60%。又據毛毛著《我的父親鄧小平》上卷載:

鄧小平的家鄉是廣安縣。前面提到光緒廣安州志載入籍廣安的湖北省黃安、麻城人約佔三分之一。而鄧

小平的祖輩也可能是從麻城移居去的。據毛毛在書中介紹:「有許多研究我父親生平的人,都曾考察過

我們家庭和家族的歷史。有的說我們家是從湖北遷來的移民。——連我的叔叔也說,小時聽大人說,鄧

家是從湖北遷移來的。」(《我的父親鄧小平》上卷第23頁)毛毛的叔叔鄧墾在武漢工作,他曾多次去

過麻城,認為鄧家祖輩是麻城人。可見鄧小平同志的祖輩也很可能是從麻城移民去的。

第二,鄰水縣。據該縣志載,移民姓氏有65種之多,其中「湖北籍最多,尤以該省之麻城為最。」其中著

名的有清代大理寺正卿甘家斌、台灣掛印總兵包永才等著名望族都是麻城人。甘氏前已提及。包氏在「

明洪武年(1371年)麻城孝感鄉包元恆率領同族移住興仁鄉綠豆灣落業,現集中分布於興仁、護鄰、

石滓等地」。

第三,新寧縣(今開江)明代麻城移民大姓有張姓,原籍麻城,明洪武二年遷入分別落業於接龍橋、沙

樹灣、張家灣傳至18代。清代移民有麻城鄭、高、薛姓。

第四,彭縣。明代移民有麻城周氏明初遷蜀,居彭縣野鴨河,今萬年鄉一帶。黃姓清康熙年間由麻城遷

居彭縣昇平八字坪。

第五,金堂縣。大姓張氏,於前明時由麻城遷居金堂縣關東外,數世科舉。至今15代。

第六,宣漢縣。元代有王姓、向氏、冉氏、袁氏由麻城遷入。明代有49支姓氏遷入,其中麻城占據22

支。清代遷入18支麻城3支。

第七,南部縣。王姓一支是清初從麻城遷入,至今約傳20代,以住地形成名者120處。不少鄉有宗祠。

張姓是清康熙36年由麻城入縣,至今傳16代。

第八,岳池縣。康姓祖籍麻城,清康熙23年遷入縣三鄉;范姓祖籍麻城,也是同一時期入本縣四鄉;

傅姓麻城孝感鄉,清乾隆12年入本縣。蔣姓於清康熙21年遷入6個鄉。

此外南充縣、潼南縣、新都縣等麻城遷入者都比較多。

五、麻城移民中優秀人才中以居官、文學者較多

最近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經濟學家之路》第二輯,載有北京大學著名經濟學家胡代光的文章《

八十春秋的回憶》,文章說:我的祖先本來是湖北省麻城縣人。因為明代末年,張獻忠領導農民革命運

動,後來被政府軍鎮壓,致使四川土著人民稀少,大部分土地被荒蕪起來,無人耕種。於是清朝政府采

取移民入川政策,我的祖先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於康熙年間從湖北麻城縣搬到四川來的(現在四川人,

其祖籍多半都是從外省移居過來的)。

據《深圳特區報》曾載楊泉撰寫的文章《延河之子李鵬》,其中寫道:「據李家的家譜記載,李家的老

家原在湖北省麻城縣,後來才遷居四川慶符縣,在什麼年代遷居,不得而知。」據麻城派人到四川高縣

慶符鎮調查,找到1936年《重修慶符李氏族譜》,其序中說:「吾慶之李,自湖北麻城遷居於此,已數

百年。到今家世耕讀,代有其人。」宗譜跋言中說「吾家在楚時宗派,自明季兵災,遂不可考」。

前面提到的有清代大理寺正卿甘家斌、台灣總兵包永才、著名作家馬識途、艾蕪等其祖籍都是麻城人。

Ⅳ 是這樣的,高考最後一百天的古代史歷史復習,從知識構造方面來講,中國古代史

專題 中國古代社會制度

考點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一、知識梳理
1、含義:專制主義是指中央的決策方式,具體說就是皇帝的個人專斷獨裁;中央集權指全國各種軍、政、財權歸屬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執行中央的政令。
2、形成根源(原因或條件):是中國封建生產方式發展的必然結果。①理論來源:法家思想。②經濟根源:維護封建經濟基礎(小農經濟、封建地主經濟)的需要。③政治根源:適應地主階級完成與鞏固統一、加強對人民控制的政治需要。
3、演變軌跡:①戰國時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韓非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國家的主張。新興地主階級從加強專政和保護封建經濟發展的需要,初步確立了君主集權的政治體制。②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把專制主義的決策方式和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③西漢鞏固。漢景帝、漢武帝解決了王國割據問題。漢武帝又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論基礎。從此封建專制主義政治制度基本定型並得以鞏固。④隋唐完善。實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權與相權的矛盾;實行科舉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擴大了統治基礎,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完善。⑤北宋加強。北宋初年,大力加強中央集權.解決了藩鎮割據和武將爭權的問題,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加強。⑥元朝新發展。為了加強封建統治和對遼闊疆域的管轄,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這是加強中央集權的新舉措。⑦明朝空前強化。明朝中央廢丞相,權分六部;地方廢行省,設三司;還設立特務機構,實行八股取士。⑧清朝達到頂峰。清朝沿用明制,增設軍機處,大興文字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達到了頂峰。
5、對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評價:在封建社會早期(明清以前)以進步作用為主;明清以後嚴重阻礙社會發展,日趨反動,以消極作用為主。根源: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世界歷史向資本主義過渡。阻礙的表現:政治上,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違背歷史潮流;經濟上,實行重農抑商政策;文化上,實行文化專制,不利近代科學的發展;對外關系,閉關鎖國政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進步作用(表現):

① 有利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

② 有利於各地區間經濟文化的交流,推動先進生產技術和文化的傳播;

③ 能有效組織人力、物力、財力從事大規模經濟活動,興建大型工程(水利、交通、防禦等),奠定中華文明長期領先於世界的基礎;

④ 有利於抵禦外來侵略,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和統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消極作用(表現):①政治方面:皇權專制,易成暴政(秦、隋);壓抑民主政治,束縛才智創新;「人治」、官僚、特權、腐敗等。②經濟方面:越來越束縛生產力的發展;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壓制新生產關系成長等。③思想文化方面:文化專制主義。死讀經書,學不致用;科技發展日益停滯;不問政事,禁絕民主;中華文化難以提升等。④在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以後,它還束縛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延緩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考點二:中國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一、知識梳理
1、周朝:分封制。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分封到各地做諸侯,建立諸侯國,並將封地和對周王的義務密切聯系,從而維系和鞏固了西周的統治。
2、秦朝:郡縣制。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統一,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度,分天下為36郡,後增加到46個郡,每郡設若干縣。行政區劃制度正式確立。
3、兩漢:漢承秦制,略有所改,實行的是郡國並行制。東漢時期,作為監察區域的州逐漸成為郡以上一級地方行政區域,州刺史的權力大大加重。
4、遼朝:蕃漢分治制度。
5、金朝:猛安謀克制。
6、元朝:行省制度。元朝為有效地管轄遼闊的國土,加強封建統治,實行行省制度。行省成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機構,可以在中央統一政令的基礎上獨立處理省內事務,對後世影響深遠。元朝時,我國開始對西藏、雲南、台灣等地實施行政管轄,應特別予以注意。
7、明朝:僧官制度。清朝確立了對西藏宗教領袖達賴和班禪的冊封制度及其繼承人靈童「轉世」的金瓶掣簽制度,同時確立了駐藏大臣制度,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對後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8、後金和清:八旗制度。
9、明清:土司制度和「改土歸流」。
10、清朝:清朝沿用和發展了元代的行省制度,將全國經濟發達地區分為18個省。在邊疆地區設立理藩院管理蒙、藏、新疆、青海等地區的少數民族事務,另派將軍、大臣駐該地監管。外蒙古設烏里雅蘇台將軍,新疆設伊犁將軍,青海設西寧辦事大臣,西藏派駐藏大臣同達賴、班禪共同管轄。東北地區則由滿族將軍治理,盛京、吉林、黑龍江各設將軍一人,分駐各地,統管軍民之政。
考點三 中央官制
1、歷史沿革
秦朝統一全國後,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御史大夫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兼理國家監察事務;太尉負責管理軍事。三公以下設九卿,分掌朝廷和國家各項行政事務。
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首創,唐太宗時進一步明確了三省的職權。三省為中央政府最高機構。中書省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的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國家的政令。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三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具體負責各項行政事務。
宋太祖將宰相的職權一分為三,總攬中央行政權力。在宰相之下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設樞密使管理軍事,分割宰相的軍權;設三司使管理財政收入等,分割宰相的財政權。
元世祖設立中書省、樞密院和御史台,健全了中央統治機構。中書省上承天子,下總百司,為最高行政機構,行使宰相職權;樞密院為中央最高軍事管理機關;御史台為最高監察機構。另外,設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理西藏地區。
明太祖裁撤中書省,廢除了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權分屬六部。皇帝直接管理國家政事,並下令以後不許再設丞相這一職務。從制度上集君權與相權於一身,保證了皇帝的專制獨斷。三省制度結束後,設立殿閣大學士參與決策,逐步形成內閣制度。
清初,中央機構大體採用明朝制度,設內閣,置六部,但保留著由滿洲貴族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凡軍國大事都由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皇權受到限制。雍正時設軍機處,軍國大事全憑皇帝裁決,軍機大臣只是跪受筆錄後加以傳達執行,地方軍政首腦直接聽從皇帝指揮,君主專制制度走向頂峰。1861年,清朝設立總理衙門,它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務事宜的中央機構,地位高於六部,它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常設的外交機構。1901年按《辛丑條約》規定,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

