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成竹在胸历史人物

成竹在胸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21-02-08 20:10:41

『壹』 成竹在胸,东窗事发的主人公分别是谁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内 宋朝文人画家苏轼和容文同都擅长画竹,苏轼习惯画墨竹,认为画竹必先成竹于胸中。文同在自家宅前种了很多竹子,每天观察竹子的成长变化,因此画出的竹子各具形态,栩栩如生。画家晁补之称赞文同画竹是“成竹已在胸”。一般情况下认为是苏轼。

“东窗事发”:原指在东窗下密谋陷害岳飞一事败露。后喻阴谋败露,或罪案遭揭发,将被惩治,常用此语。 那么这里就该指秦桧。

『贰』 以下成语来源于历史故事,涉及历史上的一些人物,请帮忙填一下.

1. 暗度陈仓( 韩信)
http://www.huaxia.com/wh/jdgs/lsgs/00097157.html
2. 孺子可教(张良 )
http://ccc.sngs.sch.e.sg/chengyu/ru%20zi%20ke%20jiao.htm
3. 一诺千金(季布 ) http://www.wsbe.com/chu/yu/cheng51.html

4. 成竹在胸( 北宋画家 文同,字与可)
http://www.stu.com.cn/yysl/yysl/cygs/20.htm
5. 乐不思蜀( 刘禅)
http://www.lytour.com.cn/dianguchuanshuo/lebusishu.htm
6. 洛阳纸贵( 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 左思)
http://www.huaxia.com/wh/jdgs/cydg/00096610.html

『叁』 根据下列成语写出相对的历史人物

暴殄天物-商纣王
怒发冲冠-蔺相如
暗度陈仓-韩信
手不释卷-吕蒙
孺子可教-张良
一饭千回金-韩信
嗟来答之食-黔敖
纸上谈兵-赵括
背水一战-韩信
赤膊上阵-许褚
韦编三绝-孔子
破釜沉舟-项羽
宝刀未老-黄忠
旁若无人-荆轲
墨守成规-墨子
狡兔三窑-冯谖
病入膏肓-晋景公
卧薪尝胆-勾践
鸡犬升天-刘安
乐不思蜀-阿斗
投笔从戎-班超
洛阳纸贵-左思
三令五申-孙武
大义灭亲-石碏
高山流水-俞伯牙
望梅止渴-曹操
东山再起-谢安
偃旗息鼓-曹刿
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
风声鹤唳-谢玄
梦笔生花-江淹
口蜜腹剑-李林甫
力透纸背-颜真卿
泰山北斗-韩愈
司空见惯-刘禹锡
黄袍加身-赵匡胤
程门立雪-杨时
成竹在胸-文同
东窗事发-秦桧

『肆』 下面成语故事分别跟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 乐不思蜀 投笔从戎 洛阳纸贵 成竹在胸

投笔从戎东汉班超

『伍』 乐不思蜀,韦编三绝,初出茅庐,成竹在胸分别指的哪位历史人物

初出茅庐(诸葛亮)
韦编三绝(孔丘)
乐不思蜀(刘禅)
成竹在胸(文与可、即文同)

『陆』 成竹在胸的历史人物

典出洋县,北宋文学家、画家【文同】喜欢咏竹、画竹,以言志表其气节。他所墨竹意趣天成,独树一帜,被画坛称作“湖州画派”。文同主张,画竹时必先有成竹在胸。“成竹在胸”这句成语典故出自汉中洋县。

『柒』 成竹在胸是哪一位历史人物

胸有成竹的故事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可是他连用手抹也没抹一下,就跟没事儿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可就在这时候,坐在家里的文同,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跟用脸盆泼水似地下开了。

文同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哪里还顾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气喘吁吁地跑进竹林,没顾上抹一下流到脸上的雨水,就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竹子来了。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同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

由于文同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的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后来,“胸有成竹”就成了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人们在办什么事情以前,早就打好了主意,心里有个准谱儿了。

『捌』 成竹在胸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典出洋县北宋文学家、画家文同喜欢咏竹、画竹,以言志表其气节。他所墨竹意趣天成,独树一帜,被画坛称作“湖州画派”。文同主张,画竹时必先有成竹在胸。“成竹在胸”这句成语典故出自汉中洋县。
北宋熙宁八年(1075),文同任洋州知州。在任三年期间为官勤政,体察民情,他看到茶农负担过重,上书朝廷革除“榷茶法”中弊端,给茶农带来实惠。同时,加筑州治城坦,重视教育事业,受到百姓拥戴。文同善诗文书画,尤擅长画墨竹。画竹的高超技艺来源于他长期对竹子的仔细观察和写生。当时,洋州筼筜谷(今洋县纸坊乡)生长着大片竹林,文同有《筼筜谷》诗赞曰:“池通一谷波溶溶,竹合两岸烟蒙蒙。寻幽直去行渐野,宛尔不似在尘中。”他还在此谷建一“披锦亭”,闲暇常去谷中探幽观竹,吟诗作画,有时还携爱妻前往赏竹、植竹。长年累月,心胸中已烙下各种竹子的形态,积累无数画稿。画竹实践中,他首创画竹叶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笔法,画技日臻精益,所画墨竹栩栩如生,潇洒清秀,他主张画竹要“成竹在胸”。后来画竹者学他笔法的很多,被称着“湖州竹派”。
文同在汉中洋州曾给他表弟苏轼赠《偃竹图》一幅,喜欢画竹的苏轼十分珍爱。苏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写道:“与可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振笔直遂,以追其所思……”同时代的文学家、画家晁补之在《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中,也有“与可画竹时,成竹已在胸”的诗句,这样文同画竹时“成竹在胸”就成为典故。“成竹在胸”或“胸有成竹”,本意是说画家在画竹子时,头脑中要有一个具体生动的竹子形象,那么就会得心应手,画出的竹子就真切自然。后来这句成语已不拘泥于画竹,泛指人们在遇到问题和处理问题时,头脑中已有成熟的主张和办法。

