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问题 > 历史上刘伯温出生在哪里

历史上刘伯温出生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1-02-14 00:34:05

A. 明朝刘伯温是哪里人

刘伯温(1311-1375年)刘伯温(1311-1375年),名刘基,字伯温,以字行。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他14岁时入处州郡学读《春秋》,17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宋明理学,同时积极准备科举考试。天生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使年轻的刘伯温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大名士,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他的老师郑复初就曾对刘伯温祖父说:"他日这个孩子必定会光大你家门楣,振兴刘氏家族!"西蜀名士赵天泽在品评江左人物时,将刘伯温列为第一,将他与诸葛孔明相比也可以与我象比了,说刘伯温他日一定会成为济时大器。刘伯温果然是人中之杰。他于元统元年(1339年)考取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开始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精彩表演。最初,刘伯温希望为元朝政府效力,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在中进士后不久,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后又任元帅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朝廷的采纳,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压制。刘伯温非常失望,先后3次愤然辞职,回故乡青田隐居。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潜心著述。他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进行了一番总结,创作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而当此之时,全国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元王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但各支反元义军又互相纷争,各不相让。刘伯温静观天下形势,经过一番分析,认为在众多的起义军中,以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最有真龙天子之气,他领导的一支红巾军才是推翻元朝、建立新江山的队伍。公元1360年,义军统帅明太祖两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出山辅助明太祖,希望通过助朱氏打江山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大志。与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相似,刘伯温初次与朱氏相见,就提出了"时务十八策"。明太祖一见刘伯温之后,更是大喜不已,从此将刘伯温视为自己的心腹和军师。刘伯温出山之后,忠心耿耿地为朱氏政权效力,积极为明太祖出谋划策。他为朱氏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而明太祖得到刘伯温的辅助,正是如虎添翼。他基本上按照刘伯温为他定下的战略、战术行事,先用诱敌之计大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于公元1363年在鄱阳湖与陈氏决战,将其势力彻底消灭。第二年,又依计将张士诚的势力消灭。然后,明太祖派部队北上攻打元朝首都北京,同时准备在南方称帝。公元1368年,明太祖在南京登基称帝,正式建立大明皇朝,改元"洪武"。为朱氏最后平定天下、开创朱明皇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基,作为开国元勋之一,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为了表彰刘伯温的特殊贡献和巨大功勋,明太祖还下诏免加刘伯温家乡青田县的租税。这是处州地区惟一不加税的一个县。不久又追封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永喜郡公。洪武三年(1370年),刘伯温被任命为弘文馆学士,受"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称号,赐封诚意伯,食禄241石。至此,刘伯温本人的事业和青田刘氏家族的发展,都如日中天,达到了最辉煌的鼎盛时期。作为一代军师和智者,刘伯温料事如神,他深知自己平时疾恶如仇,得罪了许多同僚和权贵,同时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毅然选择激流勇退,于洪武四年(1371年)主动辞去一切职务,告老还乡,回青田隐居起来。刘伯温在青田过了2年的隐居生活,本来希望远离世间是非争夺。但是,他的智慧和才能实在太高,他的名声实在太大了,他甚至被民间百姓渲染成了一位活神仙般的人物,这就无法避免政敌的嫉妒和皇帝的猜疑。洪武六年(1373年),刘伯温的政敌胡惟庸当了左丞相,指使别人诬告刘伯温,说他想霸占一块名叫"茗洋"的"有王气"的土地做自己的坟墓,图谋不轨。早就对刘伯温放心不下的明太祖,听到诬告后果然剥夺了刘伯温的封禄。刘伯温非常惶恐,于是亲自上南京向明太祖谢罪,并留在南京不敢回来。后来,胡惟庸升任右丞相胡惟庸天下第一大奸臣可与秦烩相提并论,刘伯温更加忧虑,终于一病不起。洪武八年(1375年),有病在身的刘伯温由皇帝朱元瘴所派使者护送回家,不久在家忧愤而死,终年65岁。刘伯温在南京时,胡惟庸曾派太医为刘伯温诊病送药,但刘伯温吃了他的药后,病情加剧。因此,当时人们怀疑刘伯温是胡惟庸下毒致死。他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刘文成。

