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南海历史名人

南海历史名人

发布时间:2021-02-02 04:16:25

『壹』 南海历史名人名事

名人:
黄飞鸿、朱次琦(世称朱九江)、康有为、詹天佑、陈启沅、邹伯奇、何香凝、陈香梅、曾荫权 .
名事就是他们做的事情啊,太多不好拿过来,网络很多

『贰』 南海的名人

康有为
出生 1858年3月19日 广东南海
逝世 1927年3月31日 山东青岛
康有为,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中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广东佛山市的南海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
康有为最早的教师是他的祖父康赞修。他十九岁时拜广州有名的学者朱次琦为师。康赞修、朱次琦都崇信宋明理学,因此,康有为在宋明理学的影响下,鄙弃所谓汉学家的烦琐考据,企图开辟新的治学道路。学习一段理学之后,他对理学也不赞成了。因为理学“仅言孔子修已之学,不明孔子救世之学。”他二十二岁那年离开朱次琦,一个人到西樵山白云洞读书,读了不少经世致用的书,如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同年他游了一次香港,使他大开眼界。以后他又阅读《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书,“购地球图,渐收西学之书,为讲西学之基矣”。这一年是康有为从中学转为西学的重要开端。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会试,回归时经过上海,进一步接触到了资本主义的事物,并收集了不少介绍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和自然科学的书刊。经过学习,康有为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比中国的封建制度先进。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朝的腐败,使年轻的康有为胸中燃起了救国之火;西方的强盛,使他立志要向西方学习,借以挽救正在危亡中的祖国。

1888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当年9月,他上书光绪帝,痛陈祖国的危亡,批判因循守旧,要求变法维新,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条纲领性的主张。1891年,康有为回到广东,开办万木草堂学馆,聚徒讲学,并为变法运动创造理论。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著作,这两部书都是在尊孔名义下写成的。前一部书把封建主义者历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某些经典宣布为伪造的文献;后一部书把本来偏于保守的孔子打扮成满怀进取精神,提倡尽可能思想、平等观念的人。康有为的这些看法,虽都不科学,但他的改革精神却在知识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和反响,而对封建顽固守旧分子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而这两部书被他们视为异端邪说。1894年,康有为开始编《人类公理》一书,这本书经多次修补,后来定名为《大同书》发表。《大同书》描绘了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提出大同社会将是无私产、无阶级、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人间乐园。这当然是荒廖的,因为“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

在为戊戍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之后,从容不迫895-1898年,康有为积极地进行了变法实践。1895年4月,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听说清政府要与日本订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极为愤慨。康有为连夜起草了一份一万四千多字的上皇帝书。各省举人一千三百多人集会,通过了这个万言书。5月2日,这份万言书送交都察院。这就是有名的“公车上书”。在上书中,康有为从爱国的立场出发,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建议皇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在这次会试中,康有为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工部主事。以后,康有为又连续给皇帝上了几次书。光绪皇帝对康有为提出的问题,很受感动。在这些上书中,康有为系统地发挥了自己的变法思想,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几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政治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变君专制为君主立宪的要求。他指出:“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经济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发展工业,振兴商业,保护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主张。文化教育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开民智”、“兴学校”、“废八股”的主张。这几个方面构成了康有为变法维新的基本纲领。

为了组织和发展维新派力量,1895年8月,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了强学会。强学会成立之后,每三天举行一次例会,相互讨论“中国自强之学”,批判顽固派的投降卖国。这就惹怒了李鸿章等人,他们下令封闭了这个学会。在这个学会被封闭之前,康有为已感到形势紧张,于同年11月离京南下在上海组织了强学分会,不久也被封闭。1897年11月,德国出兵占胶州湾,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激烈反对。1898年3月,康有为在北京又组织了保国会。在成立大会上,康有为慷慨陈词,说:“二月以来,失地失权之事已二十见,来日方长,何以卒岁?”康有为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保国会员很快发展到数百人。这就引起了顽固派的恐惧和诽谤。有人上书大骂保国会是“名为保国,势必乱国。”有的人还上书弹劾,准备对康等进行查究。只是光绪皇帝说了“会为保国,岂不甚善”才算作罢。不过从此以后,保国会的活动也就很少了。康有为和他的同事们通过组织学会,宣传了爱国主义思想,进一步动员了群众,扩大了变法维新的影响。

改良派还通过发行报刊进行舆论宣传。1898年强学会成立时,康有为就在北京创办《中外纪闻》,开始印一千份,后来加印三千份。当时许多官员都能看到,一时在朝廷内外影响甚大。同年,康有为又在上海组织发行了《强学报》。改良派通过报纸,动员力量,扩大了自己的阵地。

