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紀念抗日戰爭

紀念抗日戰爭

發布時間:2021-02-05 08:49:36

Ⅰ 抗日戰爭紀念日的來歷

抗戰抄勝利紀念日(每年9月3日)
來歷:1945年9月3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用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194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政府下令舉國慶祝,放假1天,懸旗3天。
基本概述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會中、美、英、蘇四國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重慶夏季時間8月15日晨7時(即北京時間晨7時),四國政府在各自首都(重慶、華盛頓、倫敦、莫斯科)同時宣布接受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書。當時的國民政府於第二天下令舉國慶祝3天,並從1946年把9月3日作為抗戰勝利紀念日。1949年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曾將8月15日作為抗戰勝利紀念日。1951年8月13日政務院發布了規定9月3日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通告。

Ⅱ 紀念抗日戰爭的作文100個字

2015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70年前那場決定世界前途命運的偉大勝利,永遠銘記在所有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民心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全體同胞團結奮斗的結果,也是中國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人民並肩戰斗的結果。對於現在處於和平時期的青少年,對於正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同胞們,千萬不要忘記70年前的那段恥辱!弘揚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所表現出的不怕犧牲、前赴後繼、英勇戰斗的愛國主義精神。銘記烈士的鮮血,反思國家民族的未來。增強愛國之情和民族凝聚力,使中華民族不再受外敵欺辱。同時,對廣大學生進行重溫歷史、勿忘國恥、矢志振興中華的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青少年憂患意識及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Ⅲ 紀念抗日戰爭70周年的內容

華夏兒女的歷史上,有一段血與淚的歲月,也是一段抹之不去的屈辱歷程。即使有再多的屈辱,流再多的血和淚,但是我們也堅強地面對。因為,那依舊是我們中華兒女歷史上最為驕傲的篇章。今年是我國抗日勝利66周年的日子,也是日本軍國主義投降六十五周年的日子,這一天中國人民終於擺脫了百年的屈辱史,從此中華民族再也不受外來侵略者的凌辱了,中華民族真正得以解放,中國人用血淚與不屈換來了民族獨立的尊嚴。抗戰勝利66周年,每一個中國人都歡欣鼓舞,但是作為一個理性的中國人我們還是要追求和平的環境和可持續的發展。因此,對於中日關系我們應該有更加理性的認識。一方面,作為中國人我們要牢記屈辱歷史,畢竟「落後就要挨打」,我們一定要奮發圖強,不斷發展自己,不要讓那段屈辱的苦難的歷史重演。雖然我們這輩人沒有經歷抗日戰爭那段日子,但是我們對那段歷史並沒有遺忘,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段恥辱,也是中國人民承受深重災難的歷史。1931年9月18日,日方挑起了「九一八事變」,這也是中國人民抗戰的開始;1937年7月7日駐華日軍悍然發動「七七事變」,日本開始全面侵華,抗日戰爭爆發,就此長達八年的抗戰正式打響;還有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侵華日軍於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國的南京之後,在南京城區及郊區對中國平民和戰俘進行的長達6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搶掠、強奸等戰爭罪行……八年抗戰期間,日本侵略者給中國軍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他們也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的傷害,這段歷史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因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而時至今日,日本還有一些右翼分子妄圖隱瞞和篡改那段歷史,不想承擔日本軍國主義該承擔的責任。這是非常不負責人的做法,因為這不僅會讓大家對日本政府的信譽度產生很大的懷疑,而且也會直接影響中日兩國的長期戰略合作關系,這是雙方都不願看到的。目前,中日兩國在經濟、文化和體育等領域都有廣泛的合作,所以誰不顧這些肆意破壞這種良性合作都是相當愚蠢的事情,在這里再次呼籲日本的右翼分子不要在鼠目寸光了,像小泉純一郎那樣的首相除了遭受唾罵還是遭受唾罵。中國人民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中華民族最危難的時候,我們偉大的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用自已的智慧,打倒了日本帝國主義。在這場如火如荼的抗日救國運動中,大家團結一致,聽從黨的命令,不怕犧牲。為了人民的利益,哪怕犧牲個人的生命也無所謂:撲向槍眼的黃繼光,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寧死不屈的劉胡蘭,以一敵百的狼牙山五壯士,少年參軍的張嘎……無論是共產黨員,還是國民黨中的愛國將領,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曲盪氣回腸的歌。今天一個個抗日英雄的光輝形象,彷彿又屹立在我的眼前。

