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秦國歷史文化傳統負擔相對較小

秦國歷史文化傳統負擔相對較小

發布時間:2021-03-14 23:02:04

❶ 寫一篇評價秦始皇功過的小論文

秦始皇的評價於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評價?自秦亡後直到今天,仍然是一個眾紛紜的問題。有人盛贊他為「千古一帝」(李贄《藏書·卷二目錄》);有的人秦始皇「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章太炎《秦政記》);有人歌頌秦始皇的統一事業「秦主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自《秦王掃六合》)他們都高度評價秦始皇的功績,肯定其歷史的作用,是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另一些人則咒罵秦始皇「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 「以暴虐為天下始」(賈誼《新書·過秦論》);「始皇暴虐,至子而亡」(《貞觀政要》卷八);「始皇剛毅戾深,樂以刑殺為威,專任獄吏而親幸之,海內愁困無聊」(引自陳登原《國史舊聞》)。他們都指斥秦始皇統治的殘酷,是暴君。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於評論者的立場和出發點不同,也都有其片面性。

應當歷史地看問題,即把秦始皇置於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他的功過是非,去研究他的貢獻和罪惡。而在研究秦始皇所處的歷史環境的時候,不僅要注意戰國末期歷史發展的一般趨勢,尤其要注意秦國自建國以來所形成的歷史特點,以及它們秦始皇的影響。這後一點是迄今以來,秦始皇評價中被大多數人所忽略的問題。當我們系統地研究過秦史以後,再評價秦始皇,則可望避免以往的片面性,得出較為合乎歷史實際的結論。

根據這樣的觀察,應當,秦始皇是中國歷史發展有巨大貢獻的傑出的歷史人物,同時也是一個殘酷的暴君。他的功績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蓋罪惡;他的罪惡是深重的,但也不應因此抹煞其巨大的歷史功績。

秦始皇的最重要歷史功績,在於完成了統一事業,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的中央集權的國家。

當然,秦的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客觀形勢已經為統一造成條件,秦始皇是在統一果實成熟了的時候來到果園中的。但這種歷史必然性並非意味個人的作用無足輕重。為什麼統一由秦國來實現?完成統一的時間為何在公元前二二一年?在這些方面顯示了秦始皇的個人作用。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後,就逐漸強大,從各方面都表現出新興封建制旺盛的生命力。昭王統治後期,秦國並吞六國的條件已逐步形成。秦始皇執政以後,盡管在如何統治中國的方法上與呂不韋有分歧,並從而引起一場屠殺,但在向東發展消滅各割據的諸侯國的基本方針上,他始終堅持秦的既定國策,沒有絲毫動搖、猶豫,他認清了有利形勢,當機立斷,一鼓作氣的完成了統一事業。只要看看秦始皇執政以後的日程表,就可看出秦國進軍的步伐幾乎是馬不停蹄

公元前二三八年至前二三○年,秦軍不斷向韓、趙、魏進攻,為大舉消滅各諸侯國做准備。

從公元前二三○年開始,幾乎是一年一國地消火它們

前二三○年滅韓

前二二九年攻趙

前二二八年滅趙

前二二七年攻燕

前二二六年滅燕

前二二五年滅魏

前二二四年攻楚

前二二三年滅楚

前二二二年滅代

前二二一年滅齊

從這樣進軍步伐的速度,可以看出秦始皇完成統一的氣魄和膽識。所以賈誼他「續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過秦論》引自《史記·秦始皇本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始皇在統一中國中的作用。如果秦始皇不能這樣堅決果斷地推進統一戰爭,戰國的局面是否能在公元前二二一年結束,恐怕還是一個問題。

除了作出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決策以外,秦始皇統一的貢獻,在於善於用人和勇於改過。有些評論家盛贊秦始皇的「軍事指揮才能」,這種評價是沒有多少根據的。比起他的先輩,如秦穆公、秦武公等曾多次親率軍隊作戰的君主,秦始皇幾乎可以沒有直接指揮過打仗;但是,秦始皇卻取得了比他前輩更輝煌的成就,這除了歷史給他造成的機運以外,主要在於他善於用人和勇於改過。在統一中國前夕,秦國聚集了幾乎是全中國所有的第一流的軍事家、政治家。這里有王翦、王賁、尉繚、李斯、姚賈、頓弱等等,他們大都並非秦國人,卻在盡心地為秦效力。一切克敵制勝的軍事進攻和政治策略計劃,都是由他們制定和實現的。秦始皇的作用在於善於發揮他們的作用, 聽從他們的勸諫和有錯勇於改。如滅楚時,他開始誤用李信遭到失敗後,馬上改過,親請王翦出征,並傾全國之兵交付與王翦,結果取得勝利。這種情況,若與趙國國君不信李牧,齊國國君輕信讒言,致使國亡的情況相照,更可看出秦始皇作為一個君主,善於用人和勇於改過,於歷史發展具有多麼重要的影響。

❷ 評秦始皇的小論文

對秦始皇的評價對於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評價?自秦亡後直到今天,仍然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有人盛贊他為「千古一帝」(李贄《藏書·卷二目錄》);有的人說秦始皇「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章太炎《秦政記》);有人歌頌秦始皇的統一事業:「秦主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自《秦王掃六合》)他們都高度評價秦始皇的功績,肯定其對歷史的作用,是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另一些人則咒罵秦始皇「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 「以暴虐為天下始」(賈誼《新書·過秦論》);「始皇暴虐,至子而亡」(《貞觀政要》卷八);「始皇剛毅戾深,樂以刑殺為威,專任獄吏而親幸之,海內愁困無聊」(引自陳登原《國史舊聞》)。他們都指斥秦始皇統治的殘酷,是暴君。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於評論者的立場和出發點不同,也都有其片面性。

應當歷史地看問題,即把秦始皇置於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他的功過是非,去研究他的貢獻和罪惡。而在研究秦始皇所處的歷史環境的時候,不僅要注意戰國末期歷史發展的一般趨勢,尤其要注意秦國自建國以來所形成的歷史特點,以及它們對秦始皇的影響。這後一點是迄今以來,對秦始皇評價中被大多數人所忽略的問題。當我們系統地研究過秦史以後,再評價秦始皇,則可望避免以往的片面性,得出較為合乎歷史實際的結論。

根據這樣的觀察,應當說,秦始皇是對中國歷史發展有巨大貢獻的傑出的歷史人物,同時也是一個殘酷的暴君。他的功績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蓋罪惡;他的罪惡是深重的,但也不應因此抹煞其巨大的歷史功績。

秦始皇的最重要歷史功績,在於完成了統一事業,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的中央集權的國家。

當然,秦的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客觀形勢已經為統一造成條件,秦始皇是在統一果實成熟了的時候來到果園中的。但這種歷史必然性並非意味個人的作用無足輕重。為什麼統一由秦國來實現?完成統一的時間為何在公元前二二一年?在這些方面顯示了秦始皇的個人作用。

