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moodle关于历史学科

moodle关于历史学科

发布时间:2021-03-13 14:08:34

❶ 国外对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作用的看法是什么

1、教师专业化发展关键在于积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越来越引起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关注。教科研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广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它不再是教育专家和科研工作者的事情。除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提倡和要求外,教科研真正的动力应该是来自于学校,来自于广大教师发展的内在需求。教师内在的需求是自我成长,自我成长的关键在于广大教师是否能够沿着一条比较正确的方向不断成长。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思考、不断记载自己成长的心历。教师专业成长亟需解决的问题,包括教师专业成长记录、教研交流平台的丰富性、交流的主动性和自发性。

2、网站、博客、即时交流软件、Moodle等不同形式的网络教研方式并呈,各有长处。网站适合于行政机构、教研管理机构为主体来使用,博客适合在个人为主体来使用。即时交流工具主要是QQ群,还有UC群和MSN。

3、博客及团队博客的功能可发挥独特的作用:A、博客为广大教师个人的加速成长提供了空间和可能,博客团体可以为学校团队、学科团队、小组团队的加速成长提供了空间和可能。个人博客、小组(教师、学生、家长)协作博客群组(群组可以是两个人,也可以是三个人直至更多)、学科博客群组、新项目(课程、校际之间项目联动、科研项目开发)开发群组、区域博客群组、联片博客群组、结对博客群组等都是不同形式的博客团队。成为我们新的工作方式、交流方式、成长方式。B、教师成长需要榜样也造就榜样,而发挥榜样作用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关注和提升榜样,二是宣传和展示榜样。博客是关注和提升、宣传和展示榜样的好平台。C、博客具有彰显个性的性质,与新课改提倡的精神完全符合。

4、浙江省教研室自上学期,力推携手博客群,并采取新建省教研网,扩充网站空间,设立专职教研员,召开各学段各学科的网络管理员,召开网络教研会议等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网络教研,博客的推广和使用是网络教研中的核心部分。

5、我市经济发达,网络普及程度较高,对于开展本课题研究有较好的硬件保障。

6、我市建立和使用网站等各种方式进行网络教研历史久,成绩显著。如:瑞安十中尹瑞文老师的“中学语文教堂资源网”在全国负有盛名,网站开办六年,点击数达4千万次。多次在全国、省级评比获奖。课题组组长李日舟老师的工作网站“瑞安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网”自01年开始建站,在全省具有一定知名度。将近三年的内容转到博客后,居成长博客全国技术群组第一,携手博客群组第二。我市现有11个以瑞安教师为成员的QQ群用于工作交流。

目前,我市安阳实验中学在网站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群平台,真正使用博客的近50多位教师,接近教师总数的1/3。另外至少有100位教师目前已经拥有博客。教师因工作使用网络,提高个人专业成长的数量大约在2000位左右,占所有教师总1/4多。

6、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可能会有更新、更好的形式出现。但在可预见将来,但不会淘汰或废止博客这种形式。

哈贝马斯曾经提出从工具理性走向“交往理性”,构通行为真正互动和理解的四条有效性原则:即表达的可领会性、陈述的真实性、表达的真诚性和言论的正当性。他还提出达到“交往理性”的社会标准是﹕

第一,理想的语言情境向每一个感兴趣的主体开放,使之可以参与话语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

第二,它能摆脱强制、统治、权力游戏等纯粹工具性和策略性的动机;

第三,它能把那些潜在于我们的断言中的认知性的、规范性的、表现性的三种有效性要求区分出来,并且仅仅通过辩论达到这种区分;

第四,它能使人们自由地就民主意志之形成、政策连续的基础达成共识;

第五,它的结果是一项合理的同意,这项同意可以根据进一步的协商进行修正。博客正是基于这一需求标准而产生的形式。

到目前为止,以“教育博客”为主题的研究在国内外的学术刊物中已有部分涉及,只是尚待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美国创造网络探究教学WebQuest之父Doge倡导在WebQuest的设计中加入Blog的新元素,促进师生在网络上的思想交流,而且自己亲自建立了一个Blog(),在上面记录了自己平日的所思所想。这应该是教育博客的最初形式。

在博客者群体中,我们最为关注的是教师。尽管至今还没有中国教师博客的准确统计,但从GOOGLE关键词检索“教师博客”记录条数高达807万条,与“课程改革”(1240万条)、“基础教育信息化”(1200万条)成为基础教育领域搜索信息量最大的三个关键词。中国中小学教师博客的特点是﹕

l 教育博客者压倒多数是“草根”的普通教师,也有少量教育研究工作者。教师用博客记载着他们的思想和成长轨迹,最为关注的两个话题是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

l 教师博客者对博客有强烈的归属感,期待将自己的声音传播于社会之中,用非主流的“话语”和网络传播方式来确立教师的社会地位。

l 教师博客功利性相对较少,至少在目前学校和地区的博客群中很少有庸俗的名人效应和眼球经济。

3、教师专业发展相关定义及理论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过程。简单的说就是教师从一个“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包括专业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专业道德素养等方面。
国内林崇德教授认为:教师的知识可分为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本体性知识有四个要求:一是对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二是既懂得本学科的历史,又掌握该学科的新进展;三是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四是能够把本学科知识变成自己的一种学科(学术)造诣,并能清楚表达出来。教师扎实的本体性知识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它能满足每个学生多方面的探究兴趣和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所教学科知识;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教育学科知识,如学习教育哲学就需要思维哲学、伦理学、社会学、认识论、社会哲学等学科的知识基础。提高在学生和家长中的威信。实践性知识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关于教学的传统研究常把教学看成是一种程式化的过程,忽视了实践知识与教师的个人特点。实践性知识的积累需要教师有反思型思维和教学能力的具备。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这种知识是广大教师所普遍缺乏的。包括: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和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
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是不够的,教师要注意研究和更新教师知识的性质、范式、组织和内容,以保证教师这“一桶水”不是“死水”,而是源源不断的流水,给学生的“一杯水”也是长流不息的“新水”。
教师的专业技能由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技巧和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所构成。教学能力由一般教学能力和具体学科教学能力构成。一般教学能力指各种各样教学活动所涉及的能力,主要有: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
(1)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教学诸能力中最高级的能力。
(2)教学认知能力。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判断能力。主要表现为:分析掌握教学大纲的能力;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对学生学习准备性和个性特点的了解、判断的能力等。在教学能力结构中,教学认知能力是基础能力。
(3)教学操作能力。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从手段看,表现为:第一,言语表达能力,如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条理性和连贯性等;第二,非言语表达能力,如言语的感染力、表情、手势等;第三,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如运用教具的恰当性。从内容看,表现为:第一,呈现教材的能力,如恰当地编排呈现内容、次序、选择适宜的呈现方式等;第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如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教学活动形式的组织等;第三,教学评价能力,如,及时获得反馈信息的能力,编制评价工具的能力等。
教师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已成为21世纪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1)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3)使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与开展网络课程教学的能力