孟子曾說過:「充實之謂美。」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執著的追求,無私的奉獻,構成了英雄們充實的精神世界。讓唱著流行歌曲,看著卡通漫畫,玩著電腦游戲長大的我們,有機會了解了歷史,親近了英雄,思考了責任,使生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今天,沐浴著金色的陽光,迎面吹來和煦的微風,我們的國家一步一步走向富強,戰爭時代已不復返,可是,我們不應忘記戰爭年代那不能忘卻的光輝歷史,在抗戰勝利60周年的今天,我們要牢牢記住是烈士們的鮮血染紅了國旗,保衛了祖國,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成為祖國的棟梁,為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獻出自已的一切。

Ⅳ 抗日戰爭的紀念日

9月3日,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或抗戰勝利紀念日,用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日本對同盟國各國遞交降書。同時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作為一名中國人,必須牢記:九月三日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
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外務大臣重光葵及軍方代表、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海軍戰列艦密蘇里號的甲板上,簽字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同盟國無條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華民國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確認。9月9日,日本於南京向中華民國政府遞交投降書。國民政府旋規定自9月3日起放假三天,舉國歡慶。並通過決議,規定從次年開始,每年的9月3日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後來台灣當局為了統一各軍種節日,於1955年起將對日抗戰勝利日作為陸海空三軍的軍人節。1945年9月9日上午9時,時任中國軍隊陸軍總司令的何應欽接下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的佩刀,在中國戰區的日軍正式投降。不過後來國民黨當局是以日本向盟軍投降的次日(9月3日)為抗戰勝利紀念日。1945年10月25日,在台灣舉行了庄嚴的日本投降儀式。中國代表鄭重宣布,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頓時,會場上掌聲、歌聲、歡呼聲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台灣全島上下鑼鼓齊鳴、張燈結綵、舞獅戲龍,人們以萬分激動的心情慶祝台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自《馬關條約》簽訂以來,台灣人民遭受日本帝國主義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終於結束。這對全國人民來說,是一個值得永遠紀念的日子,因此被定為「台灣光復日」。

Ⅳ 為什麼要紀念抗日戰爭勝利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是因為:
不忘歷史、警示後人、凝聚民心、宣示國威

Ⅵ 紀念抗日戰爭60周年

我們應該怎樣紀念抗日勝利60周年

紀念,是重新點燃火把,把眾人的目光引向從前。

紀念,是高高地舉起火把,讓眾人看得更遠。

今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

我們應該怎樣理性地紀念這樣一場慘烈的中日之戰,我們該怎樣反思歷史,又該怎樣認識今日之日本,今日之中日關系。

我們可以把日本早期文明看成東亞文明甚至是中華文明的一個副本。

日本的早期移民源自蒙古人、朝鮮半島人和中國人、南洋群島人幾大支。從春秋戰國,准確一些說從秦代開始,中華文明就開始源源不斷地供給、影響日本島國文明。公元前219年徐福帶領三千童男童女、五穀百工「求仙葯」到了日本,估計登島人數為五、六百人,徐福東渡使日本島由漁獵文明進入到農耕文明,可以說,是秦文化開啟了日本農業文明之門。秦漢之際,中國東南沿海發達的技術人員流落東渡到日本,又給日本帶來了各種技術方式。到了隋唐,特別是唐代,日本派遣唐使(留學生)到長安,引進了中國文字、風俗、社會制度,通過引進、吸收、改進,使其成為日本自己的「文明」,這種文明貌似中華文明,其實質卻有著他們自己獨特的理解與使用方式。在唐朝武則天時期,日本國王要求將自己的「倭奴國」改為「日本國」,認為「倭奴」一詞有損其形象,也就是說,到了唐武則天時代方有一個叫「日本」的國家,這個「國家」對中國是附庸朝貢性質,不是中國殖民地,但是「精神殖民地」,在名義上,精神上從屬於中國(隋唐)。

無論是民間文化還是政治文明,日本人都是廣泛地吸收中華文明,並擇優而用之,比如:對儒學的使用,原產國把它用成了科舉教材,培養了一大批「腐酸」之儒,日本人卻實際而實用,並對腐儒現象予以嘲笑。佛教傳入日本也一樣,不求原創,但求有利於自己的心性。