康有为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实践,在社会上名声很大。光绪皇帝准备召见康有为。但是,由于顽固大臣从中设置障碍未能成功。光绪皇帝下令说,以后康有为如有奏折,即日呈递,不得阻拦。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发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新政,“变法自强”。五天以后,光绪皇帝正式接见康有为,并赏给六品衔,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同时给他以专折奏事的权力。不久,梁启超、谭嗣同也都在政府中任了职。这样康有为和他的同事们总算参与了变法维新的机要。在三个来月的时间里,他们根据皇帝的授意,发布了不少实行新政的诏书,如设立学堂、提倡一定的言论自由、奖励发明创造、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等。康有为等人以为,只要抓住了皇帝好象就能无事不成,其实,光绪皇帝只不过是个空架子,实权完全掌握在顽固派那拉氏等人手里。正当康有为等踌躇满志的时候,顽固派一个反扑,就把改良派打了下去。光绪皇帝被囚禁,谭嗣同等人被杀,康有为、染启超逃亡国外。戊戍变法运动,前后不过百天,就这样失败了。

康有为领导的变法运动固然有其进步意义,但其失败也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他们害怕群众甚至敌视群众。他们主张变法,但却反对革命。康有为认为“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他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把革命描写得十分残暴吓人;“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康有为在戊戍变法以后还死抱住保皇的主张不放,坚决反对革命,最后成了阻碍历史前进的绊脚石。

生平
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康赞修是道光年间的举人,父亲康达初做过江西补用知县。康有为自幼学习儒家思想,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南归时途经上海,购买了大量西方书籍,吸取了西方传来的进化论和政治观点,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
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1891年后,他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弟子有梁启超、陈千秋等人。
1895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又未上达。当年5月底,他第三次上书,得到了光绪帝的赞许。7月,他和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不久又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请求变法。次年1月,光绪皇帝下令康有为条陈变法意见,他呈上《应诏统筹全局折》,又进呈所著《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二书。4月,他和梁启超组织保国会,号召救国图强。6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准其专折奏事,筹备变法事宜,史称戊戌变法。后因慈禧太后的干预,维新运动失败,其具体细节目前尚有较大争议。
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软禁,康有为之弟康广仁被杀,康有为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为获得国际支持,他曾游历列国,会见欧洲各国君主。
辛亥革命后,康有为于1913年回国,主编“不忍”杂志,宣扬尊孔复辟。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清废帝溥仪复位。1917年,康有为和效忠前清的北洋军阀张勋发动复辟,拥离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
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张园觐见探望。1927年,康有为病死于青岛。
思想
康有为的理想和政治主张主要在他撰写的《大同书》中得到体现。
近年对于康有为的历史地位存在着较大争议。由于维新变法后各派人士的自述常常出于政治宣传目的而颇多不实,使得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存在很大困难。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1657.htm

黄飞鸿

黄飞鸿(1847-1924),南海西樵禄舟村人,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其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飞鸿五岁从父习武,12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后遇铁桥三之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拳、飞砣绝技,并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精进,稍后,飞鸿随父于广州乐善山房设馆授徒。麒英谢世,飞鸿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是当时南派武林中最年轻的武术教练。一生中,曾先后被提督吴全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等聘为军中技击教练。相传其平生绝技有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和瑶家大耙等。因其尤精虎形诸势,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号。

1924年8月,广州商团总长陈廉伯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乘孙中山北伐,在广州发动武装暴乱,纵火劫掠。黄飞鸿与其继室莫桂兰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芝林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毁于战火。黄飞鸿经不起沉重打击,因而忧郁成疾,是年冬天不治去世,终年77岁。黄飞鸿身后萧条,贫无以殓,幸弟子邓秀琼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莫桂兰在林世荣、邓秀琼的帮助下,偕黄的两名儿子移居香港设馆授徒,传授黄飞鸿遗技。1983年在香港去世。

黄飞鸿一生以弘扬国粹,振兴岭南武术为已任,经其门人林世荣等整理的铁线拳、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结构新颖,动作轻快,革除了以往南派拳法沉滞狭隘、动作重复之弊病。虎鹤双形,虎形练气与力,动作沉雄,声威叱咤,有推山倒海,龙腾虎跃之势;鹤形练精与神,身手敏捷,动作迅速,有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气静神闲之妙。刚柔并用,长短兼施,偏正配合进退中规,成为飞鸿一脉之代表拳法,为武术界独树一帜。一时风行全省,并远传至港澳、南洋甚至北美等地,迄今历久不衰。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教材内容之一。

