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簡述光學發展的歷史

簡述光學發展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7 15:07:30

『壹』 光學的發展可分為哪幾個時期

光學是一門有悠久歷史的學科,它的發展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人類對光的研究,最回初主要是試圖回答「人答怎麼能看見周圍的物體」等類問題。約在公元前400多年,中國的《墨經》中記錄了世界上最早的光學知識。——基本知識篇。

『貳』 光學的歷史是什麼啊

一、早期光學

1.古代光學:基本上停留在幾何光學的研究和總結上。內

公元前5世紀容《墨經》、北宋時期沈括的《夢溪筆談》都有記載。

古希臘歐幾里德(Euclid,約公元前330-275) 研究光的反射。

托勒密 (C.Ptolemaeus,希,約公元100-170) 研究光的折射。

2.中世紀: 阿勒哈增(965-1038)(阿拉伯人)著《光學》。

二、折射定律的建立

荷蘭人斯涅耳最早提出折射定律,由法國數學家費馬(1601-1665)提出費馬原理,予以確定,使幾何光學理論很快發展。


三、光學儀器的研製
1、1299年,發明了眼鏡,義大利人阿瑪蒂製造了眼鏡。

2、1608年,荷蘭人李普塞製成第一台望遠鏡,伽利略改進成放大32倍的望遠鏡。

3、幾乎與望遠鏡同時,荷蘭人發現製造了顯微鏡。

四、牛頓對光的色散的研究

1666-1704年間,牛頓用色散原理解釋了天界神秘而瑰麗的彩虹。

『叄』 光學技術裝備發展的歷史有哪些

大陸各地研製的高低技術光學軍用儀器可說數以干計,當中不乏精品。只是當時的政治動亂,加上發展項目太多、資金不足、戰略政策及方針未能有效配合,使中國軍用光學設備在1960年中期放慢發展腳步,但仍偶有佳作,光是1970年裝備陸軍的主動紅外線觀察瞄準鏡就有10多種,不過這類裝備當時已開始被第一代微光夜視儀代替。中國目前的夜視技術仍落後列強十於年,不過近10年來發展速度已經加快。

激光元器件的開發應用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紅寶石激光器在美國誕生,翌年長光所就研製出在結構上更為先進的同類產品,當時有多個單位同時進行這項工作。由於該項成果具有突破性,推廣激光的文章令其更受注目,中國高層在衡量國內外技術進展後大受鼓舞,決心大力發展激光設備。1965年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製成鋁石榴石激光晶體,翌年製成YAG激光器,1972年高重復頻率調QYAG激光器研製成功。用於軍用光纖通信的半導體激光器也在1960年中期開始研製,20年內中國先後研發出C02激光器、氬離子激光器、環形激光器、穩頻激光器、遠紅外激光等,並於1970年中期開始量產於陸軍武器測距、彈道測量、人造衛星測距、大氣激光通信、光纖通信、海軍武器測距、陸空軍武器導引等方面的系統。

例如1974年北京工業學院等單位開始探索激光半主動導引技術,在1977年製成樣機,目前空軍已裝備幾種激光導引炸彈,主要用於強5攻擊機。激光導引反戰車飛彈方案於1983年制定,目前第一代這類武器已初步具備量產能力,被稱為閃電1號飛彈,第二代的同類飛彈也正在研製中。另外,中國也與外國同時研製出調QYGA激光器,使其很早就實現了寶石軸承激光打孔,激光測距和激光通信也到較快發展。供新裝備使用的光纖數位資料匯流排已研製成功,可取代現役的1553B資料匯流排,至於戰機上的光傳操縱系統也完成了初步發展階段。

