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美國的國慶歷史文化

美國的國慶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3-15 02:44:35

⑴ 美國的歷史文化

綜述

美國的文化產業非常發達,產值佔GDP的20%左右,其總體競爭力位居世界首位。

20世紀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美國初步形成了文化產業的基礎和框架;20世紀中期,美國文化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80年代以後,隨著文化商品化程度的加深,美國憑借經濟、技術和知識等方面的優勢,開始向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進行文化產品的傾銷。

進入90年代,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各國文化產業壁壘不斷被打破,企業兼並重組浪潮洶涌澎湃,在美國出現了一批超級跨國文化產業集團,引領全球文化產業的發展。

語言

由於沒有聯邦地位的官方語言,部分州將英語定為官方語言,但英語是事實上的官方語言,就整個聯邦而言,並沒有統一的官方語言。

由於多年來推動英語為官方語言的運動,美國50個州中已有31個州通過立法規定英語為官方語言,也有其它一些州提出相關議案,不過,面臨的阻力相當大。有3個州承認其他語言與英語有平行地位:路易斯安那州的法語,夏威夷州的夏威夷語和新墨西哥州的西班牙語。

文學

美國文學自其殖民地時期初具雛形至2013年已經歷了兩百多年的發展歷程,變得日趨成熟。而作為反映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預示社會發展方向的一面鏡子,美國文學也體現出美國人獨特的哲學觀、價值觀。

美國早期的移民多是從英國或者歐洲來到這片新大陸的,他們想擺脫歐洲舊的封建傳統,追求自由、民主。而這些要求體現在文學方面,個人主義成為貫穿早期美國文學的一個特色。就此而言,美國文學的發展是承前啟後,極具連貫性的。

美國夢

美國夢是一種相信只要在美國經過努力不懈的奮斗便能獲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們必須通過自己的工作勤奮、勇氣、創意和決心邁向繁榮,而非依賴於特定的社會階級和他人的援助。通常這代表了人們在經濟上的成功或是企業家的精神。許多歐洲移民都是抱持著實現美國夢的理想前往美國的。

(1)美國的國慶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18世紀中葉,英國在美洲的殖民地與英國之間,已有了裂痕。隨著殖民地的不斷擴張,逐漸使他們意識到事態發展的嚴重性,從而萌生獨立的念頭。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反英國殖民者傾銷。

1774年,來自13州的代表聚集在費城,召開第一次大陸會議,希望能與英國和平解決問題。然而英王卻堅持殖民地必須無條件臣服於英王,並接受處分。1775年,在馬薩諸塞州列剋星頓點燃戰火,北美獨立戰爭爆發。

1776年5月,在費城召開第二次大陸會議,堅定了戰爭與獨立的決心,並於7月4日簽署著名的《獨立宣言》。以此為契機,《獨立宣言》被認為是美國建立的開端,此日(7月4日)亦被美國作為國慶日。

1778年2月,本傑明·富蘭克林成功說服了波旁王朝,使得法、美簽訂軍事同盟條約,法國正式承認美國。法國、西班牙、荷蘭相繼參戰。

1781年,約克鎮戰役大捷,美軍贏得決定性的勝利。此後除了海上尚有幾次交戰和陸上的零星戰斗外,北美 大陸戰事已基本停止。

1787年,在費城舉行聯邦會議,會中華盛頓被推為主席。會議決定國家政府有稅收、鑄造貨幣、調整商業、宣戰及締結條約的權力,同時採取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原則,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機構互相制衡。

1812~1815年,英國再度入侵剛成立的美國,史稱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戰後美國各州更加團結。

⑵ 美國的歷史和文化

美國文化是一個逃避者文化或者叫恐懼綜合症文化,因為無論從最開始五月回花號上的第一批清 教在美國這答塊土地上建國,還是美國因為受到了恐怖襲 擊,從而派 兵阿富汗和伊拉 克,又或者是美國的一般老百姓覺得持有槍 支才是安全的保障,以至於每次自己國家出問題,都會把屎 盆子往別個國家扣的習慣中,都可以看出,美國的文化根本是恐懼,嫉妒和逃避。

⑶ 美國的國慶節的由來是什麼

1775年10~12月,會議通過建造13艘巡航艦和輕巡航艦並建立海軍的決議。1776年7月4日,大會通過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宣告13個殖民地脫離宗主國,建立獨立的美利堅合眾國。從此,7月4日就成為美國的國慶節。

