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与历史人物孔子对话

与历史人物孔子对话

发布时间:2021-03-15 08:59:03

A. 对话历史人物

对话历史人物——陆游 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个优秀的才华横溢、真知卓见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们如璀璨的群星,映射出一个历史阶段的辉煌与衰落,一个时代的荣光、辛酸与耻辱。在这些“群星”当中,陆游可谓是其中闪亮的一颗。作为南宋的一名著名爱国诗人,他以其显著的成就而独树一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位。 陆游(公元1125年——公元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生于一个富有丰厚文化传统的官僚地主家庭。年幼时,正值金兵大举南侵,使陆游从小就饱尝了颠沛流离的极大痛苦。宋代王朝覆灭的耻辱,正像他在《感兴》一诗中写的那样,“少小遇丧乱”,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民族、国家和人民的一种急切忧虑。家庭氛围的熏陶,社会环境的影响,极大地刺痛了诗人的心,使陆游在幼小的心灵中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写书”的志向。 陆游自幼聪慧好学,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12岁即能诗文,一生作品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 陆游曾在《解嘲》一诗中这样写道:“我生学语即枕书,万卷纵横眼欲枯。”陆游为了实现自己的鸿鹄之志,“夜读兵书”,晨练舞剑。他曾求教于当时著名爱国志士曾几,在曾几的指教和影响下,更确定了他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陆游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而他又生活在那个金人入侵,宋王朝大好河山四分五裂的特殊年代,当时的环境决定了他的诗歌的主旋律就是反映民族矛盾,渴望万里从军,报效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感。他的诗有着浓重的时代气息,慷慨悲壮,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具有强烈的战斗性。作为一个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的诗又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始终关心着国家、民族的命运,全面地反映了南宋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面貌。陆游的平生抱负不仅仅只是一个闭门忧国忧民的“读书人”,他还一直向往着“手枭逆贼清旧京,直斩单于衅宝刀”。陆游的前期诗中,始终洋溢着那种“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献身精神,他始终以为国立功战死杀场为荣,如他在《书志》一诗里所表现的那样:生不能杀敌,死后肝心也要化为金铁,铸成利剑,来内除佞臣,外清妖孽。我们不妨从他的《书愤》一诗中体味一下诗人的情怀:“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厄量苏武餐毡久,张巡忧愤裴齿室。细雨春花上村苑,颓坦放月落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整首诗既有作者的雄心壮志,又有对投降派的尖锐嘲讽,表达了作者立志恢复中原,抗战到底的雄心与报负。 陆游生活的中期,诗人也获得了唯一一次身临前线的机会,少年时的雄心在这里得以发挥,陆游自然十分振奋。他身着戎装,奔波于前线,广泛地接触到了一些爱国民众,为他们出谋划策,商讨办法。火热的战斗生活,更加激发了陆游的爱国热情,也使他深刻地领悟了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寻找创作源泉,开拓独特的诗风。这一时期的诗作,诗人用满腔热情,抒发了自己的以身报国,效命杀场的豪壮理想,表达了他为祖国和民族洗雪耻辱,恢复失去疆土的强烈心愿。从陆游的诗中,我们不难看出那金戈铁马、刁斗笳鼓的战场硝烟,也不难看出那号角声声的热烈场景。 陆游的一生,是悲壮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 对话历史人物——杜甫 杜甫,其一生正如大唐由盛而衰的命运般崎岖多舛。而生在苦难中的他依然不减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伟大胸怀,令后世更为敬重,尊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成长於大唐盛世的杜甫,年少便怀有经世济民的大志,希望能行儒家兼善天下的理想,诗中不时显出自己雄心壮志,如在早期作品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便可见其以圣人之志来要求自己。可惜,时代却不允许他一展「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 杜甫来到长安,愿一展鸿鹄之志却多次谋官不就,这一待就是十年。天宝五年到十四年间,他看透官吏腐败,也深尝了民间百姓疾苦,写下著名的〈丽人行〉来讽刺权贵的奢靡,以及描述连年征战悲苦景象的〈兵车行〉。从个人的悲惨际遇推及百姓的痛苦,同时殷切忧虑国家前途。安史之乱前社会的现实景象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句中反映无遗。 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六载曾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 当安史之乱最盛时期,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 杜甫走过了艰辛的日子,以「天地一沙鸥」作为自己飘摇一生的注脚。虽然於当世不得志,但诗歌集大成的 艺术 成就不仅树立了许多典范,写实的风格更影响了中唐的新乐府运动和宋朝的古文运动。而杜甫悲天悯人的夙昔典型依旧长存於世,深深影响著后代的文人,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及民族英雄文天祥等,皆从杜诗中汲取了精神力量,写出了伟大的诗句,更以生命为历史谱出不朽的乐章。

