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我國使用稱的發展歷史

我國使用稱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14 02:17:55

1. 我國報紙的發展歷史

簡論我國報紙發行模式的歷史演變和發展趨勢
轉自紫金網

凡晴

我國的報紙發行模式,從建國以來到今天,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建國初期到80年代前期,「郵發合一」模式一統天下;第二個階段從1985年洛陽日報退出「郵發」,自辦發行開始,「郵發」和「自發」兩種模式平分秋色,並存競爭;第三個階段大約從90年代中期開始,「郵發」和「自發」相互結合,能夠在一家報社內部同時採用。現今,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的成熟和完善,使得我國的報紙發行模式也在進一步發展,多渠道的發行模式嶄露頭角,代表了報紙發行的方向,標志著報紙發行進入了新階段。

一、 郵發合一的產生和特點 「郵發合一」是解放初期從蘇聯學來的一種發行模式,簡單的說,郵發合一即是把報紙發行工作交給郵局來做,報紙的生產(編印)和流通(發行)是截然分開的,把送信與送報捆在一起,把多家報紙捆在一起,把報紙的征訂、運發和投遞捆在一起,把批發和零售捆在一起,這種「一分開、四捆起」就是「郵發合一」的發行模式。

建國初期,由於我國當時經濟落後,人民文化水平較低,報刊種類少。在計劃經濟的體制下,報社作為黨和政府的宣傳機構,管理體制是按事業單位對待的,辦報經費則是由國家財政撥款,報社極少考慮經營問題,在這種背景下,郵發合一憑借著自身的優勢,在報業發行中一統天下。

2. 秤的演變歷史

世界上最原始的秤,其實物證據(石塊砝碼)發現於今巴基斯坦境內的印度河文明遺址(約2400-1800 B.C.),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歷史。古埃及人在同時代(約1878B.C.)的記載中也有提及,但至今沒有發現實物。在中國,秤的出現也很早。春秋中晚期,楚國已經製造了小型的衡器 — 木衡.銅環權,用來稱黃金貨幣。完整的一套環權共十枚,大體以倍數遞增,分別為一銖、二銖、三銖、六銖、十二銖、一兩、二兩、四兩、八兩、一斤。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有一支戰國時的銅衡桿,這種衡器即不同於天平也不同於後來的稱桿,但與不等臂天平類似。經過逐步演化的過程,衡桿的重臂縮短,力臂加長,也就成為了現代仍在使用的桿秤。桿秤在耶穌誕生前由游牧部傳入了西方,被命名為羅馬秤。在許多拉丁語作家的著作中都有關於這種秤的記載。羅馬秤兩臂不等,稱物端的秤臂較短,且長度固定不變。在稱量重物時,移動秤桿另一端的秤錘(這樣就改變了該端秤臂的長度),直到秤桿達到水平狀態時為止。使用這種秤可以稱量比秤錘重得多的物體。
1670年,法國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和機械設計師吉爾.佩爾索納.德.洛百瓦爾(Gilles Personne de Roberval,1602—1675)於1670年將他發明的案秤報送巴黎科學院。這是一種等臂雙盤案秤(又名磅秤)。秤盤裝在秤梁兩端,下面裝有剛性導桿,可在稱座上相應的導孔內上下上下移動。這樣,當秤梁繞軸擺動時,在導桿作用下,秤盤可做上下移動,但其水平狀態保持不變。這種秤是的。洛百瓦爾案秤仍然是世界上使用最為普遍的商業秤。

3. 春秋戰國時期,被稱為我國農業發展史上一次革命的是

【答案】C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春秋戰國時期,被稱為我國農業發展史上一次革命的是牛耕的使用,故選C。
考點:本題考查的是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的發展
點評:學生還要知道,戰國時期,人們開始使用兩牛牽引的犁進行耕作。鐵器和牛耕的推廣,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使個體勞動成為可能。個體小農逐漸成為社會的基本生產單位。

4. 說說秤的發展演變過程

秤的稱重的自歷史
稱重的歷史相當悠久,就說我國的稱重歷史,傳說大禹治水,劃分九州,
"身為度,稱以出",人做為度量衡標准.夏朝就開始使用權衡[天平]稱量物品,
公元前221年,皇征服各諸侯,頒發了統一的度量衡詔書,建立了一套統一的度量衡制度.
我國最早的稱重器具為木桿秤,充分利用了杠桿原理,隨著人們對杠桿原理的深入認識,
稱重器具隨之出現了等臂和不等臂的衡器.19世紀後半葉,歲著電子技術的發展,
稱重技術得到了質的飛躍,出現了電子衡器.它充分的利用電子應變原理和單片機的智能技術,
使稱重的數據直觀精確,操作簡單便利,數據記錄准確.

