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挪威的歷史發展

挪威的歷史發展

發布時間:2021-03-04 14:41:26

⑴ 挪威的歷史沿革

在9-11世紀北歐海盜時期,曾不斷向外擴張,進入鼎盛時期。
從9世紀開始,挪威被許多小王國統治而且侵略集團到達諾曼底,冰島,格陵蘭,蘇格蘭和愛爾蘭以外的島嶼,及新世界海岸,挪威最終於12世紀統一並在13世紀到達它中世紀繁榮的高度。
公元9世紀形成統一的王國。900年,國王霍爾法格統一挪威。約950年,先挪威王國立(教化),此為挪威史溯之始。
約970年,挪威遙尊丹麥。995年,挪威終止遙尊丹麥。1000年,挪威遙尊丹麥。1014年,挪威終止遙尊丹麥。
1028年,挪威遙尊克努特的北海帝國。1035年,挪威終止遙尊北海帝國。挪威開疆至厄恩島。
1042年,丹麥遙尊挪威。1047年,丹麥終止遙尊挪威。
1130年,88年內戰開始。1217年,88年內戰結束。
1261年,挪威開疆至業島。1262年,挪威開疆至艾蘭島。
14世紀中葉開始衰落,1397年與丹麥和瑞典組成卡爾馬聯盟,受丹麥統治。
1319年,挪威遙尊瑞典。1343年,挪威終止遙尊瑞典。
1380年,挪威遙尊丹麥。1397年,先挪威王國亡,遙尊丹麥王國的挪威王國立,法據《卡爾馬條約》。DA(丹麥)語成為官方語言。 1536年,隨丹麥宗教改革,轉為新教社會。
1645年,丹麥王國向瑞典王國割讓其挪威方國Jämtland地方、Härjedalen地方、IDRE與äRNA地方,法據《BRömsebro和約》。
1658年:丹麥王國向瑞典王國割讓其挪威方國Bå胡地方、TRØ拉格地方,法據《羅斯基勒條約》
1660年,瑞典王國向丹麥王國挪威方國割讓Trøndelag地方,法據《København條約》。
1814年,丹麥把挪威割讓給瑞典,換取西波美拉尼亞。1814年5月17日通過憲法規定挪威為世襲君主立憲國,定該日為國慶日。 1905年,挪威終止遙尊瑞典,遙尊瑞典王國的挪威王國亡,今挪威王國立。瑞典王國承認挪威王國獨立。並選丹麥王子卡爾為國王,稱哈康七世。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法西斯德國佔領,哈康國王及他的政府流亡英國。 1945年獲得解放。
1949年,挪威創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北約)。
1957年哈康七世逝世,其子即位,稱奧拉夫五世。
1958年,挪威創始並入北歐共同邊境區(含北歐五國)。
1960年,挪威創始加入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
1961年,挪威失去(凍結中)DronningMaudLand地方,法據《南極條約》。
1980年,以挪威鄉村方言(即先挪威語的邊荒遺存)為標準的「新挪威語」成為官方語言並列標准。
2001年,挪威並入歐洲共同邊境區(Schengen區,申根區)。

⑵ 挪威的歷史(什麼時候成立等)

挪威歷史

挪威王國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西瀕挪威海, 東部以斯堪的納維亞山脈為界與瑞典相鄰,北部毗連芬蘭和俄羅斯。陸地面積386958平方公里(包括斯瓦爾巴群島、揚馬延島等屬地)。人口 445 .8萬人(1985),97%為日耳曼語系的挪威人。官方語言為挪威語。90%的居民信奉國教基督教路德宗。首都奧斯陸。

國家的形成

公元前8000年左右人類開始在此活動, 以狩獵、捕魚為生。公元前2500年左右進入新石器時代。 隨後經歷了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一些日耳曼人部落不斷遷入,但還沒有出現聚居的村落,農業生產的組織形式是氏族經營的農庄,這些氏族農庄組成若干鬆散的小國。

8世紀末處於氏族社會末期的挪威人開始渡海侵襲愛爾蘭,由起初的小股騷擾發展到大規模軍事征服活動。 挪威海盜在對外擴張冒險中於874年發現冰島,並移民定居。911年挪威海盜聯合丹麥海盜南侵歐洲大陸,在塞納河流域建立了諾曼底公國。934年挪威國王奧拉夫.古思夫里特松(?一941)率軍攻克都拍林,成為都拍林國王。 985年挪威發現格陵蘭。愛爾蘭人於999年奪回了都拍林, 又於1014年克朗塔夫戰役中大敗挪威人。此後挪威再也 無力入侵愛爾蘭。1028年丹麥克努特達帝兼挪威國王,挪 威成為「北海大帝國」的一部分。1035年「北海大帝國」瓦解後,挪威陷入了爭奪王位的長期紛爭動亂之中。至 13世紀中葉,統一的挪威封建國家形成。

⑶ 北歐國家的發展歷史

北歐,顧名思義是指地處歐洲北部的一些國家,一般包括芬蘭、瑞典、挪威、丹麥和冰島五國。北歐不同於西歐、東歐和南歐,有自己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社會、歷史文化特點。

