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问题 > 历史上淡泊名利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淡泊名利的名人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03-13 09:44:04

Ⅰ 淡泊名利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有哪些人淡泊名利 请举出具体人物!

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版
陶渊明:“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苏轼:“生、死、穷、达,不易其操”
吕氏春秋:“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庄子:“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颜氏家训:“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Ⅱ 淡泊名利的名人有哪些历史上有哪些人淡泊

1、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坏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2、山中宰相陶弘景

陶氏为世医出身,祖父及父亲皆习医术,且有武功。他自幼聪慧,约十岁时即读葛洪《神仙传》,深受影响,三十六岁辞官隐居句容茅山,并遍历诸有名大山,访求仙药。当时,他深受梁武帝萧衍的信任,虽则他时梁武帝多次赠官不受,但梁武帝有关国家大事都要向他谘询,所以时人对他有“山中宰相”的称号。

3、诸葛亮躬耕陇亩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诸葛亮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今江西南昌)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平日喜欢吟诵《梁甫吟》,又常以管仲、乐毅自比,时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干。

4、介之推功不言禄

介之推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备受艰辛,有割股啖君之功,但重耳返国主政后,介之推拒不以功邀赏,而偕其母隐于介休绵山。晋文公求贤不得,知他是孝子,于是三面放火焚山,逼其出山,介之推母子守志被焚。

5、君子之交淡如水——薛仁贵和王茂生

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仁贵平辽功劳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

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岂料薛仁贵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

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经常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此后,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关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就流传了下来。

Ⅲ 历史上淡泊名利的名人有哪些

莱特兄弟,即维尔伯.莱特(Wilbur Wright,1867―1912)和奥维尔.莱特(Orville Wright,1871―1948)是美国发明家。1903年他们成功地完成首次飞行试验后,兄弟两人名扬全球。
虽然成为世界知名人物,然而他们却完全没把声名放在心上,只是默默地工作,不写自传,不参加无意义的宴会,也从不接待新闻记者。
有一次,一位记者要求哥哥维尔伯发表讲话,维尔伯回答说:“先生,你知道吗,鹦鹉喜欢叫得呱呱响,但是它却怎么也飞不高。”

还有一回是弟弟奥维尔的故事。奥维尔和姐姐一起用餐,吃到一半,奥维尔顺手从口袋摸出一条红丝带擦嘴,姐姐看见了问他:“哪来的手帕这么漂亮?”

奥维尔毫不在意地说:“哦,这是法国政府发给我的荣誉奖章,刚刚嘴巴沾油没手帕用,我就拿来擦嘴了。”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者过门,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最出名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一代才子钱钟书出生在摇曳着水声桨影的江南名城无锡。钱钟书周岁“抓周”时,第一下就抓住一本书不放,伯父为他起名“钟书”。这个名字倒真地验证了钱钟书一生都嗜书如命的脾性。
钱钟书有着非凡的记忆力,被人叹称为“照相机式的记忆力”。他看过的即使是晦涩生僻的古籍,都能准确无误地复述,有时甚至一字不差。更让人称奇的是,他的记忆力到了七八十岁的高龄也不曾衰退,1979年访问美国时,他常常对提及的学术内容倒背如流,把“耶鲁大学在场的老外都吓坏了”。过目不忘的天分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使他成为个性独特的小说家。他的《围城》充满了机智、幽默,蕴涵着深邃的讽刺,让人在浅笑中感悟深刻的哲思,回味无尽。他在《围城》里说,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智慧的譬喻,不仅对婚姻,也是对事业、理想、金钱等人世种种的凝练概括。
“文革”时期,钱钟书凭着超人的记忆力、达观的人生态度和孜孜以求的刻苦精神完成了学术著作《管锥编》。“管锥”喻意“以管窥天,以锥指地”。这部鸿篇巨制,可称是中国古典文化在20世纪的最高结晶之一,其广博的思想和浩瀚的内容使人震撼。达观直率、淡泊名利的品质凝聚成钱钟书荣辱不惊的人格魅力。“文革”中,这位二十几岁便名扬四方的“文化昆仑”;竟被指派在一名女清洁工的监督下打扫厕所,但他却能一直幽默乐观地生活,即使在惨无人道的批判面前,也有自己的应对方式。电视剧《围城》热播后,钱钟书的新作旧著,被争先恐后地推向市场。面对这种火爆,钱钟书始终保持静默。对所谓的“钱学”热,他认为“吹捧多于研究”、“由于吹捧,人物可成厌物”。
有人用钱策动他接受采访,他却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一著名洋记者慕名想见他,他回话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还不错,又何必要去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钱钟书认为作家的使命就是要抵制任何诱惑,要有一枝善于表达自己思想的笔,要有铁肩膀,概括起来说就是:头脑、笔和骨气。

Ⅳ 古代淡泊名利的事例有哪些

陶渊明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诗文非常有名,而且他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也同样很有名。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朝代更迭,社会动荡,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来一名官员来视察,这位官员是一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县的地界,就派人叫县令来拜见他。

