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日本歷史發展歷程幾個階段

日本歷史發展歷程幾個階段

發布時間:2021-03-15 04:02:03

『壹』 有沒有日本的歷史發展過程詳解

我可以大致說一下
日本歷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 未開化階段,專這應該是唐和唐以前屬
2 向中國學習文化階段 這應該是日本封建社會 從派留學生到長安學習,一直到日本明治維新
他們的文字是漢字改變而來,為了不被同化,他們不直接引用
3 現代 美國以武力打開日本大門,迫使日本人向西方學習,經濟和技術突飛猛進 成為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濟身資本主義強國的亞洲國家 一直到現在這是第二號資本主義大國

日本明治前只有貴族有姓氏 天皇只有名字 普通人是沒有姓的, 明治時迫使大家都為自己家取一個姓於是一系列日本姓氏就出來了 比較有名的,松下;就是住在松樹下的一戶人家 還有藤野,就是住在很多藤蔓的地方

『貳』 日本歷史的發展

移民史
考古研究發現,在數十萬年前來自中國東北的原始人類進入朝鮮半島上居住,一些又遷徙到日本。考古學和人類學觀點認為日本民族是主要由東北亞通古斯語族人、古代中原人、少量長江下游的吳越人、少量馬來人以及中南半島的印支人,逐漸遷移到日本融合衍變而來。從1996年開始中日兩國考古學、人類學和醫學專家聯合組成的中日人骨共同調查團多次證實了以上的結論。還有一條移民路線是從中國東部直接跨海到日本。日本原來是沒有文字的,所以一直使用中國的漢字。
國名史
日本列島上
在4世紀後才出現國家,之前只有部落,日本列島原來並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話中,日本人稱其為「八大洲」、「八大島國」等。據《漢書》、《後漢書》記載,中國古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公元五世紀,日本統一後,國名定為大和。因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陽神,所以將太陽視為該國的圖騰。
「日本」一稱遲至公元7世紀末才在中國出現。《舊唐書》記載日本人由於不喜歡「倭國」的名稱,因此將國家的名字改作「日本」。而在公元8世紀的《史記正義》中又有另一說法,指武則天命令日本將國名改作「日本」。
直到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使將其國名改為日本,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其後沿用,成為日本的正式國名。《新唐書·日本傳》中有記載:咸亨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 此外,在漢語中,「扶桑」、「東瀛」也是日本國名的別稱。
依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太陽之處」,即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因此日本有時也被稱為日之國。
部落史
約公元2世紀,日本各地有100多個部落(其中有的與東漢建立了關系)。
到了公元4世紀,在關西地方建立了比較大的國家,據說最終將它們統一起來的是當今天皇族的祖先。當時,日本國范圍僅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國。
經過一千多年,日本列島上在4世紀後才出現比較統一的國家,所以很難對日本國誕生的確實年代作出准確的判定。據日本傳說《古事記》和《日本書紀》,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並即位,聖德太子以推古九年(601年)為起點再往上推第21輪的辛酉年為日本建國之年。規定該年的陰歷一月一日為神武天皇登極之日(陽歷為2月21日)。按照這種推演算法,公元1990年是皇紀2649年。結果把皇統向前多推算了大約一千年。在這一千年的空白中人為地安插了10位虛構的天皇。聖德太子按照這種邏輯編修了日本史。後人便加以延用至今。
時代史
飛鳥時代
飛鳥時代,約始於公元600年,止於遷都平城京的710年,上承古墳時代,下啟奈良時代。此期以政治中心為奈良縣的飛鳥地方(即當時的藤原京)而得名,較為重大的事件有聖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等。
7世紀,聖德太子致力於政治革新,並以「大化革新」為契機,著手建立一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這個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時更加積極地攝取大陸文化。至9世紀末期先後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6世紀初,武烈天皇去世後,缺乏皇位繼承人,大伴金村從越前迎來男大跡王繼承皇位,他就是繼體天皇。當時,在朝鮮半島,新羅、高句麗的勢力擴張,威脅百濟,並使日本在朝鮮南部任那發展勢力的半島經營策略陷於窘境,另一方面,導致大批大陸移民的流入。
6世紀初,在朝廷中握有實權的大伴氏曾因主張把任那四縣割讓給百濟而受到攻擊,從而失去政治勢力,物部氏和蘇我氏取而代之。
587年,用明天皇(585—587在位)死後,以皇位繼承問題為契機,蘇我稻目之子蘇我馬子和物部尾輿之子物部守屋之間展開了殊死搏鬥。最終,馬子討滅守屋取得勝利,物部氏滅亡。打敗物部氏之後,蘇我馬子立泊漱部皇子為天皇,即崇峻天皇(587—592在位)。後來世人因廄戶皇子聰慧,治政英明,稱其為聖德太子。
聖德太子系用明天皇嫡子,《日本書紀》稱他「生而能言,及壯有聖智,一聞十人訴,以勿失能辯」,具有能吏的素質。他師從高麗僧惠慈學佛教、百濟博士覺哿習儒學,自幼受到大陸思想文化的熏陶。
奈良時代
公元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現在的奈良市以及近郊),迎來了律令國家的興盛時期。但是,此時農民貧困、遊民增加,由於庄園擴大而導致公地公民制的實質上的崩潰等,矛盾開始暴露出來。
這個時期由於國家極力保護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別是佛教美術開始繁榮起來。如7世紀初期開創日本佛教文化的飛鳥文化;7世紀後期獨具一格的白鳳文化;8世紀中葉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響下以寫實手法體現人類豐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等。
與佛教美術相媲美,這個時期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萬葉集》。《萬葉集》收集了8世紀中葉前約400年間,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約4500首和歌,如實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樸素的生活情感。此外,現在還保存著的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書籍《古事記》(712年)最古敕撰歷史書《日本書紀》(720年)、最古的漢詩集《懷風藻》(751年)等等都是這個時期的文化遺產。 平安時代
8世紀末,日本將都城移至平安京(現在的京都市),試圖重建律令體制。但由於公地公民制的崩潰,國家陷入了財政困難。894年派出最後一批遣唐使後便告終止,就此不在大量攝取大陸文化。
平安時代以中國文化為特色。9世紀時受唐朝影響,密教和漢學方面的弘仁、貞觀文化還十分繁榮。但是10世紀後與大陸的直接交流斷絕後,便產生了日本獨特的貴族文化。其代表有第一部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10世紀初)、世界上最古老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11世紀初)、隨筆《枕草子》(公元1000年前後)等等一批文藝作品。
幕府時代
1192—1852年
在12世紀,日本形成了稱霸關西的平氏和稱霸關東的源氏兩大勢力集團。1167年,平氏集團首領平清盛任太政大臣,從此武士開始掌握實權。源氏和平氏兩大集團在1180年與1185年爆發兩次戰亂。此後,各武士集團之間爭斗不斷,先後出現了鐮倉幕府、室町幕府(又稱足利幕府)和江戶幕府(又稱德川幕府)統治的時代。期間日本爆發多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並多次對外征戰,使得這一時期的日本政治混亂內憂外患頻發。
明治維新
1852—1912年
1853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里率領艦隊進入江戶灣(今東京灣)岸的浦賀,要求與德川幕府談判,史稱「黑船事件」。許多日本人在黑船叩關後覺醒,力圖推翻幕府統治,建立一個新的政權。明治維新就是在日本19世紀進行的一次政治革命,他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統治,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實行大改革,促進了日本的現代化和西方化。到20世紀初,明治維新的目標基本上已經完成,日本成為了亞洲強國,東方唯一的帝國主義列強。
大正、昭和時代
1912年7月30日—1989年1月7日
大正天皇被稱為「不幸的大正」。大正天皇在位15年,為腦病所困,最後被迫讓權療養,由裕仁親王攝政.日本的裕仁親王1926年,裕仁登基,年號「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時代前20年,對於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來說,是黑暗的20年。這時的日本政府致力於侵略擴張。1931年(昭和6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侵佔中國東北。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日軍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41年(昭和16年),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時期,不僅給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痛苦的困難。這是日本歷史以及中日關系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軍投降。美軍單獨佔領日本,改日本專制天皇制為君主立憲制,天皇作為日本的象徵被保留下來,美國接連在東亞發動朝鮮戰爭與越南戰爭期間,美軍的大批軍事及後勤物資訂貨,均大力扶持日本原來發達的軍事工業,刺激了日本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使日本迅速崛起。日本是世界公認的第二號發達國家。
1972年(昭和47年)7月,田中角榮出任日本首相,開始執行「多邊自主」外交。同年9月田中訪華,於9月29日與周恩來總理簽署《中日聯合聲明》,宣布中日正式建交。1978年8月中日兩國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78年10月鄧小平副總理應邀訪問日本,宣布和平友好條約正式生效。中日兩國關系從此趨於正常化。
平成時代
1989年(昭和64年,平成元年),昭和天皇病沒。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年號為「平成」。 19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經濟崩潰,經濟陷入長期不景氣階段。這一時期失業攀升,財政赤字龐大,加上奧姆真理教發動的一系列恐怖攻擊與阪神大地震,社會陷入不安。
2000年後,日本經濟已穩健復甦,逐漸擺脫了長期低迷的局面,政治方面則因多方面原因頻換首相,自2006年至2011年已先後6人出任首相,分別為安倍晉三(2006-2007)福田康夫(2007-2008)麻生太郎(2008-2009)鳩山由紀夫(2009-2010)菅直人(2010-2011)野田佳彥(2011)。