B. 关于我与孔子对话的作文

二千五百年前,来自泰山山脉的北风吹动着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但风中这位鲁国的国公依旧一丝不苟,这种庄严在风动的夕阳中与相邻的泰山辉映在一起,多少个斗转星移后迎送着一个个朝阳。他就是万世师表,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每一位伟人的诞生,都伴随着天将降大任前的磨砺与洗礼。孔子的一生无疑是一次人世间的苦行。他出身于曾经的贵族,却必须面对家族没落的现实,他创造了以仁为本的思想,却要应对尔虞我诈的世事。年少的贫困病未泯灭他远大的志向,中年的挫折未曾动摇他那不去的斗志,晚年的离丧没能阻挡他思想的升华!他三十而立办教育,开私塾,使贫困人民得以走进知识的殿堂,他“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知识传播突破了出生,阶级的鸿沟,他“因材施教”的理念是知识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知识走进民间,面向大众。是他让中华民族成为了“全民有知”的民族,他这个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壮举,是我们的民族的知识水平远远超越了当时任何以出生决定知识走向的民族,为中华民族若干年后各个盛世的腾飞积蓄了雄厚的知识力量。

这位慈祥的老人,不仅告诉他的学生以及他身后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学习知识的目的,同时也交给了世人学习的方法。大的方面能够治国经世,小的方面可以净口修身,他教化世人用“义”和“礼”来阐述“仁”的思想,用“智”和“信”来传播“仁”的观念。学习方法上要“温故知新”,要“举一反三”,在细微处体现出伟人不朽的智慧光辉!

不朽的思想总是与时俱进,孔子这位鲁国的老人,这位为教育的实施,为正气的传播,为治国方略的施展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焕发着着耀眼的光芒,同时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当今的世界“文明的冲突”随处可见,局部的战火弥漫着硝烟,纷乱的动荡使生灵涂炭。我国国内因社会转型而带来的问题亦急需解决。当今的时代最需要什么?需要“和谐”!而孔子的理想不正是贫富平均.重视民生的个守本分的和谐社会吗?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与我国现阶段追求的缩小贫富差距,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又是何等的契合!二千五百多年的时光弹指一挥,孔子的思想却永立东方,并已走向世界!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

C. 语文伴我走过古代,我和孔子对话:"

我说:“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是什么?”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我说:“仁的根本是什么?”
孔子叫有若回答,他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D. 历史人物精彩对话

与历史人物对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时间的长河中,闪耀着无数明星,这些明星,便是名垂千古的历史人物。对话历史人物,能得到很多关于理想的启示。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与历史人物对话,便告诉我们实现理想,首先要勇敢地在挫折面前站起来,永不言弃。春秋战国,是什么支撑越王勾践忍受夫差侮辱,让他挨过那难熬的十年,得以报仇雪耻?楚汉争霸,刘邦惨败于彭城之战,又是什么让他走出失败的阴影,摆脱痛苦的挣扎,重拾信心,赢得最终的胜利?他们回答我,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越在失败面前,就越不服输的力量。胜败乃兵家常事,在挫折面前我们怎能效仿项羽轻言放弃呢?这些历史人物告诉我,在实现理想的路上,这种心灵上强大的力量,能够支撑你逆流而上,愈挫愈勇!
“百学须先立志。”对话历史人物,告诉我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的目标。试问,周恩来为何有无穷的动力,支持他在乱世之中不懈学习?试问,在革命起义屡战屡败之时,为何孙中山能屡败屡战,从不放弃?周恩来告诉我,正是少年时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才促使他坚定地朝目标走去。孙中山告诉我,正是由于自己要拯救旧中国的明确目标支撑着他,才使他永不被击倒。这些历史人物告诉我,树立明确的目标是成功的前提,只有拥有远大理想,才有创造奇迹,书写辉煌的可能。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与历史人物对话,能激励我执着地追求理想。“秋风秋雨愁煞人”,鉴湖女侠,是什么让你毫不犹豫地留在革命前线,甘愿为此献出生命?“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少年不望万户侯的林觉民,是什么力量,能让你为国牺牲百死而不辞?他们给我的答案,便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革命是他们的理想,让她断然“轩亭洒碧血”,让他虽泪珠与笔墨齐下,但还是从容就义。与历史人物对话,让我隔着时空也感受到他们对于理想炽热的追求,感同身受,血液中也同样流淌着追求理想的热情,促使我奋勇向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历史人物对话,让我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永不言弃,让我勇敢地扬起理想的风帆,让我拥有热情与力量,执着地追逐理想。与他们对话,不断激励我们为理想而奋斗。