B. 谁能给我刘伯温的生平介绍越详细越好。

刘伯温
(刘基)
刘伯温(1311-1375年),名刘基,字伯温,以字行。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出生于江浙行省处州路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今南田山武阳村于1948年划归温州文成县)。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他14岁时入处州郡学读《春秋》,17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宋明理学,同时积极准备科举考试。天生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使年轻的刘伯温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大名士,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他的老师郑复初就曾对刘伯温祖父说:"他日这个孩子必定会光大你家门楣,振兴刘氏家族!"西蜀名士赵天泽在品评江左人物时,将刘伯温列为第一,将他与诸葛孔明相比,说刘伯温他日一定会成为济时大器。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刘伯温果然是人中之杰。他于元统元年(1339年)考取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开始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最初,刘伯温希望为元朝政府效力,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在中进士后不久,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后又任元帅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朝廷的采纳,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压制。刘伯温非常失望,先后3次愤然辞职,回故乡青田隐居。
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潜心著述。他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进行了一番总结,创作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而当此之时,全国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元王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但各支反元义军又互相纷争,各不相让。刘伯温静观天下形势,经过一番分析,认为在众多的起义军中,以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最有真龙天子之气,他领导的一支红巾军才是推翻元朝、建立新江山的队伍。
公元1360年,义军统帅明太祖两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出山辅助明太祖,希望通过助朱氏打江山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大志。与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相似,刘伯温初次与朱氏相见,就提出了"时务十八策"。明太祖一见刘伯温之后,更是大喜不已,从此将刘伯温视为自己的心腹和军师。
刘伯温出山之后,忠心耿耿地为朱氏政权效力,积极为明太祖出谋划策。他为朱氏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而明太祖得到刘伯温的辅助,正是如虎添翼。他基本上按照刘伯温为他定下的战略、战术行事,先用诱敌之计大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于公元1363年在鄱阳湖与陈氏决战,将其势力彻底消灭。第二年,又依计将张士诚的势力消灭。然后,明太祖派部队北上攻打元朝首都北京,同时准备在南方称帝。
公元1368年,明太祖在南京登基称帝,正式建立大明皇朝,改元"洪武"。为朱氏最后平定天下、开创朱明皇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基,作为开国元勋之一,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为了表彰刘伯温的特殊贡献和巨大功勋,明太祖还下诏免加刘伯温家乡青田县的租税。这是处州地区惟一不加税的一个县。不久又追封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永喜郡公。
洪武三年(1370年),刘伯温被任命为弘文馆学士,受"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称号,赐封诚意伯,食禄241石。至此,刘伯温本人的事业和青田刘氏家族的发展,都如日中天,达到了最辉煌的鼎盛时期。
作为一代军师和智者,刘伯温料事如神,他深知自己平时疾恶如仇,得罪了许多同僚和权贵,同时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毅然选择激流勇退,于洪武四年(1371年)主动辞去一切职务,告老还乡,回青田隐居起来。
刘伯温在青田过了2年的隐居生活,本来希望远离世间是非争夺。但是,他的智慧和才能实在太高,他的名声实在太大了,他甚至被民间百姓渲染成了一位活神仙般的人物,这就无法避免政敌的嫉妒和皇帝的猜疑。洪武六年(1373年),刘伯温的政敌胡惟庸当了左丞相,指使别人诬告刘伯温,说他想霸占一块名叫"茗洋"的"有王气"的土地做自己的坟墓,图谋不轨。早就对刘伯温放心不下的明太祖,听到诬告后果然剥夺了刘伯温的封禄。刘伯温非常惶恐,于是亲自上南京向明太祖谢罪,并留在南京不敢回来。后来,胡惟庸升任右丞相胡惟庸天下第一大奸臣可与秦桧相提并论,刘伯温更加忧虑,终于一病不起。
刘伯温
洪武八年(1375年),有病在身的刘伯温由皇帝朱元璋所派使者护送回家,不久在家忧愤而死,终年65岁。
刘伯温在南京时,胡惟庸曾派太医为刘伯温诊病送药,但刘伯温吃了他的药后,病情加剧。因此,当时人们怀疑刘伯温是胡惟庸下毒致死。他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县是1948年析置的新县,县名就是为了纪念刘基。
刘伯温不但是一位谋略大师,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文人,他的著作很多,流传于世的有《郁离子》10卷和《诚意伯文集》20卷。其中。代表作《郁离子》一书在中国思想上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刘伯温死后,葬于青田武阳夏山。据说,刘伯温死前曾预言胡惟庸必败,到时明太祖会为自己平反昭雪,他还特留下一封密奏给儿子,要他在日后明太祖想起自己的时候再上奏。5年后,胡惟庸果然垮台。又10年后,刘伯温果然被平反。明太祖还赐给刘氏家族金书铁券,特批刘氏成员可凭此免一次死罪。

C. 刘伯温是哪里人的

刘基,字伯温。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生,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卒,享年65岁。刘基出身名专门望族,自幼聪明好学,属有神童之誉。元至顺四年{1333年)23岁的刘基,一举考中进士,开始步人仕途生涯。他立志报国,但朝廷昏庸腐败,使他20余年的宦海生涯屡遭磨难贬抑。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三月,接受朱元璋的邀请,成为参赞军务的谋士,为明王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他为人刚直,胆识过人,朱元璋尊其为“吾子房(张良)也”。民间有“上有诸葛孔明,下有刘基伯温”的称道。 身处乱世 满腹经纶 刘基出生在浙江处州府青田县南田山(今浙江省温州文成县南田)武阳村一个书香地主家庭里。

D. 求刘伯温的真实生平

刘伯温

刘基故里--南田又称天下第六福地,人杰地灵,孕育着文成千百年的历史文化。千古人豪刘伯温是历史上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他辅佐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建立大明王朝,被后人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人。现留下一批明清建筑,诸如刘基庙、参政公祠、忠节公祠、盘古亭、辞岭亭、武阳亭、刘基故居及刘基墓等。此外,全县尚拥有新石器遗址、宋朝古窑址、摩崖石刻、古寺、古墓、古牌坊、革命纪念地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元至大四年夏历六月十五日出生于南田武阳村。武阳村当时属青田管辖,时人称他为刘青田。明洪武初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他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年(1514),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文成公。文成县就是以他的谥号命名的。
刘基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生于元末,自幼聪敏,长大后博览群书,因而才干、学识大大长进。他胸怀救时济世之志,于23岁考中进士,投身仕途。当时的元政权,君主昏庸,官吏腐败,民不聊生。刘基目瞩这种危机四伏的时局,并不气馁,仍以国事为重,清廉刚直,效命朝廷,忠于职守,总想为国家民族干一番事业,可是在元代民族歧视严重的官场上,并不得志。自26岁出任江西高安县丞,长期充任江西行省椽史、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浙东元帅府都事、行省枢密院经历之类从七品、七品小官,后来虽小有迁升,一度当上从五品的行省郎中,但旋即仍以七品的资格改授处州路总管府判,浩然之气受到抑制。加上此国性农民起义已风起云涌。他面对现实,逐渐认识到元朝灭亡、改朝换代已成必然之势。于是在48岁那年弃官在家乡武阳隐居,著《郁离子》2卷。
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军下金华,定括苍,仰慕刘基的名声,盛情邀请他出山。这时刘基已50岁,应邀前往金陵(南京),进献"十八策",论天下安危,于色。朱元璋大喜,专设礼贤馆款待。从此,刘基成了朱元璋的主要谋士,宏才大略得到施展。
刘基在统一中国创建明王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对大明历法、律令的制订、南京城竽宫的修筑设计也曾作出贡献。
刘基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但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刘基却不求名利,不以功臣自居,一再谦让,故官爵比其他功臣低,授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弘文馆学士、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年俸禄240石,也比其他受封伯爵的大臣低。但即便如此,由于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敢于直言,不久便得罪了丞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并逐渐失云朱元璋信任。洪武四年(1371),刘基请求告老还乡,退出政治舞台,时年61岁。
刘基还乡后,虽然不与地方官来往,从来不讲自己的功劳,唯棋酒诗文自娱,行为十分谨慎,但仍遭丞相胡惟庸暗算,指使人诬陷他在家乡强占有"王气"的坟地,引起朱元璋疑忌,被夺去俸禄,致使刘基引咎京,不敢回家。后忧郁成疾,吃了胡惟庸派来的太医药后,病情加重,朱元璋遣使护送回家。不久,便不明不白死去了。这一天是洪武八年(1375)夏历四月十六日,享年65岁。

