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佛教建築的歷史文化

佛教建築的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3-14 14:35:49

Ⅰ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建築藝術的演變

中國古代建築類型多樣,有宮殿、廟宇、住宅、祭祀及各種宗教建築,每種類型都有其特定的形式、意義和作用等。當然這些對我們認識和掌握古代建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對有關佛教及佛教建築的了解和認識很有必要,加大宣傳和教育以保護現存佛教建築更具有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佛教自西域傳入我國內地後,便出現了新型的建築類型,主要表現為佛教寺院、佛塔和石窟。伴隨著佛教中國化的進程,中國建築文化和外來佛教建築文化逐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建築文化。
佛教建築中國化與中國現代建築文化

伴隨著佛教中國化的進程,中國建築文化和外來佛教建築文化逐漸融合,形成了中國特色的佛教建築文化。

3.1 佛教建築中國化萌芽階段

佛教建築的萌芽階段是在漢代,此期佛教剛傳人中國,佛教教義尚不完備,中國的宗教觀念尚未形成,因此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當時雖然已有傳入佛教的經書和畫像,但國外的建築形式並沒有傳入,加之平民不能出家為僧,寺院數量不多,所以當時也未形成獨立的佛教建築類型,佛教建築藝術僅處於萌芽階段。最早建立的洛陽白馬寺,是仿造中國宮殿建築建造的,但已帶有印度佛教建築的風格,據說白馬寺塔居寺之中心位置,四周建有殿房。根據印度佛教塔寺並重的傳統觀點來看,佛教初傳中土之時,模仿多於創新,談不上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建築文化

3.2 佛教建築中國化興盛階段

魏晉南北朝時,政治動盪,戰爭頻繁,民眾生活日益貧苦,佛教以其博大的解脫之道而得到廣泛流傳,並以空象之意盛行於世,佛教進入興盛時期。自印度及大月氏來中國傳教僧人甚多,同時其建築藝術亦隨之傳入,此期中國佛教建築主要以印度及犍陀羅藝術為範本。就石窟來說,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永靖炳靈寺石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都是在這一時期修築的。就佛塔來說,在《魏書·釋老志》中曾提到:「自洛中構白馬寺,盛飾佛圖,畫跡甚妙,為四方式,凡宮塔制度猶依天竺舊狀,而重構之鑔」說明當時盛行以塔為中心,周圍環繞著僧房的佛寺布局方式即是印度佛寺常用的方式。此時不僅多層樓閣式塔普遍應用,而且仿效印度天祠建築的密檐式塔也出現了。敦煌、雲岡早期洞窟的佛像雕刻造型多具隆鼻細目長耳豐頤的特徵,帶有犍陀羅藝術風格。

總之,這個時期可以說是在傳統建築工藝基礎上,大量吸收和模仿外來佛教建築藝術的時期。

2.3 佛教建築中國化成熟階段

此階段自6 世紀至13 世紀,相當於中國的隋唐至宋遼金時期,這一時期是佛教的全盛時期,也是它中國化的時期。這時期翻譯過來的佛教典籍已極為豐富,隨著政治的統一、經濟的發展、文化交流融合趨勢的加強,佛教得到空前發展,並創立了不少新宗派。如天台宗、法相宗、華嚴宗、禪宗、三論宗、凈土宗、律宗、密宗等。每一宗都有自己的理論和修持體系,師道相傳,謹守不變。唐統治者(除唐武宗外)實行儒、佛、道三教並行政策,使佛教得以昌盛,同時促進了儒、佛、道的融合。封建統治者利用儒學治世、佛學治心、道教養身的不同功能,使其作用互補,以達到維護統治的目的。至此,儒釋道合一,佛教中國化完成。與此相應,佛教建築也完全形成了中國式的宗教建築。從唐代道宣所撰《關中創立戒壇圖經》、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中所繪的佛寺圖像,以及相關文獻的描述,可知這一時期的佛寺建築是在通用型即中國宮室型的基礎上定型化並有所發展。寺院布局逐漸向宮室建築形制轉化,以塔為中心轉變成以佛殿為主體的縱向軸線布局,由三門(象徵三解脫門,亦稱山門)開始,縱列幾重殿閣。中間以迴廊聯成幾進院落,廊院式變成四合院式;在主體建築兩側,仿宮廷第宅廊院式布局,排列若干小院落,各有特殊用途,如凈土院、經院、庫院等。如,著名的長安章敬寺有四十八院、五台山大華嚴寺有十五院。各院間亦由迴廊聯結。主體與附屬建築的迴廊常繪壁畫,成為畫廊;塔的位置由全寺中心逐漸變為獨立。大殿前則常用點綴式的左右並立不太大的常為實心的雙塔,或於殿前、殿後、中軸線外置塔院。僧人墓塔常於寺外別立塔林。密宗傳入後,又多供菩薩佛像,故多層樓閣式中置通貫全樓大像的建築大興,間接促使塔向寺外發展。唐代大型塔現存數十座,均為磚建。大部分為樓閣式,可登臨。典型平面均為方形,這和中國「以方為貴」、「天圓地方」的觀念有關;石窟寺窟檐大量出現,且由石質仿木轉向真正的木結構。供大佛的穹窿頂,以及覆斗式頂,背屏式安置等大量出現,這些都表現了中國石窟更加民族化的過程;唐代佛寺中並出現戲場,更加具有公共文化性質;寺院經濟大發展,生活區擴展,不但有供僧徒生活的僧舍、齋堂、庫、廚等,有的大型佛寺還有磨坊、菜園。許多佛寺供居士信眾生活的居士樓。總之,這個時期宗教藝術與民族傳統緊密結合,向「人間佛教」轉化形成了完全中國式的佛教建築藝術。

3.2當代中國建築文化的現狀

建築文化是指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所屬地區的地域特徵等在群體或個體建成環境的反映,他往往是由一種本質的、自身的文化與非純種的、靠吸收外來文化而新形成的文化結合構成。建築文化也會隨著歷史的發展、人類的進步而前進、更新。其發展、更新有兩條途徑,一是靠自身更新的主動變化,這種變化方式與自身的文化關系是一致的、和諧的;另一種途徑是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是一種生硬的、被動的、無秩序的變化,但通過長期對自身文化的沖撞和滲透,推動自身文化發生相適應的轉化。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兩種途徑往往是同時存在,共同推動人類文化的發展和進步,進而實現實質性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一方面,外來建築文化帶來新的建築設計理念和先進的建築材料、施工方法無疑促進了中國建築市場的發展,中國城鎮化建設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另一方面,在中國城市化建設的過程中,中國城市化的成就是非常表象的,在高度表象的背後我們失去了很多中國建築文化的本身。我們對西方的建築理念持有一種盲目崇拜的態度,忽視了本土文化,使得中國城市建築毫無個性的現狀。而佛教建築的中國化正是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產物,他是自身文化與外來文化結合的成功典範,對佛教建築中國化的分析和認識,不僅可以看到當代中國建築文化的失衡,也可以為我們找到未來中國建築文化的發展方向。

4、佛教建築中國化對當今中國建築文化發展的啟示

從以上對佛教建築中國化歷程的展示,我們清楚地看到建築作為一種文化載體,是伴隨著文化的發展而進步,建築文化是外來建築文化與本土文化相融合的產物。如今,面對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趨勢,如何吸收外來建築文化的精華,並與本土建築文化相融合而形成有中國特色的建築文化,值得我們深思。通過以上闡述和分析,筆者主要有一下觀點:

