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元凌历史人物

元凌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21-02-09 15:25:45

『壹』 舂陵出了哪些名人 历史类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北宋哲学家。湖南道州人。曾任大理寺丞、国子博士。因筑室回庐山莲花峰下小答溪旁,室名“濂溪书堂”,后人遂称为“濂溪先生”。他继承《易传》、《中庸》和道教思想,依托道士陈抟的《无极图》,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他提出的太极、理、气、性、命等,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他本人成为理学创始人之一。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

『贰』 历史上有那些姓凌的大人物

真正知名的没多少,但是,凌氏宗亲网上专门对历史上的凌氏名人进行了梳理,看上去有五六十以上,介绍比较详细,你可以网络下凌氏宗亲网

『叁』 历史上姓凌最出名的人物是

三国时期东吴有一位大将军凌统,以赫赫军功为这个家族扬眉吐气。郡望河间郡、渤海郡。历史名人还有凌蒙初、凌十八等。

『肆』 历史名人凌双思

网络和搜狗网络上都有

『伍』 历史上姓凌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名人 1 凌统:字公绩。三国时期吴国余杭人。十五岁的时候就拜为别部司马,征伐江夏的时候,他作为前锋。曾经与周瑜等在乌林将曹操打败。升迁为校尉。凌统虽然在军营中作了大官,但是他严格要求自己,对待下属也很礼貌,不贪财,重义气,有国士之风。后从征合肥,魏将张辽突然赶到,凌统护卫孙权冲出重围,将士死伤很多,凌统也受了重伤。不久死去。孙权很伤心。 2 凌蒙初:字玄房,号初成。明朝浙江乌和人。 3 凌十八:广东信宜人。农民出身。道光三十年(1850年)春,在家乡发动起义。任用王晚为军师,凌十八为先锋,率众数千人。咸丰元年率部进攻广西桂林和玉林,打算前往浔州参加金田起义。后来因为前进的道路受阻,未能与太平军的主力会合。广西巡抚周天爵驻守在浔州,派按察使杨彤如和总兵李能臣率军进攻,王晚在战争中牺牲,凌十八率众回到广东化州,后来又回到罗定地区活动。咸丰二年两广总督叶名琛派军将他们打败,凌十八被捕就义。 4 凌策:宋代工部侍郎,字子奇,泾县人。 5 凌瑚:清朝时期的画家,字仲华,号香泉,如皋人。擅长于画士女和花卉禽虫。浙江人以梁同书行楷、钱维乔山水、凌瑚的写生称为“三绝”。 6 凌云:明代御医,字汉章,归安人。曾经遇到一位老道人,传授给他针灸术,治疗疾病很灵验,被聘为御医。 7 凌如焕:清代学者,上海人。雍正中,任编修督学湖北,请命到三峡水道设救生船,用来保护过往的旅人。官至兵部左侍郎。 8 凌召文,清朝康熙年的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康熙字典的编修官。 9 凌云翰:明代诗人。 10 凌昌焕:字文之(1873-1947)江苏吴江县莘塔镇人氏,1900年到上海,曾任上海浦东中学(黄炎培创办)、南洋中学教员,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辑,参与《辞源》(1915)的编纂。主要编(译)著:《共和国教科书新理科教授法》(1913)、《共和国教科书生理学》(1914)、《中学新撰动物学教科书》(1916)、《三好学植物学讲义》(1918)、《自然》(1923)、《植物标本采集制作法》(1936)、《小学自然科教学法》(万有文库)、《动物标本简易制作法》(1947)。中图藏书(目)90余种。 11 凌策:宋代工部侍郎,字子奇,泾县人。 12 凌瑚:清朝时期的画家,字仲华,号香泉,如皋人。擅长于画士女和花卉禽虫。浙江人以梁同书行楷、钱维乔山水、凌瑚的写生称为“三绝”。 13 凌云翰:明代诗人,字彦翀,仁和人。有《关山霁月图》诗。 14 凌光斗:名洪寿,字焕北,一字步韩,号仰亭,别号笔峰,清永善县副官分防大沙坝人(今绥江县中城镇),祖籍江西长宁。嘉庆五年(1800年)凌光斗考中秀才,十三年戊辰恩科中第七名举人,道光六年(1826年)以“大挑一等签制福建省,七年委署顺昌县,八年提补汀州府连城县知县(今福建省连城县),十四年十月十九日恭奉覃恩,敕授文林郎。“道光二十年(1840年)殁于连城。道光皇帝御制文林郎诏书匾现存绥江其后代家中。凌光斗为官清廉,深谙民情,创修祠堂,大兴教育,倡导儒学,全家诰封,名扬滇川赣闽。 14 凌昌焕:字文之(1873-1947)江苏省吴江县莘塔镇人氏,1900年到上海,曾任上海浦东中学(黄炎培创办)、南洋中学教员,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辑,参与《辞源》(1915年)的编纂。主要编(译)著:《共和国教科书新理科教授法》(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生理学》(1914年)、《中学新撰动物学教科书》(1916年)、《三好学植物学讲义》(1918年)、《自然》(1923年)、《植物标本采集制作法》(1936年)、《小学自然科教学法》(万有文库)、《动物标本简易制作法》(1947年)。

