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高中党史历史学案

高中党史历史学案

发布时间:2021-03-13 13:40:40

『壹』 高中学生学习党史国史,要从哪些方面做起

行动。

『贰』 浅谈高中历史导学案编写的几个教学环节

高中历史抄导学案的编写袭,要明确目标,预习环节的编写要非常具体,基础检测环节,知识点讲解环节,拓展练习、强化训练环节,新课导学、作业布置环节的编写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计,突出实效性。一、三维目标的设置和教学重难点的编写在导学案的编写中,首先要明确目标,其次,在具体的用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情况,编写出易于操作的方法案例。

『叁』 高中历史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

大事简记
1921 7.23-8月初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8月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
11月 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发出通告,对党的组织.宣传工作作出部署。

1922 1.12 香港海员大罢工
1.21-2.2 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5.1-5.6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举行。
5.5-5.10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6.15 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
7.16-7.23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8.29-8.30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西湖举行全体会议
10月 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到北京
10.16-10.26 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

1923 2.4-2.9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发生。
2.27 中共中央发表《为吴佩孚惨杀京汉路工告工人阶级与国民》。
3.3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发表《就京汉铁路罢工工人流血件告中国铁路工人书》。
4月 中共中央由北京迁回上海。
6.12-6.20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6.15 中国共产党理论刊物《新青年》季刊在广州创刊
7.1 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前锋》月刊在广州出版。
7月 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对于时局之主张》。
8.20-8.25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
10.20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周刊在上海创刊。
11.1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上海书店”。出版发行《向导》.《新青年》.《前锋》 等杂志。
11.24-11.25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三届一中全会。
11.28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通过《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
12.25 中共中央发出《第十三号通告》。

1924 1月初 中共中央和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在上海举行联席会议。
2.7 全国铁路总工会成立。
2月 中国共产党召开三届二次执行委员会会议。
5.10-5.15 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
6.17-7.8 共产国际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
7.3 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开学。
7.15 广州沙面工人大罢工。
9.10 中国共产党发表第三次对时局的主张。
11.19 中国共产党发表第四次对时局的主张。

『肆』 (高中历史)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

考查要点:中共对革命道路的探索。依据题干材料“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可以判断此时中共把革命的重心放在城市,依靠无产阶级在城市的革命引领农民暴动来取得全国革命胜利,因此选B项。A、C、D项与题干材料表述意思不符。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上山开辟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直到上市30年代才被承认。所以不选C