從地理位置和環境來看,北歐國家大多地處北極圈附近,自然條件相對惡劣。瑞典在北歐國家中國土面積最大,約44.9萬平方公里,人口902萬。芬蘭國土面積近34萬平方公里,人口僅有530萬,近四分之一的國土面積處在北極圈內,三分之二的國土為森林覆蓋。其它如挪威、丹麥人口也僅數百萬人,冰島僅有30多萬人口。因此,北歐國家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小國寡民」。從國家地理上看,北歐國家一邊是俄羅斯,一邊是歐洲大陸,國家要想生存、發展,必須發揮自己的政治智慧和創造性。「既然我們被上帝放到東西方交界的夾縫中,我們就得學會在夾縫中生存的藝術。」北歐國家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環境,使北歐人形成了頗富北歐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這一點在芬蘭人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性格內斂、自律,行事低調,富有政治智慧,內心充滿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在歷史上,北歐國家沒有西歐和東歐國家那樣悠久的歷史,也沒有南歐一些國家那樣燦爛的古代文明。芬蘭在12世紀還處在原始公社階段,尚未形成國家形態。從12世紀後半期到20世紀初,一直處在異族統治之下,一開始為瑞典統治, 1808年又被沙俄佔領,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後,才成為獨立的國家。芬蘭獨立後,為維護國家獨立曾於1939年與前蘇聯發生「蘇芬戰爭」,1941年再次交戰。二戰使芬蘭損失慘重,戰後全國人口不足四百萬,芬蘭人民在戰後承受著醫治戰爭創傷、進行經濟建設和支付巨額賠償的重負,在東西方的夾縫中,小心翼翼地處理著與大國之間的關系。長期受異族統治的歷史使得芬蘭的獨立思想深入人心,自立、自強對這個國家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瑞典保存至今的書面記載最早是在中世紀晚期。九世紀時,瑞典進入維京時期,主要是海上貿易和掠奪。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瑞典工業開始起步,成為西歐一些國家鐵礦石、木材的供應國。一戰時宣布中立,但英國的經濟封鎖造成食物短缺和國內動盪,因此,國內紛爭不斷。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世界經濟危機給瑞典以沉重打擊,失業率飆升,貧富差距不斷拉大。二戰後,瑞典政府對經濟採取干預政策,逐步建立社會福利體系,全民就業、全民養老金、全民醫療保險、全民免費教育逐漸落實,成為典型的高福利國家。

在文化上,北歐國家不同於西歐、南歐甚至東歐國家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其宗教意識相對淡化。北歐國家基本未經過政教合一的歷史時期,與歐洲大陸相比,天主教在北歐幾乎少有蹤跡,影響北歐的教派主要是歐洲宗教改革後的基督教路德宗,舊教的特權思想和等級觀念對北歐國家的影響相對較小。沒有政教合一的傳統,更沒有經過文藝復興的洗禮,這種文化氛圍使得北歐國家的等級觀念不強,而平等意識、社會平民意識則較為濃厚。芬蘭雖然有東正教教堂和路德教教堂,但有調查顯示,芬蘭人參加教堂活動的比例是全歐洲最低的,不到4%。在瑞典也是如此,雖然大部分人信奉基督教路德宗,但僅有10%左右的人經常參加教堂禮拜活動,出席教會崇拜儀式和積極參加教會事務者更是少之又少。

我們知道,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早期發展,大多是靠掠奪和殖民,靠進行血與淚的資本原始積累起家的,而北歐沒有經歷過西歐、南歐一些國家那樣大規模血腥的資本原始積累。在資本主義發展初期,他們實際上是邊緣化的,主要是通過海上貿易,甚至是靠海盜式的掠奪生存。經過爆發在歐洲的兩次世界大戰,北歐各國逐漸認識到資本主義的矛盾與弊端。二戰後到兩大陣營冷戰時期,北歐國家開始探索新的道路,以圖同時實現經濟上的發展和社會上的公正,避免資本主義的缺陷。就這樣,他們在東西方制度的影響下,根據自己的特點,經過探索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所以,從整體上看,北歐的制度特色是與北歐國家的具體國情分不開的,如歷史上受戰爭破壞較少,地處歐洲邊緣、國小人少,資源相對豐富以及平民社會思想傳播較為廣泛,等等。特殊的氣候、地理位置等自然條件,特定的社會、歷史文化傳統使北歐國家走上了一條不同於西歐、南歐甚至東歐等其他歐洲國家的發展道路。

⑷ 挪威的歷史

1397年卡爾馬聯盟成立,挪威雖與丹麥、瑞典結成聯合王國,但實際上仍處於丹麥的統治專下。拿破崙戰屬爭中,挪威支持法國與丹麥作戰,丹麥戰敗後將挪威割讓給瑞典。
1830年7月,法國大革命使挪威人民心中再次燃起對自由的渴望。在此期間挪威大力發展生產、振興經濟,逐漸成為海運大國。1905年,挪威終獲獨立,實行君主立憲制,丹麥的卡爾王子成為挪威國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挪威與丹麥保持一致,採取中立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戰被德國佔領。戰後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挪威一直申請不願意加入歐共體,至今仍不是歐盟成員國。

