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北魏龍門石窟的歷史意義

北魏龍門石窟的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14 00:59:04

㈠ 龍門石窟的歷史

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南郊12公里處的伊河兩岸。經過自北魏至北宋400餘年的開鑿,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3600餘品,多在伊水西岸。數量之多位於中國各大石窟之首。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龍門石窟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北京時間2000年11月30日洛陽龍門石窟被國際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城南13公里,這里是香山和龍門山兩山對峙,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遠望猶如一座天然的門闕,古稱「伊闕」。隋朝隋煬帝楊廣曾登上洛陽北面的邙山,遠遠望見了洛陽南面的伊闕,就對他的侍從們說,這不是真龍天子的門戶嗎?古人為什麼不在這里建都?一位大臣獻媚地答道,古人並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煬帝聽後龍顏大悅,就在洛陽建起了隋朝的東都城,把皇宮的正門正對伊闕,從此,伊闕便被人們習慣的稱為龍門。
龍門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溫泉增輝。自古以來,龍門山色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石窟就開鑿於山水相依的峭壁間。它始鑿於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遷都洛陽前後。當時孝文帝深感國都偏於北方不利於統治,而地處中原的洛陽自然條件優越,於是在公元493年遷都洛陽,同時拉開了營建龍門石窟的序幕。龍門石窟經歷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鑿斷斷續續達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規模營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佔30%,唐代佔60%,其他朝代僅佔10%。據統計,東西兩山現存窟龕2345個、佛塔70餘座。龍門石窟是中國古碑刻最多的一處,共有碑刻題記2860多塊,有古碑林之稱,其中久負盛名的龍門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闕佛龕之碑,分別是魏碑體和唐楷的典範,堪稱中國書法藝術的上乘之作。龍門全山造像11萬余尊,最大的佛像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最小的佛像在蓮花洞中,每個只有2厘米,稱為微雕。
龍門石窟是歷代皇室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時代風格。北魏造像在這里失去了雲崗石窟造像粗獷、威嚴、雄健的特徵,而生活氣息逐漸變濃,趨向活潑、清秀、溫和。這些北魏造像,臉部瘦長,雙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紋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堅勁質朴。北魏時期人們崇尚以瘦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藝術風格。而唐代人們喜歡以胖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臉部渾圓,雙肩寬厚,胸部隆起,衣紋的雕刻使用圓刀法,自然流暢。龍門石窟的唐代造像繼承了北魏的優秀傳統,又汲取了漢民族的文化,創造了雄健生動而又純朴自然的寫實作風,達到了佛雕藝術的頂峰。
龍門石窟也是書法藝術史的寶藏。著名的書法精品龍門二十品,是後代碑拓鑒賞家從龍門石窟眾多的石刻造像題記中精選出來的書法極品。這些碑刻不僅記錄了發願人造像的動機、目的,還為石窟考古分期斷代提供了依據。清代學者康有為曾大力提倡整個社會書寫要用魏碑體,還稱贊魏碑有十美,如:筆法跳躍,結構天成,血肉豐美等。時值今日,魏碑體還作為標語、裝潢用字廣泛使用。由此可見,二十品在書法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龍門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藝術表現,但它也折射出當時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時尚。石窟中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建築、書法、音樂、服飾、醫葯等方面的實物資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

㈡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的來歷和作用是什麼

此石窟位於洛陽城南約12公里,這里南北兩山對峙,伊水穿流其間,遠望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故又稱「伊闕」,龍門石窟就在此地,現已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門石窟最早開鑿於北魏,大約是魏孝文帝定都洛陽時期,此石窟開鑿時間十分長久,後來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宋等。據統計,兩山現存窟龕2100多個,造像達十萬余尊。其中最大的造像高17.17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另外還有佛塔四十餘座,造像題記3680品。龍門石窟有好多洞窟,比較有名的有賓陽洞、潛溪寺、萬佛洞、奉先寺、古陽洞等,在此只說賓陽洞和奉先寺。

