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历史人物潘美

历史人物潘美

发布时间:2021-02-09 02:18:53

1. 我国著名历史人物(姓潘的)有谁

1、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潘 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亦称为潘河阳、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3、潘 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4、潘 美(925-991):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旋以业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后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999)二年,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5、潘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其从兄征伐, 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骞公40世孙潘朝法敬书)

6、潘大临 宋代诗人,字邠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6、潘大临 宋代诗人,字邠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7、潘 阆(?-1009):宋诗人,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滁州参军。诗风清浅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遥集》。

8、潘 翼 宋代学乾,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9、潘季训(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10、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11、潘柽章(1626-1663):明清之际学者,字圣木,号力田,吴江(今江苏)人。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12、潘 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江苏)人。师事顾炎武,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13、潘奕隽:清初书画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丛三松堂集》,遍诵艺林。

14、潘恭寿:清初画家,其族第多人都是当时知名画家。

15、潘 韬 清代将领,吴川人。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台湾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

16、潘仕成 清广东番禺人,字德畲。好藏书。道光间辑刊《海山仙馆丛书》,首开于古籍之外,兼刻西欧翻译诸书之例。鸦片战争时曾聘请法国专家仿造西洋战船,向清廷报告,未被采纳。

17、潘龄皋 清末进士。字锡九,河北安新人。历官甘肃布政使等。

18、潘光旦(字仲昂,1899—1967年)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江苏省宝山罗店镇人。主要从事社会学、优生学、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1913—1922年在北京清华留学预备班学习。1922—1926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生物学、遗传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吴淞政治大学教务长、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并讲授优生学、遗传学、家庭问题、心理学和进化论课程。1934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社会学系系主任。1952年任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第三室主任。他是最早发现家谱具有多元文化功能的大学者。他为了研究家谱,在住宅辟一室收藏家谱,静心研究,多日不出。有朋友说他喜欢读他姓家谱,而不修自己家谱,潘听了笑而不语,好事者送上槛联:“寻自身快乐,光他姓门媚”。

19、潘世忠(1889--1930) 江苏青浦赵巷乡(今属上海市)人。中学毕业后,以勤工俭学赴法国深造,在飞行学校学习。以技术优秀获得法兰西国际航空联合会证书。回国后,任航空学校教官,兼任学校工厂厂长。潜心研制各种类型飞机。以自制飞机作飞行表演,为航空界人士所折服,系我国第一个驾驶自制飞机的人。1915年,在南苑航校研究设计的航空炸弹获得成功。1917年张勋复辟时,驾机讨伐,迫其投降。1920年1月,被任命为航空厂厂长。后以脑伤致疾卒。

20、潘德明 1908年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少年时寄居上海。是我国第一个以自行车和徒步形式进行环球旅行的旅行家,1930年在上海参加中国青年亚细亚旅行团,行至越南时只剩他子然一身,但他坚持不懈,乃以7年的时间,历经40余国,1937年7月返回上海。于1976年逝世,终年68岁。他有6位子女,多为画家,大儿子潘薇生为大连人。

21、潘序伦(1893-1985):中国会计学家。江苏宜兴人。20年代,在上海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和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建国后,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名誉校长。著译有《会计学》、《审计学》、《劳氏成本会计》等。

22、潘梓年(1893-1972):中国哲学家。江苏宜兴人。抗战时期,在南京创办“新华日报”,任社长近十年。建国后,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人大代表。

23、潘 菽(1897-1988):中国心理学家。原名有年,曾用名淑,字水叔[菽],江苏宜兴人。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九三学社主要创始人之一。建国后,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24、潘汉年(1906.1.12-1977.4.14):江苏宜兴陆平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左翼文化运动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长期领导敌区隐蔽斗争和统战工作,功勋卓著。上海解放后任常务副市长等职,协助陈毅市长为改造旧上海做了大量工作。1955年蒙冤关押达二十余载。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关于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确认“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共产党员。政治上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5、潘天寿(1897--1971) 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寿者,浙江宁海人。长期从事绘画活动和美术教学。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擅写意花鸟和山水画,远师徐渭、朱耷、原济等,近受吴昌硕、黄宾虹影响,布局善于"造险""破险",笔墨有金石气,朴厚劲挺,气势雄阔,题识跌宕疏斜,有黄道周风。能融诗、书、画、印于一炉,形成独自风格。又长于指头画。于画史、画论研究有素。作品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治印谈丛》、《潘天寿书画集》等。