⑸ 挪威歷史

挪威歷史
挪威王國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西瀕挪威海,東部以斯堪的納維亞山脈為界與瑞典相鄰,北部毗連芬蘭和蘇聯。陸地面積386958平方公里(包括斯瓦爾巴群島、揚馬延島等屬地)。人口 445.8萬人(1985),97%為日耳曼語系的挪威人。官方語言為挪威語。90%的居民信奉國教基督教路德宗。首都奧斯陸。
國家的形成 公元前8000年左右人類開始在此活動,以狩獵、捕魚為生。公元前2500年左右進入新石器時代。隨後經歷了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一些日耳曼人部落不斷遷入,但還沒有出現聚居的村落,農業生產的組織形式是氏族經營的農庄,這些氏族農庄組成若干鬆散的小國。
8世紀末處於氏族社會末期的挪威人開始渡海侵襲愛爾蘭,由起初的小股騷擾發展到大規模軍事征服活動。挪威海盜在對外擴張冒險中於 874年發現冰島,並移民定居 911年挪威海盜聯合丹麥海盜南侵歐洲大陸,在塞納河流域建立了諾曼底公國934年挪威國王奧拉夫·古思夫里特松(?~941)率軍攻克都柏林,成為都柏林國王。985年挪威發現格陵蘭。愛爾蘭人於999年奪回了都柏林,又於1014年克朗塔夫戰役中大敗挪威人。此後挪威再也無力入侵愛爾蘭1028年丹麥克努特大帝兼挪威國王,挪威成為「北海大帝國」的一部分1035年「北海大帝國」瓦解後,挪威陷入了爭奪王位的長期紛爭動亂之中。至13世紀中葉,統一的挪威封建國家形成。
丹麥統治時期 14世紀中葉由英格蘭傳來的黑死病造成挪威近一半人口死亡, 2/3土地荒蕪,挪威在政治和經濟上更加依賴於強大鄰國丹麥。1380年丹麥女王瑪格麗特(1353~1412)讓她的兒子兼任挪威國王。1388年挪威政務委員會尊舉瑪格麗特為挪威永久的攝政王。1397年,由瑪格麗特女王主持在卡爾馬會議上成立了斯堪的納維亞聯盟(又稱卡爾馬聯盟),丹麥國王成為丹麥、瑞典、挪威 3個王國的共主。除丹麥外,新興的漢薩同盟在挪威擁有強大的經濟勢力和貿易特權。漢薩同盟中的呂貝克擁有挪威的漁業控制權和貿易特許權,並在卑爾根設立了許多商站。
1450年,挪威與丹麥在卑爾根締結邦聯協議,挪威進一步喪失民族主權,挪威政府的高級官吏逐步改由丹麥人充任,官方語言亦改用丹麥語。1513年挪威人民不堪忍受丹麥的統治和漢薩同盟的經濟壓榨,在大主教奧拉夫·英格爾布雷克特松領導下進行武裝斗爭,爭取獨立。1534年遭丹麥鎮壓。挪威被取消王國的稱號,降為丹麥的一個州,由丹麥副王和官吏治理,丹麥語成為挪威官方書面語言。
17世紀,瑞典為爭奪波羅的海霸權和對挪威的宗主權同丹麥交戰。丹麥失利,將挪威割讓給瑞典,1645年割讓耶姆特蘭郡和海德爾峽灣,1658年又割讓布胡斯蘭郡。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在對俄國戰爭大敗後曾於1716、1718年兩次進攻挪威,但均未取勝,卡爾十二世亦在挪威戰場上被暗殺。1718~1807年丹麥由於戰爭頻頻失利,國力衰弱,放鬆了對挪威的控制。在此期間,挪威經濟迅速發展,尤其是木材加工業、航運業和漁業。農業雖較前略有進步,但仍很不發達。丹麥的宗主國地位和對挪威貿易的壟斷成了挪威資本主義經濟繼續發展的最大障礙。挪威各階層的民族意識越來越強烈。脫離丹麥爭取獨立的運動不斷高漲。
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 1807年,丹麥同法國結盟並參加了拿破崙一世的大陸封鎖。由於丹麥海軍被英國消滅以及英國實行海面封鎖,丹麥與挪威之間的海路聯系中斷,挪威基本上處於自治狀態。反拿破崙戰爭中,挪威亦蒙受巨大損失,商船隊被英國扣押,木材出口停頓,糧食奇缺,經濟瀕臨破產。1814年 5月17日挪威臨時行政委員會在埃茲沃爾召開國民議會,通過憲法,宣布挪威為獨立的君主國,實行君主立憲制。然而獨立未能實現。丹麥在同年簽署的《基爾和約》中將挪威割讓給瑞典。瑞典強迫挪威接受挪威-瑞典聯盟,允許挪威對內享有自治權。1815年以後歐洲大陸的經濟蕭條使挪威木材出口和航運業陷於停頓,農業生產無力滿足人們對糧食的需求。為了擺脫飢餓和經濟困難,挪威在1842年改革貨幣制度並大幅度削減關稅以促進糧食進口。挪威人口19世紀內增長了 1.5倍,為飢荒所迫,大量挪威人外出謀生,主要移居北美大陸。1840~1914年挪威對外移民達75萬,按人口比例是當時僅次於愛爾蘭的世界第二位移民國家。
擺脫瑞典的控制是挪威舉國上下關注的問題。1884年由J.斯韋德魯普領導的挪威自由黨在資產階級支持下首次大選獲勝,挪威政府提出改變挪威在聯邦中的次等國地位,取消在挪威設立總督和挪威外交事務不應由瑞典外交大臣主管等擺脫聯邦約束的施政綱領。1891年自由黨又以設立單獨的挪威外交大臣來主管挪威外交的主張而再次贏得大選勝利。瑞典拒絕批准並以訴諸武力相威脅。1899年爆發了「旗幟事件」,挪威不顧瑞典的禁令擅自取消了挪威商船隊旗幟上的聯邦徽號1905年,挪威議會單方面宣布解散瑞挪聯邦1905年8月31日瑞、挪在卡爾斯塔德進行談判,正式宣布廢除《瑞挪聯盟法》。挪威重新獲得獨立。政體為世襲君主立憲制,選丹麥親王查理為國王,稱哈康七世(1905~1957在位)。國王為元首兼武裝部隊統帥,並提名首相人選。
獨立後的挪威 19世紀末挪威工人階級力量開始壯大,以社會主義學說為指導的挪威工黨於1887年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挪威奉行中立政策,本土沒有受到戰禍波及,戰爭中雖然損失了商船隊的50%,但戰時航運業亦給挪威帶來巨大的利潤。戰後挪威於1919年獲得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工黨於1919~1923年為第三國際成員。1923年工黨左派成立挪威共產黨。1928年挪威工黨首次大選獲勝組閣。30年代挪威受到世界經濟大衰退的沖擊而陷於經濟困難,1933年失業率高達33%,挪威工黨再次大選獲勝後採取了一系列社會福利政策,如勞動保護立法、建立全民養老金和社會失業救濟金等。1935年以後挪威幾乎一直由工黨當政。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挪威重申傳統的中立,在外交上十分謹慎,1939年拒絕希特勒德國提議的互不侵犯條約,同時也不傾向同盟國,不接受同盟國提出的封鎖挪威海的要求。芬蘭1940年冬戰爆發後,挪威給予芬蘭以道義支持,但拒絕同盟國借道運兵至芬蘭的要求。1940年4月8日,法西斯德國襲擊挪威。挪威政府和軍隊奮起抵抗, 6月底挪威全境陷落,王室和政府流亡英國。挪威民族叛徒V.A.L.吉斯林組成賣國傀儡政府。挪威人民在祖國陣線領導下向德國佔領者展開英勇斗爭。流亡政府在英國也組織了挪威旅和空軍中隊等武裝力量。1945年 5月德國佔領軍宣布投降。挪威光復。
1947年挪威接受馬歇爾計劃,恢復經濟。到50年代,挪威經濟發展水平已遠超過戰前,商船隊佔世界第 3位。1949年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4年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1957年哈康七世逝世,其子即位,即奧拉夫五世(1903~ )。1959年加入歐洲自由貿易聯盟。自60年代起,關於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問題成為挪威的重大政治問題,形成贊成和反對兩大派別,並曾幾次導致內閣危機或倒台。1972年 9月就加入共同市場問題進行的公民投票中,反對者佔53%。1980年11月,挪威政府與共同體商定:挪威外交大臣同共同體理事會主席定期舉行會晤。自70年代起,挪威用平台在北海開採石油,在卑爾根等地興建 3座煉油廠,年煉油能力達1400萬噸。石油出口為挪威帶來巨額利潤,推動經濟迅速發展。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1985年 5月工黨少數黨政府執政,該黨主席G.H.布倫特蘭夫人任首相。