唐時日本發動了對大陸半島的戰爭,戰爭中日本人大肆從朝鮮掠搶「書籍」,一船船裝到日本,而日本早期與荷蘭人做生意,把他們接觸到的荷蘭之學術簡稱為「蘭學」,許多人不懂西文,但卻購買了大量「蘭學」書籍,看不懂也擺在家裡引以為榮。

由此可見,小小島國是一個非常重視學習、吸引、借鑒的民族。古代日本沒有原創的文化資源,主要靠吸收它國先進文化,近現代日本沒有自然資源,也是靠交易獲取它國資源,它們成功的秘決在於:使別人的文化與自然資源在日本「升值」!

這是一個先天不足的「移民」之島國。

這是一個沒有自己自生自長原生文明的島國。

他們在極其卑微中苟苟於島上生存,當他們統一了島上小國之後,他們開始吸取大陸文化的精華,並試圖「弒父娶母」式妄想歷程。

美國人打開日本國門(十九世紀中葉)之前,日本島國只受到過元蒙古人的二次入侵,曾經金戈鐵馬的蒙古兵兩次都雲帆匯聚到了日本島,第一次未上岸就遇到颶風,無功而返,第二次登島幾可長驅直入,當他們夜間返回船上時,又遇颶風,幾乎全軍覆沒。登島的蒙古兵也是極其野蠻血腥的,殺了所遇日本兵士與男人,然後將日本女人用鐵絲穿腕,沿岸而行!這是日本受辱史上慘痛的一頁!這一頁他們自己也目不忍視,他們卻血腥而殘暴地將它重寫在他們的侵華史上,看看南京大屠殺,看看抗日紀念館圖片展,日本人重復了人類最可恥的行為。

話說回來,日本為什麼強大?為什麼比一直強大、也應該強大的中華帝國強大?

日本的大門被西方列強洞開之後,日本也被迫簽署了開放條約,日本人簽約之後沒有回國搞內部斗爭,沒有怨天尤人天天咒罵西方,而是組成考察團全力考察西方發達國家發達的因由,並把學習的重心投放在德國,拜倒在洋人腳下學習,像當年學習唐文明一樣畢恭畢敬地學習,引進管理制度、方式,引進人才教師,引進機器、教材……無所不用其心用其極,它學習的成績有兩項:一是在日俄戰爭中擊敗了強大的俄國;二是在中日甲午海戰中戰勝了北洋海師!當時中國在清王朝腐朽的統治之下,以家天下的權術、封閉,內耗斗爭的方式治理國家,從某種意義上說,中日甲午海戰是一個國家資本主義方式對另一個國家封建方式宣戰侵略戰爭的勝利,也是一個擁有先進文化的小國家對一個沒落的,擁有無盡腐朽文化的大家庭戰爭的勝利。

當皇帝把天下看成自己的家,又不珍愛這個「家」的時候,這個「家」就散了,就成了皇宮一批既得利益者們在維護一個王朝爛攤子。盡管有一些明智正義之士奔走呼號為國憂為國獻身獻力,但整個被奴化被愚化的國民都是一場國難的旁觀者,蒙古兵打下了漢人江山,全中國人旁觀,有了元朝;滿清兵打下了明朝江山,有了清朝,如果以漢人為國家主體這一概念成立,「亡國奴」的日子已歷經了幾百年!日俄在清東北版圖上戰爭,中國人是旁觀者,連中國清政府也是旁觀者。

封建時代的人民與國家並不是一個精神整體,人民是一盤散沙,所以,遇到真正的敵人,這一個古老的封建國度是沒有抵抗力的。

讀中華老人詩文書畫作品集中老年朋友撰寫的紀念詩文,感人至深,許多文字是血淚寫成,這就是紀錄、就是歷史,為激勵後人,為了不忘卻我們有過的苦難,我們必須真誠地回憶書寫。

我想說的是,真實的紀錄只能是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的一部分,我們這個民族缺少反思,深刻的反思和真正的改變與行動。

我們的更多紀念是關於「勝利」

如果沒有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我們很難說我們能八年抗戰得勝利。

從小兵張嘎到地道戰,我們幼小的心靈和我們普通大眾看到的都是鬼子被輕而易舉地戰勝了。我們總在勝利之中,敵人永遠在我們手掌之中。

歷史的殘酷與民族深層悲劇沒有被文藝作品揭示,全社會也沒有反思日本為什麼會強大到在全亞洲戰場全面鋪開戰爭!