与历史人物对话
与历史人物对话
我有一个愿望,它跟随我有七八年了,而且从来就没变过,那就是和历史上的某些人物对话。
我知道这个愿望是基本上办不到的,但我依然保留着这个愿望,直到我有一天看完《中国历史通史》后。我疲惫得躺在了床上,迷迷糊糊的想要睡一觉,这时已然是深夜了,万籁俱寂中我隐隐听到有人在叫我的名字。我掀起了被,一起身穿上了衣服,站起来后四下寻找起来,那个声音是来自阳台的方向,我好奇地走了过去。我离阳台越近,越有一种感觉,那就是那声音听起来充满了神秘的力量,我刚想转身回到我的卧室,但身体却像不受控制一样,两条腿带着我的身体径直奔向了阳台。我的双手打开了阳台的门,仰望天空好像有一颗星在不停召唤我,我的冷汗直冒,深夜的冷风一吹好像被冻住了一样。我想要叫,但是我的喉咙却发不出任何声音,我的双腿竟然一弹跳了起来,我从来就没跳过这么高。我的身体一跃出了阳台,在空中转了两个圈后,直线的向下坠落。我的心脏剧烈的跳动,我感觉冷风迎面打来,像刀子在割一样。我即使再没常识,但我一百七八十斤的体重,从二十三楼跳下来,不摔成肉泥才怪。我心里的恐惧完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虽然看过不少怪诞的小说,但这种事情突然发生在自己身上,换了是谁都接受不了。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我的身体好像忽然变轻了,冷风一吹我竟飞向了那颗星星。我的思维被这种非正常的现象所扰乱了,我的眼前呈现出各种诡异的图像,这时刚才那个呼唤我的声音再次在我耳边响起:“张继锟,今天我就让你的愿望成真,现在我赐予你穿越时空地能力,当你心中默念时空之神带我到我想去的时空吧!你就可以到达你想要的时空,但如果你一旦回到现代后,就会失去这能力。记好了,我现在就把你发到春秋战国时期去。”我的思绪一阵混乱,但真实的现实却没有给我太多的时间考虑,只见眼前一花,我就已经到达了一个我不认识的地方。我惊奇的发现:我临时套上的运动服,已经变成一件古代的衣服;我的身体不但没有任何损伤,反而变得比以前灵活多了。我大步跑了几步,一个穿的破破烂烂的人和我撞了一个满怀,我连忙道歉对方说:“此皆吾之过也,非君之过。”我一听,转念一想:这下可好,我在古代可要出丑了,我的文言文虽然看了不少书,但在春秋战国里用,那不是“孔夫子面前卖文,关老爷面前耍大刀”吗?我连忙按着礼仪老师教过的古代行礼礼节,对着那人作了个揖,说到:“未知兄台,高兴大名。此处为何地?”那人回答道:“吾乃秦国安国君之子异人是也,此地即是赵国。”我又是一愣,异人?赢楚?秦始皇嬴政他爹?有没搞错?我想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暴政,立即下定了一个决心,我说:“异人兄台,子今后如若位极富贵,断然不可以娶那个帮你之人的妾室。子此时断然不能理解,只希望子切勿忘记我说的话。”说完心中默念“空间之神带我到东汉末年吧!”,没过几秒钟,我就感觉又是眼前一花,身上又换了一件衣服。我四处望了一阵,发现了一个茅庐,我快步飞奔起来,要知道我的体育成绩中最不好的就是耐力类跑步了,这次跑到那茅庐前竟然没有感觉到丝毫疲惫。我上前轻轻敲了敲门,门开了一条缝,一个书童伸出头来,嘟嘟囔囔的说:“真有意思,刚才那三个将军第三次来才见到我家先生,这回又有人来了。”我转念一想:这次肯定是刘备第三次来见诸葛亮,要不然哪来的三个将军三次来见阿!我对那书童说:“我叫张继锟,今日特来求见诸葛先生。”那书童说:“我家先生正好在家,请进来吧!”我跟着他进了院子,只见院中间站着两个人,其中一人虎目豹眼,满脸扎须;另一个面如红枣,长须直垂到胸前。我上前对二人一抱拳,说道:“两位将军想来就是张翼德和关云长将军吧!在下张继锟,今日特来与刘皇叔和卧龙先生一谈。”张飞一抱拳,转身不理我了。关羽向前走了两步,一抱拳之后和我谈了一会。我转身步向刘备,这时诸葛亮已然要起身了,诸葛亮刚刚念了一句“大梦谁先觉” ,我立即接道:“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诸葛先生,有俗客来也。”诸葛亮“嗖”的一下站了起来,冲着我走来。刘备此时也站了起来,对诸葛亮作了一揖,诸葛亮草草的回了一个揖后,对我问道:“不知尊驾何人?为何竟预先知晓我所欲吟之诗?”我笑着回答道:“诸葛先生,在下才疏学浅,不能吟诗作对亦不能行文房之墨。但只有一点,我敢担保无人可及,那便是预测未来。今日我到此,只是为了告诉尊驾几件事。”之后,我就将之后天下必然三分的情况说了。我又告诫诸葛亮了几件大事:第一件,日后不可派关羽镇守荆州;第二件,不可重用马谡;第三件,劝诫刘备夺取蜀之前,找一名刺客刺杀张任,且必须骑一匹普通马。诸葛亮再想说些什么,我就说:“诸葛先生,您的命太短了,记住最重要的一点,别让自己太操劳,这样的话你或许还能活过55岁。”我又问了关羽、张飞、刘备和诸葛亮一些其它问题,我刚想再去一趟宋朝。可是感觉身体在剧烈的晃动,一个异常熟悉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起来,起来。到点了该吃饭了。”我艰难的睁开了眼睛,刺眼的阳光直直的透过窗子照在我的脸上,妈妈正站在旁边看着我呢,原来是个梦!我就说想这种事情是不会出现在我身上的吗,但是在梦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实。
不知道我何时能拥有穿越时空的能力,让我和所有我想了解的历史人物促膝长谈一番。我只希望我的愿望能够有一天实现,这样的话也不枉这个梦了!