黄飞鸿不仅武功超群,医术亦相当精湛,其驳骨疗伤之技,时称一绝。光绪年中,在广州仁安里设“宝芝林”医药馆,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上至将军,下至百姓,功效显著。福军首领刘永福亲为宝芝林题写“技艺皆精”的匾额,并聘飞鸿为福军技击总教练,后随刘到台湾英勇杀倭。

黄飞鸿纵横江湖数十年,凭着过人的勇敢、智慧和绝技,身经百战,显赫辉煌。成为中外闻名的武术大师。他武艺高强且崇尚武德,推尚“习武德为先”,从不恃强凌弱,坚持以德服人。他历主摒除门派之阂,能者为师,更是力排重男轻女之见,最先收授女弟子和组织女子狮队的武师之一。其众多弟子中,以男弟子梁宽和林世荣,女徒弟莫桂兰、邓秀琼等最负盛名。其余的门人,亦颇有声誉,遍布粤港澳台、东南亚各地。他生前弘扬国粹、匡扶正义、见义勇为、扶弱助贫、济世为怀的风范,在武术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轶事,被世人广为传诵。
参考资料:http://book.qq.com/a/20050712/000030_2.htm 有图

『叁』 南海名胜 南海名人 南海风俗

南海影视城是中央电视台直属影视摄制基地,占地1500余亩,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回海区狮山镇南国桃答园旅游度假区。南海影视城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广州、佛山、花都、三水交汇处,距广州、佛山、南海桂城均为12公里,距南海平洲港约18公里,往返广州、佛山、香港、澳门等地的水、陆、空交通均十分便利。

『肆』 南海历史文化有关的中华名人诗词

1、万里南翔渡海来(唐·卢照邻·《失群雁》)
2、溟海穷南服(唐·李百药·《郢城怀古》)
3、南浮涨海人何处(唐·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4、南归路极天连海(唐·杨凝·《春霁晚望》)
5、南望瓯闽连海峤(宋·李纲·《望江南/忆江南》)
6、南溟共、比海波澜(宋·丁无悔·《满庭芳·偃屋霜清》)
7、南裔多山海(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8、红旗照海压南荒(唐·韩愈·《赠刑部马侍郎》)
9、南情属海禽(唐·李商隐·《念远》)
10、南浮应到海(唐·许棠·《渭上送人南归》)
11、南思极海涯(唐·喻坦之·《长安雪后》)
12、红树南看见海涯(唐·陈陶·《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
13、南游极巨海(宋·陆游·《累日多事不复能观书感叹作此诗》)
14、昨朝南船满崖海(宋·文天祥·《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
15、身堕南州瘴海间(宋·王庭珪·《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
16、鹏运南来驻海涯(宋·陈纪·《挽赵秋晓》)
17、南游瘴海头(宋·刘克庄·《乍归九首》)
18、赆贝南浮海(宋·宋祁·《纪圣诗》)
19、南冠入海五百客(宋·唐泾·《江南四忠节国之纪也歌以哀之》)
20、未暇南浮海(宋·晏殊·《句》)

『伍』 关于广东籍的历史名人

孙中山 革命先行者。

李光耀 新加坡国父。

洪秀全 太平天国天父。

康有为版 维新变法领袖。

梁启超权 维新变法领袖。

袁崇焕 明朝抗清爱国名将 。

詹天佑 中国铁路工程之父。

肖友梅 香山 中国近代音乐之父。

冯 如 江门 中国航天之父。

冼星海 广州 人民音乐家。 李嘉诚 潮州现代商业大王饶宗颐 潮州国学大师谢亿初 汕头 正大集团(侨资典范)叶剑英 梅州 开国元帅之一

『陆』 佛山的历史名人故事有哪些

康有为

(1858-1927)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首领。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南海人。内

康有为是光容绪年间进士,曾多次上书提出变法改革。1898年1月,向上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主张大誓群臣以定国事,设对策所以征贤才,开制度而定宪法。4月,他与梁启超在北京组织保国会,号召救国图强。后变法失败,他逃亡到了日本。1899年,他在美洲、南洋、日本设立保皇会,宣传君主立宪,反对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7年又伙同张勋复辟帝制,失败后,终成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客。1927年病死于青岛。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

『柒』 佛山历史上的五个著名人物的事迹简介不小于30字

1、李小龙

李小龙(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师承叶问,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MMA之父、武术宗师、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电影演员。