2. 历史上的潘美是不是大奸臣

979年,潘美北伐契丹,节节胜利,被封代国公。潘美南征北战,为宋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与史称“良将第一”的曹彬相提并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其原型是潘美。明朝有本叫《杨家府演义》的书,在歌颂杨业一门忠烈的同时,把潘仁美写成了一个大奸大佞。随着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的广泛流传,潘仁美的形象也被破坏怠尽,怎么看都如那天下的乌鸦一般,横竖都成了黑的了。潘仁美其实是北宋一名有着赫赫战功的开国名将,把他写成大奸大佞,实在有点冤枉。 据《宋史·潘美传》记载:“潘美,字仲询,大名人。父璘,以军校戍常山。美少倜傥,隶府中典谒。尝语其里人王密曰:‘汉代将终,凶臣肆虐,四海有改卜之兆。大丈夫不以此时立功名、取富贵,碌碌与万物共尽,可羞也。’会周世宗为开封府尹,美以中涓事世宗。及即位,补供奉官。高平之战,美以功迁西上阁门副使。出监陕州军,改引进使。世宗将用师陇、蜀,命护永兴屯兵,经度西事。” 潘仁美当时乃河北大名人,军校出身,周世宗时,已经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年轻将领,周世宗征西北时,命他为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市)护军。宋太祖赵匡胤未即位时,也对他格外信任。登基时命潘美召集后周宰辅,晓以大义,使这些人对新朝俯首称臣,甚至连改朝换代的圣旨,也是由潘美晓谕天下的。当时陕西军阀袁彦心怀异志,赵匡胤担心袁彦作乱,命潘美前往西北监其军,胆勇过人的潘美单骑入长安,迫使袁彦入朝,赵匡胤对潘美此举倍加赞赏。979年,潘美北伐契丹,节节胜利,被封代国公。潘美南征北战,为宋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与史称“良将第一”的曹彬相提并论。 这么大一个忠臣,究竟又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或误会,而使他成为一个大奸臣的呢?此冤案与辽宋之战有关。 那是在宋太宗雍熙三年的时候,辽军以十余万兵力大举入侵北宋,宋兵分东西两路迎击敌人。曹彬统帅东路,潘美统帅西路,杨业(即小说中的杨继业)为副帅,与辽兵接战于朔州。当时的辽兵军力雄厚,只能智取,不可强攻。但随军王侁、刘文裕邀功心切,主张强取。据《宋史·王侁传》记载,王侁字秘权,开封浚仪人,其父王朴,曾任后周枢密使,因上筹边之策而名噪一时。王侁虽系名门之后,本人也有战功,但其为人“性刚愎”,“以语激杨业,业因力战,陷于阵,侁坐除名,配隶金州”。王侁当时确实逼副帅杨业进军,杨业无奈服从,但与王侁、潘美约定,王侁、潘美负责安置伏兵于陈家谷口接应他。 王侁等确实在陈家谷口设置了伏兵,但等到中午也没见到杨业的人影后便撤了,以为杨业趁胜追击辽兵去了,孰不知当时杨业统领的军队已伤亡大半,到陈家谷口无人接应后,只有被俘一条路。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被俘后的杨业叹息着说:“朝廷待我甚厚,本当讨敌安边,以报国家,不料被奸臣所逼,致使王师败绩,我还有什么脸面活着!”于是绝食三日而亡。由此可知,陈家谷口逼杨业进军,后又将接应部队撤走的人是王侁而非潘美。据史料,当时对王侁的撤兵,潘美是有阻止的,只是阻止得不够坚决,所以潘美不是没错,但只是错在他因为他误信了王侁之言,对错误的方法阻止不够坚决而已,并非如小说家笔下那般坏透了顶,不仅在陈家谷口算计杨业,还如通俗小说或电视剧里描写的那样按兵不动,射杀杨七郎等。 杨业死后,宋太宗赵光义在事后处理参战人员时,仅将潘美贬官三级,而监军王侁则“除名,隶金州”,刘文裕“除名,隶登州”。旌表杨业“尽力死敌,立节迈伦,诚坚金石,气激风云,求之古人,何以如此!”(《宋史·杨业传》)。戎马一生的潘美,虽未受到太重的惩罚,但晚年这一失足,足以让他心中怏怏,一年多以后,潘美便病死于太原,终年六十七岁。 此后,潘美的形象被慢慢丑化,《杨家府演义》等小说不仅把潘美写成了奸臣,还让潘美死于忠臣开封府尹寇准的刀下,有点玩笑开大了。《宋史·太宗纪》载,潘美于淳化二年(991)六月死于太原,而寇准任开封尹,则在咸平五年(1002),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现藏开封市博物馆)可为证。