E. 《与孔子对话》作文800字

捧起《论语》,我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你——被后人称为儒家的始祖、万世先师的孔夫子。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生活的年代,虽然据今已有两千多年了,一捧起《论语》,他那慈祥而严肃的面孔,花白的鬓发,缕着长长的胡须沉思的神态就浮现在我眼前。

他少年时代贫贱而好学的精神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他孜孜不倦地引导人们走进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他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性近习远的教育理论,对中国的封建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境界高入云端,明如皓月,净如白雪。

当我初读此书时,由于尚未成人,生活阅历和知识浅薄,对《论语》的一些内涵似懂非懂,但我仍对《论语》爱不释手,在夜晚,在月光下,在书桌前,我常常聚精会神地翻阅着书中的精彩语录,如饥似渴地吮吸着著作中的精髓。

后来,当老师为我们介绍孔子时,我不禁大吃一惊,在我心里一直以为被称为是圣人的孔子,是一个英俊慈祥、身材魁梧的长须老先生,但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位长相丑陋、身材矮小的老人。

就是这么一个老人,他的思想让世人感慨:“孔子的教诲属于全人类。他和莎士比亚一样,都有着实用主义哲学:相信和谐、等级、社会秩序和奉行爱国主义。”

时间有时往往会掩盖住真相,就像后人美化孔子一样。在后人的赞叹声中,我们很难想象到孔子当年的落魄。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早逝,在母亲拉扯下长大,十六七岁时没有了母亲。但他勇敢地面对生活,战胜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他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他一生只做过三年左右的官,政治抱负难以实现。后来,孔子带着爱徒周游列国,宣扬他的政治理想,但最终壮志难酬。到老年只好隐居家乡,埋头讲学和著述。我仿佛看到了孔子经历着生活的贫困,政治上的失意,到最后仍坚持宣扬“仁爱”,成为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的情景。

需要指出的是,孔子在外颠沛流离了十四个寒暑后回到鲁国时,已年近七旬,他的晚境是凄凉的,老年丧子再加上最器重的弟子的去世,使他的心灵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没有放松对古文献的整理和继续撰写《春秋》。

这需要何等博大的胸怀!何等坚强的意志!他的儒学思想影响巨大,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惊人的意志使孔子最终成了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杰出的人文学者,中庸的思想家,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

部分诺贝尔奖获奖者曾在巴黎发表的一个宣言中预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活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可见世人对于孔子思想的重视。

可是放眼看去,在茫茫人海中,如今还有几多人在诵读《论语》声中,遥想孔子的仁政呢?在到处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红尘中,还有几多“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情操呢?

