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隊舞的歷史意義

隊舞的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13 19:34:50

❶ 舞蹈的教育意義是什麼



少兒舞蹈與成人舞蹈有相同的規律,都是以人體為工具,通過人體動作的語匯,表達一定思想感情的動態藝術。但與成人舞蹈相比,少兒舞蹈的動律更為歡快明朗,它包容青少兒的「童心」與「童趣」,蘊含著孩子們對於「真善美」的感受與親和力。少兒舞蹈教育對少兒的智力發展、道德養成、意志品質的培養、身體素質的提高、審美能力的培養等,具有課堂教育所無法代替的積極作用。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略談幾點體會。

一、有利於促進少兒智力的發展。

少兒舞蹈非常符合孩子們愛動、愛跳的特點,也很符合少兒通過感知和依靠表象來認識事物的心理特點。孩子們在動作、節奏、娛樂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對於外界事物的認識和理解。舞蹈動作是無聲的語言,孩子們常常依靠豐富的想像和心靈的感悟去表現這些動作的內涵。而這些動作又能激發、啟迪他們產生豐富的聯想,開拓創造性的思路。

在少兒舞蹈的教學過程中,我並不單一滿足於教會孩子一個技巧、一段組合,而是給孩子們留下一個創造性的空間。?例如,?我曾以一段抒情的音樂,配之以《雪花》的命題,讓孩子們自編自演,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性。

結果,每個孩子都跳出了對雪花的不同感受,或贊美,或喜愛,或突出其寒冷,或強調其蕭瑟……這種創造性的藝術活動,幫助孩子們完成了從平面形象到立體形象的升華轉換。它能培養孩子們的形象思維,訓練其敏銳的觀察能力,使學生的感知、聯想、想像、幻想等得以淋漓盡致地發揮,從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

二、有利於培養少兒良好的道德意識和意志品質
舞蹈是一門整體藝術,少兒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進行排練或演出的,整齊的隊形,劃一的動作,常常是衡量整體美感的標准之一。如果有一個孩子不認真,動作不協調,就會影響甚至破壞畫面的美感。通過這種步調一致的訓練,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養成一種自覺守紀律、主動關心幫助他人、注意集體協作的行為習慣。

少兒舞蹈還能培養孩子們活潑的個性和堅強的毅力。少兒,特別是當代獨生子女,在家中受到親人的寵愛,在公眾場合可能會有內向害羞、嬌氣任性的毛玻而舞蹈是當眾表演的,這種藝術活動有著現場即時進行人際交流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舞蹈的外向特徵,激發學生進行富有表情的表演。通過參加排練、外出演出、集體活動,許多學生克服了性格內向、膽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參加藝術活動,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培養他們開朗活潑的個性。另一方面,舞蹈又是一門殘酷的藝術,在舞蹈訓練過程中,有些動作必須付出痛苦和艱辛才能完成。這就需要孩子們具有堅強的意志和吃苦精神。因此,有些比較嬌弱的孩子,經過刻苦的訓練,他們的毅力得到了充分的磨煉。

三、有利於提高少兒身體素質,增強形體與氣質美感
舞蹈是人體動態造型美的精華,科學、協調的舞蹈訓練,會提高學生身體各部分的協調性和靈活性,促進兒童的骨骼發育,增強孩子們的消化機能,增進食慾,提高身體素質。

在我所教過的學生中,有一些孩子原來曾有「駝背」「摳胸」「端肩」等不良習慣,我在舞蹈教育中常常注意提醒他們自覺地改變這種不良習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他們的這種習慣,能被有效地糾正。受過舞蹈訓練的孩子,都有儀表、舉止端莊得體的特點。這種形體特點,又會使他們自我感覺良好,充滿自信樂觀,為他們以後得體地待人接物打下一個基矗經過舞蹈訓練的少兒,能讓人感受到我們民族的一代新人挺拔向上、大方活潑的形體和開朗美好的氣質,有助於培養和提高民族自信心,激發民族自豪感。