⑹ 想了解下挪威歷史及文化

挪威王國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西瀕挪威海, 東部以斯堪的納維亞山脈為界與瑞典相鄰,北部毗連芬蘭和俄羅斯。陸地面積386958平方公里(包括斯瓦爾巴群島、揚馬延島等屬地)。人口 445 .8萬人(1985),97%為日耳曼語系的挪威人。官方語言為挪威語。90%的居民信奉國教基督教路德宗。首都奧斯陸。

國家的形成 公元前8000年左右人類開始在此活動, 以狩獵、捕魚為生。公元前2500年左右進入新石器時代。 隨後經歷了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一些日耳曼人部落不斷遷入,但還沒有出現聚居的村落,農業生產的組織形式是氏族經營的農庄,這些氏族農庄組成若干鬆散的小國。

8世紀末處於氏族社會末期的挪威人開始渡海侵襲愛爾蘭,由起初的小股騷擾發展到大規模軍事征服活動。 挪威海盜在對外擴張冒險中於874年發現冰島,並移民定居。911年挪威海盜聯合丹麥海盜南侵歐洲大陸,在塞納河流域建立了諾曼底公國。934年挪威國王奧拉夫.古思夫里特松(?一941)率軍攻克都拍林,成為都拍林國王。 985年挪威發現格陵蘭。愛爾蘭人於999年奪回了都拍林, 又於1014年克朗塔夫戰役中大敗挪威人。此後挪威再也 無力入侵愛爾蘭。1028年丹麥克努特達帝兼挪威國王,挪 威成為「北海大帝國」的一部分。1035年「北海大帝國」瓦解後,挪威陷入了爭奪王位的長期紛爭動亂之中。至 13世紀中葉,統一的挪威封建國家形成。

丹麥統治時期 14世紀中葉由英格蘭傳來的黑死病 造成挪威近一半人口死亡,2/3土地荒蕪,挪威在政治和經濟上更加依賴於強大鄰國丹麥。1380年丹麥女王瑪格麗特(1353一1412)讓她的兒子兼任挪威國王。1388年挪威政務委員會尊舉瑪格麗特為挪威永久的攝政王。1397年,由瑪格麗特女王主持在卡爾馬會議上成立了斯堪的納維亞聯盟(又稱卡爾馬聯盟),丹麥國王成為丹麥、瑞典、挪威3個王國的君主。除丹麥外,新興的漢薩聯盟在挪威擁有強大的經濟勢力和貿易特權。漢薩同盟中的呂貝克擁有挪威的漁業控制權和貿易特許權,並在卑爾根設立了許多商站。

1450年,挪威與丹麥在卑爾根締結邦聯協議,挪威進一步喪失民族主權,挪威政府的高級官吏逐步改由丹麥人充任,官方語言亦改用丹麥語。1513年挪威人民不堪忍受丹麥的統治和漢薩同盟的經濟壓榨,在大主教奧拉夫.英格爾布雷克特松領導下進行武裝斗爭,爭取獨立。1534年遭丹麥鎮壓。挪威被取消王國的稱號,降為丹麥的一個州,由丹麥副王和官吏治理,丹麥語成為挪威官方書面語言。

17世紀,瑞典為爭奪波羅的海霸權和對挪威的宗主權同丹麥交戰。丹麥失利,將挪威割讓給瑞典,1645年割讓耶姆特蘭郡和海德爾峽灣,1658年又割讓布胡斯蘭郡。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在對俄國戰爭大敗後曾於1716、 1718年兩次進攻挪威,但均未取勝,卡爾十二世亦在挪 威戰場上被暗殺。1718一1807年丹麥由於戰爭頻頻失利, 國力衰弱,放鬆了對挪威的控制。在此期間,挪威經濟迅速發展,尤其是木材加工業、航運業和漁業。農業雖較前略有進步,但仍很不發達。丹麥的宗主國地位和對挪威貿易的壟斷成了挪威資本主義經濟繼續發展的最大 障礙。挪威各階層的民族意識越來越強烈。脫離丹麥爭取獨立的運動不斷高漲。