『陆』 介休历史凌园有那些历史人物

介休历史陵园的名人
1、历史人物
介子推(?—前636年),春秋时晋国人,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从臣之一。相传有“割股奉君”之举,后重耳即位为晋文公,介子推不言禄偕母隐居于绵上,晋文公下令烧山逼其出山受封,母子抱木被焚。晋文公为悔己过失,旌表功臣,封绵山为介推田,号为介山。后人为纪念介子推,每当清明节前二日不忍心见火,进行冷餐,寒食节由此而来。
郭泰(128—169),字林宗,人称有道先生,东汉末年介休人,博通典籍,精天文,善文辞,且“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成为东汉一大名士。曾宽衣博带周游郡国,发动组织耿直官僚、名士、太学生联合起来,同宦官集团进行斗争,成为太学生首领。后因党锢之祸归里,“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建宁二年(169)卒,时年42岁。
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介休城内文家庄人,北宋著名宰相。历任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将入相50载。任职期间,勤于政务,声誉较高,备受敬重,被封为潞国公。绍圣四年(1097)病逝于洛阳,谥曰忠烈。
马天来,字云章,北宋国史院编修,博学多才,言辩有则,善画竹石,喜赋诗,有大家风范。开兴元年(1232)卒于京师。
张煊(1604—1651),字葆光,介休城内北街人,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曾任山东安丘县知县,官至河南道御史。弹劾不避权贵,时称铁面御史。后因其得罪权贵,被诬陷至死。
田庄仪(1629—1727),女,字凤池,又字礼常,号西河女史,清康熙年间诗人。其父田呈瑞,曾任兰州道台。田庄仪自幼秀俊聪颖,淡雅庄肃,不喜铅华,专心致志于学,尤喜文学诗歌,著有《庄镜》集。
梁锡(1697—1774),字鲁望,号确轩,介休南靳屯人,清乾隆年间著名经学家、教育家。一生安贫东道,潜心读书,从容治学,勤于文章政事。著作有《易经揆一》、《春秋广义》、《易经补义》等。
董柴(?—1777),字也愚,号惟园、愚亭。清康熙至乾隆年间介休人,著名诗人。曾任安州知州等职。为官期间,勤政爱民,功绩卓著。主要著述有《补恩录》、《半壁山房诗集》、《如兰集》等20余种。
宋廷魁(1710—?),字其英,介休张良村人,乾隆年间诗人,书画家、戏剧家。主要作品有《竹溪文集》、《雪籁楼》,特别是戏剧《介山记》为当时上乘之作,李文炳、方苍分别为之作序。
范毓槟(1678—1757),介休张原村人,清代著名皇商,主要从事以进口日铜供清廷铸钱的中日贸易,康熙五十九年(1720),因帮助清廷征剿准噶尔叛乱有功,赐太仆寿卿。
侯荫昌,字古棠,介休北贾人,为平遥“五联”票号东家,经过道光、咸丰、同治几个时期,分庄发展到上海、苏州、北京、天津等50个城市,到光绪年间总资产达七八百万两,为显赫一时之富商巨贾。
冀以和(1831—1900),字达堂,又字协邦,号霭一,又号芸阶。介休北辛武冀氏商业世家的第十八世主东,是冀氏商业资本发展到鼎盛时期,而又濒临彻底衰亡的一个关键人物。于同治三年(1864)与其弟冀以正将布庄改为票号,开始专营汇兑和存放业务,两家票号总号设在平遥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十余家分庄。因结交清政府的一些官僚,在很短时间内,票号业务大为活跃。晚年时,票号因遭一公案影响,几致倒闭,冀以和本人也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病卒在家。
薛凤仪,字桐威,介休城内人,为晚清至民国初年山西著名诗人、文史学家。曾应聘到太原创办图书馆。主要著作有《石友山房诗集》、《滋荃阁文集》、《石契》、《石友山房印稿》等。
2、现代革命人物
梁露(1905—1935)字庆云,介休城内小东街人。1927年任中共介休县委书记,1928年国民党省党部清党时离介出走,后到陕西军阀井岳秀部队继续党的地下工作。1935年被敌发现杀害。
马邦原(1905—1938),原名马彦侠,介休张兰镇人。中共介休县委成立时,任组织委员。1938年清除“托派嫌疑”中,受极左路线含冤离世。1981年平反。