『伍』 高中历史教材采用通史体裁与专题体裁各自的优缺点

但只有内容,而没有分专题分类别讲授,使得学生不能去思考更深刻的东西。

但讲的有点深入抽象,有时不易搞懂,就算懂了也不好把历史上这些专题按时间顺序串起来,难以通史把握。

『陆』 高中历史学

一、夏商创立的政治制度
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夏朝的建立
A.建立:约公元前① 年,禹建立夏朝。
B.地位: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C.政治特点:中国开始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2)王位世袭制
A.形成:禹建立夏朝,他年老时沿用禅让的惯例,选举继承人。但是禹死后,其子② 夺得王位,并传给自己的后代,王位世袭制形成。
B.影响:
a.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③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b.原始社会后期的④ 制被⑤ 制取代。
C.演变:商朝建立以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2.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原因: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⑥ 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⑦ 色彩。
3.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表现:商朝(1)在中央:设⑧ 等,掌管政务。(2)在地方:封侯、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⑨ 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①2070②启 ③传子 ④禅让⑤王位世袭⑥占卜 ⑦神秘⑧相、卿士⑨方国
二、西周政治制度的发展
1.周朝的建立
(1)建立:公元前① 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特点及地位:周是一个地域空前广袤的国家,在世界的东方具有重要地位。
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2.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含义:分封制是② 的制度,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重要政治制度。
(2)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西周实行分封制。
(3)实行:
A.创立:③ 开始实行分封制。
B.发展:武王死后,其幼子周成王继位,由武王的弟弟④——代理政事,他继续推行分封制,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C.特点: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数是同姓子弟,他们被分封到重要地区。
(4)内容:
A.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⑤ 分别授予⑥ 、 和
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B.诸侯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⑦ 。
C.分封次序:周王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这就形成了层层分封的制度。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
(5)分封的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杞、许、陈、吴、楚。
(6)影响、作用:
A.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⑧ 诸侯⑨ __士”。
B.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C.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7)分封制的破坏:
A.原因:
a.在分封制下,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吏、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b.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周王权日益衰弱;
B。结果:到⑩ 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
①1046②西周分封诸侯③周武王④周公且⑤土地和人民⑥王族;功臣;古代帝王⑦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⑧天子⑨卿大夫⑩西周
3.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目的:为了加强① 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② 之间在③ 、
和 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2)含义:宗法制是用④ 的亲疏来维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内容:
继承关系
A。周王称为⑤ ,王位由⑥ 继承,为大宗; 其他儿子分封为⑦ ,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B.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⑧ ;⑨ 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又是大宗。
C.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次类推。从属关系: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4)特点:⑩
(5)作用: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①分封制 ②贵族 ③权力;财产;土地继承 ④父系血缘关系⑤天子⑥嫡长子⑦诸侯⑧卿大夫⑨卿大夫⑩嫡长子继承制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从西周到东周的历史分期及其政治特征
(1)西周灭亡:西周末年,王室衰微。① 年,西方少数民族来犯,② 被杀。西周灭亡。
(2)东周开始:③ 年,④ 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A.历史分期: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分为
a.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b.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B.春秋战国的政治特征
a.春秋时期:
周天子大权旁落,只能控制都城附近地区;
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诸侯之间争霸战争不断。
总之,春秋时期,周王权衰落,诸侯强大,宗法制、分封制破坏,争霸战争频繁,奴隶制走向瓦解。
b.战国时期:
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纷纷称王;
一些诸侯国为富国强兵,争相改革变法;
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频繁。
总之,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各国争相变法,兼并战争频繁.封建制度确立下来。
2.秦朝的统一和建立
(1)历史条件:
A.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战乱后,渴望统一;
B.秦国经过⑤ ,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2)过程: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⑥ 六国。秦王赢政终于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⑦ 。
①公元前771②周幽王③公元前770 ④周平王 ⑤商鞅变法⑥韩、赵、魏、楚、燕、齐⑦咸阳
二、至离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皇帝制度——至高无上的皇权
(1)确立: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① ”,定做自己的尊号,自称“② ”。从此,“③ ”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2)至高无上的皇权
秦始皇统治时期
a.全国的④ 、 、 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b.⑤ 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c.军队的调动也由皇帝控制,以皇帝发的⑥ 为号令。
(3)重要特征: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
A. ⑦ 一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
B.⑧ 一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
①皇帝②始皇帝③皇帝④政治;经济;军事⑤中央和地方⑥虎符⑦皇位世袭⑧皇权至上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中央官制:① 。
(1)设置及职能:秦始皇在战国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② 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
在中央,设置
三公③ 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 全国政事;④ 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 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⑤, 百官;⑥ 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九卿(诸卿)——⑦ 之下设置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2)作用:
A.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⑧ 、 和 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B.对军政大权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①三公九卿制 ②皇权③丞相 ④御史大夫 ⑤监察 ⑥太尉 ⑦丞相⑧地位;职责;权利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初步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郡县制初步形成。
2.全面推行:
(1)背景:
A.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初步形成;
B.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
C.经过朝廷上的激烈辩论,秦始皇采纳了① 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2)设置:秦始皇把全国分为② 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
3.与郡县制相适应的地方官僚机构及其职能
与郡县制相适应,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地方官僚机构。
(1)称谓与职能:
A.郡的最高行政长官——③ :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④ 汇报工作。
B.县的长官——⑤ :治理民众,管理⑥ 、司法、狱讼和兵役。
(2)任免方式: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⑦ 直接任免。
4.作用:
(1)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⑧ 直接有效的控制;
(2)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建立,把全国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了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四、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
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2.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⑨ 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统治;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①李斯 ②36 ③郡守 ④丞相 ⑤县令或县长 ⑥财政 ⑦皇帝⑧地方政权⑨垂直
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从汉至元期间,① 与 之间的矛盾,时隐时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
(1)王国问题的由来:西汉初年,在地方推行② 并行制。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
(2)王国问题的解决
A.汉景帝的集权措施一一“削藩”和平定“七国之乱”
a.原因: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对朝廷构成威胁。
b.措施:
汉景帝采纳谋臣③ 建议,着手“削藩”。
公元前154年,以④ 为首的七国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叛乱,史称“⑤ ”。
景帝杀掉晁错,但刘濞仍不退兵,景帝又派兵平定叛乱。
B.汉武帝的集权措施--颁布“⑥ ”
a.、措施: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⑦ ”,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b.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①中央集权;地方分权②郡县、封国③晁错④吴王刘濞⑤七国之乱⑥推恩令⑦推恩令
2.唐朝——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1)藩镇的出现:
A.设置: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①
B.权力: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际上在政治上② ,经济上③ ,军事上④ 。
C.影响:地方藩镇往往成为⑤ 势力。
(9)藩镇割据的形成与危害:
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A.军事上:收精兵。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⑥ ,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⑦ 。
B.行政上:削实权。由中央派⑧ 担任地方长官,同时又设⑨ 负责监督。
C.财政上:制钱谷。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⑩ 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①节度使 ②享有较大的自主权 ③控制着财权 ④拥有强悍的武力 ⑤割据 ⑥中央 ⑦中央禁军③文官⑨通判 ⑩藩镇割据
4.元朝——行省制度的实行
(1)措施: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A•除① 、 、 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B.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C.行省之下,分设② 、 、 、 ,边远民族地区设③ 进行管理;
D.行省拥有④ 、 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⑤ 的节制。
(2)意义:
A.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⑥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⑦ 的开端。
①河北;山西;山东②路;府;州;县③宣慰司④经济;军事⑤中央⑥中央集权⑦省制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1.汉朝(西汉):汉武帝加强皇权
(1)背景、原因:汉初,丞相集① 、 、 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2)汉武帝的措施:
A.目的:为了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B.措施: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② 、 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体制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握有实权的先是③ ,继而又有④ 、 ,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善
