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我國歷史建築的發展

我國歷史建築的發展

發布時間:2021-03-14 23:41:04

1. 我國古代宮殿建築的發展大致有哪四個階段

宮殿建築的布局特點1、中軸對稱:為了表現君權受命於天和以皇權為核心的等級觀念,宮殿建築採取嚴格的中軸對稱的布局方式。中軸線上的建築高大華麗,軸線兩側的建築低小簡單。這種明顯的反差,體現了皇權的至高無上;中軸線縱長深遠,更顯示了帝王宮殿的尊嚴華貴。2、左祖右社:中國的禮制思想,有一個重要內容,則是崇敬祖先、提倡孝道;祭祀土地神和糧食神。有土地才有糧食,「民以食為天」、「有糧則安,無糧則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是人所共知的天經地義。左祖右社,則體現這些觀念。根據《周禮·春官·小宗伯》記載,「建國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廟」。帝王宮室建立時,基本遵循左祖右社的原則。宗廟的空間位置應當在整個王城的東或東南部,社稷壇的空間位置則在西或西南部,這種做法一直沿襲下來。所謂「左祖」,是在宮殿左前方設祖廟,祖廟是帝王祭把祖先的地方,因為是天子的祖廟,故稱太廟;所謂「右社」,是在宮殿右前方設社稷壇,社為土地,稷為糧食,社稷壇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糧食神的地方。3、前朝後寢:前朝,是帝王上朝理政、舉行大典的地方,因位於整個建築群的前部,稱「前朝」。後寢是帝王、妃子及其子女生活起居的地方,因位於建築群的後部,稱「後寢」。4、三朝五門:根據帝王朝事活動內容的不同,分別在不同規模的殿堂內舉行。自古就確立了三種朝事活動的殿堂,名為「三朝制」。所謂「三朝」是指大朝、內朝、外朝。與三朝相對應的建築,是奉天殿(太和殿)、華蓋殿(中和殿)、謹身殿(保和殿)。「五門制」,是在舉行大型朝事活動的宮殿庭院前,沿中軸線以五道門及輔助建築構成四座庭院,作為大朝宮殿前的前導空間,這五道門由內向外以此為朝門(奉天門或太和門)、宮門(午門)、宮城前導門(端門)、皇城門(天安門)、皇城前導門(大清門)。與一般建築相比,宮殿建築對傳統禮制的象徵與標識作用表現得更為明顯和突出,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森嚴的等級觀念,其中更貫徹了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對宗法理念的信仰。因而,宮殿建築往往成為傳統禮制的一種象徵和標志。

2. 我國古代建築的發展模式為什麼和什麼

中國古代建築兩種發展模式
官式建築:工官掌管建造 官員統一掌管設計、預算、施工等 建造有圖紙、法式和條例加以約束 建築式樣統一,無地區差別性 人力、財力、技術集中 反映當時全國的最高技術和藝術水平
民間建築:各地工匠參與設計並承擔施工 因地制宜,地方特色鮮明 建築式樣變化多端 呈現我國古代建築豐富多彩的面貌

3. 我國歷史上建築長城有和意義

一、修築長城的軍事意義:

長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並非簡單孤立的一線城牆,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接成一張嚴密的網,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二、長城對古代農業社會的影響:

長城是中國古代農業社會和平安定的保障。在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統治者憑借長城,多次擊退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為封建社會農業經濟的生存和發展創造了相對利平的生產環境,也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安定。

三、長城對民族經濟貿易的影響:

長城是長城內外各民族貿易與文化交流的陣地,是凝聚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紐帶。

四、長城對當今旅遊的影響:

今天,在多民族統一的社會主義國家裡,長城早已生去了它本來的軍事意義,成為人們憑古吊今和欣賞自然風光的旅遊勝地。座座雄關險隘,建築雄奇壯美,古韻猶存,地勢危峻險要,風光秀麗,在祖國的大地上散發著奪目的光彩。

五、長城對文學藝術的影響:

長城是文化藝術的搖籃。許多文學家、藝術家用詩詞歌賦、書法繪畫謳歌長城,給中華民族留下了大量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長城地帶也是民間文學生長的沃土。孟姜女哭長城、楊六郎鎮守倒馬關、戚繼光坐鎮薊州、烈大血染九門口、媳婦樓的傳說、喜峰口的故事……優美的傳說,動人的故事層出不窮,表達了人民大眾對正義善良的贊嘆,對邪惡暴力的鞭撻以及對和平幸福生活的嚮往。

4. 中國建築發展歷史

1、創立時期:

周至春秋戰國(同時期西方建築分野:埃及、希臘、西要)

2、成熟時期:

秦漢(同時期西方建築分野:希臘、羅馬)

3、溶匯時期:

魏晉南北朝(同時期西方建築分野:早期基督教時期、拜占庭時期)

4、全盛時期:

隋唐時代(同時期西方建築分野:拜占庭時期、早期歌德時期)

5、延續時期:

宋遼金元(同時期西方建築分野:歌德時期)

6、停滯時期:

明清(同時期西方建築分野:文藝復興之後)

(4)我國歷史建築的發展擴展閱讀:

中國從上古至清末,營造了許許多多傳世的宮殿、陵墓、廟宇、園林、民宅,其建築形態及營造方式遠播東亞各國。

中國古代建築不僅是我國現代建築設計的借鑒,而且早已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成為舉世矚目的文化遺產。欣賞中國古建築,就好比翻開一部沉甸甸的史書。

中國古建築有著豐富的雕塑裝飾。古建築的雕塑一般分作兩類,一類是在建築物身上的,或雕刻在柱子、梁枋之上,或塑制在屋頂、梁頭、柱子之上的。題材有人物、神佛故事、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等等,龍鳳題材更被廣泛採用。

