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河南唐三彩历史博物馆

河南唐三彩历史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1-02-27 12:29:22

A. 国家博物馆 唐三彩在几层

在国博的地下二层《古代中国陈列》展览的隋唐部分。

B. 洛阳唐三彩陶艺博物馆的建筑布局

博物馆内还有一个唐三彩传统工艺展示区,在这里我们能直观地看到唐三彩传统制作工艺的流程,从原料高岭土的选取—轮制工艺的原理—手工印胚的过程—唐代时期各种釉色的诞生—烧制成品的柴窑—烧制过程以及唐三彩被发现时的情景等过程,都会通过展示区展示在游客面前,特别是配合我们专业讲解员的讲述,可以让游客对唐三彩这一传统工艺有个详尽的了解。
馆内藏品份四大类:人物、马匹、骆驼、器皿。
人物类:人物造型以女性形象尤为突出,众所周知,唐代女性以丰腴为美,馆内的贵妇造型端庄富态、笑容祥和迷人、眼神柔和亲切,宛如穿越千年的人物在与我们交谈,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姿态万千。
马匹类:马匹造型敦实有力,肌肉线条清晰可见,而身上的装饰却华美灵动,充分将“力”与“美”融合在了一起,彰显了盛世大唐的力量与风采。
骆驼类:走形驼、载丝驼、静立驼…造型各异、生动鲜活的骆驼,真实再现了大唐盛世时,丝绸之路上的热闹场景。广阔无垠的大漠上,驼铃声声声悦耳,头顶烈日炎炎,商人和骆驼大汗淋漓,但仍旧冲着自己的目的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走着…骆驼造型饱满敦厚,厚重有力,尤其是呈嘶鸣状时,牙齿和舌头清晰可见,动态感十足。
器皿类:器皿类大多饱满圆润,色彩绚丽,在满足当时实用性的同时极大地注重了观赏价值,将普通的盘子、罐子塑造成了精美的艺术品,充分说明了唐代时期国民之富足。
博物馆功效:唐三彩陶艺博物馆成立后主要会起到以下四种功效。一是以博物馆为平台,展示唐三彩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河洛文明与华夏文明,普及三彩文史知识,强化当代乃至未来国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二是艺术品收藏功能。对于流传于民间的唐三彩古代艺术珍品与当代优秀作品,进行征收购藏,让唐三彩艺术重现昔日的辉煌与灿烂。三是学术研究功能。以博物馆为载体,整合全市、全省、全国唐三彩学术资源,进行学术研究与课题攻关,将学术成果转化成为社会经济优势。四是人才培育功能。大力培养培育唐三彩工艺人才,为唐三彩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专业人才保障。

C. 参观洛阳博物馆时,发现其中陈列的唐三彩中有很多人俑的头部不施釉,

楼上答的什么玩意。。。还五个赞
不施釉的原因是为了再烧成之后再施开相,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D. 洛阳唐三彩陶艺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馆内现有文物真品10余件,以汉代到宋元时期的陶瓷珍品为主,真实而形象地展现了唐三彩从起源、兴盛到衰落的发展历程;同时还有高馆长精心制作的高仿作品180余件,人物、马匹、骆驼、器皿均有涉及,全面展现了盛世大唐的风采。馆内拥有一批流失海外的“作品”,这些作品是馆长高水旺亲赴美国、德国、日本等地通过各种摄影器材将文物原型记录下来,回国后将其复制出来,以这样的方式将国宝“带”回来的。
唐三彩《中国马》
三彩中国马H.66cm
此作品是作者按照文物真品比例采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经柴窑烧制而成的唐三彩高仿艺术品。该马白色胎质,通体施以黑釉,鞍饰用经典的黄绿白三色加以点缀,在庄重中透露清新,大气里散发高贵。马匹鞍饰俱全,雕饰华丽,马鬃齐整,额鬃分流,双耳后抿,颈若弯弓。神满气足,膘肥体壮,四肢劲键,似走欲奔。唐代时期,黑色釉料来自于西域,非常稀有名贵,专供皇家贵族所用,该马通体施以黒釉,可见该马原型在当时之尊贵。真品创作于盛唐时期,1977年洛阳市关林唐墓遗址出土,业界为之震惊,堪称绝世珍品,誉称“中国马”,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三彩《啃蹄马》
三彩啃蹄马 H.42cm
此作品是作者按照文物真品比例采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经柴窑烧制而成的唐三彩高仿艺术品。该马通体施以黄釉,鞍施绿釉,马鬃施以黄白间釉,色彩饱满绚丽,浑厚凝重。马匹臀部两边各挂三个铃铛,鞍饰华丽飘逸。马头右勾,双耳后抿,两眼有神,右后腿前抬,作啃蹄状,生活活泼,灵性非常。该作品造型之难、艺术美感之高非常罕见。真品创作于中国盛唐时期,1975年洛阳市孟津唐墓出土,现被民间人士收藏。
唐三彩《饮水马》
三彩饮水马H.52cm
此作品是作者按照文物真品比例采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经柴窑烧制而成的唐三彩高仿艺术品。该马通体施以黄釉,釉线自然,恰似汗血,优雅华美。马匹鞍毯施以绿釉,色彩明丽简洁。马颈修长,马头低垂,鸳鸯两耳,双眼圆睁,目光警觉,肌体劲健,线条流畅。此马原形为汗血宝马,极为名贵。这件作品的马尾在唐代时期工匠采用真实马尾加以安装,历经千年,其马尾被岁月所吞噬,是以在出土时为无尾造型。真品创作于盛唐时期,西安市唐墓出土,现已流失海外。
唐三彩《抱物胖佣》
三彩离手胖俑H.60cm
此作品是作者按照文物真品比例采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经柴窑烧制而成的唐三彩高仿艺术品。该俑为唐代贵族妇女的形象典范,身着蓝色丝质长裙,缀黄白色花纹,脚穿黄色尖头鞋,服饰华美。人俑头梳高髻,齐如花瓣;面部丰润,青黛描眉,巧鼻樱唇。双手离于胸前,恰似与人婉婉交谈,体态丰腴闲雅,雍容华贵。作者将一个盛唐时期丰腴端正的女子表现的栩栩如生。真品创作于盛唐时期,1968年西安市唐墓出土,现已流失海外。
唐三彩《菱形盖罐》
三彩菱形盖罐H.30cm
此作品是作者按照文物真品比例采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经柴窑烧制而成的唐三彩高仿艺术品。该罐敞口、短颈、阔肩、鼓腹、宝珠纽盖。罐身施以黄釉,菱形格子图型。交错装饰蓝底白花和绿底白花图案。罐口点缀红釉,化龙点睛之妙。造型敦厚饱满,色彩绚丽夺目,控釉技法精湛。真品创作于盛唐时期,1972年洛阳市关林唐墓出土,现藏于洛阳市博物馆。