賓陽洞由中、北、南三洞組成,它是龍門石窟群中著名的洞窟。賓陽中洞即主洞,位於龍門西山北部,是北魏宣武帝元恪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後做功德營建的二窟之一。自北魏景明元年(500)至正光四年(523),歷時達24年,是龍門造像中雕鑿時間最長、用工最多而又最富麗堂皇的一個洞窟。本尊釋迦牟尼位於中央,像高8.4米,面部清秀,鼻高且大,口含笑容,為北魏時期的我國石刻藝術中之上品。主佛兩側侍立二弟子、二菩薩。兩側壁上雕一佛二菩薩。窟的頂部雕有十個伎樂天人飛翔在蓮花寶蓋周圍。賓陽北洞是北魏時期始鑿的,到唐代初年才完成。正中阿彌陀佛高7.55米。佛的背光如熊熊燃燒的火焰,但細看又似葫蘆之紋。雕刻工細生動,是唐代佛像背光火焰紋的佳作。佛兩側刻羅漢和脅侍菩薩;門口兩側浮雕二天王,形態威猛有力。賓陽南洞是從北魏至隋代所鑿的,中刻阿彌陀佛,面部豐潤,衣紋流暢。洞內大小佛龕不計其數。洞頂在蓮花寶蓋周圍有兩個捧供品的供養人和六個伎樂天人,衣帶飄動,典雅秀麗。

㈢ 龍門石窟的存在具有什麼歷史意義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區南面12公里處,是與大同雲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齊名的我國三大石窟之一。

龍門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這里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現「伊闕」,自古以來,已成為游龍門的第一景觀。唐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

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後,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後來,歷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密布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1000多米,現存石窟1300多個,佛洞、佛龕2345個,佛塔50多座,佛像10萬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另有歷代造像題記和碑刻3600多品,這些都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很高的藝術造詣。其中以賓陽中洞、奉先寺和古陽洞最具有代表性。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東南,分布於伊水兩岸的崖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年間,先後營造400多年。現存窟龕2300多個,雕像10萬余尊,是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典範之作。

魏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開始在龍門山開鑿古陽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連續開鑿賓陽洞的北中南三個大石窟,石陽洞和賓陽洞的修建共費人工80萬以上,還開鑿了葯方洞和東魏時開鑿的蓮花洞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龍門山,古陽洞自慧成至東魏末50多年的營造,表現出列多的中國藝術形式,大佛姿態也由雲崗石窟的雄健可畏轉變為龍門石窟的溫和可親。以賓陽中洞主佛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著微笑,龍門石窟比雲崗石窟表現出更多的中國藝術佛像。

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總數的60%以上,武則天執政時期開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數,與她長期有洛陽有關。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薩70尺,迦葉、阿難、金剛、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長度)。規模之大,在龍門石窟中稱第一,先後用了四年時間,武則天自己出錢二萬貫。

龍門二十品是珍貴的魏碑體書法藝術的精品。代表了魏碑體,字形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是隸書向楷體過渡中的一種字體,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內。

賓陽洞有三窟,賓陽中洞是北魏時期(公元386~512年)的代表性作品。這個洞窟前後用了24年才建成,是開鑿時間最長的一個洞窟。洞內有11尊大佛像。洞窟正壁刻主像釋迦牟尼,左右二邊有弟子、菩薩侍立,佛和菩薩面相清瘦,目大頸平,衣錦紋理周密刻劃,有明顯西域藝術痕跡。窟頂雕有飛天,挺健飄逸。據說,洞口兩壁上還有一幅浮雕「帝後禮佛圖」,造型別致,構圖美妙,後被盜鑿,現置於美國紐約博物館。而洞口唐宰相書法家褚遂良書碑銘,很值得一覽。

萬佛洞在賓陽洞南邊,洞中刻像豐富,南北石壁上刻滿了小佛像,很多佛像僅一寸,或幾厘米高,計有1500多尊。正壁菩薩佛像端坐於束腰八角蓮花座上。束腰處有四力士,肩托仰蓮。後壁刻有蓮花54枝,每枝花上坐著一菩薩或供養人,壁頂上浮雕伎樂人,個個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還有一座觀音菩薩像,手提凈瓶舉塵尾,體態圓潤豐滿,姿勢優美,十分傳神。

奉先寺是龍門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石窟,據碑文記載,此窟開鑿於唐代武則天時期,歷時三年。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石窟正中盧舍那佛坐像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造型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盧舍那佛像兩邊還有二弟子迦葉和阿難,形態溫順虔誠,二菩薩和善開朗。天王手托寶塔,顯得魁梧剛勁。