陶渊明得到消息,虽然心里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马上动身。不料他的秘书拦住陶渊明说:“参见这位官员要十分注意小节,衣服要穿得整齐,态度要谦恭,不然的话,他会在上司面前说你的坏话。”

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差劲的人折腰。”他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

从官场退隐后的陶渊明,在自己的家乡开荒种田,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在田园生活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他写农家人生活的悠然自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他写自己劳动的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也写农人劳作的甘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然而,田园生活既是美好的,也是十分艰辛的,不劳作就没有收获,遇到天灾人祸,即使劳作也是一无所获。晚年的陶渊明生活贫困,特别是一场大火把他的全部家当毁于一旦之后,全家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到六十三岁时,陶渊明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陶渊明的最大成就,在于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基础,以自己卓越的诗歌才华,极大地丰富了农事和田园题材的创作。以前诗中罕见的桑、麻、鸡、狗等平凡事物,一经他写入诗中,无不生趣盎然;而他描写大自然的亲切,常常能激起人们的无限向往。

除诗之外,他还给后人留下不少精美的散文,其中最著名的有《桃花源诗并记》等。在这篇作品中,作者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空想社会,在那里没有动乱,没有朝代变更,没有国家君臣,没有徭役赋税,百姓过着丰足、与世无争的美好生活。作者以优美的语言,使这篇作品产生了永久的魅力,以至后世人们一直把这种空想的社会称作“桃花源”。

官场中少了一位官僚,文坛上多了一位文学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刚直不阿、不附势趋炎的写照。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气节去换取某种物质利益,也常常说“不为五斗米折腰”。

庄子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 秋水》)
庄子此时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不迫的游鱼,背后则是楚国的官位——两者巨大的差距使这道选择题看起来十分容易。但是大概楚威王也知道庄子的脾气,所以用了一个“累”字,只是庄子要不要这种“累”?多少人在这种“累”中体味到权力给人的充实感和成就感?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庄子持竿不顾。
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后的权势。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他只问了两位衣着锦绣的大夫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问题: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呢?两位大夫此时倒很有一点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这个故事,即便不是客观的历史事实,至少是庄子的心灵真实的反映。它体现了庄子超凡脱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庄子的这种坚持,让我们知道精神可以达到的高度,更提醒我们:精神是有贞操的。事实上,庄子的行为,确实使一代代“学而优则仕”的读书人,在取得世俗的成功的同时,内心里总存有秘而不宣的羞耻感。

Ⅳ 历史上淡泊名利,清高自守的名人志士有哪些

真正淡泊名利的人基本不会是名人,那些隐居在深山老林的都是混的不如意的,大隐隐于市嘛。

Ⅵ 关于淡泊名利的素材汇总 历史上淡泊名利的名人有哪些

1、陶渊明
2、方志敏

Ⅶ 古今中外淡泊名利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莱特兄弟,即维尔伯.莱特(Wilbur Wright,1867―)和奥维尔.莱特(Orville Wright,1871―1948)是美国发明家。1903年他们成功地完成首次飞行试验后,兄弟两人名扬全球。
虽然成为世界知名人物,然而他们却完全没把声名放在心上,只是默默地工作,不写自传,不参加无意义的宴会,也从不接待新闻记者。
有一次,一位记者要求哥哥维尔伯发表讲话,维尔伯回答说:“先生,你知道吗,鹦鹉喜欢叫得呱呱响,但是它却怎么也飞不高。”

还有一回是弟弟奥维尔的故事。奥维尔和姐姐一起用餐,吃到一半,奥维尔顺手从口袋摸出一条红丝带擦嘴,姐姐看见了问他:“哪来的手帕这么漂亮?”

奥维尔毫不在意地说:“哦,这是法国政府发给我的荣誉奖章,刚刚嘴巴沾油没手帕用,我就拿来擦嘴了。”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者过门,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最出名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一代才子钱钟书出生在摇曳着水声桨影的江南名城无锡。钱钟书周岁“抓周”时,第一下就抓住一本书不放,伯父为他起名“钟书”。这个名字倒真地验证了钱钟书一生都嗜书如命的脾性。
钱钟书有着非凡的记忆力,被人叹称为“照相机式的记忆力”。他看过的即使是晦涩生僻的古籍,都能准确无误地复述,有时甚至一字不差。更让人称奇的是,他的记忆力到了七八十岁的高龄也不曾衰退,1979年访问美国时,他常常对提及的学术内容倒背如流,把“耶鲁大学在场的老外都吓坏了”。过目不忘的天分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使他成为个性独特的小说家。他的《围城》充满了机智、幽默,蕴涵着深邃的讽刺,让人在浅笑中感悟深刻的哲思,回味无尽。他在《围城》里说,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智慧的譬喻,不仅对婚姻,也是对事业、理想、金钱等人世种种的凝练概括。
“文革”时期,钱钟书凭着超人的记忆力、达观的人生态度和孜孜以求的刻苦精神完成了学术著作《管锥编》。“管锥”喻意“以管窥天,以锥指地”。这部鸿篇巨制,可称是中国古典文化在20世纪的最高结晶之一,其广博的思想和浩瀚的内容使人震撼。达观直率、淡泊名利的品质凝聚成钱钟书荣辱不惊的人格魅力。“文革”中,这位二十几岁便名扬四方的“文化昆仑”;竟被指派在一名女清洁工的监督下打扫厕所,但他却能一直幽默乐观地生活,即使在惨无人道的批判面前,也有自己的应对方式。电视剧《围城》热播后,钱钟书的新作旧著,被争先恐后地推向市场。面对这种火爆,钱钟书始终保持静默。对所谓的“钱学”热,他认为“吹捧多于研究”、“由于吹捧,人物可成厌物”。
有人用钱策动他接受采访,他却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一著名洋记者慕名想见他,他回话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还不错,又何必要去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钱钟书认为作家的使命就是要抵制任何诱惑,要有一枝善于表达自己思想的笔,要有铁肩膀,概括起来说就是:头脑、笔和骨气。