除了作出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決策以外,秦始皇對統一的貢獻,在於善於用人和勇於改過。有些評論家盛贊秦始皇的「軍事指揮才能」,這種評價是沒有多少根據的。比起他的先輩,如秦穆公、秦武公等曾多次親率軍隊作戰的君主,秦始皇幾乎可以說沒有直接指揮過打仗;但是,秦始皇卻取得了比他前輩更輝煌的成就,這除了歷史給他造成的機運以外,主要在於他善於用人和勇於改過。在統一中國前夕,秦國聚集了幾乎是全中國所有的第一流的軍事家、政治家。這里有王翦、王賁、尉繚、李斯、姚賈、頓弱等等,他們大都並非秦國人,卻在盡心地為秦效力。一切克敵制勝的軍事進攻和政治策略計劃,都是由他們制定和實現的。秦始皇的作用在於善於發揮他們的作用, 聽從他們的勸諫和有錯勇於改。如滅楚時,他開始誤用李信遭到失敗後,馬上改過,親請王翦出征,並傾全國之兵交付與王翦,結果取得勝利。這種情況,若與趙國國君不信李牧,齊國國君輕信讒言,致使國亡的情況相對照,更可看出秦始皇作為一個君主,善於用人和勇於改過,對於歷史發展具有多麼重要的影響。

秦始皇的貢獻還在於奠定了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基礎。秦統一後實行的各種政策和措施,有的不僅影響至以後二千年的封建社會,而且及於現在,如文字的統一就是一例。秦始皇採取的各種統一措施和制度,對當時的歷史發展來說,是一種大膽的革新,他不僅改變割據狀態的政治和文化,從而使封建的社會經濟順利地向前發展 。而且在很多方面改變了秦國固有的歷史傳統,如秦國以前一直被中原諸國視為西方落後地區,秦孝公也曾為此面苦惱,昭王以後雖然秦國勢力進入中原,但主要統治地 區、根據地仍不出關中。到秦始皇時期,其國土竟達到空前廣大的程度,而臨這種局面,秦始皇以秦國制度為基礎,創建各種制度,他並未囿於秦國固有的制度和傳統,表現其政治眼光較為遠大。從秦代制定的一些制度大部分為後來所繼承,可以證明:這些制度和措施是適應當時歷史形勢的。而創建這些制度的秦始皇,其政治視野若不超出地處西陲的秦國的局限,則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在秦國的歷史上,繼秦穆公、商鞅以後,秦始皇是對秦國發展有重要作用的人物。在中國歷史上,秦始皇也是開創一個時代的代表人物。

但秦始皇還是一個稀世的暴君。秦始皇的殘暴不能僅僅用「地主階級本性」這種一般性的原因去解釋。唐甄曾說過:「自秦以來,凡為帝王者皆賊也」(《潛書·室語》),這種看法是對的。但秦始皇這個「賊」似乎比其他帝王更暴虐,其罪過更大。他不僅窮侈極欲,造成了廣大人民的苦難;就是施行的一些有利於統一的措施,雖然從長遠來看有利於社會發展,而在當時則成了一場浩劫,如修長城,經年累月征發數十萬人進行著極為沉重勞動。這種搖役負擔給人民造成的痛苦,從下述記載就可看出達到多麼可怕的程度。清人楊廷烈著《房縣志》記載:有人發現一種全身長毛的「毛人」,據說他們的祖先乃是逃避秦始皇築長城勞役的民夫,由於躲入深山老林,年長日久,全身長出毛,傳說當碰到毛人時,他先問你:「長城築完乎?秦皇還在么?」只要回答:「長城未築完,秦始皇還在!」「毛人」就會嚇跑。這個記載當然只能視為人民群眾的一種傳說,然而如果歷史上根本沒有那樣殘酷的現實,絕不會出現這種可怕的傳說。它反映了秦始皇的作為都是建立在對廣大勞動人民殘酷剝削和壓榨之上的,而這種剝削和壓榨遠遠超過社會所能承擔的程度,致使社會簡單的再生產都難以維持下去,所以就連對歷史發展有利的一些措施,也給當時的人民造成災難。

秦始皇統治的殘酷,與秦國歷史傳統有密切關系。秦是以一游牧民族立國。從立國之日起,秦就處於同敵人戰斗的環境中。「秦人耐苦戰」是歷史造成的,統治者的「酷烈」也是同這種戰爭的殘酷現實相一致的。從秦襄公到商鞅、到秦始皇,其統治手段始終是極為殘酷的:「夷三族」、「夷九族」,這在其它諸侯國是極為罕見的,殉人多至上百也僅見於對秦的記載。秦始皇完成了先代國君統一中國的計劃,同時也把秦國殘酷統治的手段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但是,強調秦國的傳統,決不意味著開脫秦始皇個人的罪責,他個人性格殘忍,好大喜功,尤其是統一以後剛愎自用,獨斷專行,以及恣意享樂,乃是加重人民災難的重要原因。正因為如此,也是由於他把當時的社會經濟推到崩潰的地步,使秦王朝又成為歷史上一個極其黑暗的朝代。

秦始皇就是這樣一個歷史人物:他既是一個有巨大貢獻的政治家,也是一個暴君。

❸ 中國古代史的易考問題

賦稅制度的變化、皇權與相權的關系、各種改革與革命、選官制度的變化、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和意義、明朝中後期的資本主義萌芽、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的關系,暫時就想到這些,希望對你有一些幫助。