⑷ 美國歷史文化

在四萬多年前,有一批來自亞洲的流浪者,經由北美到中南美洲,這些人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當哥倫布到達他認為的新大陸時,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 約有3,000萬,其中有大約2000萬人住在現在的加拿大和美國中北部, 其餘絕大部分住在現在的墨西哥和美國南部。 大約1萬年前,又有另一批亞洲人, 移居到北美北部,這是後來的愛斯基摩人。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種人大概是維京人,他們是一群喜好冒險的捕漁人,有人認為他們在1,000年前曾到過北美東海岸。
殖民時期
1607年,一個約一百人的殖民團體, 在乞沙比克海灘建立了詹姆士鎮,這是英國在北美所建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 在以後150年中,陸續涌來了許多的殖民者,定居於沿岸地區,其中多來自英國,也有一部分來自法國、德國、荷蘭、愛爾蘭和其他國家。18世紀中葉,13個英國殖民地逐漸形成, 他們在英國的最高主權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議會。這13個殖民區因氣候和地理環境的差異,造成了各地經濟形態、政治制度與觀念上的差別。
18世紀中葉,英國在美洲的殖民地與英國之間,已有了裂痕。殖民地的擴張,使他們產生某種自覺,自覺到英國的迫害,而萌生獨立的念頭。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反傾銷。1774年,來自13州的代表聚集在費城,召開所謂第一次大陸會議,希望能尋出一條合理的途徑,與英國和平解決問題。然而英王卻堅持殖民地必須無條件臣服於英王,並接受處分。1775年,在馬薩諸塞州萊剋星頓點燃戰火;1776年5月,在費城召開第二次大陸會議,堅定了戰爭與獨立的決心,並發表著名的《獨立宣言》,提出充分的理由來打這場仗。1777年10月,薩拉托加大捷,扭轉了獨立戰爭初期的不利的態勢。此役使美國人民信心大增,並得到了國際上的支援。1778年2月法美簽訂軍事同盟條約,法國正式承認美國。法國、西班牙、荷蘭相繼參戰。1781年,約克城戰役大捷,美軍贏得決定性的勝利。約克敦戰役後,除了海上尚有幾次交戰和陸上的零星戰斗外,北美大陸戰事已基本停止。1782年11月30日,英美簽署《巴黎和約》草案,1783年9月3日,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
1787年,在費城舉行聯邦會議,會中華盛頓被推為主席,他們採取一項原則,即中央的權力是一般性的,但必須有審慎的規定和說明,同時,他們也接受一項事實,那就是全國性政府必須有稅收、鑄造貨幣、調整商業、宣戰及締結條約的權力。此外,為了防止中央權力過大,而採取孟德斯鳩的均權政治學說,設置三個平等合作與制衡的部門,即立法、行政、司法三種權力相互調和,制衡而不使任何一權占控制地位。
19世紀初期,數以千計的人,越過阿帕拉契山,向西移動。有些開拓者,移居到美國的邊界,甚至深入屬於墨西哥的領地、以及介於阿拉斯加與加利福尼亞的俄勒岡。開拓者勇敢、勤奮地向西尋求更好的活。
引起南北戰爭的原因,不單是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的問題,還包括了思想上的沖突。內戰暴露了美國的弱點。對這個國家的存在,作了一番考驗。經過了這次考驗, 美國才步向一個中央集權化之現代國家的坦途。南北之間,為奴隸問題而起爭執,南方在全國政治上的主要方針,就在保護和擴大「棉花與奴隸」制度所代表的利益;而北部各州,主要是製造業、商業和金融的中心,這些生產無需依賴奴隸,這種經濟上和政治上的沖突都是由來已久的。1860年代初期,11個南方的州脫離聯邦,另組政府,北方則表示,為了統一將不惜付出任何代價。1861年,內戰爆發了,這場美國人面對面的流血戰,打了四年,南方遭到嚴重的破壞,而且留下深深的傷痕。1865年,北方戰勝了,這項勝利不但顯示美國恢復統一,而且從此全國各地不再施行奴隸制度。
19世紀初期,美國開始工業化,而內戰之後則步入成熟階段。在從內戰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不到50年時間內,美國從一個農村化的共和國變成了城市化的國家。從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間被稱為所謂「進步時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7年,美國被捲入大戰漩渦中,並且在世界上嘗試扮演新的角色。
在戰後的10年間,美國的社會與文化可說是個無生氣、無感情、屬於商人階級的10年。據1929年統計,居城與居鄉的比率是56:44,這時舉凡現代生活的特色,諸如汽車、電話、收音機、洗衣機,已成為生活的必需品。戰後經濟呈現極度的繁榮,原因有二, 一為政府不再干涉私營企業且有立法保護之;二為新技術的帶動。雖然經濟成長很快,但是基礎不穩。
經濟大蕭條影響的不只是美國,世界各國都受到它的打擊。經濟大恐慌使上百萬的工人失業,大批的農人被迫放棄耕地,工廠商店關門,銀行倒閉,一片蕭條。1932年,富蘭克林·羅斯福當選總統,他主張政府應拿出行動來結束經濟大恐慌,新政府雖然解決了許多的困難,但美國的經濟還是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才蘇醒起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軸心國的戰敗、英法實力的衰退,美國和蘇聯成為了超級大國,世界被分成了東西方兩大陣營。美蘇及其各自陣營分別在軍事、政治、經濟、宣傳各方面加緊准備,一如戰時。這種狀態,被稱為「冷戰」。
美國歷史自1960以來,許多方面仍是戰後發展的延續。經濟方面除了周期性的不景氣,仍舊是不斷膨脹;從城市移居到郊區的人口繼續增加,1970年,居郊人口超過了居城人口。1960年初期,黑人問題成為美國內部最主要的問題。1960年代中期,許多美國人開始不滿政府的對外政策。此外,由於工業的發展與人口的集中,60年代後期,生態環境的污染廣受注意。70年代初期,由於能源危機而導致的經濟蕭條是大恐慌以來最嚴重的一次。70年代中期,美國經濟一度復甦。但到70年代未期,又出現通貨膨脹。1976年,美國建國200周年,全國舉行各項慶祝活動。美國在冷戰中最終拖垮了蘇聯,1991年,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兩大陣營之間意識形態的壁壘也被打破了。1981年4月12日,美國成功發射了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將人類又帶入另一個太空新紀元。