四,有利於培養少兒良好的審美感覺
舞蹈通過調動人體動作、表情、姿態、情感內心體驗等多種心理和生理機能,為孩子們提供和構築了富於童心的審美欣賞與審美創造空間。少兒舞蹈以它獨到的寓教於樂的方式,可以潛移默化,使孩子們習慣於熱愛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憎厭一切假、惡、丑的行徑。可通過舞蹈的具體形象來認識繽紛的世界,認識真善美,從而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追求美的能力。長期以來,在我們民族傳統的兒童教育觀念中,往往片面地強調使孩子們「乖」、「聽話」、「靜」,而不大注意培養兒童的動態美感和動作美造型能力。因此,在強調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今天,我們應當特別注意發揮少兒舞蹈教育在培養健全的新一代外形與內質方面所具有的獨特優勢

❷ 舞蹈的教育意義

一、有利於促進少兒智力的發展。 少兒舞蹈非常符合孩子們愛動、愛跳的特點,也很符合少兒通過感知和依靠表象來認識事物的心理特點。孩子們在動作、節奏、娛樂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對於外界事物的認識和理解。 二、有利於培養少兒良好的道德意識和意志品質 舞蹈是一門整體藝術,少兒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進行排練或演出的,整齊的隊形,劃一的動作,常常是衡量整體美感的

❸ 宋代舞隊的作用是什麼

宋代的城鄉文娛抄活動,呈現出多向交襲叉的狀態,都市與民間相互影響,表演形態也就自然互滲,出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形。另外,宋代舞隊原本即民間藝術的表演形式,它在社會生活里主要起著隨心所欲地抒發性情,自由自在地表現本心的作用,其名稱多樣也就不足為怪。

❹ 中國的民族舞蹈有那些意義

民族舞蹈是一種起源於人民生活中的肢體動作語言,以日常活動抽象化為表現形式。亦可稱為土風舞、民俗舞蹈或國際民俗舞蹈。其意義則指自然形成的、受地理、地形、氣候、生活...

❺ 宋代隊舞的主要特點

宋代宮廷中用於禮儀、典禮和欣賞娛樂的節目主要是「隊舞」。宋代隊舞也是規模宏大,多姿多彩的。可以分為兩個大的類別:一個是72人表演的「小兒隊」;一個是由153人表演的「女弟子隊」。每隊又各有十個節目,從各個節目的名稱上看,如「小兒隊」的《柘枝隊》、《劍器隊》、《婆羅門隊》、《醉胡騰隊》、《玉兔渾脫隊》等等,「女弟子隊」的《菩薩蠻隊》、《拂霓裳隊》、《采蓮隊》等等,都很像是唐代宮廷名舞的直接繼承。但從表演形式、手段等具體記述考察,則可以看出已經有了許多的發展變化。比如:每部樂舞都增加了杖子頭、竹竿子(都是率領舞隊的人物)、花心(領舞者)、四角(群舞者)等不同角色和勾隊(召演員出場)、放隊(讓演員入場)、致語、唱念、問答等各種表現手段。這些變化不可忽視,實際上是舞蹈表演在向舞、樂、詩、歌、白相結合,有簡單的人物、情節,有一定表演程式的戲曲形式演變中的一種早期過渡樣式。所以宋代隊舞雖然吸收了唐代舞蹈的一些東西,但又沒有能夠把唐代那些著名舞蹈都直接繼承下來。這就是「隊舞」中增加的那些「名堂」告訴我們的事實。至於此中的原因當然是多種多樣的,如社會的變革,政治、哲學思想的影響,經濟的發展帶來的人們生活習俗和藝術欣賞習慣、愛好的變化等等,都在起著或隱或顯的作用。