(1)确立和完善:
A.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省,分掌⑤ 、 和 ;
B.三省的长官都是⑥ ,相权分散;
C.在⑦ 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这样,在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2)意义:
A.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⑧ ,保证了⑨ 的独尊;
B.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①决策;司法;行政⑦尚书令;侍中③尚书省④中书省;门下省⑤决策;审议;执行⑥宰相⑦尚书省⑧相权⑨皇权
4.宋朝(北宋):皇权的加强 (1)措施;宋初,设立① 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② 职权。
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③ 、 和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作用:这样就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5.元朝:宰相权势扩大,皇权削弱
(1)元朝设④ ,替代前代的三省。⑤ 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⑥ 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⑦ 职权。
(2)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①中书门下②宰相③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④中书省⑤中书省⑥行政⑦宰相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概述: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汉到元官吏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
1.汉朝的选官制度:察举制
(1)目的:为了广泛搜罗、管理人才
(2)制度:汉朝选官主要实行① 制
A.含义:是一种② 的制度。
B.内容: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③ 、 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④ 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1)含义:是一种⑤ 的制度。 九品,指⑥ 的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负责⑦ ,由世家大族担任。
(2)局限:朝廷甏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在这种制度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⑧ 即可步入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3)衰落:随着⑨ 的衰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①察举②由下而上推举人才为官 ③孝;廉 ④孝廉 ⑤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⑥划分人才优劣 ⑦评定人才等级⑧门第⑨世家大族
3.隋朝创立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1)创立:
A.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① 的方式选拔官员;
B.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② 科,科举制形成。
(2)继承并完善: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3)意义:
A.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③ 、 与 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B.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④ 的手里集中到⑤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C.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①分科考试②进士③读书;考试;做官④世家大族⑤中央政府
4课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宰相制度的废除
(1)背景、原因:
A.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立① ,由左右丞相统辖② ,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B.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的教训,一开始就对丞相的使用存有戒心,认为这种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C.明初胡惟庸做宰相后,权倾朝野,恣意妄为•对皇权构成极大威胁。
(2)目的:巩固统治,加强皇权
(3)措施:
A.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③ ;
B.裁撤④ 和 ,以⑤ 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并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4)影响:至此,秦以来一直实行的⑥ 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①中书省②六部③胡惟庸 ④中书省;丞相⑤六部⑥宰相
2.内阁的出现
(1)原因: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政务繁忙,需要辅臣帮助处理国事。
(2)目的:为了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3)过程:
A.明太祖时,设置① 作为侍从顾问,帮助处理繁多政务,但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主持。
B.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② ”由此出现。
C.明宣宗至明英宗时,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③ ,主持阁务的④更是权压众臣。
D.明神宗时,⑤ 任首辅,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4)特点:
A.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⑥ 机构;性质
B.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皆由皇帝决定;
C.阁臣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5)评价:内阁是明代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内阁只是对皇帝决策和处理国家政务起辅助作用,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①殿阁大学士 ②内阁 ③票拟权 ④首辅 ⑤张居正 ⑥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的设立
1.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限
(1)权力与地位: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① ,置② 。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但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③ 定夺。④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
(2)影响:皇杖受到很大限制。
2.南书房的设置——皇帝集权
(1)目的:为了扩大皇权
(2)设置:康熙帝亲政后,在宫内设⑤ ,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参与机要事务,替皇帝起草谕旨。
(3)影响:中枢机构一分为三,⑥ 、 与——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3军机处的设置——皇权空前强化
(1)始设目的:为办理西北军务,防止军事机密泄露。
(2)设置:⑦ 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3)性质演变:初设时:为暂设军务机构一发展:为常设政务机构。
(4)特点:
A.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简陋;
B.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皇帝钦定;
C.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⑧ 一人裁决;
D.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5)影响:军机处的设置,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①内阁 ②六部③议政王大臣会议④议政王大臣会议 ⑤南书房⑥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⑦雍正帝⑧皇帝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背景、原因——希腊文明的摇篮
1.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1)地理环境特点
A.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① 半岛,东临② ,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优越。
B.希腊半岛没有大河流域和广阔平原,山岭与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
(2)地理环境影响下的希腊文明摇篮——城邦
A.城邦的出现: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小国,史称“城邦”或“城市国家”。
B.城邦的特点 a.面积狭小,人口不多,一般以③ 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b.基本特征:④ 和 。
2.历史传统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1)历史传统
A.公民的形成
a.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⑤ 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
b.城邦就是具有⑥ 的公民团体。
B.公民民主意识的提高
a.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的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的追求民主权利;
b.在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邦,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
(2)影响:⑦ 的产生和⑧ 的增强为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①巴尔干②爱琴海③城市④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⑤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⑥共同血缘和地域⑦公民 ⑧民主意识
二、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典型代表——雅典的民主政治
1.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1)背景:在雅典城邦中,旧氏族贵族实行专横统治,新兴工商业者阶层对此非常不满,普通民众很多沦为债务奴隶,社会矛盾尖锐。
(2)过程:
A.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a.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推行改革。
b:内容
根据① 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
② 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建立③ ,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建立④ 法庭;废除⑤ 等。
c.意义: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⑥ 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B.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a.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继续进行改革。
b.内容:
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设立⑦ 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⑧ 委员会;继续扩大⑨ 的权利等。
c.意义: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⑩ 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①财产②公民大会③四百人议事会④公民陪审 ⑤债奴制 ⑥公民 ⑦五百人⑧十将军⑨公民大会⑩旧氏族贵族
2.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1)时间:公元前5世纪,在①
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2)主要表现:
A.成年男性公民的权利:所有② 公民可以担任几乎…‘切官职,也都可以参加③ ,商定城邦重大事务;
B.权力机构的职能: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
C.法制建设:④ 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法官从各部落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产生,他们审理各类重要案件,监督公职人员,并参加立法;
D.伯利克里的奖励措施: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⑤ ;为吸引公民观赏戏剧,还特意为公民发放“⑥ ”。
①伯利克里②成年男性③公民大会④陪审法庭⑤工资⑥观剧津贴
(3)评价:
A.意义:
a.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① 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b.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② 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B.局限:
a.雅典民主的范围: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③ ,对④ 、 、 则毫无民主可言;
b.雅典民主的实质;雅典民主是⑤ 的产物,是一种“⑥ ”政治制度。
①政治②精神文化③男性公民④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⑤小国寡民⑥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
3.希腊民主的湮没
(1)原因:
A.雅典民主是① 的产物;
B.过于泛滥的② 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c.狭隘的③ 体制,最终无法容纳政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D..北部马其顿王国的崛起与强盛。
(2)湮没:④ 后半期,日渐衰微的希腊被北部崛起的⑤ 王国所灭,辉煌一时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从此湮没。
①小国寡民②直接民主 ③城邦 ④公元前4世纪⑤马其顿易错易混点提示
1.注意雅典民主制的产生,是由经济、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地理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2.“民主”就是专政、专制、集中的对称;民主政治就是统治阶级中多数人享有管理国家权力的政治制度。
3.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而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它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臻于极盛的同时,又残忍的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
4.