在最早的殖民時期,美國文學主要的題材是贊揚新大陸替殖民者和歐洲母國所帶來的利益。宗教信仰上的爭議也是題材之一。隨著革命戰爭的爆發和美國的獨立,本傑明·富蘭克林和托馬斯·潘恩等人寫下的政治著作在文學和作家如愛倫·坡等人逐漸嶄露頭角。奴隸制度的沖突和接踵而來的內戰也對美國文學有深刻影響,到了19世紀末,由於工業化的進展和國土開拓時期的結束,美國文學脫離了原先的邊境文學,馬克·吐溫成為第一個不在東海岸出生的主要作家,開啟美國本土文學之先河。進入了20世紀,工業化帶來的社會轉變使美國文學發展的更為多元和復雜。海明威反映了人們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厭惡情緒。1925年費滋傑羅出版《大亨小傳》代表著20年代經濟大恐慌前美國人的夢想。黑人文學、南部文學、以及現代文學也在同時期興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的世代、和新的種族、地區、社會特徵都與之前的世代大不相同,大量的移民文學和新興的女性主義文學也成為美國文學的一部分了。
電影的發展主要源自美國,同時也是世界上電視技術發展和普及最早的國家之一。英國出生的美國攝影師愛德沃德·邁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拍下了人類史上第一部電影奔跑的馬匹。自從那時開始,美國的電影產業便開始高速發展,加利福尼亞州的好萊塢成為人類電影發展的重鎮,絕大多數電影技術的創新和發展都是源於好萊塢,好萊塢電影也成為美國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在1920年代,美國每年平均產出高達800部正規電影,查理·卓別林的喜劇、依據小說飄改編的《亂世佳人》、創下史無前例票房的《泰坦尼克號》、《超人》、《蝙蝠俠》、《阿凡達》等電影流傳至幾乎每個大陸和國家,成為家喻戶曉的美國象徵。這些電影的出口也使美國獲取了巨大的經濟利潤。除了電影之外,由迪士尼開創的卡通技術也是源自美國。
元旦(New Year's Day)——1月1日
馬丁·路德·金日(Birthday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1月第三個星期一
華盛頓誕辰日(Washington's Birthday)——2月第三個星期一
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5月最後一個星期一
美國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7月4日
勞動節(Labor Day)——9月第一個星期一
哥倫布日(Columbus Day)——10月第二個星期一
退伍軍人節(Veterans Day)——11月11日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11月第四個星期四
聖誕節(Christmas Day)——12月25日

⑸ 各國國慶節由來

以國王生日為國慶日亞洲的阿曼是1970年11月18日(卡布斯)、尼泊爾是1945年12月28日(比蘭德拉)、日本是1901年4月29日(裕仁)、泰國是12月5日(普密蓬);歐洲有荷蘭女王(1909年4月30日)、比利時國王(193