3. 潘仁美历史原型是潘美

的确是潘美。潘美是北宋开国功臣,拥立赵匡胤登基,还领军灭了南汉,功回高盖世。他并非演答义中的奸臣,而是一个大忠臣,而且他与杨继业的原型杨业,关系甚好,也从未陷害过杨家将。后人为了树立杨继业的光辉形象,故意贬损潘美,使得潘美成了最冤枉的北宋将领。

4. 《杨家将》中的潘美,在真实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有许多正面人物被小说、戏曲等作品黑得很惨,其中最为著名的典型就是周瑜,周瑜不仅长得帅,而且有肚量,但罗贯中却在《三国演义》中把他黑得很惨,"三气周瑜"的故事如今仍旧广为人知,但要说历史上被黑得最惨的人,应该是宋朝开国大将潘美。


说实话,对于杨业的是,潘美其实不需要负什么责任,最大的责任应该是王侁来负,但不知后来怎么回事,渐渐的后人都说是潘美害死了杨业,覆灭了整个杨家将,再到后来潘美就被传成一个大奸臣,还跟辽国勾结,潘美这下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要知道,谣言也能杀人,潘美名声变臭之后,他的子孙后代也常常遭到当时人们的唾弃,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改姓,潘美的后人都改姓冯了,这是潘美的悲哀,更是历史的悲哀,知道现代潘美的名誉都还没恢复,恐怕日后也永远无法恢复了。

5. 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有谁(姓潘的)

1、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潘 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亦称为潘河阳、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3、潘 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4、潘 美(925-991):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旋以业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后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999)二年,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5、潘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其从兄征伐, 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骞公40世孙潘朝法敬书)

6、潘大临 宋代诗人,字邠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7、潘 阆(?-1009):宋诗人,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滁州参军。诗风清浅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遥集》。

8、潘 翼 宋代学乾,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9、潘季训(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10、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11、潘柽章(1626-1663):明清之际学者,字圣木,号力田,吴江(今江苏)人。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12、潘 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江苏)人。师事顾炎武,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13、潘奕隽:清初书画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丛三松堂集》,遍诵艺林。

14、潘恭寿:清初画家,其族第多人都是当时知名画家。

15、潘 韬 清代将领,吴川人。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台湾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

16、潘仕成 清广东番禺人,字德畲。好藏书。道光间辑刊《海山仙馆丛书》,首开于古籍之外,兼刻西欧翻译诸书之例。鸦片战争时曾聘请法国专家仿造西洋战船,向清廷报告,未被采纳。

17、潘龄皋 清末进士。字锡九,河北安新人。历官甘肃布政使等。

18、潘光旦(字仲昂,1899—1967年)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江苏省宝山罗店镇人。主要从事社会学、优生学、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1913—1922年在北京清华留学预备班学习。1922—1926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生物学、遗传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吴淞政治大学教务长、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并讲授优生学、遗传学、家庭问题、心理学和进化论课程。1934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社会学系系主任。1952年任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第三室主任。他是最早发现家谱具有多元文化功能的大学者。他为了研究家谱,在住宅辟一室收藏家谱,静心研究,多日不出。有朋友说他喜欢读他姓家谱,而不修自己家谱,潘听了笑而不语,好事者送上槛联:“寻自身快乐,光他姓门媚”。

19、潘世忠(1889--1930) 江苏青浦赵巷乡(今属上海市)人。中学毕业后,以勤工俭学赴法国深造,在飞行学校学习。以技术优秀获得法兰西国际航空联合会证书。回国后,任航空学校教官,兼任学校工厂厂长。潜心研制各种类型飞机。以自制飞机作飞行表演,为航空界人士所折服,系我国第一个驾驶自制飞机的人。1915年,在南苑航校研究设计的航空炸弹获得成功。1917年张勋复辟时,驾机讨伐,迫其投降。1920年1月,被任命为航空厂厂长。后以脑伤致疾卒。

