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张掖大型历史事件

张掖大型历史事件

发布时间:2021-03-14 22:20:55

A. 简述甘肃张掖历史

张掖,别称甘州,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驿镇,水草丰美,素有“金张掖”的美誉。1986年国务院公布张掖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张掖在远古属雍州之地,夏商时为羌族所居。周时,戎、狄两族在这里居处,春秋战国时期乌孙、月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战国时建立城邑,修筑长城,今张掖一带还留有秦长城遗址。后乌孙被月氏赶走迁逃新疆伊犁,张掖归“控弦者可一二十万”的月氏族所属。月氏都城(今民乐永固城)它与昭武城(今临泽县境内)当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两岸的中心城市。

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6年),拥有几十万强兵的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了月氏人;张掖成为匈奴右贤王的领地。匈奴占据后,不断进行掠夺,破坏了匈汉的友好往来,割断了汉王朝同西域早巳存在的关系。公元前121年由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战败匈奴后始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而得名。

九州时期 张掖 属雍州。
汉代(前206-220年)以前 月氏国称雄于敦煌祁连间,张掖为其属地
西周时期 戎、狄两族在这里居住
春秋战国时 乌孙与月氏共居河西。其后,月氏逐乌孙而独居。
秦汉之际 北方的匈奴族强大起来,击败并赶走了月氏人,河西遂为匈奴右贤王的领地。黑河东、西分别由休屠王、浑邪王分领。
西汉时期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战败匈奴,浑邪、休屠二王率众归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此后,开始大规模徙民垦殖,戍兵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通和繁荣。“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张掖遂为丝绸之路的重镇。西汉(前206-8年)末年,窦融任张掖属国督尉时,注重发展农牧业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后汉书》记载:“窦融据河西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安定北地,上郡流入避饥荒者, 归之不绝。”
两晋南北朝时期 沮渠蒙逊在张掖建立北凉国,都建康(今高台县骆驼城),他采取发展农业,大兴儒学,扩大同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继承发扬汉文化,推广佛教,翻译佛经,开凿石窟,并以当地音乐、歌舞与龟兹乐相结合,创造新的音乐《秦汉伎》等措施,使张掖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成为北方中国佛教的中心,同时也使张掖成为中国内地与西域通使和商贸的中介。北魏(386-535年)时,《秦汉伎》传入中原,称《西凉乐》,成为北朝宫廷的“国伎”;张掖的佛教音乐传入中原,称《西凉州呗》,成为北朝佛寺的法乐。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因境内之甘泉而改张掖为甘州。
唐时期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开置屯田,尽水陆之利,稻丰收稔,一缣数十斛,积军粮数十年”。河西的国际贸易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张掖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场所。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昌盛。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天竺)取经,途径张掖。诗人陈子昂奉旨视察张掖,写有《上谏武后疏》。王维、高适、岑参、马云奇等驻足甘州时均留下著名诗篇。甘州音乐《波罗门佛曲》传入宫廷后,唐玄宗改制为《霓裳羽衣舞曲》。甘州边塞曲流入中原后,成为教坊大曲,以《甘州破》、《甘州子》、《八声甘州》、《甘州曲》等命名的词牌、曲牌流传甚广。唐末,张掖与中原、西域关系密切,通互市,发展贸易;僧侣往返,佛教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
北宋时期 天圣六年(102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击败甘州回鹘,建立西夏。继承汉文化传统继续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兴办教育,推崇佛教、道教,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大佛寺。
元时期 置甘肃行省,张掖为省会。元世祖忽必烈亲诏郎中董文用垦甘州之土为水田,仿宁夏之法种水稻。城内建甘肃最大的粮仓-扎浑仓,供应各路军粮。甘州成为河西走廊的驿道中枢和茶叶外贸的转口城市,商路四通八达,商品交易频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前往上都途中,曾在甘州停留一年,在《马可 波罗游记》中记述了张掖的富庶、城市的规模以及宗教寺庙的宏伟。
明时期 张掖为陕西行都司及甘肃镇的治所。明王朝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建设了一批学校、书院,使甘州自此进士、举人、秀才辈出。从内地大量移民屯垦,大兴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在甘州大兴土木,修筑长城等一大批军事设施以巩固边防,形成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甘州仍然是西北军事补给基地,河西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商业持续繁荣,成为西北最大的畜产品集散市场,晋商及陕西、山东、京师商人集团云集甘州,建立会馆。明政府利用山西、陕西商人运粮、茶至甘州,充实边储和开展茶马交易。
清时期 张掖为甘州府治所,甘肃提督统军驻地,节制凉州、肃州、西宁、宁夏四镇总兵。清王朝在西部的历次军事行动,均以甘州为军事提调中心和后勤补给基地。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商人云集张掖(甘州),建立商帮会馆,如山西会馆、陕西会馆、直东(河北、山东)会馆、凉州会馆、镇蕃(民勤)会馆,两湖会馆、河南会馆。各大商团贸易活动辐射新疆、蒙古等西北广大地区,甘州成为河西商业中心和日用杂品的中转批发市场。清时,文化教育更加兴盛。城乡普设义学、社学、私塾;民间武学林立,百姓习武成风,在一百多年间出现了二十多名武进士和一百多名武举人。清末,张掖人王之佐留学日本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乡后宣传革命主张,他的《致马安良书》,公开支持武昌起义、拥护共和、废除帝制,风靡全省。
1927年 设张掖县。
1985年5月 撤销张掖县,设立县级张掖市以原张掖县行政区域为张掖市的行政区域。
2002年3月1日 国务院批复撤销张掖地区和县级张掖市,设立地级张掖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甘州区南环路。张掖市设立甘州区,以原县级张掖市的行政区域为甘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县府街。地级张掖市辖原张掖地区的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甘州区。