4、国际教育界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索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西方沿着教师群体专业化——教师个人被动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的轨迹,以获得教师自主为核心,在教师专业化策略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

20世纪60年代,斯腾豪斯提出了关于教师在课程开发的作用的观点,即“教师即研究者”。后来这一观点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20世纪70年代,英国开展了“教师即研究者”运动,此运动反对的是外来的研究成果、观念对于教师的控制,它重视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教育、个人的实践或自我能力。这次运动中,教师开展研究成为教师解放自己、张扬自身主体性的职业生活方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将教师的成长及专业发展等课程开发融为统一的过程。教师的培养发展遵循“反思实践者”范式。教师在以“参与”和“反思”为主要特征的行动研究中不断获得对实践的反感能力,使自己获得专业发展。

埃利奥特在斯腾豪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教师即行动研究”教师不再把可能带有偏见的专家思想视为当然,而是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提出问题、着手解决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和评价,在此过程中获得专业自主和发展。

凯米斯在斯腾豪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教师即解放性行动研究者”。是在教师自己的共同体指导下展开研究,专家只是帮助形成共同体。这种情形保障了教师对研究过程的充分介入,使得教师“解放”自己及其专业,从而获得专业自主和专业发展。

5、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我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教师职业展开过讨论,当时有一种很鲜明的观点:“教师不独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性质与医生、律师、工程师相类。”目前,我国有关法律已经为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

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认为,专业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两大问题之一。钟启泉提出了我国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①教师教育理念尚待进一步到位;②教师教育制度尚待进一步完善;③教育科学尚待进一步改造和发展。这三点基本概括了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可。

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钟启泉从理念层面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两点策略:①确立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理想的“教师形象”;②确立相应于理想的“教师形象”的教师教育体制。刘芳则指出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做到:①教师成为研究者,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使教师工作重新获得“生命力和尊严”,显示出不可替代性;②教师积极反思,使教师对自己、自己的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问题有更为深入的了解;③使教师任教的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

(二)教育博客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理论

教育博客可以利用“零障碍”的社会性软件,用心灵书写属于自己的网络日志的方式。教师可以方便地将教学、研究、生活等方面的精神与物质的成果上传发表,形成教师个人的资源积淀。博客可以跨越时空形成网上头脑风暴,成为支持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途径。

黎加厚、庄秀丽总结了教育博课发展的现状及其展望,指出如果抓住了新课程和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和博客建设,就抓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并且标志着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专业发展进入了高级阶段:教师主体意识觉醒和主动发展的阶段。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蒋鸣和教授最近通过对教育BLOG的研究,提出教育博客不仅是信息呈现的平台,而且由于它连接着人们的思维,因而它是教师群体思维互动的平台,是师生学习实践共同体的环境或载体。教育学理论工作者应顺应技术支持社会发展的现实,参与其中,以理论引领教育博客的发展。同时指出教育博客的兴起,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奇特的现象——教育博客还为师生提供了发表自己思想的传播媒体,让公共话语权回归到每一个教师自己手中,因而重构了社会的话语结构。人们在相互传播沟通的过程中,反思、互动,进行思想的复制与创新交融。博客对每一个个体而言,将导致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从群体的影响和社会长远的历史演进来看,将导致一种教育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

教师博客的兴起是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这几年来教育部门和专家一直全力推进的“校校通”工程教育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似乎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倒是博客“无心裁柳柳成荫”,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自发的、最有影响力的方式,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能简单归之于青年人赶时髦,背后蕴含着深层次的社会成因。

长期以来,教师话语权的缺失是中国的教育的一大弊端。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后,教育部负责人首次提出“以人为本体现在两个主体地位:一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二是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这一观点至少至今似乎并未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的共识,在中国教师教育协会中国中小学教师基础调查(2004-2005年)中,65位县(市)教育局长和1180位校长对加强民主管理列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议程认同度不高,仅20%左右,与调查的38000名教师对扩大学校民主管理的强烈愿望(31%的教师把它列为学校发展第一位任务)形成鲜明反差。

这种教师话语权的缺失特别表现在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初期,专家主导的推进方式造成话语权几乎为“教育家”们所独占,教师仅仅是受众,是“洗脑”的对象,大量奔波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是“沉默的大多数”,同时又产生表述危机,“建构主义”、“双主体”、“主体一主导”一时充斥于各种会议、杂志、发言中,成为千遍一律的“套话、空话和废话”,尽管不少人对充斥一时的标签口号式的教育话语有很大程度的不认可感,但在权力话语下只能处于失语状态。教师博客开创了一个个性独立、民主的话语空间,技术的发展又使个人信息在网上传播几乎达到了“零成本”的地步,于是真实、鲜活的话语喷薄而出,教师博客的蓬勃发展体现了教师话语权的回归。

(1)网络的快速发展使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理论的指引。如何解释网络环境下人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在网络环境下从“工具理性”走向“交互理性”的方向和途径是什么?如何分析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内在的互动关系?教育学应当对这些问题做出不仅仅是哲学意义上的回答。

(2)反对“工具理性”不应成为漠视科学技术的借口,鄙薄科学技术是历史的倒退。在社会信息化的浪潮中,一个完全置身于网络之外的人至少不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理论工作者。