金剛力士雕像比盧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動人,是龍門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積土時,在極南洞附近發現的,是被盜鑿而未能運走遺留下的。只見金剛力士兩眼暴突,怒視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獷豪放,雄健有力,氣勢逼人。

古陽洞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的一座,也是北魏時期的另一代表洞窟。古陽洞中有很多佛龕造像,這些佛龕造像多有題記,記錄了當時造像者的姓名,造像年月及緣由,這些都是研究北魏書法和雕刻藝術的珍貴資料。還有一個葯方洞,刻有140個葯方,反映了我國古代醫學的成就。把一些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別的地方也有發現,這是古代醫學成就傳之後世的一個重要方法。

龍門石窟還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葯、建築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藝術博物館。

文化遺產價值:中國石窟藝術的「里程碑」

龍門石窟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窟內造像雕刻精湛,內容題材豐富,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它以自身系統、獨到的雕塑藝術語言,揭示了雕塑藝術創作的各種規律和法則。在它之前的石窟藝術均較多地保留了犍陀羅和秣菟羅藝術的成分,而龍門石窟則遠承印度石窟藝術,近繼雲岡石窟風范,與魏晉洛陽和南朝先進深厚的漢族歷史文化相融合開鑿而成。所以龍門石窟的造像藝術一開始就融入了對本民族審美意識和形式的悟性與強烈追求,使石窟藝術呈現出了中國化、世俗化的趨勢,堪稱展現中國石窟藝術變革的「里程碑」。

皇家風范

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皇室貴族擁有雄厚的人力、物力條件,他們所主持開鑿的石窟必然規模龐大,富麗堂皇,匯集當時石窟藝術的精華,因而龍門石窟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這些洞窟的開鑿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具有濃厚的國家宗教色彩,所以龍門石窟的興衰,不僅反映了中國5至10世紀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變化,同時從某些側面也反映出中國歷史上一些政治風雲的動向和社會經濟態勢的發展,它的意義是其他石窟所無法比擬的。

龍門二十品

「龍門二十品」的稱號始自清代,所謂「龍門二十品」是指選自龍門石窟中北魏時期的二十方造像題記,其中十九品在古陽洞,一品在慈香窟。「龍門二十品」是北魏時期書法藝術的精華之作,它所展現的書法藝術,是在漢代隸書和晉代隸書的基礎上發展演化而來的,字體端莊大方、剛健質朴、既具隸書格調,又有楷書因素,是「魏碑」體的代表,在中國書法藝術發展史上具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在雲南也有一處叫龍門石窟的風景區,不過遠沒有洛陽有名。它位於昆明西山風景區,北起三清閣,南至達天閣,是雲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龍門勝景」以「奇、絕、險、幽」為特色,雄居昆明西山眾多的名勝之首,到昆明的遊客都要去游覽。故有「不耍西山等於不到昆明,不到龍門只是白跑一趟西山」之說。

㈣ 北魏為什麼要修建龍門石窟

沒有特殊的說法。當時鮮卑族孝文帝從山西大同遷都河南洛陽,之前他在大同修建了雲岡石窟。來到洛陽,繼續修建了龍門石窟。但是由於少數民族來到中原後已經被漢化,因此佛像的面容、服飾比起雲岡石窟都有很大的差異。封建時代的開山造像,大都是代表了統治階級發願的意志。

㈤ 中國四大石窟 歷史意義(急)

莫高窟是現存規模最龐大的「世界藝術寶庫」,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藝術的特點表現在建築、塑像和壁畫三者的有機結合上。窟形建制分為禪窟、殿堂窟、塔廟窟、穹隆頂窟、影窟等多種形制;彩塑分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壁畫類別分尊像畫、經變畫、故事畫、穹隆頂窟佛教史跡畫、建築畫、山水畫、供養畫、動物畫、裝飾畫等不同內容,系統反映了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個朝代及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各個方面,成為人類稀有的文化寶藏。
自1900年5月26日莫高窟藏經洞中發現五萬多卷宗教和世俗文書後,敦煌藝術震撼了整個世界,「敦煌學」已成為世界性的顯學。由日本捐資,在莫高窟對面的三危山下,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藝術陳列中心,仿製了部分原大洞窟,使遊客在莫高窟的觀賞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北朝時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釋迦牟尼或彌勒,主像兩側多為二脅侍菩薩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塑像背部多與壁畫相連。窟內頂部和四壁滿繪壁畫。頂及上部多為天宮伎樂。下部為夜叉或裝飾花紋。中部壁畫除千佛外,主要畫佛傳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緣故事。其中本生故事有割肉求鴿、捨身飼虎、九色鹿捨己救人等。隋唐為莫高窟全盛時期,隋代百窟樣式由北朝的中央塔式改為中心佛壇,組像同前。唐出現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組合。塑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秀」造型,重返「豐碩壯實」之貌。窟中壁畫主要是大場面的說法圖和簡單的經變圖。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於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唐代壁畫是多種經變圖,其規模極為宏偉,表現出天國的壯麗圖景。石窟造像五代時已喪失生命力,宋代起步入衰退。
莫高窟的藝術是融建築、彩塑、壁畫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它是中國、也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

