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人類與自然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作用

人類與自然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1-03-14 06:51:44

『壹』 如何理解自然環境在人類社會中的發展作用

自然環境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的基礎和前提,是社會物質生活和社會發展的經常的必要的條件。自然環境或者說地理環境、自然條件、自然基礎,它包括在歷史上形成的與人類社會活動相互起作用的那些自然條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氣候、土壤、水文、礦藏、植物、動物等及其交互作用下形成復雜的綜合體。自然環境是人類創造活動的舞台,是人類創造活動重要的對象。自然環境通過人類勞動對社會發展起重要作用。自然環境具有自然、社會雙重屬性,以人類勞動為中介,自然環境在各個不同階段對社會發展都產生重要影響。自然條件在經濟上可以分為兩大類,生活資料的自然富源和勞動資料的自然富源。馬克思指出,在文化初期,第一類自然富源具有決定性意義;在較高發展階段,第二類富源具有決定性意義。地理環境是生產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發展的內在力量。馬克思強調一切社會生產力都可歸結為自然力。

一、自然環境對農業發展的影響

自然環境對農業的影響是不容置疑的,尤其是地形、氣候更是對農業起決定作用。非洲由於氣候干早,土地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可用作耕地,牧地比重也不高。亞洲耕地在土地總面積中占很大部分。歐洲由於地勢相對低平,氣候溫暖濕潤,適合農業生產的耕地佔很大部分。

世界主要產糧大國法國、美國、加拿大、印度均得益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法國是一個以平原為主的國家,且平原土層肥厚,大部分地區屬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雨量適中,便於推行農業生產,總之,廣闊的平原、溫潤的氣候、稠密的水系,為農業生產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從而使法國成為世界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美國中部平原面積廣大,地勢低平,土壤肥沃,大部分地區屬溫帶和亞熱帶,非常宜於農耕。因而美國是世界上主要的糧食出口國。同樣作為第二大糧食出口國的加拿大也是如此。這些主要糧食生產國除了氣候、土壤條件優厚外,平原面積遼闊也是重要因素。

廣闊的平原有利於農業專業化、機械化發展,有利於形成規模效益,小塊分散零星的土地則難以做到這一點。一些國家糧食匾乏和自然條件惡劣有關,非洲大部分地區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是一塊炎熱、乾旱的大陸。非洲很大部分是沙漠。其中包括世界第一大沙漠撤哈拉沙漠,沙漠周邊是十分珍貴的可耕地,上邊驕陽似火,下邊大地千裂,經常顆粒無收,極大制約了其糧食的生產。雖然還有其他諸多因素的作用,但自然環境顯然是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業生產起了決定性作用。

二、破壞自然環境導致的毀滅性影響

經濟活動作用於自然環境,自然環境又對經濟活動產生影響。遵循自然規律對經濟活動發展起促進作用,否則將對經濟活動產生毀滅性的沖擊。當代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資源危機給人類上了一堂又一堂地理環境決定論的課。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品嘗著由於偏重經濟效益而環境遭到破壞所結出的苦果。中國東部發展迅速,西部內陸仍較落後,政府倡導東部支援西部,而在歷史上,東西部的關系並非如此。歷數各個朝代的東西部關系發現,一直到唐朝安史之亂前,東西部之間的差距都不大,從秦到唐前期,西部甚至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那時的西部,地肥水美,草木茂盛,物產豐富,人口眾多。由於過度開發,森林減少,草場退化,土地荒漠化,地力下降,災害增多,漸漸淪為生態性貧困,喪失了經濟中心的地位。

三 、重視自然環境作用,走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

無論是遠古時代,還是知識信息時代,人類都在自然環境的懷抱里生存,自然環境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因此,我們每走一步都要記住,我們統治自然界,決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於自然界和存在於自然之中的,我們對自然界的全部統治力量,就在於我們比其他一切生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地理環境的作用,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順應自然之道的發展才是人類經濟發展的大道,才能為人類發展保留充滿詩意的棲居空間。