E. 河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哪些,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能成为镇馆之宝呢

河南城市博物馆“镇馆之宝” 焦作绞胎纹瓷罐 焦作馆藏绞胎纹瓷罐,器型很小,样子有点儿像小时候家中用的小盐罐。罐体遍绘棕白两色相间的羽毛状花纹,不显精致,我看着有点儿莫名其妙。馆里人小心翼翼地将它拿起来,让我顺着罐口向内望,原来棕白相间的花纹贯透胎体,自罐外延伸到罐内,嗬,这倒是头一回见。 “见过小孩子玩的彩色橡皮泥吗?工匠们把黑白或褐白相间的泥料,像小孩玩泥一样交替叠摞,互相糅合,再经盘卷、切割滚压,纹饰入胎。成型之后纹理多变,如木理纹、野鸡翅纹、羽毛纹、曲折纹、团花纹等,给人一种梦幻般感觉。”焦作市博物馆副馆长袁爱民先生解释道。这件瓷罐,产于焦作修武的当阳峪窑。这种瓷器又称绞胎瓷、绞泥瓷、透花瓷,焦作百姓叫它花馍瓷。这种陶瓷装饰方式,起于唐,盛于宋,据说灵感来自于古漆器的一种工艺。 当阳峪窑的绞胎瓷,挂透明釉或绿釉,花纹有自然纹和规整纹两类。自然纹如流水潺潺、群岚叠翠、大漠孤烟,有中国画泼墨韵致。规整纹则神秘端庄,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有羽毛纹、草编纹、花卉纹、麦穗纹、漩涡纹、放射纹等。 绞胎瓷器在线条变幻间,完成了花纹构成,更蕴含了天地间循环轮回的深沉哲理。图像入其胎泥,内外相同,表里如一。线条宛转,辗转回旋。起止玄妙,画面写实写意共存,与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息息相通,充分展示出中国陶瓷文化的特有韵味。 完整的绞胎瓷器存世很少,袁爱民先生说:“当阳峪宋代绞胎残片,指头大的就能卖几十块,稍大一点的成百上千。”纵观中国陶瓷发展史,能在坯胎上做文章的,除去绞胎瓷,便是景德镇的青花和醴陵的釉下彩绘。当阳峪绞胎则是两种或两种颜色以上的泥在胎体中的内外通体装饰,烧造短暂,存世稀少,焦作以外很多搞古瓷收藏的人听都没听过,更谈不上见到器物了。 窑还在,烧窑人何往? 这种奇妙的瓷器,因何会诞生于焦作的修武县呢? 焦作古属“三河”地区之“河内”,“九州”中央之“冀州”,太行山南之“山阳”,是黄帝统一中原、百族交汇融合、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修武县是黄帝所封陶正(主管制陶之官职)宁封子诞生地,是我国陶瓷文化的一个根源地,此处“陶事”较景德镇不知要早上多少年。 绞胎瓷创烧于唐代,产地主要在河南巩县窑和陕西耀州窑。入宋以后,河南焦作修武当阳峪窑继续烧造,成为绞胎瓷的鼎盛时期。 距焦作市区3公里之处,焦作的后花园缝山公园东部,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当阳峪村,人家不过百户,鸡鸣犬吠,岁月流长,乍一看,是个普普通通的北方小村。但你绕着村子走走,就能捡到釉面开着细纹的宋代古瓷片。每年六七月间,暴雨还会冲刷出古瓷残片。 据1933年的《修武县志》记载,当阳峪附近裸露于地面的宋代古窑址有四百余座,是我国宋代瓷窑中风格变化最多、造型与装饰品种最为丰富、做工特别精细的大规模窑场。 小村东南角有一个荒凉小院,院里立着窑神碑,这是目前我国仅存的三座窑神碑之一,另两座一在陕西耀州黄堡镇,一在河南禹州神篨镇。窑神名百灵翁,是东晋一位神奇的制瓷工匠,北宋熙宁年间被封为德应侯,成为行业供奉的神灵。 窑神碑上记载:宋崇宁四年即1105年,当阳峪人远赴山西耀州黄堡镇恭请窑神百灵翁德应侯至当阳峪立庙,护佑当地发展。当时的当阳峪窑烧窑者有百余家,以此为生者万余户。 当阳峪窑出产多种瓷器,其中的绞胎瓷器,尤为时人所重。宋朝人对它的追求已近“癫狂”,达官显贵以拥有一件为荣,两件为富,三件为贵。 北宋“靖康之乱”后,瓷业渐衰,绞胎瓷也成了人们记忆中的“玉香飘渺”。之后,当阳峪窑和绞胎瓷都消逝于岁月深处。 绞胎瓷重新进入世人视野,缘于几个到中国淘金的“老外”。 上世纪30年代,居住于开封的英国大收藏家司瓦洛(R·W·SVALOW)到设于焦作的英国公司任职,他到当阳峪遗址调查,以行家的眼光意识到窑址的价值,他又邀请瑞典工程师卡尔贝克(O·KALBECK)前来,两人雇用当地农民多次挖掘,得到大批瓷器及碎片,取走大量文物标本,并发表了《关于焦作陶瓷器的记录》。 1941年,日本陶瓷专家小山富士夫看到该文章,对精美的当阳峪瓷器激赏不已,发表了《北宋修武窑》一文。从此,修武当阳峪窑在文博界名声大噪,文物商不断将收购的完整器和瓷片运到北京。 1951年及1962年,故宫博物院曾两次派陶瓷专家陈万里等人到当阳峪实地调查,陈先生发表了《谈当阳峪窑》,指出:“黄河以北的宋瓷除了曲阳之定、临汝之汝以外,没有一处能与当阳峪相媲美。” 到了2003年10月至2004年5月,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对当阳峪窑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2004年5月22日,国内外50余位知名考古专家汇聚焦作当阳峪窑发掘现场,再度认定“当阳峪瓷窑堪与汝窑、钧窑、定窑等著名瓷窑相提并论”。 