5. 中國貨幣發展史

古代貨幣:古代貨幣的起源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中國使用貨幣的歷史非常悠久,傳說在四五千年以前甚至更早貨幣就興起了。

古代貨幣的發展:最早的貨幣

我國最早的貨幣是起源於商朝的貝幣。隨著商品交換的擴大,貝幣的流通數量日益龐大。由於天然貝來源有限,不敷應用,於是便出現了仿製貝。最初的仿製貝是石貝、骨貝、陶貝,以後便發展到用銅來製造,這就是銅貝。

貨幣兌換:兌換是金、銀、錢之間的兌換。唐朝的幣制是錢帛本位制,金主要充作保值手段,白銀已開始作為貨幣流通。因此,金、銀、錢就有相互兌換的需要,兌換業務便由此產生。

錢庄的興起:明代,由於金、銀、錢、紙幣兌換的需要,於是便出現了許多專門從事錢幣兌換的人,以此為業,開起錢鋪來,這就是最早的錢庄。

票號的產生:票號是清代重要的信用機構,初始以匯兌為主,又為山西人首創,所以又有票莊、山西票莊、山西票號等稱謂。

拓展資料

我國貨幣發展史上的六次演變

一、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變

二、由雜亂形狀向規范形狀的演變

三、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演變

四、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

五、由金屬貨幣向紙幣交子的演變

六、由手工鑄幣向機制紙幣的演變

6. 跪求描述中國名稱的歷史發展以及原因

一、「中國」名稱內涵的發展與完善
我們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擁有遼闊的土地、豐富的資源。不論過去還是現在,她都對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中國,是我們祖國的名稱,各族人民都為生活在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度而感到自豪。但是「中國」這個名稱的內涵,是有一個歷史演變過程的。
相傳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夏朝。上古時期黃河流域一帶的先民自稱「華夏」,或簡稱「華」、「夏」。「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前547年):「楚失華夏」。唐代經學家孔穎達疏:「華夏為中國也」。從字義上講,「華」字有美麗的含義,「夏」字有盛大的意義,連起來的確是個美好的詞。「華夏」所指即為中原諸族,也是漢族前身的稱謂,所以「華夏」至今仍為中國的別稱。
古代居住在黃河流域的華夏族人,稱其四境的民族為蠻、夷、戎、狄,華夏人居中央,遂自稱為「中國」。「中國」一詞最早見於《尚書.梓材》:「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肆。」後來隨著所指對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大致說來,有以下六種概念:一是指京師(首都)而言,如《詩經·民勞》註:「中國,京師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如《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載,諸葛亮曾對孫權說:「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三是指中原地區,如《史記·越列傳》:「東甌(在今浙江南部)請舉國徙中國,乃悉眾來處江、淮間。」四是指國內、內地,如《史記·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五是指諸夏族居住的地區,如《論語集解》:「諸夏,中國也。」六是指華夏族或漢族建立的國家,如《史記》的《齊太公世家》、《天官書》、《匈奴列傳》等篇都把華夏或漢族建立的國家稱為「中國」。所以自漢代開始,人們常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正因為如此,當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之後,也以「中國」自居。如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將漢族建立的南朝叫做「島夷」;而同時南朝雖然遷離了中原,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稱北魏為「魏虜」。又如在宋代,遼、北宋、金、南宋均自稱「中國」,彼此互不承認對方的「中國」。
「中國」一詞所指范圍,隨著時代的推移而經歷了一個從小到大的擴展過程。當《尚書》上出現「中國」時,僅僅是西周人們對自己所居之地(關中、河洛地區)的稱呼,亦即指周天子的直接統治區;到東周時,周的附屬地區也可以稱為「中國」了,「中國」的含義擴展到包括各大小諸侯國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隨著各諸侯國疆域的膨脹,「中國」成了列國全境的稱號。秦漢統一以後,更從政治上加了一層有力的保證,並把不屬黃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權統轄范圍之內的地區都稱為「中國」,「中國」一名終於成為我國的通用名號。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則成了專指我們國家全部領土的專用名詞,不作他用。