B. 简述张掖的历史是什么

张掖位于中复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制走廊中段。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之美称。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夏朝时,张掖为西羌地,公元前12年,为西戎所占。

公元前221年,游牧民族大月氏在这里放牧。后来被匈奴人赶到了新疆伊犁河流域。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兵出陇西,过胭脂山,于祁连山下与匈奴决战,打败休屠王、浑邪王,两王请降。

汉武帝公元前111年设张掖郡,十六国时期为北凉国都。

隋改张掖县,公元609年隋炀帝于此举办了万国博览会,唐“安史之乱”后被吐蕃所占,公元852年张仪潮收复。

五代时为回鹘所占,元灭西夏统一中原,马可·波罗在此逗留了一年。

明朝设甘州卫,清朝为甘州府。

当年汉武帝给张掖命名的意思是“断匈奴之右臂,张中国之臂掖”,后来匈奴一蹶不振,再也没有踏上这片土地。

C. 谁能说说历史上的张掖,详细

简介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东邻武威和金昌,西连酒泉和嘉峪关,南与青海省毗邻,北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21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改为甘州。隋恢复郡制。唐初设州。元置甘州路。明设甘州卫。清为甘州府。1927年置张掖县,1985年撤县设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甘肃省第四大城市。面积42400平方公里,人口130万。(2010年)民族分布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族、裕固族、蒙古族等26个民族。市人民政府驻甘州区南环路,
邮编:734000
代码:620700
区号:0936
车牌:甘G
拼音:ZhangyeShi
张掖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工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造等10余个部门。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美誉。市内有大佛寺、木塔寺、镇远楼、黑水国遗址等名胜古迹。历史沿革1954年,考古学家安志敏在张掖市山丹县城南6公里发现距今约4000多年的四坝滩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马家窑文化类型;1984年和1987年,在张掖“黑水国”遗址先后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彩陶;1987年7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张掖市民乐县六坝乡东北3公里的东灰山遗址,发掘出土大量磨制石器、陶器、炭化粮食籽粒及猪、牛、羊、鹿的齿骨等考古资料,由此证明,距今5000多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张掖先民已在这里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和畜牧业,能用石球、石纺轮纺织、做衣服,制造彩色陶器,并开始使用青铜器。 从《尚书·禹贡》的记载看,中华大地划分为九州时,张掖 属雍州。汉代(前206-220年)以前,月氏国称雄于敦煌祁连间,张掖为其属地;西周时期,戎、狄两族在这里居住;春秋战国时,乌孙与月氏共居河西。其后,月氏逐乌孙而独居。秦汉之际,北方的匈奴族强大起来,击败并赶走了月氏人,河西遂为匈奴右贤王的领地。黑河东、西分别由休屠王、浑邪王分领。
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战败匈奴,浑邪、休屠二王率众归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此后,开始大规模徙民垦殖,戍兵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通和繁荣。“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张掖遂为丝绸之路的重镇。西汉(前206-8年)末年,窦融任张掖属国督尉时,注重发展农牧业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后汉书》记载:“窦融据河西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安定北地,上郡流入避饥荒者, 归之不绝。”
东晋(317-420年)时,沮渠蒙逊在张掖建立北凉国,都建康(今高台县骆驼城),他采取发展农业,大兴儒学,扩大同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继承发扬汉文化,推广佛教,翻译佛经,开凿石窟,并以当地音乐、歌舞与龟兹乐相结合,创造新的音乐《秦汉伎》等措施,使张掖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成为北方中国佛教的中心,同时也使张掖成为中国内地与西域通使和商贸的中介。北魏(386-535年)时,《秦汉伎》传入中原,称《西凉乐》,成为北朝宫廷的“国伎”;张掖的佛教音乐传入中原,称《西凉州呗》,成为北朝佛寺的法乐。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因境内之甘泉而改张掖为甘州。
隋代(581-618年),张掖(甘州)商业发达,商贾云集,张掖郡治所在地的张掖城已成为国际商业大都市。炀帝派西域校尉裴矩掌交市。裴矩著《西域图记》献炀帝。大业五年(609年),炀帝西巡,经大斗拔谷(今扁都口),6月至张掖,登焉支山会见27国国王及使者,盛况空前。
唐代(618-907年)时,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开置屯田,尽水陆之利,稻丰收稔,一缣数十斛,积军粮数十年”。河西的国际贸易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张掖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场所。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昌盛。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天竺)取经,途径张掖。诗人陈子昂奉旨视察张掖,写有《上谏武后疏》。王维、高适、岑参、马云奇等驻足甘州时均留下著名诗篇。甘州音乐《波罗门佛曲》传入宫廷后,唐玄宗改制为《霓裳羽衣舞曲》。甘州边塞曲流入中原后,成为教坊大曲,以《甘州破》、《甘州子》、《八声甘州》、《甘州曲》等命名的词牌、曲牌流传甚广。唐末,张掖与中原、西域关系密切,通互市,发展贸易;僧侣往返,佛教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
北宋天圣六年(102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击败甘州回鹘,建立西夏。继承汉文化传统继续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兴办教育,推崇佛教、道教,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大佛寺。
元代(1279-1368年),置甘肃行省,张掖为省会。元世祖忽必烈亲诏郎中董文用垦甘州之土为水田,仿宁夏之法种水稻。城内建甘肃最大的粮仓-扎浑仓,供应各路军粮。甘州成为河西走廊的驿道中枢和茶叶外贸的转口城市,商路四通八达,商品交易频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前往上都途中,曾在甘州停留一年,在《马可 波罗游记》中记述了张掖的富庶、城市的规模以及宗教寺庙的宏伟。
明代(1368-1644年),张掖为陕西行都司及甘肃镇的治所。明王朝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建设了一批学校、书院,使甘州自此进士、举人、秀才辈出。从内地大量移民屯垦,大兴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在甘州大兴土木,修筑长城等一大批军事设施以巩固边防,形成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甘州仍然是西北军事补给基地,河西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商业持续繁荣,成为西北最大的畜产品集散市场,晋商及陕西、山东、京师商人集团云集甘州,建立会馆。明政府利用山西、陕西商人运粮、茶至甘州,充实边储和开展茶马交易。
清代(1644-1911年),张掖为甘州府治所,甘肃提督统军驻地,节制凉州、肃州、西宁、宁夏四镇总兵。清王朝在西部的历次军事行动,均以甘州为军事提调中心和后勤补给基地。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商人云集张掖(甘州),建立商帮会馆,如山西会馆、陕西会馆、直东(河北、山东)会馆、凉州会馆、镇蕃(民勤)会馆,两湖会馆、河南会馆。各大商团贸易活动辐射新疆、蒙古等西北广大地区,甘州成为河西商业中心和日用杂品的中转批发市场。清时,文化教育更加兴盛。城乡普设义学、社学、私塾;民间武学林立,百姓习武成风,在一百多年间出现了二十多名武进士和一百多名武举人。清末,张掖人王之佐留学日本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乡后宣传革命主张,他的《致马安良书》,公开支持武昌起义、拥护共和、废除帝制,风靡全省。
丝绸之路与张掖
古丝绸之路由长安(今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新疆。再继续西行,前往印度、波斯、希腊、罗马帝国。丝绸之路源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中原通西域的路线。后来这条路线成为中原通往西域和中亚、西亚诸国的交通要道。东汉(26-220年)时期,内地与西域以丝绸为主的商业贸易逐步繁荣,中国丝绸通过张掖运往西域,远销大夏、安息、大秦,直至地中海沿岸地区。蚕丝生产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丝绸的输出和缫丝技术的西传,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十九世纪,德国历史地理学家希特霍芬提出以丝绸为这条路命名,得到人民的普遍认同。
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而地处河西走廊咽喉地带的张掖,则是丝绸之路上的枢纽。西魏(535-556年)时期,西域商队云集张掖,东罗马帝国和波斯钱币可在张掖交易中使用,张掖成为国际贸易城市。隋代(581-618年),张掖成为经营河西和西域的大本营,民族贸易异常活跃。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亲自在张掖主持有西域27国使臣、商贾参加的“互市”。此后,张掖贸易日益繁荣,由中西贸易的中转站,逐步发展成为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D. 张掖发生过哪些历史典故