失传数百年,谁人复活? 当阳峪绞胎瓷器技法,自宋代之后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已失传数百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种技艺是在日本复活并用在陶艺上,复活者就是日本的小山富士夫。 小山富士夫上世纪30年代曾来焦作,但却与当阳峪古瓷窑址擦肩而过。因为,当时小山从日本到焦作,是为了考察焦作西部月山一带宋代古窑遗址。那时的他,并不知道当阳峪窑的存在。好几年后,卡尔贝克给他寄去了《关于焦作陶瓷器的记录》,还有当阳峪绞胎瓷的残器和一些碎片的照片,本意是想请他看一看那是不是失传已久的古中国的一个瓷种——绞胎瓷。 小山富士夫慧眼识珠,他仅凭考察报告和照片上的残器碎片,便感受到当阳峪绞胎瓷技艺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撰写了《北宋修武窑》一文,把当阳峪绞胎瓷介绍给了日本陶艺界。 这件事有点不可思议,三个外国古陶瓷专家的交流阴错阳差,考察过当阳峪古窑遗址的司瓦洛和卡尔贝克,只是做了做学问。没考察过当阳峪古窑遗址的日本人,却让当阳峪绞胎技艺在日本开花结果,绞胎技艺最终成为日本陶艺界引以为荣的一种技法,还有了一个日本名字——“练上手”。其中两位陶艺大师——松井康成和伊藤赤水,艺术成就最为显赫,他们在享有国际声誉的同时,也被日本当做“国宝”。 与日本相比,国内是另一种情形。当阳峪古窑遗址及其历史文化价值由于陈万里等专家的考古发现,逐步被人们所认知,古窑遗址表层的瓷器碎片,被收藏爱好者席卷一空。但绞胎瓷技艺的复活,却无人问津。 直至上世纪80年代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梅健鹰教授及焦作本地的多家企业和个人,才先后投入到复活绞胎瓷的工作中。 超乎自由抵达自在 绞胎瓷器很特别,但诞生于中国并不意外。一个能将一把黏土玩到出神入化的民族,绞胎瓷不过是其随心所欲的小游戏而已。 绞胎工艺最早诞生于唐代,至宋代发展到极致,元以后逐渐衰亡。 专家们经过分析,发现唐代绞胎残片在时代、窑口、质地、器型和装饰特征等方面和唐三彩有着密切关系。唐代绞胎瓷是贵族日用品,传世极少。唐三彩是殉葬品,较易保留,传世量就比唐绞胎瓷大太多。 宋代统一后,经济大发展,全国窑场纷立,绞胎陶瓷在北方多个地区都有出产,郑州收藏专家张杨先生告诉记者:“山东淄博也产绞胎器,但时间短,数量极少;河南宝丰段店绞胎器工艺较为粗糙,主要表现在两种或几种胎泥颜色对比度较弱、所施颜色釉较混沌。修武当阳峪窑及其附近矿山、恩村诸窑的绞胎产品数量最大,且质量、纹饰也最为精美。” 绞胎瓷的制作方法是:用黑、白多种颜色的胎泥,交替糅合、折叠、盘卷、切刮,经拉坯或模压成型,再粘贴、镶嵌、拼接而成。坯体上出现两色或多色相间的美丽图案,之后施以透明釉或黄、绿、棕、翠蓝、三彩釉入窑烧成(也有先高温素烧,施釉二次入窑烧成)。 绞胎瓷既可整体绞胎,也可按构图需要将绞好的胎料,贴塑于成型器物之上。目前,已发现的烧造绞胎瓷器窑址大多在河南境内。山东诸地所见绞胎瓷器,系由河南输入或在河南影响下仿制。 “当阳峪绞胎瓷,羽毛纹对称整齐有序,木理纹似木纹流畅,水波纹如行云流水,编织纹如草编、竹编般逼真,还有条带纹、石理纹、树叶纹、麦穗纹、蒂纹、涡纹等,开创了我国陶瓷胎变装饰的先河。绞胎装饰,由胎而生,表里如一、五彩渗化的效果,构成了绞胎瓷的特有韵律。”袁爱民先生说。 除绞胎瓷外,还有一种绞釉瓷,两者几乎同时出现。所谓绞釉瓷,绞的并不是釉,也不是绞的化妆土,而是“绞花”,是各种彩料的综合运用。施彩方法不难想见,是运用各种特殊技巧,或借助外力,使胎体在不同角度倾斜的状态下,或在旋转运动中,使彩料形成绞花纹饰,具有流动韵律之美。常见品种有白釉黑绞花、翠蓝釉黑绞花、三彩黑绞花、绿釉黑绞花、棕黄釉绞花等。 当阳峪绞胎瓷的鼎盛时期是在北宋,当时,官、民两大系统都蓬勃发展,“和光同尘,分外妖娆”。据陈万里先生分析,当阳峪窑的鼎盛时间,正和北宋北方瓷业同步。也就是说,北方当阳峪窑和耀州窑两处民窑最发达时期,定窑汝窑,也正发展到最高点。定瓷“云蒸霞蔚如冰如雪”,汝瓷“玛瑙为釉,珍如拱璧”,它们都洋溢着令人低眉的尊贵华美。与它们同生同在的民窑如当阳峪窑,却充满着随心所欲的逍遥意趣,艺人们越朴素越笃实,越有无上之美,因其无心,反留下美的深深烙印。超乎自由,抵达自在。 专家点评 绞胎瓷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质,它表里如一被称为“瓷中君子”,每一件绞胎瓷纹饰都不尽相同,被诠释为“君子和而不同”。 焦作馆藏的宋代绞胎纹瓷罐,直口、丰肩、圆腹、矮圈足,胎质坚硬细腻,口沿为白釉,其余部分用棕白两色瓷土,糅合成棕白相间的孔雀羽毛纹样。罐体为上下两段拼接而成,致使上下两部分图案互相交错,富有变化,极为别致。这种工艺复杂、风格别具的绞胎瓷器是当阳峪窑的独特装饰手法。