「中國」一名雖然早在3000年前已見於歷史文獻,但它原先只是一種地域概念。從夏、商、周開始直到清代,從來沒有一個王朝或政權曾以「中國」作為正式國名。例如漢朝,正式國號是「漢」,匈奴在與漢朝交往的官方文書中也稱「漢」,而不稱「中國」;又如唐朝,正式國號是「唐」,吐蕃、回紇、南詔、渤海等政權與唐會盟的盟文中稱唐朝為「唐國」或「大唐國」,日本則稱中國為「唐土」。其後如宋、遼、金、元、明、清各朝,國號分別為「宋」、「遼」、「金」、「元」、「明」、「清」,而不叫「中國」。清政府與外國簽訂的許多不平等條約上,署的國名都是「大清」。不過,明末清初來華的西方傳教士,已開始稱我國為「中國」或「中華帝國」;當時和傳教士有交往的一些士大夫,也已用「中國」來稱呼自己的國家。這時的「中國」,顯然已是指稱與外國相對的有自己主權與疆域的國家。
「中國」之名最早出現在外交文獻上,是1842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從此,「中國」一名以戰敗國的身份多次登上過國際舞台。清政府外交文書中使用「中國」一詞,往往包含著一種傳統心態,即著眼於「中國」一詞的字面含義一一中央、中心、天下之中的國家,理解為Central Empire,當做一種尊稱而樂於使用。但西方人對「中國」一詞的理解,只是表示一個特定的國家即China而已,並無特別尊崇的意思。
「中國」正式作為國名,始於辛亥革命以後。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國際上通稱Republic of China,簡稱「中國」(China)。至此,「中國」一名才成為具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又將「中國」概念完善、充實到今天的含義。
「中國」的別名,除上述的「華夏」之外,還有「中華」、「九州」、「四海」、「神州」等稱呼。「中華」最初指黃河流域一帶,《三國志》裴松之注中最早出現了「中華」一詞。隨著歷朝版圖的擴大,凡屬中原王朝所管轄的地方均統稱為「中華」,泛指全國。唐人韓偓有詩雲:「中華地向邊城盡,外國雲從島上來」,已把「中華」與「外國」對舉。所以,中國也簡稱「華」,僑居海外的中國人稱「華僑」,外國人赴中國叫「來華」,均出典於此。
「九州」之名,起於戰國中期。當時列國紛爭,戰火連天,人們渴望統一,於是產生了區劃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貢》中便有了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其他古籍如《爾雅·釋地》、《周禮·職方》、《呂氏春秋·有始覽》中也有九州的記載,可列表對比如下:
雖然各書中具體州名有所差異,但記載的均為九州。傳統看法以為《禹貢》是夏制,《爾雅》是商制,《周禮》是周制。實際上,州成為政區是在東漢後期的事。後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細,轄區也越來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當於戰國時代「九州」的范圍。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國的代稱,一直沿用至今。
上古先民曾以為,中國居天下之中,四境為東、西、南、北海所圍,因而曾自稱「四海」,稱國境以外為「海外」。「四海之內皆兄弟」即為此意。戰國中後期的齊國人鄒衍,受到海外交通的啟發,大膽地提出了大九州說。他認為,《禹貢》中的九州合起來只能算一州,叫「赤縣神州」;同樣大小的州共有9個,但不過是裨海環繞的小九州;這樣的小九州共有9個,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為大瀛海所環繞。所以,「神州」只佔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後代的事實雖然證明這只是一種假說,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不過,中國歷代雖然有自己的國名,也有美麗動人的別稱,卻從來不以自己的國名或別稱聞名於世。歷史上,外國人對「中國」、「中華」、「神州」等名稱是感到陌生的,他們常常用另外的名稱來稱呼中國,「支那」就是其中最為流行也是影響最大的一種叫法。
古代印度、羅馬等帝國的人,均尊稱中國為Cina、Thin、Sinae。世界史上各文明古國如伊朗、希臘,許多發達國家如英、法、德等國,幾乎都用它或與之音近的名詞稱呼中國,譯成中文即為支那、希尼、震旦、至那、脂那(後四種都是「支那」的異譯)等。這些名稱都是「秦」的外文對音。原來,秦自攻滅六國、統一天下後,聲威所及,已名揚中外。當時中國北方、西方的國家和境內的少數民族如匈奴等,均稱秦朝人、秦國人為「秦人」,以後又泛稱「中國人」為「秦人」。這種稱呼直到晉代人們還在沿用。「支那」即系「秦」之音轉,是從強大的秦國、秦朝而來的。[1]
「支那」是譯音,各國文字有不同拼寫法,拉丁文作Cina,義大利文作Sina,法語寫作Ia Chine,英語、德語作China。至於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稱呼中國為「支那」,大概是從佛教經籍中吸取了這個名稱,因為佛教典籍中常常出現「支那」這個詞,如慧苑《華嚴經音義》說:「支那,翻為思維,以其國人多所思慮,多所製作,故以為名」;法雲《翻譯名義集》也說:「支那,此名文物國」。二者的意思是說,用「支那」來稱呼中國這一思維發達、文物昌盛的國度。這已是對「支那」一詞的另一種解釋了。不過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支那」一詞成了日本人對中國的蔑稱。
俄羅斯將中國叫做「契丹」,顯然是另有來源。契丹族建立的遼朝,武力強盛,控制著整個蒙古高原及其周圍地區,鐵騎所至,所向無敵,而當時剛剛興起於東歐平原的斡羅思(「俄羅斯」的古譯)人,初聞東方惟有契丹,所以俄語里至今稱中國為「契丹」。
找的什麼麻煩,望採納。