『肆』 光學發展簡史的現代光學時期

從20世紀中葉起,隨著新技術的出現,新的理論也不斷發展,已逐步形成了許多新的分支學科或邊淵學科,光學的應用十分廣泛。幾何光學本來就是為設計各種光學儀器而發展起來的專門學科,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物理光學也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威力,例如光的干涉目前仍是精密測量中無可替代的手段,衍射光柵則是重要的分光儀器,光譜在人類認識物質的微觀結構(如原子結構、分子結構等)方面曾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人們把數學、資訊理論與光的衍射結合起來,發展起一門新的學科——傅里葉光學,把它應用到信息處理、像質評價、光學計算等技術中去。特別是激光的發明,可以說是光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革命性的里程碑,由於激光具有強度大、單色性好、方向性強等一系列獨特的性能,自從它問世以來,很快被運用到材料加工、精密測量、通訊、測距、全息檢測、醫療、農業等極為廣泛的技術領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此外,激光還為同位素分離、儲化,信息處理、受控核聚變、以及軍事上的應用,展現了光輝的前景。
20世紀中葉,特別是激光問世以後,光學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以致於成為現代物理學和現代科學技術前沿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成就,就是發現了愛因斯坦於1916年預言過的原子和分子的受激輻射,並且創造了許多具體的產生受激輻射的技術。 愛因斯坦研究輻射時指出,在一定條件下,如果能使受激輻射繼續去激發其他粒子,造成連鎖反應,雪崩似地獲得放大效果,最後就可得到單色性極強的輻射,即激光。1960年,梅曼用紅寶石製成第一台可見光的激光器;同年製成氦氖激光器;1962年產生了半導體激光器;1963年產生了可調諧染料激光器。由於激光具有極好的單色性、高亮度和良好的方向性,所以自1958年發現以來,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引起了科學技術的重大變化。
光學的另一個重要的分支是由成像光學、全息術和光學信息處理組成的。這一分支最早可追溯到1873年阿貝提出的顯微鏡成像理論,和1906年波特為之完成的實驗驗證;1935年澤爾尼克提出位相反襯觀察法,並依此由蔡司工廠製成相襯顯微鏡,為此他獲得了195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48年伽柏提出的現代全息照相術的前身——波陣面再現原理,為此,伽柏獲得了197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們開始把數學、電子技術和通信理論與光學結合起來,給光學引入了頻譜、空間濾波、載波、線性變換及相關運算等概念,更新了經典成像光學,形成了所謂「博里葉光學」。再加上由於激光所提供的相干光和由利思及阿帕特內克斯改進了的全息術,形成了一個新的學科領域——光學信息處理。光纖通信就是依據這方面理論的重要成就,它為信息傳輸和處理提供了嶄新的技術。
在現代光學本身,由強激光產生的非線性光學現象正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注意。激光光譜學,包括激光喇曼光譜學、高解析度光譜和皮秒超短脈沖,以及可調諧激光技術的出現,已使傳統的光譜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成為深入研究物質微觀結構、運動規律及能量轉換機制的重要手段。它為凝聚態物理學、分子生物學和化學的動態過程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術。
總之,現代光學和其他學科和技術的結合,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發揮這日益重大的作用和影響,正在成為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以及提高勞動生產率的越來越強有力的武器。