①研究和學習佛教文化及佛教建築文化對發展佛教、傳播佛教文化、挖掘佛教精髓都是至關重要的,佛教作為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具有博大的文化內涵和思想精華,佛教建築也有著珍貴的特徵。歷史上不同時期影響也不同,至今留下來的佛教文化遺址和遺物對今天來說都是非常的珍貴, 建築沒有傳統也沒有現代,他們是一脈相承的,沒有這些傳統的東西建築學也不可能有更新和發展。我們應該盡全力去保護和修繕,並在不斷研究中重視佛教文化傳播。

②建築是社會民生的標志,代表著一個時代政治、經濟發展的水平,也見證了歷史的演變。建築的文化內涵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可以通過深入研究佛教建築中國化的歷程,在建築現代化過程中,保持平衡發展步伐,走一條能將現代西方的優勢和中國傳統中的精華融合在一起的具有中國特色建築文化的發展道路。

Ⅱ 佛教對中國歷史文化有哪些影響

佛教自東漢後期傳入中國後,經過一千多年的傳播和融合,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一方面,作為一種外來文化,佛教有其自身的獨立性;另一方面,它又與中華傳統文化相互相影響,改變著中華文化的內涵,對中國傳統哲學、文學、語言、藝術與民俗有著深刻的影響。
1、佛教對中國哲學的影響
佛教是一種宗教,也是一種文化,包含了很深的哲學思想。自從佛教傳來中國,中國的傳統思想觀念,如宇宙觀、人生觀、道德觀等便不斷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佛教的一些概念、意識、理論、思維方式和價值體系逐步進入中國人的頭腦。在經過長期的沖突和磨合以後,逐漸與中國原有的思想相融合,成為中國思想文化的一部分。
例如中國傳統哲學注重以家長制的血緣關系為依據的倫理道德准則的論證,重視以治國安民為出發點的天人關系的考察,對人和一切生命的本源、對宇宙本體,雖也有涉及,但論證不深入,也不統一。雖重視敬神祭祖,「神道設教」,但對靈魂和死後的世界,缺乏神學論證。提出了性善、性惡等人性論和從凡至聖的說教,然而對心理的分析論證卻比較粗糙。佛教的傳入,以其龐雜的大小乘的宗教教義和哲學理論,對中國哲學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刺激和啟發作用,並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論證方法,從大的方面說,佛教理論中的時空無限、體用相即、心性凈染(善惡)以及對心理作的細密分析,對心在解脫成聖中的決定作用的論證等,都對中國哲學的豐富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佛教的將宇宙本體(真如、實相、法性)與心性(佛性、真覺本心)相溝通的「理」概念的提出,禪宗的「即心是佛」、
「識心見性」的解脫論,直接推動了宋明理學的形成與發展3
。宋明理學關於天理和性、夭地之性和氣質之性的理論,以及主靜、主敬的修身方法,都直接受到了佛教的影響。
2、佛教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佛教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深入到文學的各個領域。從文學理論到具體的創作技巧,從體裁文體到具體的創作內容,到處可見。
首先,許多佛典本身就是偉大的文學作品,如《維摩詰經》等,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其次,佛教對中國詩文有著重要的影響。例如五萬余首唐詩,平均每十首就有一篇關於佛教的,尤其是佛教中的禪宗。其中王維、韋應物、魏源、李叔同的詩中都有佛學的痕跡。以王維為例。王維,字摩詰,即源自於《維摩詰經》。作為一名山水田園派詩人,他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用了大量的「空」字,因為佛教所言一切皆空。如詩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寒空法雲地,秋色靜居人」;再次,佛教對我國的小說也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就有佛學的理念:孫悟空無論上天還是入海,甚至自稱齊天大聖,但也逃不開如來佛的手掌;世間有菩薩、有投胎、有地域、有餓鬼。又如《紅樓夢》中開篇就是一個僧人和一個道士的對話,賈寶玉最終出家,榮華富貴一切皆空;另外邏輯學一個源頭——因明學就是來自佛學。
3、佛教對中國語言的影響
佛教對中國語言的發展也有直接的影響。一方面表現在漢語詞彙上:漢語詞彙有三分之一取自佛教或受佛教影響。像一些取自於佛教的詞語,如剎那,在佛學本意是人產生壞想法的時間;世界,佛學本意是指過去現在未來稱「世」,上下八方成「界」;天花亂墜,本是指喬達摩悉達多的講法,得到眾人的信服,甚至連頑固的石頭都已經點頭了;瞎子摸象,佛學是指眾生被愚痴所障,不了解宇宙的真相;五體投地,本是佛教的一種禮儀。類似的詞彙不勝枚舉。受佛教影響的詞語也很多,比如,「解脫」一詞最早出自《史記》,本意是消減、開脫。後來隨著佛教的傳入,被注入了新的含義,即擺脫苦惱,得到自在。
另一方面,在漢語音韻方面,也可以看出佛教的影響。佛教文化是漢語文化的淵源之一,它推動了漢語語言方法論的變化。南朝時,人們在佛教梵聲的影響下,把字音的聲調高低分為平上去入四聲,用於詩的格律,推動了音韻學的發展和格律詩的產生。在注音方式上,古代學者將東漢以來盛行的直音改為反切,也可能與梵語拼音的影響有關4。
4、佛教對中國藝術的影響
在中國古老的藝術長河中,佛教的影響同樣是不可否認的。無論是在建築、繪畫、雕刻藝術方面,還是在音樂、舞蹈、戲劇藝術方面,都滲透著佛教的影響。
比如在建築方面,佛教的傳入大大增加了我國建築藝術的光輝。據《後漢書·襄楷傳》記載,延熹九年(166年),襄楷上諫桓帝曰:「聞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這是我國關於寺廟的最早記載。從此,我國的建築樣式加入了印度的建築風格。從唐朝詩人杜牧的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可知,當時就金陵這個地方就有四百八十寺之多。而建築寺廟者除了有僧侶,還有帝王和個人。建寺的緣由有的是為人祈福,有的是人民為帝王所造,有的寺廟則是作為居住地。我們還可以從《洛陽伽藍記》記載永寧寺的盛景中窺探當時寺廟的壯麗輝煌。
在繪畫方面,印度佛畫的傳入,對我國繪畫的內容、形式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刺激並擴大了中國人物畫的表現題材,出現了描摹歷代帝王像、孔子像、老子像的繪畫品種;佛畫創作運用的具有明顯立體感效果的暈染法,給中國繪畫帶來了新的技法;佛教壁畫的流行,促使我國佛道寺觀迅速發展等。
而在音樂方面,佛教音樂稱為「梵嘆」。《高僧傳》說:「詠經則稱為轉讀,歌贊則號為梵喚。昔諸天贊嘆,皆以韻入弦管」。佛教為擴大影響,在做大的法事活動中經常伴之以音樂。南朝齊朝蕭子良曾招致名僧,「造經貝新聲」。北方寺院也盛行佛曲,在《洛陽伽藍記》中有「梵樂法音,恥動天地」的記載。隋唐宮庭中設置「七部樂」和「九部樂」,西涼樂有舞曲《於聞佛曲》,天竺樂有舞曲《天曲》。明清時佛教音樂自成體系,有整理的管樂曲譜和歌曲6。因此,在中國音樂史上佛教音樂也佔有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佛教在雕刻、舞蹈、戲劇等方面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隨著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發展,中國藝術中佛教的因素處處可見。
5、佛教對中國民俗的影響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逐漸流行於民間。一方面,佛教里有許多節日,隨著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不斷融合,這些節日也慢慢越出了佛教寺廟的高牆,與中國的民俗節日相結合,走進人們的世俗生活,成為民間普遍的歲時風俗。如佛誕節、盂蘭盆節、佛成道節等。另一方面,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影響了我國人民的傳統信仰,給中國人的本土信仰增添了新鮮的色彩。「家家觀世音,處處彌勒佛」景象充分說明了佛教信仰已融入了佛教的世俗生活。佛教的交易深入人心,如因果報應、六道輪回等與中國原有的靈魂觀念相結合,對中國的喪葬習俗產生了重大影響。佛教以慈悲為懷、不殺生的思想亦使民間形成了放生的習俗7。
6、佛教對中國科學發展的影響
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於創造性的民族,在科技方面為人類做出了極大的貢獻。而佛教在向中國的傳播中,為我國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這些貢獻也是多學科、多領域的。例如天文、地理、數學、醫學等。特別是在天文歷算和醫學方面,如唐代的高僧一行,是中國古代天文歷算史上的偉大代表之一;佛教的傳入,也帶來了南亞地區的醫葯知識,推動了我國醫葯的發展~