7. 秤的發展史

秤的歷史
開放分類: 質量、量器



balance

測定物體質量的衡器。常見的有桿秤、台秤、案秤、彈簧秤等。①桿秤。以帶有星點和錐度的木桿或金屬桿為主體,並配有砣(砝碼)、砣繩和秤盤(或秤鉤)的小型衡器。按使用范圍和秤量的大小分為戥子、盤秤和鉤秤3種。②台秤。承重裝置為矩形檯面,通常在地面使用的小型衡器。按結構原理可分為機械台秤和電子台秤兩類。③案秤。在工作台案或櫃台上使用的小型商用衡器。按結構和功能可分為普通案秤和電子計價秤兩類。④彈簧秤。利用彈簧在被測物重力作用下的變形來測定該物體重量的衡器。其秤量可從1毫克到數十噸。

范蠡——秤的發明者
--------------------------------------------------------------------
相傳范蠡在經商中發現,人們在市場買賣東西,都是用眼估堆,很難做到公平交易,便產生了創造一種測定貨物重量的工具的想法。
一天,范蠡在經商回家的路上,偶然看見一個農夫從井中汲水,方法極巧妙:在井邊豎一高高的木樁,再將一橫木綁在木樁頂端;橫木的一頭吊木桶,另一頭繫上石塊,此上彼下,輕便省力。范蠡頓受啟發,急忙回家模仿起來:他用一根細而直的木棍,鑽上一個小孔,並在小孔上繫上麻繩,用手來掂;細木的一頭拴上吊盤,用以裝盛貨物,一頭系一鵝卵石作為砣;鵝卵石搬動得離繩越遠,能吊起的貨物就越多。於是他想:一頭掛多少貨物,另一頭鵝卵石要移動多遠才能保持平衡,必須在細木上刻出標記才行。但用什麼東西做標記好呢?范蠡苦苦思索了幾個月,仍不得要領。
一天夜裡,范蠡外出小解,一抬頭看見了天上的星宿,便突發奇想,決定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標記,一顆星代表一兩重,十三顆星代表一斤。從此,市場上便有了統一計量的工具——秤。
但是,時間一長,范蠡又發現,一些心術不正的商人,賣東西時缺斤少兩,剋扣百姓。他想,怎樣把秤改進一下,杜絕奸商們的惡行呢?終於,他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為紅木嵌金屬星形,並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祿、壽三星,以十六兩為一斤。目的是為了告誡同行:作為商人,必須光明正大,不能去賺黑心錢。並說:「經商者若欺人一兩,則會失去福氣和幸福;欺人二兩,則後人永遠得不了『俸祿』(做不了官);欺人三兩,則會折損『陽壽』(短命)!」
就這樣,秤這種計量工具便一代一代地流傳了下來,並一直沿襲了兩千多年,直至今天。

閱讀全文

與我國使用稱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