『伍』 光學發展簡史的萌芽時期

中國古代對光的認識是和生產、生活實踐緊密相連的。它起源於火的獲得和光源的利用,以光學器具的發明、製造及應用為前提條件。根據籍記載,中國古代對光的認識大多集中在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大氣光學、成像理論等多個方面。
1、對光的直線傳播的認識 早在春秋戰國時《墨經》已記載了小孔成像的實驗:「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於上,首蔽上光,故成景於下……」。指出小孔成倒像的根本原因是光的「煦若射」,以「射」來比喻光線徑直向、疾速似箭遠及他處的特徵動而准確。 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描寫了他做過的一個實驗,在紙窗上開一個小孔,使窗外的飛鳶和塔的影子成像於室內的紙屏上,他發現:「若鳶飛空中,其影隨鳶而移,或中間為窗所束,則影與鳶遂相違,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又如窗隙中樓塔之影,中間為窗所束,亦皆倒垂」。進一步用物動影移說明因光線的直進「為窗所束」而形成倒像。
2、對視覺和顏色的認識 對視覺在《墨經》中已有記載:「目以火見」。已明確表示人眼依賴光照才能看見東西。稍後的《呂氏春秋·任數篇》明確地指出:「目之見也借於昭」。《禮記·仲尼燕居》中也記載:「譬如終夜有求於幽室之中,非燭何見?」東漢《潛夫論》中更進一步明確指出:「夫目之視,非能有光也,必因乎日月火炎而後光存焉」。以上記載均明確指出人眼能看到東西的條件必須是光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認為:光不是從眼睛裡發出來的,而是從日、月、火焰等光源產生的。這種對視覺的認識是樸素、明確、比較深刻的。
顏色問題,在中國古代很少從科學角度加以探索,而著重於文化禮節和應用。早在石器時代的彩陶就已有多種顏色工藝。《詩經》里就出現了數十種不同顏色的記載。周代把顏色分為「正色」和「間色」兩類,其中「正色」是指「青、赤、黃、白、黑五色」。「間色」則由不同的「正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戰國時期《孫子兵法·勢篇》更指出:「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可見這「正色」和「間色」的說法,與現代光學中的「三原色」理論很類似,但缺乏實驗基礎。清初博明對顏色提出」五色相宣之理,以相反而相成。如白之與黑,朱之與綠,黃之與藍,乃天地間自然之對,待深則俱深,淺則俱淺。相雜而間,色生矣」(《西齋偶得三種》)。這里孕育了互補色的初步概念,雖未形成一定的顏色理論,但從半經驗半思辨的角度看也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3、光的反射和鏡的利用 中國古代由於金屬冶煉技術的發展,銅鏡在公元前2000年夏初的齊家文化時期已經出現。後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古鏡製作技術逐漸提高,應用范圍逐擴大,種類也逐漸增多,出現了各種平面鏡、凹面鏡和凸面鏡,甚至還製造出被國外稱為魔鏡的「透光鏡」。1956~1957年河南陝縣上村嶺1052號虢國墓出土過春秋早期的一面陽燧(凹面鏡),它直徑7.5厘米,凹面呈銀白色,打磨十分光潔,背面中心還有一高鼻紐以便攜帶,周圍是虎、鳥花紋,圖1是它的鏡背及剖面圖。鏡的利用為光的反射的研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使中國古代對光的反射現象和成像規律有較早的認識。這方面的記載也較多。關於平面鏡反射成像,《墨經》中記載:「景迎日,說在轉」。說明人像投在迎向太陽的一邊,是因為日光經過鏡子的反射而轉變了方向。這是對光的反射現象的一種客觀描寫。關於平面鏡組合成像,《莊子·天下篇》中記載:「鑒以鑒影,而鑒以有影,兩鑒相鑒重影無窮」。生動地描寫了光線在兩鏡之間彼此往復反射,形成許許多多像的情景。《淮南萬畢術》記載:「取大鏡高懸,置水盆於其下,則見四鄰矣」。其原理和現代的潛望鏡很類似。對凸面鏡成像的規律,在《墨經》中有所敘述:「鑒團,景一,說在刑之大」。經說中進一步解釋說:「鑒,鑒者近,則所鑒大,景亦大,其遠,所鑒小,景亦小,而必正」。