❹ 秦朝歷史

秦朝歷史
大秦帝國是中國文明的正源。
( 一 )
大秦帝國所處的時代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最重要的一個時代。
不幸的是,作為統一帝國的短促與後來以儒家觀念為核心的官方意識形態的刻意貶損,秦帝國在「暴虐苛政」的惡名下幾乎湮沒在歷史的沉沉煙霧之中。有限史料所顯示的錯訛斷裂且不必論,明清通俗小說《東周列國志》、《二十四史演義》等通俗史話作品中,對秦帝國的描述更是鹵莽滅裂,放肆褻瀆,竟然將這段歷史塗抹得猙獰可怖面目全非。這種荒誕的史觀,非但是官方正統意識形態的形象化,而且流布民間,形成了中國民眾源遠流長的「暴秦」口碑。事實上,對於酷愛說古道今的中國老百姓而言,話本小說、評書戲劇、民間傳說等對民眾意識所起到的浸潤奠基作用,遠遠大於晦澀難懂的史書。兩千年來,在對秦帝國的描繪評判中,舊的正統形態與舊的民間藝術異曲同工,或刻意貶損,或無意塗抹,悠悠歲月中竟是眾口鑠金,中國文明正源的萬丈光焰竟然離奇的變形了。
這是中國歷史的悲劇,也是中國文明的悲劇――一個富有正義感與歷史感的民族,竟將奠定自己文明根基的偉大帝國硬生生劃入異類而生猛撻伐!
悲劇的深遠陰影正在隨著歷史的進步而漸漸淡化,儒家式的惡毒咒罵也已經大體終止了。但是,國人乃至世界對秦帝國的了解,還依然朦朧混沌。盡管萬里長城、兵馬俑、郡縣制、度量衡以至我們每日使用的方塊字(請注意,人們叫它「漢字」 ),都實實在在的矗立在那裡,人們觀念的分裂卻依舊如斯。
秦為何物?老百姓還是不甚了了。即或在知識階層,能夠大體說明秦帝國來龍去脈與基本功績的,也是鳳毛麟角。
( 二 )
通常意義上,「帝國」是一個歷史概念。它一般包含三個基本標准:其一,統一遼闊的國土(小國家沒有帝國);其二,專制統治(民主制沒有帝國);其三,強大的軍事擴張(無擴張不成帝國)。秦在這三個方面都表現得極為鮮明,可算是典型的古典帝國,而不是一個普通的王朝。
所以,這部描述秦興亡生滅過程的長卷歷史小說,就叫了《大秦帝國》。
秦之作為大帝國,略早於西方的羅馬帝國,但大體上是同時代的。在古樸粗獷的鐵器農耕時代,大秦帝國與西方羅馬帝國一起,成為高懸於人類歷史天空的兩顆太陽,同時成為東西方文明的正源。但是,大秦帝國與羅馬帝國的歷史命運卻是截然不同的。這里有兩個基本方面特別值得注意:其一,秦帝國統一大政權存在的時間極短,只有十五年;而羅馬帝國卻有數百年大政權的歷史。其二,秦帝國創造的一整套國家體制與文明體系,奠定了中國文明的根基,而且綿延不斷的流傳了下來;具有數百年歷史的羅馬帝國,卻在歷史更替中變成了無數破碎的裂片,始終未能建立一脈相承的統一文明。
一個是滔滔大河千古不廢。一個是源與流斷裂,莽莽大河化成了淙淙小溪。
歷史命運的不同,隱寓著兩種文明方式內在的巨大差異。詳細比較研究這種差異,不是文學作品的任務。《大秦帝國》所展現的,只是這個東方大帝國的生滅興亡史的形象故事。與羅馬帝國的比較只是說明,秦帝國是一個具有世界意義的東方帝國,是創造了一整套不朽文明體系的大帝國。在整個人類文明史中,這樣的大帝國是獨一無二的。
( 三 )
先得說說那個偉大的時代與偉大的時代精神。
秦帝國興亡沉浮的五百多年(從秦立諸侯國到帝國二世滅亡),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自由奔放、充滿活力的大黃金時代。用那時候的話說,那是一個「禮崩樂壞,瓦釜雷鳴,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的劇烈變化時代。用歷史主義的話說,那是一個大毀滅、大創造、大沉淪、大興亡,從而在總體上大轉型的時代。青銅文明向鐵器文明的轉型,隸農貴族經濟向自由農地主經濟的轉型,聯邦制國體向中央統治國體的轉型,使中華民族在那個時代達到了農業文明的極致狀態。
這個輝煌轉型的歷史過程,就是秦帝國生滅興亡的歷史過程。
春秋戰國孕育出的時代精神是強力競爭,強勢生存。用當時的話說,就是「大爭之世」。所謂大爭,就是爭得全面,爭得徹底,爭得漫長,爭得殘酷無情。春秋三百年左右的紛爭組合,就象春水化開了河冰,打碎了古典聯邦王國時代的窒息封閉,鐵器出現、商業活躍、井田制動搖、天子權威削弱、新興地主與士人階層涌現,整個社會的生命狀態大大活躍起來。於是,舊制度崩潰了,舊文化破壞了,象瓦罐一樣卑賤的平民奴隸雷鳴般躁動起來,高高的山陵塌陷了,深深的峽谷竟然崛起為巍巍大山!進入戰國,這種紛爭終於演變為大爭,開始了強勢生存的徹底競爭。弱小就要滅亡,落後就要挨打,成為幾乎沒有任何緩沖的鐵血現實。徹底的變法,徹底的刷新自己,成為每個邦國迫在眉睫的生存之道。由此引發的人才競爭赤裸裸白熱化。無能的庸才被拋棄,昏聵的國君被殺戮,名士英才成為天下爭奪的瑰寶,明君英主成為最受擁戴的英雄。名將輩出,大才如雲,英主迭起。中華民族的所有文明支系都被卷進了這場全面徹底的大競爭之中!經濟、政治、軍事、文化,舉凡社會生活的所有領域,都在這種大爭之中碰撞出最燦爛的輝煌。戰爭規模最大,經濟改革最徹底,權力爭奪最殘酷,文化爭鳴最激烈,民眾命運與國家命運的聯系最緊密,創造的各種奇跡最多,涌現的偉人最多―――所有這些,都是後來的時代無法與之比肩的,甚至是無法想像的。
在這樣的歷史土壤中成長的秦帝國,是那個偉大時代強力鍛鑄的結晶。
秦帝國崛起於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林,包容裹挾了那個時代的剛健質朴、創新求實精神。她崇尚法制、徹底變革、努力建設、統一政令,歷160餘年六代領袖堅定不移的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場最偉大的帝國革命,建立起一個強大統一的帝國,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鐵器文明時代,使中國農業文明完成了偉大的歷史轉型。
作為時代精神匯集的大秦帝國,最集中的體現了那個時代中國民族的強勢生存精神。中國民族的整個文明體系其所以能夠綿延相續如大河奔涌,秦帝國時代開創奠定的強勢生存傳統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這種強勢生存精神,可以概括為六個基本方面:其一,徹底的不斷的變法革命,以激發民眾最旺盛的活力與國家最強大的實力為生存之本。其二,對外部野蠻民族與愚昧文明的沖擊,實行「強力反彈,有限擴張」的戰略。其三,整合統一,霸氣巍巍。其四,統一架構文明載體,使不同習俗的民族分支在同一文明載體下凝聚起來。其五,兼容並蓄,消解融合外部流入的不同文明。其六,崇尚法制,實行英才治國。
這種強勢生存的基本精神,已經在中國文明的歷史發展中一以貫之的表現了出來。否則,我們這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度根本不可能在統一文明中頑強的生存數千年而成為世界唯一。
大秦帝國又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黑洞,一個巨大的興亡之迷。她只有15年生命,象流星一閃,轟鳴而逝。
這巨大的歷史落差與戲劇性的帝國命運中,隱藏了難以計數的神奇故事以及偉人名士的悲歡離合。他們以或纖細、或壯美、或正氣、或邪惡、或英雄、或平庸的個人命運奏成了這部歷史交響樂。帝國所編織的社會文明框架及其所凝聚的文化傳統,今天仍然規范著我們的生活,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巨大精神支柱。
( 四 )
雖然我們沒有忘記秦帝國,但卻也淡漠了那個時代的勇氣與創造力。
在這種民族精神衰退面前,歐洲人的復興之路是我們的鏡子。
當歐洲社會被中世紀的死海將要窒息時,歐洲人發動了文藝復興,力圖從古希臘與羅馬帝國勃勃生氣的文明中召回強大的生命力。歷史沒有辜負歐洲民族。正是古希臘與羅馬帝國原生文明的光焰,摧毀了中世紀宗教領主文明的藩籬,引發了波瀾壯闊的啟蒙運動。一個新興的資本階級破土而出,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被塵封的歷史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原生文明是一個民族的根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她由涓涓溪流匯成澎湃江河的歷史中,必然有一段沉澱、凝聚、升華、成熟的樞紐期。這個時代所形成的文化文明,如同一個人的生命基因,將永遠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影響或決定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這便是原生文明。各個民族對其原生文明的深刻反思,從來都是各個民族在各個時代發揮創造力的精神資源寶庫。
當許多人在西方文明面前底氣不足時,當我們的民族文明被各種因素稀釋攪和得亂七八糟時,我們淡忘了大秦帝國,淡忘了那個偉大的時代,淡忘了向巨大的原生文明尋求「鳳凰涅盤」的再生動力。
與西方原生文明相比,秦帝國開創的中國原生文明更加燦爛,更加偉大。
與中國春秋時代大體同步的古希臘文明,溫和脆弱嬌嫩。雖然開放得多姿多彩,卻缺乏一種強悍的張力與堅韌的抵抗力。所以,在羅馬軍團的劍盾方陣面前倏忽崩潰滅亡。這是一個文勝於質的民族的必然悲劇。幅員遼闊的羅馬帝國,則是鐵馬劍盾鑄成的剛性社會。他沒有汲取希臘文明融匯改造自身,本民族又缺乏豐厚淵深的原生文明。所以,他在歲月浸蝕中無聲無息的解體了。這是一個質勝於文的民族的必然悲劇。
大秦帝國則不然,她既創造了博大精深的文明體系,又具有強悍的生命張力與極其堅韌的抵抗力。自然條件的嚴酷、內部整合的激烈、野蠻部族的蠶食、強大外敵的入侵、意識形態的較量、各種文化的滲入,都遠遠未能撼動她的根基。秦帝國興亡沉浮的四百多年中,華夏文明歷經千錘百煉而爐火純青,具有無可匹敵的獨立性與穩定性。秦帝國時代創造的原生文明,使中國人在2000多年中歷經坎坷曲折而沒有亡國滅種。
我們可以驕傲的說,在這個地球上,只有中國人創造的原生文明在自己的國土上綿延不斷的生存發展到今天!
這絕不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所能解釋的。
羅馬帝國不大么?奧斯曼帝國不大么?拜占庭帝國不大么?成吉思汗帝國不大么?一個一個,灰飛湮滅,俱成過眼煙雲,這些帝國所賴以存在的民族群也都淹沒消散到各個人類族群中去了―――惟有中國民族,一個黃皮膚、黑頭發、寫方塊字、講單音節的族類,所建立的國家始終是以其原生文明為共同根基的國家。
還得感謝大秦帝國,我們那偉大的原生文明的創造者。
還得感謝這種原生文明所蘊涵的奮爭精神與生命張力。
( 五 )
這不僅僅在於秦帝國對中國歷史的奠基作用。從文學藝術的角度,更重要的在於這個時代本身的故事性。產生中國原生文明的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人心中的聖土。政治的、經濟的、軍事的、科學技術的、文學藝術的、法學的、哲學的、神秘文化的―――舉凡基本領域,那個時代都創造了我們民族的最高經典,並當之無愧的進入了人類文化的最高殿堂。僅以戰爭規模論,秦趙長平大戰,雙方參戰兵力總數超過一百萬,秦殲滅趙主力大軍五十餘萬(坑殺四十萬)!如此戰爭規模,即或在當代也仍然放射著眩目的光彩而難以逾越。而創造這些奇跡的各種人物,以及這些事件的曲折艱難,都構成了作家無法憑空想像的戲劇性故事。展現這些人物,展現這些故事,展現那些令人感慨唏噓的歷史血肉,是文學藝術的驕傲,是文學藝術的使命。
在中國元代以前,中國是世界文明中心,西方世界是當時的「周邊文明」。秦帝國及其之後的一千餘年,中國的強盛衰落總是居於世界的中心潮流,無不對世界其他文明發生著深遠的沖擊與影響。中國文明具有悠長的內力的根源,在於秦帝國,而不是別的任何時代。從這一點說,帝國時代創造原生文明的過程與史詩般的興亡幻滅,是當今世界具有最大開采價值的文化富礦床。文學藝術對這段歷史的開發,更具有特殊的意義和特殊的價值。因為只有文學藝術,才能形象的告訴人們,那個時代人的生命狀態是何等飽滿、何等昂揚、何等自信、何等具有進取精神!