『貳』 人類對自然界的關系經歷了那四個階段

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黨中央提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以後,全國各行各業都在討論在新形勢下如何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各項工作更快更好地發展。就水利行業而言,應該如何進一步樹立落實科學發展觀,做好各項水利工作,我認為有必要認真回顧總結過去5年來的治水經驗和教訓,進一步明確今後水利工作的思路、目標和任務。
1999年3月,我在中國水利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作了題為「實現由工程水利到資源水利的轉變,做好面向21世紀中國水利這篇大文章」的報告,引起全行業乃至行業內外的一場大討論。針對討論中的不同意見,1999年11月6日,我在中國水利報社通訊報道工作會議上談到人們對水的九個方面認識的轉變時,第一次提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此後,我們一方面在治水理論上不斷探索,一方面在實踐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水利工作的探索與實踐特別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理念的提出,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充分肯定,同時在國內外也產生了一定影響。2002年9月,在中國水利雜志專家委員會會議暨水資源管理與可持續發展高層研討會上,我作了題為「資源水利的本質特徵、理論基礎和體制保障」的報告,又進一步明確提出資源水利的本質特徵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水利發展的轉軌時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一種科學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並開始成為各項水利工作的指導思想。近年來,中央領導同志充分肯定了水利部門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理念指導水利、促進水利可持續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總結這些年治水理論的創新和實踐的探索,可以清楚地看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可持續發展最核心的問題。因此,今後要堅持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作為指導各項水利工作的核心理念,推動治水事業再上一個新的台階。這正是科學發展觀在水利工作中的具體體現。

一、提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經濟社會高度發展的必然要求

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水。世界四大文明古國都依傍大河而生:中華文明發祥於黃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孕育於尼羅河流域,古印度文明開端於恆河流域,古巴比倫文明淵源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兩河流域,而且這些大河都具有水量充沛、泥沙較多、洪水頻繁等相同的特點。洪水的泛濫一方面給人類帶來災害,另一方面也為人類提供了肥沃的土地,使人類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情況下能夠收獲糧食,繁衍生息。
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人與自然關系的發展經歷了四個時期———依存、開發、掠奪、和諧。在各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同,人們對自然的認識不同,在處理與自然的關系時也採取了不同的態度。
第一個時期,在生產力水平極低的原始社會,人和自然是一種依存的關系,人依附於自然。人類一方面直接或通過簡單的生產工具從大自然獲得所需的一切,另一方面又要承受自然界給人類生存帶來的各種威脅。這一時期,人類被動地適應自然,與自然的關系處於一種原始的和諧狀態。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青銅器、鐵器的使用及至農業、畜牧業出現後,人類開始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改變自然,使得這種關系進入了開發階段。在這一時期,由於人類開發利用自然的能力有限,還沒有對自然造成較大的破壞。但是隨著科技進步和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近現代大工業生產出現後,人類的自信心和對生存環境的不滿足感,驅使他們去「征服自然」「統治自然」,毫無節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奪,人與自然的關系進入了第三個時期。在這一時期,掠奪性地開發資源,一方面對大自然造成破壞性的災難,另一方面也招致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與懲罰。然而,人類終究是有理性的。當這種掠奪式的開發難以為繼時,人與自然的關系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人與自然關系發展的四個時期,在哲學意義上是一種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在原始社會,人依附於自然,處於「天人合一」的原始和諧狀態;在掠奪階段,主導人們的是「人定勝天」,對人與自然的初級關系給予了否定;現在,我們追求「人天和諧」的境界,就是要否定「人定勝天」的思想。「人天和諧」不同於「天人合一」,它是人類反思資源過度利用、生態破壞造成惡果之後思想上的一次升華,是人類主動地在更高層次上同自然和諧相處。
綜觀人與自然關系的發展史,當前提出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理念,是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經濟社會高度發展的必然要求。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充分了解人與自然關系的發展史,對我們在水利工作中自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人類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時應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有意識地去追求人天和諧的境界,達到與自然和諧相處,而不能以犧牲子孫後代的發展條件為代價來求得眼前的發展。這才是可持續發展的真正含義。