『玖』 成竹在胸这个四字词语故事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成竹在胸
【释义】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内义。
容【语出】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人物】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以善画竹著称。他注重体验,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他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学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师”之称,人称“文湖州”,又称之为“文湖州竹派”。
北宋熙宁八年(1075),文同任洋州(今陕西汉中市洋县)知州。在任三年期间为官勤政,体察民情,他看到茶农负担过重,上书朝廷革除“榷茶法”中弊端,给茶农带来实惠。同时,加筑州治城坦,重视教育事业,受到百姓拥戴。文同善诗文书画,尤擅长画墨竹。画竹的高超技艺来源于他长期对竹子的仔细观察和写生。当时,洋州筼筜谷(今洋县纸坊乡)生长着大片竹林。“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是出自于此。

『拾』 成语中的历史人物(二)

班超
2 左思
3 孙武
4 石腊
5 俞伯牙 钟子期
6 曹操
7 谢安
8 赵云
9 王羲之
10 祖逖 刘琨
11 苻坚 谢安
12 李白
13 李林脯
14 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 法记》
15 韩愈
16 刘禹锡(这个成语容易用错啊,今天才知道出处和正确用意)
17 赵匡胤
18 杨时
19 文同(源于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20 岳飞 秦木会
我只知道六个,其余都是在网上查的,学了不少东西,谢谢

泰山北斗应该说的是韩愈吧:
韩愈,字退之,唐代南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祖籍昌黎(在今河北唐山专区),曾自称“昌黎韩愈”,死后追封为“昌黎伯”,所以世称韩昌黎。《昌黎全集》便是他遗著的总集。他的诗和文章都很有名,特别是他的散文,自成风格,为人们所传诵,称之为“韩文”。后人把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当时一般的文风,由于受六朝以来的影响,作家都只求辞藻华丽,崇尚对句等形式(所谓“骈俪体”),而魏以前优秀作家的传统,如汉代文学家司马迁、扬雄等写作技巧和雄浑清新的气派,这时已衰退不振。韩愈便提倡学习古文,并以主要精力从事散文创作。在他的倡导和推行下,古文运动(亦即散文运动)展开,给后世留下深刻的影响。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曾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新唐书·韩愈传》末后的赞语中也说:“自愈没(死后),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泰山,在山东,其主峰在泰安县,是我国的五岳名山之一。北斗,即大熊星座,凡七星,列作有柄的斗形(斗,是古人舀酒的用具),终年在北方,所以称为北斗。人们敬仰韩愈,把他看作高大的泰山和指示方向的北斗星一样。“泰山北斗”用来称颂学问品德高尚或艺术修养精深,可为榜样的杰出人物。也简称“泰斗”,如“文坛泰斗”、“医界泰斗”等。

妙笔生花应该是说李白吧: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三令五申应该出自孙武的故事吧:
春秋时侯,有一位著名军事学家名孙武,他携带自己写的“孙子兵法”去见吴王阖庐。
吴王看过之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是不是拿我的军队试试?”孙武说可
以。吴王再问:“用妇女来试验可以吗?”孙武也说可以。于是吴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宫中美
女,请孙武训练。
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用吴王宠爱的两个宫姬为队长,并叫她们每个人都拿着长戟。队
伍站好后,孙武便发问:“你们知道怎样向前向后和向左向右转吗?”众女兵说:“知
道。”孙武再说:“向前就看我心胸;向左就看我左手;向右就看我右手;向后就看我背
后。”众女兵说:“明白了。”于是孙武使命搬出铁钺(古时杀人用的刑具),三番五次向
她们申戒。说完便击鼓发出向右转的号令。怎知众女兵不单没有依令行动,反而哈哈大笑。
孙武见状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应该是将官们的过错。”于是又将刚才一番话详尽地
再向她们解释一次。再而击鼓发出向左转的号令。众女兵仍然只是大笑。
孙武便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是将官的过错。既然交代清楚而不听令,就是队长
和士兵的过错了。”说完命左右随从把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见孙武要斩他的爱姬,急忙
派人向孙武讲情,可是孙武说:“我既受命为将军,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
将两女队长斩了,再命两位排头的为队长。自此以后,众女兵无论是向前向后,同左向右,
甚至跪下起立等复杂的动作都认真操练,再不敢儿戏了。
这故事原出于“史记”的“孙子吴起列传”。后来;人们把孙向女兵再三解释的做法,
引伸为“三令五申”,即反覆多次向人告诫的意思。例如某地政府向食品商店屡次告诫食品
要清洁卫生,以免损害顾客健康,我们便可说:对于食品商店要保证清洁卫生,政府已“三
令五申”:大家都早已知道了。

都是网上找的

阅读全文

与成竹在胸历史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