❺ 秦始皇的功與過(反方)

秦始皇之功
一、厲行中央集權:
秦始皇在中央政府內設丞相、太尉與御史大夫,分管全國之政務、軍事及監察,謂之『三公』。另有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等『九卿』,負責政府各部門工作。丞相等各自向皇帝負責,一切聽命於皇帝。另又廢除世卿世祿制,自中央至地方之官員均由皇帝任免,無權世襲。
二、廢封建置郡縣:
秦自商鞅變法後,即逐漸推行由國君直接控制之郡縣制。消滅六國後,始皇又採取廷尉李斯之見,不再重行封建諸侯,『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每郡下轄若干縣,縣下尚有其他基層組織,郡縣長官亦由皇帝任免。
三、加強基層統制:
秦統一全國後,繼續推行商鞅變法以來之戶籍與連坐法,以五家為『伍』(設伍長),十家為『什』(設什長),其上又有里、亭、鄉等。通過郡、縣、鄉、亭、里、什、伍的層層控制,皇帝可將其統治真插至鄉間里閭。
四、實施嚴刑峻法:
秦朝在秦國原有的法律基礎上,修訂了一套嚴密之法律,頒行於全國。
五、銷毀兵器:
為防止六國遺民之叛亂,始皇下令將天下兵器聚之於咸陽銷毀。
六、夷平險阻:
始皇下令,將原來六國於險要地帶修築之城郭、關塞及堡壘,一律加以拆除,以防止封建割據之再現。
七、移民戍邊:
把民眾數十萬遷徙至北部河套及南方五嶺一帶,以加強邊防、開發邊疆。
八、普遍徵兵:
規定凡十七至六十歲男子均須服兵役。
九、修築長城:
秦始皇把戰國時北方燕、趙、秦三國舊修之長城連接起來。
十、統一貨幣:
禁止使用六國各自的龜、貝、玉等幣。規定全國統一使用金、銅兩種圓形貨幣,其中金為上幣,單位曰鎰(二十兩);銅為下幣,以半兩錢為單位。
十一、統一度量衡:
以商鞅時的秦國度、量、衡器具,作為全國斗算長短、大小、輕重之標准,並於其上刻寫統一度量衡之詔書。度的單位是分、寸、尺、丈、引等,量的單位為合、升、斗、斛,衡的單位有銖、兩、斤、石等。
十二、統一車軌:
秦時統一規定車寬六尺,實現了『車同軌』,改變了戰國時各地車軌寬窄不同之狀況,一車可通行全國。
十三、修建馳道:
秦在原來六國車馬道路之基礎上,修築寬闊一律之馳道,道寬五十步(六尺一步)。馳道以首都咸陽為中心。秦始皇曾沿著新修之馳道,多次親巡全國各地、四處勒石紀功。
十四、溝通水路:

