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中國戰爭報告文學

中國戰爭報告文學

發布時間:2021-03-09 13:46:25

① 求對越自衛反擊戰題材的小說、報告文學

《高山下的花環》

② 抗美援朝戰爭的文學作品

《朝鮮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史》、《遠東朝鮮戰爭》。

一、《朝鮮戰爭》

《朝鮮戰爭》的寫作而言,生動地記述一場戰爭的歷史很重要,深刻地記述戰爭中一個民族的精神歷史更重要。因為前者是「昨天」的事情,而後者會在今天傳承,並將影響到我們的明天。

作者力圖讓今天的讀者在《朝鮮戰爭》中因為祖國、民族、理想、精神、信念、意志等等因素,與他們的前輩相識相知,重溫一個人、一支軍隊、一個民族無論什麼時候都需要的不屈的精神。

還有那位令全世界矚目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 《朝鮮戰爭》第一次出版的時候,名為《遠東 朝鮮戰爭》,現在重新修訂後再版,採納了眾多讀者的意見,更名為《朝鮮戰爭》。同時,在修訂的過程中,採納軍史專家的意見,將書中所有的電文重新一一核對;並在海內外一部分讀者的建議下,引用了此書出版後美軍最新問世的戰爭史料。

二、《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史》

實錄了抗美援朝戰爭的主要歷程,探討現代局部戰爭和未來反侵略戰爭指導規律。

三、《遠東朝鮮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幾乎沒有人懷疑,美國和美軍的戰爭能力;也沒有人懷疑,美國和美軍將在未來的戰爭中必勝。然而短短五年後,這個國家和這支軍隊在朝鮮戰爭中卻失敗了。

強大的美國軍隊稱他們在朝鮮的失敗是「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結局」。想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這次戰爭失敗的結局令這個軍事強國舉國不解,《遠東朝鮮戰爭》真實地再現了這次戰爭的宏大過程。

(2)中國戰爭報告文學擴展閱讀

抗美援朝的影響

1、抗美援朝對於中國恢復國民經濟和開展各項建設事業直接起到了保障的作用。為中國爭取到了相當長時期的和平建設的環境。

2、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鞏固了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頂住了美國侵略擴張的勢頭,使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3、對於剛剛誕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來說,雖然在這場戰爭中犧牲了很多,但通過與美國對等作戰,完全確立了革命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另外中國人民解放軍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與美軍作戰,經受了「現代戰爭的考驗」,成長為一支能夠適應現代戰爭的正規軍。

③ 中越自衛反擊戰.紀實文學有哪些

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落淚的山茶花
血染的紅五星
越戰絕殺
重塑1979血火因果
老兵:1979
狙擊手(原名老山狙擊手)
虎兵柔情
兵道
崢嶸歲月
靜靜的界河
換來的疆土
紅色木棉花日記

希望能幫到你!