雕塑的材料根據建築物本身的用材而定,有木有石,有磚有瓦,有金有銀,有銅有鐵。另一類是在建築物裡面或兩旁或前後的雕塑,它們大多是脫離建築物而存在的,是建築的保藏物或附屬物。建築物內的雕塑多為佛、道寺院內的佛、道教內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建築史

5. 中國建築歷史的發展

建議你看梁思成的《中國建築史》 梁思成研究中國建築可以說是逆時代的工作。近年來中國生活在劇烈的變化中趨向西化,社會對於中國固有的建築及其附藝多加以普遍的摧殘。雖然對於新輸入之西方工藝的鑒別還沒有標准,對於本國的舊工藝,已懷鄙棄厭惡心理。自「西式樓房」盛行於通商大埠以來,豪富商賈及中產之家無不深愛新異,以中國原有建築為陳腐。他們雖不是蓄意將中國建築完全毀滅,而在事實上,國內原有很精美的建築物多被拙劣幼稚的,所謂西式樓房,或門面,取而代之。主要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蕪雜可哂,充滿非藝術之建築。純中國式之秀美或壯偉的舊市容,或破壞無遺,或僅余大略,市民毫不覺可惜。雄峙已數百年的古建築(Historical landmark),充沛藝術特殊趣味的街市(Local colar),為一民族文化之顯著表現者,亦常在「改善」的旗幟之下完全犧牲。近如去年甘肅某縣為擴寬街道,「整頓」市容,本不需拆除無數刻工精美的特殊市屋門樓,而負責者竟悉數加以摧毀,便是一例。這與在戰爭炮火下被毀者同樣令人傷心,國人多熟視無睹。蓋這種破壞,三十餘年來已成為習慣也。
市政上的發展,建築物之新陳代謝本是不可免的事。但即在抗戰之前,中國舊有建築荒頓破壞之范圍及速率,亦有甚於正常的趨勢。這現象有三個明顯的原因:一、在經濟力量之凋敝,許多寺觀衙署,已歸官有者,地方任其自然傾圮,無力保護;二、在藝術標准之一時失掉指南,公私宅第園館街樓,自西藝浸入後忽被輕視,拆毀劇烈;三、缺乏視建築為文物遺產之認識,官民均少愛護舊建的熱心。
在此時期中,也許沒有力量能及時阻擋這破壞舊建的狂潮。在新建設方面,藝術的進步也還有培養知識及技術的時間問題。一切時代趨勢是歷史因果,似乎含著不可免的因素。幸而同在這時代中,我國也產生了民族文化的自覺,搜集實物,考證過往,已是現代的治學精神,在傳統的血流中另求新的發展,也成為今日應有的努力。中國建築既是延續了兩千餘年的一種工程技術,本身已造成一個藝術系統,許多建築物便是我們文化的表現,藝術的大宗遺產。除非我們不知尊重這古國燦爛文化,如果有復興國家民族的決心,對我國歷代文物,加以認真整理及保護時,我們便不能忽略中國建築的研究。以客觀的學術調查與研究喚醒社會,助長保存趨勢,即使破壞不能完全制止,亦可逐漸減殺。這工作即使為逆時代的力量,它卻與在大火之中搶救寶器名畫同樣有急不容緩的性質。這是珍護我國可貴文物的一種神聖義務。中國金石書畫素得士大夫之重視。各朝代對它們的愛護欣賞,並不在於文章詩詞之下,實為吾國文化精神悠久不斷之原因。獨是建築,數千年來,完全在技工匠師之手。其藝術表現大多數是不自覺的師承及演變之結果。這個同歐洲文藝復興以前的建築情形相似。這些無名匠師,雖在實物上為世界留下許多偉大奇跡,在理論上卻未為自己或其創造留下解析或誇耀。因此一個時代過去,另一時代繼起,多因主觀上失掉興趣,便將前代偉創加以摧毀,或同於摧毀之改造。亦因此,我國各代素無客觀鑒賞前人建築的習慣。在隋唐建設之際,沒有對秦漢舊物加以重視或保護。北宋之對唐建,明清之對宋元遺構,亦並未知愛惜。重修古建,均以本時代手法,擅易其形式內容,不為古物原來面目著想。寺觀均在名義上,保留其創始時代,其中殿宇實物,則多任意改觀。這傾向與書畫仿古之風大不相同,實足注意。自清末以後突來西式建築之風,不但古物壽命更無保障,連整個城市,都受打擊了。
如果世界上藝術精華,沒有客觀價值標准來保護,恐怕十之八九均會被後人在權勢易主之時,或趣味改向之時,毀損無余。在歐美,古建實行的保存是比較晚近的進步。十九世紀以前,古代藝術的破壞,也是常事。倖存的多賴偶然的命運或工料之堅固。十九世紀中,藝術考古之風大熾,對任何時代及民族的藝術才有客觀價值的研討。保存古物之覺悟即由此而生。即如此次大戰,盟國前線部隊多附有專家,隨軍擔任保護淪陷區或敵國古建築之責。我國現時尚在毀棄舊物動態中,自然還未到他們冷靜回顧的階段。保護國內建築及其附藝,如雕刻壁畫均須萌芽於社會人士客觀的鑒賞,所以藝術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今日中國保存古建之外,更重要的還有將來復興建築的創造問題。欣賞鑒別以往的藝術,與發展將來創造之間,關系若何我們尤不宜忽視。西洋各國在文藝復興以後,對於建築早已超出中古匠人不自覺的創造階段。他們研究建築歷史及理論,作為建築藝術的基礎。各國創立實地調查學院,他們頒發研究建築的旅行獎金,他們有美術館博物院的設備,又保護歷史性的建築物任人參觀,派專家負責整理修葺。所以西洋近代建築創造,同他們其它藝術,如雕刻,繪畫,音樂,或文學,並無二致,都是合理解與經驗,而加以新的理想,作新的表現的。
我國今後新表現的趨勢又若何呢?
藝術創造不能完全脫離以往的傳統基礎而獨立。這在注重畫學的中國應該用不著解釋。能發揮新創都是受過傳統薰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種嶄新的形式,根據外來思想的影響,也仍然能表現本國精神。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於印度,非中國本有的觀念,但結果仍以中國風格造成成熟的中國特有藝術,馳名世界。藝術的進境是基於豐富的遺產上,今後的中國建築自亦不能例外。