秦疏浚鴻溝(河南汴河)作為水路樞紐,通濟、汝、淮、泗諸水。又於公元前二一四年,令史綠監修長達六十多里之靈渠,溝通了湘、漓二水。
十五、統一文字:
戰國時期,始皇令李斯把原來秦國之大篆整理簡化而成小篆,在全國通行。後程藐又簡化小篆成隸書,亦在秦代流行於全國。
十六、北伐匈奴:
匈奴系中國北方邊境上之古老民族,分布於今蒙古大草原上,它一向從事游牧,以強悍和騎射著稱。戰國末年以來,匈奴時常南侵,威脅到燕、趙、秦等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安全,故北方邊境諸國均各自修建長城以御防之。秦統一中國後,公元前二一五年,『始皇乃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西北斥逐匈奴』。接著乃在燕、趙、秦舊長城之基礎上,加以增築,連結成一條長達五千餘里的所謂『萬里長城』。是為古代中國及世界最偉大的建築工程之一

❻ 關於秦朝的歷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古中國的統一大業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秦王趙政(《史記索隱》引《世本》謂「生於趙,故曰趙政。」《史記·秦本紀》:「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故稱之趙政、秦王政為妥,但後世多稱之嬴政。)[1][2]建都咸陽,成為中國郡縣制王朝中第一個皇帝。 作為一個大一統王朝,在幅員遼闊的統治區域內,創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具體為:1、政治方面:確立至高無上的皇權。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凡行政、軍事、經濟等一切大權,均由皇帝總攬;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機構即三公九卿制。三公分別為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太尉(負責管理軍事)、御史大夫(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召令,兼理國家監察事務),互相沒有統屬關系,由皇帝掌握最終決斷權。地方實行郡縣制,皇室任免郡縣的主要官吏;2、經濟方面:實行土地私有制,按畝納稅;秦朝錢幣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統一車軌,修馳道。3、文化方面:書同文,將小篆作為標准文字;「焚詩書」,加強思想控制;以吏為師,嚴禁私學。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焚書坑儒」 秦朝創下的一套中央集權國家政治制度在以後中國社會的歷史中,只有修修補補,基本框架不變。 為了鞏固統治,秦始皇下令把原來六國的兵器收繳銷毀,然後鑄成12個銅人。「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賈誼《過秦論》 為了加強控制,原六國的貴族被強行遷到咸陽附近居住。 秦朝還頒布了嚴苛的法律,對農民實行什伍編制。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對於後世影響極大。他接受丞相李斯的主意,除少數幾種書籍之外,大量詩書、典籍、諸子百家著述一律燒掉,並將460多名方士活埋,留下了一個駭人聽聞的「焚坑」的歷史事件。秦始皇還在全國修築道路,尤其是開通了通往東方和東南的馳道。 秦始皇自命「始皇帝」的時候,一心想讓秦朝的天下千秋萬代延伸不休,但他決沒想到,僅僅15年之後,才傳到第二個皇帝時秦朝就滅亡了。盡管他採取了種種鞏固統治的措施,但他的獨裁專制、橫征暴斂,早已埋下了禍根。他征發了70多萬人築阿房宮,又動用大量人力財力修驪山墓,「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就是對他殘酷賦役的控訴。頻繁的戰爭、龐大的官僚機構、連續的大興土木,動搖了統治基礎,人民不堪重負,痛苦到了極點。 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爆發,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農民起義,影響極為深遠。前207年11月左右,秦朝被推翻。 由於過去的割據局面所造成的影響,反秦過程中重新出現了分裂的傾向。在接踵而來的爭奪統治權的楚漢之爭(前206~前202年)中,漢勝楚敗,使分裂形勢得到控制,統一了國家。繼秦之後,又一個中央集權的王朝就這樣建立了

公元前259年—前210年),秦莊襄王之子,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戰國末期秦國君主、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又稱秦始皇帝。嬴姓,趙氏,名政(正),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故稱之趙政(趙正)、秦王政為妥,但後世多稱之嬴政。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❼ 歷史選修一知識疏理

1、梭倫改革
背景:
1、政治:雅典城邦國家產生(公元前9~前8世紀)——設立中央議事會和行政機構
貴族制國家確立(公元前8~前6世紀)——貴族專權而平民無權
2、經濟發展:農工商業以及貿易得到發展
3、階級變化:工商業奴隸主形成,公民內部斗爭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倫當選為首席執政官: 雅典貴族與平民長期斗爭的結果
改革:
1、內容:經濟上,「頒布解負令」;鼓勵發展農工商業。政治上,確立財產等級制度;恢復公民大會權力;建立「四百人會議」;設立公民陪審法庭。
2、作用:奠定民主政治基礎、促進工商業發展
3、特點:以不偏不倚的中立政策,來社會化解矛盾。
評價:
1、歷史意義:①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須具備的公民群體;②打破貴族對政權的壟斷;③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公民參與國家事務的政治權利;④大大促進了農業和工商業的發展。總之,其改革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礎。
2、歷史局限: 貴族在國家政權中占據絕對優勢,下層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權利
氏族制度殘余及貴族擁有世襲佔有土地的特權
貴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從根本上解決,社會政局動盪不安

2、商鞅變法
一、背景: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大變革
1、根本原因: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鐵器、牛耕的使用
2、經濟基礎:生產關系的變化—私田增多 出現新的封建剝削方式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確立
3、階級基礎:階級關系的變化——新的階級形成 新興地主階級要求變革
4、社會條件: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頻繁、思想繁榮、各國競相改革變法(魏國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
二、商鞅變法內容:
1、以農求富的經濟改革:廢井田、開阡陌;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統一度量衡
2、軍、政改革:獎勵軍功、建立二十等爵制;加強集權、普遍推行縣制、建立嚴密的戶籍制、制定連坐法
3、文化風俗改革:「燔詩書、明法令」;改革社會風尚習俗、父子分居、一夫一妻
三、評價:秦國強盛、意義深遠
1、作用:廢除舊制度,創建新制度;促使秦國成為當時先進的國家,為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表現
經濟上: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系,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這就激發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為秦國的農業生產帶來了生機
政治上:打擊並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國家機器的職能,開始建設中央集權制度
軍事上:獎勵軍功,達到了強兵的目的,提高了秦國軍隊的戰鬥力,為秦國下一步的戰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綜合國力:公元前343年,秦國已經成為富強之國,周天子派人送禮,各諸侯派人來稱賀
3、局限性: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加重了對人民的剝削與壓迫;未與舊的制度、文化、習俗劃清界限
4、消極影響:
推行的嚴刑峻法和文化高壓政策導致了秦朝的暴政,對後世影響消極。
壓制工商業發展,違背了社會發展的規律,不利於商品經濟的發展。
倡導君主獨裁專制,選錯了政治體制的方向為後世君主專制埋下了禍根;
改革不徹底,所以在我國封建社會初期特別是秦漢時期存在大量奴隸制殘余。