考點四: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
一、知識梳理
1、軍功授爵制:戰國、秦國。依據戰功的多少授予相應爵位,打擊奴隸主貴族世襲特權;培養大批軍功地主,壯大了統治基礎。
2、察舉制:漢代。 自下而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包括察舉、皇帝徵召、公府與州郡辟除、大臣舉薦、考試等內容。初期重德才,後期重門第出生;導
致世家地主形成並發展起來,削弱了中央集權。
3、九品中正制:魏晉。
4、士族制度:魏晉以來,地主階級中形成了以門第高低為標準的選拔官吏的「做官看門第,通婚分士庶」的政治制度。這一制度形成於魏晉,東晉時充分發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時消亡。
5、科舉制:隋到清。
①隋朝:科舉制度的創立。隋文帝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吏,隋煬帝始沒進士科,科舉制形成。
②唐朝:科舉制度的完善。唐太宗增設考試科目,以進士和明經兩科為主;武則天創設武科和殿試;唐玄宗開元年間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科舉地位。③北宋:科舉制度的發展。北宋科舉分為鄉試、省試、殿試三級,考試科目逐漸減少,進士科成為主要科目,考試實行糊名法,錄取名額增加。王安石改革科舉,廢明經,進士考經義和時務策,設明法科,培養變法人才。
④元朝:科舉制度的中落。元代的政權是以蒙古貴族為主體。科舉分為鄉試、會試、御試三級,每三年一次。漢族儒生想通過科舉進入仕途非常困難,使得廣大知識分子前途渺茫.被迫放棄學業,以至一時「天下習儒者少」。
⑤明朝:科舉制度的鼎盛。明代的科舉,分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級進行。開始實行八股取土,命題范圍為四書五經,答題模式固定,禁止發揮個人見解。八股取土鼓勵只知埋頭讀書,不講究實際學問的人, 旨在為皇帝培養忠順的奴僕,束縛丁思想,嚴重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
⑥清朝:科舉制度的衰落。清朝前期承襲明代制度;1898年,變法;1905年清政府制定了新學制,廢除科舉制。

考點五:中國古代的監察制度
一、知識梳理
1、秦朝:設立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
2、漢代:西漢漢武帝創設刺史制度,位卑權重,以小馭大。東漢初期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權和軍權,變為州一級的地方長官,地位高於郡守。東漢末年刺史改為州牧,掌握一州的軍政大權,逐步形成割據勢力,導致軍閥割據。
3、宋朝:在地方沒立通判,和知州相互牽制。
4、明朝:設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監察、司法;設立廠衛特務機構,監視、偵查官民的不法行為。

第二專題 中國古代史專題復習-經濟史(農業)

一、歷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進農業發展的措施
(1)春秋:齊國管仲改革內政,發展生產。
(2)戰國:秦國商鞅改革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禁止棄農經商。
(3)西漢:劉邦實行休養生息政策, 輕徭薄賦:

(4)三國:曹魏,重視興修水利;蜀漢諸葛亮積極發展西南經濟。

(5)唐:太宗,輕徭薄賦,勸課農桑;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保證農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產時間。武則天,重視發展農業生產。玄宗,大力發展生產
(6)北宋中期:王安石變法推行農田水利法,鼓勵墾荒和修水利。

(7)清初:康熙實行更名田,鼓勵墾荒;康熙規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雍正實行攤丁入畝和地丁銀制度
二、農業發展表現
1.工具進步

(1)奴隸社會:商周時期,絕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有極少量青銅農具;西周晚期開始使用鐵器;春秋時期鐵農具開始出現
(2)戰國:鐵農具的使用范圍擴大,鐵器時代到來。
(3)秦朝:中原鐵器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傳到珠江流域(今廣東、廣西),逐漸為越族人民所掌握。

(4)魏晉:(北方)曹魏時馬均發明翻車;
(5)隋唐:筒車,曲轅犁;
2.農作物推廣
(1)原始社會:河姆渡種水稻;半坡種粟,蔬菜和麻
(2)奴隸社會:商周種五穀

(3)元:農作物品種增多,
(4)明清: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在明代引進,清代推廣
3 經濟作物
(1)隋唐: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葉成為生活必需品,茶園規模大,政府開始徵收茶稅
(2)五代十國(南方):普遍種植桑茶等經濟作物
(3)北宋:棉花種植推廣到長江流域;經濟作物種植擴大
(4)元:棉花種植遍及南方
(5)明清:棉花種植在明代推廣到江北;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形成一些專業生產區域
4 農業技術
(1)商周時:人們懂得施用糞肥,草木灰和綠肥
(2)戰國:牛耕得到推廣,是我國農業技術史上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
(3)漢:牛耕廣泛推廣; 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法推廣到珠江流域;一牛挽犁牛耕法出現。耕作技術進步:在乾旱地區推廣代田法,及時收割,優選種子,水稻育秧移植技術
5 水利
(1)春秋戰國:中原地區普遍採用桔槔灌溉農田;春秋楚孫叔傲修芍陂;秦國蜀守李冰修都江堰 ,鄭國修鄭國渠。

(2)魏晉:(江南)農田水利興修增多;(北方)馬均發明翻車;曹魏興復了許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要求,有水田之處都要通渠灌溉;
(3)隋唐:隋朝開通大運河;唐朝設專職官員管理水利事業;各地興修不少水利工程;

6 江南農業的發展
(1)魏晉
表現:開發范圍擴大從江東擴展到整個長江流域及嶺南和閩江流域;土地大量開墾;耕作技術進步;農田水利興修增多;單位面積產量提高;三吳地區最發達,洞庭鄱陽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是重要的產糧區
原因:南方相對穩定,北方人口南遷,充實江南勞力,帶來先進技術,南方民族融合,統治者重視農業,南方自然條件適宜發展農業生產
(2)隋唐:
江南土地資源得到進一步開發,圩田普遍,放火燒山現象很多;江南成為糧食重要產地,安史之亂之後經濟中心開始南移;
(3)五代十國:
表現:南方各國普遍重視興修水利,吳越修海塘;圩田發展;糧食產量提高;普遍種植桑茶等經濟作物
原因:南方相對穩定,北方人民南遷,增加南方勞力,南方統治者採取保境安民勸課農桑的措施
(4)南宋:經濟重心移到南方,江浙地區長期成為全國經濟重心

希望能幫助你!祝你高考成功!!!

Ⅳ 誰知道兩廣填川的歷史

湖廣填四川是指發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規模的移民。根據考證表明,江西、福建、廣西等十幾個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經過戰亂,導致人口急劇減少。因此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廣行省人口最多。以成都為例,清末《成都通覽》曾記錄「現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廣佔25%,河南、山東5%,陝西10%,雲南、貴州15%,江西15%,安徽5%,江蘇、浙江10%,廣東、廣西10%,福建、山西、甘肅5%。
根據考證表明,還有江西、福建、廣西等十幾個省份的居民遷入。
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極度稀少,需要充實。明末清初30年戰亂,四川被禍最慘。1644年,張獻忠率領農民起義等入川,12月稱帝建立政權,國號「大西」,定成都為「西京」。四川成了四戰之地:明軍濫殺,清軍濫殺,地方豪強濫殺,鄉村無賴濫殺邀功,張獻忠也有濫殺之嫌。繼而是南明與清軍的戰爭;還有吳三桂反清後與清軍的戰爭。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戰亂和屠戳。據官方統計,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萬人。一些州縣的戶口存損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四川全省殘餘人口約為60萬人。 清政府在統一後,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主要是鼓勵外省移民入川墾荒。如規定凡願入川者,將地畝給為永業。各省貧民攜帶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等。對入四川招民優惠政策與各級官吏的政績升遷、獎勵墾荒招民緊密聯系起來;在賦稅政策上實行額外的優惠。康熙下詔對移民墾荒地畝,規定五年起才征稅。並對滋生人口,永不加賦。還規定對移民原籍地當局和入四川落業定居地當局,要求配合移送核實,安排上戶籍、編入保甲。這些政策為移民創造了好的環境和條件。

Ⅵ 6.09關於CCTV-10直播節目的一些問題.