张掖,别称甘州,西汉时设置郡,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驿镇。是中原通往西亚东欧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要冲。 张掖历史悠久, 张掖地图文化灿烂,山川秀丽,民风淳朴,水草丰美,素有"塞上江南"、"金张掖"的美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据在市境内黑水国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等文物证明,早在上古时代,人类就在这里过着狩猎、游牧的生活。张掖在远古属雍州之地,夏商时为羌族所居。周时,戎、狄两族在这里居处,春秋战国时期乌孙、月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战国时建立城邑,修筑长城,今张掖一带还留有秦长城遗址。
后乌孙被月氏赶走迁逃新疆的伊犁,张掖归"控弦者可一二十万"的月氏族所属。月氏都城(今民乐永固城)与昭武城(今临泽县境内)当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两岸的中心城市。
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6年),拥有几十万强兵的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了月氏人;张掖成为匈奴之中右贤王的领地。匈奴占据后,不断进行掠夺,破坏了匈汉的友好往来,割断了汉王朝同西域早已存在的关系。公元前121年由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战胜匈奴后始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而得名。
张掖古为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之一,历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中心。张掖曾是北凉国的国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肃省省会和历朝诸代设州置府的治所,素有"塞上锁钥"之称。市内汉明长城、历代石窟、寺民、碑塔、古城、烽隧、墓葬群星罗棋布。大禹导弱水入合黎,老子骑青牛入流沙,周穆王乘八骏西巡会见西王母的传说,张骞、班超、法显等都曾途经张掖前往西域,隋炀帝于609年在张掖曾召集西域27国君主使巨,召开了"万国博览会",唐玄奘经张掖去西天取经,马可·波罗旅居张掖一年等历史传说和记载,使这块土地更加神奇。创建于魏晋时期的马蹄寺、金塔寺,保存着文物价值极高的雕塑、壁画。

E. 张掖古城的历史

张掖,别称甘州,西汉时设置郡,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驿镇。 张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民风淳朴,水草丰美,素有"金张掖"的美誉。