我們忌談向敵人學習:我們的博物館、紀念館大量展示的是兩部分內容,一為我們的勝利,二為敵人血腥與殘忍。

我們應該清楚,戰爭狀態下的敵人,特別是日本這樣畸形性格的民族在戰爭狀態下充滿獸性是必然的,沒有獸性大發作他來中國幹嘛,他如果是文明的「敵人」他不就呆在日本島上釣魚了!

我的觀點是:仇恨是無用的,仇恨的教育不如文明的、冷靜地、歷史的教育,要讓孩子們的目光越過歷史血腥的地平線,看到日本與中國的歷史,戰時狀態以及今天中日關系現實!

今天的日本已躋身世界經濟大國。

他有頑固的右翼,也有熱愛中國文化、中國人民的日本友人,更多的日本人是為自己而生活、工作的人,他們無意於歷史、政治,他們認為自己個人不需要承擔過去的罪孽,我們當然希望他們認識歷史,正視歷史,但他們不會按我們的意志去行動。

所以,對待今天的日本與日本人也需要我們理性地面向現實、面向未來,如果讓下一代沉溺在仇恨日本與當代日本人的境界,我們的對日教育將是失敗的。

把自己的國家建成文明強大的國度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必須充分認識今天的日本,更必須充分認識我們的現狀與使命。
一個中國人對130餘年來中日關系的反思
今年是抗戰勝利60周年。60年前,中國人民在付出了數以千萬條生命之後,終於將日本侵略者趕了出去。獲得勝利的代價不僅是生命、鮮血和被大量掠奪的自然資源,時至今日,這個東海以東的國家在戰爭期間對中國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仍在遺留細菌武器、教科書與慰安婦等問題上,繼續傷害我們的人民!日本人拒絕反省自己的罪行,為許多遭受過日本侵略的亞洲國家人民所不齒!

中國有個「農夫與蛇」的故事,這則寓言故事告訴人們,被毒蛇咬過的人,自己要反思自己的行為,反思的目的是為了以後不再被毒蛇所害。至於毒蛇會不會反思,套用莊子的話來回答就足夠了:「我不是毒蛇,怎麼知道毒蛇願不願反思、會不會反思?」

對於過去了的130餘年中日關系,我們自己要反思。這種反思,既是對先烈們的尊敬,使他們的鮮血不至白流;也是為著我們自己和後代的幸福,不會再次被掠奪,這是我們這一代中國人的歷史責任與義務!

自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快速從一個封建社會演變為資本主義制度。1868---1894年,日本利用26年的時間,迅速由一個封閉、內向的文化轉變為一個外向並富有侵略性的文化:從1894年甲午戰爭,到十年後的1904年日俄戰爭,再到二十七年後的1931年侵佔中國東北地區,再到六年後的1937年全面侵華,再到四年後的1941年偷襲珍珠港與美國爆發全面戰爭並進而全面侵略東南亞國家,直至1945年日本戰敗。

在1868—1945期間的76年中,日本民族用於和平建設的時間是1868—1894這26年,1895年—1945年間的50年,是日本民族積極備戰和窮兵黷武的50年。有學者指出:戰爭是過去130年來日本崛起的原始積累來源!換句通俗的話說,日本的崛起沾滿了其他民族的鮮血!

1945年,美國的兩顆原子彈最終摧垮了日本的負隅頑抗。日本宣告戰敗後,美國為了改造日本,先派出學者到日本,對日本的國民性進行研究,研究結論中最著名的就是本尼迪克特的文化人類學著作《菊與刀》,美國據此對日本進行了長達60年的治理和約制。

中國人在總結日本發動對外侵略時,一般認為罪魁禍首是日本的軍國主義。嚴格說來,這種分析結論,並未揭示出日本發動對外侵略的根本原因。借鑒美國人的成功經驗,我們自己對待日本的認識,也需要從認識日本文化入手,因為按照人類學的觀點,文化就是國民性格,文化價值觀是其群體行為的根本原因與動力。

對日本文化的分析,要從兩個方面、兩個階段來看。
任何文化、文明的存在與延續,都要解決兩個問題:1。用什麼價值觀實現社會整合和文化凝聚?2。文化發展的目標、方向與動力是什麼?前者是文化的結構,後者是文化的功能;前者凝聚社會大眾,後者提供發展動力。