1.中國的殉葬制度
用活人殉葬,是奴隸社會的一種非常殘酷的制度。殉葬人有活埋的,也有被殺或自殺後陪葬。中國的殉葬制度,就考古發現,最早始於殷商時期。
商人相信人死以後,靈魂生活在另一個世界裡,墓葬是墓主在另一個世界的居所,一切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禮制辦事。奴隸主貴族死後,都用奴隸為之殉葬,以供其死後奴役驅使。在河南安陽發掘的奴隸主墓葬中,一般都有幾個、幾十個人殉葬,有的大墓中,有二、三百人殉葬。有的骨架旁放著刀劍,是武士奴隸;有的骨架旁擺著車馬,是駕車奴隸;有的骨架殘存有狗骨,是養狗奴隸;有的骨架旁沒有頭骨,頭骨在另一邊,是被殺後殉葬的奴隸;有的骨架上手骨還被反綁在背後,並有明顯的掙扎痕跡,是被活埋殉葬的奴隸。
商以後,周、春秋、戰國、秦朝皆有殉葬習俗,《墨子·節葬》篇說:「天子殺殉,多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多者數十,寡者數人。」墨子說的是春秋戰國時期。《西京雜記》載:「幽王冢甚高壯,羨門既開,皆是石堊。撥除丈余,乃得雲母,深尺余,見百餘屍,縱橫相枕藉,皆不朽。唯一男子,余皆女子,或坐或卧,亦猶有立者,衣服形色,不異生人。」唯一男子應是幽王,百餘女子應是殉葬的宮婢、妃妾。
秦國用活人殉葬始於秦武公,《史記·秦本紀》載:「武公卒,葬雍陽。初以人從死,從死者六十六人。」秦穆公死後用人殉葬的數目更大,據《史記·秦本紀》記載:「三十九年,繆(穆)公卒,葬雍,從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輿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針虎亦在從死之中。秦人哀之,為作歌《黃鳥》之詩。」陝西鳳翔發掘秦景公墓,發現有一百多個殉葬的奴隸。
秦國是在公元前三八四年廢除人殉制度的,《史記·秦本紀》說:「獻公元年,止從死。」但實際並非如此,秦始皇死後,為之殉葬者人數之多,為歷史所罕見 。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死,秦二世下詔令說:「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後宮嬪妃未生子女者一律殉葬,故從死者甚眾。《史記·秦本紀》還說:「葬既下,或言工匠為機,臧(按指奴隸)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為了擔心這些工匠泄漏墓中的機密,便將他們置於死地,估計秦始皇墓中為之殉葬者將以萬計。
漢、唐兩朝皇陵的重要特點不是以人殉葬而是陪葬制度,即在皇陵附近讓皇親國戚和達官顯宦死後陪葬皇陵。
宋代開始,契丹、女真、蒙古、滿族等邊疆民族,先後入主中原,他們均有人殉的傳統,促使中原人殉再度興起。宮人殉葬,到明、清兩代又開始實行,清人趙翼《廿二史札記》稱:「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建文、永樂時,相繼優恤,如張鳳、李衡、趙福、張璧、汪賓諸家,皆世襲錦衣衛千百戶,人謂之朝天女戶,歷成祖、仁宗、宣宗皆然。」明成祖朱棣崩逝,當時殉葬者共三十餘人,據《李朝實錄》載:「帝之崩,宮人殉葬者三十餘人。當死之日,皆餉於庭,餉撤,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大小床,使立其上,掛繩圈於其上,以頭納入其中,遂去其床,皆雉經而死。」明宣宗死時,仍有十個妃嬪殉葬,當時有一個名叫郭愛的宮女,入宮不足一月,宣宗死,當她被告知列入殉葬之人後,悲憤填膺,寫絕命詩雲:
修短有數兮,不足較也;
生而如夢兮,死則覺也;
失吾親而歸兮,慚余之不孝也;
心凄凄而不能己兮,是則可悼也。
明朝周王朱有燉死,明英宗指示說:「王在日,嘗奏身後務從儉約,妃夫人以下,不必從死。」可惜英宗的指示未到,王妃鞏氏、夫人施氏、歐氏、陳氏、張氏、韓氏、李氏等七人已從死殉葬。明英宗是反對以人殉葬的,他臨終時遺命:「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同時他對從殉的宮人追賜封號,其冊文稱:「茲委身而蹈義,隨龍馭以上賓,宜薦微稱,以彰節行。」英宗給為周王朱有燉殉葬的妃子封號是「貞烈」,夫人的封號是「貞順」,表彰她們忠貞、剛烈、順從的美德。自英宗開始,明朝就再沒有以人殉葬了。
2 中國的殉葬制度
《中國古代殉葬考》說:「清世祖卒,猶命後宮三十名殉葬。」其實滿清未入關定鼎中原以前,已有人殉之例,清太祖努爾哈赤死時,就以大妃(多爾袞之母)和二庶妃殉葬。王先謙《順治東華錄》載:「天命十一年八月庚戌未刻上崩……先是孝慈皇後崩後,立烏喇國貝勒滿太女為大妃。辛亥辰刻大妃以身殉焉,年三十有七,遂同時殮……又有二妃殉焉。」談遷《北游錄》說:「昭陵(應是福陵)之殂,故事殉葬。攝政王母宜從而不欲也。 宗室大臣勒令自盡。後修實錄,剛林書雲:自願從死。」可見大妃之殉是被迫的。
天聰三年八月,《天聰東華錄》記錄著一個預定要殉葬的奴隸逃跑未遂而被殺的事:「雅蓀出微賤,因葉赫兵臨兀扎魯城時,有大功,太祖擢為大臣,寵任獨優,嘗以殉葬自矢。後太祖崩,不殉葬且輕慢喪禮,至是復欲逃,故殺之。」
《順治東華錄》記載有清太宗皇太極死後用男奴殉葬之事:「崇德八年八月庚午,太宗文皇帝賓天。時章京敦達里、安達里二人願殉。敦達里滿洲人,幼事太宗……及太宗賓天後,敦達里以幼蒙恩養,不願永離,遂以身殉。清王貝勒等甚義之,以敦達里志不忘君,忠忱足尚,贈甲喇章京,子孫永免徭役,儻犯重典,應赦者即與開釋,不應赦者應減等,官爵世襲勿替。安達里,葉赫人,自來歸時,先帝憐而養之,由微職沐殊恩,受官職,亦請殉。諸王貝勒等亦甚義之,予衣一襲豫議恤典,加贈牛彔章京,子孫世襲,其免徭宥罪一如敦達里例。既定議,召安達里諭之。」
清世祖福臨定鼎中原以後,皇室與貴族仍實行人殉制度。《順治東華錄》就記有順治六年三月丁丑,豫親王多鐸死後有兩個福晉殉葬的事:「攝政王師次居庸關,蘇克薩哈等以輔仁德豫親王多鐸訃至,王去纓易素帶泣。是日暮,馳入京師臨喪。德豫親王二福晉請殉,攝政王再三慰解,請益力,遂許之。」
攝政王多爾袞死時也有侍女殉葬,《順治東華錄》是這樣記載的:「順治八年二月癸巳,蘇克薩哈、詹岱、穆濟倫首告:睿王薨於出獵之所,侍女吳爾庫尼將殉葬時,呼羅什、博爾惠、蘇拜、詹岱、穆濟倫五人屬之曰:『王曾不令人知,備有八補黃袍,大東珠數枚,黑貂褂,今可潛置棺內。』」談遷《北游錄·紀郵》也載有順治十二年五月,輔政王濟爾哈朗死後用妾婢殉葬的事:「辛卯,是日輔政王卒,勒嬖姬五人殉焉。」
史書上也有兩則記載清世祖死後以人殉葬的事情,王先謙《康熙東華錄》說:「順治十八年二月壬辰諭禮部:『妃董鄂氏,賦性溫良,恪共內職,當皇考上賓之日,感恩遇之素深,克盡哀痛,遂爾薨逝……追封為貞妃。』」又載:「順治十八年夏四月壬午,以一等阿達哈哈番侍衛傅達理隨殉世祖,予祭葬,謚忠烈。」從此以後,史書上就不見有關以人殉
葬的記載了。
以人殉葬的制度是終止於清代康熙年間的,王士禛《池北偶談》說:「八
旗習俗,多以仆妾殉葬。朱御史小晉(裴)始建議禁止,得旨允行,朱歷官至戶部侍郎。」王熙撰《朱裴墓誌銘》談及有關上疏奏請禁止殉葬的內容:「有請復詹事及禁殉葬二疏,而禁殉一疏尤持大體。大略謂『屠殘民命,干造化之和。僭竊典禮,傷王制之巨。今日泥信幽明,慘忍傷生,未有如此之甚者。夫以主命責問奴僕,或畏威而不敢不從,或懷德而不忍不從,二者俱不可為訓。且好生惡死,人之常情,捐軀輕生,非盛世所宜有。』疏上,報可。
2.中國歷代職官
由於夏朝到秦朝2000多年間的關於職官的資料很少,而且真偽難辨。很長一段時期研究職官要麼完全依據《周禮》,要麼忽略不談。但是《周禮》成書較晚,其中內容和銅器銘文相比多有不符,許多學者都認為不能完全依據此書來研究西周的職官。如果忽略,則這段時期的職官完全是個空白。現在一般以甲骨文、金文以及比較可靠的文獻來研究秦朝以前的職官制度。

夏商時期
夏商時期國家規模比較小,機構也簡單,沒有明確的職務分工。

在這個時期,國家的君主稱為「後」或「王」。在王以下權力最大的是「史」,也稱為「巫」。他們是上帝與人間的溝通者,上帝的旨意由他們傳達給君主,再由君主來執行。甲骨文中很多都是進行這種行為的紀錄。

夏朝的職官如羲和(主管歷法)、大理(主管訴訟)等都是由巫史擔任的。巫史的職務一般是世襲的。此外,王的親屬子女也經常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但是大都沒有明確的職務名稱。商朝後期,王族的長老有稱為「父師」、「少師」的,對王負有輔佐、指導的責任,如箕子、比干。

這一時期的國君還有一些管理家務的奴僕,稱為臣、宰等。他們本來是一些奴隸,由於得到君主的寵信,有時也參與一些政事。

西周-春秋時期
這一時期國家的最高君主成為「王」,又稱「天子」、「天王」。王位一般由嫡長子(參看宗法)繼承,預定的王位繼承人稱為太子。王的正妻稱為「後」。此外,諸侯的封地稱為「國」,大夫的封地叫做「邑」。他們都是天子的臣民。王室機構是中央政府,諸侯和大夫的機構是地方政府。軍政大權掌握在王室和外戚的手裡,巫史的地位大大降低。