無疑的將來中國將大量採用西洋現代建築材料與技術。如何發揚光大我民族建築技藝之特點,在以往都是無名匠師不自覺的貢獻,今後卻要成近代建築師的責任了。如何接受新科學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現中國特有的作風及意義,老樹上發出新技,則真是問題了。
歐美建築以前有「古典」及「派別」的約束,現在因科學結構,又成新的姿態,但它們都是西洋系統的嫡裔。這種種建築同各國多數城市環境毫不抵觸。大量移植到中國來,在舊式城市中本來是過分唐突,今後又是否讓其喧賓奪主,使所有中國城市都不留舊觀?這問題可以設法解決,亦可以逃避。到現在為止,中國城市多在無知匠人手中改觀。故一向的趨勢是不顧歷史及藝術的價值,捨去固有風格及固有建築,成了不中不西乃至於滑稽的局面。
一個東方老國的城市,在建築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藝術特性,在文化表現及觀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這事實明顯的代表著我們文化衰落,至於消滅的現象。四十年來,幾個通商大埠,如上海天津廣州漢口等,曾不斷的模仿歐美次等商業城市,實在是反映著外國人經濟侵略時期。大部分建設本是屬於租界里外國人的,中國市民只隨聲附和而已。這種建築當然不含有絲毫中國復興精神之跡象。
今後為適應科學動向,我們在建築上雖仍同樣的必需採用西洋方法,但一切為自覺的建設。由有學識,有專門技術的建築師,擔任指導,則在科學結構上有若干屬於藝術范圍的處置必有一種特殊的表現。為著中國精神的復興,他們會作美感同智力參合的努力。這種創造的火炬已曾在抗戰前燃起,所謂「宮殿式」新建築就是一例。
但因為最近建築工程的進步,在最清醒的建築理論立場上看來,「宮殿式」的結構已不合於近代科學及藝術的理想。「宮殿式」的產生是由於欣賞中國建築的外貌。建築師想保留壯麗的琉璃屋瓦,更以新材料及技術將中國大殿輪廓約略模仿出來。在形式上它模仿清代宮衙,在結構及平面上它又仿西洋古典派的普通組織。在細項上窗子的比例多半屬於西洋系統,大門欄桿又多模仿國粹。它是東西制度勉強的湊合,這兩制度又大都屬於過去的時代。它最像歐美所曾盛行的「仿古」建築(Period architecture)。因為糜費侈大,它不常適用於中國一般經濟情形,所以也不能普遍。有一些「宮殿式」的嘗試,在藝術上的失敗可拿文章作比喻。它們犯的是堆砌文字,抄襲章句,整篇結構不出於自然,辭藻也欠雅馴。但這種努力是中國精神的抬頭,實有無窮意義。
世界建築工程對於鋼鐵及化學材料之結構愈有徹底的了解,近來應用愈趨簡潔。形式為部署邏輯,部署又為實際問題最美最善的答案,已為建築藝術的抽象理想。今後我們自不能同這理想背道而馳。我們還要進一步重新檢討過去建築結構上的邏輯;如同致力於新文學的人還要明了文言的結構文法一樣。表現中國精神的途徑尚有許多,「宮殿式」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要能提煉舊建築中所包含的中國質素,我們需增加對舊建築結構系統及平面部署的認識。構架的縱橫承托或聯絡,常是有機的組織,附帶著才是輪廓的鈍銳,彩畫雕飾,及門窗細項的分配諸點。這些工程上及美術上措施常表現著中國的智慧及美感,值得我們研究。許多平面部署,大的到一城一市,小的到一宅一園,都是我們生活思想的答案,值得我們重新剖視。我們有傳統習慣和趣味:家庭組織,生活程度,工作,遊憩,以及烹飪,縫紉,室內的書畫陳設,室外的庭院花木,都不與西人相同。這一切表現的總表現曾是我們的建築。現在我們不必削足就履,將生活來將就歐美的部署,或張冠李戴,顛倒歐美建築的作用。我們要創造適合於自己的建築。
在城市街心如能保存古老堂皇的樓宇,夾道的樹蔭,衙署的前庭,或優美的牌坊,比較用洋灰建造卑小簡陋的外國式噴水池或紀念碑實在合乎中國的身份,壯美得多。且那些仿製的洋式點綴,同歐美大理石富於「雕刻美」的市心建置相較起來,太像東施效顰,有傷尊嚴。因為一切有傳統的精神,歐美街心偉大石造的紀念性雕刻物是由希臘而羅馬而文藝復興延續下來的血統,魄力極為雄厚,造詣極高,不是我們一朝一夕所能望其項背的。我們的建築師在這方面所需要的是參考我們自己藝術藏庫中的遺寶。我們應該研究漢闕,南北朝的石刻,唐宋的經幢,明清的牌樓,以及零星碑亭,泮池,影壁,石橋,華表的部署及雕刻,加以聰明的應用。
藝術研究可以培養美感,用此駕馭材料,不論是木材,石塊,化學混合物,或鋼鐵,都同樣的可能創造有特殊富於風格趣味的建築。世界各國在最新法結構原則下造成所謂「國際式」建築;但每個國家民族仍有不同的表現。英,美,蘇,法,荷,比,北歐或日本都曾造成他們本國特殊作風,適宜於他們個別的環境及意趣。以我國藝術背景的豐富,當然有更多可以發展的方面。新中國建築及城市設計不但可能產生,且當有驚人的成績。
在這樣的期待中,我們所應作的准備當然是盡量搜集及整理值得參考的資料。
以測量繪圖攝影各法將各種典型建築實物作有系統秩序的紀錄是必須速做的。因為古物的命運在危險中,調查同破壞力量正好像在競賽。多多采訪實例,一方面可以作學術的研究,一方面也可以促社會保護。研究中還有一步不可少的工作,便是明了傳統營造技術上的法則。這好比是在欣賞一國的文學之前,先學會那一國的文字及其文法結構一樣需要。所以中國現存僅有的幾部術書,如宋李誡營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乃至坊間通行的魯班經等等,都必須有人能明晰的用現代圖解譯釋內中工程的要素及名稱,給許多研究者以方便。研究實物的主要目的則是分析及比較冷靜的探討其工程藝術的價值,與歷代作風手法的演變。知己知彼,溫故知新,已有科學技術的建築師增加了本國的學識及趣味,他們的創造力量自然會在不自覺中雄厚起來。這便是研究中國建築的最大意義。