F. 谁知道哪个博物馆收藏了唐三彩

有很多啊~收藏最多的应该是洛阳市博物馆!

G. 如何欣赏国家博物馆 唐三彩 三花马

三彩三抄花马,形体高大,通身施袭釉,四足挺立在踏板上,双耳竖立,双目炯炯有神。马面鬃毛修成刘海式,马鬃修剪成当时流行的“官样”——三花式,马头饰绿色镳和杏叶式装饰物,马嘴微张,马尾经过精心的梳理、打结,马尾上翘。马鞍上搭有绿色的障泥。

三花是盛唐时期流行的宫廷样式。文人郭若需曾经说过:“唐开元天宝,承平日旧,世尚轻肥,三花饰马。”并且明确地指出了所谓的“三花”,就是将马鬃剪成“三辫”。著名的昭陵六骏石刻中马的形象也有剪成三花的。马身上的各种装饰物在唐诗中都有描写。对于流行于盛唐时期的宫廷用马——三花马,在唐白居易诗中就有“风笺书五色,马鬃剪三花”的诗句;马鞍上绿色的障泥,在李白《白鼻》的诗中也有“绿地障泥锦”的诗句;对马头与马身上的辔饰,在王勃《春思赋》中有“杏叶装金辔”诗句~

H. 河南郑州历史博物馆简介

一、从河南博物馆到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是我国历史上创建较早的博物馆之一。早在1927年6月,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的冯玉祥将军在治豫政纲中就提出了“教育为立国根本要政”的主张,并身体力行,极力扶持文化教育事业。同年7月,在冯玉祥将军的亲切关怀下,由省政府委派郭须静、徐金泉 、何日章三人为河南博物馆筹备委员,隶属省教育厅,指定开封法院西街前法政学校校舍为馆址(即今开封市三圣庙街),是为河南博物院发韧之始。
然而,这座解放前河南唯一的博物馆,从其诞生之日起,便随着时局的动荡,走上了一条坎坷之路。1928年5月,原河南省政府为表现各民族的历史和现状,宣传民族共和和世界大同的理想,遂将河南博物馆改名为“民族博物院”,并改由省政府直接领导,同时划拨 刘师古堂充公遗产的一部分为专款,限期开放。民族博物院以“启发民众知识文明、激增命思想、促进社会文明”为办院宗旨,广泛征集历史、自然科学、农业、艺术、生理卫生等方面的实物料。同年10月10日,在藏品缺乏的情况下,大量运用模型等手段,成功举办了第一次陈列展览。
1930年12月1日,河南省政府将“民族博物院”恢复为“河南博物馆”,并确定为社会教育机关,直属省教育厅领导。12月23日教育厅委任关百益为馆长,并收回民众师范房舍为古物陈列室。1931年1月20日,河南省教育厅又颁布了《河南博物馆组织条例》,其中明确博物馆的宗旨为:“一、发扬固有文化;二、提倡学术研究;三、增长民众知识;四、促进社会文明”。同时设立了保管部、搜集研究部两个大部,成立了由民政厅厅长、教育厅厅长、河南大学校长、博物馆馆长等组成的7人理事会,将原民族博物院的19个陈列室调整为7个,撤去了大量民族服饰和模型,充实了历史文物。1930年至1937年的8年间,是河南博物馆空前发展的时期,藏品中的历史文物最为丰富、精致,具有河南地方特点,而且涌现出以关百益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员。从此,河南博物馆名声鹊起,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大肆侵入。为避免文物被毁,馆藏主要文物68箱被迫移运重庆,工作处于停滞状态。1940年日伪期间,河南博物馆被更名为“河南省立博物馆”,下设事务部、保馆部、研究部等。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派谢孟刚为接收委员,接收了日伪当局控制下的河南省博物馆,但终因解放战争的爆发,国民党政府忙于内战,经济严重匮乏,经费拮据,博物馆步履维艰。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一举解放了古都开封。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和文博事业,立即成立了以赵干亭为主的三人管理小组,进驻博物馆,整饬馆务。1949年11月,河南省政府任命省教育厅厅长曲乃生兼任馆长,开始组织人员,整理文物、展室,修缮房舍、设施,进行业务活动,博物馆再次出现生机,蓬勃发展。
1953年,根据中央文化部颁发的《对地方博物馆的方针、任务、性质及发展方向的意见》,河南省博物馆被确定为地志性博物馆。1961年,河南省博物馆由开封迁至省会郑州,有了较好的陈列展览场地。然而,正当博物馆有计划、有秩序地全面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时候,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文革10年中,博物馆组织瘫痪,业务荒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河南省博物馆渐入佳境,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尤其是进入80年代,博物馆力量不断壮大,机构设置趋于合理,设立了陈列部、保管部、社会教育 部、图书室、研究部、《中原文物》编辑部、办公室、行管科、保卫科等科室,建立建全了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博物馆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日月交替,沧桑更迭。历史的车轮驶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间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进一步促进带动了全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由于河南省博物馆建筑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突击在郑州兴建的,它无论在建筑形式、建筑规模、还是在内部设施上,都很难适应今天博物馆日益发展的需要。为此,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高瞻远瞩,决定“八五”期间在省会郑州建设一座具有当今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博物馆。1991年秋,根据李瑞环同志的有关指示,经原省委书记侯宗宾、原省长李长春等领导同志的积极争取,国务院决定由国家和河南省共同投资筹建新馆舍。