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破解中國水問題的核心理念

實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對中國治水事業而言,就是要用這種理念去努力破解中國面臨的水問題。
當前,水利工作面臨四項任務,即解決我國面臨的洪澇災害、乾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嚴重等四大水問題。這些問題表面上是水對人的傷害,但本質上是人對水的傷害造成的後果。因此,在防止水對人的傷害的同時更要注意防止人對水的傷害。破解中國的四大水問題,最核心的理念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按照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破解中國的四大水問題分別有四個核心要點。
第一,給洪水以出路。這是解決我國洪澇災害問題的要點。
在處理人與洪水的關繫上,我們有很多經驗教訓。其中,最核心的一條就是要給洪水以出路。
去年淮河流域防汛抗洪工作,集中體現了這一指導思想。去年淮河流域發生大洪水,在抗洪救災中,我們按照中央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科學防控,實施政府有效的社會管理,提早部署、充分准備,利用各種先進的預測預報技術和手段,科學調度,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的作用,及時運用行蓄洪區和分洪河道,做到了「攔、分、蓄、滯、排」合理安排,嚴密防守、科學搶險,使洪水始終處於可控狀態,實現了對洪水的科學有效防控。精心組織,妥善安置受災群眾,防洪救災工作井然有序,切實維護了群眾利益和社會穩定。盡管淮河洪水量級大於1991年,汛情重於1991年,但災情、抗災投入和災害損失均小於1991年。在整個防洪調度和人員撤退中,沒有死傷一個人。當然,淮河防洪實踐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具備了必要的工程和技術手段。如果沒有這些基礎設施和調度手段,再好的理念也是無法實現的。
洪水災害具有自然和社會的雙重屬性。二者都是災害的本質屬性,缺一不成其為災害。正因為如此,給洪水以出路,不僅要體現在抗洪期間,而且要把它作為整個防洪工作的指導思想,在經濟社會建設中就要予以高度重視。比如在城市規劃中,不能侵佔行洪河道,要注意給河道讓出一定的寬度來,防止人為約束河道造成惡果;在堤防建設上,要統一規劃,因地制宜,在一些山區、支流或非人口密集區,要適度控制堤防建設規模;在防汛工作中,要加強分蓄洪區建設,科學合理地運用分蓄洪區;在處理江湖關系、雨洪資源利用等一切工作中,都要按照給洪水以出路這個思路來展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人天和諧的理念。
第二,建設節水型社會,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這是解決我國乾旱缺水問題的要點。
我國水資源短缺,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的30%。而且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整個北方地區,尤其是西北地區乾旱缺水十分嚴重。
應對乾旱缺水,有多種措施。按照常規做法,解決時間分布不均,主要靠修水庫多蓄水;解決空間不均,主要靠調水。但是,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水資源總量短缺,靠修水庫、建調水工程,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建設節水型社會才是解決我國乾旱缺水問題最根本、最有效的戰略舉措。調水可以解決區域的部分水資源短缺問題,但如果不搞節水型社會建設,人們沒有節約水資源的意識,就可能出現調水越多,浪費越嚴重的情形。
節水型社會和通常講的節水先進城市有本質區別。建設節水型社會,不是簡單地用行政的辦法去節水,其本質特徵是建立以水權、水市場理論為基礎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建設節水型社會,是通過社會制度的建設來解決乾旱缺水問題,要形成以經濟手段為主的節水機制,從而使資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增強,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建設節水型社會,是水利部門的一項基本任務,同時也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
第三,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這是解決水土流失問題的要點。
面對大自然,人類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因此必須依靠大自然自身的力量來治理水土流失。實踐證明,大自然在不受人類干擾的情況下,是可以依靠自身力量實現生態自我修復的。目前生態治理中所採取的退耕還林、封山禁牧禁柴等措施,就是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實現生態的自我修復。
大自然生態是自我平衡的。人為干預大自然的生態,往往會適得其反,造成破壞。如在沙漠中發展綠洲,人工群落用水多了,天然生態就會萎縮。如果人不去傷害大自然,給自然生態提供休養生息的機會,大自然就會自我修復。在沙漠中,只要有水胡楊林就會出現生機。內蒙古的東居延海乾涸了11年,西居延海乾涸了40多年,黑河調水到居延海後,當地生態迅速得到恢復。
因此在解決水土流失問題上,必須把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作為核心的指導思想。即使搞人工治理,其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不要簡單地認為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人類就無所作為了。我們需要採取工程措施、行政措施、技術措施等,為大自然自我修復創造條件,增強其自我修復能力。比如搞牧區草原生態保護水資源保障規劃,發展局部的牧區灌溉,使單位草場的載畜量大大提高,就可以實行輪牧,使休牧的大面積草原生態得到恢復。
第四,發展綠色經濟,嚴格排污權管理。這是解決水污染問題的要點。
綠色經濟可以涵蓋循環經濟的概念。循環經濟強調的是在生產和消費領域形成完整的生態鏈條,綠色經濟則把這一思想擴大到整個經濟結構的布局和經濟
發展的過程中間,要求國家在宏觀管理上要充分考慮綠色問題。與此同時,解決水污染問題,還要嚴格排污權的管理。水環境承載能力集中體現在排污權的管理上。正如節水型社會是以水權、水市場理論為基礎建立起一整套社會制度,排污權的管理也應以水權、水市場理論為基礎,建立起宏觀控制、微觀定額兩套指標,按照排污權的上市交易規則,採取一系列市場經濟的做法,以此來提高水環境的承載能力。
破解中國四大水問題,必須在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理念的基礎上,牢牢把握以上四個核心要點。這四個要點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切實從人定勝天轉變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進而實現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三、實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必須深化水利改革,確立水資源統一管理新體制