6. 簡述中國古建築的發展歷程

原始雛形:

早在5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國原始人就知道利用天然洞穴作為庇護所。在北京、遼寧、貴州、廣東、湖北、浙江等地發現了原始人居住的岩洞。

新石器時代,黃河中游的宗族部落以黃土為牆、木架和草泥建造半窟民居,然後發展為地上建築,形成聚落。在長江流域,由於潮濕多雨的條件下,經常有水和動物的危害,已發展成為干籬笆建築。

第一個高潮:

公元前221年,皇帝吞並漢、趙、魏、楚、燕、齊六國後,建立了一個集中的帝國,利用國家的人力物力,在咸陽建立了首都、宮殿和陵墓。今天,可以從阿房宮遺址和始皇陵東側大規模的兵馬俑列隊埋坑,可以想見當時建築之宏大雄偉。

第二個高潮:

隋唐建築不僅繼承了歷代建築的成就,而且整合了外部影響,形成了獨立完整的建築體系,將中國古代建築推向成熟階段,對韓國日本影響深遠。

最後的高潮是:

元、明、清六百多年來統治著中國,在這期間,除了元、明末年的短期分裂主義戰爭外,中國總體上保持著統一的局面。隨著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已經結束,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緩慢,建築史只能是發展的最後一個高潮。


(6)我國歷史建築的發展擴展閱讀:

在中國古代建築中,基本上有兩種布局方式。一個庄嚴宏偉,整齊對稱,另一個曲折靈活。例如京都、皇宮、壇廟、陵寢,官府的衙署廳堂、王府、宅第、宗教的寺院、宮觀以及祠堂、會館等,大多採取前一種形式。

其平面布置具有明顯的中心軸,其中主要建築物布置在中心軸的兩側,附屬建築物布置在中心軸的兩側。此布局具有清晰的主布局和次布局,左右對稱。

另一種布局方式則與之相反,不求整齊劃一,不用左右對稱,因地制宜,相宜布置。舉凡風景園林、民居房舍以及山村水鎮等等,大都採用這種形式。

7. 我國房屋發展的歷史及特點還有所運用的技術

中國建築藝術是世界建築史上延續時間最長、分布地域最廣、有著特殊風格和建構體系的造型藝術。古老的中國建築體系大約發端於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當時,原始文明的星火遍布中華大地,仰韶、龍山、河姆渡等文化創造的木骨泥牆、木結構榫卯、地面式建築、干欄式建築等建築技術和樣式,為一個偉大的建築體系播下了種子。夏代和商代是這個體系的萌芽期,兩代不僅出現了壁壘森嚴的城市和建於夯土台上的大殿,中國傳統建築的基本空間構成要素——廊院也產生了。到了周代和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古代建築體系已初步形成。周代建築布局對稱嚴謹,此後歷代宮殿、壇廟、住宅、方格網城市等建築群體的布局原則基本遵從周制。這一時期的建築還追求高大、華麗和宏偉,瓦、磚、斗拱、高台建築也出現了。

原始社會至漢代是中國古建築體系的形成時期。

在原始社會早期,原始人群曾利用天然崖洞作為居住處所,或構木為巢。到了原始社會晚期,在北方,我們的祖先在利用黃土層為壁體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簡單的穴居或淺穴居,以後逐步發展到地面上。南方出現了干欄式木構建築。

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在商代,已經有了較成熟的夯土技術,建造了規模相當大的宮室和陵墓。西周及春秋時期,統治階級營造很多以宮市為中心的城市。原來簡單的木構架,經商周以來的不斷改進,已成為中國建築的主要結構方式。瓦的出現與使用,解決了屋頂防水問題,是中國古建築的一個重要進步。

戰國時期,城市規模比以前擴大,高台建築更為發達,並出現了磚和彩畫。秦漢時期,木構架結構技術已日漸完善,其主要結構方法抬梁式和穿斗式已發展成熟,高台建築仍然盛行,多層建築逐步增加。石料的使用逐步增多,東漢時出現了全部石造的建築物,如石祠、石閾和石墓。

秦漢時期還修建了空前規模的宮殿、陵墓、萬里長城、馳道和水利工程。結構技術的提高;磚結構被大規模地應用到地面建築,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的建造標志著石結構技術的巨大進步;石工的雕鑿技術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大量興建佛教建築,出現了許多寺、塔、石窟和精美的雕塑與壁畫。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古建築體系的發展時期。在建築材料方面,磚瓦的產量和質量有所提高,金屬材料被用作裝飾。在技術方面,大量木塔的建造,顯示了木結構技術的提高;磚結構被大規模地應用到地面建築,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的建造標志著石結構技術的巨大進步;石工的雕鑿技術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大量興建佛教建築,出現了許多寺、塔、石窟和精美的雕塑與壁畫。