它說明了凸面鏡只成一種像,物體總成一種縮小而正立的像,對凸面鏡成像規律作了細致描寫。關於凹面鏡,《墨經》記載:「鑒窪,景一小而易,一大而正,說在中之外、內」。說明當時已認識到凹面鏡有一個「中」(指焦點和球心之間)。物在「中」之外,得到比物體小而倒立的像,物在「中」之內,得到的是比物體大而正立的像,這種觀察是細致而周密的。《淮南子·天文訓》記載:「陽燧見日則燃而為火'。這說明中國古代已認識到凹面鏡對光線有聚作用。《夢溪筆談》中也有記載:「陽燧,面窪,以一指迫而照之則正,漸遠則無所見,過此遂倒」。此處不僅述了凹面鏡成像的規律,還提出了測凹面鏡的焦距的一種粗略方法,發現成正像和倒像之間有個分界點。《夢溪筆談》又說:「陽燧面窪,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內,離鏡一、二寸,光聚為一點,大如麻菽,著物則火發,此則腰鼓最細處也」。作者(沈括)把聚光點形容如芝麻和豆粒那麼之小,又把它稱作「礙」,用「腰鼓最細處」形容地比喻光束的會聚,十分貼切。
4、對大氣光學現象的探討 大氣光學現象是中國古代光學最有成效的領域之一,早在周代由於占卜的需要,已建立了官方的觀測機構,雖然他們的工作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但是對暈、虹、海市蜃樓、北極光等大氣光學現象的觀測與記載是長期、系統而又深入細致的,世所罕見。《周禮》中記載有「十煇」,指的是括「霾」和「虹」等在內的十種大氣光學現象。到唐代對它的認識更加細致、深入。《晉書·天文志》中明確指出:「日旁有氣,圓而周布,內赤外青,名日暈」。此處不僅為暈下了定義,而且把暈按其形態冠以各種形象的名稱,如將太陽上的一小段暈弧叫做「冠」;太陽左右側內向的暈弧叫做「抱」等等。另外在《魏書·天象志》中對暈也有記載。除此以外,在宋朝以後的許多地方誌中也記載有大氣光象,還出現了關於大氣光象的專著及圖譜,其中《天象災瑞圖解》一直流傳至今。殷商時期,就出現了有關虹的象形文字,對虹的形狀和出現的季節、方位不少書有所記載,如《禮記·月令》指出:「季春之月……虹始見」,「孟冬之月……虹藏不見」。東漢蔡邕(132~192)在《明堂月令》中寫道:「虹見有青赤之色,常依陰雲而晝見於日沖。無雲不見,太陽亦不見,見輒與日相互,率以日西,見於東方……?這些記載雖然是很粗淺的,經驗性的,但它卻是關於虹的確鑿記錄。魏、晉以後,對虹的本質和它的成因逐漸有所探討,南朝江淹說自己對虹「迫而察之」,斷定是因為「雨日陰陽之氣」而成。唐初已認識到虹的成因,」若雲薄漏日,日照雨滴則虹生」,明確指出「日照」和「雨滴」是產生虹的條件。後來,張志和在《玄真子·濤之靈》中明確指出:「背日噴乎水,成虹霓之狀'。第一次用實驗方法得出人工造虹,到南宋時,蔡在《毛詩名物解》中,對這一種更有發展:「今以水噴日,自側視之則暈為虹」。不僅重復了《玄真了》中的實驗方法,而且更進一步指出了觀察者所在的位置。在國外對虹的成因作出解釋的是在13世紀,因此我們對虹成因的正確描述比西方早約600年。
關於海市蜃樓,中國古代也早有記載,如《史記·天官書》:「蜃氣象樓台」。《漢書·天文志》:「海旁蜃氣樓台」。《晉書·天文志》:「凡海旁蜃氣象樓台,廣野氣成宮闕,北夷之氣如牛羊群畜穹廬,南夷之氣類舟船幡旗」。這是對海市蜃樓的如實描寫,但當時並不了解其成因和機理。到宋朝蘇軾對它才有較正確的認識,他在《登州海市》中說:「東方雲海空復空,群山出沒月明中,盪搖浮進生萬象,豈有貝闕藏珠宮」。此處明確地表示海市蜃樓都是幻景,蜃氣並不能成宮殿的思想。到明、清之際,陳霆、方以智等人對海市蜃樓作了進一步探討,陳霆認為海市蜃樓的成因是:「為陽焰和地氣蒸郁,偶爾變幻'。方以智認為「海市或以為蜃氣,「非也」。張瑤星認為蓬萊島上的蜃景是附近廟島群島所成的幻景,後來揭暄和游藝畫了一幅如圖2所示的「山城海市蜃氣樓台圖」,圖上右方是左方樓台的倒影。文中記載了登州(即蓬菜)海市,並說:「昔曾見海市中城樓,外植一管,乃本府東關所植者。因語以濕氣為陽蒸出水上,豎則對映,橫則反映,氣盛則明,氣微則隱,氣移則物形漸改耳,在山為山城,在海為海市,言蜃氣,非也。」這一氣「氣映」說是對當時海市蜃樓知識的珍貴總結。極光是一種瞬息變幻、絢麗多彩的大氣光象,中國處在北半球,故觀察到的只能是北極光。早在二千年前,中國就對北極光人加以觀察,並有所記載,《竹書紀年》中記載:「周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貫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此文雖如實地記錄了北極光出現的時間、方位和顏色,但把王南巡不返(卒於江上)聯系起來,說明當時對北極光還沒有正確的認識。對北極光的形狀、顏色不少書都有詳細的描述,並繪有彩色極光圖,這些都是研究北極光的極好史料。
