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傲慢與偏見歷史文化背景

傲慢與偏見歷史文化背景

發布時間:2021-03-14 09:11:48

㈠ 《傲慢與偏見》有什麼寫作背景

《傲慢與偏見》是奧斯汀最早完成的作品,她在1796年開始動筆,取名叫《最初的印象》,1797年8月完成。她父親看後很感動,特意拿給湯瑪士·卡德爾,請他出版,但對方一口回絕,這使得他們父女非常失望。

於是簡·奧斯汀著手修訂另一本小說《理性與感性》。1805年她父親去世後,奧斯汀太太帶著簡和她姐姐卡珊德拉搬到南安普頓。直到1809年定居在喬頓城其兄愛德華的漢普夏庄園之後,簡·奧斯汀才再度認真提筆。《理智與情感》修訂後她自費出書,銷路不錯。於是她重寫《最初的印象》,改名叫《傲慢與偏見》。

㈡ 傲慢與偏見的故事背景

創作背景
《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是簡·奧斯汀最早完成的作品,她在1796年開始動筆,取名為《最初的印象》,1797年8月完成。她父親看後很感動,特意拿給湯瑪·卡士德爾,請他出版,但對方一口回絕,使得他們十分失望。後來,她重寫了《最初的印象》 並改名為「傲慢與偏見」於1813年1月出版。
內容簡介(plot summary)
小鄉紳貝內特有五個待字閨中的千金,貝內特太太整天操心著為女兒物色稱心如意的丈夫。 新來的鄰居賓利(Bingley)是個有錢的單身漢,他立即成了貝內特太太追獵的目標。在一次舞會上,賓利對貝內特家的大女兒簡(Jane)一見鍾情,貝內特太太為此欣喜若狂。 參加舞會的還有賓利的好友達西(Darcy)。他儀表堂堂,非常富有,收入是賓利的數倍,許多姑娘紛紛向他投去羨慕的目光;但他非常驕傲,認為她們都不配做他的舞伴,其中包括簡的妹妹伊麗莎白(Elizabeth)。達西(Darcy)對賓利說,她(伊麗莎白)長的可以「容忍」,但還沒到能引起他興趣的程度)。伊麗莎白自尊心很強,決定不去理睬這個傲慢的傢伙。可是不久,達西對她活潑可愛的舉止產生了好感,在另一次舞會上主動請她同舞,伊麗莎白同意了和達西跳了一支舞,達西由此而逐漸對伊麗莎白改變了看法。 賓利的妹妹卡羅琳(Caroline)一心嫁給達西,而達西對她十分冷漠。她發現達西對伊麗莎白有好感後,怒火中燒,決意從中阻撓。達西雖然欣賞伊麗莎白,但卻無法忍受她的母親以及妹妹們粗俗、無禮的舉止,擔心簡只是看上了賓利的收入和家產,並非是鍾情於賓利,便勸說賓利放棄娶簡。在妹妹和好友達西的勸說下,賓利不辭而別,去了倫敦,但簡對他還是一片深情。 