刘伯温之死与明初大算账

春兴诗八首 明 刘基
刘基(字伯温)是明初的一代奇人,《明史》称其“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在民间传奇和文学作品里,刘伯温则更是一个传奇,比张良、诸葛亮还要神通广大,甚至能未卜先知,洞察今古,呼风唤雨,乃神仙一般的人物,被称为“帝师”、“王佐”,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誉。预言之作《烧饼歌》就被传为是他所写。
历史上真实的刘基当然不是神仙,不过按今天的头衔,可算是哲学家、谋略家、文学家、军事理论家、易学家、天文学家等,其著述也广泛涉及到了这些方面,“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明史列传16》),其《郁离子》想象诡异,寓意深远,有如《庄子》,《百战奇略》更是兵书宝典(后人对是否伯温所作尚有争议),天文历数方面有《天文秘略》,卜筮方面有《观象玩占》传世,此外还著有历书《玉洞金书》一卷,《注灵棋经》二卷,《解皇极经世稽览图》十八卷。颇为奇特的是,和羽扇纶巾、谈笑自若的传统学士名臣儒雅潇洒的形象不同,刘伯温身着布衣,威猛刚烈,“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全然一副梁山好汉的模样。
刘基是浙江青田人,23岁进士,曾任元朝的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等官职,曾受命参与镇压方国珍部,任处州路总管府判。因不与兵事,愤而弃官还乡,在48岁那年弃官归隐。元至正二十年,“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明史列传16》)
被朱元璋聘至应天(南京),充任谋臣后,刘伯温针对当时形势陈时务18策,提供了好几着关键性的军事策略,如先灭陈友谅,与张士诚、方国珍暂时妥协,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建策。为朱元璋采纳。朱元璋先后攻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势力多按刘基的计策行事。二十四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刘基为太史令。二十七年,升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又为朱元璋谋划制定北伐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其间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有定策之功。洪武三年封诚意伯。
按运筹帷帷的功绩,刘伯温理当入公,但最初封公的六人为李善长、徐达、常茂、李文忠、冯胜和邓愈。这些人除常遇春之子常茂是追封外,其他都是最早追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征战疆场的“哥们”,尽管朱元璋对刘伯温“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曰:‘吾子房也。’”(《明史列传16》),但那是有所请教,是一种姿态而已。可能是出于一种自卑和自大混和的心理,身为文盲老粗的朱元璋对文化人有一种内心的反感,尽管刘基以及陶安、秦从龙、朱升、范常等文人对朱元璋平定天下起的重要作用丝毫不亚于厮杀战场的武将。
当然,补偿还是有的,为安抚刘伯温,朱元璋下令青田不加赋税,“令伯温乡里世世为美谈也。”后来又“累欲进基爵,基固辞不受。”(《明史列传16》)
不过,刘伯温虽才华盖世,胸有韬略,却不是政治家。如果他专注于学问,成就必定会不逊于任何一代宗师。但他是性情中人,决不会为逃避乱世纷争,躲起来一门心思做个人研究。而且他心地至诚,性格正直刚烈,嫉恶如仇,天下太平之后,也根本不适合混迹于官场,这一点他自己也明白。洪武三年,朱元璋欲任命他为丞相,刘伯温的回答是:“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可惜,一入侯门深如海,已没有了退出的余地了。
即帝位后的朱元璋,心态开始发生变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所有帝王的一贯思维,只不过在朱元璋那儿更变本加厉,更刻薄寡情。本来第一个要收拾的是独揽大权的丞相李善长,因为李嫉恨刘伯温,朱元璋就选择刘伯温充当杀手。“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明史列传16》)
尽管刘伯温说得都是大道理,不过他心里应该明白,让他出来收拾李善长,既是利用,也是试探他的忠诚度。他一旦受命或可减轻朱元璋的猜疑,然而,唇亡则齿寒,此例一开,以后朱元璋对待开国功臣元老就会换另外一副面孔,此等不义之举,按刘伯温的个性是绝不可为的。正因为如此,第二年他就请退,告老还乡了。
刘伯温虽归老于乡,但朱元璋疑忌之心很强,人不在身边反觉难以掌控,更欲除之而后快。刘伯温也知道朱元璋对他不会就此放心的,所以他的儿子留京为官,算是人质。而且朱元璋每年岁暮都将退休的刘基之子琏、宋濂之子允载、叶琛之子永道、胡深之子伯机等召去京师,接见于便殿,嘘寒问暖,“亲加训诲,燕语如家人。”故此,退隐后的刘伯温异常低调,“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明史》记载有这样一件事,青田县令因久仰刘伯温大名,想瞻仰一下尊容,“邑令求见不得,微服为野人谒基。基方濯足,令从子引入茆舍,炊黍饭令。令告曰:“某青田知县也。”基惊起称民,谢去,终不复见。”即便如此,最终还是未逃脱朱元璋的算计。
朝廷方面,李善长为朱元璋所忌,已经自动退休,胡惟庸与李善长同乡,因李的举荐而成为丞相。其实,早在洪武二年,朱元璋曾就李善长外另一丞相人选问题征询过刘伯温的意见,刘就不看好胡惟庸,评价是:“譬之驾,惧其偾辕也。”(《明史列传卷16》)。胡惟庸因此对刘伯温怀恨在心。后来终于在朱元璋暗助下得到了一次报复的机会。
当时瓯、闽间有一条狭长的地域叫谈洋,该地区是盐贩、盗贼聚集的地方,方国珍便是从这起兵反叛的。刘基委托儿子刘琏上奏,建议应在该地区设立巡检司以控制管辖该地,使那里的刁民无机可乘,不能互相勾结或胁迫戍边士兵一道出逃反叛。胡惟庸使刑部尚书吴云弹刻刘基,反指淡洋踞山临海,有君王之气.刘基想要谋取作为自己的墓地,当地百姓不答应,便想要在那里设置巡检司为难当地民众,才导致该地区形势迅速恶化。
朱元璋不置可否,只是命令下传此文让刘伯温知晓。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也是一种胁迫,如果没有合适的反应,谋反的罪名就会临头。刘伯温于是只好赴京亲自上朝拜见朱元璋,但朱元璋又全然不过问此事,刘伯温既不能辨白,又不敢离京。不久便发病了。此时胡惟庸携带补药前来探望病情。刘基吃了胡惟庸拿来的药后,顿时感到有如拳头大小的石头般的硬物堵塞在胸口。刘基又利用空闲时间奏明了朱元璋.朱元璋依旧不过问。又过了三个月,病情更加恶化。朱元璋派人前去问候刘基,得知他已不能起床了,便让他乘坐传送公文的船返回青田家乡。
不久后,一代绝世奇才便这样去世了。
毒杀刘基,这是后来胡惟庸的一大罪状,但下毒是否为朱元璋的授意,已成悬疑。不过这出自朱元璋的授意可能性极大。首先,刘基死于洪武八年四月,胡惟庸进中书省是洪武六年七月,那时胡入相时间不长,地位并不稳固,还处在“考察期”,又有汪广洋牵制,未必能够胆大妄为到这个程度。胡惟庸虽然嫉恨刘伯温,但并无深仇大恨,弹刻刘基的奏章也强词夺理,没有能令人信服依据,如果没有来自皇帝方面的一些默许,本身就有诬告嫌疑,很可能反过来惹火上身。更何况刘伯温已归隐,不可能对其地位权势构成威胁,做下毒这种风险很大而毫无回报的事,对身居丞相高位,且以精明干练著称的胡惟庸而言,应该还不至于笨到这个程度。
再者,不露痕迹地毒杀功臣是朱元璋的拿手绝技,李文忠、徐达也是这样因病受到探望和赠药之后便不明不白的死掉的。关于李文忠之死,《明史》载:“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使淮安侯华中护医药。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当然,淮安侯也逃不过抄家灭门的命运。至于徐达,“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野史说,这是拜朱元璋的一只蒸鹅所赐。此外,与胡惟庸同为丞相汪广洋因否认胡惟庸毒杀了刘伯温,在贬责途中被赐毒而死。
刘伯温之死仅仅是一个开始。
五年之后,大清算终于来了。始于追查他的死因的胡惟庸案发生于的洪武十三年,最终的罪名则是不可饶恕的谋反。“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实际数目远高于此,因为被杀的都是以家族为单位,杀一人也就是杀一家。坐胡案死的有李善长、朱亮祖二国公二十列侯,身为太子老师的宋濂虽免于死罪,但死于流放途中。十三年后,又有蓝玉案发生于洪武二十六年,坐蓝案死的有傅有德等一公十三侯二伯及诛连被杀者又一万五千人。朱元璋铢杀屠戮,用恐怖手段造成了至高无上,森严可怖的皇权。为朱姓江山的永固,所摧残的不仅仅是功臣的性命,更有国家民族的元气和活力。
刘伯温