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完成水利面臨的四項任務,可以綜合運用四種手段,即行政手段、工程手段、經濟手段、技術手段。在新的形勢下,開展各項水利工作,特別是建設節水型社會,必須綜合運用這四種手段,尤其要十分注意經濟手段的運用,充分發揮市場在水資源配置中的導向作用,形成以經濟手段為主的節水機制,不斷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針對當前的水利情況,有兩點需要特別強調:一是要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注重製度建設,注重經濟手段的運用。二是要十分重視工程帶來的生態影響。
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必然促進生產關系的調整。在水利發展進程中最重要的是體制建設。當前亟待我們去研究和開展的是四項改革,它關繫到四種體制的建立。
一是流域管理體制改革。水是以流域為單元的,要協調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間的關系,統籌考慮水的多種功能,必須建立起以流域為單元的水資源統一管理體制。流域管理體制改革的核心是要建立起政府宏觀調控、流域民主協商、准市場運作、用水戶參與管理的權威、高效、協調的真正意義上的流域管理委員會。政府宏觀調控,是要充分發揮政府在流域管理中的宏觀調控作用;流域民主協商,是指流域管理委員會是由流域內各省區市組成,要建立民主協商機制,流域內的一切涉水事務都要經過民主協商來確定;准市場運作是指水市場由於受一些因素制約,不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市場,水權的轉讓、交易要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進行;用水戶參與管理,是指要充分調動廣大用水戶參與水資源管理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流域的水資源管理才能更科學、民主,更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
二是區域水務管理體制改革,即水務體制改革,是對供水、節水、排水、中水回用、污水處理等涉水事務進行統一管理。區域水資源統一管理是改革的必然趨勢。
三是節水型社會建設。要建立起政府調控、市場引導、公眾參與的節水型社會管理體制,推動流域和區域水資源的一體化管理。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加強組織協調和政策、資金支持,做好規劃、方案、規則等制度體系建設,並通過法律和行政手段予以落實,為節水型社會建設提供體制和機制保障;要充分發揮市場在水資源配置中的導向作用;要鼓勵公眾參與水資源管理,促進節水的社會化。
四是水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對水利非經營性資產,要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制度,建立水行政主管部門對水利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的監管制度,推進水利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監管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對在水利國有資產中佔有很大比重的准公益性資產,要探索建立授權經營、權責明確、補償合理的管理體制與運營機制。對全局有影響的工程,應由流域或區域的水資源統一管理部門行使出資人職權。
這四種體制的改革相互交叉、相互影響,涉及的因素很多,改革的難度相當大,是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但是,只有朝著這個方向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才能為可持續發展水利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