新馆位于郑州市农业路中段,占地10 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累计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历时5年建成。主体展馆位于院区中央,呈金字塔形,后为文物库房,四隅分布有电教楼、综合服务楼、办公楼、培训楼等。整体建筑结构严谨、气势宏伟,造型古朴典 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体现了中原文化的特点。
按照国家级现代化博物馆的要求,新馆内部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内有自动消防系统、安防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文物保护系统、电教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等设施。1997年7月,河南省政府决定,将中原石刻艺术馆与河南省博物馆合并,成立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的成立,是河南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的一桩盛事。
二、从白手起家到文物收藏大馆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物丰富,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在片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古代文化,这就为河南博物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河南博物院创建之初,就十分重视文物的征集工作,但由于当时缺泛经验,博物馆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征集藏品往往是单纯的"网罗珍奇",藏品颇为复杂,而且良莠不齐。
1930年至1936年间,是旧河南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的繁荣时期,无论是在藏品的征集、整理或在对藏品的研究上,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在关百益先生的带领下,先后接收了古物保存委员会所存的所有文物,其中包括1923年新郑出土的春秋铜器,1925年11月鄢陵城关出土的宋代窖藏瓷器,洛阳等地的历代石刻等。1934年、1935年又先后征集了大量的古代名人书画及现代艺术品,从而大大丰富和提高了博物馆藏品的数量和质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还主动进行了几次田野发掘,获得了大量的出土文物。这个时期拥有的藏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精,弥足珍贵。如新郑出土的莲鹤方壶、大型列鼎、王子婴次炉、编钟等;登封县的九柄玉如意;石刻中的北魏石棺,刘根造像碑、魏志8种、隋代四面造像、舍利塔铭、唐代泉男生墓志、宋代二体石经、金代进士题名碑等。正因为拥有大量的文物精品,所以在全国博物馆界的地位大大提高,在国外也深受赞扬。当时曾有这样的评论:“统中国博物馆所藏物品,除故宫博物院外,河南博物馆堪居第二之位置。”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确保文物安全,河南博物馆工作人员以满腔的爱国热忱和高度的责任心,精心挑选文物珍品5678件,拓片1162张,图书1472套(册),分装68箱运汉口,存放于法国租界。1938年9月,随着国内形势日趋危急,存放于汉口的文物又辗转运至重庆,从而避免了日寇的劫掠和破坏。而存留于开封的文物,在开封沦陷后,大部分铜器、铁器下落不明。存放于重庆的68箱文物,于1949年11月,由国民党政府挑选38箱,其中文物5119件,图书1450套(册)运往台湾。至此,河南博物馆元气大伤,苦心经营20余年的文物大馆,已无精品可言,博物馆名存实亡。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河南博物院得天时,占地利,重整旗鼓,大力开展文物征集工作,通过调查、收购、接受捐赠、发掘、拣选、调拨等,很快恢复了元气。而且,馆藏文物的数量和质量已非昔日可比。迄今为止,馆藏文物达十万件,特别是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和历代陶瓷器,享誉世界,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如郑州的大河村遗址出的新石器彩陶、临汝出土的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郑州窑藏青铜器、淅川下寺出土的楚国青铜器、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铜器、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铜器、扶沟出土的楚国金银币、洛阳唐三彩、汝瓷、钧瓷等。另外,从1954年开始,博物院还曾多次派出征集人员,分赴革命老区,进行调查访问,征集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同时,还接收了省军区、省民政厅等单位拨交的部分革命文物和有关资料,其中有许多珍品,如太平天国的布告、义和团的旗帜、吉鸿昌烈士就义时的血衣、彭雪枫烈士的遗物、《响导》周报、《新青年》杂志、《红旗报》、《中州评论》、《拂晓报》等。
近十年,随着文物工作的不断深入,湮埋已久的地下文物精品,终于重见天日,再现风采。为了配合河南博物院建设,发挥河南文物大省的优势,从不同侧面再现灿烂的河南古代文化,在省委、省政府及文化厅、文物局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又陆续从中央、省直及各地市文物单位征调一大批文物精品。这些文物精品,犹如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颗颗明珠,放射出斑斓璀灿的光华,它必将以无穷的魅力,吸引无数海内外的观光客。