日本文化的演變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日本明治維新之前,一是明治維新之後。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文化是在自己的原始「神道」基礎吸收了中國儒家文化中的成分。日本在學習中國儒家文化的過程中,吸收了「和」文化的價值觀,即群體主義價值觀。這種文化價值觀在戰爭期間要求誓死效忠天皇,體現為剖腹自殺的武士道精神;在和平時期,則在日本企業管理的「終身僱傭制」「年功序列制」等做法中體現出來;而中國儒家文化中的核心概念與價值觀「仁」,則從來就不是日本文化最關心的問題。中國人講求仁義待人是做人的根本,而日本文化並不把仁義要求看得太重。

由「和」的觀念所形成的群體主義價值觀,是理解日本文化和日本國民性的一把鑰匙,日本人也把自己叫做「大和民族」。這種重「和」不重「仁」的文化,能夠有效團結民眾,形成強烈的民族凝聚力;其局限在於:「和」之觀念只能作為實現文化群體內部凝聚的工具,並不能指出文化前進、發展的方向,一旦這個文化方向走錯,必將貽害甚重,既害了自己,也害了他人。日本後來走向對外武力擴張,就是藉助所謂「大和魂」與「武士道」而加速走向自我毀滅 ,也對周邊國家犯下了滔天罪行。 「和」的文化價值觀是日本文化結構的核心部分。

日本文化的方向又是什麼呢?
明治維新過程中,日本學者福澤諭吉為日本文化找到了新方向---「脫亞入歐」,這個主張對日本文化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這種新方向是日本後來走向軍國主義的文化精液。

在中國傳統儒家文化中,「仁」與「和」是不能分開的兩個價值觀。以「仁愛」之心,追求「和為貴」的社會局面;「和」的含義是有差別地團結在一起,並以「和」之方式實現「平」天下,這種「平天下」的追求認可不同文化的差異,所以中國人把這種追求稱為「和平」。這種觀點始終是中國文化處理國家之間、文化之間共處的文化原則,後來被周恩來總理總結為「和平共處」追求雙贏的外交原則。

因為沒有學習中國文化中「仁」的價值觀,日本文化之中,沒有指導其與其他文化和平相處的價值准則。福澤諭吉所謂「脫亞入歐」的文化含義是:迅速學習西方文化中「以鄰為壑」、「成王敗寇」、「零和博弈」的文化思路。這種思路認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沒有自己完整成熟的內生的文化價值觀,日本人沒有文化包袱,可以迅速學習其他文化,得益於日本文化中群體主義價值觀的支撐,日本在與西方個人主義文化的競爭中,迅速成長為一個不可忽視並產生直接沖突的對手,這一點,美國人、英國人、荷蘭人在二戰中應有極其強烈的感受!

人們說日本人善於學習其他文化,其本質是日本民族沒有自己原生的獨立的文化價值觀體系。1995年在讀過日本大江健三郎的作品後,對日本文化有了以下的印象:「日本人的東西真得不能讀,他們的吶喊也好,悲鳴也罷,全與秋風中蟬的嗚咽沒什麼兩樣。將人作賤成為不成其為人的樣子以顯示他們的深刻,擺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給西方人看,說道:你看,我們日本人也有存在主義精神的泛濫,在精神上我們是難兄難弟。日本民族無論何時也擺脫不了一個島國民族的心理掙扎:要麼卑微得把自己當成一條蟲,不時慌慌地把其他文化的東西吞下去,東一口,西一口,維持自己無法自造血液而得了」文化白血症「的軀體;要麼就是壓抑後的一次爆發,在櫻花落地的狹路上走向毀滅,還自欺欺人地說什麼要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明治維新時代的「脫亞入歐」,便是日本後來走向「櫻花宿命」的開始。

一個沒有自己獨立文化的民族,哪裡會有真正意義上的民族自信與自豪?一切的表現,都是無知者無畏的狂妄與虛張聲勢的惴惴。這種文化巨人的幻想最為突出的表現是日本相撲:靠活生生地填鴨長胖起來的結果,其文化內涵的實質是日本民族用來遮蓋自己作為文化侏儒的襠里的一條布而已!