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主角。他在香港的四部半电影3次打破多项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打破了亚洲电影票房记录,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全球总票房达2.3亿美元。

『捌』 南海的名人有哪位

康有为

『玖』 大沥镇的历史名人

林良
林良(1416—1480),字以善,大沥人,自幼喜欢绘画,所画花鸟很有新意。因善画而被荐入宫廷,是明朝中期院体画派的代表,在明代画史上评价甚高,有“林良吕纪,天下无比”的称誉,在《明史》、《南海县志》及明代黄佐修《广东通志》和《广州人物传》均有记录,他在花鸟画的发展史上,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在当代美术届享有极高的盛誉和不可替代的地位。他的作品经过500多年的流转,至今仍有《灌木集禽图》、《双鹰图》等103幅名作,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等数十家国内外知名的博物展馆。

叶颙
叶颙谧号正简,字子昂,少年勤学聪敏,品德俭朴,胸怀大志,南宋高中绍兴元年(1131年)中进士及第,官授南海县主簿,兼掌管治安的武官。他61岁辞官归隐,回到大沥大圃颜峰村安享晚年。1217年89岁的叶颙在乡间逝世。其子孙把他的故居建成叶氏大宗祠,迄今已有八百年的历史了。1994年南海市府发91号文,把叶颙坟墓和叶氏大宗祠列入南海市首批重点文物保护。
邹伯奇
邹伯奇(1819-1869),字一鹗,又名特夫,生于〔清〕嘉庆二十三年( 1819 ),是南海黄岐泌冲人,终年五十岁。他是中国清代后期一个学贯中西的网络全书式的学者。他既对中国古代文化诗书、礼乐和算术有所研究,也对西方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光学和仪器制造等科学技术的研究造诣颇深,堪称中国19世纪科学技术和人文研究相结合的先驱,他自己动手制作照相机并拍摄照片,并著有《摄影之器记》和《格术补》,专门探讨摄影技艺及理论问题。他曾独立制造了中国第一台照相机,比西方仅仅晚了4年,也被称为中国照相机之父。
冯乃超
冯乃超(1901-1983),南海盐步东秀高村人。1924年参加日本革命学生组织的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和艺术研究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兼人事处处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等职。1951年2月起,历任中山大学副校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及广东省委员会副主席,其间被选为第一届全国“大”代表,中共“八大”代表等。著作汇集为《冯乃超选集》和《冯乃超全集》。
钟麟
钟麟,原名钟攀麟(1915-1996),大沥沥东人。中国现代渔业科技的奠基人之一,国际著名水产科学家,珠江水产研究所创始人,被誉为“家鱼人工繁殖之父”,历任广东省第五届人大常委,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79年获广东省科学大会奖。
新珠
新珠,原名朱植平(1894-1968),新珠为艺名。大沥人,14岁开始在广州学艺。新珠将京剧按粤剧的特点加以融汇消化。由于在《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走麦城》和《月下释貂蝉》等一系列“关公戏”中,扮相威武凝重,被观众誉为“生关公”。广州解放后,新珠成为粤剧界第一批共产党员,加入广东省粤剧团,后调任广东省粤剧学校校长,1956年赴京演出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和勉励。
邝露
邝露(1604—1650),南海大沥大镇人,工于诗词,被称之为“岭南前三大家”。又由于书法造诣高,精于骈文,通晓兵法,懂得古文物鉴赏和收藏,因而又有“粤中四才子”美誉。

『拾』 南海 文化名人

伦文叙

伦文叙(公元1466—1513)字伯畴、号迁冈。明代南海黎涌人。自幼家贫失学,附近何塾师见怜,免费收为学生。因性聪敏而又勤学,每试必列前茅。其后塾师年老病逝,伦文叙因而辍学,但仍一面操持糊口,一面专心钻研经典。弘治二年(1489)23岁以儒士身份到省就试,中高等肄业入太学。弘治十二年(1499)33岁时在京参加考试,列第一(会元),跟着参加殿试,又名列第一(状元),遂衣锦还乡祭祖,不幸遭受奸臣陷害而下狱。后来平反昭雪,官服翰林院编撰之职。正德元年(1506)任安南充正使,因丁外忧没有上任。正德五年(1510)恢复翰林原职,先后充经筵讲学官及右谕德、翰林院侍讲等职。曾参与修玉牒(皇帝族谱)。正德八年(1513)出任顺天府主考,是年卒于京师,享年47岁。