❻ 一個舞隊的隊服象徵著什麼

象徵的團隊宗旨,團隊整體的精氣神,團隊服裝是團隊宗旨的外在表現。

❼ 宋代民間歌舞的發展及其歷史意義有哪些

宋代民間歌舞內容豐富多彩且富有生活氣息,其代表性的舞種有:村田樂、劃旱船、訝回鼓、舞鮑老答、十齋朗、撲蝴蝶、抹蹌變陣子等。民間歌舞大多是對當時社會生活反映,因此,成為廣大百姓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這是宋代民間歌舞發展的原因之一。其次,唐末社會動亂,宮廷大批藝人流落到民間,提高了民間舞蹈表演技藝。第三,宋代商業興盛,為適應商業需要,宋代社會出現許多勾欄瓦舍,使民間舞蹈有了固定的演出場所,為民間舞蹈的繁榮提供了有利條件。宋代民間歌舞藝術發展的歷史意義在於,它為後世的元雜劇、明清戲曲藝術表演的形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❽ 簡述宋代宮廷隊舞的結構特徵及藝術特性

在宋代,宮廷舞蹈主要被稱為「隊舞」,而民間舞蹈則被稱為「舞隊」。相比較而言,專「隊舞」的表演形屬成了相對固定的程式,歌詩、朗誦和舞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漸漸向戲曲表演形式過渡;「舞隊」的表演則零散化且帶有極大的隨機性,其表演可長可短,組合可前可後,類似於一種雜耍表演。對於一個時代的舞蹈文化風貌來說,宋代民間「舞隊」是更具典型特徵的。

❾ 舞蹈隊型在群舞作品中起到什麼作用!!急!!!

要關顧全局

群舞舞蹈隊形

編群舞,個人的動作、姿態、熟練,皆如文章的詞藻,運用得好可以增分,運用得差則減分,然而無關乎大局,只是細微末節之事。大局者,似文章的段落,段落條理分明,層次有序,詞藻雖不華美,仍有平易朴實的好處,未必全盤皆輸。所以舞蹈的舞蹈隊形之編排,比細節動機的引發,更為重要,先定舞蹈隊形,再想舞之推演,為編群舞應該的步驟。

況且,舞蹈隊形,可以純粹在形式上考慮,不必問有什麼意義,如文章起始,自然可以先擬個起承轉合順序,不必先想好內容是些什麼,所以更可以優先想好。當然,在編舞過程中,因為對舞蹈動作的安排,而修正先定的舞蹈隊形,更改舞蹈隊形的排列,未嘗不可。只是這是編舞的權變,而不是常態的步驟。

舞蹈隊形的型態,大致有兩種,一種是適合在跳舞時,每一個人都跳得差不多的舞;因為每個舞者分別跳自己的,與其它舞者少有交集,我們不訪稱為「獨立式」。另一種舞者間彼此有關系,要經常配合,共同組合隊形,我們可稱為「組合式」。這兩種之中,又有各種變形,茲將常見的分述如下:

一、獨立式:這種群舞隊形,幾乎從頭到尾不變,常見的有以下三種:

A. 一字排列形:每個舞者面對觀眾一字排開,各跳各的,沒有主從之分,這種隊形,優點在人多壯聲勢,不過顯然有些單調,是獨立式的基本型。

人 人 人 人 人

B. 雁行式:中間的突出來,其它的依次退後些,如雁飛時的隊形,舞蹈的動作也許仍相似,但是觀眾主觀上認為中間突出的是主,其它是次,於是有了主次之分,只是這種主次之分,可以在舞蹈中輪換舞者,來消除其階序;也可以變換成其它獨立式舞隊,使主次之分不明顯。

人 人

人 人



C. 散點式:是一種平均分布的隊形,然而其精神是在舞者每個人都同樣重要,不分主次,所以前排不可以擋住後排,前排人數也多,所以也沒有前排較重要的感覺。(許多街舞采這種方式)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D. 圓圈式:這是圍著圈圈跳舞的方式,於現在多是鏡框式舞台的情形下,已經很少見,然而民族舞蹈中,強調參與,而非給人欣賞的舞蹈,這卻是非常多。