『柒』 求高中《历史》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复习要点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上。平原地区的区位优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也有的平原不适宜城市的发展。例如: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公路选线避开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区的交通线网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方面: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对农业生产不有利方面: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资源的定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举例:能源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柴草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18世纪,煤炭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为主要能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确立 巩固 完善 强化 加强 顶峰
集权 专制
↓ ↓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 → 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 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
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
二、分裂与统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占主导地位)
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政治腐败)
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激化矛盾)
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
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原。(被征服)
3、评价:
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
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
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
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三、治乱兴衰
1、产生治世的原因
⑴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在长期战乱、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一般都能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而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采取修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治世。
⑵统一的局面下,政局稳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开元盛世)
⑶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改革调整而出现中兴局面。(光武中兴)
⑷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交往。(贞观之治)
⑸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出现乱世的原因
⑴统治黑暗、腐朽。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专权的现象。(汉、唐、明)
⑵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的现象。ex:东汉、唐末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激化。ex:西晋
⑶农民战争的作用。地主大量兼并土地,造成农民流亡,引起农民起义。
⑷自然灾害。
3、认识
⑴对治世肯定其进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阶级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改变,正是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使社会出现治世。
⑵乱世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处于乱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争,有利于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统一地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强恢复和发展经济,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七国之乱和安史之乱,虽然都是叛乱,但结果不同。七国之乱之后,中央集权加强;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被削弱。
四、调整和改革
1、相同点
⑴背景相同。都发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2、措施(相同与不同)
⑴经济:
①解放生产力。
前期-解放劳动者本身和释放奴婢;后期-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②减轻人民负担——从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紧密结合起来——安置流民,更名田等。
⑵政治:
①约束统治者,生活节俭,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
②减轻刑罚,缓和阶级矛盾
③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内部矛盾
3、评价
⑴调整或改革后,从经济上看,推动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富强(不同朝代富强的程度不同,东汉较差),多出现治世。
⑵从政治上看,调整或改革后稳定统治秩序,保证社会安定,完善封建统治制度,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
⑶从文化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4、历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⑵商鞅变法——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变法——封建社会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分裂与统一、治乱兴衰、调整和改革之间的关系
⑴中央集权的加强、调整和改革与分裂统一、治乱兴衰是密切相关的。联系起来认识:分裂时期多乱世,说明改革或调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乱世。统一时期多为盛世,说明改革或调整成功;反过来,成功的改革促使统一、盛世出现。
⑵调整和改革、分裂统一、治乱兴衰与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削弱密切联系。
⑶体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六、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顺应了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⑵法家提出具有发展进化因素的历史观,体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的进取精神。
⑶法家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沿袭了两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严刑苛法,不利于长治久安,加之统治者滥用民力,超出了农民阶级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阶级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实践证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是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种宽松的政策。
⑴它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起到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出现治世。秦汉以后,每逢大乱,人民贫困时,统治者多采用“修养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国之策。如汉、唐、明等朝。
⑵在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以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如汉朝“文景之治”时出现了王国问题、匈奴问题等,西汉政治思想从无为到有为,从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统”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贵君轻→董仲舒“大一统”思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巨大。它客观上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及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4、政治(统治)思想发展的趋势
百家争鸣→一家专制(秦)→独尊儒术
5、统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狱。
⑵利用宗教(西汉以后,统治者利用宗教加强思想控制)