刘基故里--南田又称天下第六福地,人杰地灵,孕育着文成千百年的历史文化。千古人豪刘伯温是历史上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他辅佐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建立大明王朝,被后人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人。现留下一批明清建筑,诸如刘基庙、参政公祠、忠节公祠、盘古亭、辞岭亭、武阳亭、刘基故居及刘基墓等。此外,全县尚拥有新石器遗址、宋朝古窑址、摩崖石刻、古寺、古墓、古牌坊、革命纪念地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元至大四年夏历六月十五日出生于南田武阳村。武阳村当时属青田管辖,时人称他为刘青田。明洪武初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他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年(1514),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文成公。文成县就是以他的谥号命名的。
刘基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生于元末,自幼聪敏,长大后博览群书,因而才干、学识大大长进。他胸怀救时济世之志,于23岁考中进士,投身仕途。当时的元政权,君主昏庸,官吏腐败,民不聊生。刘基目瞩这种危机四伏的时局,并不气馁,仍以国事为重,清廉刚直,效命朝廷,忠于职守,总想为国家民族干一番事业,可是在元代民族歧视严重的官场上,并不得志。自26岁出任江西高安县丞,长期充任江西行省椽史、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浙东元帅府都事、行省枢密院经历之类从七品、七品小官,后来虽小有迁升,一度当上从五品的行省郎中,但旋即仍以七品的资格改授处州路总管府判,浩然之气受到抑制。加上此国性农民起义已风起云涌。他面对现实,逐渐认识到元朝灭亡、改朝换代已成必然之势。于是在48岁那年弃官在家乡武阳隐居,著《郁离子》2卷。
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军下金华,定括苍,仰慕刘基的名声,盛情邀请他出山。这时刘基已50岁,应邀前往金陵(南京),进献"十八策",论天下安危,于色。朱元璋大喜,专设礼贤馆款待。从此,刘基成了朱元璋的主要谋士,宏才大略得到施展。
刘基在统一中国创建明王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对大明历法、律令的制订、南京城竽宫的修筑设计也曾作出贡献。
刘基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但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刘基却不求名利,不以功臣自居,一再谦让,故官爵比其他功臣低,授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弘文馆学士、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年俸禄240石,也比其他受封伯爵的大臣低。但即便如此,由于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敢于直言,不久便得罪了丞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并逐渐失云朱元璋信任。洪武四年(1371),刘基请求告老还乡,退出政治舞台,时年61岁。
刘基还乡后,虽然不与地方官来往,从来不讲自己的功劳,唯棋酒诗文自娱,行为十分谨慎,但仍遭丞相胡惟庸暗算,指使人诬陷他在家乡强占有"王气"的坟地,引起朱元璋疑忌,被夺去俸禄,致使刘基引咎京,不敢回家。后忧郁成疾,吃了胡惟庸派来的太医药后,病情加重,朱元璋遣使护送回家。不久,便不明不白死去了。这一天是洪武八年(1375)夏历四月十六日,享年65岁。