『叄』 梳理古代日本的發展歷程

起源約公元1世紀,日本各地有100多個小國(其中有的與東漢建立了外交關系)。後來,這些小國逐漸得到統一。 到了公元4世紀,在關西地方建立了比較大的國家,據說最終將它們統一起來的是當今天皇家族的祖先。當時,日本國的范圍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國。 於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國家才得以統一。所以很難對日本國誕生的確實年代作出准確的判定。 [編輯本段]研究 繩文式陶器考古學家認為,早在十萬年前,日本還與亞洲大陸相連時群島上已有居住,歷史上稱為舊石器時代。當時的人以狩獵拾荒為生,到了大約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們開始製造較精細的石器和陶器,人們開始學用弓箭狩獵煮食物和儲藏食物。 公元前八十世紀至三世紀史稱「繩紋時代」,人們已開始在陶器上製作繩狀花紋。 公元前三世紀左右,農業和製造金屬器具的方法從亞洲大陸傳入、鐵器的傳入使農業得到了發展,人們開始製造武器,並在宗教儀式中使用銅鏡和銅劍。由於分工的關系,社會出現了分化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開始出現,部落和國家也隨之而產生。 公元前三世紀至公元三世紀史稱 "彌生時代,轆轤窯窯等先進制陶工具及技術相繼傳入日本。到了四世紀,邪馬台國勢力強盛, 統一了各國。 四世紀到六世紀,中國文化經由朝鮮傳入,儒家和佛家思想也傳到日本。日本和朝鮮建立了關系, 從朝鮮引進中國漢朝發明的紡織、金工、鞣革、造船等技術。日本又從中國引入表意文字,學習中國的醫術、天文歷法和儒家思想。 並模仿中國建立政制。 八世紀初,日本在奈良建立了第一個首都,開始了奈良時代。皇族成員在奈良居住了七十多年,勢力愈益強大,逐漸向全國伸展。 平安時代從公元794年開始。日本皇朝以當時的中國首都為藍本,在京都建立新都,稱為"平安京"。平安京作為首都幾乎延續了近一千年。 前期日本大量吸收了中國文化,這是個吸收和同化的過程, 外來的東西漸漸染上了日本的色彩。日本的文字"假名"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假名"分"片假名"和"平假名",是以漢字為基礎, 取漢字的邊傍部首和部分草書而製成,建立了一套獨特的文字系統。 1192年,源賴朝在鐮倉(今東京附近)成立幕府,鐮倉幕府厲行新政,鼓勵幕府中人習武,加強紀律。鐮倉時代,武士道盛極一時。 1213年,北條氏從源氏手中奪得了政權。北條氏是源賴朝妻子的家族,攝政期間出掌幕府。 1333至1338年,尊氏在京都的室町成立新幕府,史稱室町時代。室町武士執政歷時二百多年。由於期間厲行武士道的嚴謹紀律,以致藝術及宗教活動都深受影響。時至今日,日本的藝術仍然十分拘謹,線條簡單。 十六世紀末,日本飽受內戰蹂躪,群雄並起,割據稱霸。1590年,大將軍豐臣秀吉統一天下。 1592及1597年豐臣氏兩度出兵伐朝鮮,但遭到朝中兩國的反抗,終告失敗。 1598年豐臣秀吉病沒伏見城,將軍德川家康在關原一戰全殲對立派。1603年,德川氏在江戶建立幕府,歷史進入了江戶時代, 江戶時代延續了二百六十四年。 彌生式陶器德川家康完成了統一後, 1853年,美國海軍准將培里率領四艘船開入東京灣, 次年再度叩關,說服日本與美國簽訂了和約。同年,日本又與俄、英、荷先後訂立條約,恢復對外關系。四年後,又訂立了通商條約。 不久又與法國締結了類似條約。德川幕府在1867年崩潰。 1868年開始明治維新,天皇再次重獲政權。明治時代從1868年到1912年,是日本歷史上輝煌顯赫的時代。 明治初年,天皇由京都遷都江戶,改稱東京,明治政府提了"富國強"、"殖產興業"、"文明開化"三大政策,以西方先進資本主為榜樣,發展先進科學技術。不到半個世紀, 日本就走完了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用了二百年時間才完成的近代化過程。不過,明治改革的成功反而刺激了日本的向外擴張野心, 終於使日本走上了窮兵黷武的道路。兩次大戰,日本政府給全世界和日本人民造成了極大災難。 1985年,日本己成為世界最大債權國,1986年底海外凈資產一千八百零四億美元。1993年日本海外資產上升到六千八百五十億,估計到2000年可上升到一萬億以上。 日本成了世界最大的供應國,東京國際金融市場的作用正在擴大,日本正在朝金融大國化方向發展。[1] [編輯本段]古代舊石器時代【きゅうせっきじだい】 關於日本列島上被確認過的人類歷史,大約可追溯到10萬年乃至3萬年前。約3萬4千年前,從華北地區傳來被稱呼為小刀型石器的石器,在列島全區被廣泛的使用,但在約2萬年前由西伯利亞過來新的稱呼為細石刀片的石器主要在東日本傳開。一段時間里,東日本細石刀片文化與西日本的小刀型石器文化並存,不久細石刀片也在西日本傳開,約1萬5千年前左右,小刀型石器的蹤影急速消失。 約1萬2千年前左右,因末次冰期結束而開始急劇溫暖化,使得人們的文化與生活產生極大變化,除了琉球群島以外,全島進入下個繩文時代。 大仙陵古墳(前方後圓墳) 繩文時代【じょうもんじだい】 約1萬2千年前左右開始被稱為繩文時代。分為草創期、早期、前期、中期、後期、晩期這6期。當時,人們數人或十人一戶居住在豎坑式草屋,以狩獵、捕撈及採集為生,構成了貧富與階級差別的社會。 彌生時代【やよいじだい】 前8世紀左右至3世紀前後的期間被稱為彌生時代,當時的日本列島被中國稱呼為倭、倭國。 公元前3世紀,水稻種植和金屬器具使用技術由朝鮮轉入九州北部。稻作技術給日本社會帶來了劃時代的變化,它擴大了生產,產生了貧富等級之差,使農村共同體趨向政治集團化。農耕帶來的信仰、禮儀、風俗習慣也逐漸傳播開來,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古墳時代【こふんじだい】 公元4世紀中期,大和政權統一了割據的小國。隨著國家的統一,以前方後圓墳為代表的古墳廣大到各個地方。這個時期是中國許多知識和技術傳入日本的時期。4世紀,大和政權吸引了大陸的高度物資文明。到了5世紀,來自朝鮮半島的外來人(歸化人)帶來了鐵器生產、制陶、紡織、金屬工藝及土木等技術。同時已開始使用中國的漢字。6世紀,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傳入日本。 飛鳥時代【あすかじだい】 飛鳥時代,約始於公元600年,止於遷都平城京的710年,上承古墳時代,下啟奈良時代。此期以政治中心為奈良縣的飛鳥地方(即當時的藤原京)而得名,較為重大的事件有聖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等。 7世紀,聖德太子致力於政治革新,並以「大化革新」為契機,著手建立一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這個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時更加積極地攝取大陸文化。至9世紀末期先後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6世紀初,武烈天皇去世後,缺乏皇位繼承人,大伴金村從越前迎來男大跡王繼承皇位,他就是繼體天皇。當時,在朝鮮半島,新羅、高句麗的勢力擴張,威脅百濟,並使日本在朝鮮南部任那發展勢力的半島經營策略陷於窘境,另一方面,導致大批大陸移民的流入。 在國內,皇室在統一國土後,不斷霸佔地方貴族的領地,擴大自己的屯倉,並將侵略朝鮮的軍事負擔強加在他們身上,皇室和地方貴族間的矛盾不斷激化。侵朝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引發了人民的反抗。6世紀中葉以後,部民制已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開始瓦解,部民紛紛逃亡。朝廷內部新舊勢力之間的斗爭日益加劇。在6世紀初,在朝廷中握有實權的大伴氏曾因主張把任那四縣割讓給百濟而受到攻擊,從而失去政治勢力,物部氏和蘇我氏取而代之。物部氏是朝廷掌握軍事的貴族,是維護原有統治方式的守舊勢力。蘇我氏從5世紀後半葉起,在朝廷中掌管財政,勢力逐步擴大。蘇我氏與大陸移民的關系密切。當時,蘇我氏是積極吸收外來思想和文化的進步勢力。