1年7月21日)。

以登基日為國慶日亞洲的巴林是埃米爾即位日(1961年12月16日)、非洲的摩洛哥(1961年3月3日)。

以共和國成立日為國慶日中國、朝鮮、寮國、蒙古、印度、幾內亞、獅子山、義大利、前南斯拉夫。

美洲牙買加的國慶日最有趣,是每年8月的第一個星期一。由於年輪的更替,國慶日也總是在變。

國慶節是每個國家的重要節日,但名稱有所不同。許多國家叫「國慶節」或「國慶日」,還有一些國家叫「獨立日」或「獨立節」,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國日」、「革命日」、「解放日」、「國家復興節」、「憲法日」等,還有直接以國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亞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則以國王的生日或登基日為國慶日,如遇國王更替,國慶的具體日期也隨之更換。

每逢國慶日,各國都要舉行不同形式的慶祝活動,以加強本國人民的愛國意識,增強國家的凝聚力。各國之間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賀。逢五逢十的國慶日,有的還要擴大慶祝規模。為慶祝國慶日,各國政府通常要舉行一次國慶招待會,由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外交部長出面主持,邀請駐在當地的各國使節和其他重要外賓參加。但也有的國家不舉行招待會,如美國、英國均不舉行招待會。

慶國慶樂曲聲聲焰火騰空

法國是以7月14日法國大革命時巴黎群眾搗毀巴士底監獄這一天作為國慶日的。1989年,正值法國革命200周年。為此,法國舉行了十分隆重的慶祝活動。當天,在巴黎愛麗舍田園大街上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閱兵式上,300多輛裝甲車、5000名士兵、250架飛機及直升機接受了檢閱。33位外國元首或政府首腦以及1萬多位外國來賓應邀參加了慶典儀式。在現場,有80多萬觀眾觀看了儀式。當天晚上,在雄壯的《馬賽曲》樂曲聲中,20萬支焰火騰空升起,80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多個民族的演員參加了在協和廣場舉辦的大型國慶演出。

國慶節大典舉國歡騰

每逢8月9日,新加坡都會舉行國慶大典,舉國歡騰。同時還有國慶檢閱典禮,有戰機和跳傘表演。當總統檢閱儀仗隊後,3架F-16型獵鷹戰斗機、6架F-5S/T型戰斗機及5架A-4SU超級天鷹戰斗機,共14架戰機排列成五星與彎月形飛過,隊形就像是國旗上的五星彎月。步兵隊伍走過檢閱台後,組成五星彎月隊形的14架戰機,又與3架軍機——1架C-130大力士運輸機、1架E-2C鷹眼空中預警機及1架福克50海事巡邏機飛越上空。接著,7架直升機,包括切奴克、超級美洲豹及UH-1H型直升機以V字隊形飛過。

直升機飛過後,接下來就是令人屏息仰首,由5名武裝部隊突擊隊員呈獻的跳傘表演,他們在1500米的高空,從大力士運輸機上跳下,他們身上都背負著40公斤重的裝備,政府大廈周圍摩天大樓林立,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挑戰。

人潮花海慶佳節

5月17日是挪威國慶節(又叫憲法日)。在這個盛大的節日里,你會看到成千上萬的人穿著民族服裝,歡度佳節。街上,從少女到老婦幾乎都是背帶式拖地長裙,紅色、白色、黑色、綠色,在厚厚的毛呢或棉布上綉著鮮艷的花朵和圖案,每個人的胸前都有漂亮的銀制飾物,有的還披著配套的斗篷,戴著不同色彩的民族小帽,真是絢麗多彩。男士的服裝則從中世紀的宮廷禮服到21世紀的紅色流行時裝都有,也是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有許多老人胸前戴滿了各種各樣的勛章,手拿文明棍,頭戴高筒禮帽,頗有紳士風度。

這天,通向王宮的卡爾·約翰大街變成了人的海洋、花的海洋、國旗的海洋。路兩邊臨時豎起的高大旗桿上、樓頂上、陽台上、窗戶上都飄揚著國旗。

國慶遊行開始的時候,國王穿著黑色禮服,站在觀禮台中央;右邊是身著紅色禮服的王後;王後的右邊是王子和公主。一切都是那麼自然,那麼純朴,一切都體現了人們發自內心的對祖國、對民族的無限熱愛。

各州首府輪流坐莊

德國10月3日的正式名稱叫「統一日」,是法定節日,但並非「國慶日」。與法國把7月14日、美國把7月4日、瑞士把8月1日作為國慶節不同的一點是,德國這個類似國慶的重要日子裡並無重大事件發生,不像法國1789年7月14日革命群眾攻佔了巴士底獄、美國在1776年7月4日發表《獨立宣言》、瑞士在1291年8月1日締結永久同盟。按照1990年統一後的規矩,各個州的首府輪流舉辦慶祝活動,如2000年輪到了德累斯頓。所以,盡管是逢五逢十,首都沒有舉辦隆重庄嚴的慶祝活動並不奇怪。首都市民照樣可以在秋季少有的明媚陽光下,盡情在勃蘭登堡門前玩樂一番。

國慶節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

奈及利亞的民族獨立日為10月1日。它是非洲古老的、人口最多的國家,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民族文化,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間,奈及利亞一直是英國的殖民地,經濟相當落後,人民生活十分貧困。奈及利亞人民經過長期英勇斗爭,終於在1960年10月1日贏得了民族獨立.