李子长

李子长(1436-1526)明朝著名画师。名孔修,顺德大良人。善禽畜,虫鱼、山水、花鸟,作品深得群众喜爱。民间对他的传说很多,如画成的猫捉老鼠,母鸡下蛋,鸟儿飞鸣。雨儿遇水摇尾游去等等。因平生不苟作,加上社会地位低下,故真迹绝少传世现艺术界寓目《的骑驴吟咏图》、《秋江群雁图》、《猫轴》数种,均显示这位画家高度的艺术才能,子长晚年隐居杏坛罗水村和南海西樵,潜心治学,九十岁无疾而终,葬于西樵山云路村。

霍 韬

霍韬(1487-1540年),字渭先,号兀崖,谥文敏,南海县石头乡(现属石湾区澜石镇)霍族人,生于明成化廿二年(1486年),卒于明嘉靖卅四年(1540年)。

霍韬在广州光孝寺读书,学习成绩优异。学业期满,霍韬反故里,一边继续读书,准备科举考试;一边帮助父辈记帐。当时霍韬家族在石湾经营的冶铁、制瓷等规模较大,属当地窑冶大户,霍韬不仅参与管理,还记载其经营活动情况。

据《霍渭崖家训记载》:正德二年(1507年),凡石湾窑冶,佛山炭铁,登州木植,可以便民同利者,司货者学之。年一人司窑冶、一人司炭铁,一人司木植,岁入利市,掏于司货者,司货者岁终,咨禀家长,以知功最。”正德八年(1513年),霍韬中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联捷会元。

霍韬为人质朴随和,性直,喜欢传统文化,举办乡会试,作主考官时,从不要求考生举行师礼仪。霍韬在主持宫廷科举考试时,取进士300余人,亦不许其称呼门生,告诉他们:“诸君科考中进士不单是由我决定的。”于台使者监司郡县互书贴往来,也皆不称“治”字。霍韬说:“大家已经由宫廷官史正式登记了,由朝廷统一管理,不需要再加其他管理了”。

霍韬平生勤奋上进,广博多学,文人学士多称他为渭崖先生,以后,霍韬参加“大礼朝议”斗争,他援引古礼,揆之事体,主张嘉靖帝(世宗),应尊生父“兴献王”为皇考,不同意群臣同议以兴献王为皇叔考之名称,义正词严,力排众议,当时目为邪说。但嘉靖帝竟纳他的理论,事后升他的官,他因避嫌媚上取宠,三次坚辞不受。

直至嘉靖十五年(1536年)才宫至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嘉靖卅四年(1555年),在京暴病逝世,享寿55年。明帝追封为太师太保。谥文敏,运葬于广东省增城县境风箱冈对面山上,并在乡内建祠祀奉(祠现存),后人对他和石肯乡梁储,西樵大同乡方献夫,同称为明代南海县的“三老阁”。

霍韬有四子,长子与王卜,颖悟过人,15岁注《楚辞》,早亡,其余三了是与瑕、与璎、与王常,他们先后乡试中举。与瑕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会试中进士,授浙江慈溪知县,励精图治,清正廉明,与海瑞齐名,浙中百姓称与瑕“三廉”。其部下平时不称与瑕为“大人”,而是亲切地称与瑕为“先生”。后授江右盐院,在任期间,帐数始终相符,受到百姓的称赞和爱戴。
吴荣光

吴荣光(1773-1843年) ,生于1773年,广东南海人,字伯荣,号荷屋、石云山人。

其祖父是从福建来粤经营盐业发迹的富商,家道殷实,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嘉庆四年,26岁的吴荣光中举人,第二年中进土,授编修,从此,40年宦海浮沉,道光年间升至湖广巡抚兼湖广总督,在任江南道御史兼浙江副考官时,因稽查一宗官船运粮案失察而被削官。自小酷爱书画金石之学的吴荣光,寓居京都,生活困窘,忍痛把书画藏品变卖以度日。

1840年,68岁的吴荣光奉道光之命以原品退休返粤。

翌年,英国侵略者进攻广州,战火蔓延佛山,他积极捐款协同绅民组织团练,抗击侵略者。

吴荣光毕生好收藏鉴赏文物字画,他用俸禄购置了数十箱碑帖、几万册图书,运回佛山的书箱竟有40多箱之巨,收藏在赐书楼大树堂。吴荣光晚年计划整理刻印这些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文物和碑帖,从1840年至1843年,他边养病边整理书籍,编印了《筠清馆金石录》、《筠清馆法帖》、《金文款识类五卷》、《历代名人年谱》、《帖镜》、《云石山房诗录》、《云石山房文集》等书,写成未及刻印的有《金石录石文》、《吾学录》、《闽湘经义》、《筠清馆制义》等。专家考证认为《帖镜》记叙了吴荣光鉴碑帖的独到见解,是一部难得的著作。吴荣光还具有委高的书法造诣,康有为评其书法日:“吾粤吴荷屋中丞帖学名家,其书为吾粤冠……”。