當百濟聖明王獻給日本朝廷佛像和經論時,蘇我稻目積極主張崇佛,力圖通過崇拜佛教來代替氏神的信仰,以統一全國的思想,加強皇權。物部尾輿則主張信仰原來的氏神,以維護氏姓制和部民制,堅決反對崇佛,於是兩派間圍繞崇佛與排佛展開了激烈斗爭。 馬埴輪587年,用明天皇(585—587在位)死後,以皇位繼承問題為契機,蘇我稻目之子蘇我馬子和物部尾輿之子物部守屋之間展開了殊死搏鬥。最終,馬子討滅守屋取得勝利,物部氏滅亡。打敗物部氏之後,蘇我馬子立泊漱部皇子為天皇,即崇峻天皇(587—592在位)。崇峻天皇不甘心成為蘇我馬子的傀儡,曾指著獻上來的野豬說:「何時如斷此豬頭,斷朕所嫌之人。」蘇我馬子聞言大驚。592年,蘇我馬子唆使東漢直駒刺死天皇。為了獨攬朝政,同年12月,馬子推舉外甥女飲屋姬繼位,是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帝——推古女皇(592—628在位)。翌年,即593年,天皇立用明天皇遺子廄戶皇子為皇太子,並「錄攝政,以萬機悉委」。後來世人因廄戶皇子聰慧,治政英明,稱其為聖德太子。 聖德太子系用明天皇嫡子,《日本書紀》稱他「生而能言,及壯有聖智,一聞十人訴,以勿失能辯」,具有能吏的素質。他師從高麗僧惠慈學佛教、百濟博士覺哿習儒學,自幼受到大陸思想文化的熏陶。 聖德太子執政之初,朝廷正處在內憂外患之時。所謂外患,中國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統一的封建集權國家隋朝;在朝鮮半島,漸趨強大的新羅,占據漢江、洛東江流域,並在吞並任那(日本在朝鮮的據點)之後,與日本的關系急劇惡化。所謂內患,氏姓、部民制度弊端畢現,以蘇我氏為代表的豪族勢力尾大不掉,皇室勢力單薄。聖德太子受中國的尊王大一統思想影響,試圖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體制,挽救社會危機,為此實行了一系列改革。 奈良時代【ならじだい】 公元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現在的奈良市以及近郊),迎來了律令國家的興盛時期。但是,此時農民貧困、遊民增加,由於庄園擴大而導致公地公民制的實質上的崩潰等,矛盾開始暴露出來。 這個時期由於國家極力保護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別是佛教美術開始繁榮起來。如7世紀初期開創日本佛教文化的飛鳥文化;7世紀後期獨具一格的白鳳文化;8世紀中葉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響下以寫實手法體現人類豐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等。 與佛教美術相媲美,這個時期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萬葉集》。《萬葉集》收集了8世紀中葉前約400年間,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約4500首和歌,如實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樸素的生活情感。此外,現在還保存著的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書籍《古事記》(712年)最古敕撰歷史書《日本書紀》(720年)、最古的漢詩集《懷風藻》(751年)等等都是這個時期的文化遺產。 法隆寺五重塔平安時代【へいあんじだい】 8世紀末,日本將都城移至平安京(現在的京都市),試圖重建律令體制。但由於公地公民制的崩潰,國家陷入了財政困難。894年派出最後一批遣唐使後便告終止,就此不在大量攝取大陸文化。 10~11世紀,藤原氏壟斷政權,以庄園為經濟基礎,勢力最為強盛。但是,由於地方政治的混亂,導致治安混亂,武士集團強大起來。到11世紀末,為對抗藤原開始實行「院政」(指日本平安時代後期上皇、法皇代理天皇執政)。於是,武士進入了中央政界。 平安時代以中國文化為特色。9世紀時受唐朝影響,密教和漢學方面的弘仁、貞觀文化還十分繁榮。但是10世紀後與大陸的直接交流斷絕後,便產生了日本獨特的貴族文化。其代表有第一部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10世紀初)、世界上最古老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11世紀初)、隨筆《枕草子》(公元1000年前後)等等一批文藝作品。 [編輯本段]中世紀鐮倉時代(1185年至1333年) 12世紀末,源賴朝受封第一代征夷大將軍,並在鐮倉建立幕府,從此誕生了武士政權,由此產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貴族)政治的對立。13世紀後期,幕府的武士統治開始面臨困難,鐮倉幕府逐漸走上滅亡的道路。 在文化方面,以過去的貴族文化為基礎,攝取宋朝時傳入日本的禪宗文化,培育了生動、寫實、樸素及獨特的武家文化。在宗教方面,由法然、親鸞、日蓮等著名僧人創建了鐮倉佛教,獲得了各階層的信仰。12世紀傳入日本的禪宗受到了關東武士的重視,藝術領域也出現了新的傾向。文學方面出現了以源平合戰為背景小說《平家物語》(原作誕生於13世紀初),是日本古代軍記物語的傑出代表。 東大寺大佛南北朝時代(1334年至1392年) 後醍醐天皇消滅了鐮倉幕府後,就進行了第一次的王政復古,推行新政,史稱建武新政。由於,新政未能滿足武士的要求,而且只重用京都的公卿貴族,故引來武士的不滿。其中,倒幕大將足利尊氏更為不滿,他雖然被賜給天皇名字中的尊字,但他想開幕府,結果足利尊氏迫後醍醐天皇退位。新天皇光明天皇策封他為征夷大將軍,是為北朝。 而後醍醐天皇退位後,持著天皇象徵的三神器退往大和(今奈良縣)的吉野,是為南朝,至此南北朝終於形成,史書還稱為「一天二帝南北京」 經過多次攻防後,南朝的勢力衰退,終於南朝的天皇把三神器交給北朝的天皇,結束了南北朝時代。 室町時代14世紀的前半期,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滿穩定了京都的室町幕府以後,2個多世紀內在政治、文化方面,武家都壓倒公家,處於優勢。由於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統治能力薄弱。應仁元年(1467年)一月,應仁之亂爆發,全國各地的大名紛紛而起,室町幕府遙遙欲墜,日本進入戰國時代。戰國大名成了統治當地土地及人民的強而有力的獨立政權。 在文化方面,無論是貴族還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禪宗的影響。14世紀末期以金閣寺為代表的北山文化及15世紀末期以銀閣寺為代表的東山文化都十分發達。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來到日本,傳入了槍炮和基督教。那是文化方面充滿生氣的時代。 [編輯本段]近世戰國時代(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時代) 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戰火紛飛,民不聊生。16世紀中葉,一位決心以武力統一日本、結束亂世的梟雄出現,他就是織田信長。永祿三年(1560年),織田信長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名聲大振。爾後逐步統一尾張、近畿,並准備進攻山陰、山陽。在此期間,信長修築了氣勢宏大的安土城。因此,信長的時代被稱為「安土時代」。 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變爆發,信長身亡。織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後擊敗明智光秀及柴田勝家,確立了自己的繼承人地位。此後經過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戰,逐步統一日本。後被天皇賜姓「豐臣」,並受封「關白」一職。豐臣秀吉的時代被稱為「桃山時代」。 