『柒』 衙前镇的历史人物

(1371——1433),是朱隽第50世孙,朱执信15世祖,祖籍衙前翔凤村。
朱仲安名磐,字仲安,性爱梅,故号梅轩。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仲安中了举人,时年20岁。后由河南巩县儒学训导,常州府武进县主簿,知县而到监察御史,湖广按察副使,河南按察使。他“居官廉重,临事必存大体”,因而受到当时皇上的器重。
朱仲安做了16年郡守,回来时,当时百姓多有馈赠,公(朱仲安)一无所受。但为了不辜负百姓美意,朱仲安只携石磨一、石砧一,压装以归。他对3个儿子——用常、用初、用泰说“吾惟留清白以遗子孙,二物所以志也” 。 (1854——1922),萧山衙前西曹村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最早的衙前农民运动领导人之一。民国10年(1921)9月27日衙前农民协会成立时,先为农协委员,又被选为议事员。同年12月27日,军阀政府镇压农民运动时不幸被捕,次年1月24日,在萧山狱中牺牲。
李成虎出生于清咸丰四年(1854),岁次甲寅肖虎,故取名成虎。时值太平天国战乱年代,父亲李发早逝,家境十分贫困,他和弟随母亲在讨饭中长大,后于衙前镇西之西曹村落脚,直至30多岁才娶妻成家,38岁生一女儿,以后又生一儿子和女儿。弟无子女,领养一子,兄弟便分家各立门户。家无寸土,长年累月靠租种地主田地、打短工,以及妻子纺土纱、织土布艰苦度强,爱打抱不平。但对乡邻却十分和善,乐于助人,故颇著威望,村里若有什么纠纷,总由他出场排解,群众尊称他为成虎公。
民国10年(1921)4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沈定一(号玄庐,排行第三,乡人称三先生,后沦为国民党西山会议派)回乡创办衙前农村小学,发动农民运动,支持农民与地主豪绅开展斗争。他在乡里对广大农民进行多次演讲,以“一根麻杆易折断,一捆麻杆就折不断”作比喻,指出,农民要改变受压迫、受剥削的处境,求得自己的解放,就必须团结起来,组织农民协会,反抗地主豪绅的剥削和掠夺。李成虎在沈定一的教育鼓动下,以60多岁的高龄去串联农户,和农民兄弟促膝交谈,一起讨论:为什么地主不劳动,却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为什么农民做牛做马,却讨饭度日,借债活命?大家只有团结起来,进行减租,才是出路。李成虎在农户中做了大量组织工作,他们共商成立农民协会的大计。
12月18日,各村农民协会在衙前东岳庙召开联合会,驻绍兴的陆军旅部带兵一连,配合萧山县警察、警备队将东岳庙包围,搜去各村农民协会委员名册,追捕农民协会领导人,封闭农民协会。李成虎仍不顾个人安危,组织了一、二千人参加的抗租抗捐示威。12月27日,萧山县知事庄伦仪,派出便衣密警到李成虎家,将李逮捕,钉镣收监,次年1月24日惨死狱中。李成虎被凌虐致死,终年69岁。
李成虎牺牲后,其弟带领成虎的子女驾船到萧山狱中运回遗体收殓。民国11年(1922)2月1日,李遗体安葬于凤凰山南的山坡上,墓制高大,周围植苍松翠柏,前立墓碑隶书大字“李成虎君墓”,左侧刻有“衙前农民协会委员之一,十一年一月二十四日害于萧山狱中,其子张保乞尸归葬,沈定一书石”字样。上海共商友谊会闻讯,特派代表童理璋前来祭奠,并在凤凰山立石碑一座,上书“精神不死”四个大字。此后,围绕李墓,修建了东、南、北3条墓道。南墓道隔河面对衙前汽车站,河上建一桥,命名为“成虎桥“,桥旁竖起石坊,上书”李墓南道“,两旁石柱上刻有楹联,一面是“吃苦在我,成功在人”;一面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农人这位要推第一个;四山乱葬堆里之坟墓此外更无第二支”。
70年代,在“农业学大寨”开山造田中,李墓被平毁,墓碑被移用建造畜牧场。
1983年,萧山县党政部门作出重建李成虎烈士墓的决定。次年10月24日新墓园建成,县领导各界代表到墓地隆重举行了李成虎烈士墓落成暨安葬仪式。