(3)教育理论研究者只有投入“交往行动”才能起到专业引领的作用。研究者的角色必须进一步转换,不仅仅是指导者,更应首先是“同伴”﹔不仅仅是开个人博客,更要融入社群的交往之中,可惜这样的研究工作者目前太少。

(三)博客技术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运用情况

教育BLOG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学习工具,的确给走进它的教师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和深度思考等等诸多方便带来益处。

目前教育博客主要有以下一些存在形式:

1.个人教育博客

教育博客以创建写作者的身份又可以分为教师博客、校长博客、教育管理者博客、学生博客等,根据其内容主题的权重大致可以做以下分类:

(1)教学反思类。透过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件、对学生教育方式的反思,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品格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教育教学事件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学科教学类。学科的教案设计、课堂实践、教学后记、学科资源等,探讨本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类似于学科教研网站,更侧重于教学的实践经验与反思。

(3)教育管理类。许多校长、教育管理者用博客来记录自己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些做法、思考和研究,在不断的实践和积累中,提高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管理水平,同时也对一线教师开展校本教研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4)知识管理类。将博客作为知识、信息的积累和管理工具,如教育理论的前沿观点,教育科学的最新发展,对自身工作学习有益的信息资源,分门别类按照自己的体系进行集中储存,身处信息社会,这个结构化的知识仓库就是个人专业发展的加油站。

(5)成长档案类。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故事,建立更加人性化的新型师生交流互动平台。

(6)家校沟通类。以教师的班级管理为主,记录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建立起家长与教师沟通交流的桥梁。

(7)课题研究类。以课题研究的实时档案和重要成果为主要内容

(8)文学创作类:以教师的文学作品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日记、作文习作为主。

2、校园网站

随着一部分校长、教育管理者参与博客的创建和写作,教育博客开始从自发组织形式向有组织、有管理、有评价的方式过渡,出现了一部分以博客技术构建的校园网站和校园博客群。

以博客技术构建校园网站,将教师的教育叙事、校园新闻、学生作品、学校论坛搭建在一个平台上,而教育叙事成为网站的主体,充分发挥每一个老师参与的积极性,并且学校也建立了相应的激励评价机制,对于促进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3、校园博客群在常见的以asp技术构建的校园网站上,增添博客功能模块,教师的博客在校园网上发布,形成校园博客群。学校鼓励老师用自己的教育故事反映自己的教科研心得、收获和成果,写成教育叙事报告。这种研究更实在,更切合教学实际,更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而且大多数教师觉得写自己的教育故事与论文相比,更易下手,更有东西可写。

❷ moodle 注册界面修改

moodle在注册时候默认会有email,名,性,市,国家五个必填项目,你说的学号/学科一般是作为个人注册完成后完善自己的资料时所填的,如果你想要加入“单位/学科”字段给注册的人填写,那么请登录你的moodle后台后依次双击“用户”——“账户”——“追加管理字段”,在这里选择新的个人资料字段,在其中有一项为“该字段是否必填”以及“在注册页显示?”“该注册项对谁可见”等,记得进行自己需要的设置!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有什么问题可以继续给我留言!

❸ 韩山师范学院的办学规模

截至2015年4月,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1个,省级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11门。
广东省重点学科:专门史(潮学研究);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体育学、历史学
校级重点扶持学科:数学、物理学、教育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生物科学;
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级精品课程:中学化学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国古代文学;
省级优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1068人,其中专任教师797名, 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分别占专任教师的75.6%和39.4%。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 名,省级和校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31名,大学良师19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38位教师先后获“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称号。
学校还聘请了国际汉学大师、杰出校友饶宗颐先生,中国科学院杨福家院士、王梓坤院士,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清华大学谭浩强教授,美国耶鲁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林海帆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顾问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及学科带头人。 教学成果
学校重视学生科学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近两年来,学生在参加全国和省级各类比赛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和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其中国家级40多项,省级200多项。在省教育厅组织的各学科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大赛中,总体成绩仅次于华南师范大学。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2010年以来,我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7%以上,稳居省内高校前列。
教学资源
省级示范中心: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实训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示范中心;
高校教学资源:高校公共教学素材资源库、出版社教学资源、学科课程试题库、全国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库、英语语音教程、维普考试资源系统;
网络教学平台 新版Moodle网络教学平台 Moodle网络教学平台 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 新视野大学英语学习网 计算机基础教学网 韩山师范学院通识课学习平台 蓝鸽语言学科平台

❹ 教育博客对于教师成长专业化的作用

1、教师专业化发展关键在于积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越来越引起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关注。教科研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广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它不再是教育专家和科研工作者的事情。除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提倡和要求外,教科研真正的动力应该是来自于学校,来自于广大教师发展的内在需求。教师内在的需求是自我成长,自我成长的关键在于广大教师是否能够沿着一条比较正确的方向不断成长。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思考、不断记载自己成长的心历。教师专业成长亟需解决的问题,包括教师专业成长记录、教研交流平台的丰富性、交流的主动性和自发性。

2、网站、博客、即时交流软件、Moodle等不同形式的网络教研方式并呈,各有长处。网站适合于行政机构、教研管理机构为主体来使用,博客适合在个人为主体来使用。即时交流工具主要是QQ群,还有UC群和MSN。

3、博客及团队博客的功能可发挥独特的作用:A、博客为广大教师个人的加速成长提供了空间和可能,博客团体可以为学校团队、学科团队、小组团队的加速成长提供了空间和可能。个人博客、小组(教师、学生、家长)协作博客群组(群组可以是两个人,也可以是三个人直至更多)、学科博客群组、新项目(课程、校际之间项目联动、科研项目开发)开发群组、区域博客群组、联片博客群组、结对博客群组等都是不同形式的博客团队。成为我们新的工作方式、交流方式、成长方式。B、教师成长需要榜样也造就榜样,而发挥榜样作用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关注和提升榜样,二是宣传和展示榜样。博客是关注和提升、宣传和展示榜样的好平台。C、博客具有彰显个性的性质,与新课改提倡的精神完全符合。

4、浙江省教研室自上学期,力推携手博客群,并采取新建省教研网,扩充网站空间,设立专职教研员,召开各学段各学科的网络管理员,召开网络教研会议等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网络教研,博客的推广和使用是网络教研中的核心部分。