織田信長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在伏見城病逝。豐臣家裂分為近江(西軍)和尾張(東軍)兩派。身為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於慶長五年(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大敗西軍,建立德川政權。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戰國時代結束。 江戶時代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東京)建立幕府政權,此後260多年,德川家統治全國。這段時期被稱作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嚴格控制天皇、貴族、寺院神社,並費盡心計統治著支撐幕藩體制的農民。元和九年(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就職,下令鎖國。除開放長崎、界作為對外港口外,一律禁止外國人來日本,也禁止日本人遠渡海外。由於閉關自守,幕藩體制迎來了安定時期。但是隨著產業的發達、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民自給自足的經營體制系崩潰,18世紀起幕藩體制開始動搖。 庶民文化是這個時期的特色。17世紀後期至18世紀初期的元祿文化是以京都、大阪等上方(日本關東地方人稱京都、大阪為上方)地區為中心的武士和商人的文化。人偶凈琉璃、歌舞伎、浮世繪、文人畫等呈現出絢麗多彩的商人文化。 [編輯本段]近代 豐臣秀吉明治時代江戶幕府末期,天災不斷,幕府統治腐敗,民不聊生。且幕府財政困難,使大部分中下級武士對幕府日益不滿。同時,西方資本主義列強以堅船利炮叩開鎖國達200餘年的日本國門。 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下,日本人逐漸認識到,只有推翻幕府統治,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才是日本富強之路。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展開了。在這場推翻幕府統治的運動中,薩摩、長州兩藩武士起著重大的作用。1868年1月3日,代表資產階級和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維新三傑」之稱的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木戶孝允的領導下,成功發動政變,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交出政權,並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頒布「王政復古」詔書。這就日本歷史上的「明治維新」。日本從此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遷都江戶,並改名為東京。之後從政治、經濟、文教、外交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日本國力逐漸強大。後來在甲午中日戰爭(日本方面稱「日清戰爭」)打敗中國北洋艦隊及日俄戰爭中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日本成為帝國主義列強之一。 大正時代與明治時代取得的歷史性進一步相比,大正天皇被稱為「不幸的大正」。大正天皇在位15年,政績還不如明治,而且他一生為腦病所困,最後被迫讓權療養,由裕仁親王攝政。 昭和時代1926年,裕仁登基,年號「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時代前30年,對於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來說,是黑暗的30年。這時的日本政府致力於侵略擴張。1931年(昭和6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侵佔中國東北。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日軍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41年(昭和16年),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時期,不僅給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痛苦的困難。這是日本歷史以及中國關系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軍投降。美軍佔領日本,改日本實君立憲制為虛君立憲制,天皇作為日本的象徵被保留下來。 1972年(昭和47年)7月,田中角榮出任日本首相,開始執行「多邊自主」外交。同年9月田中訪華,於9月29日與周恩來總理簽署《中日聯合聲明》,宣布中日正式建交。1978年8月中日兩國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78年10月鄧小平副總理應邀訪問日本,宣布和平友好條約正式生效。中日兩國關系從此趨於正常化。 德川家康平成時代和天皇於昭和64年(1989年)1月7日駕崩,子明仁繼位,駕崩隔日起(1月8日)改元平成,稱為平成時代(1989年─)。1993年,由於自民黨未能實現政治改革,羽田派在不信任案中造反引致大選。在羽田派、武村正義等人離黨競選下,自民黨失去了國會過半的席位。以羽田派的核心人物小澤一郎的奔走下,成功拉攏日本新黨的細川護熙。組成非自民非共產黨的細川護熙八黨聯合內閣。五五年體制宣告瓦解,宮澤喜一辭去自民黨總裁,由河野洋平接任。 [編輯本段]歷史分期日本の先土器時代 舊石器時代 日本の古代 繩文時代 【約中國先秦】 彌生時代(紀元前3世紀 - 3世紀)【約兩漢】 古墳時代(3世紀後半、4世紀初 - 7世紀前半、8世紀初)【約魏晉南北朝】 飛鳥時代(6世紀終末 - 710年) 【約隋唐前期】 奈良時代(710年 - 784年) 【唐代】 平安時代(794年 - 1184年)【唐五代、宋】 日本の中世 鐮倉時代(1192年 - 1334年)【宋元】 南北朝時代(1334年 - 1392年) 【元明,註:日本歷史上的南北朝只是宮廷政變後,原來的天皇又跑到京都旁邊不遠的地方另立了朝廷,時間很短】 室町時代(1392年 - 1573年) (戦國時代) 【明,註:其間日本的征夷大將軍被明朝冊封為「日本國王」】 日本の近世 安土桃山時代(1573年 - 1598年)【明,即所謂「織豐時代」,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時期】 江戶時代(1603年 - 1868年)【明末、清】 日本の近代-現代 明治(1868年 - 1911年)【同治朝、光緒朝、宣統朝】 大正(1911年 - 1926年) 【北洋軍閥時期】 昭和(1926年 - 1989年) 【國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 平成(1989年 - ) 【第三代領導人至今】 [編輯本段]日本各時代日本本身沒有朝代的概念,因為無論是哪個將軍當政,都是和天皇並存的。將軍雖然並不理會天皇的意思,但是都承認自己是由天皇冊封的。所以日本歷史上只有時代。但是每個時代都可以認為是換了一個統治集團。到明治以前的天皇並沒有形成自己的政權,也稱不上是什麼朝代。具體時代如下: 公元300-592年 大和時代 公元592-710年 飛鳥時代 公元711-794年 奈良時代 公元794-1192年 平安時代 公元1192-1333年 鐮倉幕府時代 公元1333-1392年 南北朝時期 公元1393-1573年 室町幕府時代 公元1573-1603年 織豐時期 公元1603-1867年 江戶幕府時代 公元1868-1911年 明治時代 公元1912-1925年 大正時代 公元1926-1988年 昭和時代 公元1989-現在 平成時代