隋唐時期是中國古建築體系的成熟時期。

隋朝建造了規劃嚴整的大興城,開鑿了南北大運河,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橋——安濟橋。唐朝的城市布局和建築風格規模宏大,氣魄雄渾。其長安城在隋大興城的基礎上繼續經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在建築材料方面,磚的應用逐步增多,磚墓、磚塔的數量增加;琉璃的燒制比南北朝進步,使用范圍也更為廣泛。

在建築技術方面,也取得很大進展,木構架的作法已經相當正確地運用了材料性能,出現了以「材」為木構架設計的標准,從而使構件的比例形式逐步趨向定型化,並出現了專門掌握繩墨繪制圖樣和施工的都料匠。建築與雕刻裝飾進一步融化、提高,創造出了統一和諧的風格。唐朝的住宅,根據主人不同的等級,其門廳的大小、間數、架數以及裝飾、色彩等都有嚴格的規定,體現了中國封建社會嚴格的等級制度。這一時期遺存下來的殿堂、陵墓、石窟、塔、橋及城市宮殿的遺址,無論布局或造型都具有較高的藝術和技術水平,雕塑和壁畫尤為精美,是中國封建社會前期建築的高峰。

我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建築的實物僅有唐代的五台山南禪寺和佛光寺部分建築。其建築特點是,單體建築的屋頂坡度平緩,出檐深遠,斗拱比例較大,柱子較粗壯,多用板門和直柩窗,風格莊重朴實。

中國近代建築基本上是指在中國國土上於近代社會發展歷史時期(1840--1949年)所建造的建築。

從樣式研究的角度來看 中國近代建築主要有三大類型:

在中國幾千年的古代封建社會里,雖然政治上有二十餘朝皇帝的更替,文化上有多次的對外交流,但是,中國文化基本上是連續的一元文化。中國的建築,在中國整個環境總影響之下,雖各個時代有時代的特徵,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則卻始終一貫。

歷史進入十九世紀後,封建主義的清王朝經歷「康乾盛世」而日趨衰落;歐美資本主義各國卻因工業革命而迅猛發展。中西文化交流從明末清初開始,就不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鴉片戰爭以後,則完全以侵略和被侵略的方式進行了。以1840年鴉片戰爭為標志,中國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會,以此為開端的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進程,也由此被動地在西方建築文化的沖擊、激發與推動之下展開了。其間,一方面是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繼續,一方面是西方外來建築文化的傳播,這兩種建築活動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就構成了中國近代建築史的主線。

至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隨著外國文化的大規模侵入,在中國國土上除了傳統的古代建築仍在延續、演變之外,外來的歐洲建築樣式逐漸多起來,在中國近代的建築歷史上形成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築為特徵的一股潮流;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後,則又出現了以模仿中國古代建築或對之改造為特徵的另一股潮流。這兩股潮流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中時隱時現,此起彼伏。加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歐美「國際式」新建築潮流的沖擊,使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呈現出中與西、古與今、新與舊多種體系並存、碰撞與交融的錯綜復雜狀態。中國近代建築正是這種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

1、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洋式建築:

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築為特徵的中國近代建築

由於中國國土幅員廣闊,各地發展很不平衡。中國沿海地區、長江沿岸地區的一些城市,由於輪船航運業的興起、外國的入侵和不平等條約的簽訂,較早作為商埠開放,因此較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在這些城市出現的某些洋式建築。而大部分內陸地區的城市由於交通不便,仍處於與外部世界較為隔絕的狀態,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表現為強;只有個別城市或臨近邊界、或因鐵路建設的發展等原因,也有洋式建築興建。

沿海城市的洋式建築以上海外灘和南京路、天津九國租界、廣州「十三行」和沙面、廈門鼓浪嶼、青島膠澳租界「青島區」的建築為代表。

長江沿岸城市的洋式建築以南京下關、武漢漢口租界的建築為代表。

內陸地區沿邊城市哈爾濱早期的建築主要通過中東鐵路的修建和開通,受俄羅斯傳統建築和十九世紀末歐洲流行的「新藝術運動」樣式影響,在中東鐵路系統的建築和東正教堂中表現為多。滇越鐵路(1903--1910年)是中國西南地區的第一條鐵路,它的建成加速了雲南的近代化。越南人在參與了滇越鐵路的修建和昆明商埠的開發過程中,間接地把其所受法國建築文化的影響帶到滇越鐵路沿線的城市和昆明。

北京的洋式建築則以東交民巷使館區建築為濫觴,以資政院、大理院為代表。

洋式建築的設計者基本為外國來華的建築事務所或建築師。

2、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傳統式建築:

以模仿中國古代建築或對之改造為特徵的中國近代建築

本世紀的第二個二十年,中國建築的歷史中反映出了世界上現代建築思潮的影響,同

時也反映出了中國建築師面對列強的入侵而激發的民族意識,這兩種因素有劇烈的碰撞、交叉和融和。

傳統式建築的典型代表可以說是在中國近代建築歷史中具有傳奇色彩的第一代建築師呂彥直設計的南京中山陵。中山陵陵園總體平面呈鍾形,引人發「木鐸警世」之想,寓意深遠;墓在祭堂後合乎中國觀念,式樣采古制,建築朴實堅固,形勢及氣魄極似中山先生之氣概及精神。

呂彥直生年僅36歲,但他以設計並主持建造南京中山陵而確立了自己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的地位。1926年他設計的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中國近代跨度最大的會堂建築。

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後於1929年所作「首都計劃」,則是中國進行的較早、規模較大的城市規劃設計。「首都計劃」的詳細方案中,全部政府辦公建築均採用中國傳統建築造型,極力提倡採用「中國固有之形式」,意為發揚光大本國傳統的文化。這在二十年代是一種開創性的設想。