张掖历史悠久,据在市境内黑水国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等文物证明,早在上古时代,人类就在这里过着狩猎、游牧的生活。张掖在远古属雍州之地,夏商时为羌族所居。周时,戎、狄两族在这里居处,春秋战国时期乌孙、月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战国时建立城邑,修筑长城,今张掖一带还留有秦长城遗址。后乌孙被月氏赶走迁逃新疆的伊犁,张掖归"控弦者可一二十万"的月氏族所属。月氏都城(今民乐永固城)它与昭武城(今临泽县境内)当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两岸的中心城市。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6年),拥有几十万强兵的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了月氏人;张掖成为匈奴之中右贤王的领地。匈奴占据后,不断进行掠夺,破坏了匈汉的友好往来,割断了汉王朝同西域早已存在的关系。公元前121年由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战败匈奴后始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而得名。

自汉唐以来,张掖就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中原通往西亚东欧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要冲。由于地理环境优越,自然条件好,物产丰富,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金张掖"的美誉。张掖市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为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之一,历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中心。张掖曾是北凉国的国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肃省省会和历朝诸代设州置府的治所,素有"塞上锁钥"之称。市内汉明长城、历代石窟、寺民、碑塔、古城、烽隧、墓葬群星罗棋布。大禹导弱水入合黎,老子骑青牛入流沙,周穆王乘八骏西巡会见西王母的传说,张骞、班超、法显等都曾途经张掖前往西域,隋炀帝于609年在张掖曾召集西域27国君主使巨,召开了"万国博览会",唐玄奘经张掖去西天取经,马可·波罗旅居张掖一年等历史传说和记载,使这块土地更加神奇。创建于魏晋时期的马蹄寺、金塔寺,保存着文物价值极高的雕塑、壁画

F. 张掖发生的历史战争

九州时期,张掖属雍州。

汉代(前206-220年)以前,月氏国称雄于敦煌祁连间,张掖为其属地。

西周时期,戎、狄两族在这里居住。

春秋战国时,乌孙与月氏共居河西。其后,月氏逐乌孙而独居。

西汉时期,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战败匈奴,浑邪、休屠二王率众归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此后,开始大规模徙民垦殖,戍兵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通和繁荣。“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张掖遂为丝绸之路的重镇。西汉(前206-8年)末年,窦融任张掖属国督尉时,注重发展农牧业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后汉书》记载:“窦融据河西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安定北地,上郡流入避饥荒者, 归之不绝。”

两晋南北朝时,期沮渠蒙逊在张掖建立北凉国,都建康(今高台县骆驼城),他采取发展农业,大兴儒学,扩大同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继承发扬汉文化,推广佛教,翻译佛经,开凿石窟,并以当地音乐、歌舞与龟兹乐相结合,创造新的音乐《秦汉伎》等措施,使张掖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成为北方中国佛教的中心,同时也使张掖成为中国内地与西域通使和商贸的中介。北魏(386-535年)时,《秦汉伎》传入中原,称《西凉乐》,成为北朝宫廷的“国伎”;张掖的佛教音乐传入中原,称《西凉州呗》,成为北朝佛寺的法乐。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因境内之甘泉而改张掖为甘州。

唐时期,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开置屯田,尽水陆之利,稻丰收稔,一缣数十斛,积军粮数十年”。河西的国际贸易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张掖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场所。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昌盛。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天竺)取经,途径张掖。诗人陈子昂奉旨视察张掖,写有《上谏武后疏》。王维、高适、岑参、马云奇等驻足甘州时均留下著名诗篇。甘州音乐《波罗门佛曲》传入宫廷后,唐玄宗改制为《霓裳羽衣舞曲》。甘州边塞曲流入中原后,成为教坊大曲,以《甘州破》、《甘州子》、《八声甘州》、《甘州曲》等命名的词牌、曲牌流传甚广。唐末,张掖与中原、西域关系密切,通互市,发展贸易;僧侣往返,佛教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

北宋时期,天圣六年(102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击败甘州回鹘,建立西夏。继承汉文化传统继续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兴办教育,推崇佛教、道教,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大佛寺。

元时期,置甘肃行省,张掖为省会。元世祖忽必烈亲诏郎中董文用垦甘州之土为水田,仿宁夏之法种水稻。城内建甘肃最大的粮仓-扎浑仓,供应各路军粮。甘州成为河西走廊的驿道中枢和茶叶外贸的转口城市,商路四通八达,商品交易频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前往上都途中,曾在甘州停留一年,在《马可 波罗游记》中记述了张掖的富庶、城市的规模以及宗教寺庙的宏伟。

明时期张掖为陕西行都司及甘肃镇的治所。明王朝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建设了一批学校、书院,使甘州自此进士、举人、秀才辈出。从内地大量移民屯垦,大兴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在甘州大兴土木,修筑长城等一大批军事设施以巩固边防,形成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甘州仍然是西北军事补给基地,河西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商业持续繁荣,成为西北最大的畜产品集散市场,晋商及陕西、山东、京师商人集团云集甘州,建立会馆。明政府利用山西、陕西商人运粮、茶至甘州,充实边储和开展茶马交易。

清时期张掖为甘州府治所,甘肃提督统军驻地,节制凉州、肃州、西宁、宁夏四镇总兵。清王朝在西部的历次军事行动,均以甘州为军事提调中心和后勤补给基地。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商人云集张掖(甘州),建立商帮会馆,如山西会馆、陕西会馆、直东(河北、山东)会馆、凉州会馆、镇蕃(民勤)会馆,两湖会馆、河南会馆。各大商团贸易活动辐射新疆、蒙古等西北广大地区,甘州成为河西商业中心和日用杂品的中转批发市场。清时,文化教育更加兴盛。城乡普设义学、社学、私塾;民间武学林立,百姓习武成风,在一百多年间出现了二十多名武进士和一百多名武举人。清末,张掖人王之佐留学日本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乡后宣传革命主张,他的《致马安良书》,公开支持武昌起义、拥护共和、废除帝制,风靡全省。