5、關於成影現象的認識 日常生活中,在光線照射下,影隨時隨處可以見到,它引起人們的注意,並探究其形成的規律。立竿見影是中國古代最早被注意的問題,後來用此方法測影定向,並應用於確定墓穴和建築物的方位上。這套方法在周代已發展很精密,據《考工記》記載,當時有「土方氏」使用圭表,「典瑞氏」管理土圭,「匠人」則使用土圭辨定方位進行建築,並指出在測表影之先,要使地面保持水平,使表竿保持垂直,這說明當時已認識到投影的長度和光源位置有關,而且也和物體的斜度有關。《墨經》中對成影的討論更加深入,通過實驗明確指出:表稈在地面上投影的粗細長短,是隨木離光源的遠近、木的傾斜度以及光源的大小變化而變化的規律。
中國古代對光的認識除以上所述外,還有其他一些方面,如折射現象;天然晶體的色散;明清時期,光學從西方傳入後,還有了光學儀器的製作等等,但這些認識是零散的,定性的,絕大多數都只停留在對光學現象的描寫和記載上。值得提出的是宋末元初的趙友欽(13世紀中葉至14世紀初葉),在《革象新書》的「小罅光景」中,描寫了一個大型光學實驗,在地面下挖了兩個圓阱,圓阱上可加放中心開有大小、形狀不同孔的圓板蓋。通過它可進行只有一個條件不同的對比實驗,對小孔(大小和形狀)、光源(形狀和強度)、像(形狀和亮度)、物距、像距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將兩塊圓板上各插1000多支蠟燭,放在阱底或桌面上作為該實驗的光源。通過實驗確認了光直線進行的性質,定性地顯示了像的明亮程度與光源強度之間的關系,並涉及光的照度和成像理論。他所採用的大型實驗方法很有特色,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規模最大的實驗。還有值得提出的元代郭守敬(1231~1316)曾巧妙地利用針孔取像器〔「景(影)符」〕解決了歷來圭表讀數不準的問題。一般圭表因太陽上下邊沿投影在影端生成半影,因此讀數比較模糊。正如《元史卷48》所說:「表短,……所謂分、秒、太、少、半之數,末易分別……表長,……影虛而談,難得實影」。郭守敬在建河南登封觀星台時除用水平溝使圭面保持水平外,在表上加一橫梁,在圭上加一可移動的「景符」)即在約寬2寸和斜銅時上扎一針孔,以「楮(即斜)竿」調其傾度以迎晶光。這樣,太陽針孔像「僅如米許,隱然見橫梁於其中」,細如發絲,誤差可達0.1毫米。郭守敬的觀測結果之精確令拉普拉斯為驚之嘆。郭守敬的改進是在實際測量、反復試驗中創造,並且帶有定量意義,可惜這種創造只是鳳毛麟角,很少有人繼承下來。
西方光學萌芽及發展
從墨翟開始後的兩千多年的漫長歲月構成了光學發展的萌芽時期,在此期間光學發展比較緩慢。羅馬帝國的滅亡(公元475年)大體上標志著黑暗時代的開始,在此之後,歐洲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科學發展緩慢,光學亦是如此。除了對光的直線傳播、反射和折射等現象的觀察和實驗外,在生產和社會需要的推動下,在光的反射和透鏡的應用方面,逐漸有了些成果。克萊門德(Clemomedes)和托勒密(C.Ptolemy,90--168)研究了光的折射現象,最先測定了光通過兩證介質免時代入射角和折射角。羅馬哲學家塞涅卡(Seneca,前3--65)指出充滿水的玻璃泡具有強大功能。從阿拉伯的巴斯拉來到埃及的學者阿爾哈雷(Alhazen,965--1038)反對歐幾里德和托勒密關於眼鏡發出光線才能看到物體的學說,認為光線來自所觀察的物體,並且光是以球面形式從光源發出的;反射和入射線共面且入射面垂直與界面,他研究了球面鏡與拋物面鏡,並詳細描述了人眼的構造;她首先發明了凸透鏡,並對凸透鏡進行了實驗研究,所得的結果接近於近代關於凸透鏡的理論。培根(R.Bacon,1214--1294)提出透鏡校正視力和採用透鏡組構成望遠鏡的可能性,並描述了透鏡焦點的位置。阿瑪蒂(Armati)發明了眼鏡。波特(G.B.D.Porta,1535--1615)研究了成像暗箱,並在1589年的論文《自然的魔法》中討論了復合面鏡以及凸透鏡和凸透鏡組的組合。綜上所述,到15世紀末和16世紀初,凹面鏡、凸面鏡、眼鏡、透鏡以及暗箱和幻燈等光學元件已相繼出現。