貝內特先生沒有兒子,根據當時法律,只有男性可以繼承財產,而貝內特家的女兒們僅僅只能得到五千英鎊作為嫁妝,因此他的家產將由遠親柯林斯(Collins)繼承。柯林斯古板平庸又善於諂媚奉承,依靠權勢當上了牧師。他向伊麗莎白求婚,遭拒絕後,馬上與她的密友夏洛特(Charlotte)結婚,這也給伊麗莎白帶來不少煩惱。 附近小鎮的民團聯隊里有個英俊瀟灑的青年軍官威克姆(Wickham),人人都誇他,伊麗莎白也對他產生了好感。一天,他對伊麗莎白說,他父親是達西家的總管,達西的父親曾在遺囑中建議達西給他一筆財產,從而體面地成為一名神職人員(其實是威克姆自己把那筆遺產揮霍殆盡,還企圖勾引達西的妹妹喬治亞安娜私奔)。而這筆財產卻被達西吞沒了。伊麗莎白聽後,對達西更加反感。 柯林斯夫婦請伊麗莎白去他們家作客,伊麗莎白在那裡遇到達西的姨媽凱瑟琳(Catherine)·伯德夫人,並且被邀去她的羅辛斯山莊做客。不久,又見到了來那裡過復活節的達西。達西無法抑制自己對伊麗莎白的愛慕之情,向她求婚,但態度還是那麼傲慢,加之伊麗莎白之前便對他有嚴重偏見,便堅決地謝絕了他的求婚。這一打擊使達西第一次認識到驕傲自負所帶來的惡果,他痛苦地離開了她,臨走前留下一封長信作了幾點解釋:他承認賓利不辭而別是他促使的,原因是他不滿貝內特太太和貝內特小姐們的輕浮和鄙俗(不包括簡和伊麗莎白),只是看上了賓利每年五千鎊的收入與房產,並且認為簡並沒有真正鍾情於賓利;威克姆說的卻全是謊言,事實是威克漢姆自己把那筆遺產揮霍殆盡,還企圖勾引達西的妹妹喬治安娜私奔。伊麗莎白讀信後十分後悔,既對錯怪達西感到內疚,又為母親和妹妹的行為羞愧。 第二年夏天,伊麗莎白隨舅父母來到達西的庄園彭伯利,在管家的口了解到達西在當地很受人們尊敬,而且對他妹妹喬治安娜非常愛護。伊麗 莎白在樹林中偶遇剛到家的達西,發現他的態度大大改觀,對她的舅父母彬彬有禮,漸漸地她對他的偏見消除了。正當其時,伊麗莎白接到家信,說小妹莉迪亞隨身負累累賭債的威克姆私奔了。這種家醜使伊麗莎白非常難堪,以為達西會更瞧不起自己。但事實出乎她的意料,達西得知上述消息以後,便想辦法替她解決了難題——不僅替威克姆還清賭債,還給了他一筆巨款,讓他與莉迪亞完婚。自此以後,伊麗莎白往日對達西的種種偏見統統化為真誠之愛。 賓利和簡經過一番周折,言歸於好,一對情人沉浸在歡樂之中。而一心想讓自己的女兒安妮(Annie)嫁給達西的凱瑟琳.伯德夫人匆匆趕來,蠻橫地要伊麗莎白保證不與達西結婚。伊麗莎白對這一無理要求斷然拒絕。此事傳到達西耳中。他知道伊麗莎白已經改變了對自己的看法(他日後對伊麗莎白表白:You are too generous to trifle with me,你為人太真誠大方,不會以此來愚弄我),誠懇地再次向她求婚。到此,一對曾因傲慢和偏見而延擱婚事的有情人終成眷屬。