⑹ 美國的節日文化、習俗

美國的節日有:

1. 元旦節(New Years Day), 每年1月1日慶祝新的一年開始。人們舉辦各種各樣的新年晚會,到處可以聽到"辭舊迎新"的鍾聲,
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2. 林肯誕辰(Abraham Lincolns Birthday), 每年2月12日,慶祝林肯誕辰, 為大多數州的節日。

3. 聖瓦倫丁節(St. Valentines Day ),每年2月14日,
是3世紀殉教的聖徒聖瓦倫丁逝世紀念日。情人們在這一天互贈禮物,故又稱"情人節"(the lovers day)。

4. 華盛頓誕辰(George Washingtons Birthday),每年2月22日,慶祝華盛頓誕辰,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5.聖帕特里克節(St. Patricks Day ), 每年3月17日, 是悼念愛爾蘭的守護神聖帕特里克的節日。

6.復活節(Easter Day, Easter Sunday),一般在每年春分後月圓第一個星期天, 約在3月7日左右。 該節是慶祝基督( Jesus Christ)的復活,過節人們吃復活節彩蛋( Easter Eggs),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7.愚人節(April Fools Day), 每年4月1日, 該節出自於慶祝 "春分點" (Venal equinox)的來臨, 在4月1日受到惡作劇愚弄的人稱為"四月愚人" (April Fools)。

8.母親節(Mothers Day), 每年5月份的第2個星期日,政府部門和各家門口懸掛國旗,
表示對母親的尊敬。在家裡,兒女們和父親給母親買些禮物或做些家務。

9.陣亡烈士紀念日(Memorial Day), 每年5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一, 紀念為美國獻身的陣亡烈士,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0.國旗日(National Flag Day),每年6月14日, 慶祝國旗的升起。

11.父親節(Fathers Day), 每年6月份的第3個星期天,表示對父親的尊敬。 在家裡,兒女們和母親給父親買些禮物。

12.國慶節(Independence Day), 每年7月4日,慶祝美國建國,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3. 勞動節(Labor Day), 每年9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一, 表示對勞工的敬意,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4.哥倫布日(Columbus Day),每年10月12日,紀念哥倫布在北美登陸,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5.萬聖節(Halloween;Eve of All Saints Day), 每年10月31日,孩子們多化裝成鬼,
打著燈籠或點燃篝火盡情地玩耍。

16.萬靈節(All Souls Day), 每年11月2日,祭奠所有死者靈魂之日。

17. 退伍軍人節(Veterans Day),每年11月11日,表示對退伍軍人的敬意

18. 感恩節 (Thanksgiving Day),每年11月最後一個星期四,干且上帝所賜予的秋收,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9.大選日
(Election Day), 每年11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一後的星期二,選舉美國總統。

20.清教徒登陸紀念日(Forefathers Day),每年12月21日,紀念清教徒在美洲登陸。

21.聖誕節.(Christmas Day),每年12月25日,基督徒慶祝基督誕生的日子,是美國最隆重的節日。

⑺ 美國的歷史,風俗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是一個由五十個州和一個聯邦直轄特區組成的憲政聯邦共和制國家。其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美國國土面積超過962萬平方公里,位居全球第三。其人口總量也超過三億人,少於中國和印度。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在費城正式通過《獨立宣言》,宣告美國誕生。自1870年代以來,美國國民經濟就高居全球第一。今天的美國則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其在全球的政治、經濟、軍事、娛樂等眾多領域的龐大影響力更是其他國家所無法匹敵的。 基本信息欄
中文名稱: 美利堅合眾國
英文名稱: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簡稱: 美國、U.S.A.
所屬洲: 亞洲
首都: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主要城市: 紐約市、洛杉磯、芝加哥、休斯敦
國慶日: 7月4日
國歌: 《星條旗永不落》
國家代碼: USA
官方語言: 無
貨幣: 美元
時區: UTC-5至-10
政治體制: 總統制共和制
國家領袖: 貝拉克·奧巴馬
人口數量: 3.04415億(2008年)
人口密度: 31人/平方公里(2008年)
主要民族: 白人、拉美裔、非洲裔、亞裔
主要宗教: 新教、天主教、摩門教、猶太教
國土面積: 9,629,091平方公里
水域率: 6.76%
GDP總計: 14.264萬億美元(2008年)
人均GDP: 46,859美元(2008年)
國際電話區號: +1
國際域名縮寫: .us .gov .mil .e
道路通行: 靠右行駛
基尼系數: 0.463(2007年)
人類發展指數: 0.950(極高,2008年)
國花: 玫瑰花
國石: 藍寶石
國鳥: 白頭海雕