Ⅲ 最早的佛教建築

教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

道堅

【教學目的與要求】 一個民族的崛起,必有相應民族文化的興盛,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有五千年文明的美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唯一延續存在至今的國家。中華民族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逐漸形成以儒、釋、道三教文化為中心的文明主體,佛教傳入後,致力於中華文明的建設,並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一節 佛教對中國倫理學的影響
一 佛教與中國倫理學
中國倫理學流派紛呈,可謂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自虞唐三代的天道思想形成始,至周季的儒、墨、道、法等諸子百家爭鳴,及漢武帝罷黜百家而獨尊儒術,而漸以儒家倫理為正統。中國儒家倫理學的范疇極為廣博,依蔡元培先生之說,哲學及心理學為中國倫理學的前提,其他如「『為政以德,曰孝治天下』,是政治學范圍於倫理也。曰『國民修其孝弟忠信,可使制梃以撻堅甲利兵』,是軍事學范圍於倫理也。曰『攻擊異教,恆以無父無君為辭』,是宗教學范圍於倫理也。『評定詩古文辭,恆以載道述德,眷懷君父為優點』,是美學亦范圍於倫理也」。因此,中國倫理學涉及到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綜合性學科。
作為正統中國倫理學的儒家,在宗法制度及家庭觀念的影響下,以「三綱五常」為綱要,具有濃郁現實主義及人生化的色彩。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三綱以倫理為基礎,以「家天下」的皇權思想統攝六紀(即君、臣、父、子、夫、妻六紀),確定了君、父、夫的絕對權威,並以「忠」、「孝」為人生最高道德行為。五常即「仁、義、禮、智、信」。「仁」為五常之首,是儒家理想中人格完成的聖人道德論,從其德言為「仁」,從其行言為「孝」,從其性言為「忠恕之道」。仁是重視生命的尊嚴,普濟博愛的精神境界,並以「仁者愛人,知者知人」及「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來說明仁的道德論。
佛教東傳初期,對中國傳統倫理綱常來說可謂嚴重的挑戰。儒家倫理為封建倫理道德體系,屬於世俗的,即以神化君權結合家庭倫理觀念,形成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而佛教倫理提倡種性平等,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理念,宣揚人人皆可成佛的平等自由思想,顯然與儒家倫理相悖。佛教自稱以解脫世間種種纏縛,證得具有「常、樂、我、凈」四德的涅盤寂靜境界為目標。因此佛教並不以世俗道德倫理為最高准則,而是以世俗諦基礎,超越世諦的出世間倫理道德為歸趣。這種圓融真俗二諦的倫理道德觀,甚而不受現實倫理綱常的束縛,具有超道德的性質。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過程中,注重融攝傳統倫理道德,即吸取儒家倫理道德思想,以補入世之不足,逐漸形成完整的中國佛教倫理學體系,成為中華倫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 佛教倫理道德
(一)佛性論
中國佛教倫理學以對人的本質、本性的思考為基礎,認為每一個生命都有其神聖性,都具有解脫成佛的潛能。然而佛性受到煩惱妄想的覆蓋而不顯發,因而輪回六道,不得解脫。眾生若能斷除無明惑業,則見佛性,獲得涅盤的永恆之樂。佛性論是佛教人性論的基礎,為去惡從善、修行成佛提供了理論根據,對宋明以來的儒家道德修養論有直接的啟示作用。
人人本自具足佛性,都可以成就佛道。在人性面前,人人平等,沒有尊卑貴賤之分,打破人為的階級劃分,讓不同職業不同種族不同國家的人,在佛性論的思想下平等互利。這種超越狹隘民族主義、地方主義的理念,為世界的和平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
佛教客觀分析了人性的善惡性質後,以佛性論性善惡學說來論證成佛及眾生生死輪回的根據,為社會倫理道德提供了許多積極的思考,如一闡提成佛說,表明有罪眾生雖然犯有嚴重過失,但不失其人性的尊嚴,因而應該給予起碼的人道主義關懷等。
(二)因果報應學說
所謂因果報應學說,也稱萬有因果律,指善惡行為必將獲得一定的善惡果報。佛教認為生命是永恆的,在業力的牽引下,輪回於生命的各種類型中,其類型大致分為六種,即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六道。天、人、阿修羅的境遇相對較好,屬三善道,地獄、餓鬼、畜生三道生活在比較痛苦的環境中,屬三惡道,也稱三途(地獄為血途,餓鬼為火途,畜生為刀途)。佛教認為,未來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修十善業上升天道,修持五戒轉生人間,修福不修慧生於阿修羅道,貪婪的眾生轉生餓鬼道,造作惡業則墮落地獄,不明真理愚痴無智轉生畜生道。六道升沉,全憑自己的心念和行為作主,而不是命運或上蒼的安排。過去的行為影響現在的生活,現在的行為又影響著未來的命運,人在命運流程中始終占著主動的位置,從而形成佛教獨特的生命觀。
(三)佛教戒律學
在佛教倫理學中,戒律學始終貫穿佛教思想體系,認為「戒」為佛教總綱「戒定慧」三學之首,受到佛教界空前的重視。
戒與律原有不同的意義。戒音譯為屍羅,意指行為、習慣、性格、道德和虔敬,引申為防非止惡義。律是梵語優婆羅叉的意譯,一指禁制之法,一指詮量罪的輕重。而「戒律」並用,意謂維持佛教教團的道德性、法律性的規范。亦即『律』指為維持教團秩序而規定的種種規律條項及違犯規律之罰則,屬於形式的、他律的。『戒』指內心自發性地持守規律,屬於精神的、自律的。然而戒與律並非分離而行,而是平行地共同維持教團秩序。總之,戒的范圍窄,律則包含一切律儀,如行住坐卧四大威儀也含攝其中。廣義而言,「戒律」有戒、律、律儀等義,有規范身心,引生善果的勝用。
佛教一般以三聚凈戒來說明戒律學。第一攝律儀戒是佛教分層管理的基本行為准則,即佛教教團所受的戒。攝律儀戒以消極的約束來規范人們的行為,其主要強調不許干什麼,以自利為主。第二攝善法戒強調佛教徒的個人、家庭、社會等義務,並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遠大理想,勤修一切善法,如四宏誓願、六度和十善等。攝善法戒要求佛弟子積極面對現實,為營造眾生的福祉作最大的努力,以利他為主。第三攝眾生戒,玄奘譯為饒益有情戒,即以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廣作饒益眾生事業。為利益無邊眾生,甚至可以以一切方便行門,不受教條主義的約束,如看病、說法、報恩、救護、勸慰、布施等等。攝眾生戒屬自他二利結合,甚至具有超越倫理的性質,如為救護眾人的生命和財物,以慈心殺盜賊,則不犯戒。
(四)佛教孝道論
佛教認為孝為人道的基本倫理准則,人而不孝,則連畜生都不如。父母恩沉似海,應如何報答?《五分律》卷二十說:「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並以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故當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必得重罪。」因而供養事親為基本報恩方式。《梵網經》卷下雲:「孝順乃至道之法,故以孝為戒。」佛教將孝的觀念與戒結合起來,認為孝道是成就佛道的必備因素,甚至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
佛教又將孝道分為世間孝與出世間孝,供給父母衣食等為世間之孝,以佛法開導父母為出世間之孝。出世間孝擴大世間孝的局限性,將所有的人作為自己的父母,「一切男子皆我父,一切女子皆我母」,而供養承事。這是超越家庭觀念的普遍孝道論,為社會提供了尊老敬老的良好風尚。