『叄』 談談中國在人類文明歷史進程中所起的作用

中國在人類文明歷史進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一個大課題,也是我自己非常想探索的。在此,我先提出自己在幾個方面的觀點與思考方向,希望以後能跟大家一起就更深入、更詳細的內容進行探討([email protected])。

1、中國締造的輝煌文明,讓東亞(東南亞)地區的民族走進了高度開化的文明時代,直接塑造了東亞文明圈。這是直到現代社會,也能與創造現代文明的歐美文明圈並雄的,能給人類帶重大影響與貢獻的文明圈。
2、中國文明的榜樣力量,在「東學西漸」時給西歐帶來了積極影響,啟蒙運動前後的歐洲一度極度推崇中華文明並非是盲目的。雖然不能像希臘羅馬讓西歐文明制度在繼承中發展,但遙遠東方的智慧結晶與榜樣,也讓西歐人有了難得的參照與啟示。比如,英國人從科舉制度中得到啟發,開創了現代文官制度。
3、中華民族的創造力,為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了不少重大的技術與發明成果。以「四大發明」為首,但遠遠不只四大發明(請看下面鏈接的「中國古代100項重大發明簡介 」)。(此外,有不少人質疑「四大發明」,但有些事實是不容置疑的:中國發明了造紙術並傳給了全世界;中國發明的火葯通過火器給全世界帶來了影響;中國的羅盤等為全世界航海技術的進步產生了巨大貢獻;印刷術或許不是由中國傳給西歐的,但中國與東亞文明圈是最先在印刷術的發明中受益的!)
4、中國高度發達的農耕文明,作為農業文明時代的巔峰,其富足與繁榮,是地理大發現最初的原動力,尋找到達東方的新航路,是那個時代航海家與探險家的最大目標。(註:也可以說,中國與印度共同分享了這一榮耀。其時西方人印度與中國不分,中國被稱為契丹、上印度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
5、中國高度發達的農耕文明,發展出高水平的農業與手工業,成為全世界的生產中心。絲綢之路不僅為世界輸送了精美華貴又實用的商品,還將整個歐亞大陸(包括北非)聯系了起來,對人類文明的交流發展起到了大動脈作用,而中國就近乎是這動脈系統中的心臟!這幾乎持續了兩千年之久!
6、中國文明的影響,還在於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了蒙古高原(中亞)的游牧民族。歐亞大陸文明大格局的所產生劇烈變動,往往是由於中國在東方推倒了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以上,是本人匆忙中列出的六點,不全面、不完善之處在所難免。隋唐五代是中國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之一,具體內容可以查看那些論文專著,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很多,網上也不難查找;在此,請樓主原諒我不多費筆墨。

中國古代100項重大發明簡介
http://wenku..com/view/702153ec102de2bd96058811.html
感興趣的朋友還可以看看本人編的:
中國與世界歷史大事編年對照表(簡)與《中國歷代政治興亡史》
http://wenku..com/view/fb59f37101f69e314332945b.html
http://wenku..com/view/8872ad68a98271fe910ef97c.html

『肆』 自然環境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有什麼作用

人類在自然界中一切求生存、求發展的活動,都會引起自然界相應的變化。在人類改造自然時,如何使自然界的演化更加有利於人類社會的發展,這就是人與自然協調所需要解決的問題。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並不是簡單地維持或恢復某種自然平衡,而是通過人類變革自然的活動,使自然界能為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一個有利的環境。

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必要性可以從理論和現實兩個方面加以說明。

從理論分析上講,一是人與自然界存在著對象性的關系;二是從系統的觀點考察人工自然時,所得出的關於自然平衡及人工自然發展的規律性。我們應充分認識人工自然擴大所可能帶來的不利後果,要時刻警惕自然對我們的報復。要正確看待人與自然的關系,人既不應該做自然的奴隸,也不應該讓自然成為人類的奴隸,人與自然之間需要的是協調的發展。既要反對片面地誇大能動性的無節制開發的征服論,又要反對片面誇大受動性的消極適應自然的宿命論,應堅持實踐中能動性與受動性的辯證統一。