『肆』 日本的歷史發展歷程

1546年4月20日,河越之戰,北條氏康擊敗上衫憲政、上衫朝定、足利晴信聯軍
1546年12月,毛利元就把家督讓給嫡子毛利隆元
1547年9月22日,迦納口合戰,齋藤道三擊敗織田信秀
1548年2月14日,上田原合戰,村上義清擊敗武田晴信(武田信玄)
1548年3月19日,小豆坂合戰,今川軍戰勝織田軍。
1549年2月24日,織田信長和齋藤道三的女兒歸蝶結婚
1549年7月3日,佛朗西斯科-桑比埃爾在鹿兒島登上日本土地
1549年11月10日,今川和織田人質交換
1549年11月,江口之戰,三好長慶擊敗細川晴元
1550年7月13日,毛利元就開始肅清井上元兼一門
1550年10月1日,武田晴信(武田信玄)在戶石城擊敗村上義清
1551年3月3日,織田信秀死亡,織田信長繼承家督
1551年5月26日,武田軍真田幸隆用計攻下戶石城,村上義清逃往越後
1551年9月1日,陶隆房(陶晴賢)謀反,大內義隆自殺
1552年1月,上杉憲政逃往越後
1552年3月1日,大內義長繼承大內家家督,陶隆房改名為陶晴賢
1553年閏1月13日,織田信長家臣平手政秀諫死
1553年4月20日,齋藤道三和織田信長在正德寺會面
1553年8月,第1次川中島合戰
1554年3月、武田、今川、北條的三國同盟成立,史稱善德寺的會盟
1555年4月20日,織田信長攻下清洲城
1555年7月19日,第2次川中島合戰
1555年10月1日,嚴島海戰,毛利軍勝利,陶晴賢自殺
1556年4月20日,長良川合戰,齋藤義龍軍擊敗齋藤道三軍,齋藤道三戰死
1556年8月24日、稻生之戰,織田信長軍擊敗織田信行軍
1557年4月3日,毛利元就擊敗大內義長,大內義長自殺
1557年8月,第3次川中島合戰
1557年11月,織田信行再次謀反,被織田信長殺死
1559年2月,織田信長單身上洛,拜見將軍足利義輝
1559年4月,長尾景虎(上衫謙信)單身上洛,拜見將軍足利義輝
1559年,北條氏康隱居
1560年5月19日,桶狹間合戰,織田軍戰勝今川軍。今川義元戰死
1560年6月15日,長宗我部國親死亡,長宗我部元親繼承家督
1561年3月,長尾景虎(上衫謙信)攻擊小田原城未果
1561年閏3月,長尾政虎(上衫謙信)繼承關東管領上杉家,改姓上衫
1561年4月13日,森邊之戰,織田信長軍擊敗齋藤龍興軍
1561年8月3日,木下藤吉郎(豐臣秀吉)和寧寧結婚
1561年9月10日,第4次川中島合戰,上衫輝虎(上衫謙信)單騎突入武田軍本陣,武田信玄的弟弟武田信繁和軍師山本勘助(山本晴信)戰死
1561年11月,毛利軍擊敗大友軍
1562年1月11日,織田信長和松平元康(德川家康)結盟,史稱清洲同盟
1563年7月,織田信長在小牧山築城
1564年1月9日,第2次國府台之戰,北條軍擊敗里見軍
1564年2月28日,松平元康(德川家康)平定三河一向一揆
1564年8月,第5次川中島合戰
1565年4月17日,毛利軍包圍月山富田城
1565年5月19日,松永久秀和三好三人眾暗殺足利義輝
1566年2月19日,足利義秋(足利義昭)還俗
1566年4月,織田信長向朝廷獻金
1566年9月24日,織田信長家臣木下藤吉郎(豐臣秀吉)在墨俁一夜築城成功
1566年9月29日,武田軍攻下箕輪城,劍聖上泉秀剛下野,改名上泉信剛
1566年11月21日,尼子家向毛利軍降伏
1566年12月,松平家康改姓德川
1567年3月,織田軍進攻伊勢
1567年5月,織田、德川家通婚
1567年8月3日,伊達政宗誕生
1567年8月15日,織田軍攻下稻葉山城,並改名岐阜,織田信長遷居成到岐阜城
1567年8月23日,三船台之戰,北條軍擊敗里見軍
1567年9月,織田和淺井結盟,阿市嫁給淺井長政
1567年10月19日,武田信玄嫡子武田義信自殺
1568年2月,織田軍平定北伊勢
1568年7月27日,織田信長在美濃立政寺迎接足利義昭
1568年9月7日,織田信長出軍上洛
1568年9月14日,織田軍平定近江
1568年9月26日,織田軍入京
1568年10月18日,足利義昭繼任征夷大將軍
1568年12月13日,武田軍攻下駿府城
1569年1月5日,三好軍攻擊京城,被織田軍擊敗
1569年2月27日,二條城開始築城
1569年5月17日,德川軍攻下掛川城,今川家滅亡
1569年10月1日,武田軍包圍小田原城
1569年10月6日,三增合戰,武田軍擊敗北條軍
1570年1月25日,足利義昭發書征討織田信長
1570年4月20日,織田軍包圍京城
1570年4月27日,越前討伐中,織田軍得到淺井長政背叛的消息全軍撤退
1570年4月28日,金崎之戰,殿軍的木下藤吉郎(豐臣秀吉)成功撤退
1570年5月21日,織田信長在返回途中被狙擊
1570年6月4日,柴田勝家在長光寺城擊敗六角軍
1570年6月28日,姉川之戰,織田、德川聯軍擊敗淺井、朝倉聯軍
1570年9月12日、石山本願寺發出織田信長舉兵
1570年11月21日、伊勢一向一揆殺死信長的弟弟織田信興
1571年6月14日,毛利元就病死,享年75歲
1571年9月12日,織田軍防火燒毀比叡山延歷寺
1572年9月,織田信長向足利義昭送17條要求
1572年10月3日,武田軍發兵病上洛
1572年12月23日,三方原之戰,武田軍擊敗德川軍
1573年2月,足利義昭舉兵
1573年4月12日,上洛途中武田信玄病死,享年53歲
1573年7月18日,織田信長流放足利義昭,室町幕府滅亡
1573年8月17日,織田軍攻下朝倉家本城一承谷城,朝倉義景自殺,朝倉家滅亡
1573年8月28日,織田軍攻下淺井家本城小谷城,淺井家滅亡
1574年3月28日,織田信長得到蘭奢待(蘭奢待,裡面藏有東大寺三個字)
1574年6月17日,武田軍攻下德川軍的高天神城
1574年9月29日,織田軍平定長島一向一揆
1575年5月21日,長篠合戰,織田、德川聯軍擊敗武田軍
1575年7月,長宗我部元親統一土佐
1575年8月19日,織田軍平定越前一向一揆
1575年11月28日,織田信長把尾張、美濃2國封給嫡子織田信忠
1576年1月,織田信長開始築安土城
1576年2月23日,織田信長移居安土
1576年7月13日,第1次木津川口之戰,毛利水軍擊敗織田水軍
1577年8月17日,織田信長配下的松永久秀謀反
1577年9月17日,上杉軍統一能登
1577年9月23日、手取川合戰,上杉軍戰勝織田軍
1577年10月10日,織田軍攻下信貴山城落城,松永久秀在天守閣自爆而死
1578年3月13日,上杉謙信病死,享年49歲,後繼者們爭權爆發御館之亂