两千多年过去了,还是那轮明月高悬,还是那波浪花翻滚,还是那盏灯火闪烁,但有多少人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徜徉在那千年的中庸之道上,又有谁与我其同行?



(5)与历史人物孔子对话扩展阅读

写作方法:

1,一般来说,作者的写作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写作意图。所谓的写作意图,就是指作者打算在文章或作品中表达什么样的生活和思想内容,以及通过这种表达达到什么目的。而要使这一写作意图圆满实现,就必须依靠写作技巧。

2、,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即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或表达思想感情所达到的完美程度。这种艺术性的取得,决定于作者的世界观、创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在具体的作品中,艺术性表现在作家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意境我典型形象,从而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虽不同于形式美,但它更多地体与内容和谐统一的艺术形式之中,而艺术形式的完美创造,则依靠写作技巧。

F. 与历史人物对话的作文(要有对话! 要是文人)

“我们愿意为振兴中华而效劳!”
夜,静悄悄的,一丝声音也没有。月亮,明亮亮的,挂在树梢上。平日里常见的调皮的星星一夜之间似乎都变得腼腆,躲在了层层云朵的后面,迟迟不肯露面。
上海博物馆内。
晚上,很少再有人会来博物馆,我也不知怎么的,会在博物馆里,我走进“周秦汉唐文明展”的一号展览厅,一眼就瞧见了玻璃窗里的几个被誉为世界上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其中有文官、武官,还有一匹老马。我正想仔细地看看清楚,不料,那陈列的十个兵马俑突然发出了声音,我赶紧躲在了一堵墙的后面,想听听他们说些什么。
最先说话的是三号兵马俑,这是一匹马,他清了清嗓子,开口了:“咳,咳,唉,我是一匹老马了,自秦始皇下令建秦始皇陵之后,不知死了多少农民,还赔上了多少条无辜的性命,才把我们给造出来。咳。”我很惊奇,兵马俑居然会说话。秦始皇的确是个残忍的皇帝,但也为封建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功过对半吧。继续听吧,我暗暗地对自己说。
老马的话还没说完,站在他旁边的一号文官接着开口了,不知是不是从文官的原因,说话文邹邹的:“唉,莫要抱怨。秦始皇何许人也?他乃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世世代代传颂他。”说完就叹了口气。是啊,我心里暗暗的赞同。
“老兄为何叹气?”站在一号文官左边的二号问道,心中甚是纳闷。
“我知道。”未等一号开口,站在他们正中央的老四抢先一步回答了,“我们几个原本好好的,埋在陕西的土地底下,与世隔绝。谁知两个农民在挖井时发现了我们,人们就陆续挖出兵马俑。虽说让我们重见了天日,但是也让我们原本华丽的衣服变得一团糟,有的兄弟甚至缺胳膊少腿,还不如呆在地下的好。”四号说着,却一动也不动。本来嘛,他们就是兵马俑啊。听到这里,我也为这些兵马俑而感到不值,为人们感到羞愧。
“是啊,唉,人们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损坏了我们的容貌,还将我们陈列在这里,这些灯光都使我们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更严重的事,有些游客明明看到了门口的标志——‘不准摄影’,却还是拿着照相机、手机、或是数码相机对着我们乱拍一通,文物怎么能拍照呢!”五号武官似乎对人类的行为很不满。难道在这些兵马俑的眼中,人类就是如此的不讲道理?唉,原本神态从容的步行仪仗、流光溢彩的鎏金铜龙、贴金彩绘的文武官俑、威武勇猛的汉代辟邪、颇感震撼的围屏石榻、举世瞩目的多重宝函,出了土就没有原来那么夺人眼球了。这难道都是人类的错?是人类没有保护好文物?
我刚想开口反驳,六号就开始说话了,虽然是一届武官,但说话也挺有道理,可谓文武双全啊:“话也不能这么说呀。几千年前,秦始皇只是为了陪葬,贪图荣华富贵,才派几千名农民、工人凿了这么几个巨大的兵马俑坑,造了我们。在尔后的几千年中,人们一如既往的生活,并没有发现我们的‘藏身之处’。如今……”“如今有人发现了我们,并且考古学家因为我们,对几千年前人们的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是我们的荣幸。”二号接下了六号的话茬,继续说了下去,“况且中华的振兴需要对历史有更多的了解。我们应该愿意为振兴中华而效劳!”
“对!我们愿意为振兴中华而效劳!”全体的兵马俑异口同声地说道。声音回荡在天外。霎那间一切变得好静,什么声音都没有了。
……
我忽然惊醒,环顾四周,发现自己还躺在床上,四周的一切都不曾变化,那还是我的家。原来,会说话的兵马俑,那只是一个梦。人类挖开兵马俑坑,揭开了历史的谜底,让我们对了解历史有了更多的方法——参观博物馆。周秦汉唐的文明不只是历史,还可能演变成为来,使中国更加繁荣昌盛。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这个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我们的肩上。记得当初周恩来说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那么我们,就要为中华振兴而奋斗。那个梦我已经隐隐约约有些不记得了,但我还记得一句:“我们愿意为振兴中华而效劳!”那是兵马俑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是我们应该说的、应该做的。

