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中國歷史文化地理的主要特徵

中國歷史文化地理的主要特徵

發布時間:2021-02-27 14:52:44

1. 中國人文地理環境特徵是什麼

人文地理學簡介

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

「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一、人文地理學發展簡史

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經歷了知識積累、學科形成和理論演變、學科分化,以及理論和方法的革新等過程。按其發展順序,可分為古代、近代、現代三個階段。

古代階段是人文地理知識的積累時期,以片斷記述為主,出現了各種關於人地關系的論述。

在中國古籍中,載有許多關於人地關系的論述,其中既有《禮記·王制》篇中「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這種帶有地理環境決定論的思想;又有《孟子·公孫丑下》中主張「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定勝天的思想;也有東漢時期王充的《論衡·明雩》篇中「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隨行而應人」的主張人、地各有規律,反對人地關系絕對化的思想。不過中國古代並沒有產生系統表述人地關系思想的人文地理著作來。

在西方,地理學一直是把地球作為人類的家鄉來研究,古希臘、羅馬學者如希羅多德、斯特拉波等,都在其著作中對各地的人文地理現象作過論述。中世紀的西歐形成一些相互隔離、閉關自守的君主制國家,經濟、文化處於衰落狀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相應處於停滯狀態。與此同時,阿拉伯國家的地理學獲得較大發展,伊德里西等學者在著作中記述了不少人文地理現象。

15~17世紀,歐洲航海者開辟新航線以及「發現」新大陸後,歐洲各國陸續出版了各種地理著作,其中有不少篇幅是關於世界各地人文地理的描述,大多偏重於種族、聚落等方面的研究,對於人文地理學的發展起到巨大促進作用。

在19世紀里,地理學開始形成自然和人文兩大分支,近代科學地理學的奠基人洪堡德和李特爾,分別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創立了早期理論。從此,人文地理學出現一系列理論,各分支學科陸續建立並形成了體系。

人文地理學的理論的形成和演變是從李特爾用經驗法和比較法,研究世界各地區各種地理現象的因果關系開始的。李德爾在他的《地理學-地理對人類素質和歷史的關系》一書中,探討了自然現象與人文現象的相互關系,把自然作為人文的基本原因,強調自然界對人類歷史的影響。在他去世後,人地關系理論在各國有不同的發展。

德國地理學家拉采爾在1882年和1891年出版的《人類地理學》-書中,論述了人類作為環境的產物,其活動、發展和分布受到環境的嚴格限制。以後他的學生美國地理學者森普爾和亨廷頓等人更加強調地理環境對人類文明的決定性作用,他們的觀點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形成系統的環境決定論。

幾乎與此同時,法國的地理學家維達爾·白蘭士提出了另一種人地關系論,後人稱之為可能論或或然論。他認為地理學的任務是闡述自然條件與人文條件在空間上的相互關系,自然環境提供一定范圍的可能性,而人類在創造居住地時,按照自己的需要、願望和能力來利用這種可能性。他的這一觀點在其學生白呂納1910年發表的《人地學原理》一書中得到進一步發揮,白呂納認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無定的,兩者之間的關系常隨時代而變化。維達爾·白蘭士和白呂納等人的觀點對法國地理學影響很深,從而形成法國學派。

英國利物浦大學的羅士培教授受法國學派的影響,1920年創用了「調節」一詞,創立「適應論」。他認為調節包含兩重含義,即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限制,以及人類社會對環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羅士培認為人文地理學研究人-地之間雙向的相互關系,主要探討人類社會活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美國地理學家巴羅斯1923年發表「人類生態學」一文,提出生態調節論。他主張人文地理學是研究人類的生態的觀點,在人地關系中人是中心論題,其他現象只是當它們涉及人及其對它們的反應時,才有必要說明。他還認為歷史學研究人類在時間上的關系,地理學則應側重於分析人類在空間上的關系。

20世紀初,德國學者施呂特爾提出文化景觀的概念,認為探討原始景觀轉變為文化景觀的過程是地理學的主要任務。以後美國地理學家索爾又提出,人類按其文化的標准,對天然環境的自然現象和生物現象施加影響,將它們改變為文化景觀。

隨著人文地理學的理論發展,研究內容和范圍也不斷擴大,人文地理學同自然地理學-樣開始分化,陸續出現了一些分支學科,並形成人文地理學的學科體系。人種地理學、人口地理學、聚落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商業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工業地理學、農業地理學、交通運輸地理學等,都是在此階段形成並發展的。

二、人文地理學學科及研究方法的演變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歐洲許多的大學地理課是由歷史學者講授的,他們十分強調地理學研究,特別是人文地理學的研究與歷史學關系密切,而且歷史地理學的研究也長期囿於歷史人文地理的內容,因此歷史地理學曾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的學者達比等自20世紀30年代以後,開始研究歷史自然地理,使歷史地理學不僅研究歷史時期人文地理現象的變化,也研究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現象的變遷,從而成為地理學的一門獨立分支。

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文地理學在理論、方法以及研究內容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人地關系理論方面,已由過去的環境決定論、可能論以及適應論轉變為和諧論。在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發展的影響下,分析並和諧人與環境的關系已成為人文地理學的新課題。

在觀察和分析方法方面,數學方法的出現極大的促進了人文地理學的發展。1965年,美國華盛頓大學地理系教授加里森開設研究班,用數學統計方法培養了一批地理學者。其中的英國學者喬利和哈格特在1960年以後把數量方法引進劍橋大學和布里斯託大學地理系,使得這種革新很快在各國地理學者中傳播開來,對地理現象分布差異的表述開始從定性向定量階段發展。

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使地理學者能夠處理多種變數的復雜計算,對一些空間規律的研究採用新的統計方法和技術手段,進行精確的度量,並用數字形式表達人地關系,說明區域差異及其變化。

自20世紀50年代系統論創立以後,美國地理學家阿克曼於1966年提出:地理學者應當探索許多各自不同,但又相互依賴的變數的一種系統的概念,從時空角度處理人與環境的系統。60年代開始,不少學者已在研究生態系統、政治系統、經濟系統、社會系統以及地域系統方面作出貢獻。定量計算和系統論思想的引進,使地理學開始採用模型來表述所研究的地理現象。