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经济发展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政局稳定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3、大规模农民战争的推动。
4、中原人民的迁移,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传播,使所到之处经济发展。
5、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外交流
6、科学技术的发展。
7、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表现
1、农业
农业发展一般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兴修、治河工程、农作物的引种、开垦土地的亩数(增加多少)、产量数(增加)、人口数(增加)。
2、手工业
手工业发展表现为:⑴手工业部门的多少:纺织、冶铁、制瓷、造纸等。⑵分工扩大、花色品种的增加。⑶产量的提高,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提高。
书上讲到的手工业的发展包括:西汉开始用煤冶铁;北宋也用煤,徐州是冶铁中心;明朝用焦炭炼铁(佛山)。
3、商业
商业发展的表现为:商品种类的增加、商品质量的提高、城市的出现和扩大、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货币的变化。
4、重大水利工程
⑴秦朝灵渠。⑵汉武帝治河。⑶隋朝大运河。⑷唐朝大面积治河。
⑸五代钱塘江海塘。⑹元朝漕运修建运河。
三、中国古代经济发展阶段特征
1、奴隶社会——匹马束丝。
2、封建社会
⑴战国、秦汉时期的阶段特点
①商品种类繁多;②中原市场形成;③封建城市兴起。
⑵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城市繁荣,唐中期后商业日益发达;
②政府对商业市场在时间、地点上有严格限制;
③对外贸易发达,政府设置市舶使。
⑶五代——元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北,南宋商品经济发展及特点;
②城市经济繁荣,打破时、空限制;
③出现新型货币——纸币;
④设置边贸易市场——榷场;
⑤粮食、农副产品(茶等)和手工业原料(丝等)大量进入市场;
⑥海外贸易发达。
⑦元大都、漕运、海运和海外贸易(泉州港等)。
⑷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出现专业性的城市
②明初对外贸易发达——郑和下西洋;
③互市;
④资本主义萌芽。
⑤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四、重要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
1、重要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
⑴征税依据的变化:
人头税→土地财产税→田亩为主
(汉) (唐) (清)
说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⑵征收物的变化:实物+劳役→货币地租。用银两收税,说明商品经济发展。
⑶税种的变化:税种繁多→逐渐减少。征税手续简便。
⑷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兵役到可以代役。以庸为标志。
⑸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2、与政治联系
历代经济政策,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当这种调整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时,就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五、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评价:
①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②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就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六、江南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⑴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及劳动力),体现了当时劳动力的最高水平。
⑵南移趋势在国家处于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期最为突出。
⑶政治中心南移对经济中心南移有一定影响。
2、历史的启示
⑴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⑵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⑶经济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一、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1、汉族与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2、由于各民族经济发展方向不同、水平不同,农业民族与周边游牧民族之间存在矛盾,有时发生战争。
二、民族关系的主要类型
1、同一国家内部的民族之间的关系
2、不同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
三、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
1、和平
和亲——作用是削弱民族偏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互市——由官方控制的民族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互市场所一般在边境地区。
会盟——两个民族政权以缔结“和约”或“和议”的办法来约束双方的行动。
2、民族关系的主流、总趋势是友好交往、和平共处。是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共同开发祖国。各民族人民在互相学习和交流中,在共同的劳动中,共同反抗斗争中相互融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民族融合的概况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兼并战争加强了华夏族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民族融合。
2、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确立、发展时期。在统一的国家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得到更充分的交流,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汉族形成。秦北与匈奴、南与越族、西与西域各族的关系及开发西南,加强了中原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上的联系。
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
特点:
①处于封建经济发展时期,民族融合的过程主要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②五族内迁,出现民族大融合局面。
③少数民族无长期的、稳定的政权,说明这时少数民族的发展程度较为落后;
④孝文帝改革,缩小南北差距,出现统一趋势。
4、隋唐时期的民族融合(统一时期的民族融合 )
特点:
①各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关系密切、友好,战争较少。
②唐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建立都护府、都督府直接统治边疆地区,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
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
特点:①多个民族政权先后并立;
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深入扩展,如设太学、创造文字、仿汉制建立官制、兵制等典章制度;
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元统一后北方的“汉人”包括契丹、女真等族人;
④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捌』 求~高中人教版历史 中国共产党党史 简洁点的