三、从《民族模型陈列》到《河南古代文化之光》
陈列展览是各项业务工作的中心环节。河南博物院创建伊始,就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民族博物馆"时期的《民族模型展览》,是河南博物院历史上举办的第一次陈列展览。陈列以塑像为主,配合照片,展出古今中外各民族模型。展出后,引起了当时开封各阶层和市民的轰动,"参观者为之途塞"。
1930年至1937的"河南博物馆"时期,在广泛收集历史文物、民俗文物和各类自然标本的基础上,先后开放的陈列室有13个。如安阳殷墟出土器物陈列室、新郑古器物陈列室、洛阳古物陈列室、岩石陈列室、民族模型陈列室、开封相国寺旧藏文物陈列室、石刻室、藏经陈列室、植物、矿物标本陈列室、书画陈列室等。由于当时的陈列水平有限,在"唯器物论"的思想指导下,采取器物堆砌的办法,陈列质量较差,但仍能看出当时的"河南博物馆"已初具规模,是我国博物院中的皎皎者。
1937年,在馆藏文物精品运抵重庆后,开封本馆所属藏品仍继续陈列开放,但数量和质量均大为逊色。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开封,博物馆被迫停止活动,直到1940年日伪统治下,把博物馆改名为"河南省立博物馆",才将原陈列开放。
解放后,河南博物院获得了新生。1949--1961年间,除举办《河南自然环境与资源》、《河南历史》、《河南革命文物》三个基本陈列外,还举办展览数十个,内容多数与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和政治运动有关。如《从猿到人展览》(1950年)、《镇压反革命展览》(1951年)、《伟大祖国展览》(1952年)、《青铜器展览》(1952年)、《历代服饰展览》(1954年)、《肃反展览》(1956年)等。
1961年至1966年五六年间,是河南博物院稳步发展的时期,也是举办展览较多的一个时期。迁郑之初,立即与省文物队联合举办了《河南省历史文物展览》,展出文物2000余件,每天观众如潮,川流不息,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1963年举办的《河南革命文物展览》、以实物、图片、绘画、文字等较为系统地再现了河南革命斗争史。1964年,在原有《历史文物展览》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的研究、设计、制作,举办了迁郑后的第一个基本陈列--《河南历史陈列》,集中反映了河南古代历史概况。
"文化大革命"时期,陈列展览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展览被污为"黑展览"而被查封。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博物院职工还是以高度的责任心举办了几次富有教育意义的展览。如《抗大校史展览》、《焦裕禄事迹展》、《林县红旗渠展览》、《洛阳煤矿史展览》等。
1977年到1997年的20年,可以说是河南博物院大发展的20年,陈列展览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并逐步确立了全国文物大馆的地位。首先于1980年重新恢复了《河南历史陈列》。该陈列在"文革"前陈列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采用了新的陈列设备和手段,使之更趋于科学化和大众化,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园地。1981年以来,又先后举办了《河南革命文物陈列》、《古代雕塑艺术陈列》、《古代建筑艺术陈列》、《馆藏明清书画展》、《馆藏文物精品展》以及《楚国青铜器展》等几十个展览,观众人数逐年递增,年平均观众达30余万人次。
尤为引人注目是,通过六年多的酝酿和深入研究,集河南博物院集体的智慧,在中央、省、地市各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支持下,河南博物院在落成之日便隆重推出了《河南古代文化之光》、《中原百年风云》、《河南古代石刻艺术》、《河南古代玉器》、《河南古代建筑》、《楚国青铜器》、《明清工艺珍品》、《恐龙世界》等1个基本陈列和7个专题陈列,内容丰富,蔚为大观。尤其是《河南古代文化之光》,是70年来河南博物院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内容更充实的大型陈列,展厅面积达3200多平方米、展览文物1000多件(套),均属馆藏文物精品,重点展示了河南古代文化的光辉成就。在内容上,一改传统的模式,尽可能地增加了观众参与项目;在形式上,普遍采用了声、光、电等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使观众真正能够赏心悦目;在讲解手段上,配备了电脑控制的自动扩放录音讲解、扩放录像、声控幻灯、感应录音讲解等先进设备,增加了观众参与的一些项目,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对文物的求知鉴赏、娱乐等需求。
另外河南博物院自创建以来,一直在中原文物如何走出河南、走向世界这个问题上做出积极的努力和尝试。如1935--1936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当时河南博物馆选送的新郑出土的8件青铜器,在伦敦引起轰动,受到海外观众的高度赞扬。70年来,举办和参加的出国展览还有:1980年丹麦、瑞士的《中国珍宝展览》,1985年日本的《中国历代陶俑艺术展》,1986年日本的《黄河文明展》,1987年美国的《中国历代陶俑艺术展》,1990年日本的《河南省文物展》,1990年新加坡的《中国汉代文明展,1991年法国的《河南省史前文物展》,1992年澳大利亚的《帝王的中国展》,1993年丹麦的《华夏帝王展》,1996--1997年英国、德国、瑞士和丹麦的《人与神展》,1998年的《大黄河文明展》等。通过展览,增强了我们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使更多的海外观众进一步了解河南,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