60年代行為科學興起後,出現了行為地理的研究。70年代,行為研究在地理學中十分盛行,通過研究不同人類社會集團、階層、階級對不同環境的反應和行為決策這一過程,使地理學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決策可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旅遊業蓬勃發展,旅遊收入對於國民經濟收入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使得旅遊地理學發展很快,成為人文地理學的一個新分支。人類以各種不同的社會集團的形式存在,各集團的不同文化既是社會環境的組成部分,又是人們行為制約的因素。因此,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研究空間中的社會現象和文化差異的社會文化地理學重要性日益提高。同時,許多國家重建城市的需要,新的城市迅速增加、城市規模日益擴大的趨勢,促使城市化進程加快,使城市地理學在人文地理學中逐漸居於重要的地位。

傳統的人文地理學以小區域研究、經濟區劃和文化景觀類型為其主要論題,現在則轉向分析解決現實社會問題為主,涉及國土整治、環境保護、貧窮和飢餓、種族歧視、資源合理利用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等問題。20世紀中期以來,人文地理學開始面向社會問題,從而在研究中打破各分支學科人為界線,出現新的綜合。

三、人文地理學的基本內容

人文地理學經過長期發展已形成一個較完整的學科體系。一般可以分為綜合理論部分、通論部分(部門人文地理學)和專論部分(區域人文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綜合理論部分主要指對人地關系理論的研究。人文地理學通論部分可分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三個方面,也有一些學者將其分為社會文化和經濟兩個方面。人文地理學專論部分則包括對各種地區人文要素的區域地理研究。

經濟地理學是以闡釋人類生產和生活資料的生產、流通和消費分配等人類經濟活動的地域分布和空間組織為主要任務。近代地理大發現以後,人類的商業活動空前繁榮,從而產生了經濟地理學的前身——商業地理學。

傳統的經濟地理學關心各種資源、生產及商業的分布同自然環境的關系,以生產布局、區位分析為研究的核心。其中區位論和中心地學說曾對地理學和其他學科的發展起到過重要作用。

現代經濟地理學的研究開始注意社會結構、政府決策以及人們的行為決策對經濟布局的影響,出現了國土經濟學,重視國土整治問題。有些學者認為旅遊地理學研究所涉及的旅遊屬於經濟活動范疇,因此旅遊地理學也是經濟地理學的組成部分之一。

政治地理學是通過研究國民與領土的關系來分析政治現象的地域體系,並分析以政治、軍事、經濟和宗教為背景的各種國家集團對世界和地區所起的作用。

1897年出版的拉采爾的《政治地理學》,將國家當作附著於地球上的有機物,並提出「生存空間」的概念。以後,麥金德於1904年提出陸心說。由於他們及其他學者的努力,政治地理學成為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分支。

20世紀30年代,豪斯霍弗把地緣政治學引入為德國納粹的侵略政策服務的歧途,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政治地理學的發展受到影響。現代分析技術及模式的應用,使地理學者得以制定各類各級政治區域的效率和效果,並開始研究政治行為和政府決策的地理背景。例如,參與對國土整治的決策、首都的定位、大都市區的結構、國家公園的設置、選票地域分布模型以及領海界線和沿海捕魚權等課題的研究。

很早以來,地理學的著作中已注意到種族和民族的分布,以及自然環境對人類的影響。拉采爾的人文地理學代表著作即以「人類地理學」命名。在維達爾·白蘭士和白呂納的人文地理學著作中,也都包含種族和民族地理的內容。不過,現在人種地理學和民族地理雖然仍是介於人種學、民族學和地理學之間的邊緣學科,但研究者則多為人種學和民族學者。

各地的人口數量、分布和遷移是重要的地理現象,人文地理學者十分關注。維達爾·白蘭士的《人文地理學原理》第一章即論述了人類在地球上的分布、密度以及各洲的人口狀況。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鮑曼分析了中歐的人口地域分異現象,瑞典地理學家德·耶爾深入研究瑞典人口分布並制出人口分布圖。從此,人口地理學成為人文地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

社會地理學分析空間中的社會現象,研究各種社會類型的區域分布並分析比較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在探討人地關繫上強調社會因素對地區文化景觀、生活方式的影響。研究內容包括人口、聚落、民族、宗教、語言行為和感應等方面的地理問題,並致力於解決社會問題。

文化地理學則從人類文化的空間組合的角度,解釋各種文化要素如何使不同地區具有各種區域特徵,研究對象和內容與社會地理學有許多相同之處。但前者主旨是研究人類不同社會集團的地域特徵及其與環境的關系,後者則是研究人類創造的文化地域。有些學者將社會地理學和文化地理學的內容合稱為社會文化地理學。

人文現象的分布、擴散和變化雖然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但是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會生產方式和社會經濟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學可以說是地理學中的一門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特點既有綜合性、地域性和動態性等地理學各分支學科所共有的特徵,又有以人文現象作為研究主體的特徵;其研究對象雖與社會科學有相同之處,但其注重地域分布特徵及人文現象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又不同於社會科學,從而形成其特有的理論和方法,成為一門跨學科的邊緣性科學。

作為地理學中一門接近人文或社會科學的學科,人文地理學在研究方法上既採用地理學中傳統的方法(如實地調查、運用地圖等)和現代方法(如航空像片、衛星像片、地理模型等),也引進大量的社會科學方法(如抽樣調查、定量技術、心理學和行為學等研究方法)。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空間分布以及兩者間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人文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學是相互密切聯系的兩大組成部分。因此,人文地理學的發展對於地理學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學同經濟學、人口學、政治學以及環境科學、生態學、區域科學、行為科學結合,可以為解決世界性的資源短缺、人口危機、自然災害、環境污染和生態平衡以及城市問題等做出貢獻,尤其是對於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規劃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人文地理學仍是許多分支學科鬆散組合的一門學科,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發展。此外,有關人地關系的理論探討,數量統計方法和模型、系統的運用,行為科學的引進,以及對社會實際問題的研究,也尚處於初始階段。

盡管人文地理學仍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但在現代社會發展中,人類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質)和科學技術的作用日益顯著,使得地理學人文化的趨勢加強。人文地理學地位的提高,將使地理學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2. 中國歷史地理環境有哪些基本特徵

中國歷史地理環境的基本特徵
1 、中國歷史地理環境的基本特徵包括版:疆域、政區、權民族、人口、地形、地貌、氣候等.
2 、中國歷史上只有月氏族的主體在公元前2 世紀遷到中亞了,其他各民族都沒有完全離開過中國.
3 、從境外遷入中國的民族是朝鮮族、俄羅斯族、塔塔爾族.
4 、中國歷史上,除漢族以外,匈奴、鮮卑、羯、氐、羌、契丹、女真、蒙古、滿族都曾經建立過統治中原地區的政權,其中蒙古、滿族還統治過整個中國.
5 、商和西周時期實行分封制,從上到下「分土而治」.秦以後,郡縣制基本上推行到了全國.
6 、元朝的中央政府稱為尚書省.
7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形成地形上的三級台階,慣稱為三大階梯.
8 、我國最低的內陸盆地是吐魯蕃盤地.
9 、中國疆域的基礎是在乾隆年間最終確定的.
10、中國的氣候有三個特點:一是季風氣候明顯;二是大陸性氣候強;三是氣候類型多種多樣.