④ 中國革命斗爭報告文學叢書:總共出了多少本都是什麼名字

555

⑤ 求!對中國報告文學的深刻解釋,與如何了解,如何學習中國報告文學的開始時間和歷史內容

報告文學,文學體裁的一種,從新聞報道和紀實散文中生成並獨立出來的一種新聞與文學結合的散文體裁,也是一種以文學手法及時反映和評論現實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聞文體,具有及時性、紀實性、文學性的特徵。
如果你想了解和學習,我建議你看一下夏衍的《包身工》、蕭乾的《流民圖》、宋之的的《1936年春在太原》、胡愈之的《莫斯科印象記》、林克多的《蘇聯見聞錄》、戈公振的《東北到庶聯》、鄒韜奮的《萍蹤寄語》和《萍蹤憶語》、范長江的《中國的西北角》、大型報告文學集《中國的一日》等。
我國從晚清開始出現報告文學,19世紀的晚清,報紙登陸中國,在鴉片戰爭之後,報告文學已頗具雛形,但只是到了梁啟超的《戊戌政變記》才明顯具備了報告文學的基本特徵。
"五四"運動為中國的思想、文化帶來深刻的變革,報告文學在題材和思想內容上取得了巨大突破。冰心、瞿秋白、梁啟超、魯迅、柔石、謝冰瑩和文學研究會的諸作家都積極寫作報告文學。除堅持一貫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宣揚外,同情人民生活疾苦、揭露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罪惡、尋求中國出路、贊揚蘇俄革命、表現北伐革命等思想內容更多地表現在他們的作品中。作者們多以親身經歷的事件為素材,作品的抒情性大為增強。到這時,作者們尚沒有文體的自覺性,"報告文學"這一名詞直到1930年才正式被引進。
1932年阿英選編的《上海事變與報告文學》是第一部以"報告文學"命名的作品集,對"報告文學"這一新興體裁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30年代初報告文學創作的主題是宣傳革命與抗日。在"左聯"的推動下,反映工農苦難生活的作品日益增多。此外,作家們的視野進一步擴大到社會其它各行業中。題材得以廣泛開拓的同時,報告文學在思想、技巧、文體等方面也日趨成熟。30年代中後期,報告文學創作迎來了豐收的成熟時期。這主要表現在一批風格各異、形式多樣,在藝術性、思想性上都非常成熟的作品的集中問世。它們是夏衍的《包身工》、蕭乾的《流民圖》、宋之的的《1936年春在太原》、胡愈之的《莫斯科印象記》、林克多的《蘇聯見聞錄》、戈公振的《東北到庶聯》、鄒韜奮的《萍蹤寄語》和《萍蹤憶語》、范長江的《中國的西北角》等。這一時期還誕生了一部大型報告文學集《中國的一日》。這部作品集除少數作家外,大多數作者是非文學工作者,但作品的質量卻不低,體現了報告文學的群眾性特點。
從抗戰爆發到建國前的12年裡,連續不斷的戰爭和生活的劇變為報告文學提供了異常豐富的素材,使報告文學成為當時文學的主流。范長江的《蘆溝橋畔》系列戰地報告文學,丘東平的作品,大部分反映國民黨軍隊的作戰情況,如《第七連記第七連連長丘俊談話》等描寫了正面戰場;碧野的《北方的原野》、姚雪垠的《戰地書簡》等再現了人民自發的抗日熱潮;肅乾的《血肉築成的滇緬路》披露了鮮為人知的國際援助的滇緬路的修造情況;黃鋼的《開麥拉前的汪精衛》運用鏡頭語言,刻畫了大漢奸的內心世界;《上海一日》是淪陷後的上海奉獻的一部珍貴的報告文學集……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區的報告文學創作在這一時期取得了最高的成就。解放區的報告文學首先是革命歷史的記錄。反映勞動人民中的先進人物、民族英雄,是解放區報告文學的另一特點。這些作品雖風格不同,但都充滿感情,描寫真切,其中周而復、華山、劉白羽、黃鋼等人的作品成就顯著。周而復的《諾爾曼·白求恩片斷》堪稱表現先進人物作品中的優秀代表。華山的戰爭題材作品多大筆勾勒,卻唱出一曲曲時代氣息濃郁的戰斗凱歌。劉白羽關於東北戰場的報告文學,以強烈的新聞性和政治抒情色彩取勝。
解放後報告文學多以謳歌新社會、新生活、新人物、新事物為主要表現內容。抗美援朝曾是50年代最引人矚目的題材,涌現出許多影響巨大的作品,出現了報告文學的繁榮局面。其後,報告文學同其他文學品種一樣,受到政治氣候的干擾,走過了一段曲折的坎坷路,終於迎來了新時期的曙光。科學家、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堅持真理的英雄這三類人物的撰寫,首先掀起了報告文學復興的熱潮。緊接著,風格各異的作家風起雲涌,他們貼近生活,緊跟現實,追隨時代的腳步,不斷地拓展創作題材,開始了中國報告文學的新紀元,有影響的作品層出不窮:黃宗英的《小木屋》、《大雁情》、《桔》等帶有強烈的批判意識;陳祖芬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藝術手法上,都不斷追求,不斷出新;理由以文采見長,其"小說式"作品強調了他對報告文學藝術價值的重視;以兒童文學起家的柯岩,在報告文學創作中保持了她一貫的純真的童心;李延國以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詮釋他"禮贊這英雄的國土"的創作理想,代表作《在這片國土上》刻畫了引灤工程中的英雄群像;孟曉雲頑強地不斷發出"愛"的呼喚;劉亞洲的軍事題材作品題材新穎,知識性、新聞性強,信息量大;為普通人樹碑立傳,而且比較成功的有李玲修、肖復興,前者以體育界、藝術界人物的閃光點為創作沖動,後者側重的則是通過普通人的遭際,揭示現實的隱憂;《二月逆流始末記》、《李宗仁歸來》、《將軍決戰豈止在戰場》等開啟了歷史題材紀實作品的先河……作家、作品之多可謂星光燦爛。 中國的建設速度飛快地發展著,報告文學這一緊貼現實的文學形式,也以堅實的步伐,不斷地邁向成熟。全景式報告文學、問題報告文學、學術與新聞以及與文學相融合的報告文學,使中國的報告文學不斷地掀起一個又一個高潮。在新時期,《人民文學》以醒目的標題,將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刊發在1978年1月號頭條位置,揭開了新時期報告文學的第一頁。
著名的報告文學作品有《絞刑架下的報告》、《包身工》、《西行路上的左公柳》等。