G. 简述张掖的历史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东邻武威地区和金昌市,西连酒泉地区,公元前121年由汉内武帝派霍去病西征容,战败匈奴后始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而得名。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历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中心。张掖地区下辖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五县及张掖市,总面积4.1万平公里,总人口117万。张掖市,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张骞、班超、法显、唐玄奘等都曾途经张掖前往西域;隋炀帝于609年在张掖曾召集西域27国君主使巨,召开了“万国博览会”。
马可.波罗曾醉心于此,停留长达一年之久。张掖有黑河水灌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物产丰饶,以乌江米为最,古称“金张掖”,后改名甘州,有“不望祁连山上雪,错将甘州当江南”之佳句。

H. 西汉建立者、都诚、重要政冶制或重大历史事件

西汉建立者刘邦,都城长安。

西汉王朝基本上秉承的是秦王朝的政治制度和国家监察制度,但是,西汉也有一些自己的制度创新。比如,西汉王朝的中央政府中的御史台、丞相司直、司隶校尉的三权分权制衡制度,就是汉王朝自己很有特色的创新制度,这种监察机构内部分权制衡的制度,即使对今天中国的政治改革,也不失经验意义。
尽管大秦王朝在强制性的军事管制手段下,创立和短时间运作了中国相对完善的国家文明政治制度和监察制度,但是,由于大秦暴政造成大秦王朝短短十五年就寿终正寝,所以,秦朝设计制定的中央集权统治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监察制度,主要是在西汉王朝所实现的,因此,我们今人如果弄清楚西汉王朝的政治和监察制度的设计和运作情况,对今天中国的改革,是很有价值的。
一,西汉王朝的政治制度布局