㈢ 傲慢與偏見的時代、社會背景!

This story takes place in England in the early 1800's. During the time known
as the Regency period. During this period, most families started
becoming wealthy, the book reflects that society was divided into the
"newly wealthy families" and "older wealthy families".
希望給你幫助

㈣ 求《傲慢與偏見》作者背景、創作背景,最好有英文版

簡·奧斯汀[1](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英國女小說家。生於鄉村小鎮斯蒂文頓,父親是當地教區牧師。奧斯汀沒有上過正規學校,但受到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親的文學藏書。奧斯汀一家愛讀流行小說,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她少女時期的習作就是對這類流行小說的滑稽模仿,這樣就形成了她作品中嘲諷的基調。她20歲左右開始寫作,共發表了6部長篇小說。1811年出版的《理智與情感》是她的處女作,隨後又接連發表了《傲慢與偏見》(1813)、《曼斯菲爾德花園》(1814)和《愛瑪》(也譯《艾瑪》)(1815)。《諾桑覺寺》(又名《諾桑覺修道院》)和《勸導》(1818)是在她去世後第二年發表的,並署上了作者真名。 奧斯汀終身未婚,家道小康。由於居住在鄉村小鎮,接觸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師等人物以及他們恬靜、舒適的生活環境,因此她的作品裡沒有重大的社會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致入微的觀察力,真實地描繪了她周圍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紳士淑女間的婚姻和愛情風波。她的作品格調輕松詼諧,富有喜劇性沖突,深受讀者歡迎。 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感傷小說」和「哥特小說」充斥英國文壇,而奧斯汀的小說破舊立新,一反常規地展現了當時尚未受到資本主義工業革命沖擊的英國鄉村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和田園風光。她的作品往往通過喜劇性的場面嘲諷人們的愚蠢、自私、勢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點。奧斯丁的小說出現在19世紀初葉,一掃風行一時的假浪漫主義潮流,繼承和發展了英國18世紀優秀的現實主義傳統,為19世紀現實主義小說的高潮做了准備。雖然其作品反映的廣度和深度有限,但她的作品如「兩寸牙雕」,從一個小窗口中窺視到整個社會形態和人情世故,對改變當時小說創作中的風氣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國小說的發展史上有承上啟下的意義,被譽為地位「可與莎士比亞平起平坐」的作家。 創作背景《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汀最早完成的作品,她在1796年開始動筆,取名為《最初的印象》,1797年8月完成。她父親看後很感動,特意拿給湯瑪·卡士德爾,請他出版,但對方一口回絕,使得他們十分失望。後來,她重寫了《最初的印象》 並改名為「傲慢與偏見」於1813年1月出版。 Jane Austen [1] (1775 December 16-1817 July 18) British female novelist. In a small country town, father is the local research the vicar. Austin, did not have the normal school, but are good ecation, family's literature teaching is books. Austin, a love to read novels, mostly vulgar pastime. Her teenage assignments for this kind of popular novels is humorous imitation, thus forming a sarcastic tone in her works. She started writing about the age of 20, published six novels. 1811 published "sense and sensibility" is her first, then have published "pride and prejudice" (1813), "Mansfield garden (1814) and Emma (" Emma) (1815). The SangJiao temple "(the") and the SangJiao monastery persuasion (in) is francois after her death, and the author's on. Austin, brings life-long unmarried. By living in a small country town, access to the small landlords, the priest is characters such as well as their quiet and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so she works without major social contradictions. With her female's unique meticulous observation, a truthful picture of the world around her small, especially among ladies of marriage and love. Her work style, rich comedy comic readers with conflict,. From the late eighteenth to well in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sentiment novel" and "the gothic novel" English literature, while austen iconoclastic show, a land that has deregulation by capitalist instrial revolution of the British countryside middle-class impact of daily life and pastoral scenery. She works by comedy scene at people's stupid, selfish and snobbish and blind confidence as ridiculous weakness. Contemptible Austin's novel appeared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a false romantic classic restaurant-favored,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the 18th century Britain traditional realism in the 19th century, is the climax of the realistic novel prepared. Although the works reflect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e limited, but she works such as "two inches YaDiao", from a small window at the whole society to form and then to change the world, the creation of novels, plays a good atmosphere in th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novel, a structure called the significance, and Shakespeare equal status ", "the writers.Background "pride and prejudice" is the earliest Jane Austen, she began to write in seventeen years, named for the first impression, completed August 1797. After her father look very touched, especially to ShangMa · card and del, please him, but no, makes them very disappointed. Later, she rewrote the initial impression"And renamed "pride and prejudice" published in January in 1813.

㈤ 《傲慢與偏見》寫於什麼年代描述的是什麼時期的故事

《傲慢與偏見》是奧斯汀發表的第二部小說。初稿寫於1796年10月至1797年8月,取名《初次印象》。

遺憾的是,當時的出版商卡德爾正熱衷於出版拉德克利夫夫人的哥特小說,回絕了奧斯汀。大約在1811年冬天到1812年秋天,簡·奧斯汀將《初次印象》修改後,更名為《傲慢與偏見》,才最終獲得了出版商的認可,並於1813年發表。

小說圍繞班納特家的四個女兒的婚姻大事展開,以富家子弟達西與班納特家的二女兒伊麗莎白與達西先生的愛情糾葛為主線,描述了伊麗莎白與達西、簡與賓利、夏洛特與柯林斯、莉迪亞和韋翰這四對青年男女的婚姻。

