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历史人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21-02-09 09:36:59

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历史人物

1.《论语·颜渊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❷ 谁知道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历史的事例

“子产治郑、民不能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
其中 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 的 子贱 就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 典范

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个历史人物

孔子

出 处:
1.《论语·颜渊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专欲,属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故和孔子有关。

❹ 有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历史事例

有一天,有个长发的洋妞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
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
她推门而入,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者前来招待她。她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的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向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
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
原来,她已被太阳晒黑了。
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

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

楚汉争霸之时,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非常激烈的争战。在兵力上,刘邦的军队远远少于项羽的军队。按理来说,项羽完全可以打败刘邦。但事实上,刘邦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为什么呢?在项羽攻入咸阳时,他杀人放火,烧杀抢掠,让无辜的老百姓遭到沉重的灾难,从而他失去了民心。而刘邦却体恤民情,与百姓约法三章,深得民心。从而刘邦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如果项羽能站在当时的老百姓的角度,舍身处地的想一想,若自己的家园被破坏了,自己的亲人被杀害了,自己又是什么滋味?那么项羽也许会和刘邦一样,仁爱待人,取信于民,民心团结,那天下姓刘还是姓项还不一定呢?而项羽却相反,他不为他人着想,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强加在别人身上,那么他必败无疑!
不仅在战场上,就是在学校生活中也经常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名言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
――宋.杨万里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论语》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
――元.关汉卿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唐.孟郊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唐.杜秋娘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
三人行,必有我师。
――《论语》
天涯何处无芳草。
――宋.苏轼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傅玄

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关历史人物

1.《论语·颜渊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回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答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回答道:“出门与同仁行礼如见贵客一般,对民如大祭一样凝重,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如此在朝上就不会招谁怨,在家中私下的交往也不招谁恨”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
2.《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子贡问孔子:‘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应该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切勿强加给别人。’”

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名人事例

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辞,致使一个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

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引申

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❼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的名人故事

故事:

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辞,致使一个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

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二十四章》。意思为自己不喜欢,也不要给对方增添烦恼。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哲学思想:

对于一个命题,我们要做全面的分析而不是仅仅从片面出发得出偏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能逻辑的地推出“己所欲,施于人。”从逻辑学可以看出,原命题成立,这个命题的逆否命题同时成立,但是“己所欲,施于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命题的否命题,否命题并不必然成立。己所不欲,只是不能强加给别人,但是如果对方愿意,则不属于“施”的范围。

己所欲,别人未必所欲,所以也不能强加给别人。总的说来,无论是否“己所欲”,都不能“施”即强加给别人,给别人的东西,只有一个标准,即以别人意愿为标准。要看别人自己是否愿意,而不能依据我们的标准来强加给别人。

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那个历史人物相关啊

出 处:
1.《论语·颜渊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专人。在邦属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故和孔子有关。

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个历史人物

孔子,孔仲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十则》。

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述的历史人物是谁

孔子的名言。

阅读全文

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历史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