1,中央政治职官布局
三公
A,丞相。协助皇帝主管和处理全国政务工作,俸禄万石,折合年俸禄58800公斤粮食。
B,御史大夫。副丞相,俸禄两千石。折合年俸禄30000公斤粮食。协助丞相处理全国政务工作,御史大夫主要司职全国纠察任务,主管全国的监察系统。
C,大司马。俸禄万石。汉武帝之前,此职务称太尉,汉武帝时代因为战争需要,取消太尉职官而设立大司马职官。协助皇帝主管全国国防军事工作。
三公设置,丞相权力最大,如果遇到当朝皇帝不勤政,那么,全国政治事务大权就几乎全部被丞相所独揽。这样,就把丞相职务高高置于监察工作之外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为了分权丞相,设立“中朝”,这是皇帝亲政的秘书机构,如中书令和尚书仆射职官便因此而产生。到汉宣帝时期,由于汉宣帝是历史上出名的勤政皇帝,所以,汉宣帝更是重用这些皇帝的秘书机构,使得中书、仆射和尚书这些早期的皇帝秘书职官后来甚至演变成为了国家高级职官了。通过这种皇帝秘书职官的实际权力的演变,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王朝中历来就存在着皇权与丞相权的主次威信矛盾问题。
汉宣帝以降,西汉王朝屡屡发生丞相和丞相属官横行霸道和无视御史大夫纠察之事,所以,汉哀帝时期,蜀人何武建议应该分权丞相,将司职纠察的御史大夫的职官级别提升成为与丞相级别相当,这样,就使得国家纠察工作今后不会再被丞相所干预了。所以,汉哀帝时期,国家一度实行了改原来为副丞相的御史大夫为与丞相职权相当的“大司空”的政治改革,后来,这个制度有波动,但是,东汉以降各王朝,都继承了这个改革。由此可见,国家监察权的独立问题,是历朝历代的政治改革的要点之一
九卿
A,太常。秦名奉常。俸禄两千石。主管国家祭祀和礼乐。太常的属官有博士,博士是皇帝的高级参谋士人。汉武帝时代,设立太学和五经博士,这样,博士开始向学官职权上转移。
B,光禄勋。秦名郎中令。俸禄两千石。主管各中央机构和皇帝禁卫。属官有各谏议职官,如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等职官。同时,光禄勋又是主管国家储备人才的机构,所以,光禄勋内有许多没有实际权力的“郎官”,这些郎官随时可能放任外官。
C,卫尉。俸禄两千石。主管京师警卫军队。
D,廷尉。俸禄两千石。主管全国司法和警察公安。汉景帝时期一度改名大理。东汉以降的王朝,就正式改名廷尉为大理寺了。
E,典属国。俸禄两千石。主管全国少数民族事务和边疆事务工作。
F,大司农。俸禄两千石。主管全国农业和财政收支。
G,少府,俸禄两千石。主管皇帝经济开支和皇帝内府各工作机构的事务管理。
H,宗正。俸禄两千石,主管皇族宗亲的各种事务和功罪戒罚工作。这个职官一般由皇族宗亲人士担任。
I,太仆。俸禄两千石。主管全国马政。
九卿职官并非一成不变,有的时候,国家会根据政治需要增减一些公卿机构。比如,当根据京师治安,曾经设置过执金吾两千石职官。根据诸侯王侯和藩属国君王归附问题,设置过大鸿胪两千石职官。根据工商技术行业的管理需要,设置过水衡都尉两千石职官。这些职官,都是中央管理部门。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汉武帝时期在中央政权中产生的“尚书”机构,这个机构在初期设立的时候,主要就是为了适应皇帝亲政需要和分权丞相大权。最初,这些中书令、尚书仆射职官的级别都很低,不过一千石俸禄。但是,毕竟这是皇帝本人可以直接操控的内府秘书机构,所以,这些职官的权力往往很大。这种秘书官员横行霸道问题,不仅仅是历朝历代王朝的宦官当权的根源,还是皇帝专制的直接体现。这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种“尚书”机构,那么,我们恐怕还不能够随意断定中国各王朝是皇帝中央集权制度。而直接听命于皇帝的“尚书”机构,后来甚至成为了皇帝的直接权力表达,这样,饶开各中央机构的职权制衡监督机制的皇权政治专制,就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了。所以,我们今人考证一个历史王朝是否是皇权专制,应该主要看这个皇帝是否设立和重用了中央秘书机构。像清王朝之所以是个典型的专制王朝,就因为皇帝有个超越其他中央职官制衡权限的军机处,这个只听从皇帝指令的军机处,几乎可以超越各中央机构的职权直接对国家施政发令。
西汉王朝中,还有一种似官非官,但是权力又特别大的职务,这,就是那些皇帝或者太子的老师们,这些人的职务称号,是太师,少师;或者叫做太傅、少傅。这些人,并无任何实际权力,但是,他们的特殊身份,又是国家中谁都不敢碰的特权人物,他们的俸禄待遇,甚至可能高于朝廷三公。中国各王朝中的“太师,少师,太傅,少傅”现象,是中国历朝历代国家文明中的一个很特别的现象,也是很值得今人研究的一种政治文化现象。有的时候,这些没有实际权力的太师们对国家政治的影响作用,往往比三公还要大得多,所以,希望充当皇帝和太子的老师,从来也是历代中国读书人的最高追求之一,因为,这可以实现他们这些士大夫的“托主改制”的政治理想。
2,中央监察机构的布局设置
御史大夫。这是秦朝设置的国家监察高官,汉王朝继承了这个中央警察机构。其职责主要是 典正法律,也就是监督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法律能够公正的实施,但是,御史大夫与司法机构的廷尉,并没有隶属关系。廷尉主管全国司法和警察公安,御史大夫则主管法律的公正实施和各地方刺史的司职。这样的国家法律制度的设置,明显来自于中国阴阳五行的生克理论。这就是说,大秦王朝的司法和监察机构的设置本身,是非常“现代化”的,即使是今天,也没有纰漏可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谏议职官,属于光禄勋管辖,这种谏议大夫职官是言论官员,专门挑剔国家政治和司法工作的各种毛病,一旦他们这些言官发现了从中央到地方上的任何不法现象,他们都有职责议论批评。由于他们这些言官职权和归属单位是独立的,所以,御史国家监察机构和廷尉司法机构及其丞相政治机构,都不能够和无法干涉他们这些言官批评朝政的个人职权。这些言官甚至可以直接干涉皇帝和皇族的违法问题。
汉武帝时期,汉武帝的亲外甥兼女婿犯罪,独立司法机构的廷尉按照国家法律判决了当事人的死罪,但是,考虑到这个犯人的特殊身份及其皇帝本身有赦免权的情况,廷尉把判决结果报呈皇帝审议。由于犯人的母亲,即汉武帝的妹妹生前曾经将自己的这个儿子托付给汉武帝,她并捐献巨额家产以给这个不太规矩的儿子先前已经获得汉武帝的免死承诺,所以,当时,满朝文武都劝汉武帝要信守自己对妹妹的承诺而动用自己的赦免权免除这个犯人的死罪。但是,属于言官的太中大夫东方朔则力陈国家法律面前应该人人平等的大义,最后,迫使汉武帝批准诛杀了他的这个亲外甥兼女婿,处决犯人之后,汉武帝当着满朝文武痛哭流涕。从这件实际案例上就可以看出,西汉初中期,西汉王朝的执法、司法和监察及其言官批评制度不仅仅是分别独立的,而且还是互相制衡的,这样的制衡机制的最大效应,就是确保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良好政治格局。
汉武帝时期,连历史上以专权闻名的汉武帝都不得不遵守国家法律,他甚至无法超越法律去保护自己的亲人。这说明,西汉王朝的独立和互相制衡的执法、司法、监察和言论批评制度,是很好的。问题是,这样的制度为什么在西汉后期就形同虚设了,而且,我们通过考察历史可以清楚看出,直接破坏这种公正、公平、公开的国家政治格局的主要原因,就是那些士大夫们,也就是那些从地方上的那些通过“读书做官”改变了自己昔日贫穷身份而进阶到高官侯爵地位的一大批士大夫们,是他们这些士大夫肆无忌惮地进行贪污和拉帮结伙,特别是利用师门关系结党营私,从而造成他们这些士大夫和朝廷中的权贵们勾结起来占据了大量国家政治、阶级和文化资源,从而最终破坏了国家的公平公正秩序。由此可见,如何杜绝好庞大的士大夫和官僚阶层对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的侵占,如何破除国家社会中的特权阶层,是确保国家安全的大事情。