這是我在網上找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⑥ 在解放戰爭期間,報告文學反映了怎樣的戰爭的進程

反映東北戰場上的英勇斗爭的,有華山的幾篇報告文學,其中《英雄的十月》是寫遼沈戰役的。華山的作品具有濃厚的時代色彩,寫出了在全國勝利前夕部隊的高昂士氣、強烈而急切的求戰心情、高度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他的許多篇章雖然只是大筆勾畫,卻保留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是一曲曲響徹雲霄的戰斗凱歌。劉白羽也寫了不少報道東北戰場情況的作品,出過《環行東北》和《歷史的暴風雨》兩個集子。

⑦ 越戰紀實文學 有哪些名著

就看越南戰爭,紀實文學大多都是被閹割了的,別以為書上說的就是對的,以前的歷史老師告訴我們,除了時間、地點、人物是對的,其它都是錯的,哈哈,聽到這解釋我也是哇涼哇涼的,要知道真正的答案就要去看敵人的教科書...

⑧ 中國報告文學網是什麼網站啊

中國報告文學網是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主辦的官方紀實文學網站,為各類紀實文學作者、愛好者、新聞記者提供一個無疆域的信息交流與供需的權威性網路門戶平台。
劉心武、韓作榮、 陳桂棣等一批著名作家被聘請為網站文學顧問。憑借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強大的作家群與紀實文學研究專家群等雄厚的資源力量,團結廣大紀實文學愛好者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文學藝術理論,提高藝術修養;組織廣大紀實文學愛好者深入生活,投身改革,堅持走「文學平民化」的服務路線,創作出廣大讀者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 中國報告文學網編輯部全體成員將矢志不渝地為弘揚與繁榮紀實文學產業與學術研究交流罄之所能,誓將以昌盛新世紀的中國文壇而苦心孤詣。

⑨ 最好的軍旅報告文學

我不怎麼接觸軍旅文學,所以不知道那些最好,所以給你搜索了這篇軍旅50年介紹,裡面提到的文章可作參考。

50年軍旅報告文學一瞥
朱向前
如所周知,所謂軍旅報告文學,在當代前17年中,只是散文的一
個分支,是一些通訊、回憶錄、紀實類文字。它真正獨立發展是在新
時期以後的事情,嚴格說來,它是新時期的產物。

傳誦一時的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依依惜別的深情》常
常被看作是戰地通訊,被納入新聞的范疇,這當然不是沒有道理的,
因為它完全符合通訊的要求,具有完備的新聞要素。但是將其視為當
代軍旅散文的發軔之作也毫不勉強,因為這二者之間本來就不存在嚴
格的楚河漢界。更何況,魏巍是一位有深厚文學修養的成熟作家,他
在「通訊」中自然而然地使用了更多的藝術筆法,傾注了更濃的個人
情感。事件的真實性使它像通訊,而表述的文學性又使它成了散文。
這是一個「混血兒」,雜交的優勢是它膾炙人口風靡一時的重要因素。
它成功地開啟了前17年紀實類軍旅散文(或曰報告文學)的先河。在
這條河道上奔涌前進的還有劉白羽的中篇紀實散文(報告文學)《龍
煙村紀事》、《萬炮震金門》以及《志願軍一日》、《星火燎原》、
《紅旗飄飄》等大型回憶性叢書。以個人角度的散文筆法記錄下戰斗
歷程而成為散文佳構的作家還有巴金、丁玲、孫犁、吳伯蕭、碧野、
柯靈、楊朔、艾煊、黃秋耘、菡子、劉真、馮牧、方紀、白樺、葉楠、
彭荊風、吳有恆等等。而巴金的《會見彭德懷司令員》、方紀的《揮
手之間》、吳伯蕭的《歌聲里的回憶》等等則是其中藝術性較高、影
響較大的上乘之作。這一路散文發展到新時期,因了思想的解放和題
材的開放,進一步強化了新聞性和紀實性而從散文家族中徹底獨立出
去,蔚成報告文學一大國,又別有一番洞天。

新時期軍旅報告文學最早的練兵在1979年的南部戰場。硝煙甫散,
一批軍內外作家拍馬趕到,一批急就章很快出爐。《從懸崖到坦途》
(雷鐸)、《戰士通過雷區》(張天民)、《將門虎子》(李存葆)
等不少獲「自衛還擊戰徵文獎」的作品在當時產生過一定影響,但仍
然尚未脫出前17年通訊或紀實散文的套路,報告文學所不可或缺的理
性力量也尚未充分顯示出來,報告文學的文體也還處在生長與成熟之
中。