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 1807年,丹麥同法國結盟並參加了拿破崙一世的大陸封鎖。由於丹麥海軍被英國消滅以及英國實行海面封鎖,丹麥與挪威之間的海路聯系中斷,挪威基本上處於自治狀態。反拿破崙戰爭中,挪威亦蒙受巨大損失,商船隊被英國扣押,木材出口停頓, 糧食奇缺,經濟瀕臨破產。1814年5月17日挪威臨時行政委員會在埃茲沃爾召開國民議會,通過憲法,宣布挪威為獨立的君主國,實行君主立憲制。然而獨立未能實現。丹麥在同年簽署的《基爾和約》中將挪威割讓給瑞典。瑞典強迫挪威接受挪威-瑞典聯盟,允許挪威對內享有自治權。1815年以後歐洲大陸的經濟蕭條使挪威木材出口和航運業陷於停頓,農業生產無力滿足人們對糧食的需求。為了擺脫飢餓和經濟因難,挪威在1842年改革貨幣制度並大幅度削減關稅以促進糧食進口。挪威人口19世紀內增長了1.5倍,為飢荒所迫,大量挪威人外出謀生,主要移居北美大陸。1840一1914年挪威對外移民達75萬,按人口比例是當時僅次於愛爾蘭的世界第二位移民國家。
擺脫瑞典的控制是挪威舉國上下關注的問題。1884年由J.斯韋德魯普領導的挪威自由黨在資產階級支持下首次大選獲勝,挪威政府提出改變挪威在聯邦中的次等國地位,取消在挪威設立總督和挪威外交事務不應由瑞典外交大臣主管等擺脫聯邦約束的施政綱領。1891年自由黨又以設立單獨的挪威外交大臣來主管挪威外交的主張而再次贏得大選勝利。瑞典拒絕批准並以斥諸武力相威脅。1899年爆發了「旗幟事件」,挪威不顧瑞典的禁令擅自取消了挪威商船隊旗幟上的聯邦徽號。1905年,挪威議會單方面宣布解散瑞挪聯邦。1905年8月31日瑞、挪威在卡爾斯塔德進行談判,正式宣布廢除《瑞挪聯盟法》。 挪威重新獲得獨立。政體為世襲君主立憲制,選丹麥親王查理為國王,稱哈康七世~(1905一1957在位)。國王為元首兼武裝部隊統帥,並提名首相人選。
獨立後的挪威 19世紀末挪威工人階級力量開始壯大,以社會主義學說為指導的挪威工黨於1887年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挪威奉行中立政策,本土沒有受到戰禍波及,戰爭中雖然損失了商船隊的50%,但戰時航運業亦給挪威帶來巨大的利潤。戰後挪威於1919年獲得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工黨於1919一1923年為第三國際成員。1923年工黨左派成立挪威共產黨。1928年挪威工黨首次大選獲勝組閣。30年代挪威受到世界經濟大衰退的沖擊而陷於經濟因難,1933年失業軍高達33%,挪威工黨再次大選獲勝後採取了一系列社會福利政策,如勞動保護立法、建立全民養老金和社會失業救濟金等。1935年以後挪威幾乎一育由工黨當政。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挪威重申傳統的中立,在外交上十分謹慎,1939年拒絕希特勒德國提議的互不侵犯條約,同時也不傾向同盟國,不接受同盟國提出的封鎖挪威海的要求。芬蘭1940年冬戰爆發後,挪威給予芬蘭以道義支持,但拒絕同盟國借道運兵至芬蘭的要求。1940年4月8日,法西斯德國襲擊挪威。挪威政府和軍隊奮起抵抗, 6月底挪威全境陷落,王室和政府流亡英國。挪威民族叛徒V.A.L.吉斯林組成賣國傀儡政府。挪威人民在祖國陣線領導下向德國佔領者展開英勇斗爭。流亡政府在英國也組織了挪威旅和空軍中隊等武裝力量。1945年5月德國佔領軍宣布投降。挪威光復。

1947年挪威接受馬歇爾計劃,恢復經濟。到50年代,挪威經濟發展水平已遠超過戰前,商船隊佔世界第3位。1949年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4年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1957年哈康七世逝世,其子即位,即奧拉夫五世(1903一1991)。1959年加入歐洲自由貿易聯盟。自60年代起,關於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問題成為挪威的重大政治問題,形成贊成和反對兩大派別,並曾幾次導致內閣危機或倒台。1972年9月就加入共同市場問題進行的公民投票中,反對者佔53%。1980年11月,挪威政府與共同體商定: 挪威外交大臣同共同體理事會主席定期舉行會晤。自70年代起,挪威用平台在北海開採石油,在卑爾根等地興建3座煉油廠,年煉油能力達1400萬噸。石油出口為挪威帶來巨額利潤,推動經濟迅速發展。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1985年5月工黨少數黨政府執政,該黨主席G.H.布倫特蘭夫人任首相。

⑺ 挪威的歷史怎樣發展的

挪威王國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西瀕挪威海,東部以斯堪的納維亞回山脈為界與瑞典相答鄰,北部毗連芬蘭和蘇聯。陸地面積386958平方公里(包括斯瓦爾巴群島、揚馬延島等屬地)。人口 445.8萬人(1985),97%為日耳曼語系的挪威人。官方語言為挪威語。90%的居民信奉國教基督教路德宗。首都奧斯陸。