3. 中國歷史文化形成的主要地理環境特點是什麼

A對,「文」來與「化」並自聯使用,較早見之於戰國末年儒生編輯的《易·賁卦·象傳》:(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B錯,狹義文化在邏輯上從屬於廣義文化,與後者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12、ABC 錢穆和梁啟超都是近代史上影響力巨大的文化名人,對於民族文化深入的研究和同情地理解,使他始終站在維護中國傳統文化的陣營,錢鍾書是中國文學研究家,在文學研究和文學創作方面的卓越成就。
13、AB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多元化的。傳統中國社會,儒、道、佛等多種派系並存,這就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匯集百川優勢、兼容八方智慧的顯著特點。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各民族在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上存在很大的差異。 c錯;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中華文明是唯一延續時間最長、未曾中斷的文化系統。中華民族自夏代進入文明社會,歷經各朝代,傳統文化代代相傳,經久不衰,這都展現了它所具有的頑強生命力和應變能力,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d錯。
10、ABCDE

4. 中國歷史地理環境有哪些基本特點

中國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地理生態環境,是指中國進入文明社會以來的整個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即歷史地理環境。地理環境包括兩個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一般說來,自然地理環境,如氣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陸分布等,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較緩慢,有時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為人們所覺察。但在某些階段和某些局部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也可能發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劇烈,造成巨大的影響。人文地理環境,如疆域、政區、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農業、牧業等方面,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發展變化的速度要快得多。當然,這兩方面的是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開的。

1、疆域、政區
自秦至清的疆域范圍,以鴉片戰爭前的清疆域為極盛。秦漢實行郡縣制,唐朝逐漸演變為道-州-縣三級制,宋朝主要為路-州-縣三級制,元朝實行行省制,明清沿襲,基本形式為省-府-縣。

2、民族、人口
中國歷來是多民族國家,各族共同締造中國,中國領土也由各民族共同開拓和鞏固。公元初已有6000多萬人口,幾經起落,至19世紀中葉達4.3億。人口分布極不均衡,遷移頻繁,移民眾多。

3、地形、地貌
一些湖泊消失,或發生巨大變化;水道、水系的變遷,如黃河改道,海河水系形成;海陸變遷,一些沿海地區陸續成陸,另一些地區又淪入大海;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地貌破碎;沙漠擴大或范圍變動等。

4、氣候
溫度變遷,有過多次反復,由寒轉暖,又由暖轉寒;濕潤狀況的變遷,由濕潤而逐漸乾燥,旱情增加。

5. 中國歷史文化形成的主要地理環境特點,表述不正確的是

你要先把備選答案給出來吧?

6.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特徵有哪些

中國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不同的文化形態來表示的各種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6)中國歷史文化地理的主要特徵擴展閱讀:

在中國,「文化」一詞,古已有之。「文」的本義,系指各色交錯的紋理,有文飾、文章之義。《說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文。」其引申為包括語言文字在內的各種象徵符號,以及文物典章、禮儀制度等等。「化」本義為變易、生成、造化,所謂「萬物化生」,其引申義則為改造、教化、培育等。」

中國古代的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屬於精神文明範疇,往往與「武力」、「武功」、「野蠻」相對應,它本身包含著一種正面的理想主義色彩,體現了治國方略中「陰」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內容,又有倫理意義。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將此詞作為一個動詞在使用,是一種治理社會的方法和主張,它既與武力征服相對立,但又與之相聯系,相輔相成,所謂「先禮後兵」,文治武功。有些還包括小吃,風俗等傳統文化。

7. 中國歷史地理環境有哪些基本特點

地理環境基本特點

地形,西高東低有3級階梯,山脈大多呈東西走向,

第一內階梯有柴達木盆容地,第二階梯有塔里木盆地准格爾盆地四川盆地,第三級階梯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地理環境造成的氣候特點:

(1)氣溫,南北溫差大,越往北氣溫越低。

(2 )降水,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3)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齊全,人均資源佔有量少。