這就是所謂的日本文化的實質:「和而不仁」讓日本社會抱團兒,「脫亞入歐「讓日本與外絕對對立。一個沒有自我反思、自我校正能力的文化就這樣出現了,其文化的」方向「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從日本文化的發展軌跡來看,日本軍國主義,不是少數日本人的專利,其根源,在日本文化,直到今天,仍然如此。日本文化的這種特點,直接決定了其民族性與國民性格!作為中國人,不可不察!

認識清楚來者是誰,也就可以決定了如何「招待」。

1.以傳統文化中「以和平天下」的思路為國際外交的主原則,也要牢記有些文化和文化中的人不這么想,用老歌里的話做總結:「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既要做好「和平崛起」的准備,也知道「樹欲靜而風不止」的道理,當然,這個「道理」不是用來講的!

2.警惕文化中的「自我中心主義」,加強對其他文化的研究、學習、了解,「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能天真地以為所有學過儒學的就都是君子,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那是愚蠢。「察己則可以知人」是種文化上的幻覺,睜開眼睛看世界、看鄰居。

3.通過加快發展商品經濟強健我們的經濟筋骨,對周圍的「汪汪汪」,不可因動氣而亂了自己的陣腳,也不指望溝通能解決一切,做到心中有數,「冷眼向洋看狗叫」。
奮力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事業

Ⅶ 作文《紀念抗日戰爭七十周年》800字

對於現在處於和平時期的我們,對於正在紀念抗戰勝利的我們,千萬不要忘記70年前的那段恥辱!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指導下,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抗戰,終於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70年前,一名中國記者登陸剛剛投降的日本進行采訪,把他在日本的見聞和感受都記錄了下來,告誡中國人:所謂的投降在日本人看來只不過是臨時休戰而已。警鍾長鳴,70年後的今天重讀舊文,相信讀者心有戚焉……
從1937年到1945年,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富強,中國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終於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 70周年,銘記烈士的鮮血,反思國家民族的未來。通過紀念,增強愛國之情和民族凝聚力,使中華民族不再受外敵欺辱,我們做得到!
今天,我們緬懷歷史,聽抗戰老兵講述抗戰的故事,做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痛定思痛,奮勇前進。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作文2篇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70周年紀念,可以說,這是一個偉大而又不堪回首的日子,交織著慘烈、屈辱、反抗、憤怒與自豪……
前不久,我們一家參觀了盧溝橋抗日戰爭紀念館。館內所展示的那段艱苦、慘烈的歷史讓我們揪心、握拳。
正廳浮雕上,手無寸鐵的百姓,倒在日本侵略軍的機槍刺刀下,倒在故鄉貧瘠的土地上;堆積的鵝卵石掩蓋著數百名幼童的屍體,一位母親的雕像立在一側。她一手撫胸悲歌,一手攥拳悵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作文3篇】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作文3篇。這悲與恨在此凝固了半個多世紀。
一幅幅圖片,一段段文字,深深震撼著我,不,震撼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歷史在這里驟然高大,它連接著生與死、愛與恨、悲與憤,還有一個民族與國家的尊嚴;歷史也在這里凜然奮臂,高呼出一個時代強音:「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抗日戰爭對於我們這些9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兒童來說,是一段未曾親歷的特殊歷史,通過此次參觀,使我認識到了日本軍國主義給我們中華民族帶來的沉痛災難,也正是這段歷史使我們認清了日本侵華戰爭的本質,也使我明白了只有國家富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防強大才不會挨打、不會被欺辱,才能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我們慶幸偉大的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燦爛歷史文化;我們慶幸我們的國家有許許多多不屈不撓、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民族英雄;我們慶幸有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帶領我們走向勝利;我們慶幸中國人民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優秀品格,華夏兒女是打不死、嚇不倒、壓不垮的民族;我們慶幸有全世界許許多多的反法西斯鬥士支持我們的正義事業;我們慶幸世間總是正義戰勝邪惡、真理總在正義這邊;我們慶幸如近東方的巨龍已覺醒。今天的中國已今非昔比,正昂首闊步步地朝著富強、民主的方向大步邁進。我們青少年兒童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繼承革命先烈的遺願,追尋先輩們的足跡,奮發圖強,立志報國。我們相信:進步與和平是人類永恆的信念!