一代帖学名家吴荣光于1843年逝世。终年71岁,死后安葬在花县打鼓岭正隆冈。

朱次琦

朱次琦(1807-1882),字稚圭,广东南海九江乡人,世称“九江先生”。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他中丁午科进士。曾任山西襄陵县知县。不久就厌倦官场生活,决定辞官归里。在任仅半年,但替地方做了不少好事,并提倡读书,故离任时,群众依依不舍,拦路遮留,后来 还筹建“朱使君祠”纪念他. 他回到九江后,立书院讲学,一生从事教学活动,他治学严谨,教学严格。在长期教学生涯中为广东培养出不少人才,简竹居、康有为等就是他的高足。广东学海堂曾聘他为学长,他没有答应。但学海堂仍虚位以待,并为他刻印著作。

朱次琦生平著述丰富,对文史很有研究。重要著作《国朝名臣言行录》、《国朝逸民传》、《性学源流》、《宋辽金元明五史征实录》等,都很有学术价值。诗集有《是汝师斋遗诗》一卷。他的学生简竹居,生平尊崇九江先生,曾为老师写过《朱九江先生年谱》,辑《朱九江先生集》十卷。并著有《朱九江先生讲学记》。

邹伯奇

邹伯奇(1819-1869),字特夫,南海泌冲人。他父亲是一位教书先生,故自小便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勤于探索,会通中西,精通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是近代广东第一位科学家。

他十七岁开始研究光学,对北宋科学家沈括“格术”(研究光线通过焦点成倒像的原理)之说作了详尽的探讨,并经过反复实验,写成《格术补》,分析了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望远镜,显微镜的多种光学原理。1844年,二十五岁的邹伯奇制成中国第一台摄影器。

邹伯奇对数学有很深的造诣。他著有《乘方睫术》一书,阐述了乘方、开方及对数的应用。他研制成对数尺和度算板两种计算器,并撰写《对数尺记》和《度算板释例》以说明他们的原理及应用。

邹伯奇悉心钻研天文学,经常于夜间登上村后的鳌峰岗观测天象。他制作成天球仪和以日影和星宿位置测定时间的“日夜晷”。为了演示哥白尼的日心地动学说,他又研制了“七政仪”,以此说明地球和各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规律。他还精于绘制地图,以往我国地图都是以计里画方的传统方法绘制。他根据地球是球型的道理,采用经纬线及以圆绘图的科学方法,绘制成中国地图册《皇舆全图》。他又指导弟子,经过实地勘测,先后绘制了《广州浔岗洲图》和《南海桑园围全图》等地方地图。

他是一位唯物主义者,对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儒家经典也不易轻信。他反对“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天命论,敢于指出《周易》以卜卦推世运治“最无道理”。这在当时封建社会里,实在是一种很了不起的胆识与勇气。

邹伯奇在科学研究上成绩超卓,在学术界名声鹊起,咸丰十年(1860年)被推举为学海堂学长。广东巡抚郭嵩焘对邹伯奇的才华十分器重,于同治三年(1864年)上疏推举他到京师同文馆任职,他却不为可以飞黄腾达的机会所动。清廷虽三下优诏征聘,他都借口有病而推辞。同治七年,曾国藩在上海江南制造总局设立学校,几番想请邹伯奇去教数学,也被他坚决拒绝。他安于清贫,不愿趋炎附势。他一心研究科学,不会追名逐利。

同治八年(1869年),邹伯奇因急病去世。他的多位生前好友及门人出资,收集编辑其多种科学著述,并刻印成《邹征君遗书》。现今广州博物馆内藏有邹伯奇用自己研制的照相机拍摄的相片底片,以及演示太阳系运转的“七政仪”。