现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被列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萧山尚属首家。 (1878——1922),衙前项家村人,距衙前西约2公里。幼年的陈晋生,头脑灵活,曾入私塾读过几年书,识字,擅口才。他家原住在南面的草漾村,开着一家磨坊,为附近农民加工面粉为业。
民国10年(1921)9月27日,在东岳庙成立衙前农民协会的大会上,被推选为农协会6个委员之一。
农民协会成立后,提出“三折还租”,地主们恨之入骨。是年12月18日,衙前东岳庙召开各地农民协会联合会,绍兴军阀司令部派出载有60名军警的专轮,包围东岳庙,陈就和单夏兰等人一起被捆绑押往绍兴,投入监狱。
陈晋生被捕后,受劲严刑逼供,终不向敌人屈服。后被折磨成重病,官府才同意保释,回家时已是大年三十。此后,家里为筹钱给他治病,先后卖掉15岁的女儿荷姑和12岁的女儿藕姑。但医药无效,不到两月,终于含恨谢世。他的遗体葬于凤凰山北坡,并亲自为他设计一座上尖下方的墓碑,墓碑正面镌刻为“农民陈晋生墓”6个魏体大字;右侧文曰:“陈晋生为农民协会委员之一,民国十年在军警包围中演说被捕入绍兴狱,刑虐致病出狱寻殁。”左侧是:“为群众谋利益而牺牲者。” (1885——1920),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理论家。原名大符,字执信,笔名蛰伸、县解、去非、前进等。祖籍衙前翔凤村。清光绪十一年(1885)十月出生于广东番禺县。
他幼年在家私塾读书,清光绪三十年(1904)以公费生出去日本留学,攻读政法系,三十一年七月加入中国同盟会,选为评议部议员兼书记。三十二年一月,写成《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片段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部分内容,是我国早期将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的先行者之一。是年回国后,先后在广东高等学堂、政法学堂及方言学堂等校任教,并秘密策划反清斗争。自光绪三十三年(1907)到辛亥革命,他参加了广东的所有反清活动。宣统末年(1911)四月“黄花岗起义”,他是进攻清政府督署衙门的突击队成员,在激战中负伤,流亡香港。武昌起义后,他在广东发动民军起义,光复广东。后担任广东军政府总参议。南北和议达成后,被委任为广(州)阳(江)督办和广东审计院院长。民国2年(1913)“二次革命”失败后,离开广州到上海,后又赴日本,参与孙中山领导的反袁斗争。民国3年,奉命返粤,策划反袁武装斗争。民国4——5年,为讨伐袁世凯,在广州及东菀、阳江、雷州等处,陆续策划了一系列的武装斗争。期间坚持理论宣传活动,揭露袁世凯祸国殃民罪行。在“护法运动”期间,他一直是孙中山的主要助手之一,民国6年7月,担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军事联络及掌管机要文书的职务。民国7年5月,又随孙中山到上海,协助孙中山办理海外侨胞捐款事宜,并担任与福军及陈炯明军的联络。民国8年秋至民国9年间,多次到福建与驻扎该地的粤军进行策划,积极从事驱逐桂系军阀的军事活动。期间还协助孙中山撰写《建国方略》等著作,并奉命在上海创办《建设》等杂志。
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爆发后,给朱执信带来了希望和信心,他撰文予以热情赞颂,并学习俄文,钻研苏俄的革命理论,逐渐认识到来自下层革命群众的力量,认为中国的革命离不开农工和学生,他热情赞扬五四新文化运动,热情赞扬苏俄布尔什维克的刻苦牺牲精神。民国9年(1920)夏天,孙中山决心驱逐桂系军阀,“统一南方”,为此,朱执信于6月下旬奉命再次赴广东漳州,敦促驻扎在那里的粤军西进讨桂。稍后,他又不避艰险地赴广东,联络国民党旧部和民军响应讨伐桂系军事行动。在他的策动和民军纷起的压力下,虎门要塞司令丘渭南宣布独立。9月21日朱执信到虎门调停驻军与东莞民军的冲突时,不幸被桂系军阀杀害,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献出了生命。