佛教對中國哲學的貢獻
一 佛教哲學是中國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佛教哲學是中國傳統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豐富了中國哲學的內容,同時又不同程度地推動了中國哲學的發展。兩漢以前,中國哲學的發展與古代的傳統宗教信仰密切相關,在魏晉以後,中國哲學在儒、釋、道的沖突與交融中發展演變,最終形成以儒、釋、道文化為主體的哲學系統。佛教哲學自兩晉的格義化、玄學化,逐漸影響中國哲學,到隋唐佛教哲學高度發達,在中國哲學史上大放異彩。
二 佛教哲學對中國哲學的影響
(一) 宇宙論的擴展
儒家以天地四方為界,六合之外存而不論。道家以「道」來表示宇宙的無限性。佛教以「三千大千」說和「劫波」說揭示了空間上多元層次性和時間上的多元階段性,並以「華藏世界」的宏觀宇宙哲學開闊了中國人的視野。佛教的宇宙觀注重生命體在自然中的地位,認為有情生命和無情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有情生命為有情世間,無情界為器世間,二者圓融一體,相互依存,協調統一。
(二) 本體論的深化
中國傳統哲學的本體論不甚發達,佛教形而上本體論傳入,如「二諦圓融」和「事理相攝」的理論,即分析本質世界和現象世界的相互辯證關系,使中國的本體論思想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 心性論的開拓
隋唐以前,中國哲學側重於天人關系的闡釋,隋唐佛教後,因受到佛教涅盤佛性說和般若無知說的影響,儒家哲學也重點轉移到心性之學上來,強調本心的清徹明覺和返本復性的功夫,形成一套系統的性理之學,這是接受佛教心性論薰陶的結果。
(四) 人生論的提升
佛教有豐富的人生論,如以悲苦人生論為基礎的「四諦」說,著重認知這個世界的真相為苦、空、無常、無我的觀念,並要求面對苦難的世間,去探尋苦的根源,尋求解脫諸苦的方法,最終導致永恆的快樂。以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和積極濟世的六度思想,豐富了人生智慧,使人從現實中得到超脫,獲得不為凡情所動的保持自我能力,對中國的人生哲學發生了相當深刻的影響。
(五) 認識論的推進
佛教的法相唯識學長於名相的分析,對人的心理活動和認知過程有極為細致的研究,以八識學說剖析精神現象,並以「種子說」、「薰習說」、「變現說」等闡述了系統的認識論,從而彌補了中國哲學缺乏獨立的認識論之不足。
(六) 辯證法的豐富
佛教辯證法以華嚴學的「圓融無礙」思想為代表,打破一切人為的界域,將差別、矛盾、對立統一溝通起來,恢復世界的整體性和普遍聯系的規律,是高度發達的辯證法。
第三節 佛教對中國文學藝術及科學技術的貢獻
一 佛教與中國文學
佛教為中國文學帶來了新的文體,新的意境,新的命意遣詞方法,也就是帶來了形式和內容兩方面的重大變化。在形式方面,佛教對於律體詩和俗文學(包括說唱文學、通俗小說、戲曲等)的產生有著直接的作用;在內容方面,主要主張就人生而觀其無常苦空,就宇宙而知其變轉幻化,從而為文人開拓了新的意境及超現實的想像力,表現出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
(一) 佛教翻譯文學的形成
從漢末到西晉,安世高、支婁迦讖、竺法護等人採取直譯的方法翻譯佛經,「辯而不華,質而不野」。(《宋高僧傳·安世高傳》)東晉以來,佛經翻譯家逐漸創造了一種融冶華梵的新體裁——翻譯文學,為中國文學史開辟了新的園地。如姚秦時譯經大師鳩摩羅什主譯的《維摩詰所說經》、《妙法蓮華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等,譯文宏麗優美,語意顯明曉暢,為歷代文人所喜愛,常被人們作為純粹的文學作品來研讀,對文學界影響很大。佛陀跋陀羅等譯《大方廣佛華嚴經》,文瀾壯闊,宏偉瑰奇。曇無讖譯《佛所行贊經》,傳述釋迦牟尼佛一生的故事,是一部韻文形式的傳遍文學。這兩部佛經的文學色彩極為濃厚,在文學史上的影響不小。中國漢魏以來,散文和韻文日益走上駢儷的道路,此時的佛經翻譯家以朴實平易的白話文體譯經,但求易曉,不加藻飾,這種新文體對改變當時中國文學的文體方向起了重要的作用,並深刻地影響了後代的文學發展。
(二) 佛教推動音韻學的和律體詩的產生和發展
佛教對於中國詩歌的影響十分巨大,一方面是伴隨著佛教而傳入的印度聲明論,導致南朝音韻學上四聲的發明和詩歌格律上八病的制定,從而推動了唐以來格律詩新體裁的開創;一方面是佛教的思想,尤其是般若學空宗理論和禪宗思想,給詩歌的內容以強烈的刺激,豐富了詩歌的意境,使詩歌的面貌更為多姿多彩。
(三) 佛教導致說唱文學——變文、寶卷、彈詞、鼓詞的相繼產生
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佛教對於說唱文學和小說的影響,比對詩歌的影響還要顯著。自南北朝以來,佛教為了弘法的需要,開始推行經文的「轉讀」、「梵唄」的歌唱和「唱導」三種宣傳教義的方式。由於誦讀、講說、歌唱、贊嘆等形式多樣化,說唱結合不僅開佛教俗唱的風氣,而且有變文之作,繼之有寶卷、彈詞、鼓詞等文學藝術出現。
(四) 佛教為古典小說提供了故事情節和思想內容
佛教對我國古代志怪小說和神魔小說提供故事來源,啟發藝術構思。我國上古文學作品注意「辭達」,風格質朴,不利於小說的創傷和發展。而佛教典籍則廣取譬喻,以寓言、故事來說明教義,往往把佛理融化在華麗奇妙的文藝形式里,取得形象教化的成效。佛教典籍的流傳,有利於打破中國小說的博物、逸聞、笑話等傳統題材的束縛,為小說創作打開文闊的天地。六朝時佛道盛行,形成了侈談鬼神、稱道靈異的社會風氣,從而產生了許多志怪小說。如干寶的《搜神記》等。
(五) 佛教為中國文學語言寶庫增添新的詞彙
隨著佛教典籍的翻譯和流傳,佛教典籍中不少優美的典故和具有藝術美的新詞語,被引進了我國六朝尤其是唐以後的文學作品,其中源於佛教的成語,幾乎佔了漢語史上外來成語百分之九十以上。印度和中國佛教的新詞彙豐富了我國文學語言的寶庫,使漢語言的表現力更為靈活,為中國文化生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 佛教與中國藝術
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的佛教建築及造像藝術等逐漸發展,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中華民族文化與印度文化、漢族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推進了中國藝術的發展。此時佛教的作用非常巨大。北方佛教重修持,立寺建塔,造像刻碑,蔚然成風。南方佛教重義理,詩歌、繪畫、書法及佛寺建築藝術盛極一時,與北方的石窟藝術等交相輝映。唐代是中國古代藝術史上的黃金時代,佛教建築、雕像、繪畫藝術,燦爛輝煌,登峰造極。到了元代藏傳佛教的造像藝術傳入內地,豐富了佛教藝術的寶庫。本文擬從如下幾方面寫:
佛教建築藝術——佛殿、佛塔和經幢
佛教雕塑
佛教繪畫
佛教音樂