王以下地位和權力最大的是太師、太傅、太保(合稱三公)。在王年幼或缺位時,可以代行王的權力。這一時期形成了以卿士為首的政務部門,是最高的政務官,兼掌軍事、行政、外交等事,一般由2、3人擔任。

卿士以下,開始有明確的職務分工,司徒掌管土地和勞役;司馬掌管軍事;司空掌管土木工程建設;司寇掌管刑罰。太史的地位很高,與三公、卿士並列,但是其職權范圍小了很多,主要掌管歷法,起草政府文書,記載國家大事等。御史掌管檔案,太卜掌管占卜,宗伯掌管禮儀和祭祀,樂師掌管音樂和教育。相是輔導君主禮儀的臨時職位,一般由諸侯、太史或大行人擔任。

總管王家事務的稱「宰」,掌管王家膳食的稱「膳夫」,掌管王家車馬的稱太僕,負責王宮警衛和教習武藝的稱為「師氏」,王宮的衛士叫做虎賁。西周開始王宮使用宦官做雜役,稱為寺人。

諸侯的職官設置與王室大致相同。執政的卿由周天子任命,世代相襲,稱為「卿」,但是不能稱為「卿士」。

戰國-清朝末年
這一時期長達2300多年。君主地位非常高,權力高度集中。巫史和宗族的地位下降,而君主的臣僕和侍從的地位上升。秦朝以後,國家機構的設置日趨復雜,職務分工越來越細,職官的設置非常復雜。

職官的分類
中國的職官系統非常復雜,變化也比較多,下面簡要介紹了各種類型的職官的沿革。

國君
國君是一國之主,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最大的官。戰國以前,國君稱為「後」或「王」。王是至尊的意思,代表上天統治人民,又稱為「天子」、「天王」。春秋之後,諸侯國也開始稱王。到了戰國,有的諸侯國甚至稱「帝」,但是未成定製。到了秦朝建立後,秦始皇才開始使用皇帝的稱呼,並一直沿襲到清朝的滅亡。受此影響,皇帝的正妻稱為皇後,皇帝的母親稱為皇太後。歷史上的一些少數民族政權,國君的稱號也不一樣,例如:

單於(匈奴)
昆莫(烏孫)
候婁訇勒(高車)
可汗(鮮卑、回紇、柔然、突厥、契丹、蒙古)
贊普(吐蕃)

宰相
宰相是國君之下最高的行政長官,歷代叫法不一,只是一個通稱。參看宰相。

中央各部門長官
從西周開始,政府部門開始分化。西周分為六個部門,各設長官:司徒、司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到了秦朝統一後,進行了重大調整,形成了所謂的「九卿」。

九卿包括:

奉常(掌管宗廟禮儀和歷法、醫療)
郎中令(宮廷守衛、議論)
衛尉(掌管宮門警衛、朝貢)
太僕(掌管皇帝的車馬和全國的馬政)
廷尉(掌管司法)
典客(管理少數民族)
宗正(管理皇族事務)
治粟內史(管理國家財政)
少府(管理皇帝的財政,以及國家政務)
另外執金吾掌管京城治安,將作大匠掌管土木營建,大長秋管皇後旨意的傳達和後宮事務管理。他們與九卿合稱「十二卿」。

魏晉以後,中央機構又進行了一次大的調整,尚書機構迅速發展。秦朝時的尚書台只是屬於少府下面的一個機構。魏晉以後尚書台從少府中獨立出來,改名為尚書省,成為中央執行政務的總機構。尚書省下分為各曹。到了隋唐時期,漸漸演化為六部,一直沿用到清朝。即:

吏部掌管官員的任免考核
戶部掌管全國的土地、財政
禮部掌管祭祀、教育和考試
兵部掌管軍事
刑部掌管司法
工部掌管土木建築和交通
六部形成後,九卿職權大大縮小了。

武官
西周時不設武官,官員文武兼管。到了春秋時期晉國設置中、上、下三軍,國軍任命軍隊統帥,才開始有了武官的設置,但是三軍將領仍然兼管政事。秦漢以後,武官的設置大致可以分為:

警衛皇宮和京師的軍隊將領
掌管軍事行政的武職
領兵作戰的將帥
西漢時,太尉(後改稱大司馬,東漢時又改了回來)掌管全國的軍事行政,統兵作戰的武官有大將軍、車騎將軍等,還有名目繁多的雜號將軍。魏晉以後,大司馬、太尉、大將軍等成為了虛銜,沒有實權。都督中外諸軍事或大都督是全國最高統帥。

西魏、北周實行府兵制。全國分為100個府,每府以郎將統領。隋朝和唐朝繼續實行府兵制。中央禁軍設十六衛。都督管數州的軍事。唐高宗以後,都督帶使持節的,稱為節度使。中唐以後,府兵制破壞,從募兵中組成中央禁軍,共十個軍。其中神策軍實力最強,設護軍中尉和中護軍,為禁軍統帥。唐代戰時有元帥、副元帥為最高統帥。元帥一般以皇族擔任,副元帥為大臣擔任。中唐以後又以宦官監軍,稱都監。唐代還有經略使、招討使、制置使、團練使等武職,多為節度使、觀察使、刺史等擔任。

五代後周設殿前司,以都點檢為禁軍統帥。宋朝時,正規軍稱為禁兵。由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分別統領。教練武藝的軍官稱為都教頭,教頭。禁軍調度權歸樞密院,由皇帝親自指揮。南宋時,禁軍已經不存在,收編了諸將所轄部隊,稱為御前軍。出兵時其統兵將領稱為「某州駐扎御前諸軍都統制」。

遼朝守衛京師的部隊稱為「御帳親軍」,設侍衛司統領。警衛皇帝的部隊稱為「宮衛騎軍」,設宿衛司統領。北樞密院掌契丹兵馬,南樞密院掌漢人兵馬。作戰時設天下兵馬大元帥。金朝的皇帝親軍由殿前都點檢司統領。戰時設元帥府,由都元帥指揮。元朝成吉思汗的衛隊稱為「怯薛」。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關。

明朝軍隊實行衛所制。皇帝親軍初為十二衛,後來增至二十六衛,錦衣衛就是其中之一。

清朝軍隊分為八旗和綠營兩大系統。臨時徵召的部隊稱為勇軍,例如曾國藩的湘軍就是這種。

監官與諫官
中國古代職官的一個特點就是監官的發達。監官是監察各級官吏的。諫官則是規勸君主的過失,使其改正。隨著專制體制的加強,到了清朝時,監官與諫官已經合並,統稱為言官。

監官的設置始於戰國,最初由御史兼任。直到西漢末年,御史才成為監察官的專稱。並一直沿用到清朝。

諫官在西周時雖然沒有專職,但是公卿大夫都有進諫的職責。春秋初年齊桓公設大諫,為諫官設置的開始。秦漢時有諫官之職但是沒有專門機構。隋唐時,門下省逐漸成為諫官的主要機構。遼以後,諫官名存實亡,甚至不復存在。明清時,諫官的性質與監官相近。

君主的秘書與文學侍從
君主的秘書是從史官中分化出來的。主要負責君主詔令的起草、君主言行的記載、官書的編撰等。在商朝時就已經有太史、內史等富於秘書性質的官職。

秦漢時期,御史大夫為秘書之長。魏晉以後,中書省掌管秘書的工作。唐代時,又設翰林院,負責起草詔書和作為文學侍從。又有學士院,最為君主對文人的禮遇,學士的地位往往高於宰相。

學官
學官又叫教官,指主管教育的官員和政府任命的老師。西周時學校有師氏教武藝,樂正教詩書禮樂。秦朝和漢朝有博士官,教授經學。隋唐以後有國子監作為政府的學校,設有祭酒等職。

宮廷事務官
宮廷事務官是指為君主及其家屬服務的職官。它起源於君主的家臣。戰國時期設有少府,到秦漢時成為了九卿之一,其中設有很多官職,都是為君主服務的。魏晉以後,宮廷事務改由門下省負責。隋朝時改稱殿內省,唐朝改為殿中省。到了明朝,不設總管宮廷事務的機構,其職責由宦官和女官分掌。清朝則以內務府總管宮廷事務。

地方長官
另請參看中國行政區劃
西周實行分封制,地方長官分為諸侯和大夫兩級。秦朝統一後,萬戶以上的縣稱為令,萬戶以下的縣稱長。漢代時,京師所在的郡分為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相當於郡太守。另外,漢武帝時設13州,長官為刺史。京師所在州的長官稱為司隸校尉。

唐朝時每道設觀察使,又有節度使為地方的軍政長官。到了宋代,縣一級的長官稱為知縣,府一級的長官稱為知府。

明朝省級官員稱為承宣布政使司負責行政,都指揮使司管軍事,提刑按察使司管監察。中期以後,有總督,巡撫縱觀一省軍政。清朝於明朝大體相同。

佐官、屬官與胥吏
在長官之下,有數量非常龐大的佐官、屬官與胥吏,他們有些類似於現代的公務員。其設置也非常復雜,各個朝代的叫法也不相同。比如清朝的師爺就是這種性質的。

榮譽性質的官職
在中國古代的職官制度中,還有非常復雜的加官、試官、贈官、加職、加銜、兼官等情況。

官員的級別
中國古代的官職有非常嚴格的等級制度,表示等級的有:

爵位:多根據親緣關系和功勞大小而定,並且長期不變,可以世襲。
勛官:主要用於獎賞有功人員所定的稱號。
品:是區分官員等級的標志。
散官:表示官員實際等級的稱號
3禮樂文化(或文明)首出於華夏文明氏族時代。她是氏族宗親的文化活動。整個氏族的人,因禮樂祭祀而集合起來,人人有職,有位,有序,有分,不遺棄任何一個人,這就叫「禮」。禮有差有別而絕無對立。氏族宗親沒有「存勝汰敗」的規則。禮樂活動展示的規則是兩兩對應,相報、互動、平衡、得宜。在「禮」的肢體活動和「樂」的歡歌樂舞中,人人都有一個「名」。名必對應、平衡、得宜:君臣、父子、夫婦、男女、長幼。有外氏族人到來,則「朋友」。於是按名按禮行事。簡單,清楚,明白。互往互來,相答相報。在禮的往來還報中,規則、公理、價值觀產生了。
亦稱名教,禮教。
這也是不言之教,不開會,不批鬥,不念報紙,不組織學習。而是「神道設教」,以祭祀組織全氏族大群體禮樂活動,以禮儀(曲禮)組織小規模小范圍禮樂活動。人們又動又作,又舞又蹈,又唱又跳,又聽又看,高興,快樂,莊重,神聖。於歡娛庄聖中重復著規則,認同了公理,接受了教化。並把規則實行到禮樂活動之外的場所,變為行為,落實到生活、勞動的方方面面。禮樂使整個群體人人各得其位,各得其職,各得其宜,和合共榮。並推及到其他氏族,其他部落,各國,普天下,皆依此規則行事,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也。
禮,就是各人的名、職、位、分。既有之,則守之盡之。其中有權利,有義務。禮,就是對天、地、祖、人、事、物的還、報、應、答、理。既來之,則還報之應答之。
樂,就是在行禮儀中得到快樂。
禮的規則不是兩中選一,一勝一敗,一去一留(賽則如此)。而是由天及人,由我及他,一來一往,相報相答。兩兩得宜,至於群體,至於天下,至於萬物。禮必兩兩對應,對等,得宜,平衡,相答,相還,相報,方為公平公正。禮文化教化出來的人皆此價值觀。如父慈子孝,夫義婦敬。此有彼無,叫無禮,非禮。「來而不往,非禮也。」失宜失衡,來重報輕,叫失禮。「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則可,報之以「石頭」則失禮矣。因為禮講「讓」,講「重報」,以之為美。禮讓、重報原則深入人心,則成為人的基本品質。過去「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擔子揀重的挑」,搶著乾重活累活,有多大勁用多大勁,是平平常常的民風民俗。因為那是公理,規則,人人能懂能行。重報不是失禮,輕報是失禮,反報更是失禮。在禮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君最先帶頭失禮,破壞禮則平衡。臣投「木桃」,他報以「石頭」。「君仁臣忠」變成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官趕快學習,變成了「民之父母」,「大老爺」。父也急忙學,夫也急忙學。這樣搞的時間長了,中國禮文明開始衰落。
4南越國
南越國是前203年至前111年存在於嶺南地區的漢朝境內的割據政權,國都位於番禺(今中國廣州市內),疆域包括今天中國的廣東、廣西兩省區的大部分地區,福建、湖南、貴州、雲南的一小部分地區和越南的北部。南越國是秦朝滅亡後,由南海郡尉趙佗於前203年起兵兼並桂林郡和象郡後建立。前196年和前179年,南越國曾先後兩次臣屬於西漢,成為西漢的「外臣」。前112年,南越國末代君主趙建德與西漢發生戰爭,被漢武帝於前111年所滅。南越國共存在93年,歷經五代君主。

南越國是嶺南地區的第一個封建制國家,它的建立保證了秦末亂世嶺南地區社會秩序的穩定。來源於秦朝中原地區的統治者,帶來了中原先進的政治制度和生產技術,使嶺南地區落來的政治、經濟現狀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南越國君主推行的「和輯百越」的政策,促進了漢族和南越國各個民族之間的相互融合,並使漢文化和漢字得以傳入嶺南地區,改變了嶺南落後的文化狀況。
芮國是從商代晚期便已見諸於史籍並經歷了西周和春秋早期的一個小國。《左傳》中記載了春秋早期芮國的一起長達八年的政治動亂事件。《桓公三年》:「芮伯萬之母芮姜惡芮伯之多寵人也,故逐之,出居於魏。」《傳》疏引《世本》:「芮、魏皆姬姓。」當是芮伯姬萬的母親將其逐走,姬萬便出奔到同姓的魏國。《桓四年》:「秋,秦師侵芮,敗焉,小之也。」杜注,「三年,芮伯出居魏,芮更立君。秦為芮所敗,故以芮伯歸,將欲納之。」同年,「王師,秦師圍魏,執芮伯以歸。」《水經注·河水》引《紀年》:「晉武公八年(公元前七0八年即魯桓公四年),周師、虢師圍魏,取芮伯萬而東之。」《路史·國名紀》:「桓王十二年冬,(即桓四年),王師、秦師圍魏,取芮伯萬而東之。」顯然,發生於桓三年的「逐君」是一起惡性的政治事件,姬萬被逐後「芮更立君」。幕後的操作者顯然系太後芮姜,故事與「鄭伯克段於鄢」的背景似乎如出一輒,所不同者,芮國正式的國君與鄭國不同,他失敗了。芮國的動亂又受到了國際政治勢力的重視。次年,秦國便與芮國政變後的新政權發生了戰爭,只是因為小視這個小國而戰敗。同年的冬天,在周王室的主持下由周王朝、秦國、虢國三股勢力包圍了姬萬出奔所居的魏國(今山西芮城)。顯然是為了扶立姬萬和消滅芮的叛亂勢力。周王室之所以熱心於主持這次政治交涉,很可能是在桓王被鄭庄公的軍隊射傷之後王室尊嚴掃地,想通過「征伐禮樂」的扶正來鞏固王朝威嚴和維護禮法秩序。

今本《竹書紀年》:「(桓王)十三年……戎人逆芮伯萬於郊。」說明芮伯姬萬還得到了戎人的支持。從桓四年到桓八年《傳》中不再作此事的交待。而到了《桓公九年》卻有「秋,虢仲、芮伯、梁伯、荀候、賈伯伐曲沃」的記載。然而《桓公十年》卻才交待「秋,秦人納芮伯萬於芮。」那麼,桓九年伐曲沃的芮伯是「更立之君」還是姬萬呢?《史記·晉世家》:「晉小子之四年,曲沃武公誘召晉小子殺之,周桓王使虢仲伐曲沃武公。」可見伐曲沃的這些政治力量是受到周桓王命令和支持的。而桓王所征伐的受芮姜扶立的國君是不可能參與這次軍事行動的。因此「芮伯」就是姬萬。從桓四年到桓八年之所以不見記載,很可能是當時周、秦、虢再加上戎的支持下已經平叛正位,只是沒有歸國或進行正位儀式而已。

這場政治事件中,秦國第一個干涉,並一直參與正位運動,最終也由秦「納芮伯萬於芮」。秦的勢力顯然通過這一事件深入滲透到芮國並使之依附。所以《史記·秦本紀》:「德公元年……梁伯、芮伯來朝。」「成公元年,梁伯、芮伯來朝」。最後,芮國的命運如同其它諸多依附國一樣,被所依附者消滅:「(穆公)二十年,秦滅梁芮。」時為公元前[過濾詞]一年,魯僖公十九年。

Ⅶ 關於東南亞文化圈的資料

一、東南亞基本歷史文化簡介 (九千多字)

東南亞地區深刻地受到世界四大文化體系-印度、中國、伊斯蘭、西洋的影響。首先,最早對東南亞產生影響的是印度文化,印度文化中的宗教(尤其印度教、佛教)、語文、風俗習慣、法政等可能在公元前就已經傳到東南亞部分地區。東南亞許多地區都有印度教、佛教影響之下所產生的文物,如高棉吳哥(Angkor)的寺廟建築;印度對東南亞的語文影響甚大,早期東南亞多數地區(越南北部及菲律賓除外),若不是直接使用梵文(Sanskrit)或巴利文(Pali),就是借用印度字母拼寫自己的語言,如柬埔寨(即高棉)的高棉文、緬甸的驃文(Pyu)。
其次,是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早自漢朝即開始與東南亞進行貿易活動,絲綢、陶瓷器外銷各地(東南亞就是「海上絲路」的一部分),茶葉、布帛、紙札、漆器等也都是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而且中國人口因貿易往來等因素南移,唐、宋、元、明以降,都有人移往東南亞。其中東南亞地區受到中國文化影響最深的是越南,自秦漢時期至元明清,越南與中國持續政治或軍事上的往來。越南在法政、學術思想、社會制度、宗教及藝術、風俗習慣,以及經濟文化上都與中國有所交流。
第三個對東南亞產生影響的文化體系是伊斯蘭,公元十世紀以後東南亞開始有穆斯林(Muslim/Moslem)活動,其主要范圍大抵在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群島(含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Borneo】、蘇拉威西【Sulawesi】、摩鹿加群島【Molucca,香料群島】等)、菲律賓南部等地方。在十五至十七世紀間,印度尼西亞群島又相繼興起幾個伊斯蘭國家,島嶼東南亞陸續被納入伊斯蘭文化圈(菲律賓中北部除外)。伊斯蘭成為馬來世界的主要宗教,並且深深地影響住民的文學、藝術、生活(食、衣、住、用)等方面,例如不碰豬肉。
第四個對東南亞產生影響的文化體系是西洋文化,西方國家從十六世紀起,為了尋找香料而航向東方。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相繼進入東南亞、建立殖民地。法國、英國也於十九世紀起在越南、柬埔寨、寮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Brunei)等建立殖民地。到二十世紀初,西方列強幾乎已經把整個東南亞都納為殖民地(泰國除外,其忍痛割讓土地以維持獨立)。各殖民者無可避免地把本國文化帶到殖民地,。並且或多或少影響了殖民地。例如菲律賓受西班牙之影響成為東南亞最大的天主教國家。數十年來,西洋文化更藉由新式傳播媒介,深入東南亞多數地區。
四大文化體系影響了東南亞,但東南亞有自己的思維,現有的東南亞文化,應該是外來文化與在地(indigenous)文化融合而成的。東南亞有受到外來文化(尤其四大體系)的影響,但並沒有照單全收;東南亞有自己的在地文化。目前的東南亞文化,並非純由外來文化所成,也非單因在地人士的創發;應該是雙方、多股勢力長期接觸、交織、融合而成的,因此東南亞看來復雜多樣。東南亞的文化持續在變動中。