從歷史的角度看,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問題早在人工自然出現的時候就已存在,只是在低水平的生產條件下並不突出。事實上人工自然的創造一開始就與天然自然存在著矛盾和某種不協調。恩格斯曾講過:「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居民,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們夢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了荒蕪不毛之地,因為他們使這些地方失去森林,也失去了積聚和貯存水分的中心。」這樣的悲劇今天在許多地方仍在不斷發生。

早在19世紀時,恩格斯就曾警告說:「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會對我們進行報復。」但當時,多數人都陶醉於工業文明給人類帶來的益處,在思想和行動上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從現實的角度看,自20世紀以來,大工業的發展,把人工自然擴大到空前的范圍,人對自然平衡的干預已超出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使不同水平的自然平衡瀕臨可能自我修復的極限。人類所面對的生態環境正朝不利於人類生存發展的方向演化,從而引出了所謂「全球性問題」。「全球性問題」的概念最早是20世紀70年代由世界著名咨詢機構——羅馬俱樂部提出的。一般是指由下列問題交織在一起的綜合性問題:人口問題、糧食問題、不可再生的資源問題、工業化問題、環境污染問題。它們被看成是「五個最終決定和限制我們星球增長的基本因素」。

提出全球性問題的意義在於,在西方世界陶醉於高增長、高消費的「黃金時代」,清醒地提出了一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所有國家,所有人民,不僅僅是現在,而且也是將來需要面對的選擇。歷史的教訓和現實的憂患都一再告訴我們: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是必要的。

『伍』 自然地理環境對人類歷史發展與文明演進有何作用

自然環境是人類的立足之地和活動場所, 與人類歷史的發展息息相關。正因如此, 自然環境對歷史發展的重要影響是無人能否認的。但是, 自然環境與歷史發展的關系卻是思想史和史學史上反復探討的一個問題。法國政治哲學家孟德斯鳩被公認為是地理環境決定論的集大成者。1784 年他的《論法的精神》一書用五章篇幅集中闡述了他的決定論。他所以強調地理環境對法律精神的重要性,只是「認為地理環境,尤其是氣候、土壤等,和人民的性格、感情有關系,法律應考慮這種因素」。但「他認為法的『精神』地理因素而外,還有教育、風俗習慣???等許多因素。他所謂的地理因素並不是絕對化的」。俄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普列漢諾夫在《論一元論歷史觀之發展》中強調了地理環境的決定作用,因而被批評為「在歷史觀上誇大地理環境的作用」[9 ]298 。普列漢諾夫對地理決定論有較大的發展,指出:「自然環境之成為人類歷史運動中一個重要的因子,並不是由於它對人性的影響,而是由於它對生產力發展的影響。」
《斯大林地理環境觀的再認識》一文中,作者認為「在人類歷史的初期, 人類對自然之母的依賴, 就如同剛間世的嬰兒對母親的依賴程度一樣, 幾乎沒有任何自主權。這時候不同種族的不同命運當然只能由他們各自所處的自然環境來決定。」「世界歷史發展的多樣性主要是地理環境的多樣性造成的。地理環境的巨大影響在這里表現的最為充分。至於某個國家、地區、民族本身的歷史發展、變化和跳躍, 如果全用地理環境來解釋, 則是很荒唐的。」確實如此,在早期工業革命以前,人類的生產力水平低下,機器生產也未普及,自然地理環境在人類歷史發展中起到了主要作用。以世界四大文明中心為例,其文明區域幾乎都分布在河流沖積平原的中下游,氣候適宜,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等優越的自然條件,文明在此衍生而非沙漠戈壁,道理就如此簡單。世界歷史發展的多樣性主要是由自然地理環境的多樣性造成的,即使在一個國家內,也呈現出歷史發展、經濟發展的多樣性,在美國早期歷史中,自然地理環境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對今天美國的經濟布局乃至社會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隨著近代工業革命的興起,特別是二十世紀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自然地理環境對人類歷史的發展有所減弱,所以對自然地理環境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作用要分階段來看,不同的階段呈現出不同的作用形態。而且,隨著科學技術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自然環境決定論在近代受到了批判,主要是誤解所致,單被中國許多近代學者所接受:。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梁啟超(187321929) 、中國第一個綜合性自然科學刊物的創辦者杜亞泉、中國共產黨締造者之一李大釗等人「在追求中西文化差異性的原因時,主要運用孟德斯鳩提供的『地理環境決定論』的理論和方法」。