在北京,傳統式建築以二十年代所建北京協和醫學院新校舍建築群體、燕京大學校園建築、輔仁大學、國立北平圖書館為典型。

令人深思的是,較早出現的傳統式建築的設計者主要是外國來華的建築事務所或建築師。反映出外國建築師處在中國近代社會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對當地傳統文化的吸收和追求。

3、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新式建築:

歐美「國際式」新建築潮流沖擊下的中國近代建築

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進入重要的發展時期。其標志是中國近代建築教育興辦,並日益完備;中國建築事務所陸續開業,中國人建築師成長起來;中國建築團體先後成立,學術活動得以開展。

楊廷寶(1901-1983)是中國第一代建築師中出類拔萃的人物。他的設計作品運用中西建築處理手法,不墨守陳規,刻意創新,在三十年代初期就已弛譽南北。他所在的基泰工程司是中國近代建立較早、規模較大的建築事務所,中國有相當影響,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許多重要工程均出自基泰之手。

此外,「華蓋建築事務所」、「庄俊建築事務所」、「範文照建築事務所」、「董大酉建築事務所」、「興業建築事務所」等都是中國近代極為重要的建築設計力量,在上海、天津、北平、南京、重慶、成都、無錫、桂林、貴陽、昆明等地主持設計了許多建築項目。

梁思成(1901--1972年)是中國近代建築教育事業的開拓者,是中國古代建築歷史研究工作的創始人。建築設計創作不是他一生建築活動中的主要部分,但他對建築設計創作問題多有著述,為數不多的作品表現了世界現代建築潮流的影響,這以他1932年所作北京仁立公司鋪面改造設計為代表。

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代中國建築師設計創作的許多重要建築物,都是今日中國的寶貴財富,成為當地城市的重要景觀,給中華大地增添風采。

8. 中國建築史:我國古代磚石建築的發展特點

中國古建築從總體上說是以木結構為主,以磚,瓦,石為輔發展起來的。從建築外觀上看,每個建築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上為屋頂,下為基座,中間為柱子,門窗和牆面。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還有一種由木塊縱橫穿插,層層疊疊組合成的構件叫做斗拱。這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建築所特有的構件。它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內的梁與天花板,又儼然具有較強的裝飾效果。斗拱這個詞在談論中國古建築中不可不提,由於它在歷代建築中的做法極富變化,因而成為古建築鑒定的最主要依據。
中原古人,在明代之前,認為磚石建築非生人居住的,而是為過世者准備的,陵墓曾採用磚石結構的不少。想看中國古代實質的城牆,南京明城牆便是。
磚石拱券是一種以磚石為基本建築材料,沿預定的弧線進行砌築的建築結構.自西漢初期的墓室建造中就已出現,並在其後應用於排水涵洞、佛塔、橋梁、城門以及西北民居中。
中國古代沒有走上磚石建築的道路,而是發展了輝煌的土木建築,與中國中原地帶的氣候和生態環境是分不開的,中原地區少雨,夯土建築保留時間可以很長,我們今天都可以看到夏商時代的夯土遺跡,比如商朝的鄭州城。而且木結構輕便,可以做很大的挑檐,保護牆身不被雨水侵襲,保存千年的應縣木塔基作便是夯土,木材加工方便,春秋時期中國已經用高台建築解決大體量建築的問題,無需費力的發展古代價格昂貴極其費時的磚石建築。
明代中國磚石建築的大量出現,是因為思想轉變和長期採用木結構建築體系導致的巨型木材稀少大大減少所至(元朝時代的嚴重生態破壞,比如山西就是這一時代從森林密布到變為荒山的),明代修紫禁城,金絲楠木必須從雲貴運來的。希臘羅馬,埃及,古代兩河流域面臨的是缺少木材,氣候等等問題,最終不得不採用昂貴石質建築的技術,而且這是那些裝逼的高級建築採用的,平民住的比中國差多了。這是古代建築史領域公認的結論。