8. 中國歷史文化的特點有哪些

中國文化的特徵

任何一種文化類型的產生,都離不開特定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歷史條件。這就是特定自然地理環境下的物質生產方式和社會組織結構。關於這三個方面,我們在下以章節將有詳細的論述。簡而言之,從地理環境看,中國處於一種半封閉狀態的大陸性地域,與西方地中海延岸的多民族有很大的不同;從物質生產方式看,中國文化植根於農業社會的基礎之上,封建的小農經濟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這與中亞、西亞的游牧民族、工商業比較發達的海洋民族也有很大的不同;從社會組織結構看,宗法制度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成為維系社會秩序的重要紐帶,專制制度在中國延續兩千年,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中國文化的特徵可大致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有四大文明古國,也曾經出現過許多優秀的文化體系。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認為,在近6000年的人類歷史上,出現過26個文明形態,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國的文化體系是長期延續發展而從未中斷過的文化。這種強大的生命力,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
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表現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續力和凝聚力等方面。
所謂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進入中國後,大都逐步中國化,融入中國文化而成為其一部分。在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莫過於佛教文化的傳入和中國化。佛教開始流傳於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一帶,並不是中國本土的文化,在公元1世紀的兩漢之際開始傳入中國,經過魏晉、隋唐幾百年,佛教高僧的東渡,佛教經典的翻譯,中土僧人的西行求法,都不能使佛教文化完全征服中國的士大夫。佛教傳播的結果,一部分變為中國式的佛教(如禪宗),一部分反而消融於宋明理學之中,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猶太人遍布全球,而且保持他們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思維方式,而他們來到中國後,便湮沒在中國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所謂融合力,是指中國文化並非單純的漢民族文化或黃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漢民族文化的基礎上有機地吸收中國境內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吳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豐富內涵的中華文化。中華各民族文化,例如歷史上的匈奴、鮮卑、羯、氐、羌、契丹、遼、金等民族的文化,都融匯於中國文化的血脈之中。沒有這種融合,也就沒有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當然,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也包含有「同化」的意義。
中國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在歷史中形成的,因此它不是簡單的偶然的文化現象,而是一種文化生命力的表現。具有如此強大的文化生命力的民族,在世界歷史上都是少見的。湯因比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曾與日本學者池田大作有過一次著名的對話,在這次對話中,他指出,「就中國人來說,幾千年來,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現實出這種在政治、文化上統一的本領,具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
在人類歷史上,多次出現過因為異族入侵而導致文化中絕的悲劇,如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因亞歷山大大帝的入侵而希臘化、愷撒的佔領而羅馬化、阿拉伯人移入而伊斯蘭化,希臘、羅馬文化因日耳曼蠻族入侵耳中絕並沉睡千年。但是在中國,此類情形從未發生。唯有中國文化一種,歷經數千年,持續至今而未曾中輟,表現出無與倫比的延續力。
這種強健的生命延續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東亞大陸特殊地理環境提供了相對隔絕的狀態,是其緣由之一。而中國文化長期以來以明顯的先進性多次「同化」以武力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反復演出「征服者被征服」的戲劇,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在漫長的歷史年代利,中國文化雖未受到遠自歐洲、西亞、南亞而來的威脅,但也屢次遭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軍事沖擊,如春秋以前的「南蠻與北夷交侵」,十六國時期的「五胡亂華」,宋元時期契丹、女真、蒙古人接連南下,明末滿族入關。這些勇猛剽悍的游牧人雖然在軍事上大占上風,甚至多次建立起強有力的統治政權,但在文化方面,卻總是自覺不自覺地被以華夏農耕文化為代表的先進的中原文化所同化。這些游牧或半農半牧民族在與先進的中原文化的接觸過程中,幾乎都發生了由氏族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或飛躍。軍事征服的結果,不是被征服者的文化毀滅、中絕,而是征服者的文化皈依和文化進步。而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文化又多方面地吸收了新鮮養料,如游牧人的騎射技術,邊疆地區的物產、技藝,從而增添了新的生命活力。
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還表現在它具有歷久彌堅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具體表現為文化心理的自我認同感和超地域、超國界的文化群體歸屬感。西周時期,中華先民便有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觀念,表達了從文化心理特質上的自我確認。正因如此,直到今天,數以千萬計浪跡天涯的華僑華裔,有的在異國他邦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但他們的文化臍帶,仍然與中華母親血肉相依,在他們的意識中,一刻也未曾忘記自己是中華兒女,炎黃子孫。已定居巴拿馬幾代,並且在政界取得顯赫地位的華僑這樣說:「別看我們完全不懂中文,我們的思想、舉止都是非常中國式的。」美籍華裔著名科學家楊振寧也說:「我覺得中國傳統的社會制度、禮教觀念、人生觀,都對我們有極大的束縛的力量。」
2.重實際求穩定的農業文化心態
中國文化是一種農業文化。所謂農業文化,並非說構成這種文化的物態成分中沒有其他產業的產品,而是說整個文化的物質基礎的主導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經濟軌道上運行的農業。
黃河、長江哺育的亞洲東部這片肥沃的土地,為中華先民從事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提供了極為優越的條件。幾千年來,中國人的主體——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躬耕田疇,世世代代、年復一年地從事簡單再生產,成為國家服役的基本承擔者。這就鑄定了中國古代文化的農業型物態特徵,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獨具一格的「實用—經驗理性」,如重農、尚農、的社會共識,重實際而罷玄想的務實精神,安土樂天的生活情趣,包含循環與恆久的變易觀念,等等。
在以農業為生存根基的中國,農業生產的節奏早已與國民生活的節奏相通。我國的傳統節日,包括最隆重的春節,均來源於農事,是由農業節氣演化而成的,並不像許多其他民族那樣,節日多源於宗教。在這樣的文化氛圍內,重農思想的產生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中國人很早就認識到農耕是財富的來源。「不耕獲,未富也。」務實精神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農耕生活導致的一種群體趨向。中國民眾在農業勞作過程中領悟到一條朴實的真理:利無幸至,力不虛擲,說空話無補於事,實心做事必有所獲。這種農人的務實作風也感染了士人,「大人不華,君子務實」是中國賢哲們一向倡導的精神。正是這種民族性格使中國人發展了實用—經驗理性,而不太注重純理論的玄思,亞里士多德式的不以實用為目的,而由探求自然奧秘的好奇心所驅使的文化人,較少在中國產生。作為農耕民族的中國人從小農業的簡單再生產過程中形成的思維定勢和運思方法是注意切實領會,並不追求精密謹嚴的思辯體系,他們被西方人稱為「最善於處理實際事務」的民族。農業社會中的人們滿足於維持簡單再生產,缺乏擴大社會再生產的能力,因而社會運行緩慢遲滯。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很容易滋生永恆意識,認為世界是悠久的、靜定的、中國人往往表現出習故蹈常的慣性,好常惡變。反映在民間心態中,便是對用具追求「經久耐用」,對統治方式希望穩定受常,對家族祈求延綿永遠,都是求「久」意識的表現。
3.以家族為本位的宗法集體主義文化