四、从《河南博物馆馆刊》到《中原文物》
有着70年历史的河南博物院,不仅是文物荟萃之地、文化教育的场所,同时又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在解放后的40多年来,河南博物院人才辈出,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1929年,殷墟文物进馆之后,当时的河南博物馆即聘请考古学家关百益为编辑委员,研究考订甲骨文字和各种器物刊印成书。1930年底,关百益先生接任馆长职务,同时成立了研究部,科学研究工作步入正规。据粗略统计,1931-1938年间,河南博物馆出版文物图录和研究著述达一百多册、卷。比较重要的如《伊阙石刻图表》(关百益)、《石华》(关百益)、《殷墟器物存真》(关百益)、《殷墟文字存真》(关百益)、《新郑古器图考》(关百益)、《南阳汉画像集》(关百益)、《河南金石志图》(关百益)、《老君洞石墨撷英》(关百益)、《繁塔石墨撷英》(关百益)、《南阳汉画像汇存》(孙文青)、《殷墟文字存真第一集考释》(许敬参)、《馆藏石刻整理汇报》(孙文青)、《河南博物馆自然科学汇报》一、二、三册(傅桐生)等。在研究内容上,具有浓厚的河南地方特色,充分发挥了地方博物馆的优势。在研究方法上,他们重视实践,研究人员经常走出书斋,亲自参加文物、标本的搜集和整理。如1935年8月,关百益在汲县山彪镇发掘战国墓;1936年春,孙文青参加殷墟第十三次发掘;1936年9月至11月,许敬参、郭豫才等在辉县琉璃阁进行发掘等。
1936年7月,王幼侨任馆长后,为了"阐扬文化,研究学术",创办了《河南博物馆馆刊》,到1938年3月因日寇入侵而停刊。短短的两年时间,共出版15期,其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真所谓"琳琳琅琅,萃集一堂,遂为中州古代文化之大观。"不仅能够从中详细地了解到河南博物院的发展史,而且还有一批重要的考古学理论、考古调查报告和考古研究论文,直至今天,仍不失为重要的学术参考资料。
建国以后,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逐步走向深入。40多年中,虽然经受了多次政治运动的冲击,但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考古发掘报告、学术论文数以千计,出版专著目录和普及读物也有几十部之多,比较重要的如《中国陶瓷小品》(河南省博物馆编)、《龙门造像题记》(河南省博物馆编)、《河南省博物馆》(中国博物馆之七)、《中国奴隶社会》(许顺湛)、《汉代叠铸》( 汤文兴)、《中原远古文化》(许顺湛)、《夏文化研究论集》(郑杰祥编)、《中岳汉三阙》(吕品)、《河南汉代画像砖》(汤文兴、吕品)、《黄河文明的曙光》(许顺湛)、《河南文博考古文献叙录》一、二(孙传贤主编)、《汉画--河南汉代画像研究》(周到、王晓)、《河南博物院落成论文集》等。
1977年,由河南省博物馆主办的全国第一家省级文博期刊《河南文博通讯》创刊,已故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了刊名。刊物问世后,很快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关注。1980年,为了进一步扩大其影响,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并于1981年更名为《中原文物》。20年来,《中原文物》始终担负着向社会宣传文物保护政策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术繁荣的多重使命,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独特风格的学术期刊,越来越受到文博界的重视,已成为研究史前文化、夏商文化、汉画、楚文化及科技考古等领域的重要园地,并且连续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和中国社科类核心期刊。截至目前,《中原文物》出版发行近百期,发表学术论文、考古报告等2000多篇,并出版了《河南省考古学会论文集》、《魏晋南北朝佛教学会论文集》、《论仰韶文化》等特刊,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中原大地文物博物馆工作的面貌。
从《河南博物馆馆刊》到《中原文物》,不仅使我们看到了河南博物馆数十年来的光辉历程,同时也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累累硕果的背后,有着河南博物院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他们呕心沥血,默默耕耘,为河南博物院的发展和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关百益先生,是30年代著名学者,近代考古学家,也是河南博物院的奠基人。他知识渊博,著述宏富,于史学、金石学、考古学、甲骨学、方志学等皆有很深的造诣和卓绝的创建。孙文青先生,早在30年代,就开辟了汉画研究的新天地,为汉画研究奠定了基础。解放后,河南博物馆更是人才济济。诸如许顺湛、韩绍诗、杨焕成、孙传贤、任常中、周到、王瀛三、张维华、汤文兴、吕品等同志,著述甚丰,在国内乃至国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如今,他们有的已年届七旬,有的已接近退休年龄,但在文博战线默默奉献,不知老之将至。更为可喜的是,在老一辈专家学者的带领和鼓舞下,涌现出一大批后起之秀,他们不仅有扎实的文博知识,而且善于接受新思想、新方法,这是我们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河南博物院美好的未来。
河南博物院辉煌的今天,是各级政府和各界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是河南博物院几代人共同奋斗的结果。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丰富的文物资源以及全体职工的不懈追求,河南博物院将会以更加坚实的步伐,以崭新的姿态、现代化的管理、多功能的服务、优美典雅的环境独领风骚,为中原大地增添新的光彩。