1578年7月3日,織田軍攻下上月城,尼子勝久自殺
1578年7月16日,第2次木津川口之戰,織田水軍擊敗毛利水軍
1578年10月21日,織田信長配下的荒木村重謀反
1578年11月11日,耳川之戰,島津軍擊敗大友軍
1579年3月24日,御館之亂結束,上杉景勝繼承家督
1580年1月17日,織田信長配下羽柴秀吉(豐臣秀吉)軍攻下三木城,別所長治自殺
1580年4月9日,本願寺顯如退出石山本願寺
1580年8月12日,織田信長流放佐久間信盛
1581年10月25日,織田信長配下羽柴秀吉軍利用斷糧的計謀攻下鳥取城
1581年3月11日,織田、德川、北條聯軍戰勝武田軍,武田勝賴自殺,武田家滅亡
1581年5月15日,德川家康到安土拜訪織田信長
1581年5月29日,織田信長進入京城本能寺
1582年6月2日,明智光秀謀反,織田信長在京城本能寺戰死,享年49歲,史稱本能寺之變
1582年6月2日,織田信忠因為救出織田信長失敗自殺
1582年6月3日、柴田勝家軍攻下上杉家的魚津城,第二天才知道本能寺之變
1582年6月4日,本能寺之変3天後羽柴秀吉(豐臣秀吉)軍得知情況,和毛利講和
1582年6月4日,備中高松城落城,城主清水宗治自殺,羽柴秀吉(豐臣秀吉)軍開始急速撤退
1582年6月5日,明智軍佔領安土城
1582年6月13日,山崎合戰,羽柴軍擊敗明智軍
1582年6月13日,撤退途中的明智光秀在京城小栗棲被農民殺死,享年55歲
1582年6月15日,明智軍坂本城落城,明智一族滅亡
1582年6月15日,織田信雄軍防火燒毀安土城
1582年6月18日,神流川之戰,滝川一益軍被北條軍擊敗
1582年6月27日,清洲會議,羽柴秀吉(豐臣秀吉)力推織田三法師繼承家督,羽柴秀吉和柴田勝家決裂
1583年4月21日,賤岳合戰,羽柴軍擊敗柴田軍
1583年4月24日,柴田勝家本城北之庄城落城,柴田勝家自殺
1583年9月1日、羽柴秀吉(豐臣秀吉)開始築大坂城
1584年3月18日,沖田畷之戰,島津軍擊敗龍造寺軍,龍造寺隆信戰死。
1584年4月9日、小牧長久手之戰,德川軍擊敗羽柴軍,池田恆興、森長可戰死
1584年10月,伊達政宗繼承家督
1584年11月,織田信雄和羽柴秀吉(豐臣秀吉)單獨講和
1584年2月,羽柴秀吉(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講和
1585年7月11日,羽柴秀吉(豐臣秀吉)任關白
1585年8月6日,長宗我部元親向羽柴秀吉降伏
1585年閏8月2日,真田昌幸在上田城戰勝德川軍
1585年11月12日,德川家重臣石川數正出奔到羽柴秀吉(豐臣秀吉)家
1585年11月17日,人取橋之戰,伊達軍苦戰擊敗二本松、蘆名、佐竹聯軍
1586年7月27日,岩屋城之戰,大友家得高橋紹運帶領700人和島津軍20000人作戰,全軍陣亡
1586年10月17日,德川家康向羽柴秀吉(豐臣秀吉)臣服
1586年12月13日,戶次川之戰,島津軍擊敗羽柴秀吉(豐臣秀吉)配下仙石秀久軍
1586年12月19日,羽柴秀吉任太政大臣天皇賜姓豐臣(豊臣)
1587年5月8日,島津義久向豐臣秀吉臣服
1587年6月19日,豐臣秀吉下令流放天主教徒
1587年10月1日,豐臣秀吉召開北野大茶會
1587年12月3日,豐臣秀吉頒布關東奧州戰事禁止令
1588年4月18日,後陽成天皇行幸聚樂第
1588年7月8日,豐臣秀吉頒布刀狩令
1589年6月5日,摺上原之戰,伊達軍擊敗蘆名軍,蘆名義廣逃往常陸
1589年10月23日,北條家家臣豬俁邦憲奪取真田家支城名胡桃城
1589年11月24日,豐臣秀吉向北條家宣戰
1590年4月7日,伊達政宗殺死弟弟小次郎
1590年6月9日,伊達政宗向豐臣秀吉臣服
1590年7月5日,北條氏直向豐臣軍投降,小田原城落城,北條氏政切腹自殺
1590年8月9日,豐臣秀吉任命黑川城奧州仕置,日本統一
1591年1月22日,豐臣秀長病死
1591年2月28日,千利休自殺
1591年8月5日,豐臣秀吉之子鶴松死亡
1591年8月21日,豐臣秀吉頒布身分統制令
1591年9月4日,平定九戶政實之亂
1591年9月16日,豐臣秀吉下令出兵朝鮮,史稱文祿之役
1591年10月,豐臣秀吉開始在名護屋築城
1591年12月27日,豐臣秀吉把關白之職讓給豐臣秀次,自任太閣(太閣立志傳的由來)
1592年3月4日,日本軍開始向朝鮮渡海
1592年5月2日,日本軍一番隊小西行長進入漢城
1592年7月22日,豐臣秀吉之母大政所死亡
1593年閏3月,豐臣秀吉移居伏見城
1593年4月18日,日本和朝鮮簽訂休戰協定
1593年8月3日,豐臣秀賴誕生
1595年7月8日、關白豐臣秀次自殺
1595年8月2日,豐臣秀次一族在九條河原被斬首
1596年閏7月13日,伏見地震
1596年9月1日,日本和朝鮮和平交渉決裂
1596年9月2日,日本再次向朝鮮出兵朝鮮,史稱慶長之役
1596年9月,聖-費力派號在土佐靠岸
1596年11月,長崎26名基督教徒被斬首,史稱26聖人殉教
1597年1月,日本軍開始渡海
1597年2月,豐臣秀吉發表慶長之役的陣立書
1598年1月4日,朝鮮蔚山城之戰
1598年3月15日,醍醐賞花會
1598年7月15日,豐臣秀吉要求諸大名對豐臣秀賴誓忠
1598年8月18日,豐臣秀吉死亡,享年62歲
1598年8月25日,豐臣五大老宣布撤軍朝鮮
1598年11月25日,日本軍從朝鮮撤退
1599年閏3月3日,前田利家死亡
1599年閏3月4日,加藤清正等七將對石田三成官邸發動襲擊
1600年3月16日,荷蘭船立夫迪號在豐後國佐志生靠岸
1600年4月10日,德川家康會見維利阿姆-阿達姆斯
1600年5月7日,德川家康向上杉景勝發出討伐令
1600年6月16日,德川家康向大坂城出兵
1600年7月17日,石田三成、毛利輝元為總大將,向德川家康宣戰
1600年7月25日,會津討伐軍小山評定,做出向石田三成征伐的決定
1600年8月1日,西軍的伏見城落城,德川軍鳥居元忠自殺
1600年8月23日,東軍的岐阜城落城,織田秀信降伏
1600年9月15日,關原合戰,東軍戰勝西軍被捕
1600年10月1日,石田三成等3人被斬首
1602年5月1日,德川家康命人在二條築城
1603年2月12日,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將軍
1603年7月28日,豐臣秀賴和家康的孫女千姫結婚
1604年5月3日,幕府、糸割符制度的確立
1604年7月17日,德川家光誕生