獨立式的舞群,強調每一個成員的平等性,每一個成員的表現,都讓人注目,在欣賞這樣的舞蹈時,每一個舞者都可以被視為主角,也同時可以被視為舞群中的一員,這樣看似矛盾的說法,實在是因為每個人都重要,又每個人都與別人一樣的現象造成的。

編這樣舞隊時的變化法,常見的有:

1. 動作輪流:雖然動作一樣,但是時間不同,例如火焰之舞有一段一字排開輪流動作的安排。

2. 交換位置:是指舞者在舞蹈中互換位置,但是舞蹈隊形基本不變,這種小插曲,可以多些變化,增加趣味性。

3. A、B、C三種隊形穿插變化:舞蹈是時間藝術,可以在其中變換舞隊的形式,這三種舞蹈隊形性質近似,常有變換的情形。變成D的或許有,但是比較少見。

4. 還有一種輪流突出個人的,例如街舞有時會出現其它舞者皆退後,拍著手打拍子,一個人上前獨秀舞技的情形。

5. 至於可不可以與組合式交互運用,變化更多的舞蹈隊形呢?當然可以。

舞蹈類型編創還有以下分類:

1:慶典型,一般企業,學校,集團等,都會經常接觸到此類舞蹈的安排.這種舞蹈的節目安排,一般都在開場,中間高潮,或壓軸.可以說是比較重要的一類舞蹈(特別是你對與一大片業余或根本沒接觸過舞蹈的人群時候).在人數上,一般又是以群體的13--24人左右為佳.舞蹈的體裁,不限制.但總的要求是氣氛比較高漲,或者音樂比較亢奮的.關於選材,這里說明下,選材是編導的一大難點,特別是對於此類的舞蹈,選材是非常關鍵的.編導的舞蹈成功與否,這里就佔了3分之1的樣子.對於這類舞蹈,選材方面最好注意,題材保持新穎,如果保證不了新穎,那麼就用翻新的方式。進行在你那裡觀眾最喜歡看的那種慶典型舞蹈,對那個舞蹈用翻新,但是結構基本不變(也就是舞蹈的風味).最好是能活用道具和服裝,一般這類舞蹈,氣氛比較好,道具也是支持的關鍵或服裝(可以設計點小機關在道具或服裝上,不要怕演員麻煩,上了台,人就什麼都不記得了).總之,此類舞蹈隊型要比動作多(觀眾感覺上...而不是真的要你隊型比動作多),活用三角,平行四邊型,大一字,反半圓.少用正圓,太土那個型..其他的小隊型自己可以按照實際音樂來穿插.動作方面要新穎,或者說可以癲狂一點.

2:廣場型,一般人數在50多人到更多,這樣的廣場性舞蹈,著重要求道具和服裝的運用,動作要求簡單劃一.活用道具,利用道具做出隊型圖案,和隊型變化,在隊型變化方面,要依照自己的道具圖形來變化,因為,一般來說,廣場上的舞蹈,觀眾多半是俯視來看的,這樣就要求了平面圖形要華麗一些,而檯面隊型也需要,但是相對來說,不像舞台舞蹈,可以減少一些.主要是為了調整到高潮的平面隊型,還起到連接的做用.音樂最好是採用節奏點比較明朗的,編排的時候忌諱用音樂副點來進行舞蹈完美安排,因為不是舞台舞蹈,用副點的話,很容易產生隊員節奏把握不穩,順便變化無法到位置的情況,而且人多,小拍音樂最好去掉變化,小拍音樂隊型變化一多,就會導致看起來比較凌亂.