5、我市经济发达,网络普及程度较高,对于开展本课题研究有较好的硬件保障。

6、我市建立和使用网站等各种方式进行网络教研历史久,成绩显著。如:瑞安十中尹瑞文老师的“中学语文教堂资源网”在全国负有盛名,网站开办六年,点击数达4千万次。多次在全国、省级评比获奖。课题组组长李日舟老师的工作网站“瑞安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网”自01年开始建站,在全省具有一定知名度。将近三年的内容转到博客后,居成长博客全国技术群组第一,携手博客群组第二。我市现有11个以瑞安教师为成员的QQ群用于工作交流。

目前,我市安阳实验中学在网站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群平台,真正使用博客的近50多位教师,接近教师总数的1/3。另外至少有100位教师目前已经拥有博客。教师因工作使用网络,提高个人专业成长的数量大约在2000位左右,占所有教师总1/4多。

6、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可能会有更新、更好的形式出现。但在可预见将来,但不会淘汰或废止博客这种形式。

哈贝马斯曾经提出从工具理性走向“交往理性”,构通行为真正互动和理解的四条有效性原则:即表达的可领会性、陈述的真实性、表达的真诚性和言论的正当性。他还提出达到“交往理性”的社会标准是﹕

第一,理想的语言情境向每一个感兴趣的主体开放,使之可以参与话语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

第二,它能摆脱强制、统治、权力游戏等纯粹工具性和策略性的动机;

第三,它能把那些潜在于我们的断言中的认知性的、规范性的、表现性的三种有效性要求区分出来,并且仅仅通过辩论达到这种区分;

第四,它能使人们自由地就民主意志之形成、政策连续的基础达成共识;

第五,它的结果是一项合理的同意,这项同意可以根据进一步的协商进行修正。博客正是基于这一需求标准而产生的形式。

到目前为止,以“教育博客”为主题的研究在国内外的学术刊物中已有部分涉及,只是尚待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美国创造网络探究教学WebQuest之父Doge倡导在WebQuest的设计中加入Blog的新元素,促进师生在网络上的思想交流,而且自己亲自建立了一个Blog(http://webquest.org/bdodge/),在上面记录了自己平日的所思所想。这应该是教育博客的最初形式。

在博客者群体中,我们最为关注的是教师。尽管至今还没有中国教师博客的准确统计,但从GOOGLE关键词检索“教师博客”记录条数高达807万条,与“课程改革”(1240万条)、“基础教育信息化”(1200万条)成为基础教育领域搜索信息量最大的三个关键词。中国中小学教师博客的特点是﹕

l 教育博客者压倒多数是“草根”的普通教师,也有少量教育研究工作者。教师用博客记载着他们的思想和成长轨迹,最为关注的两个话题是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

l 教师博客者对博客有强烈的归属感,期待将自己的声音传播于社会之中,用非主流的“话语”和网络传播方式来确立教师的社会地位。

l 教师博客功利性相对较少,至少在目前学校和地区的博客群中很少有庸俗的名人效应和眼球经济。

3、教师专业发展相关定义及理论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过程。简单的说就是教师从一个“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包括专业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专业道德素养等方面。
国内林崇德教授认为:教师的知识可分为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本体性知识有四个要求:一是对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二是既懂得本学科的历史,又掌握该学科的新进展;三是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四是能够把本学科知识变成自己的一种学科(学术)造诣,并能清楚表达出来。教师扎实的本体性知识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它能满足每个学生多方面的探究兴趣和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所教学科知识;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教育学科知识,如学习教育哲学就需要思维哲学、伦理学、社会学、认识论、社会哲学等学科的知识基础。提高在学生和家长中的威信。实践性知识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关于教学的传统研究常把教学看成是一种程式化的过程,忽视了实践知识与教师的个人特点。实践性知识的积累需要教师有反思型思维和教学能力的具备。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这种知识是广大教师所普遍缺乏的。包括: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和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
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是不够的,教师要注意研究和更新教师知识的性质、范式、组织和内容,以保证教师这“一桶水”不是“死水”,而是源源不断的流水,给学生的“一杯水”也是长流不息的“新水”。
教师的专业技能由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技巧和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所构成。教学能力由一般教学能力和具体学科教学能力构成。一般教学能力指各种各样教学活动所涉及的能力,主要有: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
(1)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教学诸能力中最高级的能力。
(2)教学认知能力。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判断能力。主要表现为:分析掌握教学大纲的能力;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对学生学习准备性和个性特点的了解、判断的能力等。在教学能力结构中,教学认知能力是基础能力。
(3)教学操作能力。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从手段看,表现为:第一,言语表达能力,如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条理性和连贯性等;第二,非言语表达能力,如言语的感染力、表情、手势等;第三,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如运用教具的恰当性。从内容看,表现为:第一,呈现教材的能力,如恰当地编排呈现内容、次序、选择适宜的呈现方式等;第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如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教学活动形式的组织等;第三,教学评价能力,如,及时获得反馈信息的能力,编制评价工具的能力等。
教师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已成为21世纪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1)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3)使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与开展网络课程教学的能力

4、国际教育界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索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西方沿着教师群体专业化——教师个人被动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的轨迹,以获得教师自主为核心,在教师专业化策略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

20世纪60年代,斯腾豪斯提出了关于教师在课程开发的作用的观点,即“教师即研究者”。后来这一观点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20世纪70年代,英国开展了“教师即研究者”运动,此运动反对的是外来的研究成果、观念对于教师的控制,它重视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教育、个人的实践或自我能力。这次运动中,教师开展研究成为教师解放自己、张扬自身主体性的职业生活方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将教师的成长及专业发展等课程开发融为统一的过程。教师的培养发展遵循“反思实践者”范式。教师在以“参与”和“反思”为主要特征的行动研究中不断获得对实践的反感能力,使自己获得专业发展。

埃利奥特在斯腾豪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教师即行动研究”教师不再把可能带有偏见的专家思想视为当然,而是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提出问题、着手解决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和评价,在此过程中获得专业自主和发展。