觀者可以了解到18世紀末期英國社會紳士階層結構的變化、女性意識的覺醒、上層和中層不同階層之間的婚姻形態,以及簡·奧斯丁塑造的超越不同階層的對立的愛情,消除傲慢,消除偏見,達到完美婚姻的理想境界。

(5)傲慢與偏見歷史文化背景擴展閱讀

人物介紹

1、伊麗莎白

班內特家的二女兒伊麗莎白是這個家中最富智慧和最機智的人。伊麗莎白是本部小說中的女主角,也是英國文學中最著名的女性角色之一。

她有許多值得欽佩的地方,正如小說中說的她可愛、聰穎、能和任何人優雅的交談。她的誠實、優雅、富有智慧讓她能夠從她所屬的社會階層的低俗、無聊中脫穎而出。

然而,她犀利的語言和過早的對別人定論也導致了她的迷茫。伊麗莎白不是一個低俗的母親和一個冷漠的父親的復制體,也不是幾個行為荒誕姐妹的結合體,更不是勢力的女性的縮影,當她漸漸的看到達西先生高貴的品質的時候,她才發現自己對達西先生的錯誤認識。

2、達西

達西先生是一個富有、殷實、潘伯雷庄園地主家的兒子,也是伊麗莎白的男伴。他的出身高貴、物質財富財富豐富,但過於的驕傲和過於的看重自己的社會地位。他的傲慢使得他在開始的時候給伊麗莎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伊麗莎白的拒絕使得他謙遜了起來。盡管伊麗莎白對他很冷漠,但是達西還是表達了他對伊麗莎白不懈的傾慕,證明了他對伊麗莎白的愛。

㈥ 傲慢與偏見的創作背景是怎樣的

傲慢與偏見背景介紹:簡·奧斯汀處在英國攝政王(即後來的喬治四世)的反動統治時期,攝政王的殘暴統治是歷史上聞名的。這個時期,國際國內發生了許多重大事件和變化,如法國革命、英國工業的興起、工人的自發運動、農村人口外流、農業凋敝、知識分子如火如荼的民主運動等。

當時,庸俗無聊的「感傷小說」和「哥特小說」充斥英國文壇,而奧斯汀的小說破舊立新,一反常規地展現了當時尚未受到資本主義工業革命沖擊的英國鄉村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和田園風光,在英國小說的發展史上有承上啟下的意義。

㈦ 請問奧斯丁在寫《傲慢與偏見》時,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是什麼樣的

簡。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從她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知道,在她那個時代,一樁好的婚姻對一個年輕婦女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這與當時的英國社會以及婦女的社會地位是分不開的。在19世紀,婦女不像現在這樣受尊重。男女之間無平等可言,婦女被認為在智力和能力上不如男子,婦女生活的中心是家庭,她們的作用是掌管家務。
人們自然而然地認為婦女應當順從她們的丈夫,婦女的美德就是忍耐和恭順,她們必須承認自己天生不如男,必須限制自己所具有的任何能力。雖然婦女的地位如此低下,但卻很少有人對自己的命運表示不滿。那時許多中產階級的年輕婦女有三條出路:嫁人,留在家裡做老處女,以及做家庭女教師。家庭女教師收入很少,社會地位低微,很難有機會改變或擺脫掉這種身份;老處女,即使現在,也沒人願意做。因此,對年輕婦女,尤其是沒有多少財產的年輕婦女來說,婚姻是她們獲得尊重、安定與社會地位的唯一出路。
但什麼樣的婚姻是幸福的,什麼樣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呢?簡·奧斯汀藉助小說表達了她的觀點:為錢結婚是錯誤的,沒有錢結婚也是愚蠢的,她坦率地表明戀愛婚姻與財產和家庭狀況密切相關。因此,她總是讓她喜歡的女主人公嫁給一個財貌雙全的理想丈夫,而讓行為不端的女子嫁得很不如意或終身做老處女。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由於男女之間在財產繼承上的不平等,沒有財產的婦女很難嫁人。而在簡·奧斯汀的小說中,婦女只要頭腦聰明,行為得體,有教養,有耐性,就能夠克服社會障礙,得到理想幸福的婚姻。