中國古史的發展脈絡,不是以奴隸制的國家代替由氏族血緣紐帶聯系起來的宗法社會,而是由家族走向國家,以血緣紐帶維系奴隸制度,形成一種「家國一體」的格局。這樣,氏族社會的解體在我國完成得很不充分,因而氏族社會的宗法制度及其意識形態的殘余大量積淀下來,幾千年中,全社會並未長期存在如同古代印度和歐洲中世紀那樣森嚴的等級制度,社會組織主要是在父子、君臣、夫婦之間的宗法原則指導下建立起來。
宗法制度在中國根深蒂固,不僅由於氏族社會解體極不充分,還由於此後自然經濟長期延續,「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村社構成中國社會的細胞群,而這些村社中又包含家庭宗族與鄰里鄉黨兩大網路,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為宗族,組成社會,進而構成國家。(中國人注重族姓源流)
以家族為本位的社會關系的基本單元是「宗族」。在宗族內,每一個人都不被看作是獨立的個體,而起碼要和上下兩代人(即父、子)發生關聯,這樣,父親、自己、兒子就形成三代,這是一個以「自己」為核心的最基本的「宗族」。如此,可以在劃同心圓。在宗法觀念下,個人是被重重包圍在群體之中的,因此,每個人首先要考慮的,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類。
從「親親」的觀念出發,可以引申出對君臣、夫妻、長幼、朋友等等關系的一整套處理原則,這些處理原則是以「義務」觀念為核心的。正是由於傳統文化重家族輕個人、重群體輕個體,因而總是強調個人在群體重的義務和責任,而忽略了個人在社會重的權利,也就使得「人皆可以為堯舜」這樣的道德平等意識僅僅成為一種理想,而「法制」在這樣的系統之內也沒有用武之地。
4.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長期運作於中國的農業自然經濟,是一種少有商品交換、彼此孤立的經濟。在這種土壤中生長起來的極度分散的社會,需要高高在上的集權政治加以統合,以抗禦外敵合自然災害,而人格化的統合力量則來自專制君主。另一方面,農業宗法社會的正常運轉,又要仰賴以農民為主體的民眾的安居樂業,家國方得以保全,否則便有覆滅崩潰的危險。因此,「民為邦本」的思想傳統也是農業宗法社會的必然產物。「尊君」和「重民」相反而又相成,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一體兩翼。
中國農業社會由千百個彼此雷同、極端分散的村落和城鎮組成。但是,對外抗禦游牧人的侵襲,對內維持社會安定又是這個農業社會的全民性需要(天候地理、治理黃河、賑災恤鄰),這就又建立統一的、權威巨大的帝國的必要。例如,韓非子從天下「定於一尊」的構想出發,提出了「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的中央集權的政治設計。
與集權主義相伴生,中國農業社會又培養了另一影響深遠的政治意識,這便是「民本主義」。民本主義嚴格劃分「治人者」與「治於人者」,它是從治人者的長治久安出發,才注意民眾的力量和人心向背的。中國歷代封建統治者及其知識分子,一方面強調「國以民為本」,另一方面又強調「民以君為主」,在他們看來,「尊君」與「重民」是統一的。
5.擺脫神學獨斷的生活信念
同世界上任何民族一樣,在中國的遠古時期,也產生過原始的宗教以及對天命鬼神的絕對崇拜。直到殷商,在意識形態上仍有「尊天事鬼」的特點,「卜辭」中所記載的,就是殷商貴族的宗教占卜活動。但是西周之後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西周人的觀念中,從宗法中產生道德,而道德成為維系整個社會的根本紐帶。宗法道德觀念的確立,使神學獨斷的觀念削弱以至被擺脫了。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等相區別的一個突出特點。
在歐洲以及印度,宗教的神或上帝、佛,是最高的信仰,是精神的寄託。而最高的善,生活的目標,人們行為的准則,都是從宗教的神的誡命或啟示而來的。例如猶太教把「摩西十誡「說成是永恆的道德規范和社會的基本准則,並且說這是上帝耶和華親自向摩西頒布,與猶太人約法的(《舊約全書》)。又如,基督教的耶穌既被視為上帝之子,也是上帝的化身,他傳布福音,教化世人,成為人間倫理道德的榜樣和楷模。總之,在西方以及印度文化中,道德來源於宗教神啟,宗教的神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和歐洲、印度文化中的這種神學獨斷相比,中國文化顯示了它的理性的一面。它沒有把人的道德情感引導向外在的崇拜對象或莫測的境界,而是把它消溶在以親子關系為核心的人與人的世間關系之中,也就是平常人、平常事、平常心而已,全然不必去建立另外的神學信仰大廈。道德教育摒棄了清規戒律和冰冷的說教,肯定正常情慾的合理性,強調對它的合理引導。
由於中國傳統文化自先秦就具有擺脫神學獨斷的特點,所以在中國歷史上,未出現過象歐洲中世紀基督教占思想統治地位的「黑暗時代」。中國傳統的民間宗教信仰,有極大的實用性,而在民間的「燒香拜佛」這樣的口頭語中,「佛」的含義既可能是釋迦牟尼、觀音菩薩,也可以是「土地」、「老君」、「子孫娘娘」、「媽祖」……。這和西方文化中宗教的嚴格排他性,迥然不同。
6.重人倫輕自然的學術傾向
中國文化以「人」為核心,它表現在哲學、史學、教育、文學、科學、藝術等各個領域,追求人的完善,追求人的理想,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表現了鮮明的重人文、重人倫的特色。但是,在對於自然界本身的認識和改造方面,卻受到忽視。儒家思想在這方面表現特別明顯。以孔子為例,據統計,《論語》中有關自然這是的材料共54條,涉及天文、物理、化學、動植物、農業、手工業等方面的現象,不可謂不豐富,但究其內容都是「利用自然知識以說明政治、道德方面的主張,而不以自然本身的研究為目的」。例如,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相反,樊遲問稼穡之事,卻被鄙為「小人也」。
儒家這種重人倫輕自然的學術傾向,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唐太宗品評大臣是「一曰德性,二曰忠直,三曰博學,四曰詞藻,五曰書翰」。
當然,我們應該看到,從漢唐到宋元明,中國的科學技術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居世界領先地位,但是,當16、17世紀近代自然科學在西方產生並大踏步前進的時候,中國卻落後了。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文化史的角度看,中國傳統文化重人倫而輕自然的傾向,也是其中原因之一。由於儒學在傳統文化中的廣泛影響,在古代學術史上,關於嚴密邏輯結構的理論,關於技術性控制的實驗,以及二者之間相互聯系驗證的操作,都沒有得到重視和發展。
7.經學優先並籠罩一切文化領域
中國倫理型文化還有一個突出的外在形式上的特點,這就是它的經學傳統。所謂經學,是指中國文化長期以儒家經學為主流,有著一以貫之的傳統,形成了獨自的特色。
中國學術的發展,就其分別而言,在先秦,是諸子百家之學;在兩漢,是經學;而後又有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朴學。但從客觀上去考察,自漢代以後,一直到「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前,中國二千餘年的學術發展,卻是以經學為一大主流。中國文化的發展,不論是哲學、史學、教育學、政治學、社會學、宗教學,還是醫學、科學和藝術,都與經學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可以說,在中國古代,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不論他的學習興趣與研究方向最終怎樣,他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經書,不可能有其它的選擇(如五四時期的眾多新文化健將)。
中國文化的這些特點,與西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在古希臘,文化的發展雖然還帶有綜合性的特點,但是已出現明顯的學科分支,在數學、幾何學、天文學、醫學、物理學、生物學等方面,幾乎都有相對獨立的發展。亞里士多德的一個重要學術貢獻,就是他在知識分類方面的功勞。「這時的科學世界已大到足夠配置出為數不多的篤好妙悟的優秀任務,來撰寫天文學和數學上極專門的著作,專門到甚至受過平均教育的公民都讀不懂,而下層階級只好懷著敬畏和猜疑望著它們。這樣就使得科學家能夠大膽探索復雜而精微的辯難,並由互相批評而得到偉大而迅速的進展。」相比之下,中國文化的發展,在秦以後兩千餘年,卻一直籠罩在經學的氣氛之中。
經(也有學者稱其為「元典」),本來是孔子所整理的古代文化的典籍。孔子是中國第一個創立私學的偉大教育家,他對古代文獻搜集整理,成為他進行教育的內容,同時也延續和保存了中國古代文化。孔子編輯整理的古籍稱為「六經」,即《周易》、《尚書》、《詩經》、《禮》、《樂》、《春秋》。這些典籍,包容了政治、歷史、哲學、文學、音樂、典章制度等豐富的內涵。
到了漢代,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經」的地位大大提高了。訓解和闡述六經及儒家經典的學問,稱為「經學」,是學術文化領域中壓倒一切的學問,成為漢以後歷代的官學。僅據清代乾隆年間的《四庫全書》總目》,「經部」的著錄就有1773部,20427卷。可以說,中國文化在漢代以後的發展,經學是最重要的形式。
中國文化的這種經學傳統,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首先,是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各個方面的廣泛滲透。在先秦,儒學不過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但是一旦成為「經」,在政治力量的推動下,便滲透在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各個領域。不論是史學、哲學、教育、科學、藝術、法律,無一不滲透著經學的影響。
其次,在經學的影響下,科學未能充分獨立。經學是一門籠統的學科,雖然經學本身並不排斥自然科學,相反,儒學中的理性主義以及某些思辯方法,對自然科學甚至還有啟發作用。但問題的關鍵是,經學以它自成一套的體系,凌駕於知識之上,無形中排斥了科學的獨立。
再次,經學傳統對中國宗教的發展,也產生著一定影響。在世界各文化體系中,宗教都佔有重要的地位。如基督教在歐洲、伊斯蘭教在中東阿拉伯廣大地區、佛教在印度及東南亞地區,影響都極其深遠。而在中國古代,宗教的影響相對而言就比較薄弱。雖然原因可從多方面研究探索,但從歷史的事實來看,經學傳統對宗教發展的制約則是顯而易見的原因。