刘伯温之死与明初大算账

春兴诗八首 明 刘基
刘基(字伯温)是明初的一代奇人,《明史》称其“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在民间传奇和文学作品里,刘伯温则更是一个传奇,比张良、诸葛亮还要神通广大,甚至能未卜先知,洞察今古,呼风唤雨,乃神仙一般的人物,被称为“帝师”、“王佐”,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誉。预言之作《烧饼歌》就被传为是他所写。
历史上真实的刘基当然不是神仙,不过按今天的头衔,可算是哲学家、谋略家、文学家、军事理论家、易学家、天文学家等,其著述也广泛涉及到了这些方面,“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明史列传16》),其《郁离子》想象诡异,寓意深远,有如《庄子》,《百战奇略》更是兵书宝典(后人对是否伯温所作尚有争议),天文历数方面有《天文秘略》,卜筮方面有《观象玩占》传世,此外还著有历书《玉洞金书》一卷,《注灵棋经》二卷,《解皇极经世稽览图》十八卷。颇为奇特的是,和羽扇纶巾、谈笑自若的传统学士名臣儒雅潇洒的形象不同,刘伯温身着布衣,威猛刚烈,“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全然一副梁山好汉的模样。
刘基是浙江青田人,23岁进士,曾任元朝的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等官职,曾受命参与镇压方国珍部,任处州路总管府判。因不与兵事,愤而弃官还乡,在48岁那年弃官归隐。元至正二十年,“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明史列传16》)
被朱元璋聘至应天(南京),充任谋臣后,刘伯温针对当时形势陈时务18策,提供了好几着关键性的军事策略,如先灭陈友谅,与张士诚、方国珍暂时妥协,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建策。为朱元璋采纳。朱元璋先后攻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势力多按刘基的计策行事。二十四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刘基为太史令。二十七年,升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又为朱元璋谋划制定北伐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其间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有定策之功。洪武三年封诚意伯。
按运筹帷帷的功绩,刘伯温理当入公,但最初封公的六人为李善长、徐达、常茂、李文忠、冯胜和邓愈。这些人除常遇春之子常茂是追封外,其他都是最早追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征战疆场的“哥们”,尽管朱元璋对刘伯温“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曰:‘吾子房也。’”(《明史列传16》),但那是有所请教,是一种姿态而已。可能是出于一种自卑和自大混和的心理,身为文盲老粗的朱元璋对文化人有一种内心的反感,尽管刘基以及陶安、秦从龙、朱升、范常等文人对朱元璋平定天下起的重要作用丝毫不亚于厮杀战场的武将。
当然,补偿还是有的,为安抚刘伯温,朱元璋下令青田不加赋税,“令伯温乡里世世为美谈也。”后来又“累欲进基爵,基固辞不受。”(《明史列传16》)
不过,刘伯温虽才华盖世,胸有韬略,却不是政治家。如果他专注于学问,成就必定会不逊于任何一代宗师。但他是性情中人,决不会为逃避乱世纷争,躲起来一门心思做个人研究。而且他心地至诚,性格正直刚烈,嫉恶如仇,天下太平之后,也根本不适合混迹于官场,这一点他自己也明白。洪武三年,朱元璋欲任命他为丞相,刘伯温的回答是:“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可惜,一入侯门深如海,已没有了退出的余地了。
即帝位后的朱元璋,心态开始发生变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所有帝王的一贯思维,只不过在朱元璋那儿更变本加厉,更刻薄寡情。本来第一个要收拾的是独揽大权的丞相李善长,因为李嫉恨刘伯温,朱元璋就选择刘伯温充当杀手。“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明史列传16》)
尽管刘伯温说得都是大道理,不过他心里应该明白,让他出来收拾李善长,既是利用,也是试探他的忠诚度。他一旦受命或可减轻朱元璋的猜疑,然而,唇亡则齿寒,此例一开,以后朱元璋对待开国功臣元老就会换另外一副面孔,此等不义之举,按刘伯温的个性是绝不可为的。正因为如此,第二年他就请退,告老还乡了。
刘伯温虽归老于乡,但朱元璋疑忌之心很强,人不在身边反觉难以掌控,更欲除之而后快。刘伯温也知道朱元璋对他不会就此放心的,所以他的儿子留京为官,算是人质。而且朱元璋每年岁暮都将退休的刘基之子琏、宋濂之子允载、叶琛之子永道、胡深之子伯机等召去京师,接见于便殿,嘘寒问暖,“亲加训诲,燕语如家人。”故此,退隐后的刘伯温异常低调,“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明史》记载有这样一件事,青田县令因久仰刘伯温大名,想瞻仰一下尊容,“邑令求见不得,微服为野人谒基。基方濯足,令从子引入茆舍,炊黍饭令。令告曰:“某青田知县也。”基惊起称民,谢去,终不复见。”即便如此,最终还是未逃脱朱元璋的算计。
朝廷方面,李善长为朱元璋所忌,已经自动退休,胡惟庸与李善长同乡,因李的举荐而成为丞相。其实,早在洪武二年,朱元璋曾就李善长外另一丞相人选问题征询过刘伯温的意见,刘就不看好胡惟庸,评价是:“譬之驾,惧其偾辕也。”(《明史列传卷16》)。胡惟庸因此对刘伯温怀恨在心。后来终于在朱元璋暗助下得到了一次报复的机会。
当时瓯、闽间有一条狭长的地域叫谈洋,该地区是盐贩、盗贼聚集的地方,方国珍便是从这起兵反叛的。刘基委托儿子刘琏上奏,建议应在该地区设立巡检司以控制管辖该地,使那里的刁民无机可乘,不能互相勾结或胁迫戍边士兵一道出逃反叛。胡惟庸使刑部尚书吴云弹刻刘基,反指淡洋踞山临海,有君王之气.刘基想要谋取作为自己的墓地,当地百姓不答应,便想要在那里设置巡检司为难当地民众,才导致该地区形势迅速恶化。
朱元璋不置可否,只是命令下传此文让刘伯温知晓。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也是一种胁迫,如果没有合适的反应,谋反的罪名就会临头。刘伯温于是只好赴京亲自上朝拜见朱元璋,但朱元璋又全然不过问此事,刘伯温既不能辨白,又不敢离京。不久便发病了。此时胡惟庸携带补药前来探望病情。刘基吃了胡惟庸拿来的药后,顿时感到有如拳头大小的石头般的硬物堵塞在胸口。刘基又利用空闲时间奏明了朱元璋.朱元璋依旧不过问。又过了三个月,病情更加恶化。朱元璋派人前去问候刘基,得知他已不能起床了,便让他乘坐传送公文的船返回青田家乡。
不久后,一代绝世奇才便这样去世了。
毒杀刘基,这是后来胡惟庸的一大罪状,但下毒是否为朱元璋的授意,已成悬疑。不过这出自朱元璋的授意可能性极大。首先,刘基死于洪武八年四月,胡惟庸进中书省是洪武六年七月,那时胡入相时间不长,地位并不稳固,还处在“考察期”,又有汪广洋牵制,未必能够胆大妄为到这个程度。胡惟庸虽然嫉恨刘伯温,但并无深仇大恨,弹刻刘基的奏章也强词夺理,没有能令人信服依据,如果没有来自皇帝方面的一些默许,本身就有诬告嫌疑,很可能反过来惹火上身。更何况刘伯温已归隐,不可能对其地位权势构成威胁,做下毒这种风险很大而毫无回报的事,对身居丞相高位,且以精明干练著称的胡惟庸而言,应该还不至于笨到这个程度。
再者,不露痕迹地毒杀功臣是朱元璋的拿手绝技,李文忠、徐达也是这样因病受到探望和赠药之后便不明不白的死掉的。关于李文忠之死,《明史》载:“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使淮安侯华中护医药。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当然,淮安侯也逃不过抄家灭门的命运。至于徐达,“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野史说,这是拜朱元璋的一只蒸鹅所赐。此外,与胡惟庸同为丞相汪广洋因否认胡惟庸毒杀了刘伯温,在贬责途中被赐毒而死。
刘伯温之死仅仅是一个开始。
五年之后,大清算终于来了。始于追查他的死因的胡惟庸案发生于的洪武十三年,最终的罪名则是不可饶恕的谋反。“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实际数目远高于此,因为被杀的都是以家族为单位,杀一人也就是杀一家。坐胡案死的有李善长、朱亮祖二国公二十列侯,身为太子老师的宋濂虽免于死罪,但死于流放途中。十三年后,又有蓝玉案发生于洪武二十六年,坐蓝案死的有傅有德等一公十三侯二伯及诛连被杀者又一万五千人。朱元璋铢杀屠戮,用恐怖手段造成了至高无上,森严可怖的皇权。为朱姓江山的永固,所摧残的不仅仅是功臣的性命,更有国家民族的元气和活力。