還是思想解放運動的深入發展催發了報告文學的飛速而健康的成
長。80年代初,軍隊一大批新聞工作者長期練就的政治敏銳性、思想
概括力、深入細致的采訪手段和倚馬千言的筆頭功夫剎那間獲得了用
武之地。從事記者或新聞幹事工作的李延國、袁厚春、錢鋼、劉亞洲、
江永紅、徐志耕們集束手榴般地連續拋出了《在這片國土上》、《中
國農民大趨勢》、《藍軍司令》、《奔涌的潮頭》、《河那邊升起一
顆星》、《省委第一書記》、《百萬大裁軍》、《惡魔導演的戰爭》、
《這就是馬爾維納斯》、《攻擊、攻擊、再攻擊》、《中國體育界》、
《兩用人才的開發者們》等一大批新穎厚重之作,並且多以弄潮兒的
姿態,立於時代潮頭之上,快速犀利地反映現實,歌頌改革,因而在
全國評獎中頻頻奪魁,差不多和同時期的軍旅小說打了一個平手,充
分表現了文學尖兵的優勢和作用。

到了80年代中期,形勢為之一變,不少軍旅報告文學作家從步履
匆匆緊隨時代大潮到佇足沉思潛入深水作業,從趕時效搶新聞到回眸
歷史,挖掘「雪藏新聞」,取材的價值定位從尖兵撤到了殿軍。錢鋼
先是寫了「唐山十年祭」的《唐山大地震》,繼而又寫了「中國海軍
百年祭」的《海葬》,一步一回頭,不斷後撤,走向了歷史深處。同
樣,何曉魯從《陳毅元帥》前伸到《江西蘇區悲喜錄》,徐志耕、程
童一們也從《兩用人才的開發者們》回溯到了50年前的《南京大屠殺》
和100年前上海的《開埠》。這種選擇,淡化了報告文學的新聞色彩,
卻深化了歷史底蘊,強化了文化含量,這種思路,將軍旅報告文學引
向了一座浩瀚深邃的富礦。從80年代中期開始遷延到90年代,由解放
軍出版社、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分別陸續組織推出的大型的《中國革命
斗爭報告文學叢書》、《中國抗日戰爭紀實叢書》、《中國革命暴動
紀實叢書》、《紅軍長征紀實叢書》、《中國解放戰爭紀實叢書》,
多達近百卷,參與作家數十人,前後經營十幾年,雖然泥沙俱下,魚
龍混雜,但也收獲了《淮海之戰》、《歷史,在北平拐彎》、《上海:
1949》、《鏖兵西北》、《白太陽,紅太陽》、《慟問蒼冥》、《白
山黑水》、《東方大審判》等一批力作,在圖書市場上掀起了一浪一
浪的軍旅文學熱潮。

進入90年代,隨著李延國、錢鋼、江永紅、袁厚春、尹衛星、李
荃、何曉魯、鐵竹偉、徐志耕、曾凡華、張正隆、郝中術、楊景民、
羅來勇、馬繼紅、劉業勇、劉恆志等人或轉業或改行,日漸淡出風雲
際會的報告文學界之後,又有李鳴生、徐劍、燕燕、沈衛平、孫晶岩、
何況等一批新人後來居上,他們和持續跋涉的前行者一道,再造了軍
旅報告文學的輝煌。其中除了邢軍紀、曹岩、江宛柳等少數作家依然
保持「尖兵」形象,以敏捷的心靈和身手感應時代的脈搏,快速反映
軍內外的改革風雲和現實生活,寫出了《商戰在鄭州》、《錦州之戀》、
《大沉浮》、《北中國的太陽》、《沒有掌聲的征途》等力作之外,
更多的人則沉思於歷史,在題材定位上充當「殿軍」。但是相比於
80年代,卻有了一個顯著變化,那就是各自逐步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題
材領域或生活根據地。李鳴生相繼奉獻了回顧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
的《飛向太空港》、《走出地球村》、《澳星風險發射》「航天三部
曲」,並以此開啟了「航天文學」先河;後起者徐劍則以《大國長劍》、
《鳥瞰地球》為導彈部隊樹碑立傳;王宗仁情系青藏高原,推出了
《日出昆侖》等「青藏線系列」,黃傳會則以《托起明天的太陽》、
《中國鄉村教師》、《貧困八千萬》為「希望工程」歌功頌德。此外,
金輝另闢蹊徑,注重題材的地域文化底蘊和人文精神內涵,三走西藏
歷險探幽,以一部新穎別致的《西藏墨脫的誘惑》引起學界興趣,顯
示了軍旅報告文學作家超越軍旅,超越現實,走向更加開闊深遠的創
作時空的新的可能性,預示了軍旅報告文學作家在21世紀可持續發展
的又一前景。

閱讀全文

與中國戰爭報告文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