美國文化
文學
美國的文學被翻譯為世界各種語言。早在美國歷史初期,美國就產生了許多傑出的作家。最早的古柏 James Fenimore Cooper、霍桑 Nathaniel Hawthorne以及歐文 Washington Irving 描寫出一個年輕並且不斷成長的美國。後來,梅爾維爾 Herman Melville 寫出有關海洋的小說以探討道德問題。馬克·吐溫則表現了密西西比河上生活的情趣與幽默。7個美國人曾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劇作家尤金·歐尼爾與小說家索爾拜婁 Saul Bellow、賽珍珠、福克納、海明威、辛克萊·路易士 Sinclair Lewis以及史坦貝克。

建築
在美國的早期歷史中,建築一直是呈現美國風貌的。19世紀末,蘇利文 Louis Sullivan 設計出摩天大樓。而懷特 Frank Lloyd Wright的想像力也影響世界各地的建築師。今天,更多的美國建築師利用鋼筋、玻璃以及混凝土設計出宏偉、出色的建築物.

1.元旦節(New Year's Day), 每年1月1日慶祝新的一年開始。人們舉辦各種各樣的新年晚會,到處可以聽到"辭舊迎新"的鍾聲, 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2. 林肯誕辰(Abraham Lincoln's Birthday), 每年2月12日,慶祝林肯誕辰, 為大多數州的節日。
3. 聖瓦倫丁節(St. Valentine's Day ),每年2月14日, 是3世紀殉教的聖徒聖瓦倫丁逝世紀念日。情人們在這一天互贈禮物,故又稱"情人節"(the lovers' day)。
4. 華盛頓誕辰(George Washington's Birthday),每年2月22日,慶祝華盛頓誕辰,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5.聖帕特里克節(St. Patrick's Day ), 每年3月17日, 是悼念愛爾蘭的守護神聖帕特里克的節日。
6.復活節(Easter Day, Easter Sunday),一般在每年春分後月圓第一個星期天, 約在3月7日左右。 該節是慶祝基督 ( Jesus Christ)的復活,過節人們吃復活節彩蛋( Easter Eggs),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7.愚人節(April Fool's Day), 每年4月1日, 該節出自於慶祝 "春分點" (Venal equinox)的來臨, 在 4月1日受到惡作劇愚弄的人稱為"四月愚人" (April Fools)。
8.母親節(Mother's Day), 每年5月份的第2個星期日,政府部門和各家門口懸掛國旗, 表示對母親的尊敬。在家裡,兒女們和父親給母親買些禮物或做些家務。
9.陣亡烈士紀念日(Memorial Day), 每年5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一, 紀念為美國獻身的陣亡烈士,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0.國旗日(National Flag Day),每年6月14日, 慶祝國旗的升起。
11.父親節(Father's Day), 每年6月份的第3個星期天,表示對父親的尊敬。 在家裡,兒女們和母親給父親買些禮物。
12.國慶節(Independence Day), 每年7月4日,慶祝美國建國,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3. 勞動節(Labor Day), 每年9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一, 表示對勞工的敬意,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4.哥倫布日(Columbus Day),每年10月12日,紀念哥倫布在北美登陸,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5.萬聖節(Halloween;Eve of All Saint's Day), 每年10月31日,孩子們多化裝成鬼, 打著燈籠或點燃篝火盡情地玩耍。
16.萬靈節(All Soul's Day), 每年11月2日,祭奠所有死者靈魂之日。
17. 退伍軍人節(Veterans Day),每年11月11日,表示對退伍軍人的敬意
18. 感恩節 (Thanksgiving Day),每年11月最後一個星期四,干且上帝所賜予的秋收,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9.大選日 (Election Day), 每年11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一後的星期二,選舉美國總統。
20.。 清教徒登陸紀念日(Forefather's Day),每年12月21日,紀念清教徒在美洲登陸。
21.聖誕節.(Christmas Day),每年12月25日,基督徒慶祝基督誕生的日子,是美國最隆重的節日。