三 佛教與中國科學技術
(一)佛教與醫葯衛生學
佛教的養生論、禪學對中國古代的醫療、養生、健身和開發智慧有密切關連。禪定能使人斷除煩惱,淡化慾念,純凈思慮,安適身心,自然能治病健身。西藏密宗的瑜伽修煉有益於養生,在僧人的推動下,藏醫藏葯有獨特的療效。
(二)佛教與印刷術
佛教為了傳播文化,對中國印刷術的貢獻傑出。
(三)佛教與天文、地理和歷史學
我國僧人來往於絲綢之路,見識廣闊,其游記域志對中國和亞洲地理學、歷史學作出過重大貢獻。如法顯的《佛國記》,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為中外學界所推崇。
唐代僧人一行大師精於歷象陰陽五行之術,是著名的天文學家,他改撰《天元大衍歷經》,續成《魏書·天文志》,在世界上第一次算出子午線的長度等。
(四)佛教與園林種植學
佛教寺院的園林藝術發達,對中國園圃種植業有很大的英魂,其不僅林木花果種類繁多,而且引進國外新品種,培植奇花異木、菜疏葯草,並向社會推廣,如茶葉種植業的發展,僧人便有很大的功勞。
【基本概念】佛教倫理學 佛性論 因果報應學說 戒律學 孝道論 佛教哲學 佛教宇宙觀 本體論 心性論 人生論 認識論 辯證法 佛教文學 翻譯文學 音韻學 說唱文學 佛教藝術 建築、雕塑、繪畫、音樂藝術 佛教與科學技術 醫葯衛生 天文、地理及園林種植學

Ⅳ 佛教在中國建築史上有怎樣的影響

影響巨大!
最大的影響就是佛塔。塔隨著佛教自世紀初傳入中國後,中國的工匠們將印度原有的覆盆式的塔的造型與中國傳統的樓閣相結合,便產生了樓閣式的佛塔。因為不同地區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點,因此便派生出了各種不同風格、不同式樣的佛塔。按塔的造型區分,有樓閣式塔、密檐式塔、瓶形塔、金剛寶座塔等。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塔,發源於印度,輝煌於中國,而譽滿全世界!
其次,佛教文化的引入與發展為中華建築帶來新的樣式,開創與拓展了中國建築的風格與藝術形式。我國佛教的建築藝術主要體現在佛寺和佛塔建築上。佛寺建築主要是融合了中國儒家思想理念,在尊卑等級有序的倫理教義的影響下,它的建築特色為:主要建築一般擺在南北中軸線上,由南往北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佛寺東西兩側配有伽藍殿、祖師堂、觀音殿、地藏殿、葯師殿等。生活區有僧房、齋堂等。佛寺的正殿——大雄寶殿的木結構的屋頂飾以鴟尾,四角有中國傳統特色的斗拱逐層向外挑出,形成的裝飾煞是好看。而柱礎刻有蓮瓣,十分秀麗。殿前有石台階,兩側有迴廊,再輔以精美的雕飾。

Ⅳ 佛教文化遺跡主要有哪些

岡石窟

在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東西綿延一公里,現存主要洞窟53 個,大小造像5100O 多尊。開鑿時代在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間(公元46O—465 年)到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 年)之前。開始是由一個著名的高僧曇曜〔yào要〕主持,在武周塞開鑿了五所石窟,這就是著名的「曇曜五窟」。其他石窟也大多完成於北魏遷都洛陽之前。所以這一規模宏大的石窟群主要代表北魏前期的雕塑成就。雲岡的石雕技藝繼承和發展了秦漢的藝術傳統,又吸取了古印度佛教藝術的精華。佛像的形狀一般是唇薄、鼻高、目長、臉頰豐滿,肩膀寬闊,據說是模擬北魏開國諸帝的面貌雕塑的。曇曜五窟的五尊大像高大雄偉,神情可畏,顯出舉世獨尊的氣概。其中有一尊露天大佛,大耳垂肩,兩肩齊挺,端坐窟前,是雲岡石窟的代表作。大佛像以外,其餘眾佛及菩薩弟子的雕像按品級決定大小分列兩廂,周圍再配上飛天和許多矮小的力士。雲岡洞窟的形制較復雜,有不少仿木構建築的雕飾、佛龕、寶塔、門柱等,為其他石窟所罕見。有的窟里有中心塔柱,第六窟內的塔柱及窟內三壁雕刻富麗精美,技法熟練,是雲岡石窟中藝術價值最高的一個洞窟。

龍門石窟

在洛陽南25 里的伊闕,是我國石雕藝術的最大寶庫。公元494 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第二年,比丘慧成開始在龍門山開鑿古陽洞,此後東西魏、北齊、北周、隋代都在前代未完成的洞窟中雕刻。唐高宗武則天時,這里再度成為貴族皇室造像的中心,盛唐以後才沉寂下來。現在保存的窟龕,據統計有2137 個。龍門石窟的形制比較單一,題材內容簡明集中,大都突出主像。北朝雕造的洞窟最著名的有古陽洞、賓陽二洞、蓮花洞、葯方洞等。古陽洞開鑿最早,窟中內容豐富,刻有不少佛教故事,龕上圖案裝飾多姿多彩。造像題記的書法古樸,著名的「龍門二十品」是楷書體系中魏碑的珍品,有19 品都在這座洞里。賓陽三洞以中洞費工最多,全窟雕刻完整,富麗堂皇,南北兩壁菩薩含睇若笑,姿勢優美。11 座圓雕大像雄健朴實,衣紋折疊規整稠密。洞內壁兩側有四層大型浮雕,其中《帝後禮佛圖》最佳,可惜已被盜往國外。蓮花洞頂刻有一朵大蓮花,旁邊的高浮雕大型飛天,婀娜多姿,優雅傳神。洞中佛龕的構圖和紋飾都很精美。葯方洞主要是北齊所鑿,洞口兩側刻著治療瘧疾、心疼、瘟疫等14O 多種疾病的葯方,是唐初作品。與雲岡石窟相比,龍門北朝時期的石雕寫實能力大大加強,它上承雲岡渾朴洗練的特點,下啟唐代造像豐滿圓潤和愈益寫實的作風。佛像的衣飾由偏袒右肩和通肩式變成了漢化的褒衣博帶式,外貌以面相清瘦刻削和表情睿智為特徵,體現了士大夫的審美理想。龍門石窟內唐前期的造像佔2/3,比北朝更加興盛。最大最有特色的洞窟是潛溪寺、萬佛洞、奉先寺、看經寺等。潛溪寺內的主佛比例勻稱,面部豐滿,神情慈祥。右側的大勢至菩薩造型敦厚,豐腴圓潤,雙目俯視,是唐初雕塑藝術中的佳作。萬佛洞南北兩壁刻滿1500O 尊佛像。主佛背後刻54枝蓮花,每枝蓮花上坐一尊菩薩或供養人像,布局別致。洞外的觀世音像頭部雖已損壞,但體態嬌美動人,刻工尤佳。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的露天大龕,主佛為坐像,有17 米高,形象庄嚴、溫和、睿智,身軀和手的姿態都表現出一種寧靜的心境,與慈祥的目光結合在一起,正是理想化的封建社會聖賢的象徵。兩旁的菩薩華麗端莊,表情矜持。天王碩壯有力,神態嚴肅,力士怒目圓睜、剛強暴躁。這組雕像不但各具特徵,而且形成具有內在聯系的藝術整體,標志著唐代雕刻藝術所達到的極高水平。看經寺則以29尊浮雕的羅漢像為最佳,表情刻畫入微,生動有致。洞頂上的飛天衣帶飄舞,具有韻律感。總的說來,唐代佛雕形體豐滿健壯、雍容華貴,富有更多的人情味和親切感。刀法富於變化,能表現出骨肉肌膚和衣飾的不同質感。人物既符合解剖原理,又適當加以誇張,尤其力士夜叉渾身肌肉突起,充滿雄強的氣勢和向外迸發的力量。唐前期洞窟規模之巨大,雕像造型之偉岸,也非北朝可比,可說是充分反映了當時處於極盛時期的精神風貌。從北朝到唐代,外來的雕刻手法已與中原傳統的藝術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因此龍門石窟是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代表。