凯米斯在斯腾豪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教师即解放性行动研究者”。是在教师自己的共同体指导下展开研究,专家只是帮助形成共同体。这种情形保障了教师对研究过程的充分介入,使得教师“解放”自己及其专业,从而获得专业自主和专业发展。

5、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我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教师职业展开过讨论,当时有一种很鲜明的观点:“教师不独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性质与医生、律师、工程师相类。”目前,我国有关法律已经为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

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认为,专业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两大问题之一。钟启泉提出了我国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①教师教育理念尚待进一步到位;②教师教育制度尚待进一步完善;③教育科学尚待进一步改造和发展。这三点基本概括了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可。

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钟启泉从理念层面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两点策略:①确立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理想的“教师形象”;②确立相应于理想的“教师形象”的教师教育体制。刘芳则指出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做到:①教师成为研究者,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使教师工作重新获得“生命力和尊严”,显示出不可替代性;②教师积极反思,使教师对自己、自己的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问题有更为深入的了解;③使教师任教的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

(二)教育博客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理论

教育博客可以利用“零障碍”的社会性软件,用心灵书写属于自己的网络日志的方式。教师可以方便地将教学、研究、生活等方面的精神与物质的成果上传发表,形成教师个人的资源积淀。博客可以跨越时空形成网上头脑风暴,成为支持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途径。

黎加厚、庄秀丽总结了教育博课发展的现状及其展望,指出如果抓住了新课程和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和博客建设,就抓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并且标志着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专业发展进入了高级阶段:教师主体意识觉醒和主动发展的阶段。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蒋鸣和教授最近通过对教育BLOG的研究,提出教育博客不仅是信息呈现的平台,而且由于它连接着人们的思维,因而它是教师群体思维互动的平台,是师生学习实践共同体的环境或载体。教育学理论工作者应顺应技术支持社会发展的现实,参与其中,以理论引领教育博客的发展。同时指出教育博客的兴起,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奇特的现象——教育博客还为师生提供了发表自己思想的传播媒体,让公共话语权回归到每一个教师自己手中,因而重构了社会的话语结构。人们在相互传播沟通的过程中,反思、互动,进行思想的复制与创新交融。博客对每一个个体而言,将导致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从群体的影响和社会长远的历史演进来看,将导致一种教育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

教师博客的兴起是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这几年来教育部门和专家一直全力推进的“校校通”工程教育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似乎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倒是博客“无心裁柳柳成荫”,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自发的、最有影响力的方式,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能简单归之于青年人赶时髦,背后蕴含着深层次的社会成因。

长期以来,教师话语权的缺失是中国的教育的一大弊端。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后,教育部负责人首次提出“以人为本体现在两个主体地位:一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二是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这一观点至少至今似乎并未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的共识,在中国教师教育协会中国中小学教师基础调查(2004-2005年)中,65位县(市)教育局长和1180位校长对加强民主管理列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议程认同度不高,仅20%左右,与调查的38000名教师对扩大学校民主管理的强烈愿望(31%的教师把它列为学校发展第一位任务)形成鲜明反差。

这种教师话语权的缺失特别表现在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初期,专家主导的推进方式造成话语权几乎为“教育家”们所独占,教师仅仅是受众,是“洗脑”的对象,大量奔波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是“沉默的大多数”,同时又产生表述危机,“建构主义”、“双主体”、“主体一主导”一时充斥于各种会议、杂志、发言中,成为千遍一律的“套话、空话和废话”,尽管不少人对充斥一时的标签口号式的教育话语有很大程度的不认可感,但在权力话语下只能处于失语状态。教师博客开创了一个个性独立、民主的话语空间,技术的发展又使个人信息在网上传播几乎达到了“零成本”的地步,于是真实、鲜活的话语喷薄而出,教师博客的蓬勃发展体现了教师话语权的回归。

(1)网络的快速发展使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理论的指引。如何解释网络环境下人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在网络环境下从“工具理性”走向“交互理性”的方向和途径是什么?如何分析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内在的互动关系?教育学应当对这些问题做出不仅仅是哲学意义上的回答。

(2)反对“工具理性”不应成为漠视科学技术的借口,鄙薄科学技术是历史的倒退。在社会信息化的浪潮中,一个完全置身于网络之外的人至少不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理论工作者。

(3)教育理论研究者只有投入“交往行动”才能起到专业引领的作用。研究者的角色必须进一步转换,不仅仅是指导者,更应首先是“同伴”﹔不仅仅是开个人博客,更要融入社群的交往之中,可惜这样的研究工作者目前太少。

(三)博客技术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运用情况

教育BLOG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学习工具,的确给走进它的教师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和深度思考等等诸多方便带来益处。

目前教育博客主要有以下一些存在形式:

1.个人教育博客

教育博客以创建写作者的身份又可以分为教师博客、校长博客、教育管理者博客、学生博客等,根据其内容主题的权重大致可以做以下分类:

(1)教学反思类。透过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件、对学生教育方式的反思,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品格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教育教学事件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学科教学类。学科的教案设计、课堂实践、教学后记、学科资源等,探讨本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类似于学科教研网站,更侧重于教学的实践经验与反思。

(3)教育管理类。许多校长、教育管理者用博客来记录自己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些做法、思考和研究,在不断的实践和积累中,提高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管理水平,同时也对一线教师开展校本教研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4)知识管理类。将博客作为知识、信息的积累和管理工具,如教育理论的前沿观点,教育科学的最新发展,对自身工作学习有益的信息资源,分门别类按照自己的体系进行集中储存,身处信息社会,这个结构化的知识仓库就是个人专业发展的加油站。

(5)成长档案类。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故事,建立更加人性化的新型师生交流互动平台。

(6)家校沟通类。以教师的班级管理为主,记录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建立起家长与教师沟通交流的桥梁。