1605年4月16日,德川秀忠繼任二代將軍
1607年5月6日,德川家康向朝鮮發出國書
1607年7月3日,德川家康遷居城駿河
1609年3月,對馬的宗家朝鮮簽訂己酉約條締結
1609年4月5日,在島津軍前,琉球王朝降伏
1609年7月25日,德川家康許可和荷蘭貿易
1611年3月28日,德川家康和豐臣秀賴在二條城會面
1611年6月24日,加藤清正死亡,享年50歲
1612年3月21日,因為朱印狀偽造之罪,本多正純與力岡本大八被火刑
1613年4月25日,大久保長安死亡,享年69歲
1614年7月21日,方廣寺鍾銘事件
1614年11月15日,大坂冬之陣開始
1614年12月19日,雙方講和
1615年5月5日,德川家康從二條城出陣,史稱大坂夏之陣
1615年5月8日,德川軍攻下大坂城,豐臣秀賴自殺,日本戰國結束
1616年4月17日,德川家康死亡,享年75歲
1624年9月6日,高台院寧寧(豐臣秀吉的正室)死亡,享年83歲
1632年1月24日,德川秀忠死亡,享年54歲
1636年5月24日、伊達政宗死亡,享年70歲

『伍』 請寫出日本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

明治維新--------中日甲午戰爭(19世紀6、70年代-------19世紀末) 成為侵華主凶、大大加深半殖民地程度回 (2)中日甲午戰爭答-----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19世紀末-----20世紀20年代) 與美國爭奪,逐漸形成獨霸中國的局面 (3) 九一八事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31---1945。從局部侵華到全面滅亡中國的侵略。陰謀破產。 (4) 二戰後------中日建交1945---1972。

『陸』 日本的歷史歷程誰知道

日本的歷史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說明白的我建議你看一下這個網站 http://www.kantsuu.com/riben/list_27.shtml

『柒』 日本的發展歷史

1868年實行「明治維新」,廢除封建割據的幕藩體制,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恢復了天皇至高無上的統治。明治維新後,日本資本主義發展迅速,對外逐步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1904年挑起日俄戰爭;1910年侵吞朝鮮。1926年,裕仁天皇登基,日本進入昭和時代。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 戰後初期,美軍對日本實行單獨佔領。1947年5月,日本實施新憲法,由絕對天皇制國家變為以天皇為象徵的議會內閣制國家,天皇為日本和日本國民總體的「象徵」。現任天皇明仁1989年即位。 軍事:日本1945年戰敗投降後,軍隊被解散,軍事機構被撤消。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基於其自身需要,指令日本重新發展軍事力量。同年,日本組建「警察預備隊」,後改稱保安隊,1952年成立「海上警備隊」,1954年新建航空自衛隊,7月頒布《防衛廳設置法》和《自衛隊法》,將保安隊、海上警備隊分別改稱為陸上自衛隊和海上自衛隊,將陸、海、空三軍正式定名為自衛隊,並成立了防衛廳和參謀長聯席會議,健全了統帥指揮機構。 自衛隊實行志願兵役制。陸上自衛隊服役期限為2-3年,海、空自衛隊為3年。一般根據本人希望,可延長服役1次(2年)。 截止2006年3月,日本總兵力編制員額33萬人,其中現役軍人25.2萬人,文職2.4萬人,預備役5.6萬人。其中陸上自衛隊約14.8萬人,編為5個方面隊,轄13個師和2個混成旅、1個空降旅,裝備坦克1020輛,裝甲車約980輛,各型飛機約511架,各種火炮7630門;海上自衛隊約4.4萬人,由擔負機動作戰的聯合艦隊和負責近海警備的5個地方隊組成,裝備各型艦艇142艘,39.8萬余噸,飛機206架;航空自衛隊約有4.5萬人,主要作戰部隊為航空總隊,轄3個航空方面隊和1個航空混成團,裝備各型飛機464餘架,其中作戰飛機361架。此外還擁有各式導彈28種。防衛廳機關和直屬機構編制7000餘人。2005年,駐日美軍總兵力約3.6萬人。 日本外交政策的基本取向是堅持以日美同盟為基軸,以亞洲為戰略依託,重視發展大國關系。重視加強日美安全合作,同時致力於穩定對華關系,深化與東盟關系,加強對歐關系,改善日俄和日朝關系。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政治、經濟和安全事務,力爭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日本國土狹小,資源貧乏,但戰後的日本奉行「重經濟、輕軍備」路線,重點發展經濟,使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末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實力僅次於美國。2008年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約合4.91萬億美元。截至2009年年底,日本外匯儲備為1.049萬億美元。至2008年年底,日本外匯儲備達10185億美元,為世界第二;擁有約2.5萬億美元海外資產,連續十多年為世界最大債權國。日本製造業高度發達,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70%左右。著名公司有豐田、索尼和松下等。