9. 、中國歷史地理環境有哪些基本特徵

中國來歷史地理環境的基本特徵自
一、疆域、政區
(一)注意從秦統一到清乾隆年間的疆域狀況,建立疆域變動的概念,區別目前國際法意義上的疆域觀念與歷史的疆域觀念。
(二)中國古代政區存在二級制與三級制度的交替情況,可重點了解清代的地方政區情況。
(三)省的出現及演變。元朝是一個轉折點。
二、民族、人口
(一)了解中國歷史上民族的融合與演化狀況,注意中華民族"多元一體"觀念。
(二)人口的變遷。中國歷史上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人口數量一直居世界前列。南北人口構成比例的變化。歷史上的幾次人口的遷徙,注意在人口遷徙過程中伴隨著文化的交融。
三、地形、地貌
這本分內容中學已經學過,可以思考多元地形與多元文化的關系。
四、氣候 注意古代曾經有過溫度與濕度的變化

10. 中國文化自然地理背景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地理環境是人類存在和文化創造的先決條件。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圍中的人群,必須依賴著自然提供給他的條件,進行他的文明建構,展開他的文化歷程。因此,了解一個文化的總體特徵,從地理環境方面進行觀察是十分必要的。要注意的是,為了解文化所作的地理觀察,必須是歷史的,文化與地理互動的。越是早期,人類文化的創造越是受制於它的地利條件;越到後來,人類施加於自然環境方面的影響也深。同時,地理對人文的影響,也不是簡單的人與物質自然的關系,其間還有復雜的中介內容。

第一節 中國文化賴以生存發展的地利條件

現在所看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是中華民族祖先多少年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歷史實踐開創的結果。從中國文化學習的角度說,不僅要了解作為文化實踐結果的地理現狀,還應了解這個開創過程,以及特定地理因素在文化發展史上所起的特定作用。