⑻ 挪威的國家歷史

從9世紀開始,挪威被許多小王國統治而且侵略集團到達諾曼底,冰島,格陵蘭,蘇格蘭和愛爾蘭以外的島嶼,及新世界海岸,挪威最終於12世紀統一並在13世紀到達它中世紀繁榮的高度。 公元9世紀形成統一的王國。900年,國王霍爾法格統一挪威。在9—11世紀北歐海盜時期,曾不斷向外擴張,進入鼎盛時期。14世紀中葉開始衰落,1397年與丹麥和瑞典組成卡爾馬聯盟,受丹麥統治。1814年,丹麥把挪威割讓給瑞典,換取西波美拉尼亞。1814年5月17日通過憲法規定挪威為世襲君主立憲國, 定該日為國慶日。1905年獨立成立君主國,並選丹麥王子卡爾為國王,稱哈康七世。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法西斯德國佔領,哈康國王及他的政府流亡英國。1945年獲得解放。1957年哈康七世逝世,其子即位,稱奧拉夫五世。 約872年:根據其族傳說,其國立(首次統一),此為挪威半信史史溯之始。 約950年:先挪威王國立(教化),此為挪威史溯之始。 約970年:挪威遙尊丹麥。 995年:挪威終止遙尊丹麥。 1000年:挪威遙尊丹麥。 1014年:挪威終止遙尊丹麥。 1028年:挪威遙尊英格蘭-丹麥。 1035年:挪威終止遙尊英格蘭-丹麥。挪威開疆至Færøerne島方。 1042年:丹麥遙尊挪威。 1047年:丹麥終止遙尊挪威。 1130年:八十八年內戰開始。 1217年:八十八年內戰結束。 1261年:挪威開疆至Grønland島方。 1262年:挪威開疆至Island島方。 1319年:挪威遙尊瑞典。 1343年:挪威終止遙尊瑞典。 1380年:挪威遙尊丹麥。 1397年:先挪威王國亡,遙尊丹麥王國的挪威王國立,法據《Kalmar條約》。DA(丹麥)語成為事實官方語言。 1536年:隨丹麥宗教改革,轉為新教社會。 1645年:丹麥王國向瑞典王國割讓其挪威方國Jämtland地方、Härjedalen地方、Idre&Särna地方,法據《Brömsebro和約》。 1658年:丹麥王國向瑞典王國割讓其挪威方國Båhus地方、Trøndelag地方,法據《Roskilde條約》。 1660年:瑞典王國向丹麥王國挪威方國割讓Trøndelag地方,法據《København條約》。 1814年:丹麥王國向瑞典王國割讓其挪威方國(Færøerne島方、Grønland島方、Island島方除外),法據《Kiel條約》。遙尊丹麥王國的挪威王國亡,遙尊瑞典王國的挪威王國立。 1899年:以挪威城鎮方言(即丹麥語的地方變體)為標準的挪威語取代丹麥語成為官方語言。此為今挪威語之始。 1905年:挪威終止遙尊瑞典,遙尊瑞典王國的挪威王國亡,今挪威王國立。瑞典王國承認挪威王國獨立。 1920年,挪威開疆至Svalbard島方,法據《Svalbard條約》。 1922年,挪威開疆至Jan Mayen島方。 1927年,挪威開疆至Bouvetøya島方。 1929年,挪威開疆至Peter 1.s øy島方。 1938年,挪威開疆至Dronning Maud Land地方。 1949年:挪威創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北約)。 1958年:挪威創始並入北歐共同邊境區(含北歐五國)。 1960年:挪威創始加入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 1961年:挪威失去(凍結中)Dronning Maud Land地方,法據《南極條約》。 1980年:以挪威鄉村方言(即先挪威語的邊荒遺存)為標準的「新挪威語」成為官方語言並列標准。 2001年:挪威並入歐洲共同邊境區(Schengen區,申根區)。

⑼ 挪威歷史,誰知道

挪威歷史

挪威王國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西瀕挪威海, 東部以斯堪的納維亞山脈為界與瑞典相鄰,北部毗連芬蘭和俄羅斯。陸地面積386958平方公里(包括斯瓦爾巴群島、揚馬延島等屬地)。人口 445 .8萬人(1985),97%為日耳曼語系的挪威人。官方語言為挪威語。90%的居民信奉國教基督教路德宗。首都奧斯陸。

國家的形成

公元前8000年左右人類開始在此活動, 以狩獵、捕魚為生。公元前2500年左右進入新石器時代。 隨後經歷了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一些日耳曼人部落不斷遷入,但還沒有出現聚居的村落,農業生產的組織形式是氏族經營的農庄,這些氏族農庄組成若干鬆散的小國。

8世紀末處於氏族社會末期的挪威人開始渡海侵襲愛爾蘭,由起初的小股騷擾發展到大規模軍事征服活動。 挪威海盜在對外擴張冒險中於874年發現冰島,並移民定居。911年挪威海盜聯合丹麥海盜南侵歐洲大陸,在塞納河流域建立了諾曼底公國。934年挪威國王奧拉夫.古思夫里特松(?一941)率軍攻克都拍林,成為都拍林國王。 985年挪威發現格陵蘭。愛爾蘭人於999年奪回了都拍林, 又於1014年克朗塔夫戰役中大敗挪威人。此後挪威再也 無力入侵愛爾蘭。1028年丹麥克努特達帝兼挪威國王,挪 威成為「北海大帝國」的一部分。1035年「北海大帝國」瓦解後,挪威陷入了爭奪王位的長期紛爭動亂之中。至 13世紀中葉,統一的挪威封建國家形成。

丹麥統治時期

14世紀中葉由英格蘭傳來的黑死病 造成挪威近一半人口死亡,2/3土地荒蕪,挪威在政治和經濟上更加依賴於強大鄰國丹麥。1380年丹麥女王瑪格麗特(1353一1412)讓她的兒子兼任挪威國王。1388年挪威政務委員會尊舉瑪格麗特為挪威永久的攝政王。1397年,由瑪格麗特女王主持在卡爾馬會議上成立了斯堪的納維亞聯盟(又稱卡爾馬聯盟),丹麥國王成為丹麥、瑞典、挪威3個王國的君主。除丹麥外,新興的漢薩聯盟在挪威擁有強大的經濟勢力和貿易特權。漢薩同盟中的呂貝克擁有挪威的漁業控制權和貿易特許權,並在卑爾根設立了許多商站。

1450年,挪威與丹麥在卑爾根締結邦聯協議,挪威進一步喪失民族主權,挪威政府的高級官吏逐步改由丹麥人充任,官方語言亦改用丹麥語。1513年挪威人民不堪忍受丹麥的統治和漢薩同盟的經濟壓榨,在大主教奧拉夫.英格爾布雷克特松領導下進行武裝斗爭,爭取獨立。1534年遭丹麥鎮壓。挪威被取消王國的稱號,降為丹麥的一個州,由丹麥副王和官吏治理,丹麥語成為挪威官方書面語言。