G. 与古代圣贤孔子的对话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柔善,有便佞,损矣。

H. 与历史人物的对话 作文 2000到2500字

,要求声讨王安石。
第一幕:金銮殿上
群臣们慷慨激昂地控诉使得皇上略有些不耐烦:这群趋炎附势的家伙,当年王安石得志的时候,改革叫得起劲的不也是这些人吗?王安石一死,脸倒变得真快,仿佛都成了王安石的迫害者。这时,皇上用眼角余光瞟到了顽固派领袖司马光,只见他一言不发地站在角落里。奇怪,司马光是王安石的宿敌,当年两人因政见不和,还曾在大殿上大吵,这会儿怎么不动声色?于是问道:“司马爱卿有何见解?”司马光环顾群臣,缓缓地说:“王介甫实为朝廷栋梁,品行端正,堪为群臣楷模。圣上宜追封其为太子少保,并厚赏其家人……”
大殿上顿时鸦雀无声,一殿大臣的嘴微张着。
第二幕:王安石墓旁
王安石的墓比起其他的达官贵人的墓显得寒酸不少。深秋撒下的无数黄叶更衬托出几分凄凉。一个白发老者一身素服跪在墓旁,喃喃自语:“介甫,天下人尽道你我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可又有谁知道,这满朝文武,我最敬佩的是你啊!你我虽政见不同,但同是一心为国,赤胆忠心之人,你我虽争执了这么多年,但我心中一直奉你为唯一知己。想那些与你共事的岁月,虽在朝上言语相加,你甚至骂我‘司马牛’,说我头脑顽固。可散了朝,我们相视而笑,共论国事,实是生平第一快事。有你这样一个对手,算是我司马光一生最大的福气。如今,你走了,朝廷折一栋梁,我失一好友。国有疑难可问谁?”
后记:朝廷依司马光所奏,给予王安石很高的评价。数年后,司马光去世,王安石全家为之戴孝。
后世史官评论:王安石与司马光,如同两块磁石,虽在政见上互相排斥,但在内心深处,却为对方的人格深深倾倒,互相吸引。以致外人看来,两人似乎形同陌路,实际上,心心相印,两心无间。