(7)课题研究类。以课题研究的实时档案和重要成果为主要内容

(8)文学创作类:以教师的文学作品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日记、作文习作为主。

2、校园网站

随着一部分校长、教育管理者参与博客的创建和写作,教育博客开始从自发组织形式向有组织、有管理、有评价的方式过渡,出现了一部分以博客技术构建的校园网站和校园博客群。

以博客技术构建校园网站,将教师的教育叙事、校园新闻、学生作品、学校论坛搭建在一个平台上,而教育叙事成为网站的主体,充分发挥每一个老师参与的积极性,并且学校也建立了相应的激励评价机制,对于促进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3、校园博客群在常见的以asp技术构建的校园网站上,增添博客功能模块,教师的博客在校园网上发布,形成校园博客群。学校鼓励老师用自己的教育故事反映自己的教科研心得、收获和成果,写成教育叙事报告。这种研究更实在,更切合教学实际,更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而且大多数教师觉得写自己的教育故事与论文相比,更易下手,更有东西可写。

❺ 铜仁学院的办学规模

截止2014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771人,其中专任教师526人,兼职教师71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硕士学位333人、高级职称302人。教师中有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2人,省内外高校专、兼职硕士生导师24人,市管专家10人,校级教学名师8人、中青年教学骨干15人、专业带头人31人、学术带头人31人、中青年学术骨干32人、校级教学团队13个、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3个。
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3个):梵净山特色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 、锰矿深加工及其下游产品开发应用科研创新团队 等 双高人才 侯长林、罗红芳、洪頵、田兴斌、宋谋胜、刘利华 市管专家 侯长林、崔德虎、罗静、梁正海、宋谋胜、罗中玺、田兴斌 截止2014年6月,学校有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卓越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
省级特色专业(2个):应用物理学、农村区域发展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旅游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等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卓越经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个):农村区域发展
校级精品课程一览表 序号 所属系部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1 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动物学 冉辉 2 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物理化学 舒华 3 外语系 商务交际英语 刘利华 4 体育系 体育概论 张学飞 5 教育科学系 学前教育学 洪頵 6 经济与管理科学系 农产品营销 吴玉宝 7 音乐系 声乐教学与演唱 邬小中 8 物理与应用工程系 力学 樊丽娟 9 法律与政史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皮坤乾 10 美术系 中小学美术教学理论 李洁 教学成果 贵州省第八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 推荐成果名称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获奖情况文化视阈下加强高校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课程“德教”“智教”“能教”的思考与实践萧黎明 贾文凤 田黎星 水 纹 陈明霞等二等奖近代物理学教学思考及改革实践祝娅 秦伟三等奖教育学教学团队建设与实践洪頵三等奖基于Moodle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田兴斌 魏艳 张凤祥 吴晓玲三等奖艺术设计专业旅游商品设计与策划方向产学研合作教育改革创新与实践龙庆华 谭世刚 孙飞三等奖铜仁学院历史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杨兴英 高应达 李锦伟 李怡静 黄尚文三等奖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张景春三等奖 截止2014年6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重点支持学科2个。
省级重点学科(1个):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省级重点支持学科(2个):凝聚态物理、民族文化遗产学 截止2014年6月,学校设有省高校重点特色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高校工程中心1个、省高校产学研基地4个;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项目(培育)1个、贵州省人文社科基地1个、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1个。
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2个):梵净山特色动植物资源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材料制备新技术与应用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贵州省锰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纳米材料及器件应用工程中心
省高校工程中心(1个):水产养殖省高校工程中心
省高校产学研基地(4个):锰矿资源利用产学研基地、武陵山野菜引种繁殖产学研基地、梵净山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产学研基地 、梵净山特色苗药资源保护与开发产学研基地
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项目(培育)(1个):武陵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人文社科基地(1个):武陵民族文化研究中心
校级科研机构
梵净山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佛教文化研究院、乌江文化产业研究院、武陵山区农村问题研究中心、黔东地缘与语言研究中心、铜仁地区民族兽药研究所、铜仁地区民族医药研究所、铜仁地区民族文化研究所、铜仁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等 2012年,学院科研立项17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经费15万;省部级项目48项,经费292.3万元,较2011年的10项增加了38项,增幅达380%,省级项目经费较2011年的47.3万元增加了245万元,增幅高达517.97%。
2013年,学院获国家人文社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
截止2014年6月,学校承担课题89项,获省地科技进步奖、人文社科奖、教学成果奖58项,获国家专利5项;发表论文518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235篇;专著35部,主、参编教材96本。教师出版教材和著作54部,科研立项数339项(国家级10项)。 校训 明德 致用“ 明德 致用”作为学院全体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和奋斗目标,突出了学院人才培养方向,概括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反映了师生的共同愿望。
明德:
铜仁学院的前身可追溯至1920年美国人创办的明德中学,“明德”体现了学院的办学历史渊源。“明德”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即大的学问,在于弘扬大的德行。德育为教育之灵魂,“明德”二字强调德育为先,以德立学,以德立身,以德立行。凸显知识之道,重在人文,为人之道,重在人品。学院秉承“明德”精髓,倡导“先做人、再做事”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引导师生员工完善人格,修己立人,把“明德”作为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
致用:
致用是一种重要的治学态度,强调了学院师生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注重运用,学用结合。
校训“明德 致用”, 既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学之道”的精神,体现了学院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的素质教育理念,又符合当今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彰显了学院培养地方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校徽 解读:
校徽以万卷书堆积而成铜仁梵净山蘑菇石为主体造型,一方面突出了铜仁学院所处的地域特征——武陵山主峰梵净山脚下,另一方面凸显了铜仁学院努力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能力优秀人才的办学理念。
“1920年”字样说明铜仁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20年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学校——明德中学;字样置于代表阶梯线条之下,不仅凸显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浓厚的文化积淀,也寓意了学院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科学发展的办学之路。
选择蓝色为院标的主色调,体现了学院博大精深的人文历史积淀。蓝色具有包容性和综合性的特征。 校歌 歌词:
武陵深处鸟语花香,十里锦江碧波荡漾,百年学府源远流长,辛勤耕耘孕育栋梁。传承明德薪火,书写春秋诗行,弘扬时代精神,追求远大理想。啊!铜仁学院,梦开始的地方,我们风华正茂,激情飞扬。啊!铜仁学院,我们成长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奋发图强,展翅翱翔,展翅翱翔。 党委书记李树新党委副书记、校长侯长林党委副书记饶小华党委委员,副校长周金勇、田永国、戴亮、罗红芳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彭吉黔(信息来源:2014年官网信息显示 )