一、中國地理簡要的概況
1. 中國地形地勢及歷史上的人群的分布
中國處於世界最大的大陸歐亞大陸的東部,東臨浩瀚的太平洋。在中國境內,地勢西高東低,地形呈階梯壯分布。地勢最高的是青藏高原,號稱「世界屋脊」。歷史上,青藏高原地區曾居住過土蕃和羌人。青藏高原內部地勢微有差別,靠近青海地區地區地勢向東南傾斜,是各條大江大河的發源地。這個地區羌族人居住較多,一部分居住在黃河上遊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漢時稱西羌,經常與中原地區發生沖突。土蕃民族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區,南北朝時出現在歷史記載中,到唐代變得相當強大。經常與唐朝發生戰爭,但和平的交流更多。此地因距印度較近,佛教文化十分興盛。從青藏到原往東往北,是第二階梯。這里分布著高原和盆地。最南的雲貴高原,崇山峻嶺,地勢復雜,是古代所謂「西南夷」雜居的地區。它的北部就是四川盆地。盆地的周圍是林立的高山,居民成分復雜,南面大體屬於西南夷,北面是大巴山地區的古巴人、氐人、羌人分布的地區;盆地的中央是富饒的成都平原,文明發展歷史十分悠久,漢族人在秦漢以前就已大量居住在這一地區。再往北越過秦嶺是黃土高原地帶,此地是黃河及涇、渭流過的地區,沃野千里,是中原文化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歷史上許多王朝都在這里建都,養育過輝煌的古代文化。這一地區,是四塞之地,黃河在它的西、北、東三面環繞,南面是秦嶺山脈,西北有六盤山、賀蘭山,北有陰山山脈,東有呂梁山脈及潼關之固,真可謂表裡山河!而且南接巴蜀漢中,東連伊洛地區,有富裕的經濟後方,有方便的交通,進可攻退可守,中原王朝長期在此建都,地卻是這里有得天獨厚的地利條件。
黃土高原的北鄰,是蒙古高原,這是一個草原、沙漠、戈壁交錯的地帶。歷來也是北方草原民族進入中原地帶的要沖。特別是今陰山以南的河套地區,從來都是中原人群與草原人群的必爭之地。黃河在東西向流經今內蒙古地區之後,轉而向正南,橫穿黃土高原。黃河的東側就是今山西高原。山西高原的東西兩側是太行山和呂梁山,中間夾著一條寬平的谷地,即汾河谷地。谷地呈東北西南向走向,南與渭河平原相接。也是中國文化重要的發祥地。據說堯舜時期就曾在谷地的偏南地區建立過都城。山西高原的北部與蒙古高原相接,這個地區是內遷的北方民族進入中原地區的要路;太行山脈中某些斷裂處,又可以直通華北地區。所以歷來有山西居「天下形勢」之說。
太行山的北斷是東西向的燕山山脈,再向北越過蒙古高原東側一段多山地區,就是廣闊的東北平原了。東北平原的西側是大興安嶺,東側是長白山脈。東北平原土地肥沃,居住著許多以狩獵和耕種為生的民族。幾個在中國歷史上發揮過重要的作用的人群,如鮮卑、契丹、金人、滿族等,都起源於這一地域。東北平原通過狹窄的遼西走廊與華北平原相接壤。華北平原有黃河和海河水系,東部還有泰沂山地,是中國文化又一搖籃。這個地區自古以來就有發達的農業,是漢民族的聚集區,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也是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之一。華北平原直接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相連。這一平原與丘陵相間,由江漢平原、鄱陽湖平原、長江三角洲平原構成。這一地區氣候濕潤,湖泊眾多,經過長期開發,是古代重要的農業區,唐宋以後,還是中國的經濟中心。這一帶原來有所謂苗蠻山越等族,隨著江南的開發,或南遷或融合到漢民族之中。長江中下游以南直到大海,是丘陵、低山廣布的地帶,間有小的河谷平原。珠江水系和閩江水系是兩個交代的水系。這一帶是秦漢時為百越民族的居住地,後來還有傒、俚、僚等族,隨著民族的融合,也大體都消失了。此外還有台灣島、海南島及漫長的海疆領土。
2. 中國地理的整體性特徵
作為歐亞大陸的一部分,中國地理面積差不多與整個歐洲一樣大。雖然地形復雜多變,但不失大陸的整體性。首先是眾多的河流猶如血脈一樣,將大陸廣大的地區連系在一起,黃河,長江貫穿於中國三大接替之中,溝通著中國大陸的東西。而漢水、淮河更是把這兩條大河聯系在一起。長江的支流湘江和贛江與屬於珠江水系的灕江和北江同發源於南嶺山,秦朝時開鑿靈渠,正是把湘江和灕江相溝通。西江則聯系著嶺南和雲貴。
其次是地理通道。雖然地形多樣,山嶺眾多,但不論多麼險峻的地勢,大自然總留給人以交通的便利。實際上也幾乎沒有一個地方是沒有發生過人群交流的。這是從遠古時代就開始的。新疆是離內地最遠的地區,但據有些學者研究,那裡的和田玉曾在江浙地區的考古文化遺址中發現過。青藏高原發掘的文化遺跡,也與甘肅黃河流域的考古文化之間有著影響關系。廣大中原各地區之間的交流更為緊密。有古地理專家從新石器文化遺址的分布,得出這樣的結論:大致沿渭水、黃河、濟水一線,從遙遠的古代,就形成一條聯系東西的交通線。與這條東西線相交,還有三條南北方向的交通線,一條在太行山以東不遠,北起河北的曲陽,南至河南新鄉,都有仰韶和龍山兩個時期的文化遺址存在。另一條在太行山西側的汾水流域。更西的一條,則在今陝西境內,南起西安,向北穿山越嶺,北達榆林、府谷一帶。(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第三卷,「上古時代」第三章「交通·道路·都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697—699頁)從中原向西南、東北也都有著可能形成交通的便利條件。這些都形成著中國大陸內在的統一性。沒有交流就沒有文化的發展,交流范圍及交流者之間差異越大,對文化的發展就越有利。
3. 數千年來的氣候變遷及飢荒災病情況
中國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氣候,廣大的東部地區又處在季風氣候區內,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顯的季節性;災害性氣候也不少,旱災特重,其次是洪澇,以及與此相關的蝗災病蟲害等等。中國文化恰恰就發祥於這樣的氣候區內。
五千年來的溫帶氣候也是有變遷的。1972年《考古學報》的第一期發表了著名學者竺可楨先生《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化的初步研究》一文,指出五千年來中國氣候的大勢是由暖變冷,具體表現是溫暖時期一個比一個短,溫暖程度一個比一個低。竺可楨將五千年的氣候變化分為四個大的時期。第一個大時期約從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屬於溫暖期。這個時期的時間下限正好是商朝末年。那時黃河中下游地區有野象等亞熱帶動植物。從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為寒暖交錯期。這個大的時期是西周到元朝的中期。其中西周前期為溫暖期,之後進入寒冷期,史書有牛馬凍死、江漢結冰的記載。到從春秋至西漢時期,又進入第二個溫暖期。文獻記載當時北方一年可以收獲兩季,蜀、漢、江陵等地有橘樹等亞熱帶植物,而這些植物後來南移了。東漢、三國直到南北朝,是第二個寒冷期。曹魏時期淮河曾結冰,北朝時賈思勰《齊民要術》記錄黃河以北的桃花開的時間,比現在要晚十天到半個月。從隋唐至北宋初期,又進入第三個溫暖期。唐玄宗和唐武宗時,皇宮及南郊都種有柑桔。北宋中期到南宋中期,是第三個寒冷期。素有「荔枝之鄉」美稱的福州,曾先後於北宋元符三年(1110年)和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兩次遭受嚴寒,荔枝樹全部凍死。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國氣候進入第四個溫暖期。當時的杭州經常有不見冰雪的年份,北京的物候與今天的北京差不多。從公元1400年到1900年是第三個大的氣候時期,這一時期為寒冷時期。竺可楨稱此期為「方誌時期」,因為明清兩代我國多數地方都有了方誌,對區域性的氣候變化做了更為詳細的記錄,特別是對認識各種異常氣候所引起的災害很有幫助。竺可楨也把這一500年的大時期分為幾個小的時段,有「第一冷期」,「第二冷期」和「第三冷期」。第一冷期時間為50年,從明成化六年(1470年)到正德十五年(1520年)。其中1493年淮河流域普降前所未有的大雪,降雪期長達半年之久。1513年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同時結冰,洞庭湖的冰可以走人、行車。第二冷期從明泰昌元年(1620年)至清康熙十九年(1720年),長達100年之久。其中17世紀的後50年,為這一冷期最寒冷的時期。這50年中經營今千年的江西省的柑桔園被寒潮毀滅了,山西省的五台山夏季下雪,運河的冰凍期一年達109天之多。第三冷期從清道光十六年(1840)到光緒十六年(1890),共50年。這期間,江南地區曾出現過夏歷六月降雪的反常天氣。西安一帶有過「大雪六十餘日」的記錄。第四個大的氣候期從1900年開始,竺可楨稱之為「儀器觀測期」,因為這以後有了測量溫度及氣象觀測的儀器。因超出本書內容範圍,此期氣候變遷的情況就不做介紹了。
氣候與災荒疾病情況有直接關系。災荒主要指旱、澇、蝗、風、雹等,大水之後往往有瘟疫,打氣旱之後往往有蝗災,所以災荒與疾病是相互聯系的。我國是一個多災荒的國度,據鄧安特《中國救荒史》統計,從西漢開始到1936年共2142年的時間里,災害總數高達5150次,平均4個月強便有一次。受災范圍越來越普遍,而且一些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省份,災荒每經兩三個世紀就上升一次,然後稍稍下降,不久又上升,總的趨勢是頻率越來越密,強度愈來愈大。與這樣的趨勢相同,瘟疫的流行,也是越到後來越嚴重。因此,備荒、救荒都是古代中國經濟生活中的大事,其中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