Ⅷ 紀念抗日戰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故事

我也在找呢! 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不僅是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勝利,同時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勝利。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偉大貢獻。 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日本侵華野心由來已久,它早就把中國東北地區視為其「生命線」。經過一系列精心策劃和准備後,日本帝國主義於1931年9月18日發動了對中國東北地區的突然襲擊,史稱「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後,處於國破家亡境地的東北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與影響之下,對日本帝國主義的野蠻侵略展開了不屈不撓的斗爭,並且迅速波及全國,揭開了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日本帝國主義為消滅其大陸政策的背後威脅,並取得北侵蘇聯和南下南洋群島的戰爭基地,在英美法等實行綏靖政策的縱容下,與德意在歐洲發動局部侵略戰爭相呼應,於1937年7月7日在亞洲發動了全面侵略中國的戰爭,把法西斯國家發動的局部戰爭推向了新的高潮,在走向世界大戰的道路上邁出了危險的一步。面對日本法西斯的野蠻侵略,中國抗日軍民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克服困難,奮勇抗戰,開辟了世界上第一個大規模的反法西斯戰場,把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打亂了法西斯的全球侵略計劃 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表明,軸心國的政治軍事同盟是極其脆弱的,特別是一度雄踞歐洲和東方的德日兩國,一直未能實現其預定的戰略協同計劃。除了它們各懷鬼胎、互蓄異志外,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戰場堅持持久抗戰,始終抗擊和牽制日本陸軍主力,打亂了日本的「北進」計劃,遏制和遲滯了日本「南進」的侵略步伐,使其無法同德軍採取戰略上的聯合軍事行動,從而打亂和粉碎了德國企圖勾結日本東西夾擊蘇聯和德日兩軍會師中東的計劃。 「北進」侵蘇,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奉行「大陸政策」,妄圖稱霸亞洲和稱霸世界的重要目標之一。但這一目標未能變成現實,一是因為蘇聯本身注重加強遠東邊境地區的軍事防禦,在擊退日軍挑釁基礎上進行了重大外交努力;二是因為中國人民堅持進行的抗日戰爭有力地拖住了日本的後腿,完全打亂了其侵略計劃。同樣是由於中國軍民的持久抗戰拖住了日軍主力,致使日本的「南進」計劃一再推延實施。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具有戰略眼光和膽識的美國軍政首腦並沒有因為自己遭到日本的攻擊而轉移其戰略重心。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的領袖們對盟軍的「先歐後亞」(「先德後日」)戰略給予高度評價與支持。毛澤東強調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問題的樞紐在歐洲;歐洲問題解決,就決定了世界法西斯和反法西斯兩大陣營的命運。」再如,1942年緬甸戰場吃緊,丘吉爾和羅斯福吁請澳大利亞增援連遭拒絕後,轉而向中國國民政府緊急求援。中國政府在國內抗戰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仍抽調十萬精兵緊急入緬,與盟軍並肩對日作戰,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一系列重大勝利……總之,中國的持久抗戰為同盟國順利實施「先歐後亞」(「先德後日」)戰略提供了前提,為其先後解決二戰中的主次要矛盾和確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全勝奠定了可靠的基礎。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勝利。戰勝日本法西斯是中、蘇、美、英和許多亞洲國家在亞太戰場上互相配合、共同作戰的結果。而自始至終堅持抗日武裝斗爭的中國人民,在打敗日本法西斯的斗爭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中國抗日戰場,是世界上最早開辟的反法西斯戰場。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仍然是東方反對日本法西斯的重要戰場,日本陸軍的主力仍然被牽制在中國。歷史證明,中國戰場始終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確立了中國戰後的國際大國地位 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與各盟國並肩作戰並做出了重大貢獻,共同贏得了勝利,同時中國也贏得了大國地位。百年來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各種不平等條約基本上得以廢除。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本身即是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對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 1942年1月1日,26個反法西斯國家在華盛頓發表《聯合國家宣言》,美英蘇中四國領銜簽字,然後才由其它國家的代表簽署。這是中國第一次以「四大國」之一身份出現在戰時的國際政治舞台上。1943年10月30日,美英蘇中四國在莫斯科簽署《普遍安全宣言》,標志著中國正式成為四大國之一。11月下旬,美英中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蔣介石聚會埃及首都開羅,商議對日作戰問題,並於12月1日發表《開羅宣言》,三國表示團結一致,決心把戰爭進行到日本無條件投降為止,並規定戰後把日本佔領的中國東北、台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開羅會議是戰時中國外交的最高峰,是中國政府首腦參加的惟一一次盟國最高級會議,標志著戰時中國的大國地位達到頂峰。據此,中國有權參與各大國之間為結束戰爭而採取的協調行動,有權參與籌建聯合國。因此,後來中國參加了1944年夏天的敦巴頓橡樹園會議和1945年4月的舊金山聯合國會議,成為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中國抗戰勝利成為中國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要轉折點,並為被壓迫民族爭取獨立解放樹立了光輝的旗幟,極大地推動了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