I. 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的建设背景

“洛阳三彩”发展到今天,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郭爱和创立的“三彩艺”专釉画又以无可比拟的丰富属釉彩当之无愧的站在了历史的至高点。它是在“洛阳三彩”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独特的施釉和烧制技术创造出的平面陶瓷艺术品。郭爱和大师的直觉、敏感与控制力,让他总能找到一个临界点,有着更大的自由空间来创作个性化的作品,表达出难以描述的微妙感受。
“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以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郭爱和创立的“洛阳三彩”学说(在三彩前冠以“洛阳”二字,明确地体现出洛阳是三彩发源地的地理属性,涵盖“唐三彩”及其它三彩艺术,体现三彩这一艺术体系的历史演变过程)为基础,并以其二十多年来的“三彩艺”釉画作品及不同时期的“洛阳三彩”藏品为主体,使公众对“洛阳三彩”有全面及全新的了解:洛阳三彩——“流光溢彩烁古今”。
三彩艺术博物馆负责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郭爱和介绍说,洛阳三彩历史悠久,始于汉,盛于唐,经宋辽,至明清,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尤其是近些年, 洛阳三彩在国内外各项大型赛事和活动中摘金夺银,蜚声国际,让更多人了解到洛阳三彩的独特艺术魅力。因此,洛阳需要有这样一个让市民、游客了解三彩发展历 史脉络的展馆。

J. 唐三彩武士俑的河南博物院藏“唐三彩武士俑”

【名称】:唐三彩武士俑
【类别】:陶器、唐三彩
【年代】:唐代(公元618──907年)
【文物原属】:陪葬品
【文物现状】:河南省洛阳市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简介】:
通高88厘米。俑戴盔,穿甲,腰束绳形粗带,围项护,两肩有覆膊,甲附双护胸及护心,下着条纹小口裤,足蹬尖头靴,左手叉腰,右手原持有兵,立于方形座上。俑身及座施黄、绿、白三色釉。

阅读全文

与河南唐三彩历史博物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