㈥ 龍門石窟的歷史及簡介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來刻藝自術寶庫之一,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龍門石窟與莫高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

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余尊。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2000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㈦ 龍門石窟的來歷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

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2000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7)北魏龍門石窟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保護修繕

1961年國務院公布龍門石窟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龍門風景名勝區被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4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全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

2009年,龍門石窟被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中國現存窟龕最多的石窟,創造了現存窟龕數量中國之最。

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於2007年3月28日結束了面部修繕工程,保護人員沒有對大佛進行大的修復,只是對大佛表面除塵除污,封堵大佛自身和周邊細縫。

㈧ 龍門石窟中的佛像保存至今有什麼意義

龍門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葯、建築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料。因此,它堪稱為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
讓後人知道 ,古代人民的偉大成就 、中國古代石窟雕塑藝術的集中表現。
其實它和 長城都是一樣的 ,見證了中國的歷史 。。

㈨ 龍門石窟有怎樣的歷史

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歷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龍門石窟密布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全長1000多米,現共存佛洞、佛龕2345個,佛塔40多座,佛像10萬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另有歷代造像題記和碑刻3600多品,這些都體現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極高的藝術造詣。

龍門石窟群,大部分集中在伊水西岸的崖壁上,其中大型洞窟29個;伊水東岸崖壁上全是唐代窟龕,其中有7個大型洞窟。在龍門石窟中,北魏時期(420~534)的洞窟具有代表性的有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普泰洞、魏字洞和石窟寺等;東魏時期(534~549)窟龕具有代表性的有路洞和一些小龕;北齊時期(550~577)作品具有代表性的要算葯方洞和一些小龕造像;隋代作品(581~618)的代表是賓陽南洞北壁的梁佩仁造像龕等;唐代(618~907)的洞窟,具有代表性的有潛溪寺、賓陽北洞、敬善寺、萬佛洞、惠簡洞、趙客師洞、奉先寺、龍華寺、極南洞以及東山的看經寺、擂鼓台諸洞。

龍門石窟中潛溪寺是人們最先到達的一個洞窟。它又名齋跋堂,開鑿於初唐。由於寺下有泉進流,故名。其洞中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和三天王。二菩薩豐滿圓潤,造型敦厚,雙目炯炯有神,十分出色。

賓陽洞有3窟,開鑿時間長達24年之久,洞中佛像體現了北魏、隋唐等不同時代的藝術風格。賓陽洞一般是指賓陽中洞。賓陽洞洞窟正壁刻主像釋迦牟尼,左右兩邊有弟子、菩薩侍立,佛和菩薩面相清瘦,目大頸平,衣錦紋理周密刻畫,有明顯西域藝術痕跡。窟頂雕有飛天,挺健飄逸。據說,洞口兩壁上還有一幅浮雕「帝後禮佛圖」,造型別致,構圖美妙,後被盜鑿。

萬佛洞在賓陽洞南邊,洞中刻像豐富,南北石壁上刻滿了小佛像,很多佛像僅幾厘米高,計有1500多尊。正壁菩薩佛像端坐於束腰八角蓮花座上,束腰處有四力士,肩托仰蓮。後壁刻有蓮花54枝,每枝花上坐著一菩薩或供養人,壁頂上浮雕伎樂人,個個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洞口南壁上還有一座觀音菩薩像,手提凈瓶,體態圓潤豐滿,姿態優美,特別傳神。

奉先寺是龍門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石窟,此窟開鑿於唐代武則天時期,歷時3年。洞中佛像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