二、地理條件對中國文化的諸多影響
1. 廣大地域決定中國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
中國大陸的整體性,影響著中國文化的走向世界統一,地域廣闊的大陸又一定是一個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國文明時代的開始,家國社會的建立,正以這樣一來的一個基本情況為前提。這也是它在產生條件上,區別於任何其它古代文明的地方,也是我們思考中國文化道路的重要起點。
世界上的幾個古代文明,古埃及發生於尼羅河,巴比倫都發生於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兩河流域。他們相同的特點都仰仗大河所具有的灌溉,而周圍廣大地區是不利人類生存的浩瀚沙漠。古希臘文化產生於地中海的半島和島嶼,各地理單元都有著很大的獨立性。中國文化的發祥地雖也是黃河流域,但不同於西亞文化的是,它所依賴的不是黃河幹流本身,而是它眾多支流河汊所形成河曲濕潤地區。(參錢穆《中國文化概論》)那種將中國古代文化的發生,也視作大河灌溉條件下產物的看法,並不符合中國的實際。地理特徵也決定著中國古代不可能走古希臘式的文明道路。地中海半島、島嶼相對獨立的狹小地域,決定著每一個地域上人口構成的相對單純;而且那裡不太適宜農業,這又決定它經濟上的對外依賴性,海上貿易及掠奪盛行,由此一個商業形態的城市民主文明得以形成。
中華祖先在創建它的古代文明時,首先面臨著大地域上人口構成多族群的特點。據說在夏禹一次朝會上執玉帛的諸侯有上萬之多,商湯時這樣的諸侯有三千,到周武王伐紂時,《史記》栽有八百諸侯不期而會。有專家指出,這些所謂的「諸侯」,實際都是大大小小的部落族長。如何將這眾多的來源不同文化互異的人群摶和為文化整體?在西亞古國,人們經常看到的是族群為爭奪沙漠世界的生存地,而進行的一個族群對另一個族群的殘酷征服。但在中國,戰爭征服是有的,但最終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戰爭,而是聯合與融會。(參本書第一章第一節)西亞文明基本上是消亡了,中國文明卻獲得了成功,他的文明道路既不同於古埃及、巴比倫,更不同於古希臘,獨特的地理條件,制約著它獨特的文明形態和文化方向。
2. 廣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統」觀念
分裂與統一是中國歷史的兩大現象,統一總是佔主導傾向的追求。這樣的追求來源於廣大地域上人群的遷移及人群間許久以來的相互交流。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確記載,到西周時,「天下」的觀念已十分清晰。大體從商朝開始,王朝就已按著距離的遠近,對天下人群採取不同的政治策略,而周王朝那些幾千里之外的人群,認為只要他們承認周王的合法就可以了。而歷朝歷代的皇帝,又無不以邊遠的四裔民族的「來朝」為榮耀。「天下」觀念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統一。盡管中國歷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數,時間也不算短,但追求統一始終是政治觀念中的基調,也是歷史的基本傾向。天下一家的大一統意識,是威力持久的中國理念,對中華民族的不斷發展壯大,有重要作用。
3. 地緣特徵與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
這里的地緣概念,不同於現代的領土觀念,它要說的是當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後,與北方范圍更加廣闊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間的關系。從地理的角度觀察中國文化歷史發展,應特別注意與北方邊地草原人群的地緣關系,那裡藏著中國歷史命運的重要秘密。在西北方向,帕米爾高原在相當長的時期里,分隔著東方與西方兩大文化世界。但是更近的在北方,中原文明必須長期面對一個由草場、山地、沙漠戈壁構成的遼闊的地域,和以游牧為基本特徵的文明區域。這個遼闊的地域,向北可以延伸到今俄羅斯的西伯利亞,西連中亞乃至東歐平原,東接中國的東北和今俄羅斯的遠東地區,那裡是森林密布的寒冷濕潤地帶。這是一個巨大的扇面形地帶,居住著很多古老的人群。廣闊的蒙古高原,是這些民族與中原發生關系的「前台」。在這個前台上,截止到蒙古族人興起,沒有一個民族是它的固定主人。從文獻記載可以看到的,最早的人群是玁狁,之後是北狄,秦漢以後有匈奴、鮮卑、突厥、契丹、黨項、金以至蒙古、滿族。
這些民族除滿族之外,基本都是在前一個民族遷徙,草原出現「真空」狀態時,從原來的居住地大舉躍進,充當新的高原主人。在中原政治興旺時,他們逡巡於它的周圍,學習著中原文化制度,有的人群還被強大的中原王朝擊潰,或遠徙或內遷;當中原朝政陷於混亂衰弱時,他們便大舉進攻,進而入主中原,造成中原固有居民的向南遷移。而他們則成為中原文化的接受者和新的創造者,在短暫的遲滯後,文明沿著中原固有的文化方向升溫、繁榮。隔一二百年或更長一點的時間,上述的情況再重復一次。這樣的反復,有許多次。有人曾探討,中國的封建社會何以那麼長,而歐洲的中世紀則要短得多。此中原因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點卻相當清楚,歐洲古代文明,在經歷過日爾曼蠻族的大舉進攻和毀滅後,再也沒有類似的情形出現,而在中國這樣的重復,卻是多次發生。這就是中原文明的歷史命運。這命運的形成有著深刻的內涵。世界上幾個古代文明,只是在地球的幾個點上出現的,一旦文明世界形成後,人類內部就出現了先進與落後、文明與野蠻的差異和矛盾,而人類也正是在由這差異帶來的對峙、沖突、融合中,走向同步發展。古希臘、羅馬文化帶動著歐洲文明的同步,中原文化,則帶動著地域更加遼闊的東亞文明的同步化發展。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文化地理的主要特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