20、潘德明 1908年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少年时寄居上海。是我国第一个以自行车和徒步形式进行环球旅行的旅行家,1930年在上海参加中国青年亚细亚旅行团,行至越南时只剩他子然一身,但他坚持不懈,乃以7年的时间,历经40余国,1937年7月返回上海。于1976年逝世,终年68岁。他有6位子女,多为画家,大儿子潘薇生为大连人。

21、潘序伦(1893-1985):中国会计学家。江苏宜兴人。20年代,在上海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和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建国后,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名誉校长。著译有《会计学》、《审计学》、《劳氏成本会计》等。

22、潘梓年(1893-1972):中国哲学家。江苏宜兴人。抗战时期,在南京创办“新华日报”,任社长近十年。建国后,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人大代表。

23、潘 菽(1897-1988):中国心理学家。原名有年,曾用名淑,字水叔[菽],江苏宜兴人。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九三学社主要创始人之一。建国后,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24、潘汉年(1906.1.12-1977.4.14):江苏宜兴陆平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左翼文化运动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长期领导敌区隐蔽斗争和统战工作,功勋卓著。上海解放后任常务副市长等职,协助陈毅市长为改造旧上海做了大量工作。1955年蒙冤关押达二十余载。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关于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确认“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共产党员。政治上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5、潘天寿(1897--1971) 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寿者,浙江宁海人。长期从事绘画活动和美术教学。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擅写意花鸟和山水画,远师徐渭、朱耷、原济等,近受吴昌硕、黄宾虹影响,布局善于"造险""破险",笔墨有金石气,朴厚劲挺,气势雄阔,题识跌宕疏斜,有黄道周风。能融诗、书、画、印于一炉,形成独自风格。又长于指头画。于画史、画论研究有素。作品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治印谈丛》、《潘天寿书画集》等。

潘氏名人不胜枚举,有兴趣者可去中华一家人看看。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7282421.html?fr=qrl3

6. 历史上杨家将和潘美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形象,分别具体的介绍一下

杨业之死是谁的责任?根据小说所述,害死杨业的罪魁祸首是潘美。在雍熙三年宋军北伐时,潘美是西路军主帅,杨业是他的副手。由于潘美对杨业的才能非常嫉妒,所以在杨业乘胜追击时,故意囤兵不动,又不给予粮草供应,最终导致杨业兵败身亡。关于《宋史杨业》中也有如此一段记载:“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当时杨业尚未伐辽,还在驻守雁门关,任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而在杨业之上的主将是谁呢?杨业虽没有指明,其实就是指潘美。

然而有人反对这一观点,按照《宋史·杨业传》中的记载:“美不能制”。潘美在此事中主要有领导责任,责任就在他身为统帅,未能有力节制王侁的轻敌妄动,此外实在不能再追究他什么了。部分历史学者更认为,当时王侁是监军,宋太宗一朝,监军权力甚大,潘美虽是外戚和主帅和名臣,但也受制于王侁,故此害死杨业的大半责任,应该在王侁而不在潘美身上。而且历史上的潘美是一位老成持重、屡著战功的骁将,与杨业共事七年,一直配合默契,这次又何必对杨业蓄意陷害呢?对于王侁的陷害的说法,理由如下:当宋军失利退守代州时,杨业首先提出不与辽军正面交锋、改由小路进袭朔州,但王侁拒而不听,硬逼杨业率军迎战辽军主力,但自己又不按照原定计划策应,从而导致杨业全军覆没。关于这些说法,似乎有些道理,但是也有一些缺陷。首先,史书上并没有记载王侁和杨业的矛盾。《宋史·王侁》只是简单地说:“侁性刚愎,以语激杨业,业因力战陷于阵,侁坐除名,配隶金州,”史籍也没有记载王侁通敌的证据,所以王侁的决策仅仅是指挥失误。另外,《宋史·杨业传》中明确记载:“以西上阁门使、蔚州刺史王侁,军器库使、顺州团练使刘文裕护其军”。也就是,当时同时为监军,还有刘文裕。刘文裕官职王在侁之上(团练使高于刺史),并且刘文裕是外戚,有相当沙场经验。也就是说刘文裕在军中权力,不应低于王侁。潘美则是忠武军节度、韩国公,外戚身份,开国重臣。王侁监军权力再大,也不可能只手遮天。