㈧ 《傲慢與偏見》的寫作背景

創作背景:《傲慢與偏見》是奧斯汀最早完成的作品,她在1796年開始動筆,取名叫《最初的印象》,1797年8月完成。她父親看後很感動,特意拿給湯瑪士·卡德爾,請他出版,但對方一口回絕,這使得他們父女非常失望。

於是簡·奧斯汀著手修訂另一本小說《理性與感性》。1805年她父親去世後,奧斯汀太太帶著簡和她姐姐卡珊德拉搬到南安普頓。直到1809年定居在喬頓城其兄愛德華的漢普夏庄園之後,簡·奧斯汀才再度認真提筆。《理智與情感》修訂後她自費出書,銷路不錯。於是她重寫《最初的印象》,改名叫《傲慢與偏見》。

(8)傲慢與偏見歷史文化背景擴展閱讀:

作品影響

《傲慢與偏見》於1813年問世。這本書在評論界得到歡迎,沃爾特·斯科特爵士贊揚奧斯汀「筆法巧妙」,「把平凡普通的事務和角色變得有趣」。

《傲慢與偏見》描寫中產階級男女的愛情與婚姻。在奧斯汀之前,18世紀後期的英國小說中有一股女性感情潮流,充滿傷心流淚的感傷情調和為憂郁而憂郁的嗜好。

《傲慢與偏見》克服了這種傾向而接近於現代生活。她在小說中運用喜劇的手法表達對生活的嚴肅批評,探索女主人公從戀愛到結婚中自我發現的心理過程。女主人公和達西的婚姻是作者頌揚的「為天下有情人樹立一個榜樣」的幸福婚姻。

《傲慢與偏見》作品生動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被英國小說家和戲劇家毛姆列為世界十大小說之一。

㈨ 傲慢與偏見的時代背景

《傲慢與偏見》的時代背景:

1.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英國是一個等級較為分明的國家,它的等級結構呈金字塔形,正如列寧所說:「集團在歷史上一定的社會生產體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同生產資料的關系不同,在社會勞動組織中的作用不同,因此取得歸自己支配的那份社會財富的方式和多寡也是不同的。」

英國自14世紀以來,等級結構自上而下分為:國王、貴族、鄉紳、市民、工農,其中貴族包括:國王和王後,以下是公、侯、伯、子、男五爵,貴族統治著社會,因此對社會的影響也是非凡的。

2.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英國,受社會風潮影響,與女性獨立相關的話題全部成了禁忌,女權問題很難被提起。社會的經濟、政治、意識形態領域都被男性把持,女人則被當作智力低下的異類。

父權制度的突出表現是實行嫡長子繼承製,男子可以經商、參軍或者當牧師獲得經濟權利和社會地位,而一般女人只有結婚或當家庭教師或許才會有出路。

3.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帶動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自由與平等的渴望,等級的壓迫,性別的歧視已經引起了女性的不滿,在這種條件下簡.奧斯汀,作為受壓迫女性之一,為了抒發內心情感和對社會的不滿,《傲慢與偏見》應運而生。

(9)傲慢與偏見歷史文化背景擴展閱讀:

《傲慢與偏見》的作品影響:

《傲慢與偏見》描寫中產階級男女的愛情與婚姻。在奧斯汀之前,18世紀後期的英國小說中有一股女性感情潮流,充滿傷心流淚的感傷情調和為憂郁而憂郁的嗜好。《傲慢與偏見》克服了這種傾向而接近於現代生活。

《傲慢與偏見》作品生動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被英國小說家和戲劇家毛姆列為世界十大小說之一。

㈩ 《傲慢與偏見》的寫作背景(當時的社會背景)