17世紀,瑞典為爭奪波羅的海霸權和對挪威的宗主權同丹麥交戰。丹麥失利,將挪威割讓給瑞典,1645年割讓耶姆特蘭郡和海德爾峽灣,1658年又割讓布胡斯蘭郡。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在對俄國戰爭大敗後曾於1716、 1718年兩次進攻挪威,但均未取勝,卡爾十二世亦在挪 威戰場上被暗殺。1718一1807年丹麥由於戰爭頻頻失利, 國力衰弱,放鬆了對挪威的控制。在此期間,挪威經濟迅速發展,尤其是木材加工業、航運業和漁業。農業雖較前略有進步,但仍很不發達。丹麥的宗主國地位和對挪威貿易的壟斷成了挪威資本主義經濟繼續發展的最大 障礙。挪威各階層的民族意識越來越強烈。脫離丹麥爭取獨立的運動不斷高漲。

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

1807年,丹麥同法國結盟並參加了拿破崙一世的大陸封鎖。由於丹麥海軍被英國消滅以及英國實行海面封鎖,丹麥與挪威之間的海路聯系中斷,挪威基本上處於自治狀態。反拿破崙戰爭中,挪威亦蒙受巨大損失,商船隊被英國扣押,木材出口停頓, 糧食奇缺,經濟瀕臨破產。1814年5月17日挪威臨時行政委員會在埃茲沃爾召開國民議會,通過憲法,宣布挪威為獨立的君主國,實行君主立憲制。然而獨立未能實現。丹麥在同年簽署的《基爾和約》中將挪威割讓給瑞典。瑞典強迫挪威接受挪威-瑞典聯盟,允許挪威對內享有自治權。1815年以後歐洲大陸的經濟蕭條使挪威木材出口和航運業陷於停頓,農業生產無力滿足人們對糧食的需求。為了擺脫飢餓和經濟因難,挪威在1842年改革貨幣制度並大幅度削減關稅以促進糧食進口。挪威人口19世紀內增長了1.5倍,為飢荒所迫,大量挪威人外出謀生,主要移居北美大陸。1840一1914年挪威對外移民達75萬,按人口比例是當時僅次於愛爾蘭的世界第二位移民國家。

擺脫瑞典的控制是挪威舉國上下關注的問題。1884年由J.斯韋德魯普領導的挪威自由黨在資產階級支持下首次大選獲勝,挪威政府提出改變挪威在聯邦中的次等國地位,取消在挪威設立總督和挪威外交事務不應由瑞典外交大臣主管等擺脫聯邦約束的施政綱領。1891年自由黨又以設立單獨的挪威外交大臣來主管挪威外交的主張而再次贏得大選勝利。瑞典拒絕批准並以斥諸武力相威脅。1899年爆發了「旗幟事件」,挪威不顧瑞典的禁令擅自取消了挪威商船隊旗幟上的聯邦徽號。1905年,挪威議會單方面宣布解散瑞挪聯邦。1905年8月31日瑞、挪威在卡爾斯塔德進行談判,正式宣布廢除《瑞挪聯盟法》。 挪威重新獲得獨立。政體為世襲君主立憲制,選丹麥親王查理為國王,稱哈康七世~(1905一1957在位)。國王為元首兼武裝部隊統帥,並提名首相人選。

獨立後的挪威

19世紀末挪威工人階級力量開始壯大,以社會主義學說為指導的挪威工黨於1887年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挪威奉行中立政策,本土沒有受到戰禍波及,戰爭中雖然損失了商船隊的50%,但戰時航運業亦給挪威帶來巨大的利潤。戰後挪威於1919年獲得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工黨於1919一1923年為第三國際成員。1923年工黨左派成立挪威共產黨。1928年挪威工黨首次大選獲勝組閣。30年代挪威受到世界經濟大衰退的沖擊而陷於經濟因難,1933年失業軍高達33%,挪威工黨再次大選獲勝後採取了一系列社會福利政策,如勞動保護立法、建立全民養老金和社會失業救濟金等。1935年以後挪威幾乎一育由工黨當政。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挪威重申傳統的中立,在外交上十分謹慎,1939年拒絕希特勒德國提議的互不侵犯條約,同時也不傾向同盟國,不接受同盟國提出的封鎖挪威海的要求。芬蘭1940年冬戰爆發後,挪威給予芬蘭以道義支持,但拒絕同盟國借道運兵至芬蘭的要求。1940年4月8日,法西斯德國襲擊挪威。挪威政府和軍隊奮起抵抗, 6月底挪威全境陷落,王室和政府流亡英國。挪威民族叛徒V.A.L.吉斯林組成賣國傀儡政府。挪威人民在祖國陣線領導下向德國佔領者展開英勇斗爭。流亡政府在英國也組織了挪威旅和空軍中隊等武裝力量。1945年5月德國佔領軍宣布投降。挪威光復。

1947年挪威接受馬歇爾計劃,恢復經濟。到50年代,挪威經濟發展水平已遠超過戰前,商船隊佔世界第3位。1949年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4年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1957年哈康七世逝世,其子即位,即奧拉夫五世(1903一1991)。1959年加入歐洲自由貿易聯盟。自60年代起,關於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問題成為挪威的重大政治問題,形成贊成和反對兩大派別,並曾幾次導致內閣危機或倒台。1972年9月就加入共同市場問題進行的公民投票中,反對者佔53%。1980年11月,挪威政府與共同體商定: 挪威外交大臣同共同體理事會主席定期舉行會晤。自70年代起,挪威用平台在北海開採石油,在卑爾根等地興建3座煉油廠,年煉油能力達1400萬噸。石油出口為挪威帶來巨額利潤,推動經濟迅速發展。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1985年5月工黨少數黨政府執政,該黨主席G.H.布倫特蘭夫人任首相。

卡爾馬聯盟(Kalmarunionen,1397年-1523年)是14世紀末至16世紀初由丹麥、瑞典和挪威組成的斯堪的納維亞國家聯盟。

1397年6月17日,丹麥、瑞典和挪威的代表在瑞典南部城市卡爾馬舉行會議,決定三個王國共同擁戴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一世為國王和攝政者,即挪威和瑞典國王由丹麥國王兼任。丹麥王室成為三國的統治者。同時瑞典和挪威仍然保留了王國的地位。丹麥王室總攬三國的外交和國防事務,各國內政則保持獨立。但是,在聯盟時期,丹麥國王並不總是可以兼任瑞典攝政或國王,如瑞典國王卡爾八世在位時期。在這些間隙里,瑞典的實際統治者通常是從本國貴族中選出的攝政官。三國的聯盟把整個北歐地區置於一個國王的統治下,有利於北歐國家對抗德意志漢薩同盟在波羅的海和北海的貿易壟斷地位。