3:一般綜合型,這個包含了,單,雙,三,和小型集體舞蹈.獨舞的特點是比較講究把音樂副拍做的飽滿,因為在台上只有一個演員,所以,在無時無刻都要做到節奏,音樂,動作,呼吸,故事的引用的飽滿,對演員的表演性要求比較高,動作設計主要依靠主題內容-故事內容-本內容的特點-音樂特點.(對於業余的,不推薦編導安排業余學生上台表演獨舞).雙人舞和三人舞,主要特點是兩人或三人聯系一定要緊密,而不是你跳你的,我跳我的.讓觀眾覺得好像少一個人沒所謂一樣.一般雙,三形式的舞蹈,可以做一個主跳,兩個托掂.或一個主一個托掂,故事引擎一定要安排好三人或二人的關系,這樣在你構造這個藍圖的時候,才不會讓演員空下,在那等音樂,這在舞蹈上是很忌諱的.單雙的形式更注重故事的內容,人物的安排和搭配就成了很關鍵的問題了.小型舞蹈,大體上和慶典型有點像,但是區別在與,小型的舞蹈,比慶典舞蹈就注重一點動作上和音樂上的變化了,可以說,在動作上要比較豐富,更關鍵在與副拍的舞蹈語匯安排,有點類似獨舞的安排,只是多增加了隊型變化,比如一個副拍,我可以做動作+隊型+呼吸,或者隊型+呼吸+造型+動作等等,各種方式都可以,但是記住,不要把所有的個方面元素都放在副拍裡面,這樣會導致隊型和節奏崩潰.一般來3-4個方面元素就足夠了

❿ 宋元「隊舞」的意義何在O(∩_∩)O謝謝

隊舞,宋代的宮廷舞。分小兒隊和女弟子隊兩大類。小兒隊中包括柘枝、劍器、婆羅門、醉胡騰、諢臣萬歲樂、兒童感聖樂、玉兔渾脫、異域朝天、兒童解紅、射鵰 回鶻 共十隊。女弟子隊中包括菩薩蠻、感化樂、拋球樂、佳人剪牡丹、拂霓裳、采蓮、鳳迎樂、菩薩獻香花、彩雲仙、打球樂共十隊。各隊都有特定的服飾、樂曲、歌、舞、道白,表現不同的內容。

龍燈隊舞

隊舞 :ì wǔ 宮廷歌舞形式之一。唐代李可及曾改制《菩薩蠻隊舞》 、創制《嘆百年隊舞》。宋代有小兒隊和女弟子隊。分小兒隊和女弟子隊兩大類。小兒隊中包括柘枝、劍器、婆羅門、醉胡騰、諢臣萬歲樂、兒童感聖樂、玉兔渾脫、異域朝天、兒童解紅、射鵰回鶻共十隊。女弟子隊中包括菩薩蠻、感化樂、拋球樂、佳人剪牡丹、拂霓裳、采蓮、鳳迎樂、菩薩獻香花、彩雲仙、打球樂共十隊。各隊都有特定的服飾、樂曲、歌、舞、道白,表現不同的內容。小兒隊凡七十二人,女弟子隊凡一百五十三人。一般在酒宴第三盞時演小兒隊舞,第七盞時演女弟子隊舞。宋代隊舞,有的即大麴,有的類似大麴結構,一般分「散序」、「中序」、「入破」、「徹」等大段落,其中還分「疊」。有的節目還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如:《勾南呂薄媚舞》表演鄭六遇艷狐、崔韜逢雌虎的故事;《五羊仙》表演五仙騎羊降臨羊城的神話;《勾降黃龍舞》表演名妓灼灼的愛情故事。第三人稱的致語和唱辭逐步發展成第一人稱的唱、白,還有類似戲曲的「科介」(如《漁父舞》)。元代宮廷尚有樂音王隊、壽星隊、禮樂隊、說法隊等,明代宮廷有萬國來朝、九夷進寶、百花朝聖、百戲蓮花盆、勝鼓采蓮等,然皆用作儀式,日趨僵化。見《宋史·樂志十七》。《金瓶梅詞話》第五八回:「那日 喬大戶 沒來,先是雜耍百戲,吹打彈唱,隊舞才罷,做了個笑樂院本。」 阿英 《燈市--<金瓶梅詞話>風俗考之一》:「雜耍不外『隊舞』,『細舞』,『筒子觔斗』,『蹬壇』,『蹬梯』。」

閱讀全文

與隊舞的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