3、王安石變法
一、變法的原因
(一)經濟上:冗官,冗兵,冗費——造成積貧局面
1.出現背景:趙匡胤為防止割據分裂,將地方行政權、財權和軍權收歸中央,加強集權,弊端也明顯。
2.弊端表現:
⑴冗兵:①從趙匡胤開始每逢災年將流民編入軍隊。②從全國各地挑選強壯士兵編入禁軍。③為防止
遼和西夏侵擾,在邊防大量屯兵。
⑵冗官:①為削弱官員的權力,實行一官多職。②每年通過科舉制和恩蔭賞賜方法大量授予官職。③官吏因循苟且,相互牽制,效率低下,龐大官僚機構日益糜爛。
⑶冗費:①龐大軍費官俸(冗官,冗兵)。②大興土木,修建寺院。 ③皇室開支不斷增大。 ④每年給遼夏「歲幣」(冗費)。
3、產生危害:「三冗」導致國家財政危機,形成積貧局面。
(二)軍事上:策略失當,對遼夏戰爭失敗——造成積弱局面
1、策略失當:
⑴軍事部署:實行「守內虛外」政策,一半禁軍駐守京師及附近,造成邊境相對空虛。
⑵頻繁調動:實行禁軍輪流駐守京師,形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局面。
2、對遼夏作戰失敗:(外患)
⑴對遼作戰:太宗被動防禦,1004年澶州之戰勝利卻訂立屈辱「澶淵之盟」,歲幣銀十萬兩,絹20萬匹
⑵對夏作戰:屢敗和議,給西夏「歲幣」白銀7.2萬兩,絹15.3萬匹,茶3萬斤。
⑶戰爭結果:不僅沒有解除遼、西夏的威脅,還是人民飽受戰爭之苦。
(三)階級關繫上——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和統治集團矛盾尖銳(內憂)
1.原因:⑴北宋縱容土地兼並,使北宋中期大量土地被官僚和豪強兼並。
⑵官僚豪強變相增加苛捐雜稅,拚命壓榨農民。
2.影響:造成階級矛盾激化,各地起義此起彼伏,給北宋統治者以強烈震撼和沉重打擊。
(四)揭開序幕——「慶歷新政」(人物:宋仁宗、范仲淹、富弼)
1、背景:對西夏戰爭慘敗後,社會危機和民族危機迅速加深,有遠見的官僚要求宋仁宗革新弊政。
2、方案:《答手招條陳十事》。
3、中心:整頓吏治。
4、結果:歷時僅一年多,於1045年失敗。(范仲淹被罷官後創作《岳陽樓記》)
5、原因:⑴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們強烈反對。(根本原因)
⑵宋仁宗逐漸動搖,下詔罷廢新法。
6、影響:改革雖然失敗,但它揭開了北宋革新除弊、變法改革的序幕。
二、變法目的和性質:
1、時間:1069年。 2、人物:宋神宗、王安石。
3、中心:富國(理財)。 4、目的:挽救危機,富國強兵,鞏固和加強封建統治。
5、性質:在不觸動封建所有制的前提下,對生產關系局部調整;是地主階級挽救統治危機改革。
三、變法措施:
(一)富國之法(理財之法)
1、思想和策略:
⑴對社會問題認識:①認為國家貧困的症結不在於開支過多,而在於生產過少。
②農民貧困是由於官僚豪強兼並土地,由於政府把繁重的徭役加在農民身上。
⑵變法的指導思想:民不加賦而國用饒(依靠農民積極開發自然資源,積極開源而不是消極節流)
2、具體舉措:(商業措施:均輸法、市易法。農業措施:青苗法、役免法、農田水利法)
⑴均輸法:①內容:發運使須了解各地生產情況和北宋宮廷需要情況,就近采購,以節省價款、轉運的勞費。②作用:A.政府的物資需求和東南財富的物資供應得到較好的配合;B.納稅戶許多不合理負擔有所減輕;C.節省運費和購價,增加財政收入,也避免囤積居奇。
⑵市易法①內容:A.政府出資在開封設立「市易務」,平價收購商販不易脫售的貨物,等市場短缺時再賣。B.商販向市易務繳納抵押品,可成批賒購官府倉庫里貨物到各地出售,半年出一分利息。
②作用:限制大商人對市場的控制,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
⑶青苗法①內容:各州縣在每年青黃不接時,兩次借錢或糧食給農民,收獲以後償還,加收20%的利息。②作用:使農民免受高利貸盤剝,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⑷募役(役免)法①內容:廢除以前按戶等輪流充當州縣官府差役的辦法,改由州縣出錢募人充役,按戶等徵收所需募役的費用。②作用:減輕了農民的差役負擔,保證了生產時間,擴大了生產。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
⑸農田水利法①內容:規定各地興修水利工程,其工料由當地居民按照戶等高下分派。②作用:各地農田水利有了很大發展,大量薄地變良田,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⑹方田均稅法①內容:政府重新清丈土地,根據土地肥瘠劃分等級,作為賦稅負擔的依據。②作用:克服官僚地主隱產逃稅,田賦不均的弊病,增加了國家的賦稅收入。
(二)強兵之法
⑴將兵法①內容:A.對原來禁軍進行精簡裁並,淘汰老弱,對整編後軍隊進行訓練;B.在全國各路設置專門負責操練軍隊的將官,分別教閱戍守當地的軍隊。②作用:改變了更戍法中兵將脫節、戰鬥力薄弱的局面,提高軍隊戰鬥力。
⑵保甲法①內容:A.每十家農戶為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B.農閑時保丁按時集合、練習技藝,夜間則輪流值班巡查,維持治安。②作用:使各地壯丁受到軍事訓練,並和正規軍相參為用,使國家養兵費用日漸減少,國家財政負擔有所減輕。
⑶保馬法①內容:廢掉依靠政府的牧馬監,推行民戶代養官馬的辦法;同時以優惠政策,使民戶踴躍養馬。②作用:節約朝廷開支,降低馬匹死亡率。
⑷設軍器監①內容:在開封內設置軍器監,專門管理武器製造,依其製作的精粗進行賞罰。②作用:軍器的製造逐步改善;產量提高,數量足夠十年之用。
(三)育才之法
1、改革科舉制度(王安石認為科舉的變更是除舊布新的開端)
⑴內容:廢除原來的科舉考試,改以經義取士,在《詩》《書》《易》《周禮》《禮記》中選一經。
⑵作用:選拔大量能夠從事實際事務的有用人才。(也是目的)
2、改革學校制度
⑴認識:要統一思想,培養改革派人才在於教育制度的變革和發展。(也是目的)
⑵原因:①太學作為全國最高的學府,長期以來是高官子弟裝飾門面的地方,已徒有虛名。②太學被保守派所把持,成為反對變法的輿論陣地。(甚至以「王莽變法」考題攻擊王安石)
⑶內容:整頓太學,把改革派編纂的《詩義》《書義》《周禮義》(合稱《三經新義》)作為必讀教材,也使科舉考試的依據。
⑷作用:使學校成為變法造輿論、育人才的地方。
3、育才之法的影響:使王安石革新思想得到廣泛傳播,直到北宋末年仍在太學中流傳。
四、改革的結果和認識(短暫的變法)
1、變法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積貧積弱局面
⑴改變積貧局面:政府財政收入大幅增長,社會經濟很大發展,國庫積蓄夠20年之用。
⑵抑制兼並,人民負擔減輕:方田均稅法,限制隱田漏稅行為。
⑶改變積弱局面:扭轉西北邊防屢戰屢敗局面,1072年王韶拓地千里,是北宋軍事空前大捷。(強兵措施)
2、改革的失敗
⑴失敗標志:司馬光任宰相,新法被相繼廢除。
⑵失敗原因:①變法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強烈反對(主要原因);②指導思想上偏重於理財,且新法實行過於急進。③宋神宗在變法的後期動搖及其死後司馬光任宰相,廢除了新法。
④在變法過程中,用人不當,出現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現象。⑤指導思想有誤,違背經濟發展規律。
⑶失敗教訓:改革是艱辛的,必然會充滿阻力,改革者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念;而且要注意用人。
3、改革評價:
⑴變法不足:①它是地主階級挽救統治危機的改革運動,沒有觸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可能從根本
上擺脫封建統治危機。②變法以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為出發點,農民的處境沒有根本的改變,負擔
依然沉重。
⑵進步意義:①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加強了軍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②王安石變法促進了經濟發展,客觀上有利於社會進步。③王安石大刀闊斧的改革精神,值得肯定。他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⑷改革啟示:見探究一的認識部分。
【探究一】比較商鞅變法和王安石變法的異同點,並談談你對改革的認識。
(1)相同點:①直接目的都是為了富國強兵。②變法都得到王權的支持。③個人命運基本相同。
④變法內容觸動了舊勢力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激烈反對。⑤變法都對生產關系調整。
(2)不同點:①背景不同:商鞅變法發生在新舊交替的社會大變革時期;王安石變法則發生在北宋中
期統治危機四伏時。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變法要從根本上廢除舊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變法則是為了挽救北宋統治危機,部分調整生產關系。③性質不同:商鞅變法是一場封建化的運動;王安石變法則是對封建社會內部矛盾進行局部調整的改革。④結局不同:前者成功;後者失敗。
(3)認識:①改革必然會遭到舊勢力的阻撓,不可能一帆風順,要充分考慮到改革復雜性和艱巨性。
②改革成敗關鍵要看其積極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維持,不以改革者個人命運為轉移。③改革措施要針對實際情況,行之有效,推行改革過程中要用人得當。④改革家要有遠見卓識和堅定的政治魄力。