『陸』 人類歷史文明的發展過程科學發展史起了什麼作用

從人類的進化過程看,最早讓猿(人類祖先)由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的標志居然是石頭(確切地說是「石器」)的使用,由此開啟了人類的第一個時代——石器時代。石器時代的開啟,也標志著人類從動物群體中徹底脫離出來。石頭也因此成為人類最早利用的材料。可以說,是材料見證和推動了人類「從猿到人」的整個過程。石器時代的鮮明特徵是以新石器為特徵的生產力和人與自然相結合的生產關系,構成了奴隸社會物質生產方式、交換方式和生活方式。

人類在「從猿到人」的過程中,材料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現存最完整、最早的石器時代遺址是非洲東部坦尚尼亞的奧杜韋文化(距今175萬年)和肯亞的阿舍利文化(距今176萬年);我國最早的石器文化遺存見於雲南元謀人遺址(距今170萬年),其次是陝西的藍田人遺址(距今80萬~70萬年)和北京人遺址(距今50萬年)。在這些文化遺址中,均出土了多件舊石器時代不同階段、具備不同用途和功能的石器。

奧杜韋文化(距今175萬年)時期古人類製造的石器

阿舍利文化(距今176萬年)中古人類製造的石斧
從石器時代開始,人類開始擺脫動物性,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具有思考問題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最初,人類並沒有對石料進行精細加工,只是打制一些簡單的石器用來實現砍砸、刮削等功能(舊石器時代),之後才有了磨製石器的產生(新石器時代)。在舊石器時代,火的使用已經較為普遍,火可以幫助人類獵取和烹飪大型的動物,還可以用以取暖。在新石器時代,人類掌握了粘土燒窯技術,學會了製作陶器,如在土耳其托羅斯山出土的約6 500年前的西亞陶罐已經製作的非常精美。我國的黃流、長江流域也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陶器的地區之一,在陝西西安的半坡村已經發現6000多年以前的陶窯遺址群,顯示當時的制陶規模巨大;其次還有距今5500多年的仰韶文化遺址等多地,均發掘出製作精美的陶器。陶器也成為人類第一次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出的器物。

『柒』 地理環境生態環境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馬克思考試
(1)地理環境是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必要條件。地理環境既是人類賴版以生存的場所權又為人類提供生活資料和生產建設的資源。
(2)地理環境通過影響生產的發展制約社會的發展。首先地理環境影響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優越的地理環境可使一個國家或民族獲得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從而加快社會發展速度惡劣的地理環境可使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勞動生產率較低從而延緩社會發展速度。其次地理環境制約一個國家生產部門的分布。再次地理環境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不同國家經濟發展的特點。最後地理環境制約一個國家生產發展的潛力和前景

『捌』 自然科學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八百字左右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人類生活中,科學技術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在農業方面,由於科學技術的應用,人類培育出雜交水稻、轉基因水果......使糧食的產量不斷提高、品質不斷優化。人類還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播種機、施肥機、收割機......使人類在農業方面投入的勞動力越來越少。在醫療方面,由於科學技術的應用,人們發明了各式各樣的高科技醫療器械、葯物,它可以病人在沒有任何痛苦的情況下進行治療,使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在國防方面,由於科學技術的應用,各國的科學家發明了各種科技武器――航空母艦、導彈、戰斗機、雷達等。它們在捍衛國家領土完整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在生活方面,由於科學技術的應用,我們發明了電話、電視、電腦、汽車、飛機......使我們可以上天入地,在千里之外可以互相聯絡。科學技術真是太奇妙了!科學家們真是太偉大了!