Ⅸ 為什麼要紀念抗日戰爭勝利

為什麼要紀念抗日戰爭勝利

因為百年恥辱,一戰洗雪。中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主戰場,以14年的艱苦抗戰和巨大犧牲,終獲全勝。抗戰勝利給我們留下了諸多寶貴遺產,給我們的現實生活留下深刻而巨大的影響。

抗戰勝利使我們徹底擺脫了淪為殖民地和附屬國的命運。由於抗戰勝利,中國能夠以孱弱的國力躋身大國俱樂部,獲得聯合國創始國以及常任理事國席位,讓我們能享有大國國民的地位與榮光。這些皆賴中國軍民14年的前仆後繼,皆賴億萬同胞14年的堅持堅韌、共赴國難。這是偉大的抗日戰爭留給後人的無法用金錢估量的巨大財富,我們須臾不能忘記。

偉大抗戰精神的核心是現代意義上的愛國主義。14年艱苦抗戰,開啟了中國作為現代國家的民族意識,它贏得了100多年來反抗外來侵略的第一次全面勝利,標志著民族命運的轉折,我們多災多難的民族,真正迎來了走向復興的新起點。

抗戰勝利告訴我們,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愛國主義精神,是一個民族改變自己命運,走向民族復興最堅實的依託。然而,歷史的硝煙散去,近年來「歷史虛無主義」聲調漸起,他們倡導所謂的「重寫歷史,還原真相」,改寫甚至顛覆全民族抗戰的歷史,解構建立其上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使千萬人以鮮血換來的這一寶貴遺產大為消解。

Ⅹ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徵文(300字)

2010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的大喜日子。今天,在北京抗日戰爭紀念館前,以胡錦濤為首的國家領導人一起,為抗日戰爭而英勇獻身的英雄們敬獻花籃。

在雄渾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冉冉升起。胡錦濤等國家主要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代表,全國各條戰線的代表以及全國中小學學生代表,在北京抗日英雄紀念館前為抗日英雄們默哀。

緊接著國家領導人及代表們進入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觀看了「七·七事變」,「9·18南京大屠殺」,「法西斯細菌戰」等一系列圖片展,還觀看了栩栩如生的美國飛虎隊,前蘇聯紅軍的抗日援軍圖片;同進還參觀了日軍投降畫展及抗戰的武器……

回顧歷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一次全面勝利。

今天,在全國各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也舉行了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

這次紀念活動,教育全國人民要「以史為鑒,開拓未來」,金谷園要不忘國恥,勵精圖治,為國爭光。

今天《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偉大民族精神激勵我們前進」的社論。歷史昭示我們:偉大的勝利來自於偉大的民族精神!

當我看到中央新聞聯播這一節目時,我心中百感交織,一種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屈辱感油然而生,頓時,一幅幅悲慘畫面浮現在眼前:慘不忍睹的南京大屠殺;中國人民被蹂躪的悲慘景場面;滅絕人性的法西斯細菌戰……

一聲聲慘叫,一陣陣哀嚎,一座村莊被燒,一片片土地淪陷……

血流成河,屍橫遍野。

這是誰的罪過?這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國犯下的滔天大罪!戰爭是罪魁社禍首!

然而,也正是這場戰爭,磨練了中華民族的意志,表現出了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精神,涌現出了一個個民族英雄。家喻戶曉的「地道戰」,「地雷戰」「八路軍」,「大刀」等,一系列的抗戰故事片,正是中國人民與法西斯進行頑強斗爭的真實寫照!

面對歷史,面對慘痛,作為炎黃子孫,我們一定要警醒,一定要牢記歷史的沉痛教訓。

我們絕不能讓悲劇重演!中國人民絕不答應悲劇重演!

(本文系金谷園編輯曉帥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2010年9月3日

閱讀全文

與紀念抗日戰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