E. 刘伯温生平事迹

F. 明朝大臣刘伯温简介

刘伯温简介:

刘伯温本名叫做刘基1311年7月1日在处州青田县南田乡出生,是明代初期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文化造诣上也有所成就,明初诗文三大家就指是刘伯温、宋濂与高启。

1360年,已近知天命的年纪的刘伯温被朱元璋邀请出山,为朱元璋打江山而出谋划策。朱元璋多次将刘基称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可见刘伯温有相当高的政治策略头脑。

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大封功臣,刘伯温并不以功臣自居,被封诚意伯。后与丞相李善长、胡惟庸意见不合,逐渐失去朱元璋的信任,61岁的刘伯温告老还乡,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

成为天子的朱元璋此时的心境已完全不同,猜疑之心非常重,所以刘伯温将自己的儿子留在了京城,用意十分明显,朱元璋也会将这些老臣之子召集起来,嘘寒问暖。

还乡后的刘伯温行事非常低调,但也触及了朱元璋的某些禁忌,有谣传说刘伯温所选的墓地的地方有君王之气,结果朱元璋听闻后就剥夺了刘伯温的俸禄。

刘伯温抑郁成疾,朱元璋听闻后便让胡惟庸带着太医前去诊治,结果情况愈发严重,在1375年5月16日病故于家乡,享年六十五岁。

(6)历史上刘伯温出生在哪里扩展阅读:

朱元璋在起兵打天下时,文靠刘伯温武靠徐达常遇春冲锋陷阵。尤其是对料事如神的刘伯温更是言听计从,因而能在群雄纷起的元朝末年力挫群雄,统一中原大地。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时,朱元璋要封刘伯温为一品左丞相,可是刘伯温己看透了朱元璋,因此,他坚决辞封不受,要求告老回乡。朱元璋觉的反正基业己定,有没有他亦无关大局,也就顺水推舟,遂了他的意愿。