陈启沅

陈启沅(1834-1903)字芷馨,南海西樵人。少年好学,但凡诸子百家,天文地理,无所不读,但仕途不顺,青年时两度乡试均不第,便以教学为生。

1854年,陈启沅随在南洋经商的兄长陈启枢到越南堤岸,开设“怡昌荫号”丝绸杂货店,继而扩充经营米行,酱园以及典当生意,经十余年努力,成为当地富商。

富裕起来的陈启沅没有忘记家乡,他意识到家乡的种桑养蚕虽然兴盛,但古老的缫丝方法却十分落后,决心要振兴家乡的丝织业。他利用充实的经济条件,游历南洋各埠,考察蒸汽锅炉及其他机械设备。陈启沅于1872年回到家乡策划筹建丝厂事宜,从厂房设计,锅炉、水管安装,他无不亲力处理。同治十二年(1873年),南海西樵简村汽笛长鸣,宣告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近代蒸汽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诞生。

继昌隆以半机械化缫丝,效率比旧法手作大大提高,丝质细滑光洁,售价提高,获利甚丰。陈启沅的成功遭到旧法缫丝业主的妒忌,他们联合起来,对继昌隆极尽造谣、中伤之事。南海知县愚昧、保守,对机械缫丝也视为异端,声言要继昌隆停止生产。在种种压力之下,陈启沅被迫于1881年将丝厂迁至澳门。

挫折并没有动摇陈启沅在家乡办实业的决心。光绪十一年(1885年)陈启沅再次在简村兴建世昌纶丝厂,招收女工五百人,全部使用机械化生产,产量大增,丝品更为精美。他还在广州开设一间昌栈丝庄,办理生丝出口业务。陈启沅的成功,使原来靠旧法缫丝的业主纷纷仿效,三、四年间,南海、顺备两县相继涌现出数十间机械化生产缫丝厂,终于实现了他振兴家乡经济的愿望。

陈启沅热心公益事业,乐善好施,开市了米铺和药铺,对孤寡生活困难者,给予赈济,赠医送药。同时办起学堂,对农家子弟提供义务教育,还捐巨资兴建吉水窦、桑园围等水利工程。

陈启沅晚年也有志于著述,著有《陈启沅算学》十三卷,《周易理数会通》八卷,《理气溯源》七卷,还有教人种桑养蚕缫丝的《蚕桑谱》二卷。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七月,陈启沅与世长辞。世昌纶由其后人经营,一直到1928年才告停业。陈启沅不愧为我国民族企业家,变革缫丝先行者。

西樵简村有绮亭陈公祠,乃当年陈启沅兄弟为纪念父亲而建,而今改作为陈启沅纪念馆。

黄飞鸿

黄飞鸿(1847-1925),南海西樵岭西人。他父亲黄麒英擅长跌打损伤医术,曾拜南少林寺陆亚采为师,练就一身武艺,是“广东十虎”之一。黄飞鸿自小得父亲教习武功,十二岁便随父到广州、佛山等地卖武,因以四象标龙棍子胜武师郑大雄的左手勾鱼棍而名声大噪,获得“少年英雄”之名。次年,随也是“广东十虎”之铁桥三高徒林福成学艺两年,练成“铁线拳”和“飞砣”等绝技。

1863年,黄飞鸿父子结束卖武生涯,在广州第七甫设馆授徒。武馆称为“务本山房”,是取孔子“本立而道生”之义。年仅十七岁的黄飞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已经确立了行侠仗义的处世原则。1867年,香港有一洋人带着一条大狼狗,到处向华人武馆邀斗,咬伤了多名武师。在香港的徒弟陆正刚写信将此事告知黄飞鸿,他便到港会那洋人,几下“猴形拐脚”,踢折狼狗脊梁,为华人武馆出了一口气,黄飞鸿也人此名气香江。1873年,黄飞鸿被广州水师聘为武术教练,名声日盛,但他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更加刻苦钻研,将学到的技艺融会贯通,整理提高,除“铁线拳”外,还掌握“伏虎拳”、“虎鹤双形拳”、“武郞八卦棍”、“无影脚”等具有个人特色的武术绝招。省、港、佛各地许多好武之人纷纷投于黄飞鸿门下,拜师学艺。他的徒弟如梁宽、林世荣、陈殿标等,后来都成为粤海的武林高手。1886年,父亲去世后,黄飞鸿将武馆结束,在西关仁安里开设“宝芝林”医馆,行医济世,他精心研制的“通脉散”很受苦力大众的欢迎,被誉为“跌打圣药”。

1888年,曾在越南大败法军的黑旗军领袖刘永福任闽粤南澳镇总兵,因赏识黄飞鸿的高超武艺和精湛医术,特聘请他为福军技击总教练。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黄飞鸿随刘部到台湾驻防台南,与日本侵略军激战五个多月。后因清廷屈辱求和,福军后援不续,被迫撤回大陆,黄飞鸿也返回广州。辛亥革命成功后,刘永福出任广东省民团总长,黄飞鸿被聘为民团总教练。