『玖』 科學技術在人類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什麼

科學技術是一種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力量。科技的歷史是人類對自然、對世界的認知史,也是人類智慧的發展史。

20世紀是科學技術成就輝煌的世紀,也是人類理性日益成熟的世紀。人類對自然的觀察的視野在微觀和宏觀兩方面都擴大了10萬倍以上:對物質結構的認識已經從大於10-10米的分子、原子集團深入到小於10-18米的基本粒子內部,而對宇宙的觀察眼界則已經從直徑10萬光年擴展到150億光年的大宇宙范圍。一方面,由於各門科學的深入發展,我們周圍的自然界從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到細胞、細胞核、染色體、DNA分子、基因片段,到宇宙、天體、地球表面和地殼內部,所有各個層次都得到了較為深入研究;另一方面,由於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的大量興起,各門學科之間的空隙逐漸得到填補,其中特別是分子生物學的出現,使物理科學和生命科學之間的鴻溝開始消失。由此,自然界各方面各個層次及其之間的過渡環節也開始逐一為人們所認識,整個自然科學正在形成不斷發展的、多層次的、綜合的統一整體。伴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使人類對科學技術活動認識的哲學眼光、歷史視野和戰略高度不斷擴展和提升。科學哲學、科學史和科學社會學的發展,以及對於生態環境危機的警覺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形成,對於科技對人類社會自身發展可能帶來的危機的擔憂,標志著人類對科學技術反省和思考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加大。

20世紀上半葉發生的一系列科學革命,不僅深刻地改變了人類對世界自然圖景的認識,而且帶動了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相對論、量子論和資訊理論的創立,DNA雙螺旋結構分子模型、誇克模型的發現,系統論與控制論的建立,以及地球板塊模型、宇宙爆炸假說的提出,標志著人類對於物質、能量、時空、信息、生命、地球和宇宙認識的新的革命。量子化學、固體能帶論、質能轉換原理、生物遺傳中心法則、受激輻射理論、反饋控制等為技術發展提供了劃時代的關鍵科學原理,開創了信息技術、新材料與製造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海洋技術和空間技術等等一系列高新技術領域。源於核物理學研究的核技術的發展,導致了原子彈、氫彈、核電站以及可控核聚變實驗的實現;源於半導體物理學、電子物理學研究的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導致了電子計算機的硬體系統從電子管到晶體管再到集成電路和大規模集成電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迅猛發展,其軟體系統的發展則是以數學和邏輯學為基礎的;源於量子理論的光發射和吸收理論與固體物理學結合導致了激光器的誕生,不僅發展出半導體激光器和氣體激光器等多種激光器,還衍生出基於其他物理原理的自由電子激光器和原子激光器等,導致了激光和光通訊技術的出現;而基因控制技術,包括引起震撼的動物克隆技術,則都是以DNA的雙螺旋結構和遺傳中心法則為基礎的。快速推進的科學和不斷發展的社會需求成為技術進步的基礎和推動力。基於科學基礎上的技術創新、技術發明不斷涌現,不斷引發出影響深遠的新的產業革命。技術進步也為科學發現和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實驗與觀察手段。

上述這些20世紀中最重要的科學技術成就已經對人類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而且仍然在不斷迸發出對社會發展的強大推力。不僅如此,這些劃時代的科學技術成就既是與科學技術相互作用的結果,又對其自身發展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使科學技術在最近100年裡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絢麗多彩的圖景。在這一百年的時間里,人類已經創造出了前幾千年都不可比擬的物質文明。今天,人類開始進入工業化社會的高級發展階段——信息化時代,並已形成以知識為基礎與推動力的知識經濟構架。科學技術更加彰顯出了推動社會發展的無與倫比的力量,成為國家綜合國力與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
(轉自BBC)

閱讀全文

與人類與自然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