临走的时候,与刘伯温交往甚厚的右丞相徐达,舍不得刘伯温离去,送了一程又一程。刘伯温深受感动,洒泪分手时,对徐达说。

你我兄弟相处二十余载,临别赠弟一言,望弟切切牢记,今年冬月庆功楼上,寸步莫离帝身,果然就在这年十月,朱元璋在庆功楼上大宴群臣。

徐达一直把刘伯温的话记在心里,自上楼后,他就一直跟在朱元璋的身边,寸步不离。朱元璋一一给功臣们敬过酒后,看了李善长一眼,推说要去小解,便与李善长下楼去了。

徐达灵机一动,喊着有事要奏,也随后跟了下来。就在他们下楼之后,便有人撤去楼梯,点上了大火,可怜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功勋卓著的文臣武将,全葬身火海!惟有李善长和徐达幸免。

G. 历史人物刘伯温是什么朝代的

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他14岁时入处州郡学读《春秋》,17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宋明理学,同时积极准备科举考试。天生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使年轻的刘伯温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大名士,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他的老师郑复初就曾对刘伯温祖父说:"他日这个孩子必定会光大你家门楣,振兴刘氏家族!"西蜀名士赵天泽在品评江左人物时,将刘伯温列为第一,将他与诸葛孔明相比也可以与我象比了,说刘伯温他日一定会成为济时大器。 刘伯温果然是人中之杰。他于元统元年(1339年)考取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开始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最初,刘伯温希望为元朝政府效力,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在中进士后不久,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后又任元帅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朝廷的采纳,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压制。刘伯温非常失望,先后3次愤然辞职,回故乡青田隐居。 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潜心著述。他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进行了一番总结,创作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而当此之时,全国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元王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但各支反元义军又互相纷争,各不相让。刘伯温静观天下形势,经过一番分析,认为在众多的起义军中,以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最有真龙天子之气,他领导的一支红巾军才是推翻元朝、建立新江山的队伍。 公元1360年,义军统帅明太祖两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出山辅助明太祖,希望通过助朱氏打江山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大志。与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相似,刘伯温初次与朱氏相见,就提出了"时务十八策"。明太祖一见刘伯温之后,更是大喜不已,从此将刘伯温视为自己的心腹和军师。 刘伯温出山之后,忠心耿耿地为朱氏政权效力,积极为明太祖出谋划策。他为朱氏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而明太祖得到刘伯温的辅助,正是如虎添翼。他基本上按照刘伯温为他定下的战略、战术行事,先用诱敌之计大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于公元1363年在鄱阳湖与陈氏决战,将其势力彻底消灭。第二年,又依计将张士诚的势力消灭。然后,明太祖派部队北上攻打元朝首都北京,同时准备在南方称帝。 公元1368年,明太祖在南京登基称帝,正式建立大明皇朝,改元"洪武"。为朱氏最后平定天下、开创朱明皇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基,作为开国元勋之一,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为了表彰刘伯温的特殊贡献和巨大功勋,明太祖还下诏免加刘伯温家乡青田县的租税。这是处州地区惟一不加税的一个县。不久又追封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永喜郡公。 洪武三年(1370年),刘伯温被任命为弘文馆学士,受"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称号,赐封诚意伯,食禄241石。至此,刘伯温本人的事业和青田刘氏家族的发展,都如日中天,达到了最辉煌的鼎盛时期。 作为一代军师和智者,刘伯温料事如神,他深知自己平时疾恶如仇,得罪了许多同僚和权贵,同时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毅然选择激流勇退,于洪武四年(1371年)主动辞去一切职务,告老还乡,回青田隐居起来。 刘伯温在青田过了2年的隐居生活,本来希望远离世间是非争夺。但是,他的智慧和才能实在太高,他的名声实在太大了,他甚至被民间百姓渲染成了一位活神仙般的人物,这就无法避免政敌的嫉妒和皇帝的猜疑。洪武六年(1373年),刘伯温的政敌胡惟庸当了左丞相,指使别人诬告刘伯温,说他想霸占一块名叫"茗洋"的"有王气"的土地做自己的坟墓,图谋不轨。早就对刘伯温放心不下的明太祖,听到诬告后果然剥夺了刘伯温的封禄。刘伯温非常惶恐,于是亲自上南京向明太祖谢罪,并留在南京不敢回来。后来,胡惟庸升任右丞相胡惟庸天下第一大奸臣可与秦烩相提并论,刘伯温更加忧虑,终于一病不起。 洪武八年(1375年),有病在身的刘伯温由皇帝朱元瘴所派使者护送回家,不久在家忧愤而死,终年65岁。 刘伯温在南京时,胡惟庸曾派太医为刘伯温诊病送药,但刘伯温吃了他的药后,病情加剧。因此,当时人们怀疑刘伯温是胡惟庸下毒致死。他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县是1948年析置的新县,县名就是为了纪念刘基。 刘伯温不但是一位谋略大师,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文人,他的著作很多,流传于世的有《郁离子》10卷和《诚意伯文集》20卷。其中。代表作《郁离子》一书在中国思想上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刘伯温死后,葬于青田武阳夏山。据说,刘伯温死前曾预言胡惟庸必败,到时明太祖会为自己平反昭雪,他还特留下一封密奏给儿子,要他在日后明太祖想起自己的时候再上奏。5年后,胡惟庸果然垮台。又10年后,刘伯温果然被平反。明太祖还赐给刘氏家族金书铁券,特批刘氏成员可凭此免一次死罪。

H. 历史上的刘伯温资料

首先,刘基死于洪武八年四月,胡惟庸进中书省是洪武六年七月,那时胡入相时专间不长,地位并不稳固,还处属在“考察期”,又有汪广洋牵制,未必能够胆大妄为到这个程度。胡惟庸虽然嫉恨刘伯温,但并无深仇大恨,弹刻刘基的奏章也强词夺理,没有能令人信服依据。