中国共产党建立于1921年。包括建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内,迄今共开了十七次代表大会。民主革命时期开了七次代表大会,建立新中国,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已开了十次代表大会。这十七次代表大会,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
经过前七次代表大会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为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争取中国人民的解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团结和领导优秀的中华儿女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在历届党的代表大会上明确各阶段形势,确立指导思想,适时地做出了相应对策。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在应对困难和成绩的考验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党多次经历关系自身前途命运甚至生死存亡的历史关节点,经受住了多次重大挫折或重大成绩的严峻考验。
回顾党应对困难和成绩的考验,特别是在主要关节点上经受考验的历史,深刻总结经验,努力把握党的领导和执政规律,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党在领导革命过程中应对困难和成绩的考验
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28年中,中国共产党主要经历了四次应对困难和成绩的重大考验。
(一)应对大革命失败的考验
(二)应对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考验
(三)应对日军侵华导致民族危亡的考验
(四)应对抗日战争胜利后复杂局面的考验
二、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应对困难和成绩的考验
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62年中,至少经历了四次应对困难和成绩的重大考验。
(一)应对新中国建立初期胜利和困难局面的考验
(二)应对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完成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考验
(三)应对“文革”后百废待兴困难局面的考验
(四)应对国内政治风波和苏东剧变的考验
从应对考验的历史进程中汲取经验教训
第一,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理想,坚定信念。
第二,任何时候都必须戒骄戒躁,牢记“两个务必”。
第三,任何时候都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第四,任何时候都必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第五,任何时候都必须尊重群众,依靠群众。

阅读全文

与高中党史历史学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