⑻ 外國國慶節的來歷

外國國慶節由來

法國

火樹銀花映鐵塔大型閱兵耀國威

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1789年的這一天,巴黎人民攻佔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推翻了君主政權。1880年,7月14日被正式確立為法國的國慶日,法國人每年都要隆重紀念這個象徵自由和革命的日子。這一天的夜晚成為歡樂的海洋,法國的標志埃菲爾鐵塔為火樹銀花所映襯。國慶節是法國最隆重的民眾節日。7月14日這天,全國放假一天。節日前夕,家家戶戶都掛起彩旗,所有建築物和公共場所都飾以彩燈和花環,街頭路口架起一座座飾有紅、白、藍三色布帷的露天舞台,管弦樂隊在台上演奏著民間流行樂曲。為慶祝國慶節,每年都要在香榭麗舍大街上舉行大規模的閱兵儀式。7月14日上午,大街戒嚴。空軍機群飛抵凱旋門上空,閱兵開始。編成隊列的飛機掠過香榭麗舍大街,機尾噴出紅、白、藍三色煙幕,宛如一面巨大的法國國旗在空中舒展開來。當飛機通過協和廣場的總統閱兵台上空後,陸海軍分列式開始向總統敬禮。

法國每年為國慶節的慶祝活動要用去50噸火葯、10億支鞭炮。從費用來看,半個小時的焰火要花費2000萬法郎,由此見知,整個慶祝活動所耗費用相當可觀。

美國

教堂鍾聲齊鳴 民眾遊行慶祝

美國以7月4日獨立日為國慶日,以紀念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在費城通過美國《獨立宣言》。每年的這一天,全美大大小小的教堂鍾聲齊鳴,各地居民自發地舉行慶祝遊行,美國全國到處都飄揚這紅白藍條的國旗。1800年以來,群眾遊行、音樂會和燃放禮花逐漸成為慶祝美國誕生日的傳統活動。由於燃放禮花容易引發火災,現在很多地方禁放煙火,不過通常還會在安全的廣場上燃放禮花,供人們觀賞。一般情況下,這天參加遊行的民眾可以選擇各式各樣的化妝,組成家庭小樂隊,有的親朋好友甚至祖孫幾輩人一起,載歌載舞,擁上街頭。大街上更是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各式彩車、模型車、雜技車等同歡樂的人群一起,組成了浩浩盪盪的遊行隊伍。遊行結束後,人們聚集在公園或其他一些公共場所,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共同歡度這一盛大的節日。

德國

各州首府 輪流坐莊

德國,10月3日的正式名稱叫「統一日」,是法定節日,但並非「國慶日」。與法國把7月14日、美國把7月4日作為國慶節的來歷不同的一點是,德國這個類似國慶的重要日子裡並無重大事件發生,不像法國1789年7月14日革命群眾攻佔了巴士底獄,美國在1776年7月4日發表《獨立宣言》。按照1990年統一以來的規矩,各個州的首府輪流舉辦慶祝活動。所以,盡管是逢五逢十之際,首都柏林沒有舉辦隆重庄嚴的慶典不算奇怪。

英國

實是官方生日 女王親閱軍禮

英國的國慶日是女王的「官方生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真正生日是1926年4月21日,而其「官方生日」則定在每年靠近6月11日的那個星期六。每年的這個時候,一向有「霧都」之稱的倫敦天氣也比較好。其主要活動,是由女王親自檢閱「軍旗敬禮分列式」。由於星期六本來就不是工作日,因而這一天也不在假日之列。

波蘭

憲法指定 國慶節日

波蘭實行每周五天工作制。5月3日為波蘭共和國國慶節,放假一天。1989年劇變前,7月22日為國慶節;1991年4月5日波蘭議會通過一項法案,將波蘭共和國國慶節改為5月3日(1791年5月3日通過一部憲法,該憲法為波蘭第一部成文憲法,首次確定實行參、眾兩院議會制和三權分力制)。

埃及

政府放假一天紀念七月革命七月革命節,每年的7月23日,是紀念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第一任總統加馬爾·阿卜杜勒,納賽爾領導的革命勝利日,也是埃及的國慶節。每逢節日,政府通常放假一天,報紙、雜志、電視和廣播都會大量報道節日的紀念活動,並展出歷史圖片和資料。