4、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
一、背景:
1、俄國農奴制的建立
2、農奴制下的社會關系
(1)封建地主擁有土地和農奴。 (2)農奴是封建地主的私有財產,可隨便處理,生活悲慘。
(3)自由農民耕種公地,向國家納稅、不準離開土地。
3、19世紀中葉的俄國農奴制危機
(1)19世紀中期,農奴反抗斗爭不斷,農奴制危機加劇。
(2)俄國工業步履維艱:特點:發展緩慢、落後。表現:①仍然處在工場手工業階段。②蒸汽動力很少。③工業生產的各個部門遠遠落後於英法。原因:農奴制度的嚴重阻礙
(3)反對農奴制的新思潮:十二月黨人和知識分子激進派
基本主張:都反對沙皇專制,主張廢除農奴制產生背景:都受西方社會進步影響
不同點:主要活動內容不同。十二月黨人為推翻沙皇封建專制統治,廢除農奴制而發動武裝起義;知識分子激進派活動主要是集中在對革命思想的宣傳上。
(4)克里米亞戰爭失敗:俄國發動戰爭目的:①擴大地在中海和西亞的勢力②轉移國內矛盾。俄國失敗原因:英、法勢力強大、制度先進;俄國政府腐敗、社會落後,根源是農奴制。對俄國國內影響:加劇了農奴制危機,推動了農奴制改革的進行;使俄國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動搖歐洲大陸霸權地位。
二、改革:
1、改革的醞釀
(1)背景: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國內:局勢動盪。國外:國際地位下降。(2)特點:緩慢而謹慎
(3)表現:通過輿論減輕阻力;先秘密後公開;成立委員會。(4)原因:阻力大;借鑒以前改革失敗教訓。(5)結果:通過了改革法案
2、內容: 「二一九法令」
①政治上:農奴從法律上獲得人身自由 ②經濟上:土地仍舊歸地主所有,農民可獲得塊份地;農民需繳納高額贖金贖買份地 ③組織管理:強化村社對農民的管理④時限安排:規定前兩年是改革過渡期
三、改革的進步性與局限
1、性質:資產階級性質改革
2、進步性: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使俄國走向資本主義道路。
3、局限性:農民很大程度上還被束縛在土地上;實際上對農民的一次大規模掠奪。原因:①封建地主主持下進行的②目的是鞏固沙皇專制統治
四、改革對俄國近代化的影響:
1、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
原因:農奴制改革①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勞動力②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表現:19世紀80年代資本主義農業成為俄國農業主要組成部分
主要工業部門完成了從手工工場向機器工廠的過渡,產量大幅增加
特點:落後於西歐;對外國資本嚴重依賴;發展不平衡
2、推動政治緩慢變革
目的:使沙皇專制制度適應資本主義發展需要,以維護其統治
主要措施:政治體制方面改革:設立選舉產生的城市和地方自治機構,但有財產限制。
司法制度方面改革:廢除等級審理制,實行公開審理制,但農村照舊。
軍事、教育方面:略
反映的問題:農奴制改革實際上動搖了封建統治基礎,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
影響:推動了俄國由封建君主制向資產階級君主制的轉變;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步伐
3、推動矛盾向深層次發展——亞歷山大二世遇刺
原因:改革保留了大量農奴制殘余
表現:阻礙了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農民貧困,反抗斗爭不斷
民粹派—基本主張:反對農奴制和沙皇專制;不滿意資本主義制度;否認工人階級的先進性
活動:到農村發動農民革命被鎮壓;暗殺亞歷山大二世。