中國文化圈--越南
越南因為領土與中國相鄰,而且中國較為強勢,所以兩千年來越南受中國的影響很大。在公元前,越南北部已直接由中國統治。千百年下來,進入越南的不只是儒家學說而已,還包括中國一整套的政治、社會、宗教、倫理、家庭、性別、婚姻等觀念以及物質文化。不論是文是武,長久下來,越南深染華風。舉例來說,越南基本上是父系社會,男尊女卑,女性居於弱勢的地位;社會呈階層化,但階層之間可以流動(如透過考試);家族常是維系人倫關系的單位,而且村落密集-這些可能與農業社會、集體稻作有關(因為必須有一定規模的人數以便同心協力進行農耕)。現今的越南中、北部仍有許多帶著大乘或中國風味的文物。但是,不少文化產物別具一格,換言之,越南宗教綜合了儒、釋(大乘佛教)、道等,加上在地的泛靈信仰。越南也有科舉制度,如同中國以考試舉才。但越南儒、釋、道三教並試;這是在中國所未見的。越南的文字「喃字」脫胎於漢字。「喃字」也是方塊字,形狀與漢字相似;它直接借用漢字,或者取漢字的部首、部分、一字抑或兩字予以排列組合,然後變成新字,代表新意。這種字在十二世紀就已經存在了。
以地區來講,越南中部的占婆較少濡染華風。占婆是一個古國,其主要遺跡在峴港(Da Nang)一帶,該國長期與越南北部對立,甚至交戰。占婆在種族上以占人(Cham)為主;越南北部則以越人為主。雖然占婆受印度文化,尤其是印度教的影響頗深,但該國有自己的社會文化。例如,該國女性地位高,「賤男貴女」,不同於印度。
越南近兩千年來戰爭不斷,男性為了作戰,時常在外。女性遂常成為主要的生產勞動者,做小生意的,也往往是女性;越戰期間,甚至農事也幾乎由女性一手包辦,農業合作社亦由女性掌管。因此,女性也能擁有、繼承土地。戰時她們身兼數職,辛苦度日;戰後因為很多人喪偶(先生陣亡)於是成為女家長,繼續身兼數職。隨著經濟發展,女性成為勞工主流。雖然,依照中國傳統父權式文化來說,女性講「三從四德」,地位低於男性,但是就經濟(實際勞動、肩負家庭生計、成為家裡的支柱)這方面女性在越南的地位、角色非常重要。
越南「好女性」的文化邊界與越南的性別文化變遷有著密切關系。越南性別文化雖然持續變遷,但主要的內涵並未脫1960年代以歐美社會為首的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的訴求,同時也貼近於「母性主義(Maternalism)」的理念;但無論如何發展,越南在十五世紀以前曾經擁有且為學者贊譽為「東亞文明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男女平權現象(Frenier and Mancini 1996:30-34),未曾再出現於越南社會。(台灣東南亞學刊第三卷第一期,2006年4月,P44)
目前越南人的信仰是以儒家思想為主,佛教、道教、祖先崇拜等亦盛。有十分之一為天主教徒,中部與南部有不少信仰印度教教徒;回教亦在中部流行。(越南簡史,2003,梁錦文,P7)

越南教育制度:
越南在教育培育方面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國民識字率達百分之八十八、六。越南教育制度原師法蘇聯及東歐模式,近年來因為開放改革需要,教育制度及內容有相當大變革,其教育學制大抵為五、四、三、四制即小學五年,初中四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部份學系如建築科系為五年,醫科為六年,碩士二年,博士二年至四年),國民義務教育為九年至初中階段(駐越南代表處,2006)。
在西洋文化影響方面,越南在十九世紀時曾被法國「保護」,法國在越南推行羅馬拼音文字,也連帶改變了越南兩千年來以漢字為主的文化。且宗教增多,加上越戰帶來的沖擊,美、蘇文化的傳入,這種外力相繼進駐的情形,對越南的民族性產生了不小影響,而在此歷史、環境的塑造下,也促使越人的民族性具強韌的生命力、克服困難的毅力及有時願意犧牲小我以成全大我的精神等。

伊斯蘭文化圈—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近五六百年來為伊斯蘭國家,是目前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早先就有泛靈信仰,也有原始部落,例如被荷蘭稱為達亞克(Dayak)的人。他們的藝術功力頗佳,伊卡(ikat,染色布料織品)的圖案設計美觀,珠飾細工有名。在第一個千紀里,印度尼西亞受印度文化影響,因此印度教、佛教的色彩清晰。最著名的建築物之一,是婆羅浮屠。其所展現的觀念取自印度;其浮雕內容既有佛教義理之闡發,更有豐富的生活場景、風土民情。其中央大塔和每層的眾多小塔都呈鍾形,頂端都有多角的石質柱狀塔尖。在印度尼西亞古文化里,多角的柱狀立石,乃是祖靈的象徵。於是,我們從這個建築上可以看到印度尼西亞在地的崇拜、印度的觀念、爪哇的詮釋及實踐等三者之結合。另外,印度教的建築,可以普蘭班南(Prambanan)陵廟為。
大約在十三至十五世紀,印度尼西亞走上「伊斯蘭化」之路。清真寺成為主要的宗教建築,亞齊的大清真寺可為代表。但以東南亞自然及人文環境之復雜,東南亞清真寺的狀貌也各有千秋,「在地化」的情況不時可見。清真寺的主體未必都像阿拉伯世界那樣有個穹窿頂,也不一定有瘦瘦高高的宣禮塔。相反的,它們可能有在地傳統建築的造型,也就是上下二或三層,每層周圍都伸出長長的屋檐,而且屋頂呈大斜面(屋檐和大斜面的屋頂,都有利於排水)。

印度尼西亞的「統一與多樣」
印度尼西亞有上萬個島嶼,從西到東,疆域綿延四千八百公里。島上住民的種族、習俗各異,光是時區(從西到東)就有三個。其次,印度尼西亞在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國家及朝代,近代被西方長期殖民,二次大戰時又被日軍佔領,戰後復歸荷蘭,然後獨立。在文化上接受過各種體系,也經歷過各種轉變,確實是復雜多樣。印度尼西亞政府自獨立建國後就追求「多樣中的統一」,但「統一中的多樣」似乎與它相伴而生,長相廝守。