懸空寺

始建於北魏晚期,是我國佛教古建築中的一大奇觀。這座寺廟距今約有1400 多年的歷史。共有殿宇樓閣40 間,懸掛在恆山之麓金龍口西崖的峭壁上,崖壁呈90°垂直,陡崖上鑿洞眼,插入懸梁,挑出崖外,再在懸樑上鋪板立柱、構築梁架,建成殿閣樓台。挑出崖壁較遠的建築下有立柱支撐。4O余間房從山崖南面一字排開,貼伏在崖壁上,地勢極為險窄。據說此寺能夠千年不壞,除了歷代屢次維修外,還與它所處地勢很少受到風沙侵蝕有關。可見它的建築構思既奇特,又完全符合科學原理。嵩岳寺塔是北魏宣武帝時所建,是我國最古的磚塔之一。外部為12 角密檐式。所謂密檐,指檐與檐之間的塔身距離很短,各層檐下都不開門窗,有的只開一個小孔。嵩岳寺塔共15 層,外形呈拋物線,內部為八角,塔身四面有入口,這種形式在目前所存古塔中極少見。塔的建築技術很高超,雖用青磚黃泥砌成,但歷1400 余年,仍巍然屹立在嵩山。

少林寺

位於嵩山少室山腳下,始建於北魏遷都洛陽後造寺的興盛時期。太和十九年(公元495 年),北魏孝文帝為天竺僧人佛陀建此寺。孝昌三年(公元527 年),南天竺人菩提達摩自稱天竺禪宗第二十八祖,來中國傳教,先到梁朝,後轉到北方,在少林寺傳播禪學,面壁九年,禪宗由此創立。所以少林寺是禪宗的發祥地。在歷代兵火之後,少林寺幾經重建。現有面積約三萬多平方米。千佛殿內有500 羅漢朝毗盧佛的大型彩色壁畫,面積約300 平方米。白衣殿內有少林拳拳譜,以及十三和尚救唐王的壁畫,保存基本完整。相傳少林拳也源於達摩。據唐代裴漼〔cuī崔〕的《少林寺碑》說,隋末王世充擁兵洛陽,少林寺僧志操、惠瑒〔yáng 揚〕、曇宗等抓住王世儷淶鬧蹲油躒釋豆榍贗趵釷爛瘛R蚋ㄗ秈鋪􊯗*開國有功,從此少林寺僧常習拳術,少林拳成為馳名中外的拳派。殿中磚地有許多凹坑,據說是武僧練功跺腳所留下的痕跡。少林寺西北五乳峰上有「達摩面壁洞」。西南有二祖庵,傳說禪宗二祖慧可為向達摩學佛,站在門外等候,大雪沒到膝蓋也不動,還自斷左臂以示心志堅定,終於得受衣缽。徒眾為紀念他,就在他養傷的地方建庵。少林寺西的塔林。是歷代和尚的墓塔,現存唐、宋、金、元、明、清各朝磚石墓塔22O 多座,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墓塔群。

響堂山石窟

北朝的佛教石窟和建築大都始建於北魏。此外也有一部分始建於北齊。北齊有兩個政治中心,一個在鄴都(今河北臨漳縣);一個在晉陽(今太原市);來往於兩都之間,必經河北邯鄲西南的鼓山(今屬峰峰礦區)。北齊文宣帝高洋便首先在這里造宮苑,建寺廟,鑿石窟。因為在洞窟內拂袖攪動空氣能發出鑼鼓般的鏗鏘之聲,所以名為響堂山石窟,分南北兩處,在鼓山的南端和中部。一共有石窟16 個,大小造像340O 余尊。石窟外還有依山修建的許多殿台亭閣,規模宏大,氣勢壯偉。北響堂山石窟規模較大。九座石窟排列在鼓山中部天宮廟峰腰間,窟前有東西天宮廟等古建築和一座八角九層的大石塔。九窟以北齊開鑿的三大窟為中心,分南、北、中三組,每組有一個大窟。中組最有特色,窟門外峭壁上刻著兩層石雕樓檐,外觀如同樓閣。窟內整潔雅麗,佛像眾多,四壁刻有浮雕花卉鳥獸圖案。北組大佛洞寬闊幽深,大佛雄偉軒昂,造型渾厚勻稱。雖經千年侵蝕,面部依然圓潤光潔如新。南響堂石窟與北響堂石窟相距約15公里,在鼓山南麓。窟外土木結構建築很多,層層疊疊。石窟毀壞嚴重。七座石窟分上下兩層,其中千佛洞保存較完好,窟內鑿有佛像1028 尊,窟壁上布滿一排排小佛像,千姿百態。洞頂雕有伎樂飛天,手持樂器為舞蹈伴奏,衣帶飄拂,體態優美,十分生動。

媧皇宮

也是北齊的建築,在河北涉縣城西北唐王峧〔jiāo 交〕溝的鳳凰山上。據當地縣志記載,北齊文宣帝高洋從鄴城往晉陽,來往都要經過山下,於是在這里建起離宮,以備巡幸。又在山麓開了三間石室,里邊刻著諸位佛尊的像。岩壁上還刻有佛經。這處離宮在山腳下有停驂宮、廣生宮,山腰是媧皇宮。這是一座三層樓閣式建築,建在高台上。從山腳沿十八盤路可進入宮中。主建築約高20 多米,緊貼陡直的崖壁。山壁上鑿有八個「拴馬鼻」,用鐵鏈拴住樓體,使樓閣懸在半山腰,樓內人滿時,鐵鏈就綳緊,所以又稱「吊廟」。前有拜殿,兩側有鍾鼓樓、迎爽樓、梳妝樓、靈官亭等附加建築,樓殿均為琉璃瓦頂,雕梁畫棟,鑲嵌在絕壁上,更覺壯觀。明萬曆年間在山崖上又刻「天造地設之境」六個大字。媧皇即上古神話中的女媧氏,傳說她曾在天崩地裂時,煉五色石補天,斬斷鰲足以立四極。神話也將她列為古代帝王之一,所以稱為「媧皇」。

廬山東林寺

是魏晉南北朝期間南方佛教文化較著名的遺跡,由東晉名僧慧遠創建,是我國佛教凈土宗的發源地。佛教分大乘部和小乘部,凈土宗是大乘部中一個有影響的宗派。它認為阿彌陀佛的世界是極樂的凈土,人類世界是穢土,又提倡因果報應,營造塔廟,大修功德,多多念佛。由於這一教派的發展,佛教才真正深入到民間。歷史上留下的佛教遺跡多數與凈土宗密切有關。慧遠20 歲時出家,東晉太元六年(公元381 年)入廬山,太元十一年(公元386 年)創建東林寺,在此講學,又創設白蓮社,倡導「彌陀凈土法門」,後世推尊他為凈土宗始祖,所以凈土宗又稱蓮宗。寺前有一條虎溪,上有石拱橋,相傳慧遠送客不過虎溪橋。有一次他送山南道士陸修靜和詩人陶淵明出山門,邊談邊走,不覺過了橋,三人相視大笑。「虎溪三笑」從此傳為文壇佳話。東林寺曾吸引國內外許多名僧來此求經拜佛,唐時極盛,有300 多間房屋。鑒真東渡日本之前曾來東林寺,與此寺智恩和尚同去日本,慧遠和凈土宗的教義也隨之傳入日本,至今日本東林教仍以廬山東林寺為始祖。