5、明治維新
一、歷史條件:
(1)幕府統治危機(內憂外患);
內憂:政治上,國內階級矛盾尖銳;
經濟上,幕府統治阻礙資本主義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形成並得到發展;改革力量形成:中下級武士、新興地主、商人、資本家)
外交上,閉關鎖國落後於世界大趨勢。
外患:1853黑船事件,各國簽約(通商、領事裁判權和協定關稅),日本淪為半殖民地。
(2)武裝倒幕成功;
(3)明治政府建立;
二、明治維新:
1、明治維新措施簡表:
項目 內容 目的
政治 (1)廢藩置縣(2)四民平等 加強中央集權
經濟 殖產興業 拓展海內外市場 發展資本主義
文化 提倡「文明開化」,努力發展教育,派遣留學生,社會生活習俗「西化」 發展近代教育
軍事 實行徵兵制 為對外擴張創造條件
2、1889年日本憲法:
內容:
①天皇神聖不可侵犯,是國家最高的統治者,集行政、立法、司法和軍事統帥權於一身。
②臣民有選舉和被選舉等權利和自由,但必須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和不違背臣民義務的前提下
③議會由貴族院和眾議院組成,貴族院議員任期分別為終身和7年;眾議員選舉產生任期4年
④內閣只對天皇負責,而不對議會負責,法官由天皇任免。
性質:它是一部具有日本特色的、基本上屬於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
特點:①同西方的資產階級憲法相比,卻又極其保守,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局限性)
②天皇被賦予了至高無上、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力;
③議會、內閣和法院只是輔佐天皇行使權力的機構,實際上並不能獨立地行使自己的權力
進步性:憲法承認了人民享有選舉權、擔任政府官員權,居住、通信、宗教信仰權等權利。
3、日本工業化特點和局限:
①特點:依靠政府的扶持和保護,實行自上而下的產業革命和工業化,壟斷組織較早地產生
②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局限及影響
局限:①自然資源比較匱乏,島國面積較小,國內市場十分狹小,還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殘余。
②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水平和工業生產集中程度都遠不及西方列強。
影響:由於不及西方列強,採取軍事手段為國內的壟斷資本獲取市場和原料產地。
三、成功原因:
①封建專制統治相對薄弱 ②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統治 ③倒幕派建新政權後進行了行之有效的改革 ④列強集中侵略中國,客觀上為日本提供了相對寬松的國際環境
四、歷史影響:
進步性:內:使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資本主義道路);
外:擺脫民族危機,成為東方強國。為亞洲國家的仁人志士提供了改革的經驗。
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突出表現:掌權多是原屬統治階級的武士階層)。
推行軍國主義,開始了對亞洲鄰國的侵略擴張。
五、日本近代化的表現:
1.經濟: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實現了由落後農業國向先進工業國的轉變。
2.政治:實現了由早期中央集權向後期立憲政體的過渡,成為亞洲第一個立憲國家。
3.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傳播,社會面貌發生深刻變化。
4.影響:擺脫了民族危機,躋身世界強國行列;為亞洲近鄰提供了啟迪和經驗。
總之,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的轉折點,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資本主義)道路的標志。
◆從日本明治維新與中國戊戌變法的不同結局中可以得到什麼啟示?
第一,要有高水平的領導集團。
明治維新的領導集團注意國際和國內形勢的變化,並聯合了一切反幕府的力量。
戊戌變法的領導集團卻沒有掌握實權,缺乏斗爭經驗,沒有爭取廣大人民的支持。
第二,要掌握領導改革的實權。
日本改革的領導者大多是從舊大名、武士中分化出來的,他們掌握著改革的領導權,
中國主要是具有維新思想的知識分子,所依靠的皇帝沒有實權,國內的頑固勢力很大。
第三,要重視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
日本明治維新非常重視對教育的改革,建立完備的學校體制,提高國民素質,注重培養人才。
中國的戊戌變法雖進行教育改革,但仍未充分接受西方先進的技術,培養出屬於自己的人才。
第四,要樂於接受和消化外來先進文明。
日本非常重視並接受消化外來先進文明,充分利用了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中國卻固守自己的傳統,自大、保守,漠視外來先進文明。
第五,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國際環境。
日本在廢除不平等條約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實現了民族獨立。
中國正值列強在中國的爭奪白熱化,各國進行聯合,扶植反動政權,維新派失去有利時機。
第六,應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

6、戊戌變法
一、變法的歷史根源:
1、社會根源——甲午戰爭後,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危機加深。
2、經濟根源——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初步發展原因:帝國主義侵略加劇,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擴大;愛國工商人士「實業救國」主張的推動;清政府調整工商政策,放鬆限制,允許民間設廠;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積極投資新式企業。
3、階級根源——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開始登上歷史舞台
4、思想根源——早期改良思潮出現:
時間: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
代表人物:王韜、薛福成、鄭觀應等
目的:解救民族危難和緩和社會矛盾
主張思想:(兼采西學,變法自強。)
經濟:振興工商業,發展資本主義,通過「商戰」同外國資本主動脈義進行競爭
政治:學習西方先進的社會政治制度,設立議院。
影響:反映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形成社會思潮,為維新變法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
二、百日維新:
內 容 進步性和局限性
政治 上書辦報裁冗員 進步:有利於資產階級參政精簡機構,提高效率
局限:沒有涉及實行君主立憲等政治主張
經濟 投資廠路開礦產 進步: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有利於增加財政收入。
局限:沒有觸動到封建土地所有制
軍事 裁汰綠營西法練 進步:有利於西學的傳播,有利於培養維新人才
文教 廢八留學改書院 進步:有利於加強軍隊戰鬥力,抵抗外來侵略
三、變法失敗原因與歷史意義
1、失敗原因
(1)根本原因:資產階級的局限性。表現在①缺乏堅持的組織領導②脫離廣大人民群眾,依靠皇帝③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④企圖用「和平」「合法」的手段
(2)維新派採取的方式和手段缺陷。(3)客觀:封建頑固勢力強大。
2、歷史意義
⑴是一次思想解放的啟蒙運動。維新思想使國人心態隨之改變,學習西方成為一種時尚,變革成為一股潮流,清末新政沿用維新方案是例證。客觀上也有利於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傳播。
⑵是一次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維新變法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點燃了愛國、民主的火炬,喚起近代民族意識,促進民族覺醒和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到來。
⑶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變革社會制度的初步嘗試,政治上主張君主立憲制,經濟上主張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符合歷史發展趨勢。
3、性質:既是一場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也是一次思想解放的啟蒙運動,又是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

❽ 秦朝歷史簡介

❾ 春秋時期的難題。高手來來

高中歷史書到處能找到答案,
我盡量簡化答案,我打字慢,莫怪!

春秋霸主講白了就是,憑借軍事力量去讓別的諸侯國誠服而已,當各地經濟發展的極不平衡時,就會發生矛盾,
春秋是一個時代交替的階段(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時期),是生產力在發展的階段(鐵器和牛耕的出現,極大提高了生產力),諸侯國為了自身的生存不得已要征伐,要戰爭。戰爭給人民帶來了痛苦的同時,也給國家統治階級帶來了爭取霸主的條件。

春秋時期畢竟是戰亂的階段,它從整體上是落後的,
社會是不斷發展的,春秋只是茫茫歷史上的匆匆一筆而已。

秦統一自然是結束一個戰亂年代,讓社會安定統一了,奠定了一個新的時代,。。。。

我無語,不寫了,好累人,你自求多福吧!

❿ (10分)【歷史——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在秦國的文化傳統中,宗法觀念相對


(1)權威:利用整合秦國文化觀念;實行軍功爵制,廢分封,建立縣制。(4分)
作用:這不僅有利於農業生產,有助於國家徵收賦稅和征派徭役、兵役,加速了人口增長,為秦國國力的強大奠定基礎。(2分)
(2)觀點:商鞅變法導致秦朝快速滅亡。
出發點:蘇軾站在大官僚的立場上,借評說商鞅變法反對王安石變法。(4分)

與秦國歷史文化傳統負擔相對較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
© Arrange www.junshiz.cn 2020-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