Ⅷ 古今中外淡泊名利的名人故事!!!!! 【要有具体事例的~】

莱特兄弟,即维尔伯.莱特(Wilbur Wright,1867―1912)和奥维尔.莱特(Orville Wright,1871―1948)是美国发明家。1903年他们成功地完成首次飞行试验后,兄弟两人名扬全球。
虽然成为世界知名人物,然而他们却完全没把声名放在心上,只是默默地工作,不写自传,不参加无意义的宴会,也从不接待新闻记者。
有一次,一位记者要求哥哥维尔伯发表讲话,维尔伯回答说:“先生,你知道吗,鹦鹉喜欢叫得呱呱响,但是它却怎么也飞不高。”

还有一回是弟弟奥维尔的故事。奥维尔和姐姐一起用餐,吃到一半,奥维尔顺手从口袋摸出一条红丝带擦嘴,姐姐看见了问他:“哪来的手帕这么漂亮?”

奥维尔毫不在意地说:“哦,这是法国政府发给我的荣誉奖章,刚刚嘴巴沾油没手帕用,我就拿来擦嘴了。”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者过门,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最出名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一代才子钱钟书出生在摇曳着水声桨影的江南名城无锡。钱钟书周岁“抓周”时,第一下就抓住一本书不放,伯父为他起名“钟书”。这个名字倒真地验证了钱钟书一生都嗜书如命的脾性。
钱钟书有着非凡的记忆力,被人叹称为“照相机式的记忆力”。他看过的即使是晦涩生僻的古籍,都能准确无误地复述,有时甚至一字不差。更让人称奇的是,他的记忆力到了七八十岁的高龄也不曾衰退,1979年访问美国时,他常常对提及的学术内容倒背如流,把“耶鲁大学在场的老外都吓坏了”。过目不忘的天分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使他成为个性独特的小说家。他的《围城》充满了机智、幽默,蕴涵着深邃的讽刺,让人在浅笑中感悟深刻的哲思,回味无尽。他在《围城》里说,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智慧的譬喻,不仅对婚姻,也是对事业、理想、金钱等人世种种的凝练概括。
“文革”时期,钱钟书凭着超人的记忆力、达观的人生态度和孜孜以求的刻苦精神完成了学术著作《管锥编》。“管锥”喻意“以管窥天,以锥指地”。这部鸿篇巨制,可称是中国古典文化在20世纪的最高结晶之一,其广博的思想和浩瀚的内容使人震撼。达观直率、淡泊名利的品质凝聚成钱钟书荣辱不惊的人格魅力。“文革”中,这位二十几岁便名扬四方的“文化昆仑”;竟被指派在一名女清洁工的监督下打扫厕所,但他却能一直幽默乐观地生活,即使在惨无人道的批判面前,也有自己的应对方式。电视剧《围城》热播后,钱钟书的新作旧著,被争先恐后地推向市场。面对这种火爆,钱钟书始终保持静默。对所谓的“钱学”热,他认为“吹捧多于研究”、“由于吹捧,人物可成厌物”。
有人用钱策动他接受采访,他却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一著名洋记者慕名想见他,他回话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还不错,又何必要去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钱钟书认为作家的使命就是要抵制任何诱惑,要有一枝善于表达自己思想的笔,要有铁肩膀,概括起来说就是:头脑、笔和骨气。

Ⅸ 历史上淡泊名利的名人

宋代林逋隐居杭州孤山时,植梅养鹤,清高自适
史称梅妻鹤子
孟浩然
曾经有人要引荐他当官,结果他当天却和好友喝酒,以至于最后喝醉了,没有去。

Ⅹ 淡泊名利的名人有哪些

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苏轼:“生、死、穷、达,不易其操”
吕氏春秋:“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庄子:“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颜氏家训:“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上淡泊名利的名人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