陶淵明故里

陶淵明和慧遠的交往,僅是傳聞。據近代學者考證,兩人雖是同時代人,但二者往來的根據不足。陶淵明是我國最著名的隱士和田園詩人。生於公元365 年,死於427 年。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早年在家種地讀書,29 歲才出仕。這時正當晉末亂世,他感到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39 歲時又回到田園。後因生活困難,又出去做彭澤縣令,在官任上80 多天。有一次逢督郵來縣,屬吏告訴陶淵明應當束帶迎接,陶淵明嘆氣說:「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從此辭官歸田,以後一直不再出來做官。陶淵明一生隱居不為沽名釣譽,而是看透了世道的虛偽和惡濁,不願與世人同流合污。他親自參加農業生產勞動,並寫下了許多贊美田園純朴生活的詩篇,開創了田園詩派。在這樣的生活基礎上,他提出了桃花源的理想,希望有一個不受王稅剝削、人人靠勞動自給自足的世外桃源。這雖是空想,但反映了當時小生產者的普遍願望。陶淵明的故居在今江西九江馬回嶺,離廬山不遠。馬回嶺上有他的墓,墓碑上寫「晉徵士陶公靖節先生之墓」。距陶墓100 米左右,是與墓同時修建的陶淵明祠,祠外柳樹很多,遠處群峰隱約,風景優美。陶淵明描繪的桃花源在後世文人的詩文中逐漸轉化為一個與世隔絕、超塵出俗的神仙世界,成了隱居之所的代名詞。很多人為尋找桃花源的原型,提出了種種附會的說法。從唐代以來,最普遍的看法是認為湖南桃源縣內的桃花源景色最為相似。唐代詩人王昌齡、劉禹錫、李群玉、杜牧,以及宋代文人梅堯臣、王安石、王十朋等都有篇章記詠這處桃源。唐宋元明清各代在此建了許多寺觀。源前有兩處門坊,上題「桃花源」三字。於是這里便成了古今遊客所嚮往的一處名勝。

Ⅵ 總結我國古代佛教建築的不同類型和不同時期的變遷

類型:根據已知的歷史文獻、考古發掘和實物材斜,大體可將流行於我國中土的佛寺劃分為以佛塔為主和以佛教為主的兩大類型。
特點:從構造的角度,中國古代寺院建築的特點可以歸納為7項:
①使用木材作為主要建築材料,創造出獨特的木結構形式,以此為骨架,既達到實際功能要求,又創造出優美的建築形體以及相應的建築風格。②保持構架制原則。③創造斗栱結構形式。④實行單體建築標准化。⑤重視建築組群平面布局⑥靈活安排空間布局。 ⑦運用色彩裝飾手段
從傳統文化的角度可以概括為5個方面:①很少真正的建築學理論。。②儒家傳統的禮制思想是指導建築創作的主要思想,而以風水堪輿之說作為補充。③充滿了中國人現實主義的處世態度。。④標准化的建築個體要通過建築空間的組合來表達個性,建築群體的布置是傳統建築藝術的精髓,處處反映著時間和空間結合的理性思維方式和人與自然的親和關系。⑤以象徵主義手法表現特定的主題

Ⅶ 佛教建築的特點

特點:

1、明、清佛寺的布局,一般都是主房、配房等組成的嚴格對稱的多進院落形式。在主軸的最前方是山門——整個寺院的入口。山門內左右兩側分設鍾、鼓樓。

2、正殿對於整個佛寺建築群體是中心建築物,它不論在建築體積和質量,都在其他單體建築之上。正殿左右配殿或作二層樓閣形式。正殿後一進院落,常建築二層「藏經樓」。

3、多在主軸院落兩側布置僧房、禪堂、齋堂等僧人居住的房屋。北京的大型佛寺,如西四牌樓的廣濟寺等都屬於這種類型。

(7)佛教建築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佛教建築主要為佛教寺塔。古印度有名寺塔不少,如著名的菩提伽耶、那爛陀遺址,規模極為宏大。

東南亞諸國均有同類建築。柬埔寨的吳哥寺窟,緬甸的仰光大金塔,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阿富汗的巴米揚崖壁大佛像,都是聞名於世界的佛教建築。

佛教最早是沿著古絲綢之路傳入的,絲綢之路既是一條古代的貿易通道,同時也是一條文化交流之道,所以中國早期的石窟寺也隨著佛教的流布出現在這條古道的沿途。

Ⅷ 佛教建築的建築藝術

提起新疆,映現在人們腦海中的是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姑娘、甘甜可口的哈密瓜和廣袤無垠的戈壁沙漠,凡到過新疆的人都知道這里是我國穆斯林最集中的地區,世世代代居住在這里的維吾爾人、哈薩克人都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隨處可見的清真寺會使人產生一種身在中東阿拉伯世界的感覺。但你可知道早在一千多年前,這里的居民都是清一色的佛教徒,並且創造出了令世人矚目的佛教石窟藝術,只是到了公元十一、二世紀以後,隨著伊斯蘭教勢力的逐漸滲入,佛教才在當地漸趨衰亡直至最終退出歷史舞台。石窟是指開鑿在河畔山崖上的佛教寺院,其性質如同地面建築的寺廟,關於為何要到荒山野嶺開鑿石窟的原因,目前學術界還存在多種看法,共同的認識是石窟可以長久保存,正如唐代高僧道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所載:「以國城寺塔終非永固,古來帝宮終逢煨燼,若依立之,效尤斯及……,乃顧眄山宇,可以終天……」於是在「州南百里崖中大造形象」。千餘年來的風風雨雨也印證了這一事實,曾經輝煌一時秦宮漢闕、名寺聖殿留給後人的不過是考古學家從廢墟中發掘出來的殘磚碎瓦而已,只有那些遠離繁華都市與戰火紛擾的石窟得以保存為一片凈土,蔚為壯觀的雕塑與精美絕倫的壁畫為我們展現出歷史的原貌,因此,以敦煌為代表的石窟藝術被世人譽為佛教文化寶庫是當之無愧的!作為佛教文化表現形式之一的石窟藝術起源於古代印度,隨著佛教的傳播於公元三世紀左右經中亞傳入我國新疆地區,並以此為據點逐漸東傳,於公元五-八世紀在中原各地盛極一時。可以說,新疆是佛教系統地傳入中國的第一站,並擁有我國時代最早、規模最大、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聞名於世的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的早期洞窟受到新疆石窟佛教藝術的強烈影響,因此,探討中國石窟的淵源和藝術傳承就必須深入了解新疆石窟。新疆地區的石窟主要分布在自喀什向東的塔里木盆地北沿路線上,目前發現石窟遺跡的有4個地區,由西向東依次為古疏勒區(今喀什)、古龜茲區(今庫車、拜城)、古焉耆區(今焉耆)和古高昌區(今吐魯番)。從建築形制上來看,新疆石窟比較多的發現有中心柱式塔廟窟、塑立大型佛像的大像窟、供僧人日常起居的僧房窟、供僧人修禪打坐的禪窟以及不同形制洞窟組成的洞窟組合,也有少量的禪窟群。5世紀以後,方形佛殿窟數量增多,還出現了中央設壇立像的佛壇窟。焉耆、吐魯番一帶常有在洞窟前接砌土坯前廓或完全用土坯砌築的洞窟。這些不同形制的洞窟中常繪有壁畫,原先多數還有塑像(現絕大多數已毀)。6世紀以前的繪塑內容主要是反映小乘佛教題材的釋迦牟尼、交足彌勒菩薩和表現釋迦的本生、佛傳、因緣故事。6世紀出現了具有大乘性質的千佛。8世紀以後,中原北方地區盛行凈土經變及一些密教形象傳播到本地區,壁畫布局和繪畫技法也較顯著地受到中原地區的影響。
概括而言,新疆石窟可劃分出三種藝術風格:其一為「龜茲風」,以克孜爾石窟為典型代表,主要見於古龜茲國境內,具體特徵為塔廟窟、大像窟和側道式僧房窟多見,壁畫題材多為反映小乘「唯禮釋迦」性質的本生、佛傳和因緣故事,券頂壁畫布局常採用菱格構圖形式,畫法上大量運用「西域式」暈染。此類石窟時代最早,為佛教初傳中國與當地民族文化融合的產物,實為中國佛教石窟藝術之濫觴,對河西及中原地區開窟造像的出現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對於研究佛教由西向東傳播及石窟造像淵流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其二為「漢風」,顧名思義為中國內地的藝術形式,具有代表性的是庫木吐拉石窟及新發現的阿艾石窟,這批洞窟的時代晚於「龜茲風」石窟,它是佛教在中原地區發展成熟以後,隨著唐王朝對西域統治力度的加強,安西大都護府駐防龜茲,大批漢人和漢僧入居西域而帶來的內地佛教藝術形式,壁畫的題材為敦煌等地流行的反映大乘凈土思想的內容,裝飾圖案也為唐代所習見的各式花卉、卷草及雲朵紋。「漢風」窟是佛教由東向西回傳的重要例證。