9. 我國建築安裝工程的發展歷史

建議你看梁思成的《中國建築史》 梁思成研究中國建築可以說是逆時代的工作。近年來中國生活在劇烈的變化中趨向西化,社會對於中國固有的建築及其附藝多加以普遍的摧殘。雖然對於新輸入之西方工藝的鑒別還沒有標准,對於本國的舊工藝,已懷鄙棄厭惡心理。自「西式樓房」盛行於通商大埠以來,豪富商賈及中產之家無不深愛新異,以中國原有建築為陳腐。他們雖不是蓄意將中國建築完全毀滅,而在事實上,國內原有很精美的建築物多被拙劣幼稚的,所謂西式樓房,或門面,取而代之。主要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蕪雜可哂,充滿非藝術之建築。純中國式之秀美或壯偉的舊市容,或破壞無遺,或僅余大略,市民毫不覺可惜。雄峙已數百年的古建築(Historical landmark),充沛藝術特殊趣味的街市(Local colar),為一民族文化之顯著表現者,亦常在「改善」的旗幟之下完全犧牲。近如去年甘肅某縣為擴寬街道,「整頓」市容,本不需拆除無數刻工精美的特殊市屋門樓,而負責者竟悉數加以摧毀,便是一例。這與在戰爭炮火下被毀者同樣令人傷心,國人多熟視無睹。蓋這種破壞,三十餘年來已成為習慣也。
市政上的發展,建築物之新陳代謝本是不可免的事。但即在抗戰之前,中國舊有建築荒頓破壞之范圍及速率,亦有甚於正常的趨勢。這現象有三個明顯的原因:一、在經濟力量之凋敝,許多寺觀衙署,已歸官有者,地方任其自然傾圮,無力保護;二、在藝術標准之一時失掉指南,公私宅第園館街樓,自西藝浸入後忽被輕視,拆毀劇烈;三、缺乏視建築為文物遺產之認識,官民均少愛護舊建的熱心。
在此時期中,也許沒有力量能及時阻擋這破壞舊建的狂潮。在新建設方面,藝術的進步也還有培養知識及技術的時間問題。一切時代趨勢是歷史因果,似乎含著不可免的因素。幸而同在這時代中,我國也產生了民族文化的自覺,搜集實物,考證過往,已是現代的治學精神,在傳統的血流中另求新的發展,也成為今日應有的努力。中國建築既是延續了兩千餘年的一種工程技術,本身已造成一個藝術系統,許多建築物便是我們文化的表現,藝術的大宗遺產。除非我們不知尊重這古國燦爛文化,如果有復興國家民族的決心,對我國歷代文物,加以認真整理及保護時,我們便不能忽略中國建築的研究。以客觀的學術調查與研究喚醒社會,助長保存趨勢,即使破壞不能完全制止,亦可逐漸減殺。這工作即使為逆時代的力量,它卻與在大火之中搶救寶器名畫同樣有急不容緩的性質。這是珍護我國可貴文物的一種神聖義務。中國金石書畫素得士大夫之重視。各朝代對它們的愛護欣賞,並不在於文章詩詞之下,實為吾國文化精神悠久不斷之原因。獨是建築,數千年來,完全在技工匠師之手。其藝術表現大多數是不自覺的師承及演變之結果。這個同歐洲文藝復興以前的建築情形相似。這些無名匠師,雖在實物上為世界留下許多偉大奇跡,在理論上卻未為自己或其創造留下解析或誇耀。因此一個時代過去,另一時代繼起,多因主觀上失掉興趣,便將前代偉創加以摧毀,或同於摧毀之改造。亦因此,我國各代素無客觀鑒賞前人建築的習慣。在隋唐建設之際,沒有對秦漢舊物加以重視或保護。北宋之對唐建,明清之對宋元遺構,亦並未知愛惜。重修古建,均以本時代手法,擅易其形式內容,不為古物原來面目著想。寺觀均在名義上,保留其創始時代,其中殿宇實物,則多任意改觀。這傾向與書畫仿古之風大不相同,實足注意。自清末以後突來西式建築之風,不但古物壽命更無保障,連整個城市,都受打擊了。
如果世界上藝術精華,沒有客觀價值標准來保護,恐怕十之八九均會被後人在權勢易主之時,或趣味改向之時,毀損無余。在歐美,古建實行的保存是比較晚近的進步。十九世紀以前,古代藝術的破壞,也是常事。倖存的多賴偶然的命運或工料之堅固。十九世紀中,藝術考古之風大熾,對任何時代及民族的藝術才有客觀價值的研討。保存古物之覺悟即由此而生。即如此次大戰,盟國前線部隊多附有專家,隨軍擔任保護淪陷區或敵國古建築之責。我國現時尚在毀棄舊物動態中,自然還未到他們冷靜回顧的階段。保護國內建築及其附藝,如雕刻壁畫均須萌芽於社會人士客觀的鑒賞,所以藝術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今日中國保存古建之外,更重要的還有將來復興建築的創造問題。欣賞鑒別以往的藝術,與發展將來創造之間,關系若何我們尤不宜忽視。西洋各國在文藝復興以後,對於建築早已超出中古匠人不自覺的創造階段。他們研究建築歷史及理論,作為建築藝術的基礎。各國創立實地調查學院,他們頒發研究建築的旅行獎金,他們有美術館博物院的設備,又保護歷史性的建築物任人參觀,派專家負責整理修葺。所以西洋近代建築創造,同他們其它藝術,如雕刻,繪畫,音樂,或文學,並無二致,都是合理解與經驗,而加以新的理想,作新的表現的。
我國今後新表現的趨勢又若何呢?
藝術創造不能完全脫離以往的傳統基礎而獨立。這在注重畫學的中國應該用不著解釋。能發揮新創都是受過傳統薰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種嶄新的形式,根據外來思想的影響,也仍然能表現本國精神。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於印度,非中國本有的觀念,但結果仍以中國風格造成成熟的中國特有藝術,馳名世界。藝術的進境是基於豐富的遺產上,今後的中國建築自亦不能例外。
無疑的將來中國將大量採用西洋現代建築材料與技術。如何發揚光大我民族建築技藝之特點,在以往都是無名匠師不自覺的貢獻,今後卻要成近代建築師的責任了。如何接受新科學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現中國特有的作風及意義,老樹上發出新技,則真是問題了。
歐美建築以前有「古典」及「派別」的約束,現在因科學結構,又成新的姿態,但它們都是西洋系統的嫡裔。這種種建築同各國多數城市環境毫不抵觸。大量移植到中國來,在舊式城市中本來是過分唐突,今後又是否讓其喧賓奪主,使所有中國城市都不留舊觀?這問題可以設法解決,亦可以逃避。到現在為止,中國城市多在無知匠人手中改觀。故一向的趨勢是不顧歷史及藝術的價值,捨去固有風格及固有建築,成了不中不西乃至於滑稽的局面。