点评:本文有这样一些特色:第一形式新颖,结构独特。短剧形式的采用煞有介事:场景转换,对话和独白,环境烘托和来龙去脉的介绍……第一幕以群臣纷争为主,第二幕以内心独白为主,动静相宜,手法甚是高妙。
其次,选材独具慧心。宋朝两个既相斥又相吸的同代伟人,在作者丰富的想象中,演绎了一出令人回肠荡气的人格膜拜的正剧。内心独白尤胜。老人语气逼真,言语间字字动人心魄,尤其是表达失去对手的恨憾之意,一句“国有疑难可问谁?”足以令人扼腕叹息,泪湿胸襟!
一段史实,一出短剧,一种旨意,能在数十分钟、数百字内完成,实在难得!其中娴熟的史识,一定的戏剧素养,文白相间、凝练有加的语言,显现了小作者厚实的写作功底。
当然,考场中,不能对史实一一考证,留下一些与宋史不甚相符的瑕疵难免。另外王安石与司马光在人格上互相欣赏,但毕竟政见不同,“心心相印,两心无间”也似过之.
【2006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美在尽力
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我们可以不完美,但我们努力。
——毕淑敏
人总是那么奇怪:茫茫雪原上,留下坚定笔直道路的人总懊悔错过了沿途烂漫的风景,行色匆匆;一路弯弯曲曲赏尽风景,尝尽生活滋味的人又抱怨自己人生为何走得如此艰难,为何那句“两点间线段最短”的公理未渗透人心?奇怪的人们望着身后的那一串或直或曲,或深或浅的脚印而迷茫而思索。其实,无须懊悔,无须抱怨,抑或笔直而辉煌,抑或蜿蜒而惨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雪原上留下与众不同的那份全属自己的道路,你就坐拥了人生的美丽。
还记得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过他自己走过人生的一句贴心感受:“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尽吾志”即尽自己最大努力,则可以无悔矣。而“力足以至焉”而不至,就会同美国第39任总统吉米•卡特一样为人嘲笑。1946年,年轻的吉米•卡特从海军学院毕业后,遇到了当时的海军上将里•科费将军,将军让他随便说几件自认为比较得意的事情。于是,踌躇满志的吉米•卡特得意洋洋地谈起了自己的海军学院毕业的成绩:“在全校820名毕业生中,我名列第58名。”他满以为将军听了会夸奖他,孰料,将军没有,反而问道:“你为什么不是第一名,你尽自己最大努力了吗?”卡特满脸惊愕,继而,羞愧得脸红。后来,吉米•卡特牢牢记住这句话,每走一步,每烙上一个生命脚印,他都问自己:“你尽自己最大努力了吗?”正因为这样,他不再在乎脚印的直或弯、深或浅,只要每一个脚印里留着奋斗的力量,只要每一段人生路上都洒满了努力的汗水,只要蓦然回首人生的时候,能摸着自己均匀跳动的脉搏说一句“我努力了”,他就满足了。
有时候觉得人生总是走得很累,迈步之前要选择岔口,立起航向;每走一步,要调整步伐,要追赶前列;走累了歇歇的工夫里,又忍不住回首看看人生路上的那一串自己的脚印,与他人的一比,或许弯得人心颤,浅得人心酸。头脑不免闷热,眼前也甚迷茫,那一句“道路该怎么走”扯得神经发酸,那么想想虽然在臭气熏天的垃圾堆里,拾着破烂却能骄傲地说“劳动了就是美的,尽自己最大努力了就无悔”的叶辛夫妇,那么想想走过高考落榜阴影,尽全力办起芳香四溢的馨园主的孙长亮,那么静心念念那句“天空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飞过”的佳句。
用真心演绎生活,尽全力走好每一步人生,那你的道路就是美的极致。

点评:“我们可以不完美,但我们努力”,文章用毕淑敏的话作题记,照应标题,统率全文,立论居高临下,极为深刻。正文部分,作者紧扣“人和路”的话题,列举“茫茫雪原上,留下坚定笔直道路的人”与“一路弯弯曲曲赏尽风景,尝尽生活滋味的人”的生活事例,得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留下与众不同的那份全属自己的道路,你就坐拥了人生的美丽”,引出观点,接着由面及点,以王安石与吉米•卡特两个事例,一正一反,一古一今,一中一外支撑起全文的骨架,最后再由点及面,总结话题,内容充实。写作上,作者熟练运用比喻、拟人、对比、引用等修辞,叙述之中兼以形象的描写,血肉丰满,神定气足,很见作文功底。