※本文資料主要節錄嚴智宏的〈東南亞文化與社會〉,該文收錄於教育部,《東南亞文化教學參考手冊》,頁79-116。

二、略論東南亞的檳榔文化
(南洋研究院04碩專門史 胡堯瑤)
摘要:檳榔在東南亞有一段長久的歷史,檳榔樹是棕櫚科熱帶植物,果實為橢圓形,可以食用,又是葯材,東南亞許多國家和民族都有嚼檳榔的習慣,早從二千年前就有嚼檳榔這項傳統並且一直延續至今。它並不局限在某一國家或地區而是廣布在東南亞印度洋至太平洋這片海島之中,范圍大致與南島語系民族的擴張的地區相符。它與東南亞各地域的文化有十分緊密的連結,從語言上、器物上、史籍中都可以找出一些端倪;如:生活口語、神話傳說。在西方人的眼中嚼檳榔是一項不雅的行為,由於這樣的成見,它背後深深扎在傳統文化里的根往往被忽視。其實,這項傳統是十分豐富古老的,即使在日趨全球化、傳統價值屈於西方主流文化的今日,它深入各個文化面向里的根仍是不可否認且值得回頭仔細看看重拾的。關鍵詞:東南亞;檳榔;檳榔文化
檳榔的屬名Arecae由馬來西亞土名拉丁化而來,其種名catechu則是馬來語的「一種從植物中提煉出來的液汁」之意,可見檳榔可以用來做為天然染料。除了中國南部之外,印度、錫蘭、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嚼食檳榔的風俗,至少沿續兩千多年,是平民與貴族共有的嗜好。檳榔見諸於文獻上,可追溯一千年前的南北朝時代。李後主的《一斛珠》:「晚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裡殘殷色可,杯深被香醪涴。銹床斜嬌無那,爛嚼紅葺,笑向檀郎唾。」詞中的「紅葺」即為檳榔。本文首先闡述了檳榔的由來及其盛行原因。接著略述了一下它的葯用和主要功效,最後在此基礎上淺顯探討了檳榔所體現出的東南亞傳統文化,檳榔在東南亞文化重的地位和影響等,不勝淺薄。
一、 檳榔的由來及其在東南亞地區的盛行
據本草綱目果部第三十一卷「檳榔 檳榔別錄中品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釋名:賓門李當之葯對仁頻音賓。洗瘴丹〔時珍曰〕賓與郎皆貴客之稱。稽含南方草木狀言:交廣人凡貴勝族客,必先呈此果。若邂逅不設,用相嫌恨。則檳榔名義,蓋取於此。雷斅炮炙論謂尖者為檳,圓者為榔,亦似強說。又顏師古註上林賦雲:仁頻即檳榔也。〔詵日〕閩中呼為橄欖子,檳榔子。」檳榔樹是棕櫚科熱帶植物,果實為橢圓形,可以食用,又是葯材。檳榔的果實有紅、白兩種,紅的小而軟,白的大而硬,須切成小塊嚼。檳榔的口感通常是先苦後甜,還可使人略生醉意,刺激提神、檳榔汁液呈紅色,長期嚼食,牙齒可被染成黑色,而有的民族也自以「黑齒」為美。
本草綱目還有關於其氣味的記載,曰:「【氣味】苦、辛,溫,澀,無毒。〔甄權曰〕味甘,大寒。〔大明曰〕味澀。〔弘景曰〕交州者味甘,廣州者味澀。〔珣曰〕白者味甘,赤者味苦。〔元素曰〕味辛而苦,純陽也。無毒。〔詵曰〕多食亦發熱。」
中葯大字典中也有關於檳榔的記載:檳榔,Areca catechu L.喬木,高10~18米,不分枝,葉脫落後形成明顯的環紋。葉在頂端叢生;羽狀復葉,長1.3~2米,光滑,葉軸3棱形,小葉披針狀線形或線形,長30~70厘米,寬2.5~6厘米,基部較狹,先端小葉癒合,有不規則分裂。花序著生於最下一葉的葉基部,有佛焰苞狀大苞片,長倒卵形,長達40厘米,光滑,花序多分枝;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小,多數,無柄,緊貼分枝上部,通常單生,很少對生,花萼3,厚而細小,花瓣3,卵狀長圓形,長5~6毫米,雄蕊6,花絲短小,花葯基著,退化雌蕊3,絲狀;雌花較大而少,無柄,著生於花序軸或分枝基部,花萼3,長圓狀卵形,長12~15毫米。堅果卵圓形或長圓形,長5~6厘米,花萼和花辯宿存,熟時紅色。每年二次開花,花期3~8月,冬花不結果。果期12月至翌年2月。分布海南、廣西、雲南、福建、台灣、廣東等地,以海南為多。本植物的雄花蕾(檳榔花)、未成熟的果實(棗檳榔)、果皮(大腹皮)亦供葯用。
檳榔怎麼包、它的材料組合、形狀大小都隨著地域的差異而不同;最基本的共通元素是以荖藤葉包石灰與檳榔核在口中咀嚼。有的地區食未成熟的檳榔核(也就是檳榔樹的種子)有的則吃已成熟的,未成熟的種子較柔軟多汁也比較甜,已成熟的較苦較硬。檳榔核也分生食與熟食,一般來說,住在潮濕地區的人多為生食,在乾燥地區的為熟食,方法有以水滾燙過、用陽光曝曬乾燥、或是腌漬。老藤葉也是如此,有的地方是趁青綠的時候摘下來,有的是等到轉黃了才採下。石灰有的是從岩石里采來,用法是磨成粉再參水成膏狀。臨海的地方則來自海底的貝類、珊瑚、軟體動物,要用時得以火燒之再擊碎磨粉。有出產香料的島嶼會在檳榔中加入麝香、胡椒、丁香等香料 。
對此本草中也有相應的記載:「【修治】頭圓矮毗者為榔,形尖紫文者為檳。檳力小,榔力大。凡使用白檳及存坐穩正、心堅有錦文者為妙。半白半黑並心虛者,不入葯用。以刀颳去底,細切之。勿令經火,恐無力。若熟使,不如不用。〔時珍曰〕近時方葯亦有以火煨焙 用者。然初生白檳榔,須本境可得。若他處者,必經煮熏,安得生者耶?又檳榔生食,必以扶留藤、古賁灰為使,相合嚼之,吐去紅水一口,乃滑美不澀,下氣消食。此三物相去甚遠,為物各異,而相成相合如此,亦為異也。俗謂"檳榔為命賴扶留"以此。古賁灰即蠣蚌灰也。賁乃蚌字之訛。瓦屋子灰亦可用。」
嚼檳榔所帶來的輕微興奮麻醉作用大概是使它如此流行的主要原因,檳榔核中的生物鹼與單寧會刺激神經放鬆肌肉,使人覺得放鬆。此外也可以幫助中和胃酸、鎮定胃痛。吃檳榔所散發出來的香氣主要是因為老藤葉,其汁液也有抗菌的效果常被用來治療傷口、皮膚病、或是發燒頭痛。在食物的分類上,檳榔核屬熱,檳榔葉屬寒,是十分相配互補的食物。檳榔有其療效也有致病的風險,如口腔癌、牙周病。長期的嚼食檳榔會將牙齒染成黑色、嘴唇變成紅色。在西方文化尚未滲入東南亞之前,這樣的外表被為視為美麗的,因為當時的人認為它有別動物的白牙齒顯現出人的不同。至今,愈來愈少人堅持這樣的審美觀了。
東南亞許多國家和民族自古就有嚼檳榔的習慣。檳榔還被人們當作待人接客的禮物,甚至是表達愛情的信物,在求婚、請客和辦紅白喜事時,均送擯榔。人們對盛檳榔的器具也很講究,甚至可以通過檳榔盒判斷一個人的地位。嚼檳榔的習俗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東漢時,楊郛在《南洲異物志》中記載:「(南人嚼檳榔)則滑美下氣及宿食消谷。」這一古老的習俗,一直傳至今天。
激起活力、使人看起來好氣色(嚼過檳榔後的紅色嘴唇被視為美麗的象徵)、帶來好運、唇齒留香、預防疾病,這幾項嚼檳榔的原因在第六世紀時曾在印度的典籍上記載。此外,嚼檳榔也被列為人生八大享受之一。檳榔在社交活動是個重要的角色,借著彼此分享、贈送,他們傳達了一些訊息。如,送人一簍檳榔,表示了此人的大方、慷慨與對對方的重視。這些使得檳榔在東南亞地區十分盛行。
二、 檳榔的葯用和功效
本草三十一卷載:「【主治】消谷逐水,除痰澼,殺三蟲、伏屍,療寸白。別錄治腹脹,生搗末服,利水穀道。傅瘡,生肌肉止痛。燒灰,傅口吻白瘡。蘇恭宣利五臟六腑壅滯,破胸中氣,下水腫,治心痛積聚。甄權除一切風,下一切氣,通關節,利九竅,補五勞七傷,健脾調中,除煩,破症結。大明主賁豚膀胱諸氣,五膈氣,風冷氣,腳氣,宿食不消。李珣治沖脈為病,氣逆里急。好古治瀉痢後重,心腹諸痛,大小便氣秘,痰氣喘急,療諸瘧,御瘴癘。【發明】〔元素曰〕檳榔味厚氣輕,沉而降,陰中陽也。苦以破滯,辛以散邪,泄胸中至高之氣,使之下行,性如鐵石之沉重,能墜諸葯至於下極,故治諸氣、後重如神也。〔時珍曰〕按羅大經鶴林玉露雲:嶺南人以檳榔代茶御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蓋食久之,則熏然頰赤,若飲酒然,蘇東坡所謂"紅潮登頰醉檳榔"也。二曰醉能使之醒,蓋酒後嚼之,則寬氣下痰,餘酲頓解,朱晦庵所謂"檳榔收得為祛痰"也。三曰飢能使之飽。四曰飽能使之飢。蓋空腹食之,則充然氣盛如飽;飽後食之,則飲食快然易消。又且賦性疏通而不泄氣,稟味嚴正而更有餘甘,有是德故有是功也。又朱晦庵檳榔詩雲:憶昔南遊日,初嘗面發紅;葯囊知有用,茗碗詎能同。捐疾收殊效,修真祿異功;三彭如不避,糜爛七非中。亦與其治疾殺蟲之功,而不滿其代茶之俗也。」可見其功效是十分顯著且多樣的。
《中葯大辭典》是這樣記述檳榔的功效,將其分為幾個方面:「【葯理】①驅蟲作用 檳榔鹼是有效的驅蟲成分。對豬肉絛蟲有較強的癱瘓作用,使全蟲各部都癱瘓,對牛肉絛蟲則僅能使頭部和未成熟節片完全癱瘓,而對中段和後段的孕卵節片則影響不大。體外試驗對鼠蟯蟲也有麻痹作用。檳榔鹼對蛔蟲也可使之中毒而對鉤蟲則無影響。檳榔與雄黃、肉桂、阿魏混合的煎濟給小鼠灌服,對血吸蟲的感染有一定的預防效果,但與萱草根、黃連及廣木香一起用於治療小鼠血吸蟲病則無效。
②抗真菌、病毒作用 水浸液在試管內對堇色毛癬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煎劑和水浸劑對流感病毒甲型某些株有一定的抑製作用,抗病毒作用可能與其中所含鞣質有關。
③對膽鹼受體的作用 檳榔鹼的作用與毛果芸香鹼相似,可興奮M一膽鹼受體引起腺體分泌增加,特別是唾液分泌增加,滴眼時可使瞳孔縮小,另外可增加腸蠕動、收縮支氣管、減慢心率,並可引起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免應用後引起冠狀動脈收縮。1%溶液用於青光眼可降低眼壓,但作用持續較短,且對角膜有明顯的刺激性。由於增加腸蠕動,促使被麻痹的絛蟲排出。出能興奮N一膽鹼受體,表現為興奮骨骼肌、神經節及頸動脈體等。對中樞神經系統也有擬膽鹼作用,貓靜脈注射小量檳榔鹼可引起皮層驚醒反應,阿托品可減少或阻斷這一作用。
④其它作用 小鼠皮下注射檳榔鹼可抑制其一般活動,對氯丙嗪引起活動減少及記憶力損害則可改善。平時嚼食檳榔者有食慾增進,腹瀉少,咽痛者也少並可治腹痛,可能是由於其中含有大量鞣質之故。此外食檳榔者腸寄生蟲少,口渴的感覺少,可能與檳榔鹼的作用有關。毒性 過量檳榔鹼引起流涎、嘔吐、利尿、昏睡及驚厥。如系內服引起者可用過錳酸鉀溶液洗胃,並注射阿托品。
筆者翻閱了相關文獻,發現記述檳榔功用和葯效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殺蟲,破積,下氣,行水。治蟲積、食滯,脘腹脹痛,瀉痢後重,瘧疾,水腫,腳氣,痰癖,症結。以下文獻有相應的記載:(1)《別錄》:"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殺三蟲,療寸白。"(2)《葯性論》:"宣利五臟六腑雍滯,破堅滿氣,下水腫。治心痛,風血積聚。"(3)《唐本草》:"主腹脹,生搗末服,利水谷。敷瘡,生肌肉止痛。燒為灰,主口吻白瘡。"(4)《腳氣論》:"治腳氣壅毒,水氣浮腫。"(5)《海葯本草》:"主奔豚諸氣,五膈氣,風冷氣,宿食不消。"(6)《日華子本草》:"除一切風,下一切氣,通關節,利九竅,補五勞七傷,健脾調中,除煩,破症結,下五膈氣。"(7)《醫學啟源》:"治後重。"(8)王好古:"治沖脈為病,氣逆里急。"(9)《綱目》:"治瀉痢後重,心腹諸痛,大小便氣秘,痰氣喘爭。療諸瘧,御瘴癘。"(10)《本草通玄》:"止瘧療疝。"(11)《隨息居飲食譜》:"宣滯破堅,定痛和中,通腸逐水,制肥甘之毒。且能堅齒,解口氣。"(12)《現代實用中葯》:"驅除薑片蟲、絛蟲,兼有健胃、收斂及瀉下作用。
近來還有研究擴展了檳榔的功效,美國加州大學葯學博士鄭慧文在「英國心理學期刊」指出,精神分裂患者嚼食檳榔,有助於減輕病情。研究人員針對70位患者,嚼食檳榔的反應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每天嚼食10顆以上時,症狀比較不激烈,比不吃檳榔的人來得舒服。因為,檳榔含有「arecoline」成份,對人體的影響類似於神經訊息傳導物質「acetylcholine」。這種物質會讓腦部的多巴胺減少,達到類似於精神分裂症葯物之治療目的。
三、 從檳榔看東南亞的傳統文化
首先是神話傳說中的檳榔。許多口傳文學中,檳榔是重要的象徵,從中,也可追朔出檳榔傳統的源頭。在高棉,一位名叫Prah Thong的公主送給他的新婚丈夫檳榔,作為對婚姻忠實的象徵,而後世的人則延續之,將檳榔當作男女關系的忠實承諾。在一個越南的傳說中,一對雙胞胎兄弟同時愛上了一位女子,由於兩個兄弟感情十分的好,為了成全對方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投河自殺,哥哥死後成了石灰岩,弟弟在岩石旁成了檳榔樹,那位女子受兄弟情義的感動也投河化成了攀附在樹上的荖藤;國王得知了這件事叫人采了石灰、葉子回來,嘗了之後倍絕美味,自此越南便有了嚼檳榔這項習俗。
再來看看檳榔與皇室文化的關系。皇室貴族的社交生活、外交活動總少不了檳榔。它是一個重要的象徵,當兩個國家相互往來,檳榔是一項貴重的禮物,代表兩國彼此的關系,有時國王會交換彼此的檳榔盒子。而檳榔也是招待貴賓的重要佳餚。國王也是吃檳榔的,其製作檳榔的器具與過程十分考究,身邊也少不了服侍他用檳榔的隨僮。許多工藝精品因此應運而生,就如同中國宋朝、明朝的瓷器一樣;國王貴族藉所使用器具精巧、華麗程度來顯現、誇耀他的財富、地位
檳榔與祭祀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檳榔在東南亞被當成超自然與人之間的媒介,與米同為主要的祭祀品,是當人要酬謝、請求神鬼時的「禮物」。土地與水在從事農業的東南亞是十分受重視的。所以檳榔常被拿來祭祀水神與土地之神,如:在泰國,檳榔是祈雨的獻品。有時也用來驅除邪靈,特別是生病懷孕的時候。在葬禮中,檳榔被視為可幫助死者安息的東西或是在死後的世界有較好的境遇。
另外檳榔在很多地方還與終身大事有著十分奇妙的聯系。除了人與神之間,檳榔在男與女之間也扮演微妙角色。在馬來文中pinang(檳榔核)也有求婚的意思;sireh(檳榔葉)的另一個意思是已達適婚年齡的年輕女孩;Khan mak(一盆檳榔核)也代表了婚禮。由於嚼檳榔使人看來更加有活力、漂亮,往往也容易吸引異性的目光,這可能也是檳榔與男女情事有所關聯的原因之一。在緬甸,當一個女孩中意前來的求婚者,她就請他吃檳榔,並藉此暗示其它追求者知難而退。在馬來西雅的Iban男子以檳榔葉向女子求婚,女方若同意,便接受之。在印尼爪哇,女人以不同的包檳榔方式來暗示對男方的意思;如果她喜歡對方便把朝上的檳榔葉子折在一塊;若是沒意思,便將下頭的葉子折在一塊。雕刻精美的檳榔盒子是泰國新娘的必備嫁妝,在婚禮中父母喂新郎新娘米飯、水果與檳榔,為這對新人的婚姻帶來和諧、幸福。洞房過後,如果新郎將檳榔盒子倒放過來,表示新娘的貞操受到質疑,整個家族對新娘的疑慮也會伴隨而來。
小結
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嚼檳榔的傳統已日趨沒落,特別是在繁榮現代化的市區,一些販賣檳榔食用工具的店已逐漸消失。受過教育的年輕人都秉棄了這項傳統,認為是個不雅的舊習。此外,檳榔的製造方式也有所改變:以前人們總是在家裡自己包檳榔,現在則是喜歡到外頭買現成用機器切成、經冷凍包裝的。香煙的傳入也減少了嚼檳榔的人口。現代化的今日,檳榔的衰微是個漸進的趨勢,除此之外,它也以不同的風貌出現在生活之中,在傳統文化中的光輝似乎正逐漸消逝、為人所遺忘。僅寫此文追溯一下檳榔的由來和其所體現反映的東南亞傳統文化。
參考書目:《本草綱目》,《中葯大辭典》,Rooney, D.F. 1993 Betel Chewing Traditions in South-East A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uala Lumpur。