❻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学院特色

学院所在的纽约市是国际经济、金融、艺术、传媒之都,联合国总部与各类国际性组织总部所在地,也是全球最具特色的移民城市之一,约有180余个国家与地区的移民在此生活,这一丰富多元的人文社会资源极大地方便了学院的科研活动与学生实习。一方面,因地缘优势,学院承担了大量由联合国与各国际组织所委托进行的科研项目,同时本院学生可极为便利地获得去上述机构进行实习的机会。另一方面,移民城市的种族与民族多样性、流动性及阶层多元化,为学院教员与学生的各类教育研究提供了世界上最大最多元的教育研究与实验土壤,为各类研究提供了便利。此外,纽约市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非正式教育机会,学生们可广泛利用各类戏剧院、博物馆、音乐会、讲座或大型会议等获得学习机会。有一句话形象的点出了这一点:“哥大的学生在华尔街学经济,在联合国总部学政治,在百老汇看戏剧。” 与学院附属关系的哥伦比亚大学,也为学院100余年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哥大创建于1756年,属常青藤盟校成员之一,也是全美历史最为悠久的著名学府之一,其综合学术水平位居全美前十。基于彼此之间的资源共享与课程互选,不论是学院的教员还是学生,均从这一附属关系中获益良多。 除此之外,学院非常关注本院校友的社会资源开发,同时加强了校友之间的学缘联系。分布于全球各地、各类社会政府机构的近10万校友,每年为学院捐赠大量物资与经费促进学院的教科研发展。2008年2月,学院获得了一笔有史以来的最大捐赠总额 2000万美元,用于支持学院的独立学校教育项目的科研活动。 [编辑]哥大师院近年创新措施近年来,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文化日益多元化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学院更加关注对学生的服务精神与市场意识,采取了一些列措施与创新应对变革世界的挑战,一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满足学生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组织内部的能力建设提升学院软实力。 其一,为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院近年来在课程建设上大规模重构了各专业的学术课程,以加强课程的跨学科性与课程信息化建设。一方面,一些新开设的学科基本属于跨学科类型,如语言、社会与学校教育研究课程。另一方面,课程信息化建设的课程资源管理系统(ClassWeb)则极大地方便了师生教学活动的开展。概而言之,ClassWeb主要包括以下数个功能:课程大纲,所选课程材料的上传与下载、作业发布、网络讨论区、教学评价、教学软件下载、信息通告、个人信息设置等。此外,学院为减轻现有教员的课程负担,同时为弥补新设课程的师资短缺,学院从纽约市地区的其他高校,尤其是从哥大其他院系聘请了大量兼职教授前来授课讲学。 其二,学院积极依据学生特点开展灵活授课。有鉴于所招学生之中73%为在职学员,合理的授课时间安排对这部分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是故学院将大部分教学时间安排在下午3点以后及晚间授课,部分短期课程还会集中安排于周末开展。此外,学院还为在职学生开设了大量混合型课程,即将现场上课与网络课程相结合,以满足在职学生的学习需要。 其三,新设课程中心满足市场需求。为整合学院各类教科研资源,为社会尤其是纽约地区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学院新设成立了教育超越与创新中心,主要开展继续教育、专业发展培训、企业学习解决方案等三类专业服务,每年为非注册入学学员提供250门不同类别的终身学习型课程。其课程形式包括现场教学课程、远程教学课程、讲习班、讲座、座谈会、学术前沿会议、影片观摩与探讨等多种,获得了社会效益、学员效益与学院效益的多赢。 其四,近年来学院在组织内部创新上同样频频出手,尤以围绕图书馆为核心的学术资源建设最为引人瞩目。首先,对图书馆进行了大规模改建并进行了信息化改造,尤其是在图书馆内建置了大量4-20人规模不一的合作学习室,依据不同学习室的功能划分,配备了各种多媒体设备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服务,所有学生可依据需求在图书馆主页上免费预定学习室。其次,近年来学院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化软件建设方面创新层出不穷,极大地方便了师生们的科研与教学:EdLab是一个集教育研究、教学创新、在线出版、信息共享、未来图书馆发展探究于一体的教育实验网络;AfterEd则是一个类似于YouTube的教育视频媒体资源库与博客网,内容主要是由教员与研究生提供的全球教育现场考察视频与全球教育新闻周播,颇具学术价值;随身知识库PocketKnowledge则是一个学术资源存储与共享数据库,个人可自由上传与分享各类学术资源,其中学院100余年历史的档案资料与数万份本院硕博士学位论文尽囊括其中,极具史料价值;以及远程课程教学网BlackBoard与Moodle等。

❼ 第二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贵州赛区获奖名单

GYGI

你好,论文方面写作发表你都可以到论文城了解,【 论文城 】 是一个大型的、
正规的、专业的论文网站,你可以网络一下 论文城 , 论文城 是国内最大的
论文基地,提供写作发表服务