【四川省高考优秀作文-一个关于“偏见”的偏见
偏见之于看风景,是大有差异的。风景没变,但倘若看风景的人戴上有色眼镜,景致也就大不相同了。有偏见的人当然全是有心的,并且大抵以唐朝名僧慧能为榜样,主张“心外无物”,看东西想问题时不免给自己的心加装一副有色眼镜,然后再将头缩于腹内,如同刑天之民,视听蒙蔽,如此一来,偏见就形成了。
我们每个人在环境一样,心境不一样时,一个个偏见便会从心灵的墨镜后“倏”地钻
出来,同样一个晚上,“欢愉嫌夜短,沉闷嫌夜长”便是这个道理。世事如此,人世(事)亦如此,法语中的“喜乐”(bonheur)便是由“好”和“钟点”两个词组成,而德语中的“沉闷”(langweile)据字面上解释却是“长时间”,个把钟头说不上长,也谈不上短,但正由于心灵的偏见,愉悦和沉闷也便应运而生了。
“偏见”和“偏爱”如同孪生兄弟,是分不开的,“偏爱”必产生“偏见”,而“偏见”又偏爱所偏爱的。雪莱的《赠珍妮———一个回忆》中对啄木鸟的描写中道:“鸟鸣山更幽”,王籍名句中也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而王安石的世界观与前面二位大相径庭,写道:“一鸟不鸣山更幽。”后人讥为拙笔,可见针对鸟叫,王安石认为是大煞风景的“鸦鸣鹊噪”,而雪莱和王籍则推为“莺啼燕语”了。
我们怕偏见,更怕偏见多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于是无端地怀疑自己,但更多的却是怀疑别人,又常常摸着良心,看看是否戴了有色眼镜,常常按住心灵的缝隙,以防“偏爱”乘虚而入,“偏见”乘虚而出。但长久这样折腾下去,不免身心俱困。于是又产生一个偏见:“我公正得很!没有偏见!”
叔本华在《哲学小品》第二百七十八回中写道“思想家应该是聋子”,此话大有道理,否则耳根不清净身心受玷污,必产生偏见,继而产生假道学。但这只是被迫防范偏见。倘若要根除,怕只能不长心了。钱钟书说人人都有偏见,因为人人的心都是长在左边的,心是偏的便是偏心,偏心所以产生偏见,偏见侵蚀我们的头脑,于是思想也有所偏,这便是为什么但丁在《神曲》中写“地狱里连太阳也是冷清清,静悄悄”的和“魔鬼偏爱牛,所以常现牛形”的缘故了。
心是长不回正中间的了,所以,我们想东西时不妨少用心而多用点尚未偏倚的大脑,便可杜绝偏见。当然,心上的有色眼镜是一定要取掉的,据艾克曼1830年同歌德的谈话中所述,歌德最讨厌戴眼镜的人。
点评:本文思想深邃,文笔犀利,古今中外,侃侃而谈。从文章中可看出作者丰富的积淀,睿智的思考、缜密的思维和优秀的语言素质。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感悟消逝
“顿悟是智者的专利,愚顽如我者只好倚重一个‘渐’字。”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久别阳光的午后,她就像一个精灵,毫无任何的预告,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占据了我的整个头脑,占据了我的整个思考。
记得史铁生曾经在《活着的事》中这样写到:世界上唯一你可以拥有的东西就是过程,而时间永远是流逝的。
是的,也许你曾惊叹夕阳的无限美丽,可是你却永远也抓不住她的倩影;也许你曾流连于昙花的娇姿,可是你却永远也抓不住她的生命;也许你曾迷失在月光的朦胧之美,可是你却永远也抓不住她的光芒。生命是美丽,生命是令人惊叹的,生命是令人敬畏的。但,生命却也终将逝去,徒留下一派繁华,一声惊叹,一句感慨。这也似乎在预示着我们终将行走在消逝中。
生命是消逝的,我们在历史的消逝中行走。就如史铁生呐喊的一样:“啊!这些时代已经远去!我们内在的千年如此古远!”已经是记不清是哪一位历史学家了,只是一直很清晰的记得这样的一句话“历史是在破中而立的”。可能正是因为这样,于是就有了商鞅、欧阳修、王安石那石破天惊的一举,将旧时的制度应着历史而进;可能正是因为这样,于是也就有了刘邦、李世民、朱元璋的英雄胆略,从而将新的皇朝屹立在历史的一隅。我敬仰陈胜、吴广的胆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于是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将自己连同他们的气概推向了历史的舞台,也许这就是“皇权至上”的没落的开端,也是皇权在历史中消逝的开始,可是,我们在千年之后,却依然在感慨着这一天下先的勇气!
生命是消逝的,我们也在生活的消逝中行走。“人生唯一不能掌控的就是时间,而最值得我们去珍惜的却唯有时间。”依稀还记得孩提时在人群中紧紧拽住的父亲的衣角;依然还留恋着在深夜母亲身上特有的气息;当然还有外婆手中为了哄我喝药而准备着那红的分外妖娆的冰糖葫芦。那时候的你呀,也许会因为母亲的一个眼神而停止哭闹;也许会因为父亲的刺刺的下巴,而拒绝爸爸的亲近;更可能会因为一时的赌气而放弃自己最喜欢吃的糖醋排骨,当然等生完了气,还是可以再闹着要吃。可是,可是这样的一切随着你的长大,所有的那些美好却也只能是当做回忆,你要去学会承担,学会去分享,学会向生活学习。只是因为你已经长大了,你不可能再拽住父亲的衣角,你也没能再像孩子一样耍着自己的小脾气,只是因为你已经长大了。
生命在消逝中行走,生命在行走中富有。也许你的确无法抓住时间,可是你却可以在行走中仔仔细细抓住每一个你可以抓住的瞬间。也许某一天,在你低头翻阅记忆的书签时,你会发现之于生命之于自己,始终是无悔无怨的。赞同32| 评论

阅读全文

与与历史人物孔子对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