7. 历史上姓潘的名人有哪些

西晋时有文学家潘岳,又名潘安,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以其文字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他长于诗赋,文词华靡,为当时形式主义诗风的代表人物,与陆机齐名,其《悼亡诗》为世传诵。
宋代有大将潘美,为赵匡胤手下重要军事将领,屡立战功,累官至忠武军节度使,封代国公。
明代有著名水利家潘季驯,他自嘉靖末到万历间,四任总理河道,先后达二十七年。他治黄方法是:筑堤防溢,建坝减水,以堤束水,以水攻沙,河行旧道,反对改流,讲究修防,借黄(黄河)通运(运河)。他著书多部,甚有影响。
清朝有学者潘来,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现代人潘天寿,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平生积极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工作,为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为培养美术人才等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笔墨有金石味,朴厚劲挺,气势雄阔,融诗、书、画、印于一体,形成自己的特色。
潘汉年,1906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潘汉年是我党历史上隐蔽战线、文化战线和统一战线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潘汉年忠实地执行并多次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艰巨任务,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多次为党获取重要战略情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8. 历史上杨家将和潘美到底是怎样形象

一、从列传功业上看,潘美抚陕帅袁彦,协平李重进,协征岭南,广北门役,征江南,说降陈,击北汉,战太原,抵辽军,其功绩应远在杨业之上,而且较有政治眼光,可称得上政治家军事家了。另据非正史载,宋太祖有私生子,不利太祖,太祖不知何为,赵普等皆劝杀,唯潘美知太祖心事,不言,太祖执其手嘱咐,潘美收养,可见仁慈。

潘美在杨家将故事中作为反面人物来衬托杨家将的忠义勇武,招惹了无辜骂名,但是历史上真正的潘美一生南征北战,为北宋大统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招远督办金矿为当时的国家财政和招远的长足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历史功绩应得到肯定。

二、杨家将第一代为北汉将领刘继业(本名杨业)。刘继业是一个割据一方的军阀,自封刺史,归降北汉之后是重要的军事将领,北汉被宋朝灭亡之后归顺大宋,重新改为本名杨业,因为他是主动投降的,所以依旧保留很高的官职,在北宋时期,多次领兵与辽国作战,战功显赫。

杨家将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杨业的儿子杨延昭。杨延昭正好处在北宋对辽国进行防御的时期,他为保卫宋朝的边防而奋战,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延续了杨家将的威名。第三代杨家将是杨文广,没有太多的战绩,因为那时候宋辽已经议和,处于防守阶段,没有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杨文广的军事能力无法确定。

杨业,杨延昭,杨文广,这三个人是历史中杨家将的主要人物。杨家将三代血战报国的事迹,为后人所传扬。

(8)历史人物潘美扩展阅读:

历史上杨业之死,主要责任人并不是潘美,而是缺乏作战经验却大权在握的监军王侁。据《宋史》记载,当时部队的任务是掩护各州民众撤退内地,而王侁却强迫杨业出击。杨业自知敌众我寡,难以取胜,遂要求王侁、潘美在陈家谷口(即演义中的两狼山)预设强弩步兵接应。

杨业是一员良将,他认为北宋军多为步兵,要对抗契丹骑兵必须依仗强弓硬弩。但是实战中,王侁却为了争功,率领接应人马私离防地,后来发现战况不妙,又临阵脱逃。杨业杀破辽军重围,赶到陈家谷口时,却无接应人马,浑身受伤数十处后被俘,绝食而死。

根据宋史说法,潘美支持杨业的立场,只是没有制止监军王侁私离防地,并非“元凶首恶”,这从战后的处分也得到证明——潘美是降职处分,王侁则被撤职发配。

9. 北宋时期的忠臣良将潘美为何被演绎成了千古奸臣

潘仁美是小说《杨家将》中的大奸臣。在小说中,他假公济私,残害忠良,在杨继业身陷重围之际,拒不发援兵,致使杨继业突围无望,撞死在李陵碑前。其实,在正史上并没有潘仁美这个人。潘仁美这个奸侫小人的人物形象是由历史人物潘美演绎而来的。那么正史上的忠臣良将潘美为何被抹黑得如此奸佞呢?

阅读全文

与历史人物潘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