石窟正中盧舍那佛坐像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造型豐滿,儀表堂堂,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盧舍那佛像兩邊還有弟子、菩薩、天王、力士等造像,二弟子迦葉和阿難,形態溫順虔誠;二菩薩文殊和普賢,神情和善開朗;天王手托寶塔,顯得魁梧剛勁;而力士像更為動人了,只見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壯。

龍門石窟雖然是佛教文化的藝術表現,但它也折射出當時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時尚。龍門石窟為研究北魏到唐、宋這一時期的歷史、文化、民俗及雕刻、繪畫、建築、服飾、樂舞、書法、醫葯以及中外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歷史,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無愧為一座豐富多彩、包羅萬象的博物館。

㈩ 龍門石窟的歷史及簡介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南十三公里處,它同甘肅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並稱中國古代佛教石窟藝術的三大寶庫。龍門石窟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直至北宋。

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存佛像十萬余尊,窟龕二千三百多個,碑刻題記二千八百餘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奉先寺中的盧舍那佛,據說是仿照武則天雕塑的。

魏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開始在龍門山開鑿古陽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連續開鑿賓陽洞的北中南三個大石窟,石陽洞和賓陽洞的修建共費人工80萬以上,還開鑿了葯方洞和東魏時開鑿的蓮花洞等石窟。

北朝石窟都在龍門山,古陽洞自慧成至東魏末50多年的營造,表現出列多的中國藝術形式,大佛姿態也由雲崗石窟的雄健可畏轉變為龍門石窟的溫和可親。以賓陽中洞主佛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著微笑,龍門石窟比雲崗石窟表現出更多的中國藝術佛像。

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總數的60%以上,武則天執政時期開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數,與她長期有洛陽有關。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薩70尺,迦葉、阿難、金剛、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長度)。規模之大,在龍門石窟中稱第一,先後用了四年時間,武則天自己出錢二萬貫。

龍門二十品是珍貴的魏碑體書法藝術的精品。代表了魏碑體,字形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是隸書向楷體過渡中的一種字體,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內。

(10)北魏龍門石窟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奉先寺里的主像是盧舍那大佛的坐像。這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一尊佛像,通高五丈一尺多,單耳朵就長達五尺七寸。盧舍那是西天如來佛的報身像,也就是「光明普照」的意思,可是洛陽的老百姓卻把這尊像叫成「武則天像」。據龍門山一帶的群眾說,盧舍那大佛就是以武則天為模特雕塑的。

傳說,有一年唐高宗和皇後武則天居住在東都洛陽的皇宮中。有一天清晨,武則天正在梳妝。唐高宗在一旁誇贊道:「梓童(皇帝對後妃的愛稱)相貌端正,雍容華貴,有菩薩之儀態。」武則天聽了這話,心裡暗暗高興。她靈機一動,立刻抹開了眼淚。

高宗吃驚地說:「梓童為何如此悲傷?」武則天抽泣著說:「眼前縱有千般好,百年之後還是一堆枯骨,有誰知道我的模樣?」高宗說:「這有何難?孤命畫工為梓童作幅精美的畫像。」武則天撒嬌說:「畫像雖好,只是薄薄一紙,不能流傳千年。」這下子,高宗可作難了。

想了半天想不出門道,只得問武則天:「依卿之見?」武則天嫣然一笑說:「陛下說妾有菩薩之相,何不在龍門山上開窟造像?」唐高宗恍然大悟,說:「這有何難!」於是命畫工為武則天畫像,又命人在龍門西山半崖上開鑿九間房大的露天佛龕,取名奉先寺。准備工作就緒後,高宗命人選拔技術高超的石匠,按武則天的畫像雕鑿了一座大佛像。

為了把這座像雕得更精美,流芳百世,武則天還捐助了兩萬貫脂粉費。 大佛像塑好後,命名為盧舍那大佛,盧舍那梵語是光明普照的意思,武則天為自己造字取名為「曌(讀照)」,其意為「日月當空」,也是光明普照的意思。

因此,這尊像不但形態像武則天,連名字的含意也完全一樣。當地老百姓說不慣「盧舍那」這個詞眼,乾脆就把它叫作「武則天像」。直到今天,龍門街上的老百姓還是這個叫法。

閱讀全文

與北魏龍門石窟的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