『捌』 列举唐宋元明清人物

马槊英雄勇来武绝伦—源—胡公秦叔宝

秦琼(?—638年),字叔宝,中国唐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开国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济南五龙潭有其故居。

历史上的秦琼以勇猛彪悍著称。最初是隋将来护儿部将,后随张须陀讨伐李密。兵败,张须陀战死,秦叔宝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为帐内骠骑。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于619年(唐高宗武德二年)同程知节等人一起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帐下。参加了李世民的历次征战,每战必先,常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626年(武德九年),参与玄武门之变,事后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秦琼晚年因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常对人说:“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贞观十二年(638年),在任徐州都督时去世,陪葬昭陵。贞观十三年(639年),秦琼被追封为胡国公。贞观十七年(643年),秦琼与长孙无忌等人被图形凌烟阁,封为唐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

『玖』 姓凌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名人 1 凌统:字公绩。三国时期吴国余杭人。十五岁的时候就拜为别部司马,征伐江夏的时候,他作为前锋。曾经与周瑜等在乌林将曹操打败。升迁为校尉。凌统虽然在军营中作了大官,但是他严格要求自己,对待下属也很礼貌,不贪财,重义气,有国士之风。后从征合肥,魏将张辽突然赶到,凌统护卫孙权冲出重围,将士死伤很多,凌统也受了重伤。不久死去。孙权很伤心。 2 凌蒙初:字玄房,号初成。明朝浙江乌和人。 3 凌十八:广东信宜人。农民出身。道光三十年(1850年)春,在家乡发动起义。任用王晚为军师,凌十八为先锋,率众数千人。咸丰元年率部进攻广西桂林和玉林,打算前往浔州参加金田起义。后来因为前进的道路受阻,未能与太平军的主力会合。广西巡抚周天爵驻守在浔州,派按察使杨彤如和总兵李能臣率军进攻,王晚在战争中牺牲,凌十八率众回到广东化州,后来又回到罗定地区活动。咸丰二年两广总督叶名琛派军将他们打败,凌十八被捕就义。 4 凌策:宋代工部侍郎,字子奇,泾县人。 5 凌瑚:清朝时期的画家,字仲华,号香泉,如皋人。擅长于画士女和花卉禽虫。浙江人以梁同书行楷、钱维乔山水、凌瑚的写生称为“三绝”。 6 凌云:明代御医,字汉章,归安人。曾经遇到一位老道人,传授给他针灸术,治疗疾病很灵验,被聘为御医。 7 凌如焕:清代学者,上海人。雍正中,任编修督学湖北,请命到三峡水道设救生船,用来保护过往的旅人。官至兵部左侍郎。 8 凌召文,清朝康熙年的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康熙字典的编修官。 9 凌云翰:明代诗人。 10 凌昌焕:字文之(1873-1947)江苏吴江县莘塔镇人氏,1900年到上海,曾任上海浦东中学(黄炎培创办)、南洋中学教员,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辑,参与《辞源》(1915)的编纂。主要编(译)著:《共和国教科书新理科教授法》(1913)、《共和国教科书生理学》(1914)、《中学新撰动物学教科书》(1916)、《三好学植物学讲义》(1918)、《自然》(1923)、《植物标本采集制作法》(1936)、《小学自然科教学法》(万有文库)、《动物标本简易制作法》(1947)。中图藏书(目)90余种。 11 凌策:宋代工部侍郎,字子奇,泾县人。 12 凌瑚:清朝时期的画家,字仲华,号香泉,如皋人。擅长于画士女和花卉禽虫。浙江人以梁同书行楷、钱维乔山水、凌瑚的写生称为“三绝”。 13 凌云翰:明代诗人,字彦翀,仁和人。有《关山霁月图》诗。 14 凌光斗:名洪寿,字焕北,一字步韩,号仰亭,别号笔峰,清永善县副官分防大沙坝人(今绥江县中城镇),祖籍江西长宁。嘉庆五年(1800年)凌光斗考中秀才,十三年戊辰恩科中第七名举人,道光六年(1826年)以“大挑一等签制福建省,七年委署顺昌县,八年提补汀州府连城县知县(今福建省连城县),十四年十月十九日恭奉覃恩,敕授文林郎。“道光二十年(1840年)殁于连城。道光皇帝御制文林郎诏书匾现存绥江其后代家中。凌光斗为官清廉,深谙民情,创修祠堂,大兴教育,倡导儒学,全家诰封,名扬滇川赣闽。 14 凌昌焕:字文之(1873-1947)江苏省吴江县莘塔镇人氏,1900年到上海,曾任上海浦东中学(黄炎培创办)、南洋中学教员,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辑,参与《辞源》(1915年)的编纂。主要编(译)著:《共和国教科书新理科教授法》(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生理学》(1914年)、《中学新撰动物学教科书》(1916年)、《三好学植物学讲义》(1918年)、《自然》(1923年)、《植物标本采集制作法》(1936年)、《小学自然科教学法》(万有文库)、《动物标本简易制作法》(1947年)。中图藏书(目)90余种等。参考资料: http://xiaoyuan.shang.com

阅读全文

与元凌历史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