挪威

國王著禮服與民同慶典5月17日是挪威國慶節(又叫憲法日)。在這個盛大的節日里,你會看到成千上萬的人穿著民族服裝,歡度佳節。這天,通向王宮的卡爾·約翰大街變成了人的海洋、花的海洋、國旗的海洋。這一天。國王往往穿著黑色禮服,戴著黑色禮帽站在觀禮台中央;右邊是身著紅色禮服、紅色禮帽的王後;王後的右邊是王子和公主。一切都是那麼自然,那麼純朴,一切都是人們發自內心,發自對祖國、對民族的無限熱愛。

新加坡

舉國齊歡騰總統親閱兵國慶節是8月9日。新加坡每到這一天都會舉行國慶大典,舉國歡騰。同時還有國慶檢閱典禮,會有戰機和跳傘表演。當總統檢閱儀仗隊過後,3架F-16型獵鷹戰斗機、6架F-5S/T型戰斗機及5架A-4SU超級天鷹戰斗機,共14架戰機將首次排列成五星與彎月形飛過,隊型就像是國旗上的五星彎月。當步操隊伍走過檢閱台後,組成五星彎月隊型的14架戰機,將與3架軍機———1架C-130大力士運輸機、1架E-2C鷹眼空中預警機及1架福克50海事巡邏機飛越上空。接著,7架直升機,包括切奴克、超級美洲豹及UH-1H型直升機將以V字隊形飛過。直升機飛過後,接下來就是令人屏氣昂首,由5名武裝部隊突擊隊員呈獻的跳傘表演,他們將在1500米的高空,從大力士運輸機上跳下,他們身上都背負著40公斤重的配備,政府大廈四周圍摩天高樓林立,對他們來說是一項挑戰。

越南

各地隆重聚會 也講節約安全

越南為慶祝越南國慶日,9月2日國慶當天在首都河內都要舉行隆重的集會、閱兵和遊行等活動。節日之前,越南政府會向各省市人民委員會發出通知,就國慶慶祝活動作出具體部署。一般情況下,在首都河內將隆重舉行集會、閱兵和遊行,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將現場直播上述慶祝活動的實況。9月2日晚,在河內、海防、順化、奠邊府、新潮、邦美蜀、峴港、芹苴和胡志明市施放焰火。根據政府通知精神,政府各部門、各省市和各地方要舉行切合實際的慶祝活動,把慶祝活動同開展愛國競賽、發展經濟和扶貧結合起來。各地根據具體條件,本著節約、安全的原則,開展各種文化體育活動。

⑼ 美國的歷史文化背景是什麼

美國獨立後,通過贖買、武裝顛覆或發動戰爭等手段大力進行領土擴張,奪取路易斯按回娜(法屬)、佛羅里達答(西屬)、得克薩斯等廣大地區,到19世紀中期,領土已由大西洋沿岸擴展到太平洋沿岸。

在1776年後的100年內,美國領土幾乎擴大了10倍。 與此同時,許多人移居西部,形成「西進運動」。

「西進運動」使西部廣大地區得到開發,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西進運動」給當地印第安人帶來災難,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淚史。

⑽ 國慶節的歷史文化

10月1日是中國的國慶節.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開國大典,在隆隆的禮炮聲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親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聚集天安門廣場的三十萬軍民進行了盛大的閱兵和慶祝遊行.10月1日是我國的國慶節,為什麼把這一天定為國慶節呢?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奮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偉大的轉變.1949年9月的政協一屆一次會議上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節.

1949年十月一日下午3時,北京30萬人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典禮,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澤東主席庄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並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毛主席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願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願與之建立外交關系。"隨即舉行閱兵式和群眾遊行。朱德總司令檢閱了海陸空軍,並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迅速肅清國民黨一切殘余武裝,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日,北京新華廣播電台在天安門廣場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實況廣播。這是中國人民廣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實況廣播,全國各地人民廣播電台同時聯播。

各國國慶節由來

世界各國確定國慶節的依據千奇百怪。據統計,全世界以國家建立的時間為國慶節的國家有35個。以佔領首都那天為國慶節的有古巴、柬埔寨等。有些國家以國家獨立日為國慶節。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殲滅了拿破崙的6萬遠征軍,在太子港宣布獨立,從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為國慶節。墨西哥、迦納等國也是如此。還有些國家以武裝起義紀念日作為國慶節。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1789年的這一天,巴黎人民攻佔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推翻了君主政權。另有一些國家以重大會議日為國慶節。美國以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的日子為國慶日。加拿大以英國議會1867年7月1日通過《大不列顛北美法案》這一天為國慶節。還有以國家元首的生日為國慶節的,如尼泊爾、泰國、瑞典、荷蘭、丹麥、比利時等國家。

國慶節歷史由來 :

10月1日是我們偉大祖國的生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閱讀全文

與美國的國慶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