汉武帝时期,由于国家各式各样的矛盾甚多,所以,他又专门设置了“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这两个监察职官。这样,汉武帝就创立出了御史大夫属下的御史台和丞相属下的丞相司直及其独立的司隶校尉这三种监察职官的政治现象。
应该说,丞相司直,是汉武帝授予丞相监察权力的政治改革,这明显有制衡御史大夫的倾向,因为,在汉武帝之前,御史大夫是全国唯一的监察机构,而且,御史大夫还是各郡国中的刺史的顶头上司,这样,御史大夫的级别俸禄虽然远远低于丞相,而且,按照政治制度,御史大夫还是丞相的属官,但是,由于御史大执掌的监察权力是独立的,所以,御史大夫的职权又非常大。这,就让汉武帝不放心了,所以,他要专门给丞相府设置一个地位在御史台之上的丞相司直职官来钳制御史大夫的权力太大的问题。当然,汉文帝可能没有想到,到西汉中后期,也就是汉元帝和汉成帝时代,丞相司直的权力又太大了,以至于导致当时担任丞相司直的翟方进在短短时间连续弹劾掉几个司隶校尉的事件,这样一来,丞相的权力就直线上升,失却了其他部门的监督和监察了。
司隶校尉,几乎就是汉武帝自己为自己设立的监察职官。因为,在汉武帝后期,朝中多事,特别是巫蛊事件层出不穷,这样,汉武帝就设立了司隶校尉专门去纠察朝廷中的这些违法事情,司隶校尉直接对皇帝负责。汉武帝去世之后,司隶校尉成为了专门纠察朝廷百官的监察高官,这个监察职官,既不隶属于丞相,也不隶属于御史大夫,这样,实际上,皇权、丞相权和国家的三种监察权,就成为了三角鼎力和互相制衡的监察格局了。这种监察权力的三角制衡,非常值得今人重视和研究。我们应该从这种三权互相独立和制衡的监察机制上去吸取监察经验教训,为今天中国 的政治改革所利用。
二,西汉地方的政治布局和监察制度
根据汉平帝元始二年,即西元二年的西汉王朝统计,西汉中后期,西汉共有郡、国共103个,县、邑、道、候国1587个。其中,完全实行国家统一法律的县、邑1314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道,是32个;实行特别行政政策的侯爵封地241个。全国共有乡6622个,亭为29635个。
西元前106年,汉武帝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州,每州配置一名由中央政府直接派遣出去的监察官员刺史。京师地区则由司隶校尉负责监察管理。
司隶校尉负责和监察:京兆,左冯翎,右扶风,弘农郡,河东郡,河南郡。
豫洲刺史负责和监察:颖川郡,汝南郡,沛郡,梁国。
冀州刺史负责和监察:魏郡,巨鹿郡;常山郡,清河郡,赵国,广平国,真定国,中山国,信都国,河间国。
兖州刺史负责和监察:陈留郡,山阳郡,济阴郡,泰山郡,东郡,城阳郡,淮阳国,东平国。
徐州刺史负责和监察:琅邪郡,东海郡,临淮郡,泗水国,广陵国,楚国,鲁国。
青州刺史负责和监察:平原郡,千乘郡,济南郡,北海郡,东莱郡,齐郡、淄川郡,胶东国,高密国。
荆州刺史负责和监察:南阳郡,江夏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南郡,长沙国。
扬州刺史负责和监察:庐江郡,九江郡,会稽郡,丹阳郡,豫章郡,六安国。
益州刺史负责和监察:蜀郡,巴郡,汉中郡,广汉郡,犍为郡,益州郡,越巂郡,牂柯郡。
凉州刺史负责和监察:陇西郡,金城郡,天水郡,武威郡,酒泉郡;敦煌郡‘安定郡,北地郡,武都郡,张掖郡。
并州刺史负责和监察:太原郡,上党郡,云中郡,定襄郡,雁门郡,代郡。
幽州刺史负责和监察:渤海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涿郡,广阳国。
朔方州刺史负责和监察:朔方郡,五原郡,西河郡,上郡。
交趾州刺史负责和监察:南海郡,郁林郡,苍梧郡,交趾郡,合浦郡,九真郡,日南郡。
通过上面十三州的郡国,可以看出,当今中国的许多地名,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存在,特别是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其地名了。
刺史是一个很奇特的职官,他的职官级别甚低,只有600石,相当于大县的县令。但是,当初西汉王朝设立这个职官的时候,就是按照周朝的“方伯”来设立的,而古代的“方伯”则是一方盟国的最高首领,或者说是一方诸侯。秦朝时期设立过地方的“郡监”,相当于中央派遣地方上的监察职官。西汉设立刺史的时候,显然是按照秦朝的“郡监”的职能去设立这个职官的,但是,刺史又兼顾着监察一方的政治重任。所以,刺史虽然级别很低,却权力甚大。当然,西汉王朝规定刺史不能够干政地方政治和军事,监察对象也只限于郡太守级别官员,县以下的官员,不在刺史监察的范围之内。这样的职能设计,可以看出西汉中央管理地方的良苦用心,因为,用600石的低级职官监察两千石的郡首和国相,这本身就限制了刺史们对地方行政事务的干预。
但是,这样的刺史制度的确也有很大弊端,到了西汉中后期,各地刺史干预地方行政事务的事情越来越多,实际上地方上存在着两套权力机构了。所以,汉成帝时期,蜀人何武曾经在请求改革三公的时候,要求地方干脆将刺史设立成为一方行政最高长官,所以,刺史就成为了“州牧”了,这样,地区和地方的行政,就有两套权力机构了,只不过州牧是中央派遣到地区上的的协调性政治高官而已。西汉设立的这种两级地方行政制度配置,一直持续到中国文革时期才结束。
郡县是西汉的基本政权单位。现在,简单介绍下郡县的行政机构配置情况。
郡与国,是同一级别的行政单位,由于封国大多小于郡,所以,诸侯王公们的封国封地,大多都在某郡县之内。封国内部有自己的一套行政管理系统,地方郡守无权干涉这些独立小王朝。但是,那些侯爵封地的政治事务,则地方郡县有权干预,只是,这些侯爵封地内的税赋全部归于侯爵本身所有,地方无权征收赋税。
郡设立太守、郡丞、长史(边疆地区设置)。同时,郡内部也有自己的监察和监督机构,如五官椽和督邮等职官。
郡太守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郡丞相当于副郡守,太守不在职,由他代替郡太守职务。郡衙门下属设立主薄和功曹两个主要职官,主薄主管议会、上奏、经济核算、财税收支,文秘等事务,具体管辖职官是薄史和书佐。
功曹主管地方上的户籍、农业、钱币金融、集市、工商、司法、警察公安、学校、卫生医疗,征兵、边区、水利工程、土木建造、仓库、计量、法令等行政工作,管辖职官是曹史和书佐。
郡的都尉,不隶属郡太守,说明西汉时期的兵制是直接隶属中央管辖的。但是,由于郡都尉负责地方的军事事务和公安工作,所以,平时,他的行动职能又要受到郡太守的支配。
郡国下设县,县下设立乡,大县的县官为县令,小县的县官为县长。乡的主管官员叫做啬夫,乡的治安官员叫做游缴,村一级别的地方官员叫做亭长,亭长不仅仅管理行政,还要管理治安,有些类似于后来的保长。
西汉时期最有特色的民主制度,是“三老”制度,这种三老制度最早是由萧何在巴蜀汉中地区根据本地的风俗习惯所设立的,这说明,这种“三老”制度可能与古代蜀国的遗留风俗相关。关于这个“三老”制度,笔者另文专门介绍。这里,只简单地说说这种三老制度的基本职能。三老主管地方教化,三老人物,都是地方上的老百姓自己民主推选出来的年过五十的德高望重之人,他们担负着一方的地方政策制定和教化任务及其对官员的批评和监督。相当于有职有权的议会参议员。西汉初期,这种三老制度就已经推行全国,后来,又由每乡三老一人组织成了县三老,后来,又成立了郡三老,王莽新朝时代,国家也有了三老制度。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的元老议会制度。
严格说,西汉时期的军事兵役制度也应该算作西汉的政治制度格局表现