本人于2012-2-24 上午 11:39:58友情为您提供回答,希望对你有用,如果有帮助就采纳一下吧 ^_^ “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全国优秀奖获奖名单 浙江 沈蓓佳 飞鸿翩翩,传送教育智慧 崇福镇中心幼儿园 浙江 沈琳 多媒体辅助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嘉兴第三中学 浙江 毛飞仙 直观高效,激励探究——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江山市江郎小学 浙江 钱志红 依托田园实践,提升信息素养——关于培养农村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与体会 杭州市仁和镇中心小学 浙江 刘有娟 巧用信息技术 辅助数学教学 丽水市云和中学 浙江 陆月锋 知识性、趣味性、文化性的统一——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海宁市海洲小学 浙江 李国英 QQ为新居民学生习作构筑广阔的空间 嘉兴市南湖区七星镇中心小学 浙江 李海华,许燕凤 英语课多媒体教学失度问题及解决策略 浙江嘉兴海盐沈荡中学 浙江 胡挺 从“荒岛”变“宝岛”——学校网站开发教学辅助平台的实践与研究 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 浙江 黄小琼 建立在QQ平台上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研究 温州市第二十中学 浙江 蒋军 探究信息技术课堂中利用电子教室“屏幕控制”的利与弊 杭州明珠实验学校 浙江 金子媛 Moodle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温州市乐清中学 浙江 高均 推行网络群体共研 经营幸福写作教学——信息技术背景下语文教师写作教学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的实践研究 杭州市靖江初级中学 浙江 方潜龙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实践》网络教学设计 衢州市柯城区衢州一中 浙江 戴树金 网络论坛学生生活的另一个舞台 衢州市菁才中学 浙江 程忆萍 “无米”之炊不再难为 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 陈芬妹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中的尝试 丽水市青田县船寮镇小学教育集团 浙江 项孟凌 高中化学教师信息技术标准的研究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中学 浙江 许俊杰 自主研发教学质量网络分析系统的探索与实践 杭州市朝晖中学 浙江 许淑贞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学习方式研究 温州市平阳县中心小学 浙江 姚蜀江 浅谈“光影人生”校本教学在农村初中的开展 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中学 浙江 赵璧 构建高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丽水市缙云县第二中学 浙江 郑小琍 让网络资源为阅读教学插翅添翼 温州市昆阳镇第三小学 浙江 周全芬 论网络教学和《历史与社会》传统教学的完美结合 海盐县石泉中学 浙江 朱记芳 信息技术与科学实验有效整合模式的初探 湖州市南浔区莫蓉中学 浙江 朱少华 动画媒体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温州苍南龙港四小 浙江 祝宇郦 曲径通幽处 源头活水来——多媒体在绘本阅读教学中的五部曲 江山市中山小学 浙江 左柏春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 海盐县百步中学

❽ 除了MOODLE魔灯之外,在线网络教育平台还有哪些

我们学校以前也用Moodle,但效果不好,安装太麻烦,也不适应各个学科老师的需求,维护老师走了后就基本荒废了。
后来信息技术老师推荐大家使用gateface门面,挺不错的网络教学平台。
这个 gateface门面,每个学科的老师自己可以再自己电脑上建自己的网站
非常灵活,功能也很强大,操作特别简单,几乎不用什么特别培训
也不用信息技术老师维护,都是老师自己维护自己的网站
用起来很方便,效果很不错,各学科老师都挺喜欢的
学生也很爱用
你可以试试

搜索下 gateface门面 就可以到官网或华军下载了

这个是免费软件,既安即用,不需要服务器,域名什么的,代码也不用写
不用配置数据库和web环境,基本属于傻瓜式平台
比起moodle来,有很多特点和优势:
Gateface,门面,不需要服务器环境,直接在PC上安装使用,建立自己的网站。
1、 不用服务器环境,不用数据库配置,在PC上即安即用。不需要任何专业技术。
2、 不需要3W域名,实现互联网和局域网访问。
3、 不需要特别培训,会WORD,PPT这样的电脑水平,就可以使用gateface。
4、 功能丰富强大,例如题库、BBS、文件共享、视频、博客、多媒体电子书老师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建自己的网站。
5、 可以视频直播,远程互动教学。
6、 完全免费
7、 完美兼容3W网站,包括链接、内容、访问等。
8、集成了SCRATCH,可以直接发布SB和SB2视频文件。

非常适合各年级各学科老师建立自己的教学网站,各具特色,百花齐放。不用集中统一维护。
大学中学小学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都可以用。

❾ sinocanada moodle什么意思

sino canada noodle
中加面条
双语例句

Development of sino& canada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 retrospectand Prospect
中加经济贸易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

❿ 求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浙江省获奖名单

“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全国优秀奖获奖名单

浙江 沈蓓佳 飞鸿翩翩,传送教育智慧 崇福镇中心幼儿园
浙江 沈琳 多媒体辅助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嘉兴第三中学
浙江 毛飞仙 直观高效,激励探究——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江山市江郎小学
浙江 钱志红 依托田园实践,提升信息素养——关于培养农村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与体会 杭州市仁和镇中心小学
浙江 刘有娟 巧用信息技术 辅助数学教学 丽水市云和中学
浙江 陆月锋 知识性、趣味性、文化性的统一——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海宁市海洲小学
浙江 李国英 QQ为新居民学生习作构筑广阔的空间 嘉兴市南湖区七星镇中心小学
浙江 李海华,许燕凤 英语课多媒体教学失度问题及解决策略 浙江嘉兴海盐沈荡中学
浙江 胡挺 从“荒岛”变“宝岛”——学校网站开发教学辅助平台的实践与研究 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
浙江 黄小琼 建立在QQ平台上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研究 温州市第二十中学
浙江 蒋军 探究信息技术课堂中利用电子教室“屏幕控制”的利与弊 杭州明珠实验学校
浙江 金子媛 Moodle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温州市乐清中学
浙江 高均 推行网络群体共研 经营幸福写作教学——信息技术背景下语文教师写作教学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的实践研究 杭州市靖江初级中学
浙江 方潜龙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实践》网络教学设计 衢州市柯城区衢州一中
浙江 戴树金 网络论坛学生生活的另一个舞台 衢州市菁才中学
浙江 程忆萍 “无米”之炊不再难为 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 陈芬妹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中的尝试 丽水市青田县船寮镇小学教育集团
浙江 项孟凌 高中化学教师信息技术标准的研究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中学
浙江 许俊杰 自主研发教学质量网络分析系统的探索与实践 杭州市朝晖中学
浙江 许淑贞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学习方式研究 温州市平阳县中心小学
浙江 姚蜀江 浅谈“光影人生”校本教学在农村初中的开展 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中学
浙江 赵璧 构建高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丽水市缙云县第二中学
浙江 郑小琍 让网络资源为阅读教学插翅添翼 温州市昆阳镇第三小学
浙江 周全芬 论网络教学和《历史与社会》传统教学的完美结合 海盐县石泉中学
浙江 朱记芳 信息技术与科学实验有效整合模式的初探 湖州市南浔区莫蓉中学
浙江 朱少华 动画媒体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温州苍南龙港四小
浙江 祝宇郦 曲径通幽处 源头活水来——多媒体在绘本阅读教学中的五部曲 江山市中山小学
浙江 左柏春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 海盐县百步中学

阅读全文

与moodle关于历史学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