『陸』 顯微鏡的來歷及發展史

最早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期在荷蘭製造出來的。發明者是亞斯·詹森,荷蘭眼鏡商內,或者另一位荷容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他們用兩片透鏡製作了簡易的顯微鏡,但並沒有用這些儀器做過任何重要的觀察。

後來有兩個人開始在科學上使用顯微鏡。第一個是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他通過顯微鏡觀察到一種昆蟲後,第一次對它的復眼進行了描述。第二個是荷蘭亞麻織品商人列文虎克(1632年-1723年),他自己學會了磨製透鏡。他第一次描述了許多肉眼所看不見的微小植物和動物。

1931年,恩斯特·魯斯卡通過研製電子顯微鏡,使生物學發生了一場革命。這使得科學家能觀察到像百萬分之一毫米那樣小的物體。1986年他被授予諾貝爾獎。

(6)簡述光學發展的歷史擴展閱讀:

顯微鏡是人類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物之一。在它發明出來之前,人類關於周圍世界的觀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鏡幫助肉眼所看到的東西。

顯微鏡把一個全新的世界展現在人類的視野里,人們第一次看到了數以百計的「新的」微小動物和植物,以及從人體到植物纖維等各種東西的內部構造。顯微鏡還有助於科學家發現新物種,有助於醫生治療疾病。

『柒』 光學天文學的發展歷史

公元前129年,喜帕恰斯編制星表時,將肉眼能見的星分為六個亮度等級。這就是利用人眼作為輻射接受器,粗略地進行光度測量的結果。這種觀測方法屬於光學天文學的范疇。
1609年伽利略使用望遠鏡觀測天體,發揮瞭望遠鏡的增大光通量密度和放大視角的作用,開創了現代光學天文學。他不僅繪制了月面圖,觀測到金星的盈虧,還看到了太陽黑子並判明銀河是恆星組成的。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光學望遠鏡精密度越來越高,口徑越來越大,從而不斷發現新天體和觀測到新天象。由於三種物理方法(分光學、光度學、照相術)應用於天文學領域,逐步奠定了太陽物理學、恆星物理學等天體物理學分支學科的基礎。自從基爾霍夫說明了吸收線的產生原因以後,分光學在天體觀測中起著極重要的作用。通過觀測和研究,人們不但能測定天體的溫度、密度、壓強等物理特性,而且能得到天體化學成分的數據。近代天文學的各分支,特別是理論天體物理學,在理論物理的影響下,發展得更加迅速。太陽色球的單色光觀測研究,太陽黑子磁場的發現,造父變星周光關系的發現,赫羅圖的建立,星際消光的證明,星系是由恆星和星際物質組成的證明,星系的譜線紅移以及銀河系自轉、恆星自轉、星協、星鏈以至天王星光環的發現,都是光學天文學的重大成就。近幾十年來射電天文學的興起,紅外天文學的復興,以及紫外天文學、X射線天文學、γ射線天文學的誕生,使現代天體物理學進入自然科學的前沿陣地。但是,光學天文學與上述各分支學科相互配合,仍然不斷作出貢獻,促進有關學科向前發展。