I. 张掖有什么典故

张掖,别称甘州,西汉时设置郡,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驿镇。是中原通往西亚东欧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要冲。 张掖历史悠久, 张掖地图文化灿烂,山川秀丽,民风淳朴,水草丰美,素有"塞上江南"、"金张掖"的美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据在市境内黑水国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等文物证明,早在上古时代,人类就在这里过着狩猎、游牧的生活。张掖在远古属雍州之地,夏商时为羌族所居。周时,戎、狄两族在这里居处,春秋战国时期乌孙、月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战国时建立城邑,修筑长城,今张掖一带还留有秦长城遗址。
后乌孙被月氏赶走迁逃新疆的伊犁,张掖归"控弦者可一二十万"的月氏族所属。月氏都城(今民乐永固城)与昭武城(今临泽县境内)当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两岸的中心城市。
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6年),拥有几十万强兵的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了月氏人;张掖成为匈奴之中右贤王的领地。匈奴占据后,不断进行掠夺,破坏了匈汉的友好往来,割断了汉王朝同西域早已存在的关系。公元前121年由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战胜匈奴后始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而得名。
张掖古为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之一,历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中心。张掖曾是北凉国的国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肃省省会和历朝诸代设州置府的治所,素有"塞上锁钥"之称。市内汉明长城、历代石窟、寺民、碑塔、古城、烽隧、墓葬群星罗棋布。大禹导弱水入合黎,老子骑青牛入流沙,周穆王乘八骏西巡会见西王母的传说,张骞、班超、法显等都曾途经张掖前往西域,隋炀帝于609年在张掖曾召集西域27国君主使巨,召开了"万国博览会",唐玄奘经张掖去西天取经,马可·波罗旅居张掖一年等历史传说和记载,使这块土地更加神奇。创建于魏晋时期的马蹄寺、金塔寺,保存着文物价值极高的雕塑、壁画

J. 隋唐时张掖发生过哪些大事

历史上隋唐时期风云多变,但同时也富庶安定时期。同时代张掖处于繁荣向上的时期,没有任何大事情发生。此时的张掖因为农业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张掖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场所。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昌盛。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天竺)取经,途径张掖。诗人陈子昂奉旨视察张掖,写有《上谏武后疏》。王维、高适、岑参、马云奇等驻足甘州时均留下著名诗篇。甘州音乐《波罗门佛曲》传入宫廷后,唐玄宗改制为《霓裳羽衣舞曲》。甘州边塞曲流入中原后,成为教坊大曲,以《甘州破》、《甘州子》、《八声甘州》、《甘州曲》等命名的词牌、曲牌流传甚广。唐末,张掖与中原、西域关系密切,通互市,发展贸易;僧侣往返,佛教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

阅读全文

与张掖大型历史事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