I. 刘伯温是哪里人

据《沙河县洛阳村范氏家谱》174页正二行载:“前朝出了个刘伯温,淹了沙邑十八村”;西北留村及四留村民也历传至今一句话云:“南刘出了个刘伯温,淹了沙邑十八村。”这句话在沙河南北两岸方圆几十华里,时间跨越六百余载,万口传诵,妇孺皆知,世代相传至今不衰,这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
如果有人说那句话中的“南刘”的“刘”字不确,应为“留”或“流”的话,那么请你到现今的新悟思村看一看,新悟思村原大队门口西侧躺在地上的那半幢石碑的碑文,你就无话可说了。那个碑只剩上半幢,碑顶园弧形(按明碑顶呈半圆形,清碑顶呈方形而论)此碑明代无疑,这半幢碑文(因年代久远且又断损,风化雨蚀)看不出来何时何因而立。但从字里行间判断似是为建个什么寺庙而捐款、捐物的功德碑。碑文中清晰出现了“北刘村”、“南刘村”、“中刘村”、“刘家庄”(现今的东、西前留两村先曾合称留家庄)这碑文中为何写这些村名时,不写“留”而一律写“刘”呢?这应该与“南刘出了个刘伯温”的名人效应不无关系吧。
另据,现今距西北留村西北方向仅二华里的后留村的槐仙庙前,有幢石碑的碑文如此记载云:“史记明代1368年朱元璋军师刘伯温故土此地南侧河沿一次激战明军败於此地跪佛保佑倾刻军心重振马卒倍增个个精神抖擞刀不入身敌鞑丧胆全军覆灭……”碑文中铿锵有声地写有“刘伯温故土此地南侧河沿。”好一个“故土”二字!故土者不是指故乡,出生之地,又是指什么呢?“此地南侧河沿”恰是指的“南刘村”原址所在。
又据。现今的东前留侯氏,村民都这样说他们侯氏始祖迁居东前留的来历——“俺爷在世时,经常给我们这些后代这么说:‘咱们侯氏先祖是从南刘村迁来的——刘伯温见桃树上结着枣,又见枣树上结着梨。这是天意告诫人们枣(早)桃(逃)枣(早)梨(离),不然将有大灾大难临头。’并给咱先祖指明逃离的处所:‘你们应逃迁到刘家庄(即现今的东前留村)最安全。’咱侯氏先祖说:‘刘家庄原住的郝氏老民会让我们往那村迁吗?他们不欺生?’刘伯温说:‘郝氏老民过不了三户。’于是我们的侯氏先祖迁到了当时的刘家庄。一直瓜瓞连绵至今。”
又又据。大油村靳晚军说:“大油村先辈流传‘南刘出了个刘伯温,淹了沙溢十八寸’。一日刘伯温被一枣树葛针挂破衣衫,便俯身细看。只见那原来是枣枝上一弯倒八钩葛针,长于直葛针背面。于是说‘长这个倒八钩葛针有啥用?怪害人的’!此话说后,南刘一带的枣树上,再也见不到这种倒八钩葛针了。足见圣贤金口玉言之灵威,连葛针也不敢违抗。”
再据。据说在现今的西北留村(明代曾称北刘村)村南三华里处有个南刘村(早年学大寨时,在现今的西北留村南约三华里处深翻土地三尺时,挖出门框,火灶、盆、罐器皿瓦片之类古人生活遗迹,遗物。)南刘村曾出过个名叫刘伯温的人。他自幼聪慧过人,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尤长於气象变幻术。那一年他观察到一种奇异景象:即桃树上结着梨,有的桃树上还结着枣。他便对村上人说:“这是天意让人们赶快逃离、早逃早离此地。不然将要有水患,大有冲毁村庄人亡之灾”于是他便苦口婆心地劝说村人早作打算,离地逃生。传说刘伯温在大树的五枝杈上做饭。他的这些举动,村人还以为他患了什么异病,说的什么疯话。常言道故土难离,可多数人对他的劝导不予理睬。只有少数人家外迁它村(如侯氏迁往刘家庄村即今东前留村)还有的迁移到北刘村(今西北留村)刘伯温自己也携居家老少迁往外地逃生。没过多久,灾难果然来了。南刘村全被水患冲毁。村民所剩无几,这部分人迁往北刘村入住。从此“南刘村”“北刘村”遂合二为一。
再再据,《英烈传》一书第十七回第20页倒15行载:“恰有元朝太保刘秉忠,他的孙儿名基,表字伯温,中了元朝进士,做高邮县丞”;《邢台通史》下卷376页又载“刘秉忠其曾祖父仕金,原籍瑞州,为邢州节度副使。到其祖父刘泽时落籍邢州,其家遂籍贯邢台县东静庵村。其父刘润入元后,曾任邢州元帅府都统,兼任巨鹿、内丘两县提领”。
《玉尺经解》题(元)“刘秉忠撰,(明)刘基解。”
《读书敏求记》题为“刘文正公平沙玉尺经六卷”注曰“赵国公邢州刘秉忠著刘基解。”
以上这些书据,雄辩地说明了,刘伯温出生地是邢州(今邢台)而非“青田”。既然刘伯温的祖父是刘秉忠,而刘秉忠的祖父刘泽就“落籍邢州,其家遂籍贯邢台县东静庵”,怎么凭空就蹦出一个“刘伯温出生浙江青田”这种怪事来呢?
关于祖父(刘秉忠)撰书,孙子(刘伯温)解,更是顺理成章。历史上不乏其例。如:王羲之、王献之、智永禅师;陆柬之、陆彦远……他们依赖亲族血缘关系,子孙堂舅,家法密授,维系千年不衰。书谱在一定程度上也呼应着家谱,况且祖孙二人在“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通晓天文地理,数精皇极,祸福能决”上又是一脉相承的。
“诸葛亮下传刘伯温”说明刘伯温可与诸葛亮并肩媲美。如果说诸葛亮能料事如神“借东风”的话,那么刘伯温能未到先知“测水患”。这么个奇才,神人、名人竟出在南刘村,这是西北留村一带的人的光荣、光耀与辉煌!
历史是纪实。不符实,就得修改。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上刘伯温出生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