『捌』 日本古代歷史分為哪幾個時期

日本的先土器時代
舊石器時代日本的古代
繩文時代 【約中國先秦】
彌生時代(紀元前3世紀 - 3世紀)【約兩漢】
古墳時代(3世紀後半、4世紀初 - 7世紀前半、8世紀初)【約魏晉南北朝】
飛鳥時代(6世紀末 - 710年) 【約隋唐前期】
奈良時代(710年 - 784年) 【唐代】
平安時代(794年 - 1184年)【唐五代、宋】日本的中世
鐮倉時代(1192年 - 1334年)【宋元】
南北朝時代(1334年 - 1392年) 【元明,註:日本歷史上的南北朝是其抄襲中國史,其實所謂南北朝只是宮廷政變後,原來的天皇又跑到京都旁邊不遠的地方另立了朝廷,時間很短】
室町時代(1392年 - 1573年) (戦國時代) 【明,註:其間日本的征夷大將軍被明朝冊封為「日本國王」】日本的近世
安土桃山時代(1573年 - 1598年)【明,即所謂「織豐時代」,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時期】
江戸時代(1603年 - 1868年)【明末、清】日本的近代-現代
明治(1868年 - 1911年)【同治朝、光緒朝、宣統朝】
大正(1911年 - 1926年) 【北洋軍閥時期】
昭和(1926年 - 1989年) 【國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
平成(1989年 - ) 【第三代領導人至今】由於日本有大量的歷史遺跡和文物,政治、 文化也牽涉到日本的歷史,了解日本的歷史,才能更好地了解日本本身。作為日本的鄰國,中國人很有必要清楚日本在過去兩千中的所作所為。有的歷史可以忘卻, 有的歷史是絕對不能抹到的,這也是我們不惜篇幅的原因。同時日本的歷史正是對「一衣帶水」這個成語的最好詮釋。

邪馬台國

在1世紀,班固所編《漢字·地理志》寫道:「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這段記載概述了原始社會末期的日本部落情況。於3世紀前期,在日本西部地區,組成了一個早期的奴隸制國家——邪馬台國。

邪馬台國有七萬多戶。女王稱「卑彌呼」,卑彌呼女王曾多次派遣權臣到中國訪問,並向魏王奉獻過奴隸和其他物品。魏明帝曾授與她「親魏倭王」的稱號和金印紫綬,並回贈其他珍貴物品。

大和國

3世紀中期以後,在本州中部以大和地方(今奈良縣)為中心興起了另一個更發達的奴隸制國家——大和國。到5世紀,統一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區。大和國的首腦稱「大王」,是奴隸制國家中的最高執政者。

「大化改新」

所謂「大化改新」就是指大化二年(646年),大和國實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政治、經濟改革。推翻了以蘇我人鹿為首的大奴隸主貴族集團,奪得了政權;並擁立 孝德天皇即位,改年號為「大化」,遷都難波。次年元旦,發布革新詔書,並仿照中國唐朝封建制度,實行政治經濟改革,史稱「大化改新」。

古代天皇制的確立和發展

從「大化改新」到1868年「明治維新」以前的1200年左右的時間,是日本的封建社會時期。這段時期的歷史,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645年到1192年,第二階段從1192年到1868年。

根據帝都的變遷,第一階段可以分為三個歷史時代。

飛鳥時代(539年~年)由於當時的帝都在飛鳥地方(今奈良市以南20公里)的藤原京,故稱「飛鳥時代」。

奈良時代(710年~794年)

平安時代(794年~1192年)是從桓武天皇於794年(一說784年)遷都長岡(今京都市)時起,到1192年鐮倉幕府建立為止的時期。

幕府政治

日本封建社會的第二階段,是從1192年源賴朝正式開創鐮倉幕府起,到1868年「明治維新」為止的時期。這是天皇的大權旁落,各地領主依靠一定的武士集 團,不執行朝廷政令,獨自進行 根據幕府的發展變化與封建統治者內部的紛爭,這個階段的歷史發展形成了以下幾個時代:

鐮倉時代(1192年~1333年)是源賴朝(1147年~1199年)於1185年推翻平氏,1192年稱「征夷大將軍」正式在鐮地方(今神奈川境內)設置幕府,到1333年北條氏滅亡、鐮倉幕府被推翻為止的時期。

南北朝時代(1336年~1392年)是從鐮倉幕府滅亡到室町幕府初興的時期。上在1270年鐮倉幕府末期,皇室內部就分裂為大覺寺統(龜山天皇系統)和 持明院統(後深草天皇系統)兩派。1336年,前者建都吉野(今奈良縣境內),稱南朝;後者建都京都,稱北朝,從而形成了南北兩個天皇並立,彼此對峙紛爭 的局面。直到1392年,南朝合並於北朝,這一局面才告結束。

室町時代(1338年~1573年)是足利尊氏(1305年~1358年)於1333年推翻鐮倉幕府,1338年稱「征夷大將軍」,在京都室町地方設立幕府起,到1573年織田信長(1534年~1582年)推翻室町幕府為止的時期。

安土桃山時代(1573年~1598年)是從織田信長於1573年消滅室町幕府,到1598年豐臣秀吉(1536年~1598年)統一日本全鏡為止的時 期。因前者統治中心在近江安土城,後者統治中心在京都的伏見城(桃山),故稱「安土桃山時代」,又叫「織豐時代」。

江戶時代 (1603年~1867年)是在豐臣秀吉死後,織田信長的一部將德川家康(1542年~1616年)於1603年在江戶(今東京)設立幕府,到1867年 江戶幕府被倒幕維新派推翻為止的時期。德川家康早年結識田信長,1590年隨豐臣秀吉轉戰各地。豐臣秀吉死後,他於1600年握取實權,並於1603年任 「征夷大將軍」,成為江戶幕府的創建者。從此德川幕府的統治延續260多年。故這一時代也叫「德川時代」。
主要分為1鐮倉幕府 2室町幕府 3江戶幕府PS明智幕府不存在這一說

『玖』 整理日本歷史發展歷程

看看袁騰飛的日解讀日本的歷史,就明白了,從以前的原始部落女王時期,到唐化時期,到後來的明治維新,到2戰後期!!!一下子豁然開朗!

閱讀全文

與日本歷史發展歷程幾個階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