Ⅸ 簡述中國佛教建築的歷史沿革

佛教建築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我國佛教建築在初期受到印度影響,塔廟里,以塔為中心,周圍建以殿堂、僧舍。塔中供奉著舍利、佛像等,是寺院的中心建築。晉唐以後,殿堂逐漸成為主要建築,佛塔被移於寺外,多建寺前、寺後或另建塔院,形成了以大雄寶殿為中心的佛寺結構。寺院坐北朝南,主要殿堂依次分布在中軸線上,層次分明,布局嚴謹。西藏的佛寺建築,一般有龐大的建築群,體現出漢藏文化融合的風格,北京的雍和宮,拉薩的布達拉宮,承德的外八廟等是這種建築的典型。
參考資料:http://ke..com/link?url=OlkLM8p-fUZa99-i-dq2CGo1XpcZOB4wcIapFJ2Mx7x-_vHa#2

Ⅹ 佛教的起源與發展歷史 (詳細點。)謝謝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

佛教創建時,印度已經進入了封建領主統治的農奴社會。當時印度傳統的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三種信仰。

以及婆羅門作為一切智的壟斷者和神權統治的代表的地位開始動搖,成為眾矢之的。自由思想家中出現了種種反傳統信仰的沙門思潮。

創始人釋迦牟尼生於今尼泊爾境內的迦毗羅衛,是釋迦族的一個王子。關於他的生卒年月,在南、北傳佛教中,至今仍有種種不同的說法,但一般認為生活於公元前6~前5世紀。

他在青少年時即感到人世變幻無常,深思解脫人生苦難之道。29歲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譯覺者)後,在印度恆河流域中部地區向大眾宣傳自己證悟的真理。

擁有越來越多的信徒,從而組織教團,形成佛教。80歲時在拘屍那迦逝世。佛教原來只流行於中印度恆河流域一帶。孔雀王朝時期,阿育王奉佛教為國教,廣建佛塔。

刻敕令和教諭於摩崖和石柱,從此遍傳南亞次大陸的很多地區。同時又派傳教師到周圍國家傳教,東至緬甸,南至斯里蘭卡,西到敘利亞、埃及等地,使佛教逐漸成為世界性宗教。

佛教向亞洲各地傳播,大致可分為兩條路線:南向最先傳入斯里蘭卡,又由斯里蘭卡傳入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國。北傳經帕米爾高原傳入中國,再由中國傳入朝鮮、日本、越南等國。

(10)佛教建築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歷史貢獻:

1、哲學思想

從哲學思想方面來說,佛教思想蘊藏著極深的智慧,它對宇宙人生的洞察,對倫理道德的規范,對心理活動的分析,形成了深刻獨到的見解和完整嚴密的體系。

佛教思想的核心是緣起,它否認有至高無上的神,認為事物永遠處於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因果中。同時強調個人解脫和普度眾生。

魏晉時期,佛教的哲學思想與道教合流,豐富了後期玄學的內容。隋唐時期佛教形成八宗,各宗對佛典都進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有別於印度佛教的中國佛教獨有的理論體系。

宋明時期,儒家似乎反對佛教,實際上卻又從思想上汲取佛教的精髓,形成了新儒---理學,朱熹的「一旦豁然貫通」就是脫胎於禪宗頓悟之說。

近代的改良派也從佛教汲取養料批判理學,如譚嗣同所建立的「仁學」體系,思想淵源之一其實就是禪宗。

2、社會教化

在教化社會方面,佛教傳入中國,潛移默化地融入日常生活,並改善著社會的風俗習慣,首先表現在對人生觀的改善,和對孝道的擴展上。

(1)人生觀的改善

人都會思考自己「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問題,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人死如燈滅」的思想。但得益於佛教的傳入,中國人才明白了「三世因果輪回」的人生真相。

所以,佛教緣起因果說為中國人所熟知,不僅改善了人生觀,還極大地提升了整個社會的倫理道德水平,對減少社會矛盾產生了作用。

(2)對孝道的擴展

在中國,儒教和道教早已深入人心,尤其是依靠儒教的孝,立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佛教的孝道與儒教有根本的不同。

為追求真理、悟道而舍家離親的佛教的孝道,在儒教看來是大不孝,佛教卻認為這才是真孝,是拯救親人的大孝。所以,佛教的孝主要強調精神的永久的孝。

剃發並非不孝,是暫時的表面上的不孝,但卻是究竟意義上的大孝。出家是為了救父母,救曾經做過自己父母的所有眾生。

另一方面,在家的佛教徒並不否定儒教的禮,他可以一邊禮拜阿彌陀佛,一邊盡儒之孝道,這種現世的孝同樣是佛教所提倡的。

但即使在家之孝,其根本差別在於佛教不像儒教,不屬於隸屬關系,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所以它是自由平等的孝,並非義務,而是報答父母的感激之情的自然行為。

3、文化藝術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經長期發展,創造了豐富多彩的佛教文化,在中國歷史上孕育了許多偉大的思想家、文藝家、教育家、旅行家等。

如被魯迅先生稱為「民族脊樑」的西行取經的玄奘、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貢獻的鑒真等名人,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從文學方面來說,佛典的翻譯,實為開中國翻譯史之先河。

翻譯過來的經典本身,就是典雅瑰麗的文學作品。《法華經》、《維摩詰經》、《百喻經》等佛教經典對晉唐小說的創作,起了促進作用。

從藝術方面來說,現存佛教寺塔有許多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一些宏偉的佛教建築已成為各地風景輪廓的標志。

敦煌,龍門、雲岡、大足等地的石刻成為人類藝術寶藏的一部分。佛教音樂具有「遠、虛、淡、靜」四個特點,達到了很高的意境。

另外,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語匯:「宗教」、「世界」、「實際」、「平等」、「不可思議」等其實都來自佛教。如果拋開佛教文化,恐怕今天我們連中國話也說不全了。

閱讀全文

與佛教建築的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