『捌』 量子光學的發展歷程

眾所周知,光的量子學說最初由A.Einstein於1905年在研究光電效應現象時提出來的[註:光電效應現象包括外光電效應、內光電效應和光電效應的逆效應等等,愛因斯坦本人則是因為研究外光電效應現象並從理論上對其做出了正確的量子解釋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是量子光學發展史中的第一個重大轉折性歷史事件,同時又是量子光學發展史上的第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盡管愛因斯坦終生對科學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例如,他曾建立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等等),但他本人卻只獲得這唯一的一次諾貝爾物理學獎]。
光量子學說的提出,成功的解釋光電效應現象的實驗結果,促進光電檢測理論、光電檢測技術與光電檢測器件等學科領域的飛速發展;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愛因斯坦為光電檢測理論之父。不僅如此,光量子學說提出最終導致了量子光學的建立,因此說它是量子光學發展的源頭和起點;從這個意義上說,愛因斯坦為量子光學的先驅和創始人。尤為重要的是,愛因斯坦在其光量子學說中所提出有關光量子這一概念,幾經發展形成了光子這一概念,最終導致光子學理論建立,並由此帶動光子技術、光子工程與光子產業的迅猛發展;可見,光量子學說為光子學、光子技術、光子工程和光子產業的發端;因此,愛因斯坦是光子學、光子技術、光子工程與光子產業的先導。除此而外,愛因斯坦在研究二能級系統的黑體輻射問題時曾提出受激輻射、受激吸收與自發輻射這三個概念,並形式的引入愛因斯坦受激輻射系數、受激吸收系數與自發輻射系數這三個系數等等;特別是受激輻射這一概念提出,最終導致激光器的發明、激光的出現與激光理論的誕生,直至形成當今的激光技術、激光工程與激光產業;因此愛因斯坦是當之無愧的激光之父和激光理論的先驅。 從1906年到1959年這50多年時間內,有關光量子理論的研究工作雖然也曾取得過許多重要成就,其總體發展而言,仍然比較緩慢的。其最明顯特徵就是光的量子理論尚未形成完整理論體系。
諾貝爾物理學獎
自1960年國際上誕生第一台紅寶石激光器以來,有關這一領域的科學研究工作進入到了空前活躍的快速發展時期。由此,直接導致量子光學的誕生與發展[註:是量子光學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轉折,為量子光學的快速發展提供重要的實驗技術保障;同時,激光器發明者們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是量子光學發展史上第2個諾貝爾物理學獎。應當強調指出的是,激光器本身屬於量子器件,而絕不是經典器件!激光器的行為並不完全遵守經典物理學的理論規則。 真正將量子光學的理論研究工作引上正軌並推向深入的,是E.T.Jaynes和F.W.Cummings兩人。1963年,E.T.Jaynes和F.W.Cummings兩人提出了表徵單模光場與單個理想二能級原子單光子相互作用的Jaynes—Cummings模型(以下簡稱標准J-C模型),這標志著量子光學的正式誕生。此後,人們圍繞著標准J-C模型及其各種推廣形式做了大量的而且是富有成效的理論與實驗研究工作。
第一個高潮
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和深化,隨著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和研究范圍的拓展,以及隨著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更新與改進,今天的量子光學領域已經出現了一系列全新的、重大突破性進展。特別是在1997年,S.Chu,C.C.Tannoudji和W.D.Phillips等人因研究原子的激光冷卻與捕獲而分獲1997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從而將量子光學領域的研究工作推向了第一個高潮(註:這是量子光學發展史上的第3個諾貝爾物理學獎)。
第二個高潮
1997年以後,量子光學領域又出現了許多新的發展跡象。特別是,在2001年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01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對實現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而做出傑出貢獻的3位科學家,從而將量子光學領域的研究工作推向了第二個新的高潮(註:這是量子光學發展史上的第4個諾貝爾物理學獎)。
第三個高潮
到了2005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再次決定將2005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對光學相干態和光譜學研究做出傑出貢獻的3位科學家。其中,發現光學相干態(即Glouber相干態)、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建立起光場相乾性的全量子理論的美國科學家Glouber他一個人獲得了本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的50%,而另外的兩位科學家則共享本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的另外的50%。這足以說明量子光學研究的重要性、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及國際科學界對量子光學學科的重視程度;試想一下,在短短的8年時間內,竟然給量子光學學科授了3次諾貝爾物理學獎!從而,將量子光學領域的研究工作推向了第三個新的高潮(註:這是量子光學發展史上的第5個諾貝爾物理學獎)。
要對量子光學領域已往的輝煌成就進行總結回顧,並對當前量子光學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以及21世紀量子光學領域的發展趨勢和發展方向進行分析與展望,以使人們在今後新的探索中能夠受到新的啟發,並力爭在21世紀初期取得更大的突破。 從1906年到1959年的這50多年時間內,有關光的量子理論的研究工作雖然也曾取得過許多重要成就,但就其總體發展而言,仍然是比較緩慢的。其最明顯特徵就是光的量子理論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
自1960年國際上誕生第一台紅寶石激光器以來,有關這一領域的科學研究工作進入到了空前活躍的快速發展時期。由此,直接導致了量子光學的誕生與發展[註:這是量子光學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轉折,為量子光學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驗技術保障;同時,激光器的發明者們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是量子光學發展史上的第2個諾貝爾物理學獎。激光器本身屬於量子器件,激光器的行為並不完全遵守經典物理學的理論規則。
更大突破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對量子光學領域已往的輝煌成就進行總結回顧,並對量子光學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以及21世紀量子光學領域的發展趨勢和發展方向進行分析與展望,以使人們在新的探索中能夠受到新的啟發,並力爭在21世紀初期取得更大的突破。