16世紀初期的卡馬聯盟領土1380年瑪格麗特一世讓她的外孫,波美拉尼亞的埃里克任挪威國王。原挪威屬地格陵蘭島、冰島和法羅群島從此開始受丹麥統治。聯盟初期,瑪格麗特一世的懷柔手段使丹麥王室受到各國貴族的擁戴,但後來丹麥王室不斷企圖控制挪威和瑞典的內政事務,導致聯盟的離心離德。14至16世紀,丹麥為了打破漢薩同盟對波羅的海貿易活動的支配而進行了一系列戰爭。丹麥奧登堡王朝的克里斯蒂安一世取得了德意志地區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的統治權。15世紀末,丹麥王室和瑞典貴族的矛盾激化,反對聯盟的沖突不斷爆發。克里斯蒂安二世於1520年率兵攻佔了被瑞典反對派貴族控制的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並且殺害了大批參與起義的瑞典貴族。1521年瑞典貴族古斯塔夫•瓦薩在達拉納省重新招募了一支反抗丹麥的軍隊。1523年,古斯塔夫•瓦薩在漢薩同盟的幫助下攻入斯德哥爾摩,丹麥軍隊戰敗,瑞典恢復獨立。

瑞典恢復獨立後,卡爾馬聯盟已經瓦解,但丹麥和挪威仍然維持著聯盟國家。1534年挪威被取消王國的地位,降為丹麥的省。17世紀,瑞典為爭奪波羅的海霸權不斷與丹麥交戰。1658年,瑞典最終收復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長期被丹麥佔領的南部沿海地區。1809年,俄羅斯帝國兼並了瑞典統治下的芬蘭。拿破崙戰爭後,根據1814年基爾條約,丹麥將挪威轉讓給瑞典。經過了短暫的武裝抵抗,挪威成為瑞典國王統治下的王國。1905年,挪威以和平的方式從瑞典獨立。1944年,冰島脫離丹麥獨立。法羅群島和格陵蘭至今仍為丹麥領地。

簡單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⑽ 請教挪威的中世紀歷史

中世紀的挪威

1130年是挪威歷史上的一個分水嶺標志,和平時期被一直持續到1227年的沖突和內戰所打斷。

然而在其他方面,1130年也是一個特殊年份。這一年被認為是中世紀早期、人口增長時期、教會鞏固時期與城鎮出現和發展時期的開始。隨著國王和教會將一個又一個地區置於其統治之下,公共行政和權威得到加強。根據現代歷史學家的說法,挪威在這一時期第一次可以被稱作是一個統一的王國。

君主的權力在12和13世紀期間得到加強,最終壓倒了教會和封建領主。傳統的世俗貴族被國王的侍從貴族所取代。農民的地位在這個階段也發生了變化,從自耕農變成了佃農。不過,挪威農民租用土地的基礎是終身制,因此享有當時歐洲大多數地區罕見的自由。威金時期的奴隸制也在中世紀的早期階段消亡。

在這個時期,挪威政治的中心從西南部轉移到奧斯陸峽灣周邊地區。奧斯陸在13世紀哈康五世國王統治時期成為挪威的首都。在此之前,奧斯陸只是位於奧斯陸峽灣最深處的一簇無足輕重的房屋而已。據說,當1350年黑死病抵達挪威時,這座小城內的人口不過2千,而那時卑爾根的人口有7千,特隆海姆為3千。

按照歐洲的標准,挪威的國家收入在中世紀早期極為有限。到那個時期末,國家收入幾乎不足以為國王和政府提供擴大行政機構的資金。黑死病的肆虐造成了可怕的後果,人口從1350年前的水平減少了一半,甚至減少到三分之一。這促使國王和貴族,不顧國家界限,從土地和封建領地上尋求收入,從而促進了北歐國家政治統一的發展。

挪威和瑞典在1319至1343年之間擁有共同的君主。這一制度後來通過斯堪的納維亞王族之間的互相通婚繼續擴大。哈康六世(1340 – 80)——瑞典國王馬格努斯•埃里克松和哈康五世的女兒英格比約格的兒子——是挪威王位的合法繼承人。他娶丹麥國王瓦爾德馬•阿特達格的女兒瑪格蕾特為妻。他們的兒子奧拉夫在1375年瓦爾德馬去世後被推選為丹麥國王,在他父親1380年去世後,奧拉夫又繼承了挪威王位,因而在1814年前挪威成為丹麥聯邦的一部分。

基督教的來臨
挪威引進基督教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階段,大約用了200年時間。這是挪威通過貿易和威金人的擄掠與歐洲基督教地區發生聯系的自然結果。英國、德國和丹麥教會的傳教士加速削弱了對北歐傳統神祗的信仰。這一發展最終產生了三位傳播基督教的國王,「虔誠者哈康」、奧拉夫•特里格伐松和奧拉夫•哈拉爾松(堅定者奧拉夫)。後者1030年在斯蒂克爾斯塔戰役中的壯烈犧牲使他獲得聖人的稱號。教會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從11世紀中期開始實施的立法、傳唱的歌曲和紀念性建築表明,基督教已經在挪威建立了牢固的地位。最早的主教轄區出現於1100年之前不久,其中包括尼達羅斯轄區,即後來的特隆海姆大主教轄區。大主教從1152年起在那裡任職。挪威的大主教也扮演著政治上的角色。1537年,國王發布敕令在挪威實行宗教改革。由於挪威當時處於丹麥的統治之下,因此宗教改革的實施只不過是在挪威同樣執行丹–挪聯合教會的法令而已。路德宗教義從17世紀初開始成為挪威的唯一教義。

閱讀全文

與挪威的歷史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