Ⅷ 請歷史達人提供些資料或者是比較清楚易懂的書籍關於中國古代歷史上少數民族的民俗文化和各民族融合

問的是民族歷史情況,這些在《三國志》《資治通鑒》等史書上都是籠統分散些的,所以看這些書非常費腦筋。
正史中,主要注意讀有關西域的志和傳,比如 《史記》的《匈奴列傳》《西南夷列傳》等;《漢書》也記載匈奴、西南夷,還有《西域傳》、《地理志》;《後漢書》的《西域傳》《烏桓鮮卑列傳》;《三國志》中的《魏書》涉及西域和匈奴情況的非常多,有專門的傳;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關系非常復雜,各朝史傳都有記述,很分散……《梁書》有《諸夷傳》,《魏書》記載了鮮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東魏被北齊取代這一階段的歷史,《北齊書》集中反映了東魏、北齊王朝的盛衰興亡。《新舊書》有《南詔傳》《吐蕃傳》《突厥傳》《回紇傳》等。
現代關於民族史的主要有《中國民族史》(呂思勉著)、王鍾翰《中國民族史》、以及《中國回教小史》(白壽彝)、《突厥史》林干、《雲南各族古代史略》馬暇主編等地方民族史和民族史。
關於西域方面的考古和歷史考證,可找林梅村《西域文明》、《樓蘭》、《絲綢之路考古十五講》;日本人羽田亨 著《西域文化史》。

日本人羽田亨 著《西域文化史》和林干《突厥史》是很有名的書。《絲綢之路考古十五講》則是通俗簡短介紹西域民族歷史變遷的書。

Ⅸ 仰韶文化是中國歷史上哪個時代中期的文化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抄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於1921年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被發現。仰韶文化的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即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持續時長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個黃河中游從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當前在中國已發現上千處仰韶文化的遺址,其中以陝西省為最多,共計2040處,佔全國的仰韶文化遺址數量的40%,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名稱來源於其第一個發掘地——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的仰韶村遺址。

閱讀全文

與廣西歷史文化十講考試鄭維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