1.簡介
簡·奧斯(Jane Austen 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英國女小說家。生於鄉村小鎮斯蒂文頓,父親是當地教區牧師。奧斯汀沒有上過正規學校,但受到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親的文學藏書。奧斯汀一家愛讀流行小說,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她少女時期的習作就是對這類流行小說的滑稽模仿,這樣就形成了她作品中嘲諷的基調。她20歲左右開始寫作,共發表了6部長篇小說。1811年出版的《理智與情感》是她的處女作,隨後又接連發表了《傲慢與偏見》(1813)、《曼斯菲爾德花園》(1814)和《愛瑪》(也譯《艾瑪》)(1815)。《諾桑覺寺》(又名《諾桑覺修道院》)和《勸導》(1818)是在她去世後第二年發表的,並署上了作者真名。 簡·奧斯汀
奧斯汀終身未婚,家道小康。由於居住在鄉村小鎮,接觸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師等人物以及他們恬靜、舒適的生活環境,因此她的作品裡沒有重大的社會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致入微的觀察力,真實地描繪了她周圍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紳士淑女間的婚姻和愛情風波。她的作品格調輕松詼諧,富有喜劇性沖突,深受讀者歡迎。 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感傷小說」和「哥特小說」充斥英國文壇,而奧斯汀的小說破舊立新,一反常規地展現了當時尚未受到資本主義工業革命沖擊的英國鄉村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和田園風光。她的作品往往通過喜劇性的場面嘲諷人們的愚蠢、自私、勢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點。奧斯丁的小說出現在19世紀初葉,一掃風行一時的假浪漫主義潮流,繼承和發展了英國18世紀優秀的現實主義傳統,為19世紀現實主義小說的高潮做了准備。雖然其作品反映的廣度和深度有限,但她的作品如「兩寸牙雕」,從一個小窗口中窺視到整個社會形態和人情世故,對改變當時小說創作中的風氣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國小說的發展史上有承上啟下的意義,被譽為地位「可與莎士比亞平起平坐」的作家[2]。 簡·奧斯汀是世界上為數極少的著名女性作家之一,介於新古典主義和浪漫運動的抒情主義之間的「小幅畫家」和「家庭小說」家,文學評論家眼裡堪與莎士比亞在不朽性方面相提並論的英國作家。
2.生平
生於英國漢普郡,有6個兄弟和一個姐姐,家境尚可。她的父親喬治·奧斯汀(George Austen,1731年—1805年)是一名牧師,母親名卡桑德拉(1739年—1827年)。奧斯汀兄弟中詹姆斯和亨利後來也從事神職,弗朗西斯和查爾斯則曾供職英國海軍。珍與她的姐姐卡桑德拉關系密切,她們之間的信件為後世奧斯汀研究提供了很多素材。卡桑德拉為簡·奧斯丁所作的畫像目前保存在倫敦的國家肖像館內。

簡·奧斯丁一生未嫁。1796年,她與後來成為愛爾蘭最高法官的湯姆·勒佛伊(Tom Lefroy)有過短暫的羅曼史,據傳他就是《傲慢與偏見》中達西先生的原型。1802年,一名比奧斯汀小六歲的富有男子哈里斯·彼格威瑟(Harris Bigg-Wither)向她求婚。奧斯汀最初接受了,次日又改變主意拒絕了他。

1801年,奧斯汀的父親退休後,全家遷居到療養勝地巴斯。就像筆下的女主人公安妮·艾略特一樣,奧斯汀並不喜歡巴斯,這也許與她家庭經濟狀況日趨拮據有關。

1805年父親去世後,奧斯汀跟隨母親和姐姐到南安普敦與兄長弗蘭克住了幾年。1809年又移居查頓(Chawton)投奔兄長愛德華。那裡的小屋現在是奧斯汀紀念館,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奧斯汀後期的作品就是在那裡寫作的。

1816年,奧斯汀的健康狀況惡化,她於1817年搬到溫徹斯特療養,並於同年7月病逝。葬在溫徹斯特大教堂。

閱讀全文

與傲慢與偏見歷史文化背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