一個東方老國的城市,在建築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藝術特性,在文化表現及觀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這事實明顯的代表著我們文化衰落,至於消滅的現象。四十年來,幾個通商大埠,如上海天津廣州漢口等,曾不斷的模仿歐美次等商業城市,實在是反映著外國人經濟侵略時期。大部分建設本是屬於租界里外國人的,中國市民只隨聲附和而已。這種建築當然不含有絲毫中國復興精神之跡象。
今後為適應科學動向,我們在建築上雖仍同樣的必需採用西洋方法,但一切為自覺的建設。由有學識,有專門技術的建築師,擔任指導,則在科學結構上有若干屬於藝術范圍的處置必有一種特殊的表現。為著中國精神的復興,他們會作美感同智力參合的努力。這種創造的火炬已曾在抗戰前燃起,所謂「宮殿式」新建築就是一例。
但因為最近建築工程的進步,在最清醒的建築理論立場上看來,「宮殿式」的結構已不合於近代科學及藝術的理想。「宮殿式」的產生是由於欣賞中國建築的外貌。建築師想保留壯麗的琉璃屋瓦,更以新材料及技術將中國大殿輪廓約略模仿出來。在形式上它模仿清代宮衙,在結構及平面上它又仿西洋古典派的普通組織。在細項上窗子的比例多半屬於西洋系統,大門欄桿又多模仿國粹。它是東西制度勉強的湊合,這兩制度又大都屬於過去的時代。它最像歐美所曾盛行的「仿古」建築(Period architecture)。因為糜費侈大,它不常適用於中國一般經濟情形,所以也不能普遍。有一些「宮殿式」的嘗試,在藝術上的失敗可拿文章作比喻。它們犯的是堆砌文字,抄襲章句,整篇結構不出於自然,辭藻也欠雅馴。但這種努力是中國精神的抬頭,實有無窮意義。
世界建築工程對於鋼鐵及化學材料之結構愈有徹底的了解,近來應用愈趨簡潔。形式為部署邏輯,部署又為實際問題最美最善的答案,已為建築藝術的抽象理想。今後我們自不能同這理想背道而馳。我們還要進一步重新檢討過去建築結構上的邏輯;如同致力於新文學的人還要明了文言的結構文法一樣。表現中國精神的途徑尚有許多,「宮殿式」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要能提煉舊建築中所包含的中國質素,我們需增加對舊建築結構系統及平面部署的認識。構架的縱橫承托或聯絡,常是有機的組織,附帶著才是輪廓的鈍銳,彩畫雕飾,及門窗細項的分配諸點。這些工程上及美術上措施常表現著中國的智慧及美感,值得我們研究。許多平面部署,大的到一城一市,小的到一宅一園,都是我們生活思想的答案,值得我們重新剖視。我們有傳統習慣和趣味:家庭組織,生活程度,工作,遊憩,以及烹飪,縫紉,室內的書畫陳設,室外的庭院花木,都不與西人相同。這一切表現的總表現曾是我們的建築。現在我們不必削足就履,將生活來將就歐美的部署,或張冠李戴,顛倒歐美建築的作用。我們要創造適合於自己的建築。
在城市街心如能保存古老堂皇的樓宇,夾道的樹蔭,衙署的前庭,或優美的牌坊,比較用洋灰建造卑小簡陋的外國式噴水池或紀念碑實在合乎中國的身份,壯美得多。且那些仿製的洋式點綴,同歐美大理石富於「雕刻美」的市心建置相較起來,太像東施效顰,有傷尊嚴。因為一切有傳統的精神,歐美街心偉大石造的紀念性雕刻物是由希臘而羅馬而文藝復興延續下來的血統,魄力極為雄厚,造詣極高,不是我們一朝一夕所能望其項背的。我們的建築師在這方面所需要的是參考我們自己藝術藏庫中的遺寶。我們應該研究漢闕,南北朝的石刻,唐宋的經幢,明清的牌樓,以及零星碑亭,泮池,影壁,石橋,華表的部署及雕刻,加以聰明的應用。
藝術研究可以培養美感,用此駕馭材料,不論是木材,石塊,化學混合物,或鋼鐵,都同樣的可能創造有特殊富於風格趣味的建築。世界各國在最新法結構原則下造成所謂「國際式」建築;但每個國家民族仍有不同的表現。英,美,蘇,法,荷,比,北歐或日本都曾造成他們本國特殊作風,適宜於他們個別的環境及意趣。以我國藝術背景的豐富,當然有更多可以發展的方面。新中國建築及城市設計不但可能產生,且當有驚人的成績。
在這樣的期待中,我們所應作的准備當然是盡量搜集及整理值得參考的資料。
以測量繪圖攝影各法將各種典型建築實物作有系統秩序的紀錄是必須速做的。因為古物的命運在危險中,調查同破壞力量正好像在競賽。多多采訪實例,一方面可以作學術的研究,一方面也可以促社會保護。研究中還有一步不可少的工作,便是明了傳統營造技術上的法則。這好比是在欣賞一國的文學之前,先學會那一國的文字及其文法結構一樣需要。所以中國現存僅有的幾部術書,如宋李誡營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乃至坊間通行的魯班經等等,都必須有人能明晰的用現代圖解譯釋內中工程的要素及名稱,給許多研究者以方便。研究實物的主要目的則是分析及比較冷靜的探討其工程藝術的價值,與歷代作風手法的演變。知己知彼,溫故知新,已有科學技術的建築師增加了本國的學識及趣味,他們的創造力量自然會在不自覺中雄厚起來。這便是研究中國建築的最大意義。 (不知道你能不能用上。希望採納!)

10. 從中國歷史發展來看,建築起於築巢的說法有何依據

在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建造房屋的神祇是有巢氏。在《莊子•盜跖篇》中說:「古者,禽獸多而人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在《韓非子•五蠹》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太平御覽》卷七八引《遁甲開山圖》中說:「石樓山在琅琊,皆有巢氏治此山南。」又引《項峻始學篇》中說:「上古穴處有聖人教之巢居,號大巢氏。」西晉的張華在《博物志•雜說上》中說:「皆有巢氏有臣而貴,任之專國主斷,已而奪之。臣怒而生變,有巢以亡。」這些記述也許屬無稽之談,但至少它影響了我國的文明史和文化形態。有巢氏的構築術,影響到中國的木結構技術的發展,很可能非一人所為,但後人神化有巢氏,沿其道而更有所發展。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基本特徵。

閱讀全文

與我國歷史建築的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