民国十三年(1924年)十月,广州商团发动武装暴乱,纵火劫掠,宝芝林医馆被大火焚烧,片瓦不存。年届近八十的黄飞鸿遭此沉重打击,忧郁成病,数月后便与世长辞。

黄飞鸿的侠义与爱国行为被粤港两地人民津津乐道,其武功也就被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地越传越高,先后有十一位作家创作了十七部以黄飞鸿为题材的小说。从1949年起,在半个世纪时间内,香港出口了近百部以黄飞鸿为主角的电影。黄飞鸿的徒子徒孙把他的武术和他的故事带到世界有华人的各地。现在,每年都有不少不同肤色的武术爱好者,从世界各地来到南海的“黄飞鸿狮艺馆”或佛山“黄飞鸿纪念馆”寻宗拜祖。

黄飞鸿简介:

1847年农历七月初九 出生于广东佛山镇。

1853年 从其父黄麒英习武。

1859年 随父在佛山、广州、顺德一带卖武,其间以四象标龙棍胜武师郑大雄左手钓鱼棍法,得“少年英雄”之名。

1860年 在佛山豆豉巷卖武时遇铁桥三高徒林福成,在佛山随林福成学艺近两年,学成 “铁线拳”和 “飞铊”等绝技。

1863年 移居广州,铜、铁行工人集资为其设武馆于第七甫水脚,飞鸿结束卖武生涯。

1865年 广州三栏行(果栏、菜栏、鱼栏)中人聘为行中武术教练。

1866年 在西樵官山墟一当铺夜宿时遇贼人打劫,飞鸿一人击退数十人,在当地一时传为佳话,随后应邀到在石龙乡授徒。

1867年 一洋人携如牛犊大的狼狗在香港设擂向华人邀斗,飞鸿不甘华人受辱,赴港以“猴形拐脚”击毙恶犬,自此扬名香江。

1868年 香港水坑口大笪地小贩彭玉摊挡被一恶棍强占打伤,飞鸿路见不平相助,被对方同伙数十人持械围攻,被飞鸿击败。

约1868年 另设馆于广州西关廻澜桥附近教徒授艺兼医刀伤跌打,三栏教席由梁宽代替。

1869年 在佛山平政桥斗蟀场为卢九叔任"护草"(现场保镖)时,飞鸿严惩歹徒,在佛山名噪一时。

1871年 娶妻罗氏,婚后三月罗氏病卒。

1873年 受聘广州水师武术教练,并考取广州将军衙门“靖汛大旗手”一职。

1882年 记名提督吴全美聘飞鸿为军中技击教练,停办廻澜桥所设武馆。

1886年 其父麒英染疾卒。月余后,吴全美去世,飞鸿辞去军中技击教练职务,在广州仁安街设跌打医馆“宝芝林”。

1888年 黑旗军首领刘永福赏识黄飞鸿武艺高强、医术精通,聘为军医官和福字军技击总教练,向其赠"医艺精通"木匾。

1894年 刘永福率领军队赴台湾抗击日本侵略军,飞鸿随刘率九营福字军抵台,驻守台南。

1895年6月 刘永福护台失利,飞鸿离台返粤,自此仅行医不授武,“宝芝林”前榜:“武艺功夫,难以传授;千金不传,求师莫问。”

约1896年 续娶马氏为妻,生二女、二子(汉林、汉森),不久马氏病卒

约1902年 续纳岑氏为妻,生二子(汉枢、汉熙),不久岑氏病卒。

1911年8月 应刘永福邀聘,任广东民团总教练

1912年 鱼栏伙记马如灿(卖鱼灿)遭歹徒勒索被殴,飞鸿见义勇为严惩歹徒,“义救卖鱼灿”一事在羊城广为传颂。

1915年 续莫桂兰为妾。

1918年 在广州十八甫福安街梁氏蟀猎场任守

1919年 精通武术的次子黄汉森遭妒,往广西梧州渡任“护勇”时被“鬼眼梁”暗算惨死。受此打击,飞鸿不再向其他儿子传授武技。

1919年4月9日 在广州海珠戏院广东省精武会成立大会上表演飞铊。

1924年10月广州国民镇压商团暴乱,西关一带房屋被毁,仁安街“宝芝林”受累被焚,资财付于一炬,其长子汉林又告失业,因而忧郁成疾。

1925年农历三月廿五日 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

阅读全文

与南海历史名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