『玖』 光學發展簡史的幾何光學時期

這一時期可以稱為光學發展史上的轉折點。在這個時期建立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奠定了幾何光學的基礎。同時為了提高人眼的觀察能力,人們發明了光學儀器,第一架望遠鏡的誕生促進了天文學和航海事業的發展,顯微鏡的發明給生物學的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
荷蘭的李普塞在1608年發明了第一架望遠鏡。開普勒於1611年發表了他的著作《折光學》,提出照度定律,還設計了幾種新型的望遠鏡,他還發現當光以小角度入射到界面時,入射角和折射角近似地成正比關系。折射定律的精確公式則是斯涅耳和笛卡兒提出的。1621年斯涅耳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入射角的餘割和折射角的餘割之比是常數,而笛卡兒約在1630年在《折光學》中給出了用正弦函數表述的折射定律。接著費馬在1657年首先指出光在介質中傳播時所走路程取極值的原理,並根據這個原理推出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綜上所述,到十七世紀中葉,基本上已經奠定了幾何光學的基礎。
關於光的本性的概念,是以光的直線傳播觀念為基礎的,但從十七世紀開始,就發現有與光的直線傳播不完全符合的事實。義大利人格里馬第首先觀察到光的衍射現象,接著,胡克也觀察到衍射現象,並且和波意耳獨立地研究了薄膜所產生的彩色干涉條紋,這些都是光的波動理論的萌芽。
十七世紀下半葉,牛頓和惠更斯等把光的研究引向進一步歲展的道路。1672年牛頓完成了著名的三棱鏡色散試驗,並發現了牛頓圈(但最早發現牛頓圈的卻是胡克)。在發現這些現象的同時,牛頓於公元1704年出版的《光學》,提出了光是微粒流的理論,他認為這些微粒從光源飛出來。在真空或均勻物質內由於慣性而作勻速直線運動,並以此觀點解釋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然而在解釋牛頓圈時,卻遇到了困難。同時,這種微粒流的假設也難以說明光在繞過障礙物之後所發生的衍射現象。 惠更斯反對光的微粒說,1678年他在《論光》一書中從聲和光的某些現象的相似性出發,認為光是在「以太」中傳播的波.所謂「以太」則是一種假想的彈性媒質,充滿於整個宇宙空間,光的傳播取決於「以太」的彈性和密度.運用他的波動理論中的次波原理,惠更斯不僅成功地解釋了反射和折射定律,還解釋了方解石的雙折射現象.但惠更斯沒有把波動過程的特性給予足夠的說明,他沒有指出光現象的周期性,他沒有提到波長的概念.他的次波包絡面成為新的波面的理論,沒有考慮到它們是由波動按一定的位相疊加造成的.歸根到底仍舊擺脫不了幾何光學的觀念,因此不能由此說明光的干涉和衍射等有關光的波動本性的現象.與此相反,堅持微粒說的牛頓卻從他發現的牛頓圈的現象中確定光是周期性的.
綜上所述,這一時期中,在以牛頓為代表的微粒說占統治地位的同時,由於相繼發現了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光的被動現象,以惠更斯為代表的波動說也初步提出來了,因而這個時期也可以說是幾何光學向波動光學過渡的時期,是人們對光的認識逐步深化的時期.

閱讀全文

與簡述光學發展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